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益保障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徐新鹏 袁文全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69,共9页
新经济业态催生了新就业形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是新时代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具有前沿性、复杂性的重大课题。平台经济的兴起及劳动者工作理念的转变等因素促成了新型灵活就业群体的产生,这也导致传统用工关系中劳动关系或劳... 新经济业态催生了新就业形态。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是新时代我国劳动力市场面临的具有前沿性、复杂性的重大课题。平台经济的兴起及劳动者工作理念的转变等因素促成了新型灵活就业群体的产生,这也导致传统用工关系中劳动关系或劳务关系“二元论”划分模式不合时宜。劳动关系归属模糊、劳动风险加大、缺乏社会保障支持等问题,让该类群体劳动权益面临“保护网络的缝隙跌落”困境。大部分灵活就业群体实际上处于企业和社会“双重体制保障”之外的状态,现实中既被“经济性接纳”,又被“社会性排斥”,主要表现为他们实际上是平台企业的“核心”资源,却被企业挡在“外环”。同时,他们也是享受城市公共产品资源的体制外群体,与标准劳动关系形式上的差异性和劳动权益保障力度的不均衡性等引发数量较多、案情复杂化的劳动争议,从而影响了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也不利于“稳就业”“保民生”等重要目标的稳步推进。为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下灵活就业群体劳动权益,应重新厘定劳动关系认定标准,对不同类型的灵活就业群体采取分类别差异化保护措施,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度,加强综合应对举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灵活就业群体 劳动关系 劳动保护
下载PDF
新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的演进逻辑与基本经验 被引量:1
2
作者 孙贺 贲放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72-80,共9页
劳动关系是依靠相应的协调机制维系运转并保持稳定和有序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嬗变,呈现显著的逻辑张力:从动力构成上看,遵循着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与市场自发的诱致性变迁相统一的演进逻... 劳动关系是依靠相应的协调机制维系运转并保持稳定和有序的。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关系协调机制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嬗变,呈现显著的逻辑张力:从动力构成上看,遵循着政府主导的强制性变迁与市场自发的诱致性变迁相统一的演进逻辑;从生发变量上看,贯穿了外生性嵌入与内生性进化相结合的演进逻辑;从结构形态上看,表现为构造性重塑与迭代性演进相得益彰的演进逻辑。这三个方面的演进逻辑,是理解新中国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演进的坐标系,新时代改进、优化和完善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既要观瞻历史中积淀的逻辑框架,又要以此为基准加以把握,不断推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关系 协调机制 逻辑演进 基本经验
下载PDF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 被引量:9
3
作者 刘哲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70-73,共4页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伴随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出现,依托互联网平台获得就业机会,从事劳动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一类劳动者。调查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呈现去雇主化特征,劳动样态呈现平台化、灵活化、高强度等特征,职业待遇和...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是伴随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出现,依托互联网平台获得就业机会,从事劳动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一类劳动者。调查显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呈现去雇主化特征,劳动样态呈现平台化、灵活化、高强度等特征,职业待遇和保障呈现整体收入水平较高、内部收入分化明显、参保率相对较低等特征,职业生涯呈现流动性和不确定性较高等特征。建议从完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建立职业技能认定和职称评定制度、健全就业优先政策体系等方面入手,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职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劳动者 劳动关系 劳动样态 职业生涯
下载PDF
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权益保障
4
作者 罗嘉艺 《天水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112-116,共5页
新就业形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兴起,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争议也成为当前社会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研究认为,当前新业态劳动者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弱契约... 新就业形态随着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运用而兴起,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就业方式。新就业形态下的劳动争议也成为当前社会讨论较多的一个话题。研究认为,当前新业态劳动者面临的现实困境在于: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弱契约与高监管关系、劳动风险畸高与社会保障力度不足、司法实践中救济诉求高与工伤认定难。现实之困源于制度之不足,表现在:新就业形态用工关系认定模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未受社会保险制度保护、对互联网平台企业缺乏必要的监管。为保障新业态劳动者劳动权益,要恰当定位新就业形态的法律关系、试点推行新业态职业伤害保障制度、规范互联网平台用工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就业形态 平台用工 劳动关系 劳动权益保障
下载PDF
我国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辨识、内涵及理据 被引量:21
5
作者 穆随心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95-102,285,共8页
