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in Wuling Mountain ethnic areas under the strategy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1
作者 JIANG Tao HE Zhi-min 《Ecological Economy》 2022年第2期136-143,共8页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in ethnic area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 The construction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in ethnic areas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the overa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and it is also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promote rural revitalization and developmen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vilization,some villages with distinctive characteristics have gradually become homogeneous.How to promote these villages to give play to their characteristic advantages and promote their revitaliz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discussed by many scholars.This paper takes Nanzhu Village,a characteristic village with the trinity of “red genes,ethnic characteristics,and natural landscape” as a case.Start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in the ethnic minority areas of Wuling Mountain.Revitalization provides a certain refere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ral revitalization ethnic regions characteristic villages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下载PDF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涵化民族村寨旅游的发展机理与实践进路 被引量:2
2
作者 廖丽梅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75-182,共8页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支持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村寨在推进旅游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支持特色村寨的保护与发展是我国民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村寨在推进旅游发展过程中,要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实现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穿民族村寨旅游内涵式发展,以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助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良性互动的发展机理。同时,涵化民族村寨旅游发展必须以乡村文化展馆“塑形”,以智慧民族村寨“赋能”,以文旅融合发展“做实”,以民族村寨文化“铸魂”,以乡村三治融合“协治”,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民族村寨旅游内涵式发展中实现“纲举目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纲举目张 发展机理 实践进路
下载PDF
基于GIS的景村协同特征与机制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3
作者 蒋凯伦 胡玉洁 +2 位作者 陈准 陈太政 王伟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4期97-105,共9页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 本研究以河南省为研究案例区,运用空间数量关系和空间质量关系模型定量分析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空间关系,并基于交通通达度、运用核密度分析、缓冲区分析等方法,对河南省A级景区与特色村镇协同发展特征与机制进行探讨.主要结论如下:在数量关系上,河南省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之间的数量空间关系整体较为显著;在质量空间关系上,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质量空间协调度处于基本协调水平,二者质量空间耦合关系处于良好耦合协调发展水平;在协同发展关系上,交通通达度、旅游经济、河流等对特色村镇与A级景区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正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村镇 A级景区 空间关系 协同发展 河南省
下载PDF
文化生态视角下水族村落保护与发展研究——以云南补掌村为例
4
作者 邓盈盈 张定青 陈思佳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5期85-91,107,共8页
少数民族村落是由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社会关系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村落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商业化的影响,面临文化特征弱化、社会关系变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的挑战,其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 少数民族村落是由少数民族的独特文化、社会关系及其所处的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村落受到现代文化的冲击和商业化的影响,面临文化特征弱化、社会关系变化和生态环境退化的挑战,其文化生态系统的整体性、有机性受损,成为少数民族村落保护与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云南补掌水族村为例,基于文化生态视角分析补掌村村落特征,探究其文化生态系统中“文化—社会—生态”的耦合关系及其对村落形成发展的影响作用,探讨文化生态系统整体理念下的水族村落保护与发展策略,为少数民族村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生态系统 少数民族村落 保护与发展 水族 补掌村
下载PDF
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基于川西Y村的田野调查
5
