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5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ectonic Deformation Phenomena in Some Archaeological Sites in Shandong Province
1
作者 Zheng Haigang Yang Yuanyuan +3 位作者 Yao Daquan Zhao Peng Gong Xicheng Shen Xiaoqi 《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CSCD 2017年第4期513-526,共14页
Earthquak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recent years at four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sites in Shandong,focusing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phenomena. The non-tectonic ... Earthquake archaeological research was conducted in recent years at four archaeological excavation sites in Shandong,focusing on the identific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tectonic deformation phenomena. The non-tectonic deformation phenomena were distinguished at the site of the Shang Dynasty ruins at Daxinzhuang in the Jinan suburbs. In Longshan,sand vein-filled cracks were recognized in the cultural layers of the Chengziya site,Zhangqiu City. Sand veins on the trench wall and sand tubes at the trench bottom were found densely distributed at the Shang and Zhou Dynasty cultural layers,at Qinhuangtai site,Binzhou City. The tectonic and non-tectonic origin crack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city wall of the Site of Capital of State Qi,Linzi City. In Rizhao city,parallel distributed sand vein fracture groups were found in the cultural layer of Longshan-Warring States-Han Dynasty at Yaowangcheng site. Typical conjugate shear fractures were identified on the city wall of the ancient city of the State of Xue, Tengzhou City. The above natural deformation phenomena are concentrated in the culture layers of the Spring and AutumnWarring States-Han Dynasties and before, and characterized by seismic sand-soil liquefaction traces,which indicate that these regions might have been in the seismic active episodes in the corresponding periods. The above inference has been confirmed by microscopic data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andONG Archaeoseismology TECTONIC Deformation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han dynasty
下载PDF
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陶釜研究
2
作者 张亮 秦雪松 《文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2-79,共8页
本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的陶釜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认为战国中期陶釜以一种特殊葬俗的形式出现在郑州地区,战国晚期开始陶釜迅速发展,分布范围变广,数量和类型明显增多,包含有郑韩文化、晋文化和秦文化三... 本文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原地区战国至西汉墓葬出土的陶釜进行了类型学研究,认为战国中期陶釜以一种特殊葬俗的形式出现在郑州地区,战国晚期开始陶釜迅速发展,分布范围变广,数量和类型明显增多,包含有郑韩文化、晋文化和秦文化三大系统。进入汉代,陶釜数量急剧减少,类型单一。陶釜在中原地区的发展历程与秦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釜 中原地区 战国 西汉 类型学
下载PDF
Transition of human diets and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Shenmingpu Site, Henan,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to Han Dynasties 被引量:10
3
作者 HOU LiangLiang WANG Ning +3 位作者 Lu Peng HU YaoWu SONG GuoDing WANG ChangSui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12年第6期975-982,共8页