"倾斜保护原则"是我国劳动法基本法原则,是劳动法理论及制度建构的基石。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是由"保护劳动者"和"倾斜立法"两个层次构成。雇佣劳动的属性决定了其形成的劳动关系的从属性,... "倾斜保护原则"是我国劳动法基本法原则,是劳动法理论及制度建构的基石。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是由"保护劳动者"和"倾斜立法"两个层次构成。雇佣劳动的属性决定了其形成的劳动关系的从属性,而劳动关系的从属性所决定的雇主和劳动者的"强势主体"和"弱势主体"的"新的身份",成为劳动法"倾斜保护原则"的法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法基本原则 “倾斜保护原则” 劳动关系从属性
下载PDF
增强我国工会组织凝聚力研究——基于工会干部素质提升的视角 被引量:7
6
作者 梁守兰 齐敏 《山东工会论坛》 2014年第6期1-8,共8页
我国工会组织凝聚力的大小对工会能否担负起维护职工权益,参与社会管理等艰巨的社会职责至关重要。影响组织凝聚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人的要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会干部素质影响着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归属感、对工会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工... 我国工会组织凝聚力的大小对工会能否担负起维护职工权益,参与社会管理等艰巨的社会职责至关重要。影响组织凝聚力的因素很多,其中人的要素起着决定性作用。工会干部素质影响着职工群众对工会组织的归属感、对工会工作的满意度以及对工会活动的参与度,是影响工会组织凝聚力的核心要素。工会干部除了具备党管干部的一般素质要求外,还应具备由于工会工作的特殊性而提出的一些特殊要求:一是特殊的政治地位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有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较强的统筹协调能力;二是光荣的历史使命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有坚实的群众基础和深厚的群众情怀;三是艰巨的社会责任要求工会干部必须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业务能力;四是为提高中国工会的国际地位、扩大中国工会的国际影响,要求工会干部必须具有国际视野和战略眼光。在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我国劳动关系利益格局和劳动者队伍结构、思想状况、利益诉求、维权意识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工会必须研究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干部选拔、任用、考核机制,加强工会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不断提升工会干部素质,努力打造一支知识型、专家型、活动型、服务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进而提升工会组织的整体素质,增强其向心力和凝聚力,完成党和职工所赋予的神圣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会组织凝聚力 工会干部素质 劳动关系基本格局 工会基本职能
下载PDF
流动空间的形成机理、基本流态关系及网络属性 被引量:15
7
作者 孙中伟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07-111,共5页
流动空间是网络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空间形态,指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Castells的流动空间理论是社会学界最重要的空间理论之一,对很多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以笔者近年来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成果和Caste... 流动空间是网络社会占支配地位的空间形态,指通过流动而运作的共享时间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Castells的流动空间理论是社会学界最重要的空间理论之一,对很多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以笔者近年来信息与通信地理学研究成果和Castells的网络社会理论新进展为基础,深入探讨了流动空间的形成机理、基本流态与相互关系、网络属性。研究表明:在流动空间的形成过程中,新信息与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变革是诱发因素,其直接推动了社会结构向网络社会的转型,进而带来了流动空间的出现;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技术流是构成流动空间的5种基本流态,其地位和作用各不相同,其中信息流对其他流态具有组织作用;流动空间中的网络包括专业网络和综合网络两大类,其节点无论是人、企事业单位、城市或者区域,线路都是交通和/或通信线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空间 形成机理 基本流态 流态关系 网络属性
下载PDF
河北省小微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被引量:1
8
作者 王虹 石晓冉 张金花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21-224,共4页
本文利用相关统计和调研资料,分析河北省小微企业劳动争议的内容、范围和主要原因,揭示小微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及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小微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多层整合协调模式,以期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小微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理论参考... 本文利用相关统计和调研资料,分析河北省小微企业劳动争议的内容、范围和主要原因,揭示小微企业劳动关系的特点及主要问题,提出构建小微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多层整合协调模式,以期为河北省乃至全国小微企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微企业 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 多层整合协调模式
下载PDF
全球化进程中世界就业若干特征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传荣 钱乃余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7年第1期87-91,86,共6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度推进,世界就业呈现出一系列规律性特征。主要表现在就业方式、就业结构以及劳资关系的变革上。正确认识全球化进程中劳动就业的规律性特征,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开放以及就业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就业方式 就业结构 劳资关系 人才流动
下载PDF
论退休返聘行为之法律性质 被引量:11
10
作者 金荣标 《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年第5期92-96,共5页
