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gional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the Guangxi 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in Southwest China with VSD Model 被引量:8
1
作者 李平星 樊杰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4年第2期163-170,共8页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on ecosystems have been well studied, and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large-scal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caused by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is now one of the ... The interactive effects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on ecosystems have been well studied, and the quantitative assessment of large-scale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caused by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is now one of the most active topics in the ifeld. Taking the Guangxi 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in southwest China (GXEB) as a case study, we assess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based on the Vulnerability Scoping Diagram (VSD) model. The indices system is decomposed into three sub objects, ten elements and 25 indicators layer by layer, which included factors from both natural and human ifelds. Results indicate that zones with lower, middle-lower, middle, middle-higher and higher vulnerability account for 11.31%, 22.63%, 27.60%, 24.39%, and 14.07%, respectively. The western and eastern parts of GXEB are more vulnerable than the central part and the mountain and urban areas are of higher vulnerability than the basins and river valleys. Compared with a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based on natural factors only, it is concluded that human activities indeed cause the transition from naturally stable zones to vulnerable zones. The nature-dominated vulnerable zones are different with human-dominated ones in size and distribution, the latter being smaller, more scattered and distributed in urban areas and their surroundings. About 53%of total construction land is distributed in zones with middle and middle-higher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less vulnerable zones should attract construction in the future.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roposed on how to reduce vulnerability according to inducing factors. The VSD model has a signiifcant advantage in the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but is insufficient to distinguish nature- or human-dominated vulnerability quantita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cological vulnerability interaction of natural and human factors VSD model guangxi 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in China
原文传递
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的中长期径流预报组合模型
2
作者 李继清 刘洋 +1 位作者 张鹏 陈景 《水力发电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0-40,共11页
