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he Multiplication Table in the Tsinghua Collection of Bamboo Slips
1
作者 Feng Lisheng LüXin 《Chinese Annals of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7年第1期1-23,共23页
Among the bamboo slips dating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475-221 BCE),stored at Tsinghua University,there is an aggregate of 21 specially shaped slips that are painted with red lines on the obverse side.Numbers are ... Among the bamboo slips dating to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475-221 BCE),stored at Tsinghua University,there is an aggregate of 21 specially shaped slips that are painted with red lines on the obverse side.Numbers are written on 20 slips in accordance with certain rules,and on one slip without numbers there are 20 round holes and residues of ribbon.These slips,after being compiled as a whole,serve as a practical calculator in the form of a table,which is designated as Suan Biao算表(the multiplication table).In this paper,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s of the Suan Biao are discussed by comparing it with other ancient multiplication tables.Specifically,it is noted that the core of the Suan Biao is a multiplication table comprising the numbers 9 to 1 and their products 81 to 1;the other parts are an extension of the core.The Suan Biao employs the decimal place value system and manifested the author’s knowledge of the commutative law of multiplication,the distributive law of multiplication over addition,and fractions.Not only is this table directly applicable to the multiplication of two-digit numbers,but also to division.In addition,certain computations regarding 1/2 or fractions containing 1/2 can be conducted using this table,and it may also be used for extracting roots.The Suan Biao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search on ancient mathematics,and its discovery is enormously valuable for studies on arithmetic methods and computational tools in early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PLICATIon TABLES bamboo slips Tsinghua ancient chinese MAtheMATICS
下载PDF
“卞”字构形补议
2
作者 魏宜辉 李雨萌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7-224,共8页
“卞”“弁”均是晚出的字形。有学者将“卞”字的形体与战国楚文字中出现的“鞭”之古文“■”一类形体相联系,认为“卞”由这类字形的分化省简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卞”为“弁”之俗体或省文。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字形,认为“卞”形出现... “卞”“弁”均是晚出的字形。有学者将“卞”字的形体与战国楚文字中出现的“鞭”之古文“■”一类形体相联系,认为“卞”由这类字形的分化省简而来,也有学者认为“卞”为“弁”之俗体或省文。文章通过梳理相关字形,认为“卞”形出现于东汉前后,楚简中的“■”类字形与后世“卞”的字形并无关联,只是偶然造成的局部同形而已。而“弁”形的出现则要晚至约后赵时期,是隶书楷化的结果。隶、楷书中的“卞”与“弁”字,应均由早期隶书中的“■”形分化演变而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构形 汉简 碑刻 “卞” “弁”
下载PDF
“荆州战国乐简学术研讨会”纪要
3
作者 高中华 《艺术传播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93-100,共8页
