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0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tylistics Course and the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Take The Portrait of a Lady for an Example
1
作者 ZHANG Jie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1年第7期468-474,共7页
Both stylistics and literature are important courses for the English majors. How to apply stylistics theory in the literary analysis is important. 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some introduction of stylistics, its major d... Both stylistics and literature are important courses for the English majors. How to apply stylistics theory in the literary analysis is important. The paper aims to provide some introduction of stylistics, its major domains and its contribution in analysing literature. It is suggested that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guage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can be identified within the guidelines of stylistic categories and that a better comprehension as well as appropriateness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examined text can be achieved. With the help of stylistic analysis of novel The Portrait of a Lady (1996) by Henry James, its style can be appreciated from phonological, lexical and grammatical aspec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ylistics course ANALYSIS literature appreciation The Portrait of a Lady
下载PDF
On Literary Appreciation from the Author's Life Experience View
2
作者 王海燕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7年第1期166-167,170,共3页
Sainte-Beuv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research theory.He demonstrated:" It's difficult to value one's works without studying the author."So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took Ernes... Sainte-Beuve is the representative of biographical literature research theory.He demonstrated:" It's difficult to value one's works without studying the author."So in this paper,the author took Ernest Hemingway and his works as examples to demonstrate how to appreciate lit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erature appreciate Ernest Hemingway and his works
下载PDF
The Development of Literary Appreciation Instrument in Building Students' Character
3
作者 Rita Inderawati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2年第2期937-945,共9页
Reading literary works does not only function at entertaining, but also gives moral values to influence students' behavior and to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Reading literary works does not only function at entertaining, but also gives moral values to influence students' behavior and to strengthen the establishment of character and personality, l,iterature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learning and becomes a compulsory subject in several faculties. The problem posed in this inquiry is how to develop literary appreciation instrument to establish students' character. Employing development research, this investigation implemented at the Teachers' Training and Education Faculty of Sriwijaya University with 89 students as the respondents is airaed at producing a literary appreciation instrument arranged by collaborating reader response strategy, the theou1 of psycho-literature, Pavlov conditioning theory, and character building theory The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A valid and effective instrument to build students' character by reading and responding literary works in Personality Development course, the developed literary appreciation instrument is significantly effective to increase students' literary appreciation which achiew^s very good category by the emerge of two up to three very good indicators through a test