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返聘劳动,对其定性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两种观点。本文通过退休与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行为能力之关系、退休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关系以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区别的多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退休主要是劳动者的权利,... 劳动者达到退休年龄后,返聘劳动,对其定性有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两种观点。本文通过退休与劳动权利能力、劳动行为能力之关系、退休与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关系以及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之区别的多方面进行分析,认为退休主要是劳动者的权利,劳动者退休返聘行为依不同情形定性为标准劳动关系与非典型劳动关系,其决定因素应当考虑退休与社会保险待遇的享有两个方面,并提出在不易认定情况倾向于作劳动关系认定的观点,以遵循劳动立法保护劳动者权利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休 劳动关系 劳务关系 非典型劳动关系 基本养老保险
下载PDF
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转型的理论依据与模式选择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建洲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06年第6期66-76,共11页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转型过程中问题的复杂性与系统性,要求研究者在其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清晰定义问题。为此,应该挖掘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界定它在新形势下应用的前提,使得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 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先导。国有企业劳动关系转型过程中问题的复杂性与系统性,要求研究者在其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清晰定义问题。为此,应该挖掘马克思主义劳资关系理论的当代意义,界定它在新形势下应用的前提,使得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研究体现敏锐的问题意识,突出深厚的历史感。如此,才能够真正把握西方劳动关系诸流派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认识各种类型劳动关系实践的局限性与启发性所在,对当前国有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模式选择问题有清醒的理解和正确的甄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有企业 劳动关系 转型 问题意识 模式选择
下载PDF
论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崇富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2年第4期64-71,114,共9页
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即关系我国生产力能否长远发展,共同富裕能否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及其社会形态的性质能否得到维护、巩固和发展的一个原则性和... 我们必须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即关系我国生产力能否长远发展,共同富裕能否逐步实现,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及其社会形态的性质能否得到维护、巩固和发展的一个原则性和根本性的问题。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看,坚持和完善我国法定的基本经济制度有着客观必然性;从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看,我国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有着极端重要性;从维护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形态看,坚持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有着绝对必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本经济制度 经济结构 生产力发展 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形态 公有制
下载PDF
中、西方国家劳资关系运行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晓云 《特区经济》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98-99,共2页
当前,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协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的论证,阐述了西方国家劳资关系的运行模式,分析其内在的发展脉络和深层的逻... 当前,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提高,协调我国非公有制经济中的劳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与社会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现状的论证,阐述了西方国家劳资关系的运行模式,分析其内在的发展脉络和深层的逻辑关系。针对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出现了新变化和新特点,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私营企业 运行模式
下载PDF
是否足补与同补:农民工工伤补偿收入替代率及其地区差异研究——以一至四级因工伤残待遇一次性支付标准为例 被引量:1
14
作者 余飞跃 吴亚伟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7-128,168,共12页
按工伤保险两大功能即损失补偿与生活保障为讨论合理待遇的标准,取15岁、35岁、50岁3个伤残年龄点,计算并比较各省份农民工一至四级因工伤残一次性支付水平的劳动力工资损失替代率与生活保障水平替代率,以一级伤残为例,研究发现:16岁伤... 按工伤保险两大功能即损失补偿与生活保障为讨论合理待遇的标准,取15岁、35岁、50岁3个伤残年龄点,计算并比较各省份农民工一至四级因工伤残一次性支付水平的劳动力工资损失替代率与生活保障水平替代率,以一级伤残为例,研究发现:16岁伤残年龄点,所有省份一次性支付都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收入损失,63%的省份达不到低保水平;35岁伤残年龄点,所有省份一次性支付都不能完全替代劳动力收入损失,22%的省份达不到低保水平;50岁伤残年龄点,所有省份高于低保水平,仅26%的省份完全替代劳动力收入损失。这充分说明,我国农民工一至四级因工伤残待遇的一次性支付标准太低,难以有效保障工伤农民工的基本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至四级因工伤残 农民工 伤残待遇 劳动力工资损失替代率 生活保障水平替代率
下载PDF
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确认的理论瓶颈与突破--以非标准劳动关系理论为出路 被引量:3
15
作者 吴克孟 《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学报》 2017年第1期37-42,共6页