为提高径流预报精度,解决径流序列分解后高频分量波动范围大、预报精度差的问题,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平稳化处理技术将径流序列分解,通过分析不同频率分量特征,择优选取预报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LSSVM)... 为提高径流预报精度,解决径流序列分解后高频分量波动范围大、预报精度差的问题,基于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平稳化处理技术将径流序列分解,通过分析不同频率分量特征,择优选取预报方法,结合粒子群优化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PSO-LSSVM)全局优化和非线性建模能力及适应性强的特点,对高频分量进行预测,利用BP神经网络非线性映射能力和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优势对中低频分量和趋势分量进行预报,构建了ESMD-PSO-LSSVM-BP组合预报模型,对西江干流上中下游三座水文站的年、月尺度径流开展中长期径流预报。结果表明,对不同频率分量采用不同预报方法的组合模型可以有效提高径流预报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流域 径流预报 非平稳序列 组合预报模型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江凹陷裂陷期构造转换及其对沉积的意义
3
作者 李康 单玄龙 +3 位作者 郝国丽 热西提·亚力坤 徐川 沈梦蓉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95-1109,共15页
珠江口盆地珠Ⅰ坳陷在早始新世—早渐新世的裂陷期主要经历了珠琼运动Ⅰ幕和Ⅱ幕,发育文昌组和恩平组。西江凹陷位于珠Ⅰ坳陷西部,凹陷内番禺4洼是已证实的富生烃洼陷,西江主洼和西江36洼勘探程度较低。为了进一步认识西江凹陷在裂陷期... 珠江口盆地珠Ⅰ坳陷在早始新世—早渐新世的裂陷期主要经历了珠琼运动Ⅰ幕和Ⅱ幕,发育文昌组和恩平组。西江凹陷位于珠Ⅰ坳陷西部,凹陷内番禺4洼是已证实的富生烃洼陷,西江主洼和西江36洼勘探程度较低。为了进一步认识西江凹陷在裂陷期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沉积的控制,本文利用最新三维地震数据和解释成果,结合有限的钻井资料,对文昌期和恩平期的洼陷结构、断裂体系、沉降中心迁移规律及沉积体系分布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发现:西江凹陷在裂陷期发生了构造转换,主要体现在早文昌期、晚文昌期和恩平期的洼陷结构、断裂体系和控洼断层活动性的规律性变化以及沉降中心的迁移;沉积中心与沉降中心迁移基本一致,早、晚文昌期各洼陷发育半深湖—深湖亚相,沉积中心向西南迁移,恩平期沉积中心转向北部西江主洼一侧;裂陷期区域伸展应力方向的顺时针旋转,以及北西向先存断裂在文昌期的先后活化是构造转换的诱因,其控制了沉积体系的展布。分析西江凹陷的构造转换和沉积体系展布规律,对在珠Ⅰ坳陷深部寻找湖相烃源岩和富生烃洼陷具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西江凹陷 珠琼运动 区域应力 构造转换 沉积体系
下载PDF
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段耕地多功能利用及优化策略
4
作者 张利国 陆汝成 +1 位作者 马国斌 马东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6-286,共11页
[目的]探析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利用特征并提出优化方案,促进耕地资源多功能利用和协同发展,推动国家耕地利用与保护战略实践。[方法]在明晰耕地多功能利用的内在逻辑后,探讨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段59个区县耕地多功能的综合评价... [目的]探析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利用特征并提出优化方案,促进耕地资源多功能利用和协同发展,推动国家耕地利用与保护战略实践。[方法]在明晰耕地多功能利用的内在逻辑后,探讨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段59个区县耕地多功能的综合评价及其空间格局,最后基于两两功能间的权衡/协同相关性,采用三角坐标图划定耕地功能分区。[结果](1) 2000—2020年经济带广西段耕地各项功能指数随时间演变大致呈“U”型态势,生产功能由0.168降至0.130,整体变化率为生态功能(22.62%)>生活功能(16.94%)>生态功能(15.83%);(2)近20年耕地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总体呈“东部高—西部低”的分布特点,且生产功能高值区的数量占比下降至18.64%,生活功能、生态功能高值区的数量占比升至27.06%,28.24%;(3)基于功能间权衡/协同关系,运用三角坐标图法将研究区耕地多功能利用划分为四大类型,其中“三生”功能协调发展区所占区县数量最多,研究区耕地多功能利用整体表现良好。[结论]基于功能评价及分区基础上提出差异化优化策略,有利于促进区域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多功能 分区优化 权衡与协同 珠江—西江经济带广西段
下载PDF
广西西江流域及主要支流水量分配方案分析
5
作者 孙夏平 《广西水利水电》 2024年第2期30-34,共5页
以水利部分配给广西的流域水量控制指标及各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依据,统筹考虑调入与调出、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用水与消耗等关系,开展广西西江及其主要干支流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资源配置分析,合理确定本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可分配水量... 以水利部分配给广西的流域水量控制指标及各市用水总量控制指标为依据,统筹考虑调入与调出、河道内与河道外用水、用水与消耗等关系,开展广西西江及其主要干支流水资源供需平衡和水资源配置分析,合理确定本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可分配水量。并综合考虑流域内区域间用水关系,依据水资源配置成果,按照水量分配的原则,合理确定广西西江流域及主要支流供各市河道外利用的地表水用水量份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需水预测 供水预测 水量分配 水资源配置 西江流域
下载PDF
全球温升1.5~4.0℃水平下西江流域径流变化趋势
6
作者 单敬敬 苏布达 +2 位作者 陈梓延 孙赫敏 姜彤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5-172,180,共9页