Historical records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indicate that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475-221 BC) to Han Dynasties (206 BC-220 AD), i.e., from rice-millet base... Historical records and archaeological remains indicate that the Chinese agricultural economy changed significantly from the Warring States (475-221 BC) to Han Dynasties (206 BC-220 AD), i.e., from rice-millet based agriculture to rice-millet-wheat based agriculture. However, the variation of human diets and the inner relationship between human diets and the agricultural transition during this period remain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paper, the C and N stable isotopes from human and animal bones at the Shenmingpu site (SMPS), Xichuan County, Henan Province were analyzed. If some outliers (M34, M36, M102) were excluded, the mean δ13C value ((-16.7±0.8)‰, n=15) of humans in Hart Dynasties was dramatically lower than that in the Warring States ((-12.7±0.8)‰, n=14), indicating that the cultivation of rice and wheat, especially wheat, had been more widely popularized in Han Dynasties. Meanwhile, the range of 615N values of humans (6.6‰-9.3‰) in Hart Dynasties was narrower than that of the Warring States (6.2‰-10.4‰), suggesting that the animal protein resources in human foods during Han Dynasties were more concentrated. The transition of human diets and the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change of agricultural economy in SMPS were due to more stable society, the carryout of new agricultural policies, and the emergence of new agri- cultural tools in Han Dynas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nmingpu site the warring states to han Dynasties C and N stable isotopes palaeodiet
原文传递
战国秦汉斜向互绞编织物的编织工艺研究
4
作者 黄天 周旸 龙博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5-124,共10页
本文以战国秦汉时期的两件斜向互绞编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复原的方法对战国秦汉时期斜向互绞编织物的组织结构与编织工艺进行分析与探究。对比两者在结构、格眼、纹理、组边上的异同,发现通过变化基础结构中经线交织的方向和次数可... 本文以战国秦汉时期的两件斜向互绞编织物为研究对象,通过模拟复原的方法对战国秦汉时期斜向互绞编织物的组织结构与编织工艺进行分析与探究。对比两者在结构、格眼、纹理、组边上的异同,发现通过变化基础结构中经线交织的方向和次数可以形成不同的组织结构和纹理效果。在编织工艺上,两者都使用斜向穿绞编法。其中普通组各编线间的编结变化和排列顺序以2个经线数为循环,编线在各行编结时的状态与编线数的奇偶和第一行编结时各编线的编结状态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斜向互绞编织物 战国秦汉 编织工艺 组织结构 纹理 格眼
下载PDF
内蒙古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2018年发掘简报
5
作者 胡春佰 格日乐图 +7 位作者 高兴超 王永胜 李倩 白苏日娜(绘图) 陈文虎(拍照) 朝力门(拍照) 施慧超(绘图) 孙斯琴格日乐(绘图) 《考古与文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8,共17页
2017~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2018年共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99座及祭祀坑1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器等500余件。此次发掘发现了... 2017~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2018年共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99座及祭祀坑1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器等500余件。此次发掘发现了明确进入西汉纪年的墓葬,证明了汉初秦昭襄王长城以东的福路塔墓地所在区域仍然在西汉王朝的控制之下。该墓地以秦文化为主导,但同时存在赵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因素和西戎人群相关的随葬品,对于研究多文化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路塔墓地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秦文化