湖北荆州王家嘴战国楚墓2021年6月所出战国乐简,是全新的简册类型,具有重大学术价值。2023年10月14—15日,“荆州战国乐简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就这一重要新出文献进行研讨。与会专家就荆州乐简古乐谱性质的判定及其研究方法... 湖北荆州王家嘴战国楚墓2021年6月所出战国乐简,是全新的简册类型,具有重大学术价值。2023年10月14—15日,“荆州战国乐简学术研讨会”在中国传媒大学举行,就这一重要新出文献进行研讨。与会专家就荆州乐简古乐谱性质的判定及其研究方法,荆州乐简与中国古代音乐史、中国古代文明,以及文明交流互鉴研究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深入探讨,以期推动对该批乐简文献的研究以及相关学科建设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州战国乐简 古乐谱 中国古代音乐史 中国古代文明 文明交流互鉴
下载PDF
清华简(陆)与《释名》训释合证举隅
4
作者 王赫岗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1-45,共5页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录了五篇先秦佚篇,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文字有着重要价值。结合简文内容与《释名》训释,可以发现一些后世罕见之古义,为《释名》释义提供书证,提前与《释名》相关书证的年代。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更清晰地...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收录了五篇先秦佚篇,对于研究先秦历史和语言文字有着重要价值。结合简文内容与《释名》训释,可以发现一些后世罕见之古义,为《释名》释义提供书证,提前与《释名》相关书证的年代。这些认识将有助于更清晰地梳理汉语词义发展的脉络,为大型工具书的修订和完善提供借鉴参考,同时也有利于进一步发掘《释名》一书的语料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陆)》 《释名》 字词关系 合证
下载PDF
清华简《算表》的形制特征与运算方法 被引量:3
5
作者 李均明 冯立昇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17,共17页
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有一组简形制特殊,宽于其他简,正面画有朱色栏线,是一份表格形式的实用运算表。这组简自成一篇,原无标题,整理者据形制与内容定名为《算表》。《算表》未见于传世古籍及以往之出土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 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有一组简形制特殊,宽于其他简,正面画有朱色栏线,是一份表格形式的实用运算表。这组简自成一篇,原无标题,整理者据形制与内容定名为《算表》。《算表》未见于传世古籍及以往之出土文献,是研究中国古代数学的重要史料。对这组简的形制特征作了较为细致的介绍,并对《算表》的运算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算表》核心是由"九"至"一"及其乘积"八十一"至"一"诸数构成的乘法表,其他部分则是其核心的扩展与延伸。此《算表》应用了十进制计数方法,并且用到了乘法的交换律、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及分数等数学原理和概念,它不仅能直接用于两位数的乘法运算,而且可用于除法运算,并能对分数1/2或含有1/2的分数进行某些运算,可能还可以用于开平方运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算表 运算方法 中国古代数学
下载PDF
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 被引量:16
6
作者 刘宝俊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29-132,共4页
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有儒、道两家著述16种,其中“仁”字凡67见,均写成上半为“身”或“千”或“人”、下半为“心”的形体,构形奇特。本文研究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探讨“仁”字上半部三符的关系及其功能;下半... 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有儒、道两家著述16种,其中“仁”字凡67见,均写成上半为“身”或“千”或“人”、下半为“心”的形体,构形奇特。本文研究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探讨“仁”字上半部三符的关系及其功能;下半部“心”符的意义和渊源;郭店楚简“心”符“仁”字所体现的文字学和文化学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郭店楚简 “仁”字 构形理据
下载PDF
简帛佚籍的发现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 被引量:10
7
作者 李学勤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6,共6页
19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简帛佚籍的发现对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使一些... 1970年代以来,大批简帛书籍的陆续出土,为丰富和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提供了资料与条件,促使我们对中国古代学术史进行重新思考、重新认识和重新评价。简帛佚籍的发现对于重写中国古代学术史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使一些古书的可信性得到基本认可;第二,可使一些古籍的属性和成书时代得到大致的确认;第三,可使许多学术著作的价值得到新的、进一步的认识;第四,可对古代时期的学术源流作出新的判断;第五,可以重新为战国时期某一诸侯国进行学术史定位。在中国历史上,新学问的产生都源于新发现,"重写学术史"正是随着考古发现的增多而提出来的。我们正处在一个不断有大发现和新发现的时代,面对更新、更多、更重要的历史典籍的出土,中国古代学术史已有条件得到重新书写,中国传统文化研究很可能要出现新的繁荣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帛佚籍 重写 中国古代学术史
