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8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Impact Factors on Agricultural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y——Case Study of Wenzhou City 被引量:1
1
作者 LI Yan-yan1, ZENG Wen-jin2 1.Wenzhou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enzhou 325000, China 2.Wenzhou Agricultural Bureau, Wenzhou 325000, 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9期10-12,16,共4页
The paper investigates impact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questionnaire on the survey of more than 100 agricultural SMEs of Wen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It selects 14 major factors ... The paper investigates impact factors of agricultural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by questionnaire on the survey of more than 100 agricultural SMEs of Wenzhou City of Jiangsu Province. It selects 14 major factors that influence agricultural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they are capital source, enterprise culture, support from leaders,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effect of key research personnel, communication inside organization, enterprise strategy,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 organizing and coordination inside organization, related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capacity, external cooperation, association and communication with consumers, change of external market and incentive measures to research personnel. Putting these factors in introductionance ordering by scores, we find out comparatively big impact factors influence agricultural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mong them, they are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level, incentive measures to research personnel, capital source, government policy support and enterprise strategy. The paper also puts forward corresponding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further enhance innovation consciousness and improv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level of agricultural SMEs; increase incentive measures, strengthen construction of talents team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express scientific research strength of local scientific research institutes and agricultural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realize integration of industries,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sound government guiding and pushing mechanism, improve new policy environment of agricultural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GRICULTURAL SME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cit
下载PDF
“能力-效率”视角下农林特色高校科技创新力提升路径研究
2
作者 杨璐 崔光彩 +1 位作者 杨莉 汪贵斌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3期30-34,共5页
聚焦农林高校科技创新力的评价与提升,文章选取“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林业大学为对象,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DEA模型,从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效率双重视角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能力-效率”二... 聚焦农林高校科技创新力的评价与提升,文章选取“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林业大学为对象,构建具有农林特色的创新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和DEA模型,从科技创新能力和科技创新效率双重视角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能力-效率”二维矩阵评价模型,对科技创新力和发展协调性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探究农林高校科技创新力提升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能力 科技创新效率 因子分析 DEA模型 二维矩阵分析
下载PDF
河北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研究
3
作者 郗媛 《河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65-68,共4页
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新阶段,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立足当前、面向长远的一项重大任务部署。河北一直致力于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支撑,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推动国家科技... 在我国科技创新发展新阶段,加强科技基础能力建设是立足当前、面向长远的一项重大任务部署。河北一直致力于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把科技创新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的重要支撑,提升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为推动国家科技创新发展贡献力量。在明确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必要性的基础上,分析河北科技创新现状,探究加强河北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的措施,以期为河北开展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建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创新 河北 基础能力 建设
下载PDF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赋能产业结构升级的实证检验
4
作者 周乐欣 孔婧 《统计与决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92-97,共6页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经济改革的关键,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则是激活数据潜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文章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17-2021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门槛模... 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经济改革的关键,而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则是激活数据潜能、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路径。文章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对中国30个省份2017-2021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建立门槛模型分析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与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关系,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二者的空间溢出效应。结果表明:2017-2021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迅猛,但省际差异较大,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对产业结构升级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地区技术创新能力超过一定水平时,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赋能作用更加显著;较大的经济差距阻碍了地区间数据要素市场发展的交流,进而削弱了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升级的溢出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要素市场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技术创新能力 地区经济差距
下载PDF
产能利用率与全要素生产率提升——来自制造业上市企业的证据 被引量:2
5