下载PDF
兼容并包是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关键性因素——战国秦汉之际中国历史走势的启示
6
作者 石硕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55-61,共7页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十字路口。后来的历史走向证明,结束诸侯长期征战的出路在于统一局面的出现,并给中国带来向前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在战国向秦汉统一局面的转折中,承担了重大使命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正是“战国七雄”中的秦...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一个十字路口。后来的历史走向证明,结束诸侯长期征战的出路在于统一局面的出现,并给中国带来向前发展的巨大历史机遇。在战国向秦汉统一局面的转折中,承担了重大使命并发挥重要作用的正是“战国七雄”中的秦、楚两国。与“七雄”中其他五国相比较,秦、楚的共同特点是地处边僻,并大量吸纳戎狄、蛮夷成份,这使他们的“华夏”身份较模糊和边缘化,但唯其如此,赋予他们开创“新传统”的可能性与力量。战国秦汉之际中国历史走势充分印证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即对“西戎”“蛮夷”等新的相对于“华夏”的异质性因素的吸纳与兼容并包。这一进程不但拓展了“华夏”内涵与地域,也成为决定中国历史走势的关键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西戎 蛮夷 兼容并包
下载PDF
论东北战汉时期的铁制农具及其演进进程 被引量:1
7
作者 白燕培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4-119,共6页
铁农具最早出现于春秋早期,而东北地区战国时期才使用铁器,在战国中后期开始大范围应用于农业中,东北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集整地起土、除草及收割于一体,以整地农具为主,亦可见收割农具及除草农具,以小型器为主,主要包括铁铲、铁锸、铁... 铁农具最早出现于春秋早期,而东北地区战国时期才使用铁器,在战国中后期开始大范围应用于农业中,东北战国时期的铁制农具集整地起土、除草及收割于一体,以整地农具为主,亦可见收割农具及除草农具,以小型器为主,主要包括铁铲、铁锸、铁锄、铁䦆、铁耙、铁镰、铁掐刀等。战国时期铁制农具以铸造为主。从战国到汉代,铁制农具发生了一次飞跃,数量、类型多样化,分布面更广,边疆地区大量使用铁器,交流传播更频繁,铁器朝着更轻巧、更省力的方向演进,特别是铁犁铧的发明和使用,从力学原理来看,将间歇运动发展为连续运动,是农具演进史上的一次重要飞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 战汉时期 铁制农具 演进
下载PDF
2016年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西邓墓地发掘简报
8
作者 海金乐 王艳忠 +1 位作者 施光玮 杨林中 《草原文物》 2023年第1期27-37,共11页
2016年3-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长治、屯留等相关市、县文物部门对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余吾镇西邓村南发现的一批战国、汉代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10余座,主要年代为战国至汉代。从墓葬形制看以方形土坑竖穴墓为主,随葬器... 2016年3-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长治、屯留等相关市、县文物部门对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余吾镇西邓村南发现的一批战国、汉代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10余座,主要年代为战国至汉代。从墓葬形制看以方形土坑竖穴墓为主,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铜器、铁器若干。屯留西邓墓地的发现为晋东南地区战国至汉代时期墓葬形制、埋葬习俗等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治市 战国 汉代 墓地
下载PDF
新城、郑与战国晚期韩国疆域
9
作者 张建宇 《历史地理研究》 2023年第2期145-148,162,共5页
战国晚期,韩国在黄河两岸占有包括新中安阳、安成及釐在内的部分县邑,并将其与收复的上党郡连成一片,以卫其国。通过梳理传世文献及相关古文字材料,推测韩国晚期兵器铭文中的“新城”地望不在今河南伊川,而应在新密。至于《史记·... 战国晚期,韩国在黄河两岸占有包括新中安阳、安成及釐在内的部分县邑,并将其与收复的上党郡连成一片,以卫其国。通过梳理传世文献及相关古文字材料,推测韩国晚期兵器铭文中的“新城”地望不在今河南伊川,而应在新密。至于《史记·秦本纪》中所谓“张唐攻郑”,既与韩国都城无关,亦不存在讹字,此处的“郑”地应在魏国河内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晚期 韩国疆域 兵器铭文
下载PDF
战国《诗》学传播中心的转移与汉四家《诗》的形成 被引量:7
10
作者 刘毓庆 郭万金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5-90,共6页