司法实践对于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确认的理论瓶颈在于我国当前的标准劳动关系模式与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用工实际不符。以非标准劳动关系理论为突破口多元化劳动关系认定模式是解决上述瓶颈的出路。在非标准劳动关系理论下,建筑行业农... 司法实践对于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确认的理论瓶颈在于我国当前的标准劳动关系模式与建筑行业农民工的用工实际不符。以非标准劳动关系理论为突破口多元化劳动关系认定模式是解决上述瓶颈的出路。在非标准劳动关系理论下,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动关系确认的标准简化为业务从属标准,在具体判断上需要确立三项基本原则:中间自然人不阻碍劳动关系原则;劳动关系不突破民事合同关系原则;基于法律技术考量的连带责任原则;同时,建筑行业农民工劳动关系体系应着重确立三种特殊规则:口头劳动合同+不实否认劳动关系的双倍工资支付规则;灵活工时制+法定、行业工资基准规则;劳动者自由离职+用人单位结清待遇无因解除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劳动关系 司法 模式
下载PDF
论大数据促进就业形态的演变与发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木林 李建忠 《呼伦贝尔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36-139,共4页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普遍使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智能化,这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且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加明显。在就业领域,大数据改变了一些传统的就业形态,促成了诸多新职业。随着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新兴行业...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普遍使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越来越智能化,这都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且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越加明显。在就业领域,大数据改变了一些传统的就业形态,促成了诸多新职业。随着数字经济迅速发展,新兴行业发展旺盛,为广大就业者开辟了更加精准、灵活多样、多层次的就业渠道,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以来,新模式新就业形态逆势而上,快速涌现,在推动经济复苏、支撑稳定就业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大数据在推动经济向数字经济转型发展方面,促进就业形态演变与发展方面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 新就业形态 劳动关系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政府干预劳资关系的法理基础
17
作者 李洁芳 姜裕富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41-44,共4页
劳资关系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型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劳动者、资本和政府的三方关系中,政府是决定性的因素。劳资纠纷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的缺位。从宪政视角而言,公民的劳动权是宪法上权利,保障劳动权是国家的义务。政府必须... 劳资关系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体制转型过程中突出的问题。劳动者、资本和政府的三方关系中,政府是决定性的因素。劳资纠纷的根源,很大程度上在于政府的缺位。从宪政视角而言,公民的劳动权是宪法上权利,保障劳动权是国家的义务。政府必须积极介入劳资关系之中,才能实现构建和谐劳资关系的法定职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资关系 劳动权 基本权利 法理基础
下载PDF
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与国际关系的调整
18
作者 张作云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23,共11页
国际关系变动的必然性,从哲学角度看,来源于事物运动的绝对性、特殊性和事物不平衡发展的规律性;从实践角度看,来源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的规律性。影响国际关系变动的因素,有一般因素即生产力、经济制度、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 国际关系变动的必然性,从哲学角度看,来源于事物运动的绝对性、特殊性和事物不平衡发展的规律性;从实践角度看,来源于世界各国经济政治不平衡发展的规律性。影响国际关系变动的因素,有一般因素即生产力、经济制度、上层建筑(包括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等,也有具体因素即国际分工、世界市场、国际贸易、国际信贷、国际货币体系、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分析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给国际关系带来的影响,针对未来一个时期国际关系大体具有的全球化加速进行、多极化迅速发展,东西双方既相互依存又相互争峰,南北差距相对缩小但绝对差距拉大,美国霸权地位开始动摇但还将进一步维持下去,欧盟与美国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妥协等诸多特点,揭示"一超主导、多极发展"的国际关系走向和格局。提出观察和分析国际关系既要有敏感性,又要有前瞻性和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金融 经济危机 国际关系变动 国际关系走势和格局 国际分工 生产力 生产关系 金砖五国
下载PDF
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的现实基础与基本前提
19
作者 王丽雅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5,共3页
现阶段,面对劳动关系的现实挑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企业文化,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调动和发挥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关注企业文化建设中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调整问题,努力在企业内部形成和谐的劳动关系。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以人为本 企业文化 基本前提 劳动关系
下载PDF
系统对应理论及应用
20
作者 姜玲 《天中学刊》 2002年第1期70-73,共4页
系统对应理论是夸克等人在其1985年出版的名著《英语语法大全》中提出的。系统对应理论从七种基本句型出发,通过对应关系解释其他各种句型,从而使语法中众多不同结构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为语法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 系统对应理论是夸克等人在其1985年出版的名著《英语语法大全》中提出的。系统对应理论从七种基本句型出发,通过对应关系解释其他各种句型,从而使语法中众多不同结构有机地联系了起来,为语法结构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应关系 基本句型 语法结构 《英语语法大全》 对应形式 系统对应理论 应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