and the result from questionnaire indicates that 95.3% of the students can identify the values in the appreciation instrument when they replied the questions concerning with the story read, and the students' perception toward the importance of appreciating literary works to establish their character is positively perceived (97%). If it is viewed from the strength of the instrument, it is recommended that literary appreciation be important to teach and to disseminate the appreciation instrumem either at the level of language faculty or non-language students and all the levels of edu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strument development literary appreciation literature for all literature across curriculum characterbuilding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学语文鉴赏评价学习进阶框架研究
4
作者 王彤彦 张晓毓 王家祺 《中国考试》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43-53,共11页
明确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思维提升路径,对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鉴国际学习进阶理论与实践经验,构建鉴赏评价能力学习进阶框架,并描述其进阶水平,再结合测评数据和言语报告进行校验,从认知动作、... 明确学生认知发展阶段与思维提升路径,对于落实语文课程标准、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借鉴国际学习进阶理论与实践经验,构建鉴赏评价能力学习进阶框架,并描述其进阶水平,再结合测评数据和言语报告进行校验,从认知动作、认知对象、认知条件三个方面修正学习进阶水平。研究为系统构建语文关键能力进阶框架提供了研究样例,为开展指向鉴赏评价能力进阶的阅读教学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设计鉴赏评价能力的过程性评价提供了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习进阶 中学语文 鉴赏评价 过程性评价 核心素养 教育评价改革
下载PDF
以核心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路径探索与实践
5
作者 汤轶丽 《语言教育》 2024年第2期43-52,共10页
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对外语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国家标准》提出的外语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即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和... 2018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对外语专业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在对《国家标准》提出的外语专业人才核心能力,即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内涵及关系研究基础上,提出了以文学作品为载体,以提高文学赏析能力为首要目标,以“文学知识积累+文学作品研读+文学批评+评价与判断”为具体内容的英语专业文学课程教学模式,以期为提高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一条可供借鉴和操作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能力 文学赏析能力 英语专业 文学课程
下载PDF
“两个结合”视域下课程思政融入通识课的路径探索——以文学赏析课为例
6
作者 刘洁 卢景国 《卫生职业教育》 2024年第9期39-41,共3页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中心思想,在“两个结合”视域下,将课程思政融入文学赏析课程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品德、坚定意志。因此可从以...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两个结合的中心思想,在“两个结合”视域下,将课程思政融入文学赏析课程有助于学生增强文化自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品德、坚定意志。因此可从以情感启迪,增强学生文化认同感;以哲思启迪,树立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信,在体验式学习中创新文化等方面入手将课程思政融入文学赏析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文学赏析课 文化自信
下载PDF
论现代文学欣赏方式及理论基础分析
7
作者 刘腾腾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6期196-198,共3页
相较于传统文学,现代文学的欣赏已经不再局限于只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而是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欣赏方式。在现代文学欣赏的理论基础上,接受、互动等特性更为明显,这使文学欣赏成为一项审美与交互的社交活动。在不同层面中... 相较于传统文学,现代文学的欣赏已经不再局限于只对文本内容进行解读,而是融入了更多的元素,形成了更为丰富的欣赏方式。在现代文学欣赏的理论基础上,接受、互动等特性更为明显,这使文学欣赏成为一项审美与交互的社交活动。在不同层面中,现代文学的欣赏有着不同的作用,在教学中能够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与跨文化交流能力,而在多元化解读方面则能够使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和欣赏。在创作方面,给予了读者更为多元且复杂的表达方式,既丰富了人的审美体验,又推动了文学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文学 现代文学欣赏 现代文学欣赏理论
下载PDF
多维视野下的新探索——“‘雅俗共赏’: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
8
作者 史建文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24-27,共4页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的“‘雅俗共赏’: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当下晚清民国文学研究中的诸多前沿议题。与会学者以经典文学文本、报刊、日记、地方志、民俗传说等不同材料勾勒复杂的文学生态与媒介环境,从空间、媒... 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主办的“‘雅俗共赏’:文学文化研究”学术研讨会集中探讨了当下晚清民国文学研究中的诸多前沿议题。与会学者以经典文学文本、报刊、日记、地方志、民俗传说等不同材料勾勒复杂的文学生态与媒介环境,从空间、媒介、叙事、翻译、感官等多个视角拓展了晚清民国文学的研究方法。会议主张以雅俗共赏、多维视野的原则深化晚清民国文学的研究视域与理论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 民国文学 会议综述 雅俗共赏 通俗文学
