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RIGIN OF LAOCHANG COPPER-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IN THE LANCANG RIFT OF THE WESTERN YUNNAN GEODEPRESSION (DIWA) REGION, CHINA
1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4年第Z2期94-95,共2页
关键词 ORE region DIWA ORIGIN of LAOCHANG COPPER-POLYMETALLIC ORE DEPOSITS IN the LANCANG RIFT of the western yunnan GEODEPRESSION CHINA
下载PDF
PRELIMINARY DISCUSSION ON METALLOGENESIS OF LANCANGJIANG RIVER TRANSITIONAL FIELD TECTONIC ZONE IN WESTERN YUNNAN 被引量:1
2
作者 HU Bin DAI Tagen HU Ruizhong GUO Qun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2004年第2期183-188,共6页
Applying the crustobody geotectonic theory to geological prospecting at the Lancangjiang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in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western Yunnan and th... Applying the crustobody geotectonic theory to geological prospecting at the Lancangjiang river metallogenic belt in western Yunnan provinc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basic geological background of western Yunnan and the space-time evolution-movement historical-dynamic features of the Lancangjiang river tectonic belt, the author has discussed firstly the metallogenesis of the Lancangjiang river transitional field tectonic zone, which can provide a new theoretical foundation for exploring the space-time laws of mineralization in this reg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ustobody geotectonic theory Lancangjiang RIVER METALLOGENIC BELTS Lancangjiang RIVER transitional FIELD tectono-metallogenesis western yunnan
下载PDF
PALEOCENE—MIDDLE EOCENE DEXTRAL STRIKE-SLIP DEFORMATION AND ITS TECTONIC IMPLICATION IN THE WESTERN YUNNAN, CHINA
3
作者 Wang Guozhi, Wang Chengshen, Ceng Yunfu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284-284,共1页
The Western Yunnan located at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east Himalaya\|Burman syntaxis. A great number of small basins filled with lacustrine developed in the Indochina block during the Paleocene\|middle Eocene. Occurre... The Western Yunnan located at the southeast margin of east Himalaya\|Burman syntaxis. A great number of small basins filled with lacustrine developed in the Indochina block during the Paleocene\|middle Eocene. Occurrence of basins as en chelon arrangement suggests that they were formed under tectonic setting of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The north termination of main faults controlling basins deposition and evolution, meet the Red River fault as an acute angle. The Lanping basin, one representative of all basins, is chosen to study its formation mechanism. Facts of rapid lateral phase change, sediment offset from their source and lateral migration of alluvial fan, indicate that the Lanping basin is a strike\|slip basin and its boundary main fault is syndepositional left\|lateral strike\|slip normal fault. Basin formation was controlled by mechanism of strike\|slip and pull\|apart, the Lanping basin belongs to extension strike\|slip basin. The nature of the Lanping basin and infill suggest that the boundary fault controlling basin deposit was formed during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deformation of the Red River fault. Whether formation mechanism of single basin or occurrence of basins supported that the Red River fault was a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fault during the Paleocene\|middle E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western yunnan Himalaya—Burman syntaxis the Red River fault right\|lateral strike\|slip system Paleocene