西江是华南地区最大水系珠江流域的主干,其径流变化对华南地区水资源供给至关重要。基于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对耦合模式国际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中包含7个情景(SSP1-1.9、SSP1-2.6、SSP2-4.5、SSP3-7.0、SSP4-3.4、SSP4-6.0、SSP5-8.5... 西江是华南地区最大水系珠江流域的主干,其径流变化对华南地区水资源供给至关重要。基于逐日气象观测数据,对耦合模式国际比较计划第六阶段(CMIP6)中包含7个情景(SSP1-1.9、SSP1-2.6、SSP2-4.5、SSP3-7.0、SSP4-3.4、SSP4-6.0、SSP5-8.5)的5个气候模式进行降尺度和偏差订正,结合水文观测数据对SWAT水文模型进行率定和验证,预估分析了全球温升1.5、2.0、3.0和4.0℃水平下西江流域径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①1961-2020年,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以0.15℃/10 a的速率呈显著上升趋势;年降水量以-0.9 mm/10a的速率呈微弱下降趋势。全球温升1.5~4.0℃水平下,西江流域年平均气温较工业革命前将升高1.7℃(模式范围:1.2~2.2℃)~4.0℃(3.7~4.3℃);流域年降水量较基准期有所增加,且在全球温升3.0℃和4.0℃时增幅较明显。②1961-2020年,西江流域年径流为6923.5 m^(3)/s,以-19.0(m^(3)·s)/10 a的速率呈减少趋势。相比基准期(1995-2014年),全球温升1.5~4.0℃水平下,西江流域年径流将增加3.5%(-20.4%~28.4%)~10.5%(-18.7%~43.2%);7-11月径流较基准期呈增加趋势,4-6月径流呈减少趋势,12月到次年三月径流均在温升3.0℃时出现较基准期有所减少,其他温升水平下呈微弱增加。③与基准期相比,4种温升水平下流域发生洪水和枯水的风险均呈增加趋势,且温升水平越高,流域发生洪水和枯水的风险越大,历史时期百年一遇的洪水在全球温升1.5~4.0℃水平下将分别变为45~50、15~28、10~18、5~8 a一遇;百年一遇枯水事件发生的时长在不同温升水平下将变为不足40~46、22~25、12~13和8~10 a一遇。随着全球气温升高,流域发生丰、枯水事件的风险将有所增加,可能对西江流域水资源管理和防洪抗旱工程造成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温升1.5~4.0℃ 径流变化 极端事件 西江流域
下载PDF
广西西江流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时空分异研究
7
作者 段雪纯 张兴旺 +1 位作者 雷薇 吕瑞倩 《荆楚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61-76,共16页
目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对于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价值。方法:选取广西西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综合发展评价、耦合协调、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构建了相应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对... 目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对于促进广西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价值。方法:选取广西西江流域作为研究区域,运用综合发展评价、耦合协调、空间自相关等方法,构建了相应的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对二者的耦合协调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研究发现:广西西江流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协调发展在时间上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在空间上呈现“南冷北热”分布格局。旅游经济总体呈现先升后降的特征,生态环境系统呈现波动中保持平稳发展的特征。建议:在结合广西西江流域各城市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机理和研究结论后,提出如下建议:第一,加强合作,发挥优势区域带动作用。第二,绿色引领,推进流域生态旅游发展。第三,依托政策,打造优质旅游发展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流域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时空分异
下载PDF
基于生态环境需水量反推的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8
作者 张晓琳 张义敏 +1 位作者 陈畅 陈灏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1期72-78,共7页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在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情况下得到的水资源综合利用阈值,其概念尚不统一、计算方法各异。应用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间接算法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尽可能减少基础资料收集及计算过程的难度。该方法综合考... 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在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情况下得到的水资源综合利用阈值,其概念尚不统一、计算方法各异。应用一种较为简便的方法——间接算法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尽可能减少基础资料收集及计算过程的难度。该方法综合考虑流域天然径流态势和分布特点,以及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和规划安排,从生态系统需求入手,通过计算河道内目标生态环境需水量从而间接计算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以西江流域为例,计算的1956—2016年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为459.7亿m^(3),可利用率为20%。通过合理性分析,西江流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量既能满足本流域远期规划水平年2030年河道外需水增长的需求,也能保障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可作为今后一段时间开展流域或区域规划修编、水量分配与调度、总量控制指标修订等工作的重要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利用量 间接算法 生态环境需水量 西江流域
