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in a fixed dune at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in Xinjiang, China 被引量:3
1
作者 ZHU Hai HU Shunjun +3 位作者 YANG Jingsong Fidele KARAMAGE LI Hao FUSihua 《Journal of Arid Land》 SCIE CSCD 2019年第5期685-700,共16页
Soil moisture is critical for vegetation growth in deserts.However,detailed data regarding the soil moisture distribution in space and time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of China have not yet been reported.In this study... Soil moisture is critical for vegetation growth in deserts.However,detailed data regarding the soil moisture distribution in space and time in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of China have not yet been reported.In this study,we conducted a series of in situ observation experiments in a fixed sand dune at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 Gurbantunggut Desert from February 2014 to October 2016,to explore the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investigate the impact of Haloxylon ammodendron(C.A.Mey.)Bungeon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its root zone,and examine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soil moisture spatial pattern.One-way analysis of variance,lea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ests and correlat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analyze the data.The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exhibited annual periodicity and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moisture content throughout a year could be divided into three periods,namely,a moisturegaining period,a moisture-losing period and a moisture-stable period.According to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variability,the 0–400 cm soil profile could be divided into two layers:an active layer with moderate variability and a stable layer with weak variability.The temporal variability was larger than the spatial variability in the active layer,and the mean profile soil moisture content at different slope positions displayed the trend of decreasing with increasing relative height and mainly followed the order of interdune area>west and east slopes>slope top.The mean profile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root zone of dead H.ammodendron individual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ot zones of adult and young individuals,while the soil moisture content in the root zone of adult individuals was sligh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root zone of young individuals with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The spatial pattern of soil moisture was attributable to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snowfall,vegetation and soil texture,whereas the effects of rainfall and evaporation were not significant.The findings may offer a foundation for the management of sandy soil moisture and vegetation restoration in arid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ixed sand DUNE soil moisture root zone HALOXYLON ammodendron Gurbantunggut DESERT
下载PDF
