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3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mpact of Fitness between Consumers and Product-harm Crisis on the Online Dysfunctional Customer Behavior 被引量:1
1
作者 Huichao LI Jiaojiao FENG Jun WA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5期22-26,30,共6页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this 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form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he information will spread quickly when food product harm crisis happens,and the phenomenon that information ... With the popularization of the Internet,this technology has changed the form of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The information will spread quickly when food product harm crisis happens,and the phenomenon that information of product-harm spills over is very common.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 Frustration- Misbehaving" research paradigm,combined with the information dissemination motivation theory,discusses that the fitness between the consumers and the crisis will promote consumers' dysfunctional customer behavior. 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fitness between the consumers and the crisis has significant effect on consumers' dysfunctional customer behavior,perceived social damage has a mediator effect between fitness and consumers' misbehavior,and the moderating effect of consumers' aggression tendency is significant,but not the emotional tendency. The theoretical contribution and valuable implications of findings for communication of crisis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at la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duct-harm CRISIS FITNESS PERCEIVED social harm
下载PDF
Effects of a Revised Moderate Drinking Program for Enhancing Behavior Modification in the Workplace for Heavy Drinkers: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in Japan
2
作者 Koji Harada Michiko Moriyama +2 位作者 Mariko Uno Toshio Kobayashi Takefumi Yuzuriha 《Health》 2015年第12期1601-1614,共14页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e Hizen Alcoholism Prevention Program (HAPPY) and the revised version of HAPPY (HAPPY Plus), and also compared the two program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HAPPY Plus achieved better ...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effects of the Hizen Alcoholism Prevention Program (HAPPY) and the revised version of HAPPY (HAPPY Plus), and also compared the two programs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HAPPY Plus achieved better outcomes for heavy drinkers in the workplace. The HAPPY Plus designed to strengthen participants’ recruitment, perception of threat, stress management, behavior modification by self-monitoring using a calendar-based diary, and to prevent dropout by telephone and e-mail follow-up by a trained nurse. Participants were men and women who consumed at least 20 g and 10 g of alcohol daily, respectively, and had not been diagnosed with alcohol dependence. A group intervention, 3-month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was conducted. The control and intervention groups received the HAPPY and HAPPY Plus, respectively. The primary endpoint was average daily alcohol consumption. The Alcohol Use Disorders Identification Test (AUDIT), weight, body mass index, blood pressure, liver function, goal achievement rate, self-efficacy, and self-esteem were also measured. Out of 88 recruited employees, 83 (intervention group: 40;control group: 43) completed the study (completion rates were 100% and 93.4% respectively). As a result, average daily alcohol consumpti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both groups (p < 0.001), but did not differ between groups. Even though behavior change rate was higher, and self-efficacy and confidence increas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UDIT decreased in both groups but was significant only in the control group. Physiological indicators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improved, but were not significant between the groups. Against the program revision, this study did not prove superiority of HAPPY Plus to the HAPPY regarding the indicators. However, better behavior modification and lower dropout were observed in the HAPPY Plus. Therefore, after further improvement is made, this group intervention program is applied to the workpl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VY Drinkers harmful Use of ALCOHOL MODERATE DRINKING PROGRAM behavior Modification WORKPLACE