下载PDF
社会-生态系统视角下的传统村落空间景观演化机制及资源治理特征
4
作者 邵甬 崔家滢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24,共10页
【目的】将以资源治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引入传统村落保护研究领域,从多学科视野阐明人居环境有形表征下普遍存在的无形社会治理过程,推动传统村落价值认知和保护方法的创新。【方法】以滇西地区云龙盐业村落... 【目的】将以资源治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社会-生态系统”相关理论引入传统村落保护研究领域,从多学科视野阐明人居环境有形表征下普遍存在的无形社会治理过程,推动传统村落价值认知和保护方法的创新。【方法】以滇西地区云龙盐业村落为案例,采用社会-生态系统框架与适应性循环模型,通过共时性和历时性分析,揭示云龙传统盐业村落空间景观在不同演化阶段的治理情景和特征。【结果】在前循环期,社会-生态系统以资源生产为演化驱动力,行动者在“资源开发维持”与“资源流通管理”两个行动情景中,通过制定一系列可持续的资源分配规则,产出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要素,进而发展出“业缘-血缘-地缘”联结的盐业社会及河谷盐业村落景观、山间古道桥梁景观、山地梯田田园景观。进入以资源转化为演化驱动力的后循环期,经历“资源停滞衰败”与“资源转化更新”行动情景,针对要素关联断裂、空间景观缺乏保护的现状,通过治理策略将遗产资源转化为生态、社会、经济等资源。【结论】传统盐业村落的空间景观演化过程体现了人类社会围绕盐资源开发利用而进行的复杂治理关系。重识村落演化特征及可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传统智慧、重构以资源治理为核心线索的遗产保护框架、重建以资源转化重组为驱动力的治理机制,有利于促进传统村落特色空间景观的保护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村落保护 社会-生态系统 传统盐业村落 空间景观 演化机制 资源治理 云龙 滇西地区
下载PDF
豫西黄河流域古地名源流及其文化内核
5
作者 朱锋 《黄河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9-20,共12页
豫西黄河流域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范畴。在这一区域,黄河及其支流的自然山水、人文因素,催生了不少古地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这一区域的地名源头,从遥远的上古时期延续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近代。地名作为历... 豫西黄河流域既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文化范畴。在这一区域,黄河及其支流的自然山水、人文因素,催生了不少古地名。丰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使这一区域的地名源头,从遥远的上古时期延续到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近代。地名作为历史的活化石,记载着这一区域的朝代更迭、历史变迁,记载着风云人物、风物传奇,也同样记载着民间百姓的生活和生存状态。豫西黄河流域古地名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主要生发于该区域文化内核——仰韶文化、殷商文化、秦汉文化、唐宋文化等,也得益于黄河这一华夏文明的摇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豫西地区 黄河流域 古地名 源流 文化
下载PDF
云南边地风景的发现——以《红河之月》为中心
6
作者 石健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19,共12页
语言学家邢公畹的文学代表作《红河之月》,生动地呈现了1940年代云南边地绚丽多姿的画卷。对边地多重风景的发现,既强化了文本的文学性,亦极大扩充了文化蕴涵。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开始所秉持的左翼立场有所变异,反思暴力和消弭矛盾,以... 语言学家邢公畹的文学代表作《红河之月》,生动地呈现了1940年代云南边地绚丽多姿的画卷。对边地多重风景的发现,既强化了文本的文学性,亦极大扩充了文化蕴涵。作者在创作过程中,一开始所秉持的左翼立场有所变异,反思暴力和消弭矛盾,以及促进边地民族和谐团结,逐渐成为书写的重点。通过对不同身份的知识分子自我认同危机的镜像呈现,揭示了他们精神的内在矛盾。在风土书写中,多有移情因素的浸润,既使自然景观有所变异,又凸显了边地文化生态的复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之月》 云南边地 风景 民族团结 身份认同危机 移情
下载PDF
基于自然伽马测井的煤系关键金属精细勘探技术
7
作者 边晓 王雷 +6 位作者 王喜军 杨敏芳 叶攀 祖淯文 索金玲 邵龙义 鲁静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2531-2540,共10页
