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3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udy on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attoo Custom in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in Liangshan
1
作者 Gaga Mao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19年第6期27-30,共4页
Tattoo custom in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is a human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very rich connotation.Its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motive is complex.It i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religion,culture and custom of Yi ... Tattoo custom in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is a human cultural phenomenon with very rich connotation.Its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motive is complex.It is a comprehensive expression of religion,culture and custom of Yi ethnic group under specific historical and regional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OMEN of yi ethnic group TATTOO Cultural CONNOTATION
下载PDF
The Yi Ethnic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2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7年第1期49-52,共4页
关键词 the yi ethnic group in Yunnan Province
下载PDF
彝寨地权习惯法的演进及其现实意义探析——基于滇中北部地区武定县S村的考察
3
作者 徐建平 杜心怡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2期89-97,共9页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 武定S村为古老的彝族村落,对家庭承包的集体土地和村公共用地的使用权习惯规则,是其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土地权利习惯规则,既有彝族传统习惯法的影响,又具鲜明的区域特点,对周边地区其他民族的土地利用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多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碰撞、借鉴与融合中,其传统的土地权利习惯规则历经发展与变迁,仍然保留了一些较有特色的习惯。通过总结这些土地使用的习惯内涵与特点,探讨其对国家法律的补充功能,对促进当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使用权 习惯法 民族文化 彝族
下载PDF
唤醒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
4
作者 巫达 徐天雨 《民族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0,121,共8页
彝族他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华坪县,是历史文献中“白蛮”的后裔。在族源传说故事中,他留人认为他们与周边的藏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和彝族诺苏人是从兄弟姊妹一家人中分衍而来。宗支节是他留人祭祖的节日,早期仅用于... 彝族他留人主要分布在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和华坪县,是历史文献中“白蛮”的后裔。在族源传说故事中,他留人认为他们与周边的藏族、纳西族、白族、汉族和彝族诺苏人是从兄弟姊妹一家人中分衍而来。宗支节是他留人祭祖的节日,早期仅用于各姓祭祀各自的先祖,外人不得参与。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起,他留人开始利用宗支节祭祀“三百六十户伍”汉人祖先,这一唤醒对“汉人祖先”的记忆过程体现了早期迁徙到云南的汉族人和彝族他留人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心性与历史事实。他留人从“多族共祖”到“彝汉共祖”的历史记忆与认同实践,是一种对自身起源问题的“再创造”。这使族群的边界得以从历史记忆的维度被消解,而代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层面的血脉联结和家园共享,体现出他留人对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认同,呈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这个过程是唤醒他留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彝族他留人的个案,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教学和宣传提供了宝贵素材和民族志案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他留人 记忆建构 文化交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认同
下载PDF
易地安置社区困境儿童抗逆力研究——基于凉山D社区的实证分析
5
作者 王卓 黄乐培 《成都行政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16,35,117,共14页
2020年底,我国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其中,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脱贫摘帽。在相对贫困视角下,随迁儿童在易地安置社区面临一系列社会适应问题,部分困境儿童的问题更为严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研究凉山彝... 2020年底,我国全面消除了绝对贫困问题。其中,960多万贫困人口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脱贫摘帽。在相对贫困视角下,随迁儿童在易地安置社区面临一系列社会适应问题,部分困境儿童的问题更为严重。文章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研究凉山彝族易地扶贫安置社区困境儿童抗逆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发现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类型困境儿童的抗逆力存在显著差异;家庭危机发生时,个体年龄、自我概念和内在抗逆力对困境儿童的抗逆力形成产生重要影响;社会支持、个体与环境互动对困境儿童抗逆力具有积极作用。文章建议采用整合式的社会工作方法,积极培育个体内在抗逆力特质,强化社会环境的支持功能,正向引导个体和环境的互动,促进困境儿童社会适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地扶贫搬迁 困境儿童 抗逆力 社会关系 凉山彝族
