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社会主义制度在东欧的建立——兼谈东欧苏联化的背景、过程和领域
1
作者 朱晓中 《俄罗斯学刊》 2024年第1期5-30,共26页
苏联化是1945年后苏联对东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欧的苏联化涉及调节国家间关系,划定这些国家的边界,通过驱逐和人口转移来确定这些国家的民族构成,参与制定这些国家的宪法,并决定这些国家的政府组成。苏联化旨在通过改变当地社会的... 苏联化是1945年后苏联对东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东欧的苏联化涉及调节国家间关系,划定这些国家的边界,通过驱逐和人口转移来确定这些国家的民族构成,参与制定这些国家的宪法,并决定这些国家的政府组成。苏联化旨在通过改变当地社会的许多方面和重建文化生活,使苏联的官方意识形态成为东欧国家个人生活的指导思想。苏联化导致两个后果:其一,苏联化使苏联得以与东欧国家组成东方集团,并通过经互会和华约长期控制东欧国家,使绝大多数东欧国家成为冷战的一方,并脱离了原有的社会经济发展轨道;其二,苏联化在诸多方面与东欧国家的历史和政治与经济传统不适应,导致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东欧国家一直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找符合本民族特性和利益的发展道路,并最终导致1989—1991年东欧国家政局剧变,彻底抛弃苏联模式,重拾两次世界大战间存在于这些国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维埃化 苏联 东欧 人民民主 社会主义
下载PDF
中国与前苏联东欧体育交往及其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4
2
作者 林淑英 杜利军 +2 位作者 胥德顺 王彤瑜 叶明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11-14,共4页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结论 :服从并服务于新中国外交、不失时机引进先进技术 ,是中国与前苏联东欧体育交往的两大特征 ;交往对新中国体育各方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世界体育运动的技术规律是共同的 ,借鉴外国与...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研究结论 :服从并服务于新中国外交、不失时机引进先进技术 ,是中国与前苏联东欧体育交往的两大特征 ;交往对新中国体育各方面的发展产生积极的、重要的影响 ;世界体育运动的技术规律是共同的 ,借鉴外国与坚持创新是体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中国 苏联东欧 体育交往
下载PDF
文化软实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苏东剧变原因的新视阈 被引量:8
3
作者 李华 王伟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20-26,共7页
20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原因是多元的,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深刻的教训,其中忽视思想文化层面的软实力建设是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给后世的惨痛教训。为有效控制西方国家思想文化入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有必要大力构... 20世纪末,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的原因是多元的,为后世留下了诸多深刻的教训,其中忽视思想文化层面的软实力建设是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留给后世的惨痛教训。为有效控制西方国家思想文化入侵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中国有必要大力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 苏东剧变 文化软实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下载PDF
国家社会主义的劳动体制及其转型——基于对国家社会主义时期的苏联、东欧和中国劳动体制的比较 被引量:4
4
作者 贾文娟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11-19,共9页
从劳动过程理论视角看,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转型路径不仅由精英所主导,还与不同劳动体制下劳动者的态度与选择有关。将"政党—国家能力"和"技术官僚权力"两个因素补充进迈可·布洛维对国家社会主义劳动体制理想... 从劳动过程理论视角看,社会主义国家的市场转型路径不仅由精英所主导,还与不同劳动体制下劳动者的态度与选择有关。将"政党—国家能力"和"技术官僚权力"两个因素补充进迈可·布洛维对国家社会主义劳动体制理想类型的建构框架中,认为国家社会主义劳动体制包括官僚专制主义、官僚霸权主义、群众参与主义和工人自治主义。当国家社会主义遭遇普遍性的效率与合法性困境时,奉行不同劳动体制的国家的转型路径也存在差异。劳动体制为官僚专制主义与官僚霸权主义的国家因存在严重的贫富分化与劳资矛盾造成民众仇视政党国家,并导致政权迅速更迭;劳动体制为群众参与主义的国家因工人阶级对政党—国家的信任并未丧失,为国家主导的渐进式改革争取了时间;而在劳动体制为工人自治主义的国家,因"政党—国家能力"与"技术官僚权力"都较弱,而走向了地区的自治与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社会主义 劳动过程 市场转型 (前)苏联 东欧 中国
下载PDF
过渡司法及其在原苏联、东欧国家的实践 被引量:2
5
作者 朱力宇 熊侃 《北方法学》 2011年第5期12-19,共8页
过渡司法(transitional justice)是指对系统性或者大规模人权侵犯的回应,包括起诉、赔偿、真相调查、机构改革和人事清查等多种机制。过渡司法并不存在"一刀切"的模式,由于特殊的历史经历,原苏联、东欧有关国家主要采取了清... 过渡司法(transitional justice)是指对系统性或者大规模人权侵犯的回应,包括起诉、赔偿、真相调查、机构改革和人事清查等多种机制。过渡司法并不存在"一刀切"的模式,由于特殊的历史经历,原苏联、东欧有关国家主要采取了清洗和开放档案等做法。这些国家过渡司法实践留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是:不可盲目追随某些人提出的正义口号,每一位公民都应当参与到过渡司法的思考和辩论中来,进而在其目标和手段方面达成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司法 转型正义 原苏联、东欧国家