滇东—黔西上二叠统煤系底部赋存着累积厚度达数米、以自然伽马测井正异常为特征的Nb-Zr-REY-Ga型关键金属矿层,是我国最有开发潜力的煤系关键金属资源之一。当前对该矿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关键金属物质来源、赋存状态和成矿模式等方面,... 滇东—黔西上二叠统煤系底部赋存着累积厚度达数米、以自然伽马测井正异常为特征的Nb-Zr-REY-Ga型关键金属矿层,是我国最有开发潜力的煤系关键金属资源之一。当前对该矿层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关键金属物质来源、赋存状态和成矿模式等方面,而利用自然伽马测井数据对该矿层进行定量识别和浓度计算等工作还未开展过,尽管这项工作对将来这些矿层关键金属的勘探和开发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Zr和Ga两种元素为例,利用收集和实测的关键金属浓度及其对应的自然伽马值等数据,进行了基于自然伽马测井的关键金属矿层精细勘探技术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Zr和Ga元素浓度的预测模型分别为y=133.42x^(2)+262.23x+224.43和y=31.587e^(0.2273x),指示两者最低开发利用浓度(2000μg/g和50μg/g)对应的自然伽马值分别为2.8 pA/kg和2.0 pA/kg。发现Haar小波3层分解获得的预测矿层位置与地球化学实测的矿层位置吻合度最高。预测模型验证结果表明,Zr和Ga元素浓度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14.21%和10.97%,矿层厚度预测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4.16%和4.82%,说明论文建立的关键金属精细勘探技术可以精确识别研究区关键金属矿层浓度和厚度,对滇东—黔西地区Nb-Zr-REY-Ga型关键金属矿层的精细勘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东—黔西地区 煤系关键金属 上二叠统煤系 自然伽马测井 小波变换
下载PDF
GNSS约束的红河断裂带现今三维闭锁耦合程度及时空演变特征研究
8
作者 薛晨 徐克科 +1 位作者 刘新奇 张墨思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8,104,共7页
为研究红河断裂带近年来活动状态的演变特征,并分析该区域地震危险性,基于1999~2007年、1999~2017年2期GNSS速度场数据,采用负位错块体模型反演红河断裂带的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空间动态分布。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的闭锁程度具有两端强... 为研究红河断裂带近年来活动状态的演变特征,并分析该区域地震危险性,基于1999~2007年、1999~2017年2期GNSS速度场数据,采用负位错块体模型反演红河断裂带的闭锁程度与滑动亏损空间动态分布。结果表明,红河断裂带的闭锁程度具有两端强、中间弱的特点。红河断裂带北段和南段局部断层闭锁深度为20 km,闭锁程度较高;中段为浅层闭锁,闭锁深度为5 km。在滑动亏损方面,北段为2.5~5 mm/a,积蓄能量速度较快;中段为0.4~1.8 mm/a,南段为1.5~2 mm/a,中、南两段较为平稳。在2008年以后,红河断裂带整体闭锁特点不变,南、北两段深度闭锁状态开始向中间扩散,红河断裂带整体闭锁程度加深,同时滑动亏损速率有所增加,断层北段地震风险继续增大,而断层南段活动状态变得不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河断裂带 闭锁程度 TDEFNDOE 川滇地区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部新生代断裂体系特征及演化过程
9
作者 徐莅莅 范彩伟 +4 位作者 李明 李辉 徐彬 程燕君 吴智平 《中国海上油气》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48,共12页
断裂体系发育是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刻画断裂体系静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断层活动速率计算恢复断裂体系的动态演化过程,明确了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新生代断裂体系发... 断裂体系发育是珠江口盆地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新生代构造演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利用最新的三维地震资料,在精细刻画断裂体系静态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断层活动速率计算恢复断裂体系的动态演化过程,明确了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新生代断裂体系发育的时空差异;并结合区域应力背景分析,探讨了断裂体系演化的成因机制,认为新生代以来三大板块间俯冲、碰撞及古南海俯冲消亡、新南海扩张共同造成的南海北缘区域伸展应力场顺时针旋转控制了断裂体系演化的时空差异。研究表明,文昌A凹陷西部地区断裂体系的发育演化经历了裂陷、拗陷与构造活化三个阶段,分别发育了NE(NEE)向、近EW向以及NW(NWW)向三组优势方向断裂,揭示了区域应力场伸展方向由NW—SE向到近SN向再到NNE—SSW向顺时针转变的过程;依据断裂的组合及沿承关系可将其划分为早期发育的NE向与后期发育的NW向两组交叠断裂带,NE向断裂带活动强度大、具有强烈伸展性质,NW向断裂带与基底先存断裂密切相关,活动强度弱、叠加一定走滑性质。文昌A凹陷西部新生代断裂体系演化的时空差异是对南海北缘区域应力场顺时针旋转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体系 区域应力场 先存断裂 文昌A凹陷西部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Teleconnections in the Asian-Pacific Monsoon Region 被引量:2
10
作者 丁一汇 刘芸芸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SCIE 2008年第4期404-418,共15页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Asian-Pacific monsoon subsystem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climatic regimes in the monsoon region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an analy...