下载PDF
The Legal Regulations on Dams Construction on International Rivers: The Compliance of the Nile Basin Upstream States of the Regulations
3
作者 Mosaed Abd Elatty Shetwey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4年第12期718-735,共18页
关键词 尼罗河流域 国际河流 法律规制 大坝建设 上游 法律法规 水利工程 国际争端
下载PDF
Analysis of diffusion behavior of harmful emissions from trackless rubber-wheel diesel vehicles in underground coal mines 被引量:1
4
作者 Yun Hua Wen Nie +4 位作者 Qiang Liu Xiaofei Liu Chengyi Liu Weiwei Zhou Fengning Yu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IE EI CAS CSCD 2022年第6期1285-1299,共15页
To define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harmful exhaust substances from diesel vehicles and support safety risk assessments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s,we performed a multi-species coupling calculation of the emission and d... To define the diffusion behavior of harmful exhaust substances from diesel vehicles and support safety risk assessments of underground coal mines,we performed a multi-species coupling calculation of the emission and diffusion of harmful substances from a trackless rubber-wheel diesel vehicle.A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model of the diffusion of harmful emissions was hence established and verified.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isk analysis,the diffusion behavior and distribution of hazardous substances emitted by the diesel vehicle were studied under 4 different conditions;moreover,we identified areas characterized by hazardous levels of emissions.When the vehicle idled upwind in the roadway,high-risk areas formed behind and to the right of the vehicle:particular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ollutants were measured near the rear floor of the vehicle and within 5 m behind the vehicle.When the vehicle idled downwind,high-risk areas formed in front of it:particularly high concentrations of pollutants were measured near the floor and within 5 m from the front of the vehicle.In the above cases,the driver would not breathe highly polluted air and would be relatively safe.When the vehicle idled into the chamber,however,high-risk areas formed on both sides of the vehicle and near the upper roof.Forward entry of the vehicle caused a greater increase in the concentration of pollutants in the chamber and in the driver’s breathing zone compared with reverse e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esel vehicle harmful emissions Diffusion behavior CFD model Underground coal mine
下载PDF
The application and view of the geochemistry theory in direct coal liquefaction technique 被引量:1
5
作者 Xiaohong XIA Yong QIN 《Chinese Journal Of Geochemistry》 EI CAS 2006年第B08期55-55,共1页
关键词 地球化学 液化现象 迁移
下载PDF
“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干预模式在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中的应用研究
6
作者 张艳萍 严芳 +3 位作者 王海岭 郭正军 赵晶媛 赵玉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25-1832,共8页
背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其病程迁延,对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需要采用综合干预模式,我国线上干预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讨“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DBT)干预... 背景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已成为日益严重的精神卫生问题,其病程迁延,对患者、家庭、社会造成沉重负担。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干预需要采用综合干预模式,我国线上干预管理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目的探讨“互联网+”辩证行为疗法(DBT)干预模式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自杀意念、认知情绪调节、缓解抑郁等方面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5月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系统中出院的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对照单盲法,分为对照组(n=60)和干预组(n=60)。对照组进行药物干预、电话随访及心理咨询,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为期1年的“互联网+”DBT训练,分为4个模块,分别是正念训练、人际效能训练、情绪调节训练和忍受痛苦训练。在干预前及干预6、12个月后,分别采用青少年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认知情绪调节问卷(CERQ-C)、Montgomery-Asberg抑郁量表(MADRS)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杀意念、认知情绪调节、抑郁状态。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健康状态进行比较。结果最终对照组57例、干预组55例完成研究。组间与时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有交互作用(P<0.05);组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时间对SIOSS、CERQ-C、MADRS评分主效应显著(P<0.05)。其中干预组组内干预前后SIOSS、CERQ-C、MADR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组内前后SIOSS评分、MADRS评分和CERQ-C评分中积极重新关注、重新关注计划、积极重新评价、理性分析、灾难化、责难他人维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组内前后CERQ-C评分中自我责难、接受、沉思维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互联网+”DBT干预模式可以有效降低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患者的自杀意念,提高情绪控制水平,缓解抑郁状态,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和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互联网干预 非自杀性自伤 辩证行为疗法 康复 随机对照