Root zone soil moisture redistribution in maize (<i>Zea mays</i>L.) under different water application regimes 被引量:1
2
作者 John Mthandi Fedrick C. Kahimba +2 位作者 Andrew K. P. R. Tarimo Baanda A. Salim Maxon W. Lowole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13年第10期521-528,共8页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to plant roo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rop growth. When soil moisture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root zone, plants wilt and yield is reduced. Adequate knowledg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 Soil moisture availability to plant roots is very important for crop growth. When soil moisture is not available in the root zone, plants wilt and yield is reduced. Adequate knowledge of the 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within crop’s root zone and its linkage to the amount of water applied is very important as it assists in optimising the efficient use of water and reducing yield losses. The study aimed at evaluating the spatial redistribution of soil moisture within maize roots zone under different irrigation water application regimes. The study was conducted during two irrigatation seasons of 2012 at Nkango Irrigation Scheme, Malawi. The trials consisted of factorial arrangement in a Randomis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RCBD). The factors were water and nitrogen and both were at four levels. The Triscan Sensor was used to measure volumetric soil moisture contents at different vertical and lateral points. The study inferred that the degree of soil moisture loss depends on the amount of water present in the soil. The rate of soil moisture loss in 100% of full water requirement regime (100% FWRR) treatment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40% FWRR treatment. This was particularly noticed when maize leaves were dry. In 100% FWRR treatment, the attraction between water and the surfaces of soil particles was not tight and as such “free” water was lost through evaporation and deep percolation, while in 40% FWRR, water was strongly attracted to and held on the soil particles surfaces and as such its potential of losing water was reduc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moisture Content Full Crop WATER Requirement Regime MAIZE root zone
下载PDF
全球旱地饱和水汽压差和根区土壤水分变化对植被生产力的影响及其成因 被引量:1
3
作者 於嘉禾 王卫光 陈泽峰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4808-4819,共12页
旱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而水分是旱地植被生长的一大限制要素。尽管土壤水分与饱和水汽压差对植被生长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证实,然而目前二者对植被生产力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形成因素仍未得到深入研究,这对研究旱地生态系统对... 旱地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40%,而水分是旱地植被生长的一大限制要素。尽管土壤水分与饱和水汽压差对植被生长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广泛证实,然而目前二者对植被生产力影响的空间异质性及其形成因素仍未得到深入研究,这对研究旱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带来了挑战。为了填补这一认知空白,研究收集了多源气象、根区土壤含水率和总初级生产力产品,基于随机森林算法量化了植被总初级生产力对根区土壤含水率和饱和水汽压差的敏感性,结合土地覆盖数据和分档平均方法分析了敏感性空间异质性的形成机制。结果表明:全球旱地饱和水汽压差与植被生产力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根区土壤水分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以正效应主导,饱和水汽压差对植被生长的影响以负效应主导;相较于森林和灌木,饱和水汽压差对植被生长的负效应及根区土壤含水率对植被生长的正效应在农田、草地和苔原及半干旱区更为强烈;植被生产力对饱和水汽压差和根区土壤水分的敏感性在数量上总体呈显著的线性负相关性。综上,植被种类和气候条件是导致全球旱地植被生产力对土壤水分和饱和水汽压差敏感性空间异质性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旱地 总初级生产力 根区土壤水分 饱和水汽压差 敏感性 干旱指数
