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1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establishing the Significance of“Family”in the Modern World
1
作者 Sun Xiangchen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0年第4期44-59,共16页
There are several misunderstandings about“family”in today’s world:first,“individual”and“family”are viewed as two incompatible choices of values;second,the existential experience of“affection towards their rela... There are several misunderstandings about“family”in today’s world:first,“individual”and“family”are viewed as two incompatible choices of values;second,the existential experience of“affection towards their relatives(qin qin)”is confused with the institutional expression of“family”in history;third,the asymmetric structure of“family”is wrongly taken as the root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superiority and subordination;fourth,there is a false assumption that one’s role and responsibility within the family is incompatible with freedom as an individual in the modern world;fifth,“family”is merely viewed as a social organization,and its identity as a spiritual and cultural existence is largely neglected.In that sense,the inherent value of“family”is overlooked in the modern world.Reestablishing an idea of“family”surrounded by“individual consciousness”in the modern context can clarify the positive value of“family”,make“family”a solid guarantee for the achievements of“individuals”,and effectively relieve the negative consequences of the“individual standard”.Meanwhile,the modern world must also renew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cultivating the moral self and regulating the family”and“running the state rightly and making the world peaceful”,and help“family”exert a more universal influence.“Family”must be reinterpreted as a basic pattern of human existence and the modern world must redefine the ontological meaning of“family”as a carrier of“relationships”,an“emotional encounter”,an“ethical principle”,a“way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ld”and a“method to transcend spiritual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sunderstandings about“family” idea of“family”surrounded by“individual consciousness” Confucian ideology the ontological meaning of“family”
下载PDF
Thermal comfort in naturally ventilated indoor environment in hot and humid climate zone in P. R. China
2
作者 李文杰 李百战 +1 位作者 许孟楠 景胜蓝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09年第S1期33-37,共5页
To identify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 naturally ventilated buildings,the research based on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ata was carried out in Chongqing,P. R.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s' clothing regu... To identify human thermal comfort in naturally ventilated buildings,the research based on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 data was carried out in Chongqing,P. R. China.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bjects' clothing regulation function,changes of actual mean thermal comfort vote (AMV) varying with time and acceptable operative temperature in natural conditions were analyzed. In addition,the indicator actual mean vote-actual percentage dissatisfied (AMV-APD) was used to study the actual dissatisfaction with thermal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regulative ability by changing clothing under natural ventilated conditions is very significant but limited simultaneously,about 1.7 ℃ per 0.1 clo. Under naturally ventilated conditions,people may have an acceptable operative temperature of 16-28 ℃. Based on the AMV-APD,the actual minimum percentage dissatisfied can reach 4% at AMV of -0.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RMAL COMFORT theRMAL environment actual mean VOTE (AMV) actual PERCENTAGE dissatisfied (APD) natural ventilation OPERATIVE temperature