下载PDF
西江流域水资源演变情势分析
9
作者 史栩帆 姚志斌 张灿 《人民珠江》 2024年第11期79-86,共8页
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为掌握西江流域水资源演变情况,以珠江片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数据成果为基础,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定量分离等方法,对西江流域年降水量、年蒸发... 受自然地理因素和人类活动影响,水资源演变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为掌握西江流域水资源演变情况,以珠江片第三次水资源调查评价数据成果为基础,采用滑动平均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定量分离等方法,对西江流域年降水量、年蒸发量、水资源量进行评价,分析降水与人类活动对水资源情势的影响。结果表明:西江流域年降水量和年径流量呈不显著波动上升趋势;流域年降水量与高要站年径流量变化一致,均包括3个枯水段和3个丰水段;1971—2016年4个年代降水对径流影响量为-95.8亿~21.2亿m^(3);人类活动的直接影响使径流减小且影响程度逐渐增大;人类活动的间接影响使径流增大。分析结论为西江流域水资源规划的制定、水资源的开发利用、重大水利工程的建设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演变情势 人类活动 西江流域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珠琼运动的沉积响应及构造意义 被引量:8
10
作者 单玄龙 热西提·亚力坤 +5 位作者 刘培 陶文芳 张琴 郝国丽 李克成 姚佳利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9-342,共14页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经历了早—中始新世的珠琼运动一幕和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珠琼运动二幕,期间分别沉积了文昌组和恩平组。为研究两幕运动的差异,通过对古近系沉积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来判断物源成分,从而理清珠琼两幕运动期间西江...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经历了早—中始新世的珠琼运动一幕和晚始新世—早渐新世的珠琼运动二幕,期间分别沉积了文昌组和恩平组。为研究两幕运动的差异,通过对古近系沉积岩样品主微量元素分析来判断物源成分,从而理清珠琼两幕运动期间西江主洼的物源转换规律。结果表明:西江主洼珠琼运动一幕晚文昌期主要为风化酸性火成岩,缓坡处文一、二段顶部出现中性火成岩成分;珠琼运动二幕恩平组在主洼中部和东部主要表现为中性火成岩风化产物,28洼恩四段底部由长英质变为中性岩母岩,洼陷西部则未出现中性岩母岩,珠海期由酸性火成岩向石英岩母岩成分过渡。基底岩性研究表明,研究区古近系存在珠一坳陷内低凸起酸性花岗岩和坳陷南部隆起带中性花岗岩两类不同局部物源区,文昌期珠一坳陷内低凸起为主要物源区,在珠琼运动二幕时洼陷中部和东部物源区发生转换,物源来自珠一坳陷南部东沙隆起带,洼陷西部物源在恩平期没有转换,直到珠海期南海运动时与中、东部共同转变为接受北部统一的区域物源控制。洼陷不同部位物源转换存在差异,说明珠琼运动两幕之间存在物源的继承性发育,但具有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西江主洼 物源转换 珠琼运动 古近系 主微量元素
下载PDF
2001-2018年西江流域水分利用效率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桂凯 黄瑞 +4 位作者 王国帅 王熙财 马龙 王蕾 莫崇勋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7-335,共9页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形势下流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相互关系,对流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重大意义。[方法]以西江流域为例,基于2001-2018年GLASS产品中的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定量计算区域生态系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UE),利用趋... [目的]探究气候变化形势下流域的碳循环和水循环相互关系,对流域的水资源科学配置有重大意义。[方法]以西江流域为例,基于2001-2018年GLASS产品中的初级生产力(GPP)和蒸散发(ET)数据,定量计算区域生态系统植被水分利用效率(WUE),利用趋势分析和偏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植被WUE时空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2001-2018年西江流域植被的WUE总体呈增加趋势;林地的WUE增长速率最快,草地次之,耕地最慢。从空间分布来看,WUE值从广西中部的耕地向四周逐渐升高,WUE低值还零星分布在云南东部的台地和丘陵地区;西江流域15.23%,12.12%的区域WUE分别与气温、降水呈显著正相关;11.54%的区域WUE与太阳辐射呈显著负相关;NDVI与WUE具有显著正相关性;WUE随海拔的上升呈上升-平缓-上升的趋势,在2 100 m左右,WUE出现明显波动。[结论]气候因子、NDVI、海拔、人类活动均不同程度影响西江流域植被的水分利用效率,本研究可为西南喀斯特地区石漠化治理和流域生态防护林体系的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P 水分利用效率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西江流域
