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论曲艺的本质特征 |
吴文科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04 |
16
|
|
2
|
两宋城市化进程与说唱音乐的繁荣 |
刘笑岩
胡郁青
|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7 |
3
|
|
3
|
谈彝族“克智”与“尔比”的独特性和共用性 |
阿牛木支
吉则利布
|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8 |
2
|
|
4
|
格萨尔藏戏传承实践及文化表征 |
丹珍草
|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3
|
|
5
|
敦煌变文讲唱的道具及其表演方式 |
于向东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6
|
单弦牌子曲与长阳南曲渊源关系探讨 |
杨华
|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
3
|
|
7
|
谈《金瓶梅》中的说唱艺术成分 |
周远斌
|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9 |
1
|
|
8
|
甘肃民间说唱艺术《凉州贤孝》探索与研究 |
王渊文
|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 |
5
|
|
9
|
论侗族“龙灯吉利”的文化内涵 |
欧阳大霖
|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
2009 |
1
|
|
10
|
溆浦三棒鼓的艺术特色 |
袁伟
|
《怀化学院学报》
|
2017 |
1
|
|
11
|
说唱艺术志书类文献研究述略 |
苗怀明
|
《民族艺术研究》
|
2017 |
0 |
|
12
|
宋代说唱伎艺的互为渗透 |
赵兴勤
|
《中原文化研究》
|
2016 |
0 |
|
13
|
论文人艺术活动和民间艺术审美倾向的差异 |
刘道广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01 |
0 |
|
14
|
从《天宝遗事诸宫调》谈讲唱文艺之不足 |
张文澍
|
《殷都学刊》
|
2004 |
0 |
|
15
|
抗战时期的说唱艺术研究——基于重庆图书馆馆藏抗战文献调查实践 |
陈桂香
|
《陕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8 |
0 |
|
16
|
论曲艺的导演艺术 |
吴文科
|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
2003 |
0 |
|
17
|
漫谈中国说唱音乐 |
刘兴武
|
《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3 |
2
|
|
18
|
凉州贤孝曲牌联套音乐结构组织形式探源 |
李贵生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19
|
发前人子弟书研究未有之新声——写在《满族说唱文学子弟书与满汉文化融合研究》前面 |
倪斯霆
|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1 |
0 |
|
20
|
说唱艺术打蛮船拾遗及其文化解析 |
颜铁军
|
《云南艺术学院学报》
|
2024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