汉代四家诗在先秦的师承源流 ,除《毛诗》自谓传自子夏 ,并有谱系流传外 ,其余三家 ,史皆无载。三家不言师承 ,并非数典忘祖 ,实由战国《诗》学传播混乱、师承不明所致。研究者多从传播主体入手 ,设定其为封闭型传播渠道 ,希图理清三家... 汉代四家诗在先秦的师承源流 ,除《毛诗》自谓传自子夏 ,并有谱系流传外 ,其余三家 ,史皆无载。三家不言师承 ,并非数典忘祖 ,实由战国《诗》学传播混乱、师承不明所致。研究者多从传播主体入手 ,设定其为封闭型传播渠道 ,希图理清三家在先秦的师承脉络 ,然终劳而少功 ,他们忽略了战国《诗》传播的全开放性与学术中心的地域性转移对《诗》学观念与流派形成的影响。战国学术中心有四次大转移 ,第一个学术中心形成于三晋之魏的西河 ,其学术以古史为根柢 ,以好古为特色。第二个学术中心转移于齐之稷下 ,其学术以杂学著称 ,而又侈谈阴阳五行。第三个学术中心转移于燕国 ,其特色由中和三晋之古学与齐之阴阳学说而成。第四个学术中心转移于楚之兰陵 ,实即鲁之次室 ,由荀子居兰陵而形成。其学杂帝王之术 ,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四次学术中心的大转移 ,也是《诗》学传播中心的四次大转移 ,直接影响了汉代四家《诗》学的形成 ,成为四家《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 《诗经》 《诗》学传播中心 转移 汉四家《诗》
下载PDF
广西战国汉代墓葬出土铁器的科学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黄全胜 李延祥 +3 位作者 郑超雄 陈建立 冯桂淳 Zhu Lishan 《南方文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9-114,共6页
铁锸的使用提高了古代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本研究对广西古代墓葬出土的铁器进行了金相实验研究,主要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战国汉代墓葬出土4件铁器等遗物样品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份检... 铁锸的使用提高了古代农业生产力,促进了农耕文明的发展。本研究对广西古代墓葬出土的铁器进行了金相实验研究,主要采用金相、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SEM-EDS)等研究方法,对广西战国汉代墓葬出土4件铁器等遗物样品进行了显微组织和成份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武鸣马头镇安等秧战国铁锸为生铁制品;桂平市大塘城汉代长铁剑为炒钢制品,汉代炒钢制品是广西地区的首次发现;桂平市大塘城汉代铁釜为生铁制品,短铁剑为块炼铁制品。武鸣战国铁锸标志着中原地区的农耕技术至迟于战国时期传播到广西南部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地区 战国汉代 铁器 壮族 冶金考古
下载PDF
战国至西汉时期的“吾、我”之别 被引量:4
12
作者 胡伟 邹秋珍 +1 位作者 杨林青 高倩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3期71-75,共5页
吾和我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考察了战国、秦至西汉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吾"、"我",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纠正了前人时贤的一些有失偏颇的说法,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对深入研究汉语代词史有一定... 吾和我的区别是代词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考察了战国、秦至西汉文献中第一人称代词的"吾"、"我",比较了它们的发展变化,纠正了前人时贤的一些有失偏颇的说法,得出了有价值的结论。本文对深入研究汉语代词史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至西汉 第一人称代词
下载PDF
战国秦汉农业功能的国家定位与制度强化 被引量:3
13
作者 谭光万 樊志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40-146,共7页
至战国时期思想家已经形成对农业功能的全面发掘,充分论证了其在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教化、文化孕育及技术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各国变法在治国方略、制度规定和民风淳化等方面变革农政,明确了农业的国家战略地位,并尝试将农... 至战国时期思想家已经形成对农业功能的全面发掘,充分论证了其在经济、维护社会稳定、教化、文化孕育及技术传承等方面的功能。以此为基础,各国变法在治国方略、制度规定和民风淳化等方面变革农政,明确了农业的国家战略地位,并尝试将农业多功能制度化。秦汉时期举国重农体制和农业管理体系的形成和完善则标志着农业多功能凝入国家制度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农业功能 国家定位 制度强化
下载PDF
楚秦洞庭苍梧及源流演变 被引量:16
14
作者 钟炜 晏昌贵 《江汉考古》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2-100,共9页
从里耶简文出发,结合相关材料分析秦简牍所见洞庭、苍梧两郡,将传世文献所见楚洞庭、苍梧,汉苍梧郡与两秦郡相比较,另将楚秦黔中郡、秦汉长沙郡、汉武陵郡等一并考虑,以考察楚秦洞庭、苍梧之源流演变。认为最早楚洞庭应指山名或一较小... 从里耶简文出发,结合相关材料分析秦简牍所见洞庭、苍梧两郡,将传世文献所见楚洞庭、苍梧,汉苍梧郡与两秦郡相比较,另将楚秦黔中郡、秦汉长沙郡、汉武陵郡等一并考虑,以考察楚秦洞庭、苍梧之源流演变。认为最早楚洞庭应指山名或一较小水泽名,后泛指沅湘下游洞庭湖平原,亦指楚邑名,战国晚期因楚秦战争,楚国才在此设郡,其范围当与"洞庭五渚江南"(楚邑)及包山楚简所见楚县邑有关,含湘资沅澧下游通道;而秦洞庭郡含沅澧中下游(包括酉水流域),郡治应在临沅或索。楚苍梧腹地在九疑山区,而秦苍梧郡更重视五岭关口,二者范围、南界应有不同;汉苍梧郡仅设于五岭以南,与秦越(西瓯骆越)战争、秦朝平定南越后分设桂林等郡、楚秦移民及其后裔对岭南"封中"等地的开发、秦苍梧郡分划以及汉初南越国设苍梧王属地(或以桂林监守之)等过程、因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里耶简牍 洞庭 苍梧 秦郡 源流 演变 战国秦汉
下载PDF
战国及秦汉之际陶窑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王春斌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0-59,共10页