下载PDF
变化环境下近60年西江流域径流时空演变特征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继清 张鹏 +1 位作者 赵莹玉 刘洋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33-1046,共14页
气候变化叠加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西江流域的河川径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重新认识和掌握变化环境下的径流时空演变规律对流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江流域干支流7个控制性水文站近60年的日径流资料,综合极点对称模态分解... 气候变化叠加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西江流域的河川径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重新认识和掌握变化环境下的径流时空演变规律对流域的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江流域干支流7个控制性水文站近60年的日径流资料,综合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Mann-Kendall检验、R/S分析、小波分析等方法,从年代、年、季和年内多个时间尺度对径流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年代尺度下,西江流域径流丰枯交替、变化悬殊,1970s与1990s径流丰沛,2010s径流偏枯,降雨影响着径流的丰枯变化,流域上、中游更易发生干旱与洪涝灾害;春、夏、秋、冬季径流振荡周期依次为2~7、15~20、28~29 a,3~5、7~10、20 a,2~3、6~8、12~15 a和3~8、12~15、20 a,均呈现年际与年代的双重周期特征,IMF1的年际振荡在径流变化中占主导地位;受降雨与水库调蓄作用的影响,年、夏、秋季径流呈下降趋势,预测下降变化具有持续性,春、冬季径流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内上游的变化趋势更显著;年和季尺度径流在1980年后突变增多,尤其集中于20002010年间,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是造成西江流域突变的主要原因;2000年后,除支流柳州站外,其余站点径流年内分配趋于均匀,月平均径流的变化幅度减小,集中期均向前移,梯级水库群蓄丰补枯作用显著。研究成果可为西江流域的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径流序列 极点对称模态分解法(ESMD) 多时间尺度 演变规律 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组合经验频率法的珠江三大水系干旱年景遭遇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进 《中国防汛抗旱》 2023年第12期47-51,56,共6页
选用珠江流域西江高要站、北江石角站和东江博罗站1956—2016年天然河川径流量资料,分析了各江河径流变化特性和开发利用情况;根据距平百分率评价了丰枯变化情况;并基于组合经验概率分析了三大水系枯水遭遇概率和连续枯水概率。结果表明... 选用珠江流域西江高要站、北江石角站和东江博罗站1956—2016年天然河川径流量资料,分析了各江河径流变化特性和开发利用情况;根据距平百分率评价了丰枯变化情况;并基于组合经验概率分析了三大水系枯水遭遇概率和连续枯水概率。结果表明:①西江径流量丰富,年际变化小;东江径流量较少,年际变化大。②西江、北江和东江的径流量年内变化都很大,枯季易发生干旱。③西江与东江枯水年遭遇的概率远低于北江与东江枯水年遭遇的概率。④三大水系同时出现枯水年的概率为14.7%,同时出现特枯年的概率为6.6%。⑤61 a中2 a以上连续枯水,西江、北江和东江各发生3次、6次和4次。研究结果对做好广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在时间上蓄峰补谷、在空间上以丰济枯,支撑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一定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经验频率法 水文 干旱 西江 北江 东江 珠江流域
下载PDF
西江流域生态补偿中居民支付偏好及潜在类型识别 被引量:1
14
作者 程鹏 唐厚田 +2 位作者 董玥 江平 刘耀林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16,共8页
探讨居民对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支付偏好差异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依据。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西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评估框架,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与潜在类别模型,分析广西来宾、... 探讨居民对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支付偏好差异及影响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和实施差异化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政策提供经验借鉴与理论依据。基于选择实验法构建西江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评估框架,采用多项式Logit模型与潜在类别模型,分析广西来宾、梧州和广东肇庆、佛山四市居民对西江流域生态环境改善的支付偏好,并探究居民的潜在偏好类别。结果表明(:1)受访者在流域生态属性支付偏好上存在显著差异,重视流域水质、森林覆盖率与旅游指数,忽视自然景观占比与生物多样性。(2)受访者愿意改善西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的整体最大年度户均支付意愿排序为:梧州549.35元>佛山507.60元>肇庆452.89元>来宾330.27元,两广经济相对发达地区梧州与佛山的补偿剩余均高于经济欠发地区来宾与肇庆,说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与居民的生态补偿支付意愿存在较大的关联性。(3)潜在类别模型估计结果再次印证四市受访者存在显著的偏好异质性,来宾、肇庆与佛山可分为3个潜在类别,梧州可分为2个潜在类别。未来,政府应结合流域各地区实际情况设置合理的生态补偿金区间,实施差异化流域生态补偿政策,并采取多样化措施调动居民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流域生态补偿 偏好异质性 选择实验法 潜在类别模型 西江流域