作者 罗长新 刘飞飞 张国栋 《体育文化导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2-27,共6页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蕴含吉祥寓意,追求美好生活;传承民俗文化,永葆乡土底色;展现健体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加强村民团结,培育文明村风。困境:文化认同感略... 运用田野调查、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少数民族村寨舞狮文化创新性发展的价值、困境,并提出路径。价值:蕴含吉祥寓意,追求美好生活;传承民俗文化,永葆乡土底色;展现健体娱乐,促进身心健康;加强村民团结,培育文明村风。困境:文化认同感略显不足,后备人才短缺,宣传手段单一,传承活力有限。路径:发挥“院—所—馆”一体化职能,增强文化认同感;构建“校+社”双线培养体系,壮大后备人才队伍;借助“数智+旅游+非遗”三大平台,丰富宣传手段;串接“政—企—民”协同链,激发传承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传统体育 少数民族村寨 舞狮文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民族地区产业兴旺的“茶+”发展模式研究——基于贞丰县长田村茶产业的田野调查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娟媚 杨渝凤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58-62,共5页
产业发展与振兴是民族地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路径之一。茶产业是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贞丰县长田村乡村振兴的优势绿色产业。基于贞丰县长田村茶产业的田野调查,对该地茶产业的优劣势分析发现,长... 产业发展与振兴是民族地区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有效实现路径之一。茶产业是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贞丰县长田村乡村振兴的优势绿色产业。基于贞丰县长田村茶产业的田野调查,对该地茶产业的优劣势分析发现,长田村茶产业具备开工时间早、高校定点帮扶、种茶历史悠久、村民致富意愿统一等发展优势,同时也存在茶园效益低下、产品单一、经营化水平不高等问题。建议以“茶+”的产业发展模式协同民族文化为核心、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人才帮扶为方法、以良好组织为力量助力民族地区产业兴旺,助力贞丰县长田村乡村振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产业 乡村振兴 贞丰长田村 “茶+”发展模式 民族地区
下载PDF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旅游互促发展的司莫拉实践模式研究
7
作者 常桥欢 《红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旅游是我国大力推动的两项系统性工程,二者互促发展能够实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被誉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腾冲佤族村寨司莫拉无疑是云南民族地区...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旅游是我国大力推动的两项系统性工程,二者互促发展能够实现民族地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被誉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和“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的腾冲佤族村寨司莫拉无疑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较成功的示范案例。基于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乡村旅游互促发展逻辑发现:司莫拉在“高位推动—整体规划—产业融合—能人带动”实践模式下,顺利完成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社会效益的全面提升,留下宝贵经验。未来,司莫拉必须坚持践行共建共享意识,主动寻求更多措施优化村民参与秩序,避免“低质权能陷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 乡村旅游 互促发展 实践模式 司莫拉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村落发展路径研究——以云南省祥云县东山彝族乡朝阳村为个案
8
作者 李心如 张娇 《智慧农业导刊》 2024年第3期89-92,共4页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族地区村落实施乡村振兴,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为其他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东山彝族乡(简称东山乡)是祥云县唯一的民族乡,干海朝阳自然村(简称朝阳村)是祥云...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民族地区村落实施乡村振兴,不仅有助于推动民族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而且为其他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东山彝族乡(简称东山乡)是祥云县唯一的民族乡,干海朝阳自然村(简称朝阳村)是祥云县乡村振兴取得成效的典型村落之一,是东山乡唯一具有古梅资源的村落,古梅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其世居民族为彝族,民族文化资源丰富。该文通过对其在乡村振兴发展过程存在的现实困境剖析,以期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村落乡村振兴的发展路径,从而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添砖加瓦,进而加快实现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发展路径 朝阳村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下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路径研究——以大理市凤阳邑村为例
9
作者 王申嫔 《热带农业工程》 2024年第3期62-65,共4页
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本文以大理市凤阳邑村为例,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践调研,阐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探讨大理市凤阳邑乡村旅游发... 推动民族地区乡村振兴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基础,乡村旅游是赋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本文以大理市凤阳邑村为例,通过文献梳理与实践调研,阐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探讨大理市凤阳邑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困境,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完善基础设施;传承民族文化,打造特色品牌;科学规划使用,加强生态保护;整合周边旅游资源,打造完整产业链等路径,以期为其他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 凤阳邑村 发展路径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助推民族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以贵阳市花溪区龙井村为例
10
作者 肖志鹏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5-60,共6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非遗在其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一种耦合共生互洽的关系。据此,乡村振兴战略可实现现代性和传统性兼具,乡村文化形态得以丰富,衍生品的附加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新时代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非遗在其中的作用愈加明显,与乡村振兴战略形成一种耦合共生互洽的关系。据此,乡村振兴战略可实现现代性和传统性兼具,乡村文化形态得以丰富,衍生品的附加值得以提升。作为研究案例,龙井村需要整合各类少数民族非遗资源,积极将少数民族非遗融合到乡村文化中,形成独具特色的乡土非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民族非遗 乡村文化高质量发展 龙井村