下载PDF
广西壮族与云南彝族粗陶平地堆烧技艺比较研究
6
作者 白雅力克 黄丹虹 《中国陶瓷工业》 CAS 2024年第4期84-86,共3页
广西百色靖西壮族夹砂粗陶平地堆烧技艺与云南玉溪元江县土锅寨彝族粗陶平地堆烧技艺都属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烧陶传统技艺,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并有较强的完整性与传承性,已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和比较... 广西百色靖西壮族夹砂粗陶平地堆烧技艺与云南玉溪元江县土锅寨彝族粗陶平地堆烧技艺都属于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原始烧陶传统技艺,其历史悠久、工艺独特,并有较强的完整性与传承性,已成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采取了田野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对两地堆烧工艺进行详细记录与分析,得出了多处异同之处。文章研究成果不仅对现代陶艺平地堆烧工艺发展有一定的应用价值,而且对少数民族传统造物文化理论研究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壮族 云南彝族 粗陶 平地堆烧 技艺
下载PDF
基于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的彝族羊角纹样研究
7
作者 郑崇辛 王群山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18-124,共7页
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纹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纹样符号”属性。本文在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采取相关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法,通过考证彝族羊角纹样形状的历史演变、归纳其组织结构特征、总结色彩运用规律,进而探究彝族羊角纹样发... 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纹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有强烈的“纹样符号”属性。本文在索绪尔符号学视域下,采取相关文献与实物互证的方法,通过考证彝族羊角纹样形状的历史演变、归纳其组织结构特征、总结色彩运用规律,进而探究彝族羊角纹样发展成因及文化脉络。研究发现:彝族羊角纹样具有形状上均衡协调、结构适势而为和色彩对立统一的外在能指特征;其所指层面则表明彝族羊角纹样是彝族财富和吉祥的象征,不仅承载彝族羊图腾崇拜的民风民俗,还蕴含了深层次的万物雌雄观哲学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羊角纹样 索绪尔符号学 形状 结构 色彩 文化
下载PDF
云南彝族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与纹样研究
8
作者 高瑞 王羿 《色彩》 2024年第4期88-91,共4页
云南黑彝支系作为彝族众多支系之一,具有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针对云南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与纹样研究欠缺等问题,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调研以及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黑彝女性服饰的色彩和纹样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黑彝支系女... 云南黑彝支系作为彝族众多支系之一,具有其独特的服饰文化内涵。针对云南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与纹样研究欠缺等问题,采用田野考察、文献调研以及基于K-Means聚类算法对黑彝女性服饰的色彩和纹样加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黑彝支系女性服饰色彩主要以黑色和靛蓝色为主色,装饰色彩丰富,且色彩强烈。服饰纹样有动物纹、植物纹、几何纹等,组合形式多样,且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寓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服饰 云南彝族 黑彝支系 黑彝女性服饰
下载PDF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发挥的主要制约因素透视——基于四川省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调研
9
作者 毛平 张禧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8期226-228,232,共4页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 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乡村振兴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凉山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作为凉山彝族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还存在着以下问题:社会流动滞缓,发展意识滞后于乡村振兴的主体性发展要求;社会教育促进弱,产业发展能力与乡村产业发展主体性要求不相适应;社会参与不足,政治参与不能满足乡村治理的主体性要求;社会地位制约,家庭及社会建设主体性作用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必须高度重视,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有机统一;积极应对,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组织,重视法治及社会支持,保证彝族地区农村妇女乡村振兴主体性作用的充分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妇女 乡村振兴 彝族 凉山
下载PDF
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洵 《西部皮革》 2024年第8期144-147,共4页