下载PDF
由清华简释解古文字一例 被引量:4
8
作者 单育辰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6-98,共3页
在1998年公布的郭店简《成之闻之》简30有一个字,旧皆不得其解,经过与新公布的清华简《保训》简1的一个字相对比,郭店简的那个字可隶定为"",读为"贵",是"贵重"之意。这是利用清华简考释旧未能释出的古文... 在1998年公布的郭店简《成之闻之》简30有一个字,旧皆不得其解,经过与新公布的清华简《保训》简1的一个字相对比,郭店简的那个字可隶定为"",读为"贵",是"贵重"之意。这是利用清华简考释旧未能释出的古文字的一个例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华简 郭店简 古文字
下载PDF
望山楚简考释六则 被引量:7
9
作者 程燕 《江汉考古》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85-90,共6页
本文在习读简文和阅读诸家著作的基础上,对其中的“(?)”、“(?)”等字提出自己的一点浅陋看法。
关键词 望山楚简 考释 字形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中的古今字和异体字 被引量:6
10
作者 何茂活 程建功 《河西学院学报》 2003年第6期86-89,共4页
武威汉代医简形成于东汉早期,其中真实地反映了当时汉字的使用情况。医简中有许多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和讹误字。本文对其中的古今字和异体字作了一些分析介绍,从中显示了它们在汉字形体演变研究中的重要参考价值。
关键词 武威市 汉代 医简 “古今字” 异体字
下载PDF
秦简“当腾腾”音义商兑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焕林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3期46-49,共4页
“当腾腾”是里耶秦简、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个公文习语,李学勤、胡平生等众多学者的释读皆存疑问。考诸古音通假及秦代避讳之实,“腾”当通“朕”,可训为“封”,“当腾腾”意即“该封,封”。“天子自称曰朕”始于嬴正廿六年,秦汉讳“朕”... “当腾腾”是里耶秦简、睡虎地秦简中的一个公文习语,李学勤、胡平生等众多学者的释读皆存疑问。考诸古音通假及秦代避讳之实,“腾”当通“朕”,可训为“封”,“当腾腾”意即“该封,封”。“天子自称曰朕”始于嬴正廿六年,秦汉讳“朕”,有《说文》为证,但古今学人均未尝言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简 通假 避讳 封缄
下载PDF
由简帛异文谈古代通用字问题 被引量:6
12
作者 吴辛丑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28-33,63,共7页
本文结合简帛典籍异文,申论建立古代通用字概念的必要性,并就通假字、古今字方面的一些具体问题略作辨证。
关键词 简帛异文 通用字 通假字 古今字 古代汉语
下载PDF
武威汉代医简中的通假字和讹误字 被引量:6
13
作者 何茂活 谢继忠 《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7-69,共3页
武威汉代医简中有大量通假字,也有少量的讹误字。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分析,尤其是对通假字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解证。同时结合实例辨析了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文章试图从文字学角度显示武威汉代医... 武威汉代医简中有大量通假字,也有少量的讹误字。本文对此进行了归纳分析,尤其是对通假字的表现及成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解证。同时结合实例辨析了通假字、古今字、同源字这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文章试图从文字学角度显示武威汉代医简的重要文献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学 通假字 讹误字 武威汉代医简 同源字 通用字 假借字
下载PDF
楚简古典籍字用研究略论 被引量:1
14
作者 雷黎明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9年第5期98-101,共4页
字用研究包括阐释字义引申和说明用法通假,与文字考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目前出土刊布的楚简古典籍主要有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相关字用研究成果主要有:释文性专著、单篇性论文、汇集性论著、散见性论著,这些研究成果... 字用研究包括阐释字义引申和说明用法通假,与文字考释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目前出土刊布的楚简古典籍主要有郭店楚墓竹简和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相关字用研究成果主要有:释文性专著、单篇性论文、汇集性论著、散见性论著,这些研究成果具有依托于文字考释、零散而缺乏系统、着力于通假而未综论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简 古典籍 字用研究
下载PDF
阜阳汉简《诗经》异体字探析 被引量:2
15
作者 赵久湘 《怀化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22-124,共3页