下载PDF
基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满族传统村落民居建筑价值探究——以吉林市乌拉街满族镇“魁府”为例
11
作者 刘志宏 李姝诺 《华中建筑》 2024年第5期165-169,共5页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纽带,表达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生活习惯,维护各民族间的伟大团结,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少数民族建筑的典型性分析和创新性转化,该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魁府”... 少数民族建筑作为传播各民族建筑文化的纽带,表达各民族独特的生活智慧和生活习惯,维护各民族间的伟大团结,在我国发展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针对于少数民族建筑的典型性分析和创新性转化,该文通过分析吉林省乌拉街满族镇“魁府”,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文化传承、美学价值,分析少数民族建筑的民族性、地域性价值与其内部的历史价值,并针对少数民族建筑的价值分析创造性转化方向,结合“魁府”建筑的地理位置分析满族镇现状问题和村镇发展方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针对满族传统村落民居创新性转化解决方案,以实现自身的现代性转型,适应新时代语境,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满族传统村落 满族民居建筑 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下载PDF
民族村寨乡村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研究——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肇兴侗寨为例 被引量:24
12
作者 徐燕 吴再英 +2 位作者 陆仙梅 陈洪智 石贤昌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2年第4期53-58,共6页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乡村旅游开发 民族文化保护 肇兴侗寨
下载PDF
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活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性研究 被引量:43
13
作者 黄杰 李晓东 谢霞 《广西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9-128,共10页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现代性的冲击下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日渐式微。对于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开发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既关乎传统村落重构与建设的成败,也关乎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存续。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产业,以渐进... 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在现代性的冲击下陷入岌岌可危的境地,日渐式微。对于传统村落的活化与开发已成为当前学界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其既关乎传统村落重构与建设的成败,也关乎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存续。旅游作为一种现代产业,以渐进的、沟通的方式利导传统村落有序重建内生发展机制,成为驱动村落新生活化的可行途径,对实现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在分析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活化发展与旅游开发的现状及瓶颈的基础上,对其活化与旅游开发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构建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旅游活化的"4C+4D"模式,以实现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活化与旅游开发的良性互动和双赢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地区 传统村落 活化 旅游开发 互动模式
下载PDF
基于IPA方法的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满意度分析——以三江程阳桥景区为例 被引量:16
14
作者 陈炜 黄素云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634-641,共8页
社区居民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关键性群体,他们的感知和态度对于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以广西三江程阳桥景区为例,在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旅游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 社区居民是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中的关键性群体,他们的感知和态度对于民族村寨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关系重大。以广西三江程阳桥景区为例,在参考相关文献并结合旅游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了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社区居民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社区经济、社区文化、社区环境、旅游支持条件等4方面的32个因子。通过实地调查,运用IPA方法,对程阳桥景区社区居民满意度进行分析评价,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提升其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村寨 社区居民满意度 IPA方法 程阳桥景区 三江县 广西
下载PDF
“城市-景区”双驱动型乡村发展:路径选择及其动态演化过程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鲁 吴必虎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897-1906,共10页
城市溢出和景区辐射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有研究对城市周边和景区附近区位下"城市-景区"双驱动乡村的发展路径探索较少。以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村、北沟村、田仙峪村和辛营村4个行政村共同组成的"长城国际文化村"... 城市溢出和景区辐射是乡村发展的重要力量,已有研究对城市周边和景区附近区位下"城市-景区"双驱动乡村的发展路径探索较少。以北京市怀柔区慕田峪村、北沟村、田仙峪村和辛营村4个行政村共同组成的"长城国际文化村"为案例地,探索城市和景区双重优势驱动下的乡村发展路径选择及其动态演化过程。研究发现:(1)城市、景区和乡村自身等多元力量共同驱动乡村发展,继而导致其发展路径呈现出非线性、多元化的演变特征;(2)"城市-景区"双驱动型乡村的发展路径可分为"景区主导-城市辅助""城市-景区并重驱动""城市主导-景区辅助"和"城市-景区双重弱驱动"4种类型;(3)"城市-景区"双驱型乡村发展竞争性路径随着城乡、景乡间要素的差异化集聚引发了乡村产业结构变动及区域空间格局演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景区”双驱动 乡村发展 城市溢出 景区辐射 长城国际文化村