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Asian-Pacific monsoon subsystems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the climatic regimes in the monsoon region and even the whole world. Based on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related research, an analysis is made of four different teleconnection modes found in the Asian-Pacific monsoon region, which reveal clearly the interactions among the Indian summer monsoon (ISM), the East Asian summer monsoon (EASM), and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WNPSM). The results show that: (1) In the period of the Asian monsoon onset, the date of ISM onset is two weeks earlier than the beginning of the Meiyu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a teleconnection mode is set up from the southwestern India via the Bay of Bengal (BOB) to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and southern Japan, i.e., the "southern" teleconnection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2) In the Asian monsoon culmination perio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influenced significantly by the WNPSM through their teleconnection relationship, and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WNPSM rainfall, that is, when the WNPSM is weaker than normal,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is more than normal. (3) In contrast to the rainfall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the precipitation of northern China (from the 4th pentad of July to the 3rd pentad of August)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WNPSM. When the WNPSM is stronger than normal, the position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WPSH) becomes farther northeast than normal, the anomalous northeastward water vapor transport along the southwestern flank of WPSH is converged over northern China, providing adequate moisture for more rainfalls than normal there. (4) The summer rainfall in northern China has also a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ISM. During the peak period of ISM, a teleconnection pattern is formed from Northwest India via the Tibetan Plateau to northern China, i.e., the "northern" teleconnection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 The above four kinds of teleconnections reflect the links among the Asian monsoon subsystems of ISM, EASM, and WNPSM during the northward advancing march of the Asian summer monso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ian-Pacific monsoon region Indian summer monsoon (ISM) western North Pacific summer monsoon (WNPSM) Meiyu over the Yangtze River Basin northern China rainy season teleconnection mode
原文传递
Estimation of soil erosion in a rain shadow river basin in the southern Western Ghats, India using RUSLE and transport limited sediment delivery function 被引量:1
11
作者 Jobin Thomas Sabu Joseph KPThrivikramji 《International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Research》 SCIE CSCD 2018年第2期111-122,共12页
Soil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a tropical mountainous river basin, viz., Pambar River Basin (PRB), in a rain shadow region of the southern Western Ghats (India) were modelled using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Soil erosion and deposition in a tropical mountainous river basin, viz., Pambar River Basin (PRB), in a rain shadow region of the southern Western Ghats (India) were modelled using Revised Universal Soil Loss Equation (RUSLE) and transport limited sediment delivery (TLSD) function in GIS. Mean gross soil erosion in the basin is 11.70 t ha-1 yr-1, and is comparable with the results of previous soil erosion studies from the region. However, mean net soil erosion from the basin is 2.92 t ha-1 yr-1 only, which