阜阳汉简《诗经》是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随葬的遗物,其残简尚存长短不一的简片170余条,其字体为隶书。对其残存字中的异体字加以清理,共得异体字17个,共出现31次,占总篇幅的2.61%。主要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为依据,对这些异体字加... 阜阳汉简《诗经》是西汉第二代汝阴侯夏侯灶随葬的遗物,其残简尚存长短不一的简片170余条,其字体为隶书。对其残存字中的异体字加以清理,共得异体字17个,共出现31次,占总篇幅的2.61%。主要以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为依据,对这些异体字加以分析,指出孰正孰俗,多少能揭示出异体字产生的根源,反映当时人们书写汉字的一些基本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阳汉简 诗经 异体字 研究
下载PDF
浅谈竹书形制现象对文字识读的影响——以清华简几处文字补释为例 被引量:6
16
作者 贾连翔 《出土文献》 2020年第1期82-90,157,共10页
竹书形制研究关注的问题细微琐碎,可称为"微观考古"。而竹书载体作用于文字所产生的诸多现象,也应属于形制研究的范畴,且其对古文字识读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受编绳残痕干扰,《尹至》简2"憧"被误释为"■&quo... 竹书形制研究关注的问题细微琐碎,可称为"微观考古"。而竹书载体作用于文字所产生的诸多现象,也应属于形制研究的范畴,且其对古文字识读的影响不容忽视。例如:受编绳残痕干扰,《尹至》简2"憧"被误释为"■";受漫漶墨迹影响,《周公之琴舞》简10"■"被误释为"■";受到竹材渗墨干扰,《治邦之道》简1"■"被误释为"■";受竹材裂痕影响,《治邦之道》简18"征"旧无法识读;受缮写空间影响,《芮良夫毖》简6"■"被误释为"道",《封许之命》简2"■(规)"被误释为"■(佑)";根据逆向书写的特点,可进一步推论倒山形的"■"释为"倾"更优;重视底本传抄的细节,可进一步发现《郑文公问太伯》甲、乙本中"伐"与"戍"的异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书形制 文字识读 清华简 微观考古
下载PDF
笔画的成熟与汉字的形体演进——以走马楼三国吴简为中心的讨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张翔 《长沙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91-97,共7页
笔画是现代汉字最小的组成单位。在由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过程中,笔画不断形成、发展。而笔画的形成与发展,对汉字的形体演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成熟的笔画形体,成为今文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去同别异的手段;... 笔画是现代汉字最小的组成单位。在由古文字向今文字演变的过程中,笔画不断形成、发展。而笔画的形成与发展,对汉字的形体演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发展成熟的笔画形体,成为今文字的一种非常重要的去同别异的手段;二是成熟的笔画间位置关系,成为汉字区别形体的重要手段;三是成熟的笔画有其书写规律,利用这种书写规律,可以解释在今文字阶段一些汉字形体演变滞后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笔画 今文字 三国吴简 汉字形体
下载PDF
《龙岗秦简》虚词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剑南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52-56,共5页
20世纪以来出土的简帛文献,为汉语史的研究提供了极为真实的材料,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对《龙岗秦简》中的虚词作了封闭性的研究,全面系统地考察了《龙岗秦简》中虚词的使用情况,对研究上古汉语的虚词使用情况及其演变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龙岗秦简 虚词 古汉语
下载PDF
汉字起源观念的文化审思 被引量:1
19
作者 孔刃非 《乌鲁木齐职业大学学报》 2004年第1期68-71,共4页
汉字起源的研究误解甚多 ,人们多以为汉字的历史是从甲骨文开始 ,其实 ,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也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字 ,更不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代表 ,相反却是那时一种职业性的落后的“变文” ;甲骨———金文———竹简书没有先... 汉字起源的研究误解甚多 ,人们多以为汉字的历史是从甲骨文开始 ,其实 ,甲骨文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 ,也不是当时的主流文字 ,更不是当时中华文化的先进代表 ,相反却是那时一种职业性的落后的“变文” ;甲骨———金文———竹简书没有先后的继承关系 ,它们只是书刻文字材料的进化过程 ;汉字的起源不是考古学的问题 ,是心理学的问题 ,是人类文化学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起源观 传统文化 甲骨文 书写材料 金文 竹简书
下载PDF
说睡虎地秦简《叶书》“喜揄史”的“揄” 被引量:2
20
作者 苏建洲 《出土文献》 2020年第2期79-86,157,共9页
睡虎地11号秦墓有一篇《叶书》,内容涉及墓主"喜"的生平事迹。其中简10贰云:"三年,卷军。八月,喜揄史。"陈伟先生已经指出"揄史"即里耶秦简的"隃为史"。本文认为"揄史"可与清华七《... 睡虎地11号秦墓有一篇《叶书》,内容涉及墓主"喜"的生平事迹。其中简10贰云:"三年,卷军。八月,喜揄史。"陈伟先生已经指出"揄史"即里耶秦简的"隃为史"。本文认为"揄史"可与清华七《越公其事》简61"由王卒君子六千"对读,"揄"即"由",皆可读为"抽"。《子羔》简8"采诸畎亩之中而使君天下而称"的"采"也当读为"抽",都是抽拔、拔擢一类的意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睡虎地秦简 《叶书》 清华简 《越公其事》 字词考释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