下载PDF
走谁的路,去往何处——对东欧社会主义政治模式的思考 被引量:2
6
作者 马细谱 《学术前沿》 CSSCI 2014年第20期26-37,共12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呈现多样化,从人民民主制度走向符合各自国情的民族道路,社会主义政治模式一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东欧国家创造的各种社会主义政治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尽管东欧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东欧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模式呈现多样化,从人民民主制度走向符合各自国情的民族道路,社会主义政治模式一度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东欧国家创造的各种社会主义政治模式,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尽管东欧道路与苏联模式的摩擦和矛盾贯穿始终,但不能简单地把东欧执政党的失败完全归结为是学习苏联模式造成的。东欧社会主义政治模式问题包括了社会主义社会制度在东欧的兴亡过程,不能简单地用"过去与现在"、"好与坏"来概括。这是一个我们许多人都生活和经历的时代,需要客观地研究、公正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 苏联 社会主义 政治模式 工人阶级
下载PDF
民主化先行式转型之评析——苏东剧变20年后的反思 被引量:4
7
作者 殷红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0年第3期114-120,共7页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苏东国家相继发生政治剧变,随后开始了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制度转型。由于面临的初始条件及约束条件不同,同是民主化先行的原苏东国家呈现出"同途殊归"的转型结果,建立了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也显示出不...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原苏东国家相继发生政治剧变,随后开始了民主化和市场化的制度转型。由于面临的初始条件及约束条件不同,同是民主化先行的原苏东国家呈现出"同途殊归"的转型结果,建立了不同的政治经济体制,也显示出不同的转型绩效——民主化和市场化水平以及由此而来的经济繁荣与社会发展。通过对原苏东国家转型进程的总结和反思,试图说明,由于各国国情不同,通向民主化和市场化的道路应是多样性的,民主化先行式转型未必占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剧变 民主化先行 转型模式 同途殊归
下载PDF
苏共政治软力量建设之意识形态发展困境及中国应对 被引量:2
8
作者 廖小明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63,共10页
政治软力量建设是执政党有效提高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意识形态因其特有的功能成为政治软力量建设的重要考量。苏共在长达74年的执政过程中政治软力量建设之意识形态发展方面留下了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深刻理解苏共政治软力量建设... 政治软力量建设是执政党有效提高其执政能力的重要手段,而意识形态因其特有的功能成为政治软力量建设的重要考量。苏共在长达74年的执政过程中政治软力量建设之意识形态发展方面留下了宝贵经验和深刻教训。深刻理解苏共政治软力量建设之意识形态发展遭遇的困境,能够更加深刻理解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和西方宣扬"意识形态终结论"的目的。中国共产党在推进执政党政治软力量建设中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和社会主义的正确方向,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四个自信",形成了中国梦,从而确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的生命活力,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取得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软力量 意识形态 苏东剧变
下载PDF
论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 被引量:1
9
作者 李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0-47,共8页
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均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和层次,看似矛盾,但均涉及到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无论是以国家民族主义,还是以国际主义为视角来分析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都很容易失之于片面。在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 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均有自身独特的结构和层次,看似矛盾,但均涉及到国际关系中的国家利益和国际地位。无论是以国家民族主义,还是以国际主义为视角来分析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都很容易失之于片面。在冷战时期的苏联与东欧关系中,国家民族主义恒常存在并且起作用,表现为苏联的大国主义、大党主义和东欧的民族主义、实用主义。同时,国际主义因素像空气一样,似乎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又是客观存在的,并且具有存在的合理性,也有可圈可点之处。两者并存竞争、复杂互动。只有把国家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结合起来综合分析,才能得出相对真实、可靠,从而比较正确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东欧 国家民族主义 国际主义
下载PDF
中国对匈牙利事件的反应、对策及其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胡舶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9-156,共8页