下载PDF
融合Transformer和LSTM的蓝莓根区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
4
作者 王亿 曹姗姗 +3 位作者 孙伟 胡博 古丽米拉·克孜尔别克 孔繁涛 《湖北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78-84,共7页
针对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存在难以解决非线性复杂特征、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构建融合Transformer和LSTM的土壤含水量深度学习预测模型(Transformer-LSTM)。采集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丁家寨村蓝莓(Vaccinium spp.)生产区冷棚与露天2个... 针对土壤含水量预测模型存在难以解决非线性复杂特征、易陷入局部极小值等问题,构建融合Transformer和LSTM的土壤含水量深度学习预测模型(Transformer-LSTM)。采集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丁家寨村蓝莓(Vaccinium spp.)生产区冷棚与露天2个站点的蓝莓根区土壤和气象数据作为建模数据,根据皮尔逊相关性和偏自相关性分析选择模型的数据输入特征与输入长度,与单一的Transformer模型和LSTM模型进行对比分析,评估模型对土壤含水量的预测性能。结果表明,Transformer-LSTM模型在预测精度上均优于单一的Transformer模型和LSTM模型,Transformer-LSTM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MAE)、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45 9、0.572 0、0.012 1、0.960 6。Transformer-LSTM模型可以更全面地提取蓝莓种植环境因子输入序列中的特征信息,有效提升土壤含水量因子预测精度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莓(Vaccinium spp.) 根区土壤 含水量 TRANSFORMER LSTM 预测模型
下载PDF
基于SMAR模型的森林小流域根区土壤湿度模拟
5
作者 祁永靓 黄媛媛 +2 位作者 郭立 辉尚强 李红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8-201,共4页
根区土壤水分(RZSM)对水文模拟和农业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直接测量RZSM难度很大。SMAR模型可模拟RZSM的变化,但目前在复杂地形地区的应用还较少。使用美国Shale Hills流域32个站点土壤水分剖面三年期间(2011~2014年)的日实测数据,探... 根区土壤水分(RZSM)对水文模拟和农业管理等具有重要作用,但直接测量RZSM难度很大。SMAR模型可模拟RZSM的变化,但目前在复杂地形地区的应用还较少。使用美国Shale Hills流域32个站点土壤水分剖面三年期间(2011~2014年)的日实测数据,探究基于物理机制的SMAR模型对RZSM模拟的准确性,评价该方法不同时空条件下的模拟性能。研究结果表明,SMAR模型能够准确利用表层土壤水分(SSM)数据估计RZSM;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相比,平均RRMSE为0.034,说明能够很好地模拟出流域尺度根系层土壤湿度空间分布情况。从时间上看,模型在湿冷季节的准确性优于在干暖季节的准确性。研究结果增加了对复杂地形下利用SSM模拟RZSM的理解,为复杂地形条件下根系土壤层湿度的模拟提供了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根区 SMAR模型 时空变化
下载PDF
滴灌条件下根区水分对春小麦根系分布特征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0
6
作者 王冀川 徐雅丽 +2 位作者 高山 韩秀峰 徐翠莲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26,共6页
通过小区滴灌根区水分控制试验,研究亏缺、丰水、适水不同水分处理对春小麦根系特征的垂直分布、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扬花是滴灌春小麦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在... 通过小区滴灌根区水分控制试验,研究亏缺、丰水、适水不同水分处理对春小麦根系特征的垂直分布、产量构成和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孕穗-扬花是滴灌春小麦根系生长的关键时期,其根系主要分布在0~40 cm土层,根长密度和根干重在土壤剖面上的分布呈y=A×e-Bx的负指数递减趋势。不同根区水分对春小麦根系生长及分布有显著影响,亏缺处理深层土壤根量比例较高,但总根干重明显下降;丰水处理根量最大,但主要集中在浅层土壤,易产生倒伏,且同化物向穗器官分配比例较低;适水处理根系分布较为合理,根长、根表面积、根干重密度在灌浆期保持较高水平,根功能期延长,单穗重和WUE明显高于限量处理和过量灌溉处理,产量最高。通过滴灌控制小麦根区水分状况,可以实现以水调根,促进小麦高产形成并获得较高的效水分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根区水分 根系分布 产量 滴灌
下载PDF
不同龄阶梭梭根区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朱海 胡顺军 +2 位作者 刘翔 李浩 李宜科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860-867,共8页