is roughly 25%of the gross soil erosion. Although natural vegetation belts show relatively higher gross- and net-soil erosion rates (mainly due to high LS and C factors), their sediment transport efficiency is remarkably less, compared to the land use/ land cover types with anthropogenic signatures (i.e., plantations and crop-lands). Despite the lesser amount of annual rainfall, the high rates of soil loss from the semi-arid areas of the basin might be the result of the poor protective vegetation cover as well as isolated high intensity rainfall events. The study highlights the significance of climate-specific plans for soil erosion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f the soil resources of the basins developed in rain shadow reg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erosion RUSLE Transport LIMITED sediment delivery RAIN SHADOW region Pambar River Basin western Ghats
原文传递
淮河生态经济带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及障碍因子研究——以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例
12
作者 张迁 刘瞳晖 +3 位作者 宋佩璠 陈晴 陶春云 霍梦瑶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6期44-49,135,共7页
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简称ERE承载力)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案例研究区域,运用极差变换法、灰色关联度法、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对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及障碍因子... 区域旅游经济—资源—环境承载力(简称ERE承载力)是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以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为案例研究区域,运用极差变换法、灰色关联度法、灰色预测模型以及障碍因子诊断等方法对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及障碍因子展开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旅游ERE承载力缓慢波动上升、旅游环境承载力水平较高且增长较快;区域旅游ERE承载力变化具有一定的地域分异规律,南阳、信阳和蚌埠的发展水平较高,多数地市的预测值呈现一定的增长;旅游收入、景区和饭店数量以及第三产业规模是ERE承载力的主要制约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旅游ERE承载力 灰色系统理论 障碍因子诊断 淮河生态经济带中西部内陆崛起区
下载PDF
用陆块旋转解释藏东南渐新世—中新世伸展作用——来自点苍山及邻区变质核杂岩的证据 被引量:53
13
作者 刘俊来 曹淑云 +6 位作者 翟云峰 宋志杰 王安建 修群业 曹殿华 高兰 管烨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0-48,共9页
沿红河断裂带(RRFZ)分布的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是一个不完整的变质核杂岩,它由两个特征迥异的单元组成,包括被同构造二长花岗岩侵入角闪岩相构造岩组成的下盘和绿片岩相的拆离断层带。下盘岩石包括具有高温构造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 沿红河断裂带(RRFZ)分布的点苍山变质核杂岩是一个不完整的变质核杂岩,它由两个特征迥异的单元组成,包括被同构造二长花岗岩侵入角闪岩相构造岩组成的下盘和绿片岩相的拆离断层带。下盘岩石包括具有高温构造组合,具有指示左行走滑剪切运动方向的L型糜棱岩或LS型糜棱岩。拆离断层带是一个上盘向E到SE伸展剪切的低温剪切带,由具有剪应变和压应变的典型S-L糜棱岩构成。低温构造岩也包括发育于下盘的几个糜棱岩化似斑状二长花岗岩侵入体。变质核杂岩与西侧覆盖未变质的中生代沉积岩并置,东部受第四纪断层作用影响为沿洱海分布的更新世—全新世沉积盆地。通过对点苍山变质核杂岩的构造研究,结合邻区变质核杂岩的地质年代学及古地磁学分析,我们认为:位于东南亚红河断裂和实皆断裂带之间的扇形区域内出现的变质核杂岩与渐新世—中新世时期区域性伸展作用有关,而伸展作用是由印支地块的差异性旋转产生的,其原因是由于约33Ma开始斜向俯冲的印度板块的顺时针旋转和回退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点苍山 变质核杂岩 地块旋转 伸展作用 红河断裂带
下载PDF
滇西地区地壳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量:25
14
作者 杨婷 吴建平 +1 位作者 房立华 王长在 《地震地质》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2-404,共13页