作者 任韬 张潇潭 《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56-74,共19页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2007—2019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公开财务数据,利用成本函数法测算微观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并进一步探讨企业产能利用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关联。回归结果显示,中国... 提升全要素生产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本文基于中国2007—2019年的制造业上市企业公开财务数据,利用成本函数法测算微观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并进一步探讨企业产能利用率与全要素生产率经济关联。回归结果显示,中国制造业上市企业中两项指标之间存在显著的正向因果关系,产能利用率的改善有助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稳健性检验结果同样支持这一结论。进一步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企业产能利用率而言存在门限值,使得这一正向关系仅在高于门限值时成立。本文从新的角度说明化解产能过剩相关举措的重要意义。政府应继续监测重点行业产能利用率水平,逐步完善市场调节机制,以从源头上减少大规模产能过剩形成的可能性,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技术进步 经济效率 产能利用率 产能过剩
下载PDF
基本公共服务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基于人口老龄化进程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佳莹 高传胜 张宇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2-84,共13页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同频共振,是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呈递增趋势,... 在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服务与创新能力提升同频共振,是现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基于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人口老龄化进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结果表明:(1)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整体呈递增趋势,但东、中部地区水平更高,西部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增长率更高;(2)老龄化在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创新能力的过程中具有负向作用,抑制了基本公共服务的创新效应;(3)基本公共服务对创新能力提升的效应东、中、西部地区呈逐渐降低态势,人口老龄化的负向调节效应东、中部地区远高于西部地区;(4)劳动力流入与劳动力结构对基本公共服务提升创新能力具有重要调节作用,能进一步促进地区创新能力的发展。因而不仅要着力增加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也要着力改善劳动力结构,才能全面促进我国地区创新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公共服务 创新能力 人口老龄化 劳动力流入 劳动力结构
下载PDF
高校基础研究投入与地区创新——来自地级市层面的经验证据 被引量:2
7
作者 陈容 张杰 唐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8-97,共10页
基于2008-2014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对地区创新存在着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进一步的DID识别策略表明,高校基础研究政策促进了中国地级市层面除外观设计专利之外的创新,但不会促进地级市... 基于2008-2014年地级市层面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高校基础研究投入对地区创新存在着先抑制后促进的“U”型非线性影响效应。进一步的DID识别策略表明,高校基础研究政策促进了中国地级市层面除外观设计专利之外的创新,但不会促进地级市层面的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由此解释了高校基础研究对中国经济增长难以形成有效支撑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基础研究 创新指数 全要素生产率
下载PDF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策源能力评价及障碍因子诊断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星 戚湧 《科学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6-63,共8页
基于2015-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结合熵权TOPSIS法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保障能力和创新动态能力四个维度对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子行业的创新策源能力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创新策源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分... 基于2015-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数据,结合熵权TOPSIS法从创新投入能力、创新产出能力、创新保障能力和创新动态能力四个维度对5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子行业的创新策源能力进行评价,并利用障碍度模型对创新策源能力的主要障碍因子进行诊断分析。结果发现二级指标中税收优惠的平均贴近度最高,子行业的创新策源能力相对贴进度在时间区间内存在一定幅度的变化;从地区层面看,湖北省的创新策源能力排名最高;从创新策源能力的障碍因子来看,影响地区和子行业创新策源能力提升的最主要障碍是资源整合能力。基于以上分析结果,对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策源能力的提升提供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策源能力 TOPSIS 障碍因子诊断
下载PDF
数字经济、低碳技术创新与全要素碳生产率 被引量:6
9
作者 黄宇宁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6-32,共7页
选取2010一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低碳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具有“U”型特征,且该效应在东部... 选取2010一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构建多元回归模型,实证考察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并探究低碳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和政府治理能力的门槛效应。研究表明,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具有“U”型特征,且该效应在东部和中部地区、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试点地区更显著。机制检验表明,数字经济可通过提升低碳技术创新水平,间接促进全要素碳生产率增长。门槛效应检验结果显示,伴随政府治理能力不断提升,数字经济对全要素碳生产率的影响作用由负转正。鉴于此,提出激发数字经济节能减排活力、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提升政府治理能效的相关建议,为践行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要素碳生产率 数字经济 低碳技术创新 政府治理能力
下载PDF
高级劳动力要素阶段性“断点”特征与企业创新——来自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的解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文浩 《系统管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9-1312,共14页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的规模效应对政府制定合宜的人才政策、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企业集聚并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提出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效应对企业创新存在Ⅰ、Ⅱ、Ⅲ三阶段的“... 研究高级劳动力要素的规模效应对政府制定合宜的人才政策、合理引导高级劳动力要素向企业集聚并促进企业创新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结合吸收能力理论和“威廉姆森”假说,提出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效应对企业创新存在Ⅰ、Ⅱ、Ⅲ三阶段的“断点”特征。实证表明,中国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创新存在阶段性“断点特征”,并且更偏向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特征。高级劳动力要素向非本土、东部以及创新差距较小行业的企业集聚,更有利于企业高级劳动力要素规模突破吸收能力理论所指示的“断点”值并促进企业创新。政府一方面可出台合宜的人才政策引导Ⅲ阶段企业的高级劳动力要素向Ⅱ阶段企业转移,另一方面可实施合宜的产业政策促使产业内部形成企业创新差距较小的创新结构,以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劳动力要素 企业创新 吸收能力理论 “威廉姆森”假说 两阶段最小二乘法
下载PDF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协调性研究——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为例
11
作者 王克璐 李孝坤 《绿色科技》 2023年第1期260-265,270,共7页
构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定量测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市2011~2020年两系统的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1~2020年成... 构建城镇化高质量发展与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及障碍度模型,定量测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16个地市2011~2020年两系统的综合水平、耦合协调度水平及其时空演变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2011~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和区域创新能力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区域创新能力发展水平整体滞后于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水平;(2)2011~2020年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轻微上升趋势,总体处于轻度失调阶段,各地市间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呈现出东西两极,中部塌陷的“U”型分布格局;(3)影响两系统耦合协调的主要障碍因子有教育财政支出、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实际利用外资、专利申请受理数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区域创新能力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障碍因子
下载PDF
从全球创新指数看制约我国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 被引量:18