土壤水是荒漠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限制着植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梭梭作为北方荒漠区重要的固沙植物,研究梭梭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对其植被生存或恢复以及群落稳定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少有学者研... 土壤水是荒漠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还限制着植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梭梭作为北方荒漠区重要的固沙植物,研究梭梭林地土壤水分动态对其植被生存或恢复以及群落稳定性维持具有重要意义。鉴于少有学者研究过不同龄阶梭梭根区的土壤含水率差异,于2014年2月至2014年11月,采用中子仪法和烘干法对0—400 cm沙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原位观测,分析了不同龄阶梭梭根区土壤水分的时空变化规律。结果表明:(1)梭梭根区土壤水分时间变化可分为4个阶段:2月下旬—3月下旬是土壤水分快速补给期,4月上旬—5月下旬是土壤水分均衡期,6月上旬—10月下旬是土壤水分耗损期,11月上旬—次年2月中旬是土壤水分稳定期;(2)梭梭根区0—50 cm土层,受降雨、融雪水入渗补给和蒸发的影响较大,土壤水分变异系数较大且随深度增加迅速减小,50 cm以下土层变异系数较小且随深度变化微小;(3)不同龄阶梭梭根区剖面平均土壤含水率全年与春、夏、秋季均表现为:枯树>成熟梭梭>中龄梭梭>裸地;(4)随距梭梭树干距离的增大(0—5 m范围内),土壤含水率整体呈减小趋势;降雨前后,梭梭根区浅层(0—10 cm)土壤含水率增量大于裸地土壤含水率增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梭梭根区 土壤水分 时空变化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加工番茄膜下滴灌根系分布规律的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方志刚 马富裕 +3 位作者 崔静 郑重 冯胜利 王冀川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5-20,共6页
研究了根区水分变化对加工番茄根系分布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根系干物质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内;不同水分处理对根系干物重和根长密度的垂直分布有着显著影响。其中,调亏灌溉处理在60cm以下... 研究了根区水分变化对加工番茄根系分布及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滴灌条件下,加工番茄根系干物质主要分布在0~30cm土层内;不同水分处理对根系干物重和根长密度的垂直分布有着显著影响。其中,调亏灌溉处理在60cm以下土壤根系分布相对较高,且显著高于其它两个处理;根系水平分布的集中区域随土壤含水量的升高逐渐远离滴灌带,适水灌溉和充分灌溉处理根量水平分布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调亏处理;研究也表明,灌前0~60cm土层土壤含水量,以开花初期根区水分保持在60%~65%、开花座果期以75%~80%、结果期保持80%~85%,结果后期又降至60%~65%的田间持水量,根系发育健壮,单株结果数较多,根冠比较高,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通过滴灌自动控制根区水分,用根钻法结合DT-SCAN图像分析技术来研究大田加工番茄根系分布规律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区水分 加工番茄 根系分布 水分利用效率
下载PDF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土壤水分时空变化特征 被引量:31
9
作者 朱海 胡顺军 陈永宝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土壤水分是维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土壤水分特征,于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11月4日,采用中子仪法对0~400cm沙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原位观测,分析了沙丘不同部位土壤含水... 土壤水分是维系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荒漠植被发育最主要的制约因子。为了研究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固定沙丘土壤水分特征,于2012年12月4日至2013年11月4日,采用中子仪法对0~400cm沙层土壤含水率进行了原位观测,分析了沙丘不同部位土壤含水率的时空变化及不同发育阶段梭梭对其根区土壤含水率的影响。结果表明:(1)0~4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活跃层,40~200 cm土层为土壤水分次活跃层,200 cm以下土层为土壤水分相对稳定层;(2)西坡、坡顶和东坡的土壤含水率差异不显著,丘间地土壤含水率与西坡、坡顶和东坡均存在极显著性差异,且丘间地土壤含水率相对较高;(3)3—5月是土壤水分补给期,6—10月是土壤水分耗损期,11月—翌年2月是土壤水分稳定期;(4)不同发育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秋季均显著低于春、夏两季,壮年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各季都较低,青年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各季相差较大,壮年阶段梭梭和青年阶段梭梭根区土壤含水率春、夏季均存在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沙丘 土壤水分 梭梭根区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下载PDF
农田土壤水分二区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王仰仁 孙书洪 +1 位作者 叶澜涛 韩娜娜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904-909,918,共7页