下载PDF
基于splice-LSTM的多因素西江水位预测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吕海峰 冀肖榆 丁勇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81-88,共8页
准确的水位和水量等水文时间序列预测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受上游支流流量、水位等因素影响,传统的单因素水位预测模型不能有效考虑众多因素,水位预测精度面临严峻挑战。以典型西江干线梧州站水位精准预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spli... 准确的水位和水量等水文时间序列预测是水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受上游支流流量、水位等因素影响,传统的单因素水位预测模型不能有效考虑众多因素,水位预测精度面临严峻挑战。以典型西江干线梧州站水位精准预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基于splice-LSTM的多因素水位预测模型,采用拼接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全连接线性模型(Linear),对2020~2021年西江干线多站点的流量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梧州站点的水位。研究结果表明:(1)由于splice-LSTM中引入了非线性层,提高了近期历史输入数据的权重,使得模型预测值更加接近历史真实值,降低了预测误差,Linear部分可以提高模型对于线性成分的敏感性,使得模型在水位峰值处的预测更加准确;(2) splice-LSTM模型与传统单因素的ARIMA模型、LSTM模型相比,在水位预测方面准确度分别提升14.4%,10.1%。研究成果可为西江船闸运行调度中心精准预调度船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位预测 船闸调度 splice-LSTM模型 西江流域
下载PDF
“三生”视角下的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时空分异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祝文婷 韦燕飞 +1 位作者 李文辉 童新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8-446,共9页
[目的]探索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的时空演变关系,旨在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方法]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视角构建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2016—2020年时空分... [目的]探索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的时空演变关系,旨在为乡村可持续发展与乡村振兴提供参考。[方法]从生产、生活、生态3个视角构建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综合评价法、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了2016—2020年时空分异特征与空间集聚效应。[结果](1)2016—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综合韧性由0.265升至0.314,历经了“稳步发展—高速提升”演变阶段;生活韧性与乡村综合韧性两者时序变化紧密相连。(2)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空间特征差异显著,综合韧性形成了“西北低,中部高”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子系统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分布格局。(3)西江流域(广西段)乡村韧性均呈正相关分布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各子系统形成不同的空间集聚区域,灵川县成为综合韧性高值极化“主区域”。[结论]根据“三生”视角可有效探索乡村韧性的时空特征,同时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乡村韧性不断增强,但区域差异仍然明显,差异化推进乡村建设,协同促进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发展对于缩短乡村韧性的区域差异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流域(广西段) “三生” 乡村韧性 时空分异
下载PDF
西江流域极端降水演变规律及其对洪水径流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谢志高 贾文豪 +3 位作者 王霞雨 刘晋 黄金华 刘夏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8-136,共9页