下载PDF
人类学视野下民族村寨旅游开发原真性研究——对湖南通道“皇都侗寨”的考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河清 陈韵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48-153,共6页
民族旅游实质上是以民族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旅游,其原真性是民族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构建民族文化旅游符号体系入手,对皇都侗寨民族文化旅游客体原真性进行分析。以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为基础,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者的动机... 民族旅游实质上是以民族文化为主要载体的旅游,其原真性是民族旅游研究的核心问题。从构建民族文化旅游符号体系入手,对皇都侗寨民族文化旅游客体原真性进行分析。以调查问卷统计分析为基础,使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旅游者的动机、旅游者对皇都侗寨旅游符号的原真性评价、旅游体验真实性与实际情形的差异、真实性和满意度的相关性等方面分析民族旅游符号解读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并以此探讨原真性对民族文化保护和民族村寨旅游开发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民族村寨 旅游开发 原真性
下载PDF
贵州黔南州传统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利用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张立辉 张友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7-22,112-115,共10页
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苗族乡村聚居区在传统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意义的认知有待提升;政府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刚性规划缺... 贵州省黔南州布依族苗族乡村聚居区在传统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积累了大量的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及不足: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意义的认知有待提升;政府对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刚性规划缺失;开发的民族特色村寨功能单一;黔南少数民族传统特色文化的总体情况呈现复兴、衰退和变异并存;民族特色文化精品的培育顶层支撑不足;民族特色村寨开发与传统民族文化融合度不够;对传统特色老旧民宅价值认识不足。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应着力提升黔南州民族特色村寨保护开发格局,争取纳入国家改革试验规划;其二,抓住大数据与智慧乡村建设的时机,率先推进民族地区乡村治理现代化示范;其三,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构建"民族特色村寨资源资本化金融服务平台";其四,探索乡村房屋租赁权跨区域流通的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农民的物权收益;其五,加大民族特色村寨品牌建设力度,增加特色村寨旅游产品附加值;其六,完善村寨文化资源资产化经营监管体系,构建村寨文化资源保护利用长效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特色村寨 黔南州 开发利用
下载PDF
论民族村落景区化发展的主体 被引量:6
18
作者 段银河 马良灿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9-54,共6页
在地方政府主导型模式支配下,我国民族村落景区化发展出现了资源主体、执行主体、参与主体和收益主体角色与功能错位的问题。由于项目资源及其实践过程被各种权力话语及其利益所绑架,民族村落景区化项目背离了国家促进民族社区发展和遗... 在地方政府主导型模式支配下,我国民族村落景区化发展出现了资源主体、执行主体、参与主体和收益主体角色与功能错位的问题。由于项目资源及其实践过程被各种权力话语及其利益所绑架,民族村落景区化项目背离了国家促进民族社区发展和遗产保护的初衷,导致社区居民、社区信仰与空间被商业化,社区多重利益关系被重构,社区治理危机凸显。要使民族群体成为真正的受益主体并实现民族遗产的有效保护,就必须转变体制内执行和参与主体的主导性地位、赋权民族群体并重建其主体性地位、动员和修复民族村落的非正式组织,打破由行政性力量所控制的利益链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扶贫与遗产保护 民族村落景区化 项目主体 受益主体
下载PDF
西部开发中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云南民族工艺村建设模式及思路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黄静华 李荣荣 罗梅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3,共6页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将极大地促进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对少数民族在西部开发中的参与性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都将具有现实意义。建设民族工艺村应是当前条件下实现少数民族民间... 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保护、利用和开发将极大地促进西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进步和发展;同时,对少数民族在西部开发中的参与性发展和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都将具有现实意义。建设民族工艺村应是当前条件下实现少数民族民间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民族工艺村建设可作三个层次———个体、社区、社会———和两种状态———静态的与动态的保护开发———的模式区分。建设民族工艺村过程中还有一些带有共性的问题值得注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开发 文化资源 保护与开发 民族工艺村
下载PDF
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案例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薛群慧 晏鲤波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4,共4页
西双版纳州傣族园和巴卡基诺族文化生态村、楚雄州岔河彝族文化村、丽江市泸沽湖摩梭人落水村是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中具有典型性的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经营模式各不相同,各有优劣。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应采用综合模式,即政府支... 西双版纳州傣族园和巴卡基诺族文化生态村、楚雄州岔河彝族文化村、丽江市泸沽湖摩梭人落水村是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中具有典型性的四种类型,四种类型的经营模式各不相同,各有优劣。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应采用综合模式,即政府支持、专家指导、企业化运作和村民参与,才能突出优势,弥补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旅游村 产业化发展 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