下载PDF
Ideas and Actual Entities: A Dialogue Between Locke and Whitehead
3
作者 Carlos Joao Correia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0年第1期22-28,共7页
This paper aims to show how the philosophy of the organism of Whitehead,particularly in his work Process and Reality,can be seen as a metaphysical transmutation of Locke’s philosophy of knowledge.
关键词 WHITEHEAD LOCKE idea actual entity power IDENTITY
下载PDF
清儒礼学研究中的“礼意”追求 被引量:2
4
作者 林存阳 罗刚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24,共9页
在礼学的发展过程中,“礼意”受到治礼者的重视。“礼意”源自“礼义”,可看作是对“礼”的义理或意蕴的诠释。作为记载礼学内容的“礼文”经层累的构建而愈密,“礼意”经层累的构建而愈精。历代的礼学研究均注重寻求“礼意”,也关注到... 在礼学的发展过程中,“礼意”受到治礼者的重视。“礼意”源自“礼义”,可看作是对“礼”的义理或意蕴的诠释。作为记载礼学内容的“礼文”经层累的构建而愈密,“礼意”经层累的构建而愈精。历代的礼学研究均注重寻求“礼意”,也关注到了“礼文”和“礼意”的关系。清儒在治礼过程中格外关注对“礼意”的寻求,主张“通礼文之穷”以寻求蕴藏在“礼文”背后的“礼意”,并呈现出清初“礼时为大”、清中期“即器明道”、晚清“会通汉宋”的阶段性特征。对“礼意”的寻求与阐发,既是一种治“礼”的方法,也是一种治“礼”的理念,更是一种治“礼”的目的,展现了清儒“通经明道”的立学旨趣及“以礼经世”的礼治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儒 礼学 礼意 礼义 通经明道 以礼经世
下载PDF
论张申府的“群己”思想
5
作者 刘雨 柴文华 《衡水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5-70,共6页
张申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也是中、西、马“三流合一”的倡导者。“群己”范畴作为张申府社会改造思想的精髓之一,贯穿于他对人性变革、社会改造与宇宙文化的探索中,具有“形下”与“形上”的双重内涵和“实”“活”“中”的理... 张申府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者,也是中、西、马“三流合一”的倡导者。“群己”范畴作为张申府社会改造思想的精髓之一,贯穿于他对人性变革、社会改造与宇宙文化的探索中,具有“形下”与“形上”的双重内涵和“实”“活”“中”的理论内蕴。“实”与“理性”的结合被张申府看作是人性革新和人类进步的重要动力;“活”是民主自由之道,是张申府对辩证唯物论思想的阐发;“中”是道德秩序的要求,是张申府依据儒家的“中道”对“天人合一”思想的现代探索。探讨张申府的“群己”思想,有助于深入把握他的哲学、伦理、政治思想系统,也可为当代思想文化建设提供重要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申府 “群己”思想 “实” “活” “中”
下载PDF
论谢灵运“顺从性情、会性通神”的诗赋思想与创作实践
6
作者 王景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7-215,共9页
“言志”与“会性通神”是谢灵运《山居赋》中有关诗赋创作的直接表述,“顺从性情”由山居隐逸之志延伸到文学层面,包含着顺性而作的创作观念,三者比较完整地展示了谢灵运的诗赋思想。谢灵运继承《诗》《骚》、汉魏诗人的比兴言志精神,... “言志”与“会性通神”是谢灵运《山居赋》中有关诗赋创作的直接表述,“顺从性情”由山居隐逸之志延伸到文学层面,包含着顺性而作的创作观念,三者比较完整地展示了谢灵运的诗赋思想。谢灵运继承《诗》《骚》、汉魏诗人的比兴言志精神,同时提出具有现实内涵的性情论,性情抒发成为言志的重要内容,这种性情与言志相合的诗赋思想,既是对传统言志内涵的发展,也是其性情论的独特之处。作为一种新的创作思想,“会性通神”将晋宋之际具有本体意义的“神”引入文学批评,突破了东晋玄言诗人泯除主体精神的“凝神”观,注重主体感知与当下体验的传达,同时蕴含着谢灵运对言意问题的思考。“言志”“性情”与“会性通神”包含着谢灵运在诗赋本体论上的观点,体现出他对文论传统的继承与发展,这与他的诗赋创作互为表里,显示出自觉回归文学本质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言志 性情 诗赋思想 言意关系
下载PDF
探讨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思路及对策
7
作者 陈晓声 《大众科学》 2024年第2期118-121,共4页
如何确保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保障人们出行安全成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所要时刻面临的关键问题,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是实现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通过介绍行车安全管理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介绍行车安全管理的系统组... 如何确保轨道交通行车安全,保障人们出行安全成为了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人员所要时刻面临的关键问题,轨道交通行车安全管理是实现地铁安全运营的重要保障。通过介绍行车安全管理在轨道交通运营管理中的重要性,以及介绍行车安全管理的系统组成,分析目前行车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通过行车安全风险辨识分析、行车安全管理举措、行车安全环境优化以及科技创新促安全四个方面的管理思路,提出行车安全管理的手段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交通 行车安全 管理思路 技术手段
下载PDF
自我不确定感:内涵、结构和理论 被引量:24
8
作者 杨庆 毕重增 +1 位作者 李林 黄希庭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12-1024,共13页
自我不确定感是个体在遇到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间的不一致或冲突,对重要的心理品质产生困惑和怀疑时体验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缺乏的状态。文章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概念构想模型,认为其结构应包含认知、情绪和动机成... 自我不确定感是个体在遇到认知、情感以及行为间的不一致或冲突,对重要的心理品质产生困惑和怀疑时体验到的一致性和连续性缺乏的状态。文章对自我不确定感的概念进行了梳理,然后提出了概念构想模型,认为其结构应包含认知、情绪和动机成分,再后则以自我不确定感的管理策略为线索对相关理论和模型进行了初步整合。未来研究需在明确界定自我不确定感的基础上开展跨文化比较,从多角度检验自我不确定感管理策略的效果,深入探讨自我不确定感的发生和作用机制,探索如何变自我不确定感的被动防御为主动预防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不确定感 自我 意义感 自我实现 文化世界观防御
下载PDF
大学新生自我概念清晰性和生命意义感对自杀意念的影响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平 王培 +1 位作者 张迪 张兰鸽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75-980,共6页