陶器制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经过漫长的发展,到春秋、战国时期技术已十分成熟,秦汉时期达到鼎盛。对于汉代的陶器和陶窑,已有研究者进行了专门研究,发表过卓有见地的文章及专著,但鲜有对战国、秦汉之际陶窑进行专门的讨论。
关键词 战国 秦汉之际 陶窑
下载PDF
试论战国秦汉时期西南开发进程中历史阶段的划分 被引量:4
16
作者 黎小龙 张渝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16-119,共4页
战国末至西汉武帝的二百余年 ,中国西南出现第一次大规模开发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时期的开发进程中 ,自然形成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和北南两区域的划分。北部巴蜀开发领先于南部“西南夷”地 ,而南部开发亦仰赖北部先期开发的成就。前后两... 战国末至西汉武帝的二百余年 ,中国西南出现第一次大规模开发的特殊历史时期。在这时期的开发进程中 ,自然形成前后两个历史阶段和北南两区域的划分。北部巴蜀开发领先于南部“西南夷”地 ,而南部开发亦仰赖北部先期开发的成就。前后两阶段 ,一以贯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时期 西南开发 历史阶段 巴蜀
下载PDF
战国秦汉时期农业领域商品经济的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冷鹏飞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22-128,共7页
战国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农业领域商品经济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历史经验证明 ,只有不断推动农业生产工具和技术革命 ,不断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经济政策 ,维护农民的收益并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才能促使农业突破小农经济模式 。
关键词 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农业商品经济 发展 历史经验 粮食生产 经济作物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下载PDF
“空白”的疑惑与解读——宋代以前福建漆艺的发展状况 被引量:6
18
作者 郑鑫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1-15,112,共5页
对宋代以前的福建漆艺研究,因实物难觅踪迹、直接的相关资料残缺,素来乏人问津。梳理战国至唐末五代时期的闽地漆艺发展概况,并对闽地出土的战国时期漆器遗迹的来源、战国秦汉时期闽地漆艺概况的成因、唐代"纻胎漆像"兴盛的... 对宋代以前的福建漆艺研究,因实物难觅踪迹、直接的相关资料残缺,素来乏人问津。梳理战国至唐末五代时期的闽地漆艺发展概况,并对闽地出土的战国时期漆器遗迹的来源、战国秦汉时期闽地漆艺概况的成因、唐代"纻胎漆像"兴盛的原因等问题作初步探讨,这对福建漆艺在文献资料、考古出土文物和海外遗存漆器的综合研究方面,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福建 战国秦汉 隋唐五代 漆艺发展
下载PDF
战国秦汉农官制度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樊志民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3-20,共8页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 ,战国秦汉时期的农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在官吏择任上 ,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渐次被官僚制度取代 ;在体制方面 ,国家重农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 ;在体系构建上 ,则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 伴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巨变 ,战国秦汉时期的农官制度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呈现出显著的时代特征 :在官吏择任上 ,传统的世卿世禄制渐次被官僚制度取代 ;在体制方面 ,国家重农体制确立并逐步完善 ;在体系构建上 ,则形成了卓有成效的农业管理体系。农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既是秦汉时期农业经济发展的产物 ,同时又与秦汉农业经济的繁荣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国秦汉 农官制度 重农思想
下载PDF
山东部分考古遗址中构造变形现象初探 被引量:1
20
作者 姚大全 宫希成 +3 位作者 杨源源 郑海刚 赵朋 沈小七 《中国地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443-453,共11页
对山东省几个考古发掘遗址进行了地震考古研究,着重对其中的自然变形现象进行识别和分析。其中,在济南郊区的大辛庄商代遗址中甄别出非构造变形的现象;在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层中识别出砂脉充填裂隙;在滨州秦皇台商周文化层中发现槽壁上... 对山东省几个考古发掘遗址进行了地震考古研究,着重对其中的自然变形现象进行识别和分析。其中,在济南郊区的大辛庄商代遗址中甄别出非构造变形的现象;在章丘城子崖龙山文化层中识别出砂脉充填裂隙;在滨州秦皇台商周文化层中发现槽壁上砂脉和槽底密集分布的砂管;在临淄齐国故城城墙分别鉴别出构造和非构造成因裂隙;在日照尧王城见龙山-战汉时期文化层中平行分布的砂脉裂隙组;在滕州薛国故城城墙识别出典型共轭剪切裂隙。上述自然变形现象集中显现于春秋-战汉期及以前的文化层中,且多表现为砂脉等地震液化痕迹,显示相当时期所在地区可能处于地震相对活跃期,上述推断部分得到微观分析资料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 地震考古 构造变形 春秋-战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