文章以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给予”的角度,分析了凉山彝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再设计元素;其次从重视调研、产品的同质化与差异化、设计理念的提升、设计师的重要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提升论述;最后总... 文章以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作为研究对象,从“给予”的角度,分析了凉山彝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再设计元素;其次从重视调研、产品的同质化与差异化、设计理念的提升、设计师的重要作用四个方面进行了设计提升论述;最后总结出在凉山彝族服饰非遗文创设计过程中应与时俱进,将传统优秀文化结合现代的审美、现代技术探索更符合现代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的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非遗 文创 设计
下载PDF
移动的“地界”(mu ddix):小凉山彝族家支的分化与整合
11
作者 杨铭君 李建明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41-152,156,共13页
家支制度被认为是凉山彝族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内凝聚了血缘共同体的团结,向外抵御了共同体潜在的风险。因此,一般认为家支仅仅是以血缘世系为纽带进行整合的。通过对近代以来云南小凉山的考察发现,在有“等级团结”关系的... 家支制度被认为是凉山彝族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向内凝聚了血缘共同体的团结,向外抵御了共同体潜在的风险。因此,一般认为家支仅仅是以血缘世系为纽带进行整合的。通过对近代以来云南小凉山的考察发现,在有“等级团结”关系的彝族社会中,家支具有延展性,它既指一个具有血缘世系纽带的群体,也指具有等级涵盖关系的家支联合体。在本土概念中将其归纳为“地界”(mu ddix)。“地界”是指在小凉山彝族社会内部以诺伙家支为名号,诺伙、曲诺、阿加和呷西这三层身份关系为基础,以家支地界利益为最高原则来组成和维系共同体运转的法权机制,以此来讨论小凉山彝族社会中的家支构成关系、运转逻辑与分化原则。只有理解了“地界”中家支分化与整合的关系才能真正厘清小凉山彝族社会运行的基本逻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界 家支 小凉山 彝族 社会整合
下载PDF
基于设计符号学的云南彝族“火”图案语义重构路径研究
12
作者 张桎滢 李皓然 向杰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99-108,共10页
当下以云南彝族“火”图案为代表的民族性图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因素与图案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但同时它的发展也面临着问题。基于此引入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火”图案符号化的形成、语义维度、语义重构和对现代传... 当下以云南彝族“火”图案为代表的民族性图案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社会发展因素与图案主体之间相互作用影响,但同时它的发展也面临着问题。基于此引入设计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分析“火”图案符号化的形成、语义维度、语义重构和对现代传统手工艺的启示,以“视觉呈现—维度表达—打散重构—启示创新”为关键点,从语义维度对“火”图案进行重构,将民族传统文化符号转变为易感知、可接受的载体形式,从浅层、中层和深层提出重构方案,构建新发展模式。重塑“火”图案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用传承和再造的方式,实现“火”图案的传承和发展,最终用符号化的设计思维和设计方法为当代传统手工艺的研究提供思路与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符号学 彝族“火”图案 语义维度 重构路径
下载PDF
浅论彝族尼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
13
作者 沈子洲 《西部皮革》 2024年第16期107-109,共3页
文章旨在探讨彝族尼苏支系服饰图案的创新设计及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了尼苏支系服饰图案的种类、色彩和布局与构成,并以创新设计打破传统构成,结合现代色彩搭配方法,用新型工艺将图案立体化,将尼苏支系服饰图案和廓形应... 文章旨在探讨彝族尼苏支系服饰图案的创新设计及其在现代服饰设计中的应用。文章分析了尼苏支系服饰图案的种类、色彩和布局与构成,并以创新设计打破传统构成,结合现代色彩搭配方法,用新型工艺将图案立体化,将尼苏支系服饰图案和廓形应用于现代设计中,以吸引年轻一代的兴趣,促使他们更加珍视和传承自己的文化,同时也使得传统文化更具包容性和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 尼苏支系 服饰图案 服装设计
下载PDF
当代小凉山彝族族际通婚与民族互嵌的实践路径
14
作者 杨铭君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7-23,共7页
在传统时代,小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为等级内婚、家支外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推进,凉山彝族的通婚圈逐渐扩大,表现为地域性扩大和各民族间族际通婚。虽然等级内婚仍会被小凉山彝族作为首选,但跨地域、跨民族的通婚从不被允许到被接纳... 在传统时代,小凉山彝族的婚姻制度为等级内婚、家支外婚。随着中国式现代化进程推进,凉山彝族的通婚圈逐渐扩大,表现为地域性扩大和各民族间族际通婚。虽然等级内婚仍会被小凉山彝族作为首选,但跨地域、跨民族的通婚从不被允许到被接纳,成为小凉山彝族婚姻选择的一种可能。本文基于小凉山彝族婚姻制度变迁,探讨族际通婚在空间、心理、文化等因素对为小凉山多民族互嵌融合的影响。各民族在生活中互帮互助,实现社会互嵌、情感互助、血脉互融,进一步促进了小凉山社会多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凉山彝族 民族互嵌 族际通婚
下载PDF
姆基颇灵魂意象物性表征的社会文化意涵
15
作者 和少英 刘利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2-50,共9页
彝族支系姆基颇族群的民间信仰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核心理念。在与灵魂信仰相关的各类仪式中,姆基颇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包头、净水以及鸡蛋等物进行三位一体组合,用以表征灵魂意象,其实质是体现人们对安全、饮食以及繁衍生息... 彝族支系姆基颇族群的民间信仰以“万物有灵,灵魂不灭”为核心理念。在与灵魂信仰相关的各类仪式中,姆基颇将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包头、净水以及鸡蛋等物进行三位一体组合,用以表征灵魂意象,其实质是体现人们对安全、饮食以及繁衍生息的根本诉求。这些象征物在仪式中反复出现,成为姆基颇对灵魂观念理解与阐释的通属意象物,由此达成了个体意识和群体意识的统一,构成了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认同以及彼此之间的稳固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支系姆基颇 灵魂意象 物性表征 社会文化
下载PDF
相对贫困时期减贫实践与民族文化的调适——基于四川凉山的分析
16
作者 郝彧 叶政 《红河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5,共5页