中共领导人在匈牙利事件问题上表现出极大的反复性。一方面,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要求苏联对匈牙利在政治、经济上放手,在军事上也放手,并促使苏联发表《宣言》。但后来的迹象表明,《宣言》只不过是一障眼法,旨在掩盖苏军进一步的军... 中共领导人在匈牙利事件问题上表现出极大的反复性。一方面,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发要求苏联对匈牙利在政治、经济上放手,在军事上也放手,并促使苏联发表《宣言》。但后来的迹象表明,《宣言》只不过是一障眼法,旨在掩盖苏军进一步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基于整个华沙条约考虑,中共领导人后来又坚决要求苏军不撤兵,要保住匈牙利的社会主义。尽管如此,也不能说明中国对苏联的第二次出兵决策起了主要作用,或者说对苏决策起了决定性的影响。对苏联决策的改变起加速和促进作用的因素是1956年10月31日国际风云突变,即英法侵略埃及。苏联正是从两大阵营对抗的角度出发,充分利用苏伊士危机的机会,才最终做出了武力解决匈牙利事件的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匈牙利事件 中国 苏联 东欧
下载PDF
论“三个代表”与苏东剧变的经验教训 被引量:1
11
作者 胡连生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54,共5页
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执政党在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多有失误、少有作为 ,致使人民群众得不到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执政党背离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时又推行了思想多元化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取得社会主义建设... 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是 ,执政党在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方面多有失误、少有作为 ,致使人民群众得不到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执政党背离了人民的根本利益 ,同时又推行了思想多元化 ,放弃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我们党取得社会主义建设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推动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 ,使人民群众获得了切实的经济政治文化利益 ,并始终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鲜明的对比表明 :推动先进生产力发展是党保持先进性的物质基础 ;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党保持先进性的思想基础 ;代表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本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个代表 苏东剧变 执政党
下载PDF
对苏东剧变原因和历史教训的再认识 被引量:2
12
作者 韩振亮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2年第1期91-95,共5页
文章遵循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客观地分析了苏东剧变的外部原因、历史原因、基础性原因、直接原因、决定性原因,从五个方面总结了其经验教训.
关键词 苏东剧变 原因 历史教训
下载PDF
论苏联对东欧政策的输出机制——对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会议的考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雪峰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6期779-783,共5页
随着苏联对外战略由"大国合作"向"集团对抗"转变,斯大林放弃了在东欧推行联合政府的政策。在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会议上,联共(布)宣布了"阵营对抗"理论,利用批判法共和意共的方式训导东欧各国共产党人以议... 随着苏联对外战略由"大国合作"向"集团对抗"转变,斯大林放弃了在东欧推行联合政府的政策。在共产党情报局成立会议上,联共(布)宣布了"阵营对抗"理论,利用批判法共和意共的方式训导东欧各国共产党人以议会外的斗争方式夺取国家政权。各国共产党代表通过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制定了整改措施,准备以议会外的斗争方式夺取国家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东欧 共产党情报局
下载PDF
东欧剧变与冷战结束 被引量:1
14
作者 高歌 《俄罗斯学刊》 2019年第3期5-27,共23页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倡导改革与"新思维",经由苏美关系缓和与东欧剧变,特别是柏林墙倒塌和德国统一,直到华约组织和经互会解散、苏联解体,作为冷战一方的苏东集团和苏联退出历史舞台,冷战彻底走向终结。在... 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戈尔巴乔夫在苏联倡导改革与"新思维",经由苏美关系缓和与东欧剧变,特别是柏林墙倒塌和德国统一,直到华约组织和经互会解散、苏联解体,作为冷战一方的苏东集团和苏联退出历史舞台,冷战彻底走向终结。在冷战结束的过程中,东欧剧变起到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它既是内部矛盾激化和苏联政策推动的结果,又直接导致了苏东集团解体并鼓舞了苏联正在发生的变化。东欧剧变和冷战结束后,苏美两极对峙格局不复存在。中东欧因俄罗斯的撒手和西方的犹疑落入安全真空,渴望"回归欧洲"。欧洲统一既因东西欧分界线的清除成为可能,又是摆脱冷战结束带来的困扰的必然选择。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俄罗斯国力衰弱、地缘政治影响力下降,不仅失去了与美国对抗的能力,也不再有与美国对抗的欲望,全面倒向西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 冷战结束 欧洲一体化
下载PDF
论苏联与东欧关系中的政治文化因素