为探究西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规律,分析极端降水对洪水径流的影响,基于西江流域1956—2019年水文气象资料,综合利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剖析了西江流域极端降水、年均径流和年最大日平均流量的演变规律,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 为探究西江流域水文气象要素演变规律,分析极端降水对洪水径流的影响,基于西江流域1956—2019年水文气象资料,综合利用趋势分析、突变检验等方法剖析了西江流域极端降水、年均径流和年最大日平均流量的演变规律,并采用Pearson相关系数与双累积曲线法评估了极端降水指标与年均径流、年最大日平均流量的相关性,探讨了极端降水对洪涝灾害损失的影响。结果表明:相较于上游高海拔地区,西江流域中下游低海拔地区极端降水的变化更为明显,表现为极端降水频率增大以及降水强度增大;Rx1day、R99p和SDⅡ呈现显著上升趋势,极端降水指标多在1992年发生突变,年均径流和年最大日平均流量均呈现不显著的上升趋势,且均有两个突变点;PRCPTOT、R25、R10、R95p与年均径流呈显著相关关系,R95p、R99p、CDD和R25对洪涝灾害指标的影响相对较大;2002年后极端降水指标同洪涝灾害指标的相关关系发生了显著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降水 洪水径流 洪涝灾害 时空演变规律 西江流域
下载PDF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泥-流体底辟及其发育条件
18
作者 热西提·亚力坤 单玄龙 +1 位作者 郝国丽 李康 《海洋地质前沿》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69,共12页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存在垂向的反射成像浑浊区域,这种垂向模糊区的地质成因多与盆地底辟活动相关。对西江主洼33西洼古近系地震资料中垂向模糊区的地震剖面特征形态及其地震波阻抗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研究区盆地古近纪发育演化的特点认... 珠江口盆地西江主洼存在垂向的反射成像浑浊区域,这种垂向模糊区的地质成因多与盆地底辟活动相关。对西江主洼33西洼古近系地震资料中垂向模糊区的地震剖面特征形态及其地震波阻抗特征进行研究,并结合研究区盆地古近纪发育演化的特点认为,该模糊区拥有深、浅部反射不同的二元结构,可能是一处泥-流体底辟构造。西江主洼的古近系文昌组深湖相分布广泛,可以作为泥-流体底辟的泥源物质存在;33西洼钻井恩平组底部恩四段地层存在高压异常,恩平组顶部地层广泛发育的泥岩,可作为封存箱盖层,西江主洼具备形成封存箱的超压条件。而珠海期的岩浆侵入破坏了封存条件,诱发了盆地的泥-流体底辟活动,在33西洼古近系地层形成了深埋型-弱刺穿的锥状泥-流体底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江主洼 地震模糊区 泥-流体底辟 封存箱 岩浆侵入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西江流域(广西段)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演变特征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韦燕飞 祝文婷 +1 位作者 周金凤 童新华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23年第2期1-14,共14页
系统分析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旨在为耕地利用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构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 系统分析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演变特征及驱动因子,旨在为耕地利用转型发展奠定基础。本文基于构建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指标体系,综合运用SBM-Undesirable模型和核密度估计对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时空格局进行分析,并利用面板Tobit模型对其驱动力因素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利用碳排放规模呈增长趋势,其中桂林市的净增长量最大,梧州市最低;(2)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水平不断提高,优势区包括梧州和桂林,平缓区包括贺州、贵港、河池、百色,劣势区包括柳州、南宁、来宾、崇左;(3)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等级区差异明显,优势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值波动处于DEA前沿的位置,劣势区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则有待进一步提高;(4)2000—2020年西江流域(广西段)的耕地绿色利用效率在不断提高的同时有着明显的偏态,并存在轻微的极化与收敛,总体上效率在波动式提高;(5)经回归分析可知提高耕地绿色利用效率的因子有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复种指数、人均地方生产总值及人口密度等,而有效灌溉率与产业结构对耕地绿色利用会产生负向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绿色利用效率 演变特征 驱动力 西江流域
下载PDF
广西漓江流域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家琦 郑桂莲 李宗伦 《绿色科技》 2023年第8期1-5,共5页
森林健康评价在我国开展科学绿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以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多样性、稳定3个方面,对流域内的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健康状况可评价... 森林健康评价在我国开展科学绿化的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以森林覆盖率较高的广西壮族自治区漓江流域作为研究对象,从结构、多样性、稳定3个方面,对流域内的森林健康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森林生态健康状况可评价为“良”,50块调查样地中,56%的样地森林健康状况为“良”,30%的样地森林健康状况为“中”,10%的样地森林健康状况为“优”,仅有2块样地(4%)的森林健康状况为“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 健康评价 漓江流域 广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