12
作者 高锡荣 罗琳 张红超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5-20,共6页
基于近3年来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GII)上的排名分析,我国一方面创新能力整体上已经达到全球中上水平的层次,但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十分突出的创新能力缺陷。具体来说,我国的创新制度环境明显不佳、创意产出明显不高、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缺陷... 基于近3年来我国在全球创新指数(GII)上的排名分析,我国一方面创新能力整体上已经达到全球中上水平的层次,但另一方面又存在着十分突出的创新能力缺陷。具体来说,我国的创新制度环境明显不佳、创意产出明显不高、人力资本存在明显缺陷。针对制约我国创新能力的关键因素,系统地提出消除创新障碍、变创新阻碍因素为创新驱动因素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创新指数 创新能力 制约因素
下载PDF
开放式创新视角下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91
13
作者 陈劲 蒋子军 陈钰芬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1-82,共12页
提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是开放式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不足。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实证研究后发现,企业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企业与外界联系的频... 提高企业知识吸收能力是开放式创新成功的关键因素。我国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对外部知识吸收能力不足。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归纳和实证研究后发现,企业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渠道、企业与外界联系的频繁和密切程度,是企业潜在吸收能力的关键因素;企业社会资本的关系维度、企业外部知识属性对实际吸收能力有重要影响。另外,企业知识基础、企业研发活动强度、员工的学习强度和方法、开放的组织文化、企业学习机制对提升潜在吸收能力和实际吸收能力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创新 吸收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基于创新过程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39
14
作者 吕一博 苏敬勤 《管理学报》 CSSCI 2009年第3期331-337,共7页
构建了基于创新过程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235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构,并对其创新能力指标进行测算。对"创新绩效"和"创新过程"2类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 构建了基于创新过程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对我国东北地区235家中小企业的实证研究,分析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结构,并对其创新能力指标进行测算。对"创新绩效"和"创新过程"2类视角的企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定性指标和"创新过程"类评价方法更适用于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构建了基于"创新过程"的中小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通过探测性因子分析,明确我国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结构为创新实现能力、创新推广能力和创新发起能力,构建了中小企业创新能力的评价模型。最后,应用因子分析模型测算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能力评价 创新过程 中小企业 因子分析
下载PDF
转型时期中国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耀彬 王启仿 宋学锋 《科技进步与对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3-15,共3页
在阐述转型时期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转型时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要成分加权分析法对中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4个侧面及总体进行了评价,着重分析了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综合因素,以为提高... 在阐述转型时期中国区域技术创新特点的基础上,构建了转型时期区域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主要成分加权分析法对中国各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4个侧面及总体进行了评价,着重分析了影响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的主要综合因素,以为提高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适用途径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技术创新能力 主成分加权
下载PDF
基于因子分析法的中国区域创新能力的评价及比较 被引量:127
16
作者 任胜钢 彭建华 《系统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87-92,共6页
在界定区域创新能力基础上,构建一套区域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中国31个省级地区进行分析,对比东、中、西部区域创新能力,并将区域创新能力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相关分析,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区域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河北省医药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及创新能力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孙虹 俞会新 《科技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85-90,共6页
首先界定了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概念的差异,并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之后利用DEA方法对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相对效率进行分析,进行全国比较时发现河北医药制造业相对效率偏低,人员冗余过多,投入结构不合理。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 首先界定了创新效率与创新能力概念的差异,并对已有文献进行系统回顾。之后利用DEA方法对河北省医药制造业相对效率进行分析,进行全国比较时发现河北医药制造业相对效率偏低,人员冗余过多,投入结构不合理。然后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河北省医药制造业创新能力进行全国对比,发现相对低效率而言,总体创新能力较高。最后就这一现象展开分析,并得出河北省医药制造业发展需平衡投入结构,提升创新效率,使效率与规模并重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创新能力 数据包络法 因子分析 医药制造业
下载PDF
竞争条件下企业生存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任佩瑜 贾明江 吕力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8-23,共6页
从企业生物性和管理熵的角度分析了企业生存的三大能力 :基本生存能力、竞争力和应变力 ,形成企业能力的因素主要是企业的文化、学习和创新 ,以及企业的战略管理。
关键词 竞争力 应变力 基本生存能力 创新 企业文化 管理熵 管理耗散结构
下载PDF
西安高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吴忠涛 张丹 龚艳 《统计与信息论坛》 CSSCI 2014年第11期84-90,共7页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成长性和创新性,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灵魂,研究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西安高新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4个细分行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创新转化能力... 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战略性、成长性和创新性,科技创新是其发展的灵魂,研究其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综合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对西安高新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24个细分行业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创新能力主要体现为创新转化能力、创新保障能力和创新实现能力。根据评价结果将产业划分为领先型、优势型和潜力型产业,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创新能力 因子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创新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王红云 王雪妮 赵彦云 《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5,共5页
从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视角研究了企业创新力;从创新系统视角,分企业是否开展创新活动以及开展创新活动强度两个阶段研究创新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具有较强创新力,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显... 从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视角研究了企业创新力;从创新系统视角,分企业是否开展创新活动以及开展创新活动强度两个阶段研究创新力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具有较强创新力,企业对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的聚集力显著。企业是否开展创新活动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财税支持、创新创业孵化、中介服务和人才支持;企业创新强度的影响因素包括政府财税支持、中介服务、人才支持、金融支持、产学研、国际交流等,其中金融支持、国际交流对企业创新力提高的作用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关村科学城 企业创新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