使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南北地震带南段布设的密集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绝对定位方法对滇西地区的1 593个地震进行了初步定位,应用近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滇西地区三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附近的... 使用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在南北地震带南段布设的密集流动地震台站记录的波形数据,采用绝对定位方法对滇西地区的1 593个地震进行了初步定位,应用近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滇西地区三维地壳P波速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攀枝花附近的高速异常从地表可一直延伸至中地壳,并在中下地壳深度与滇西北地区的高速异常形成大范围的高速块体。这一高速异常体对青藏高原物质向南逃逸起到一定的阻挡作用,可能是导致川滇活动块体北部次级块体快速抬升的重要因素。位于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边界的腾冲、保山地块在下地壳表现为明显的大范围低速异常,推测该低速异常与印度板块东向俯冲引起的地幔热物质上涌有关。金沙江-红河断裂带是川滇块体重要的南部边界,红河断裂带中段的弥渡至红河一带具有高速的地壳结构以及较弱的地震活动性,可能表明该区现阶段处于闭锁状态,是未来需要重点监测的地段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地区 层析成像 地壳速度结构
下载PDF
“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澜沧江流域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 被引量:30
15
作者 葛军旗 孙肖红 +6 位作者 龚正达 梁国栋 李镜辉 冯星明 张丽云 李斌 付士红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4-33,共10页
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分异,作者于2005年7-9月应用紫外灯诱捕法对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中的澜沧江流域6个纬度梯度带(24°-30°N)和5个海拔梯度带(1,000-3,500m)山地居民区的... 为探索我国西南山地居民区蚊类多样性空间分布规律与区系分异,作者于2005年7-9月应用紫外灯诱捕法对滇西北"三江并流"自然遗产地中的澜沧江流域6个纬度梯度带(24°-30°N)和5个海拔梯度带(1,000-3,500m)山地居民区的蚊类进行了调查取样。共捕获蚊类76,458只,分属于2亚科5属36种。统计分析结果显示:(1)物种丰富度随纬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随海拔的升高呈先增高后降低的单峰型分布格局;(2)α多样性随纬度的升高呈先降低而后略有升高的分布格局,最高峰位于Ⅰ带(24°-25°N),而随海拔的升高呈波浪状变化,峰值分别出现在C(2,000-2,500m)和E(3,000-3,500m)带;(3)β多样性(Cody指数)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先减少后增加,基本形成两端高中间低的格局。两端高峰的具体地理位置分别处于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气候和暖温带向寒温带气候的过渡地带,说明蚊类β多样性空间分布格局、区系及物种的组成与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的变化有关;(4)从种群组成相似性聚类分析的结果来看,不同纬度、海拔梯度带间蚊类都被分为3个地域区系类型,即东洋区系、东洋与古北区系的过渡区和古北区系;(5)典范对应分析(CCA)的排序结果显示:气温和降水均影响当地蚊类多样性的空间分布格局,降水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类 生物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山地 居民区 澜沧江
下载PDF
滇东南与滇西锡成矿带的区域地质背景和成矿特征对比 被引量:13
16
作者 曹华文 张寿庭 +3 位作者 林进展 郑硌 张云辉 梁群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3-170,共8页
滇东南锡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滇西锡成矿带向南与东南亚锡矿带相连,两成矿带锡矿资源潜力大,对比滇东南、滇西区域地质背景和锡成矿作用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两成矿带锡矿的找矿方向。对比分析表明,两成矿带在成矿地质... 滇东南锡成矿带是中国重要的锡多金属成矿带,滇西锡成矿带向南与东南亚锡矿带相连,两成矿带锡矿资源潜力大,对比滇东南、滇西区域地质背景和锡成矿作用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明确两成矿带锡矿的找矿方向。对比分析表明,两成矿带在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作用特征方面具有共同的成矿有利条件:如大地构造同属板块边缘、地体锡的初始富集、花岗岩浆高分异演化、长时间跨度的岩浆热液活动等,使得两成矿带大量富集锡。但是两成矿带的差异性:如幔源成分的加入、多金属元素的富集矿化、多期次地质作用的叠加、围岩性质的差异、构造发育程度等因素,又使得两成矿带具鲜明的矿化差异特征。据此指出,在滇东南应寻找晚白垩世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的矽卡岩型锡矿及其他多金属矿;在滇西地区除注重云英岩型锡矿床的勘探外,也要重视对中小矽卡岩型锡矿床深部矿体的寻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锡成矿带 区域地质背景 成矿特征 滇东南 滇西
下载PDF
更新世末期西辽河上游地区古代环境研究 被引量:17
17
作者 胡雅琴 李宜垠 +2 位作者 周力平 D.K.Ferguson 赵志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733-743,共11页
西辽河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文化发达,分别发育了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这些文化的兴衰同环境的演变密不可分,旱作农业的起源有可能在西辽河地区。西辽河地区古代环境、... 西辽河地区史前和历史时期文化发达,分别发育了小河西文化-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上层文化,这些文化的兴衰同环境的演变密不可分,旱作农业的起源有可能在西辽河地区。西辽河地区古代环境、与人类文明发生以及演变关系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研究将采自赤峰地区红山水库厚度为155cm的自然剖面进行了测年、孢粉和粒度分析,得到晚更新世末期西辽河地区古植被以及古环境资料。粒度分析说明沉积环境可能为河漫滩。孢粉分析结果显示:晚更新世末期进入全新世前,西辽河地区较现代温暖湿润,植被是草原植被,主要的植物是蒿属以及菊科的其他植物,河漫滩中生长有香蒲属植物,不远的山地分布有疏林,针叶树主要是松、云杉和铁杉,而阔叶树主要是桦木科、胡桃属、栎属和榆属。