本文考虑作物根系吸水的特性,把农田土壤水分变化层分为包含根系的根区和无根系的储水区,以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能量运动原理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二区模型。对该模型的简化,即可得到了两个现在常用的描述... 本文考虑作物根系吸水的特性,把农田土壤水分变化层分为包含根系的根区和无根系的储水区,以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物质能量运动原理和土壤水动力学理论为依据,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二区模型。对该模型的简化,即可得到了两个现在常用的描述土壤水分变化的概念性模型,表明本文提出的土壤水分二区模型是一通用式。对其中考虑下界面水分通量的概念性模型与二区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二区模型拟合精度较高,其复相关系数达到0.91以上,由二区模型计算的蒸发蒸腾量和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与实测值有更好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蒸发蒸腾 水分通量 根区
下载PDF
基于概念模型的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仰仁 李松敏 +2 位作者 王文龙 孙新忠 韩娜娜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02-108,共7页
农田土壤水分模拟是农业用水管理的重要依据。以根区土体水量平衡方程为依据,考虑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变化模拟模型,该模型由作物蒸散量模型、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模型以及水量平衡方程等组成。采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 农田土壤水分模拟是农业用水管理的重要依据。以根区土体水量平衡方程为依据,考虑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变化模拟模型,该模型由作物蒸散量模型、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模型以及水量平衡方程等组成。采用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2007年和2008年2个年度冬小麦试验资料,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土壤储水量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9555;F检验结果达到极显著水平,所建立的麦田土壤水分动态模型可用于作物蒸散量、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和田间土壤水分的模拟计算;计算精度平均达到3%~11%。表明该模型可较好地描述农田士壤水分转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蒸散 水分通量 根区 冬小麦
下载PDF
基于指数滤波法估算沟道根区土壤水分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晓东 赵西宁 +1 位作者 张宝庆 吴普特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4-694,共11页
为更加有效获取黄土高原沟道地形根区土壤水分信息,基于表层(0~20 cm)土壤水分观测值,采用指数滤波法在样带和沟道尺度对根区(20~80 cm)土壤水分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指数滤波法能够较准确估算沟道根区土壤水分,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估... 为更加有效获取黄土高原沟道地形根区土壤水分信息,基于表层(0~20 cm)土壤水分观测值,采用指数滤波法在样带和沟道尺度对根区(20~80 cm)土壤水分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指数滤波法能够较准确估算沟道根区土壤水分,但随着土层深度增加估算误差逐渐增大。当有根区土壤水分初始值时,估算精度明显提高,但主要集中在时间序列前期。指数滤波法关键参数特征时长T的最优值(Topt)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增大,呈现每增加20 cm,Topt值较20~40 cm增加1倍的变化规律。对于根区某一土层,不同空间位置(样带)和尺度Topt交换使用没有明显降低土壤水分估算精度,表明指数滤波法对Topt的空间敏感性较弱。需注意黄土高原区域尺度土壤性质具有极强空间异质性,指数滤波法在更大尺度上对Topt的敏感性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数滤波 根区 土壤水 沟道 黄土高原
下载PDF
蔬菜大棚墒情传感器垂向埋设位置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韩红亮 缴锡云 王雪梅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62-64,69,共4页
针对当前国内外墒情传感器分层布置的习惯及降低传感器埋设量的愿望,研究了蔬菜大棚墒情传感器在垂向上的代表性问题。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番茄大棚为例,利用Hydrus-1D模型分别模拟番茄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盛果采摘期灌水之后15 d内的... 针对当前国内外墒情传感器分层布置的习惯及降低传感器埋设量的愿望,研究了蔬菜大棚墒情传感器在垂向上的代表性问题。以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番茄大棚为例,利用Hydrus-1D模型分别模拟番茄苗期、开花坐果期和盛果采摘期灌水之后15 d内的根系层内含水率分布变化的情况。根据模拟结果,将40 cm的主要根系层平均分为10个土层,通过对灌水后各个土层含水率与根系层平均含水率进行显著性检验,进一步将无显著性差异土层内各测点的含水率与根系层平均含水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16 cm深度区域的土壤含水率基本能够代表根系层的平均含水率。因此,蔬菜大棚内单个墒情传感器应当埋设在10~16 cm的深度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大棚 根系层平均含水率 单个墒情传感器 垂向位置