目的:探讨自我概念清晰性、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通过纵向追踪方式,采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SCCS)、生命意义量表(MLQ)、自杀意念量表(PANSI)对671名大学新生进行间隔3个月的3次调查(T1、T2、T3)。MLQ包括拥有意... 目的:探讨自我概念清晰性、生命意义感对大学新生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通过纵向追踪方式,采用自我概念清晰性量表(SCCS)、生命意义量表(MLQ)、自杀意念量表(PANSI)对671名大学新生进行间隔3个月的3次调查(T1、T2、T3)。MLQ包括拥有意义和寻求意义2个分量表。结果:T1 SCCS得分与T1、T2、T3拥有意义得分正相关(r=0.33~0.45,均P<0.001),与T1、T2、T3PANSI得分负相关(r=-0.29~-0.25,均P<0.001);T1拥有意义得分与T1、T2、T3的PANSI得分负相关(r=-0.37~-0.22,均P<0.001)。结构方程模型发现,控制性别、生源地、是否独生以及T1PANSI得分后,T1SCCS得分可通过T2拥有意义得分预测T3PANSI得分,中介效应为-0.13(95%CI:-0.20,-0.06)。结论:生命意义感的拥有意义可能在自我概念清晰性和自杀意念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可通过增强大学新生的自我概念清晰性及拥有的意义感来降低自杀意念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我概念清晰性 生命意义 拥有意义 寻求意义 自杀意念 纵向研究
下载PDF
论中庸思想与慢设计理念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明朗 郭峰 刘贺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4-87,共4页
以慢设计理念的出现为启示,论述了中庸思想"中"、"和"、"度"、"时"4个核心概念和慢设计理念本真性、整体性、平衡性、时代性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中庸思想与慢设计理念所追求感知状态的共通之处,... 以慢设计理念的出现为启示,论述了中庸思想"中"、"和"、"度"、"时"4个核心概念和慢设计理念本真性、整体性、平衡性、时代性的基本特征,分析了中庸思想与慢设计理念所追求感知状态的共通之处,进而阐明了中庸思想的核心概念与慢设计理念的特征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当代设计应注重产品与本民族文化的融合,给产品更多的文化附加值,才能为中国的慢设计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庸思想 慢设计理念 设计文化
下载PDF
孔子语言哲学思想探微 被引量:13
11
作者 彭传华 宋喻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8-44,共7页
先秦儒家语言哲学肇始于孔子,他开创性地围绕"名实"、"言意"关系两大语言哲学重要问题,以正名理论为基础,展开对语言哲学的探索。其"名实之辩"的内容包括:保证名实相符的方法是"正名";名实关... 先秦儒家语言哲学肇始于孔子,他开创性地围绕"名实"、"言意"关系两大语言哲学重要问题,以正名理论为基础,展开对语言哲学的探索。其"名实之辩"的内容包括:保证名实相符的方法是"正名";名实关系是互动的辩证关系;检验名实是否相符的标准为"礼"。其"言意之辩"的主要内容包括言既可尽意又不可尽意以及通过"隐喻"的方式言道两个方面。孔子语言哲学凸显语言的规范功能,本质上是以道德行为实用主义为取向,以语用学为圭臬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语言哲学 “名实之辩” “言意之辩”
下载PDF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符合实战训练理念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程冬美 姜立嘉 刘丹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07-211,共5页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观察与数理统计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并对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成绩优异国家训练思想与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这一项群的训练特征和符合实战需要训练理念的理论基础。从而提理出这一... 运用文献资料分析,观察与数理统计和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并对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成绩优异国家训练思想与方法和手段进行研究分析,探讨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这一项群的训练特征和符合实战需要训练理念的理论基础。从而提理出这一项群先进的符合实战的训练理念,如强调训练中球员态度和训练作风要符合实战要求;高强度对抗是实战训练的核心;重视结合实战的基本技术训练,强调细节;以防促攻,提高整体水平;超比赛负合的训练;强化体能训练,重视力量训练;按照完整的攻守体系设计训练;心智训练的贯穿性理念等。为我国本项群各项目的提高与发展,并在2008年奥运会上取得佳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训练理念 符合实战 同场对抗性集体球类项目
下载PDF
ICU人性化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0
13
作者 唐永平 王玉玲 魏瑛琪 《护理管理杂志》 2005年第6期59-60,共2页
目的充分调动ICU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团队凝聚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建立护理人员档案、弹性排班、休息、温馨值班室等措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护士对病人的人性化护理。结果ICU护士... 目的充分调动ICU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团队凝聚力,体现“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挥最大的工作效率。方法通过建立护理人员档案、弹性排班、休息、温馨值班室等措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最终实现护士对病人的人性化护理。结果ICU护士工作积极性显著提高,增加了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护理质量及人性化护理得到进一步提高和落实。结论实施有效的人性化管理,对提高护士工作积极性、增加护理团队凝聚力、提高护理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及纠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 人性化管理 思路 方法
下载PDF
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思考 被引量:40
14
作者 张丽 胡明花 《北京城市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30-32,共3页
大学生创业教育是适应我国教育形势,实现高等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创业教育现状,提出可以从确立创立思想、形成创业氛围、培养创业技能三个途径来提升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质量。