下载PDF
文化互鉴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赏析方法研究
9
作者 祁静静 《宿州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0-53,共4页
在界定文化互鉴和文学赏析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从文化互鉴视角探讨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方法。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而言,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忠实作品原意,消除文化隔阂对作品赏析的影响;其次... 在界定文化互鉴和文学赏析概念的基础上,借鉴前人的经验和成果,从文化互鉴视角探讨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赏析英美文学作品的方法。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而言,在赏析英美文学作品时,首先要忠实作品原意,消除文化隔阂对作品赏析的影响;其次要巧用归化与异化的方法,融入中国本土文化;再次要根据原作特定的表意语言,对接本土文化;从次要解析作品的方言和戏剧性独白,呈现出原作的文化特色;最后是要尊重原作的创作背景,感知作品文化艺术之美。同时也期望以上方法为以汉语为母语的读者品读、鉴赏英美文学作品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互鉴 英美文学 文学赏析 作品原意 本土文化
下载PDF
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文学与审美教育 被引量:9
10
作者 曾青梅 曾芝梅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25-127,共3页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艺术的语言。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英美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教育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语言与文学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适合语言自身特点和教学对象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大学英语语言的文学性教学,能使大学...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又是艺术的语言。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英美文学和中国传统文学教育具有重要性和必要性。将语言与文学性较好地结合起来是适合语言自身特点和教学对象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加强大学英语语言的文学性教学,能使大学生更深入地掌握、理解和运用英语,传播中外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中国传统文学 文学赏析 大学英语教学
下载PDF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的误区 被引量:13
11
作者 任继敏 《学前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23-27,共5页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我们在组织和... 当前幼儿文学欣赏教育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即使有一些幼儿园开展了文学教育,也出现了不少误区,具体体现在:无视幼儿的欣赏主体地位;轻视幼儿审美感知力的培养;忽略幼儿审美情感的陶冶;没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审美态度。这是我们在组织和实施幼儿文学欣赏教育中必须加以警惕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幼儿文学欣赏 幼儿文学欣赏教育 幼儿文学欣赏教育误区
下载PDF
崇尚自然:梭罗《瓦尔登湖》的审美价值 被引量:24
12
作者 卢凌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3年第2期87-91,共5页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梭罗的重要作品 ,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的代表作。本文从思想内、审美价值、文体风格等方面对之加以评析 ,并揭示其穿越时空、影响后人的魅力所在。该书所表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生的最高准则... 《瓦尔登湖》是美国著名思想家、散文家梭罗的重要作品 ,被誉为美国自然文学的代表作。本文从思想内、审美价值、文体风格等方面对之加以评析 ,并揭示其穿越时空、影响后人的魅力所在。该书所表述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人生的最高准则是过简朴生活等观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尔登湖 自然文学 超验主义 审美
下载PDF
审丑——美学评价的逆向思维 被引量:13
13
作者 王伯男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85-192,共8页
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古典时代,丑被看成是对美的否定,是美学对现实的逆向评价。"未经理想化的丑",不能在艺术或审美领域里"单独存在"。当人们换一个角度来观察事物、思考人生时,对美学领域里出现的问题进行逆向思维,从... 在西方美学史上的古典时代,丑被看成是对美的否定,是美学对现实的逆向评价。"未经理想化的丑",不能在艺术或审美领域里"单独存在"。当人们换一个角度来观察事物、思考人生时,对美学领域里出现的问题进行逆向思维,从"审丑"的价值与意义上来审视文学、戏剧,包括电影在内的艺术现象时,其在创作上所表现出来的不同于以往的独特之处,便一一显现出来。真正的艺术"审丑",是深层次地发掘貌似"丑陋"或"丑恶"现象背后的内在缘由,诚如鲁迅先生所言,是刨开"坏种们的祖坟",让观众们对之发出会心的微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学 戏剧 电影 审丑 畸形人
下载PDF
唐代文学中的桃花意象 被引量:18
14
作者 渠红岩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2-127,共6页