下载PDF
根层铺多孔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洪明 赵经华 +1 位作者 穆哈西 马英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1-25,共5页
在根系土壤不同深度铺设不同开孔度薄膜的条件下,以黑麦草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根层铺多孔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铺多孔膜改变了根系层土壤水分分布,铺设深度为15cm时,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铺设... 在根系土壤不同深度铺设不同开孔度薄膜的条件下,以黑麦草为试材,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根层铺多孔膜对土壤水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根层铺多孔膜改变了根系层土壤水分分布,铺设深度为15cm时,土壤含水量随深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铺设深度为20cm时,土壤含水量呈“3”形分布,同一铺设深度不同开孔度的土壤水分分布较为相似,且土壤含水量最大值出现在覆膜深度以下5cm处;当土壤含水量降至灌溉下限时,根层铺多孔膜各处理表层(0~5cm)及膜上土壤平均含水量较裸土处理分别减小了37.6%~51.1%和26.2%~37.0%,膜下土壤平均含水量较裸土处理增大了7.7%~25.0%;在观测时段内,根层铺多孔膜各处理中,除铺设深度15cm、开孔度30%的处理0~30cm深度土壤储水量变化值大于裸土处理15.2%外,其他处理均小于裸土处理,其中铺设深度15cm、开孔度50%的处理较裸土处理减小了23.0%,表明根层铺多孔膜技术具有较好的节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层 多孔膜 土壤水分
下载PDF
基于HJ-1B数据的作物根系土壤水分遥感监测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亮 姚保顺 +1 位作者 何厚军 张波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第3期27-31,共5页
针对作物生长期不同土层田间耗水发生变化的特点,在对植被供水指数(VSWI)和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构建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VSWI和NDWI构建了作物根系土壤水分监测指数(CRM),采用HJ-1B数据计算VSWI、NDWI、CRM等指数,基于不同指数... 针对作物生长期不同土层田间耗水发生变化的特点,在对植被供水指数(VSWI)和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构建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综合VSWI和NDWI构建了作物根系土壤水分监测指数(CRM),采用HJ-1B数据计算VSWI、NDWI、CRM等指数,基于不同指数分别建立土壤水分监测模型并对反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与单一指数模型相比,综合VSWI和NDWI的作物根系土壤水分监测指数与实测土壤水分的相关性更高,相关系数达0.6以上;降雨后浅层土壤含水量增高时,作物根系土壤水分监测指数反演精度提高更为明显,可减轻降雨对土壤水分监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系土壤水分 遥感监测 作物 HJ-1B VSWI NDWI
下载PDF
冬小麦土壤水分在线预报模拟及实时灌溉预报模型 被引量:1
16
作者 马建琴 王文政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9-141,188,共4页
在线土壤水分是实现作物实时灌溉预报的重要参数。以试验区小型气象站和土壤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为基础,基于土壤水量平衡方程构建了土壤水分预报模型,对冬小麦根区土壤水分进行模拟与预报,为实时灌溉预报提供基础数据。运用土壤水环境... 在线土壤水分是实现作物实时灌溉预报的重要参数。以试验区小型气象站和土壤监测设备的实时数据为基础,基于土壤水量平衡方程构建了土壤水分预报模型,对冬小麦根区土壤水分进行模拟与预报,为实时灌溉预报提供基础数据。运用土壤水环境处理分析软件IrriMax的根区分析等功能,针对不同的试验设计方案,对冬小麦全生育期根系生长情况进行模拟分析,采用冬小麦土壤水分在线预报模型进行土壤水分的逐日预报,并将预报值与土壤水分实测值进行对比分析。同时,针对实时灌溉预报中作物系数值不能很好满足短期时长要求的问题,采用作物系数逐日修正方法进行了冬小麦实时灌溉预报研究。结果可为高效节水农业的智能化管理提供理论与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 土壤水分 根区分析 作物系数修正 灌溉预报
下载PDF
流域尺度根区蓄水能力估算及其对气象要素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赵焕 徐宗学 赵捷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60,共6页