15
作者 李兴 成志杰 《俄罗斯学刊》 2013年第5期17-25,共9页
文化在国际关系中有着一种深层的和恒定的作用。苏联和东欧各国都有非常丰富的政治文化,它们之间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国家安全和利益方面的考虑,苏东结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无法持久。由... 文化在国际关系中有着一种深层的和恒定的作用。苏联和东欧各国都有非常丰富的政治文化,它们之间既有很多相似之处,也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异。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出于国家安全和利益方面的考虑,苏东结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却无法持久。由此出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个分析战后苏东关系演变的新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 东欧政治文化 国家关系
下载PDF
苏东剧变原因的另一视角 被引量:1
16
作者 姜运仓 《石家庄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5-9,共5页
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复杂的,应从各方面分层次来分析。在个人层次上,苏东领导人的思想转变及执政能力的下降是剧变的诱因;而剧变的根本原因则发生在国家层次上,主要表现是苏东各国僵化的政治、经济、思想等体制;在国际层面上,以美国为首的... 苏东剧变的原因是复杂的,应从各方面分层次来分析。在个人层次上,苏东领导人的思想转变及执政能力的下降是剧变的诱因;而剧变的根本原因则发生在国家层次上,主要表现是苏东各国僵化的政治、经济、思想等体制;在国际层面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政策则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剧变” 国家领导人 执政能力 “和平演变” 政治体制 经济体制 思想体制
下载PDF
论赫鲁晓夫时期苏联的东欧政策与苏东关系
17
作者 李兴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6期108-111,共4页
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的东欧政策是复杂的、矛盾的,呈现出放松与控制、时而平行时而交错的特点。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东欧政策既有继承,也有批判。他的东欧政策及这一时期的苏东关系经常处于矛盾、不稳定的状态。... 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苏联的东欧政策是复杂的、矛盾的,呈现出放松与控制、时而平行时而交错的特点。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东欧政策既有继承,也有批判。他的东欧政策及这一时期的苏东关系经常处于矛盾、不稳定的状态。大国外交和强权政治,盛气凌人和反复无常,经常在他的东欧政策和苏东关系中表现出来。他有处理好苏东关系的愿望,但未见到有解决苏东关系的成功。因此,如何认识和操作国际主义,如何处理好国际主义与国家民族主义的关系,这是赫鲁晓夫留给后人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鲁晓夫 苏联 东欧 国际主义 国家民族主义
下载PDF
冷战时期美国分化苏东经济类楔子战略
18
作者 凌胜利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54-58,共5页
冷战时期,为了分化苏东关系,美国实施了经济类楔子战略,主要手段有贸易管制、经济援助和贸易便利。该战略的长期目标在于分化苏东关系,从战略效果看,加剧了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内在矛盾,使得东欧国家在经济上日益成为苏联的... 冷战时期,为了分化苏东关系,美国实施了经济类楔子战略,主要手段有贸易管制、经济援助和贸易便利。该战略的长期目标在于分化苏东关系,从战略效果看,加剧了苏联和东欧国家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内在矛盾,使得东欧国家在经济上日益成为苏联的战略负担。而对南斯拉夫、波兰等国所实施的经济援助、贸易便利等奖赏性楔子战略,则谋求加强美国与东欧国家关系,扩大美国在该地区影响力。总体来看,美国分化苏东关系的经济类楔子战略前期效果一般,后期在部分国家如波兰、南斯拉夫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苏东关系 经济类楔子战略
下载PDF
意识形态、地区战略与苏联的崛起
19
作者 顾炜 《俄罗斯学刊》 2013年第2期33-39,共7页
二战后,苏联继续其崛起之路,但这一过程受到意识形态和地区战略的双重影响。意识形态造成了苏联崛起的虚化,也促使苏联改变了原有的地区战略,本应起到巩固崛起成果的地区战略最终并未推动苏联的崛起,成为苏联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苏联的... 二战后,苏联继续其崛起之路,但这一过程受到意识形态和地区战略的双重影响。意识形态造成了苏联崛起的虚化,也促使苏联改变了原有的地区战略,本应起到巩固崛起成果的地区战略最终并未推动苏联的崛起,成为苏联前进道路上的障碍。苏联的教训值得所有从地区大国向世界大国崛起的国家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联的崛起 东欧各国 意识形态 地区战略 西方国家
下载PDF
以江泽民重要论述为指导总结苏东剧变
20
作者 薛晓荣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02年第3期6-9,共4页
如何认识苏东剧变,这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政治问题。以江泽民关于苏东剧变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总结苏东剧变具有重大意义;共产党内部出问题是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惟一选择,但关键... 如何认识苏东剧变,这既是重大理论问题,又是重大政治问题。以江泽民关于苏东剧变的重要论述为指导总结苏东剧变具有重大意义;共产党内部出问题是苏东剧变的根本原因;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惟一选择,但关键是把党自身建设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东剧变 江泽民重要论述 原因 党的建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