桃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和题材。由于桃在唐代分布和社会利用的普遍而引起了文人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唐代文学中桃花题材和运用桃花意象的作品较前代大幅增加,反映了桃花意象在唐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有关题材进一步开拓,美... 桃花是中国古代文学中重要的植物意象和题材。由于桃在唐代分布和社会利用的普遍而引起了文人的广泛关注和喜爱。唐代文学中桃花题材和运用桃花意象的作品较前代大幅增加,反映了桃花意象在唐代文学中的重要地位。有关题材进一步开拓,美感特性深入挖掘,情感和思想寓意充分展开,表达技巧明显提高,显示了桃花意象丰富的审美和文化意蕴。唐代文学在桃花意象的审美认识和艺术表现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文学 桃花 题材 意象 审美
下载PDF
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学教育发展的新动向 被引量:13
15
作者 管贤强 《课程.教材.教法》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6-50,138,共6页
随着"审美鉴赏与创造"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重视文学教育成了语文教育的新趋势:从侧重培养"鉴赏力"到呼唤学生"创造力";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文学教育形成了&qu... 随着"审美鉴赏与创造"成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核心素养要求重视文学教育成了语文教育的新趋势:从侧重培养"鉴赏力"到呼唤学生"创造力";基于"审美鉴赏与创造"的文学教育形成了"核心—素养—交往—支持"四层同心圆结构。该素养落地的路径是鉴赏与创造的整合:以鉴赏促创造、以创造促鉴赏、鉴赏创造共同促进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审美鉴赏与创造 文学教育
下载PDF
二十世纪末叶文学的审美论与审丑论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洪岳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0-133,共4页
西方历史上的审美无利害说启发了中国新时期伊始的文学审美论 ,审美论导致了中国文学能够真正摆脱“文以载道”等工具说。但是由于局限于美善等正值一元论的审美论无法解决当代文学中的感性问题 ,所以在新时期稍后出现了文学审丑论 ,开... 西方历史上的审美无利害说启发了中国新时期伊始的文学审美论 ,审美论导致了中国文学能够真正摆脱“文以载道”等工具说。但是由于局限于美善等正值一元论的审美论无法解决当代文学中的感性问题 ,所以在新时期稍后出现了文学审丑论 ,开始弥补了丑和丑感缺位所造成的感性缺陷。然而文学审丑论只是以一种偏执代替另一种偏执 ,要创造新的文学感性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世纪末叶文学 审美论 审丑论 感性学
下载PDF
当审美遭遇政治——叶紫小说《星》对左翼文学创作的意义与启示 被引量:7
17
作者 贾振勇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70-73,共4页
 政治理性与审美意识能否和谐共生,是左翼文学创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叶紫小说《星》通过梅春姐在革命引导下人性觉醒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转变,通过对革命启蒙的统摄性、包孕性和复杂性的艺术描绘,展现了政治与审美高度融合带...  政治理性与审美意识能否和谐共生,是左翼文学创作中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叶紫小说《星》通过梅春姐在革命引导下人性觉醒的生理、心理和社会角色转变,通过对革命启蒙的统摄性、包孕性和复杂性的艺术描绘,展现了政治与审美高度融合带给文学创作的丰厚思想深度和广阔审美创造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紫 小说 《星》 左翼文学创作 政治理性 审美意识 人性 社会角色
下载PDF
论现代文学欣赏方式及其理论基础 被引量:5
18
作者 高玉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4,共6页
中国现代文学欣赏方式不同于中国古代文学欣赏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都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文学欣赏也是这样,其基本方式就是"懂",从根本上说,"懂"的文学欣赏方式是西方科学和理性输入中国之后在文学上的反... 中国现代文学欣赏方式不同于中国古代文学欣赏方式。中国现代文学和文学理论都深受西方文学的影响,文学欣赏也是这样,其基本方式就是"懂",从根本上说,"懂"的文学欣赏方式是西方科学和理性输入中国之后在文学上的反映及其产物,其深层的背景或思想基础是理性和科学。以"懂"为基础,伴随着现代文学特别是后现代主义文学中"反懂"文学的产生,中国现代文学欣赏又衍生出"反懂"的方式,"反懂"的文学欣赏,其深层的思想基础是非理性。"反懂"的文学欣赏作为一种方式一旦产生,便不仅仅适用于"反懂"的文学,同时也适用于"懂"的文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懂” 现代文学 欣赏
下载PDF
西方文学批评史重构——以评价范畴为依据的审美立场综观 被引量:10
19
作者 彭宣维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9-81,共13页
以"评价理论"诸范畴作为元范畴,考察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一些代表性学者和实践者对文学艺术在批评和审美观念上的评价取向,认为文学性就是评价性:文学是以评价为特点、手段和目的的互动话语和组织方式,包括情感、判断、鉴赏三类... 以"评价理论"诸范畴作为元范畴,考察西方文学批评史上一些代表性学者和实践者对文学艺术在批评和审美观念上的评价取向,认为文学性就是评价性:文学是以评价为特点、手段和目的的互动话语和组织方式,包括情感、判断、鉴赏三类态度、以及相应的介入和级差因素。其实,这些范畴早已散见于不同时期、不同流派、不同国别的美学和文论中,一直是人们进行美学评判和文艺理论建构的基石,只是先前缺乏这种高度概括和明确认识罢了,也没有评价理论的范畴那么具体,评价的侧重点也因着眼点不同而存在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评价理论 情感 判断 鉴赏 介入 级差 文学批评史 审美立场
下载PDF
从赏析到阐释——英美文学经典及其在我国教学与研究60年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意青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85-88,共4页
经典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回顾新中国英美文学经典教学和研究6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我们走过了一条从赏析到阐释的曲折之路。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的赏析以英语习得为主要目标,那么之后的多元阐释则离开语言实践,... 经典是当代西方文学批评中出现频率最高的术语之一。回顾新中国英美文学经典教学和研究60年的历程,我们发现我们走过了一条从赏析到阐释的曲折之路。如果说改革开放之前的赏析以英语习得为主要目标,那么之后的多元阐释则离开语言实践,更多地关注文学与文化研究本身。两种倾向孰轻孰重,见仁见智,重要的是找到一个平衡点,既使作品回归文学本身,又不至于过度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典 赏析 阐释 英美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