基于减贫实践与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问题,通过剖析减贫实践和凉山彝族民间信仰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对立统一,探索建立符合现代生活并能够与凉山彝族传统文化调适的本土化减贫机制,促进凉山彝族文化的现代转型,防止... 基于减贫实践与民族文化的内在逻辑关系问题,通过剖析减贫实践和凉山彝族民间信仰文化、制度文化、生态文化和消费文化的对立统一,探索建立符合现代生活并能够与凉山彝族传统文化调适的本土化减贫机制,促进凉山彝族文化的现代转型,防止减贫实践陷入“内卷化”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贫实践 凉山彝族文化 调适
下载PDF
“我看见天地万物浑为一体”——论彝族诗人倮伍拉且的生态诗歌
17
作者 汪树东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6期33-39,共7页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创作了不少富有生态意识、艺术韵味悠长的生态诗歌。他深受彝族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顽固立场,摆正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合适位置。他的生态诗歌还非常善于描绘万物一体的灵性境界,展示了对于... 彝族诗人倮伍拉且创作了不少富有生态意识、艺术韵味悠长的生态诗歌。他深受彝族传统文化中万物有灵论的影响,颠覆了人类中心主义的顽固立场,摆正了人在大自然中的合适位置。他的生态诗歌还非常善于描绘万物一体的灵性境界,展示了对于大凉山鲜明的地方归属感,对现代文明展开了严厉的生态批判。尤其值得肯定是,他能够从更宏观的生态视角来理解生命的永恒节律,感悟生死循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生态境界。他的生态诗歌在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倮伍拉且 生态诗歌 彝族 万物有灵 生态批评
下载PDF
民国时期凉山彝族精英的民族观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久旺 马廷中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67-73,共7页
中华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族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在凉山地区也出现了一批接受了现代化教育的彝族精英,通过研究凉山彝族精英中的代表人物岭光电、曲木藏尧、李仕安的民族观发现:面对民族危机,他们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指出无论汉族还是... 中华民国的建立,推动了民族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而在凉山地区也出现了一批接受了现代化教育的彝族精英,通过研究凉山彝族精英中的代表人物岭光电、曲木藏尧、李仕安的民族观发现:面对民族危机,他们强调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指出无论汉族还是彝族都属于一个中华民族,在外敌入侵情况下,中华民族应该团结起来,一起奋勇抗敌;他们宣传强调民族平等理念,李仕安借助刘文辉的“三化政策”来宣传民族平等的重要性;他们不断地向国民政府请愿,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为本民族争取政治权利;他们希冀构建和谐的民族关系,因此大力宣扬彝汉一家亲,积极促进民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凉山 彝族精英 民族观
下载PDF
历史文化环境与当代彝族健康行为的形塑——基于甘洛县两个彝族乡镇的田野调查
19
作者 唐钱华 杨珉 李佳圆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8期130-135,共6页
疾病、健康及其与之相关的健康行为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历史文化环境对某一族群健康行为形塑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甘洛县前进乡、斯觉镇彝族民众的健康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地卫生院人力资源与医疗卫生服务数据,以及中小学生家庭及个人... 疾病、健康及其与之相关的健康行为具有社会文化属性,历史文化环境对某一族群健康行为形塑有重要影响。本研究以甘洛县前进乡、斯觉镇彝族民众的健康行为为研究对象,基于两地卫生院人力资源与医疗卫生服务数据,以及中小学生家庭及个人卫生习惯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地基层卫生服务质量和个人卫生习惯方面差异明显。研究认为,历史上特定区域的社会结构、土司传统文化、民族交融频度是造成当前两地民众上述健康行为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研究提出,加强基础教育与健康教育课程建设、构建多民族文化交流与现代卫生健康服务互动机制、推动彝族地区定向卫生人才培育新机制,是推进彝族健康行为变革与彝族地区健康建设的有效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历史文化环境 健康行为 彝族 基本卫生服务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民族村寨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析——以攀枝花市迤沙拉村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苓 孙国萍 高茂森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3年第5期57-62,共6页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攀枝花市迤沙拉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探索民族村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结果表明: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贫困村群众的整体脱贫后达到乡村...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以攀枝花市迤沙拉村为研究对象,采用个案分析法,探索民族村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新路径。结果表明:通过“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实现了贫困村群众的整体脱贫后达到乡村振兴的阶段性目标;同时存在因农业生产现代化不足、文化建设不足、数智化管理不足、人才流失等原因,导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可持续性受限。提出从提高农业生产现代化、加强文化建设、推进数智化管理、完善人才管理制度等方面入手,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民族村寨 高质量发展 俚濮彝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