关键词 创业教育 内涵 现状 途径
下载PDF
“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改革探究与实践 被引量:9
15
作者 崔明涛 过润秋 +2 位作者 盛英 叶俊杰 段学超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15年第3期24-26,113,共4页
本文根据"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体系化的教学思想,构建了课程的知识体系。给出了课程探索和实践的背景,重点是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认知,培养学生的全局概念;同时,... 本文根据"自动控制原理"课程的特点,结合多年来的教学实践,探索了体系化的教学思想,构建了课程的知识体系。给出了课程探索和实践的背景,重点是启发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认知,培养学生的全局概念;同时,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设计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系化思想 信息技术手段 教学方法 "自动控制原理" 课程教学
下载PDF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的思考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硕 王发成 石俊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0期117-119,共3页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活动在遵循目标性、层次性、计划性、系统性、参与性原则下,应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努力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思想方法素养;结合数学知识,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计划和教案内容之中;结合数学问题,在问题解... 初中数学思想方法教学活动在遵循目标性、层次性、计划性、系统性、参与性原则下,应结合数学课程标准,努力提高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思想方法素养;结合数学知识,将数学思想方法有机地渗透到教学计划和教案内容之中;结合数学问题,在问题解决的探究过程中激活数学思想方法;结合"过程教学"模式,把发现和创造的思维与方法教给学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课程 数学思想方法 途径 原则
下载PDF
重塑程序意识——论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 被引量:14
17
作者 吴小英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9-23,共5页
本文从法哲学的高度,通过对程序法与实体法在实践意义上的同一性、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以及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联系等三个方面的论述,阐明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及程序法的重要价值,并对程序法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 本文从法哲学的高度,通过对程序法与实体法在实践意义上的同一性、目的与手段的辩证关系以及程序法与实体法之间的现实性与可能性联系等三个方面的论述,阐明了程序法与实体法的关系及程序法的重要价值,并对程序法的概念作出了新的界定,提出程序法与实体法区别的相对性,程序正义包涵着无限的实体正义,程序法赋予实体法以现实的法律意义和现实的实体意义等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序法与实体法 法律运作 目的与手段 可能性与现实性
下载PDF
维索尔伦顺应论的语言哲学观 被引量:14
18
作者 孙炬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51-55,共5页
对语言本质的不同理解,尤其是对语言的不同使用,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哲学立场。维索尔伦(Vers-chueren)把语言当作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活动,并从这一动态视角去观察分析语言,以语言选择和语言顺应为中心构建语用学的整个框架,进而探... 对语言本质的不同理解,尤其是对语言的不同使用,往往反映出不同的哲学立场。维索尔伦(Vers-chueren)把语言当作人类社会生活中的一种重要活动,并从这一动态视角去观察分析语言,以语言选择和语言顺应为中心构建语用学的整个框架,进而探讨了语言、人类和现实之间的相互顺应关系,其中包含了维氏对意义、语境、心智等概念的哲学理解,因而其语用顺应论从跨学科的角度开辟了研究语言意义奥秘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索尔伦 顺应论 哲学理解 语言意义
下载PDF
“周恩来的精神”传统渊源探析——论儒家文化对“周恩来的精神”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董德福 姜春邻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4期16-20,共5页
为深入研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周恩来的精神"这一概念。"周恩来的精神"思想文化渊源十分复杂,既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受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 为深入研究周恩来的人格风范,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近年来,学术界提出了"周恩来的精神"这一概念。"周恩来的精神"思想文化渊源十分复杂,既根源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又受到西方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的熏陶。儒家文化对"周恩来的精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怀民兴邦的入世情怀,和而不同的中庸精神和信守诺言的君子人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恩来的精神” 儒家文化 入世情怀 中庸精神
下载PDF
白族本主祭祀仪式象征意义的阐释 被引量:9
20
作者 安学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70-74,共5页
本主崇拜是白族的民间信仰。本主祭礼仪式是白族本主崇拜中最活跃并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是白族文化的特殊形态,在文化人类学中有重要研究价值。探讨本主祭礼仪式的象征体系,对准确理解本主崇拜的宗教意义,全面了解白族的民族文化有着重... 本主崇拜是白族的民间信仰。本主祭礼仪式是白族本主崇拜中最活跃并最具符号意义的元素,是白族文化的特殊形态,在文化人类学中有重要研究价值。探讨本主祭礼仪式的象征体系,对准确理解本主崇拜的宗教意义,全面了解白族的民族文化有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主 祭礼仪式 表象 结构 象征意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