根区蓄水能力(SR)在水文模拟、土壤水分运移以及植被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对其进行流域尺度的估算,选取太子河上游南甸(峪)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水量累积曲线法(mass curve technique,MCT)估算SR,基于流域出口水文站月... 根区蓄水能力(SR)在水文模拟、土壤水分运移以及植被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对其进行流域尺度的估算,选取太子河上游南甸(峪)流域作为研究区,利用水量累积曲线法(mass curve technique,MCT)估算SR,基于流域出口水文站月径流深,对耦合了融雪模块的概念性水文模型FLEX进行参数率定,获取土壤蓄水能力Su Max,并与MCT的估算结果进行交叉验证。在此基础上设定不同气候情景,分析SR对降雨、融雪、蒸散发的敏感性。结果表明:1)改进的FLEX水文模型可用于模拟研究区径流,获得代表研究区土壤蓄水量多年平均水平的参数Su Max值为27 mm;2)水量累积曲线法得到的多年SR值服从耿贝尔(Gumbel)分布,且FLEX模型获得的根区蓄水能力检验了水量累积曲线法的估算结果;3)SR随蒸散发、降雨和融雪变化的曲线斜率分别为1.37、0.73和0.37,说明SR对蒸散发、降雨和融雪的敏感程度依次减弱,随着蒸散量增加、降雨量减少的幅度增大,敏感程度增强,融雪的增大或减少对SR的影响相近。研究结果为流域尺度根区缺水状况估算及维持植被系统生长发育提供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 模型 土壤 根区 蓄水能力 水量累积曲线法 水文模型 气候变化情景
下载PDF
基于概念模型的棉田土壤水分变化模拟研究
18
作者 王仰仁 李松敏 +2 位作者 孙新忠 解爱国 金建华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8-11,14,共5页
农田土壤水分模拟是农业用水管理的重要依据。以根系层土体水量平衡方程为依据,考虑根系层下界面水分通量,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变化模拟模型,该模型由作物蒸发蒸腾量模型、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模型以及水量平衡方程等组成。依据山西水... 农田土壤水分模拟是农业用水管理的重要依据。以根系层土体水量平衡方程为依据,考虑根系层下界面水分通量,构建了农田土壤水分变化模拟模型,该模型由作物蒸发蒸腾量模型、根区下界面水分通量模型以及水量平衡方程等组成。依据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试验基地2006—2008年3年棉花试验资料,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土壤储水量模拟计算值与实测值有较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达到0.9287,F检验结果(F=96.44〉R0.001-3.27)达到高度显著水平,所建立的土壤水分变化模拟模型可用于棉花田间土壤水分的模拟计算,计算精度平均达到5.3%~15.8%;模型较好地反映了农田土壤水分转化过程以及降水、蒸发和深层土壤水分对作物蒸发蒸腾及产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蒸发蒸腾 水分通量 根区 棉花
下载PDF
大气CO_2浓度增加对春小麦冠层温度、蒸发蒸腾与土壤剖面水分动态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19
作者 康绍忠 蔡焕杰 +3 位作者 梁银丽 马清林 胡笑涛 张富仓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12-417,共6页
根据1994~1995年在大型人工气候室内取得的试验资料,分析了大气CO2浓度倍增条件下,春小麦冠层温度、蒸发蒸腾和根层土壤剖面水分动态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春小麦冠层温度明显升高,且高水分条... 根据1994~1995年在大型人工气候室内取得的试验资料,分析了大气CO2浓度倍增条件下,春小麦冠层温度、蒸发蒸腾和根层土壤剖面水分动态的变化状况。结果表明,大气CO2浓度增加1倍,春小麦冠层温度明显升高,且高水分条件升高的值比低水分条件下大0.7℃左右;蒸发蒸腾减少的幅度在不同土壤水分处理间也不相同,高水分处理的蒸发蒸腾量减少9.88%,低水分处理的减小8.50%,根层土壤含剖面水分消耗减小,高CO2浓度处理的根层土壤含水率高于低CO2浓度处理的,特别是在底部根系密度减小,其水分消耗明显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小麦 CO2浓度 冠层温度 蒸发蒸腾 土壤含水率
下载PDF
根区灌溉下灌水上限对葡萄吸水根系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任小通 马娟娟 +4 位作者 孙西欢 郭向红 郑利剑 孙瑞峰 郭佳昌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0-16,共7页
为了阐明新型根区灌溉下对干旱区葡萄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内在影响,以6年生无核白葡萄树作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灌水处理灌水下限固定在田间持水量60%,根区灌溉灌水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T1)、田间持水量的90%(T2)和田间持水量的100%(T... 为了阐明新型根区灌溉下对干旱区葡萄根系生长和产量的内在影响,以6年生无核白葡萄树作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灌水处理灌水下限固定在田间持水量60%,根区灌溉灌水上限分别为田间持水量的80%(T1)、田间持水量的90%(T2)和田间持水量的100%(T3),以沟灌上限为田间持水量的90%作对照(CK),分别测定不同生育期土壤水分、根系生长参数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根区灌溉下以地平面为基准向下,土壤体积含水率先增大后减小,0~100 cm土层中大小关系为T3>T2>T1,吸水根系主要分布在20~80 cm,其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先增大后减小,由大到小为T2>T3>T1;CK处理土壤体积含水率随深度增大而减小,吸水根系主要分布在0~60 cm,其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根长密度和根表面积密度受土壤体积含水率影响显著,当土壤水分含量小于88.46%田间持水量时,各指标随土壤体积含水率增大而增大,当土壤水分含量大于88.46%田间持水量时,各根系指标均出现增长缓慢或下降的趋势;在不同灌水方案下,T2处理的产量和果形指数均最大。综合考虑土壤水分分布、根系分布、产量和果形指数因素,根区灌溉较沟灌更利于根系深扎,T2作为各项因素表现最佳的处理,是本年度该地区葡萄种植的最优灌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区灌溉 灌水上限 土壤含水率 根长密度 根表面积密度 产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