自下而上,将剖面分为4个孢粉组合带(Zone 1~4)。Zone 1(15280~14680cal.aB.P.)和Zone 2(14680~14090cal.aB.P.),针叶树主要是云杉和铁杉,而阔叶树主要是桦木科和胡桃属植物;Zone 2,盘星藻大量增加;Zone 3(14090~13890cal.aB.P.),除了云杉和铁杉,松属也是主要的针叶树种类,此时香蒲的数量急剧增加;Zone 4分为2个亚带,即Zone 4-1(13890~13670cal.aB.P.)和Zone4-2(13670~13110cal.aB.P.),Zone4主要的针叶树为松-云杉,此时的阔叶树也变为落叶栎-榆属。在Zone 4-2,伴随着C/A值的增大,铁杉花粉消失。铁杉花粉消失在约13610cal.aB.P.,可能是由气候的干旱引起。相对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为农业的发生提供了丰富的野生资源,而后期环境趋于干旱,这可能是促使农业发生的一个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杉 古植被 古环境 西辽河上游 更新世末期
下载PDF
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因子分析 被引量:14
18
作者 角媛梅 王金亮 马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3期59-65,共7页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是各种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目的与方式的改变 ,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2 0世纪 70年代至 90年代期间 ,三江并流区的土地利用 /覆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导致该区覆被发生变化的因子不仅有自然... 土地利用 /覆被变化是各种驱动力作用下土地利用目的与方式的改变 ,受到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众多因素的影响。 2 0世纪 70年代至 90年代期间 ,三江并流区的土地利用 /覆被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导致该区覆被发生变化的因子不仅有自然方面的原因 ,还有人文因子的作用。地质基础与岩性、地形与地貌及气候等自然条件是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变化的内在原因 ,而森林采伐、毁林毁草开荒、森林火灾、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少数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等人文因素则是三江并流区土地利用发生变化的根本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变化因子 三江并流区 土地覆被
下载PDF
云南西部地壳深部结构特征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恩会 楼海 +1 位作者 嘉世旭 李永华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915-1927,共13页
在云南西部,穿过红河、小江断裂带完成了一条长360km、呈北东向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通过对该测线的观测资料进行一维、二维模拟解释,得到了沿剖面的二维地壳速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沿测线Moho界面埋深横线变化大,其西南侧Moho埋... 在云南西部,穿过红河、小江断裂带完成了一条长360km、呈北东向的深地震宽角反射/折射剖面.通过对该测线的观测资料进行一维、二维模拟解释,得到了沿剖面的二维地壳速度模型.研究结果显示,沿测线Moho界面埋深横线变化大,其西南侧Moho埋深约35km,东北侧Moho最大埋深可达43km.沿剖面从西南到北东方向,地壳平均P波速度从5.9km/s逐渐增加到6.13km/s,但显著低于全球大陆平均值.结合以往的接收函数和面波联合反演结果,我们推算沿测线从西南到东北,其下方地壳泊松比介于0.23~0.25之间.剖面西南侧上地壳具有异常低的P波速度和泊松比,暗示其下方上地壳以α-相长英质组分为主;而剖面东北上地壳相对较高的P波速度和泊松比则暗示其物质组成以花岗岩-花岗闪长岩为主.研究区下地壳的P波速度和泊松比分别介于6.25~6.75km/s和0.24~0.26km/s之间,暗示其上部组成以花岗岩相的片麻岩为主,而下部组成则以角闪石类岩石为主.红河断裂两侧地壳速度显著不同,从浅到深其速度差异逐渐变弱,但红河断裂两侧地壳厚度变化较大.而小江断裂下方两侧地壳速度和地壳厚度变化并没有红河断裂那么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角反射 折射 二维地壳速度模型 红河断裂 小江断裂 云南西部
下载PDF
中新世以来滇西高原内红河流域区的古高程反演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国芝 初凤友 王成善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4,共7页
流经滇西高原的红河水系将高原内被剥蚀下来的物质输送到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中堆积。滇西高原隆升剥蚀区与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堆积区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系统。采用质量平衡法,将莺-琼盆地内的堆积物回剥至隆升剥蚀区,重建了中... 流经滇西高原的红河水系将高原内被剥蚀下来的物质输送到莺歌海盆地与琼东南盆地中堆积。滇西高原隆升剥蚀区与莺歌海盆地和琼东南盆地堆积区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系统。采用质量平衡法,将莺-琼盆地内的堆积物回剥至隆升剥蚀区,重建了中新世以来滇西高原内红河流域区所达到的可能高程。16.2~19.6Ma前红河流域区海拔高度低于560m,16.2~11Ma前的隆升使高程升至860~950m。经过11~5.3Ma前的剥蚀夷平后,海拔高度降为800m。距今5.3~1.6Ma前的快速隆升,使海拔高度曾达到2600~2725m,隆升幅度达1800~1925m,滇西高原形成。近1.6Ma以来则主要是剥蚀削低,海拔高度从2560m降为2300m。中新世以来红河流域区被剥蚀掉约3900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西 高原 红河 莺歌海盆地 质量平衡 高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