下载PDF
“私生饭”行为的现象透视与法理分析
7
作者 刘永红 魏欣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私生饭”对明星追逐的疯狂程度远远超越了正常粉丝的行为边界,他们的行为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扰乱公共秩序,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民事、行政以及刑事上的违法性。我国对“私生饭”行为的法律规制不足,包括缺乏法定“私生饭... “私生饭”对明星追逐的疯狂程度远远超越了正常粉丝的行为边界,他们的行为严重侵犯他人隐私,扰乱公共秩序,影响青少年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民事、行政以及刑事上的违法性。我国对“私生饭”行为的法律规制不足,包括缺乏法定“私生饭”行为的认定,相关案件取证难、审理时间长,互联网监管存在缺陷,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缺失等。我国需约束规制“私生饭”行为,即在法律层面完善相关法律以及诉讼程序,加强互联网的监管;在道德层面强化未成年人家庭与学校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生饭”行为 现象透视 法理分析
下载PDF
破解体育赛事数据法律保护困境:赛事数据使用权益模式
8
作者 李智 汪咏仪 《体育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8-15,共8页
大数据时代体育赛事数据的商业和技术价值不言而喻,为保障赛事组织者的赛事数据权益,理论界提出“确权”保护模式,即依托现有的法律规范或通过立新法进行确权的形式,赋予赛事组织者以赛事数据的相关权利。但由于赛事数据权益主体多、客... 大数据时代体育赛事数据的商业和技术价值不言而喻,为保障赛事组织者的赛事数据权益,理论界提出“确权”保护模式,即依托现有的法律规范或通过立新法进行确权的形式,赋予赛事组织者以赛事数据的相关权利。但由于赛事数据权益主体多、客体类型复杂,以“确权”模式保护体育赛事数据存在着权利内容不明晰、隐私数据保护难的法律困境。因此,可尝试转变对赛事数据权益的保护思路,搁置确权,促进流通,实现收益。构建赛事数据“使用权益”模式,以营利与否决定赛事数据“使用许可”的程度,保障赛事组织者利益;对赛事数据进行分类分级,规范采集、使用标准,加强对运动员隐私数据的保护。从而在赛事数据采集、使用、收益、隐私保护之间达到平衡,实现数据权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赛事数据 赛事组织者 数据使用 数据确权
下载PDF
论药品犯罪中“假药”的认定
9
作者 杨攀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91-106,共16页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了假药的概念之后,如何认定药品犯罪中的假药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该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行刑衔接问题,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对其解决具有指导意义。违法相对论是对法秩序统一性原理最...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删除了假药的概念之后,如何认定药品犯罪中的假药成为理论界与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该问题是一个典型的行刑衔接问题,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对其解决具有指导意义。违法相对论是对法秩序统一性原理最贴切的理解,因此,既不能赞成药品犯罪中的假药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药完全一致的观点,也不能肯定可以完全脱离《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独立认定药品犯罪中假药的观点,而应当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药为前提,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质危害性判断。一方面,只要某种药品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药,即使其对人体健康有实质危害性,也不属于药品犯罪中的假药;另一方面,若某种药品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规定的假药,但不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实质危害,那么,也不能将其认定为药品犯罪中的假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犯罪 假药 法秩序统一性 实质危害性
下载PDF
污染环境罪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1
10
作者 周光权 《政治与法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72,共13页
行为违反国家规定属于污染环境罪的违法要素,对其认定应当按照法秩序统一性的逻辑进行,必须顾及前置法。行为人通过签订买卖合同等形式转移、处置危险物质的,可以认定为违反国家规定。对于本罪中排放、倾倒、处置等实行行为的判断,需要... 行为违反国家规定属于污染环境罪的违法要素,对其认定应当按照法秩序统一性的逻辑进行,必须顾及前置法。行为人通过签订买卖合同等形式转移、处置危险物质的,可以认定为违反国家规定。对于本罪中排放、倾倒、处置等实行行为的判断,需要考虑刑法固有的违法性,且不能离开客观归责的法理。在行为人委托他人处置危险废物的场合,如果其不关心受托人的资质和实际经营情况,转移并任由受托人倾倒废物的,可以构成本罪共犯;但行为人因对方违约而拒绝将废物运回的,其犯罪故意可能被阻却。对“严重污染环境”的理解与本罪的保护法益有关,将生态学的人类中心论理解为生态学的法益与人类中心的法益不相抵触;认为本罪既可以是行为犯也可以是结果犯,既可以是抽象危险犯也可以是侵害犯的主张,未必具有合理性,且实益极其有限。对于“外环境”的确认要在本罪保护法益的指导下进行,避免出现保护不力的局面。对于实务中确定严重污染环境时不当运用鉴定方法,导致损害被放大的问题,也应给予充分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环境罪 实行行为 严重污染环境 生态学的人类中心论 法秩序统一性
下载PDF
电信网络诈骗中罪名认定争议及其教义学应对 被引量:1
11
作者 徐翕明 陈曼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对近五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判决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种犯罪的罪名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关联犯罪上下扩散、罪名群内部认定混乱、帮助行为定性分歧等问题,而这主要是由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法益、行为要件、既遂标准的不明确所引发。... 对近五年来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案件判决书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该种犯罪的罪名认定在司法实践中存在关联犯罪上下扩散、罪名群内部认定混乱、帮助行为定性分歧等问题,而这主要是由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法益、行为要件、既遂标准的不明确所引发。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侵犯的法益具有复合性,即在财产法益之外还有网络公共秩序法益。法益复合性决定了单以诈骗罪无法完整地评价电信网络的诈骗行为,既有的司法解释忽视了电信网络诈骗在行为方式上的特殊性,采用拟制方式将其纳入诈骗罪评价范围考量,导致司法人员在罪名适用时无所适从。因此,必须通过教义学的途径明确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上下游关联行为的罪名归属,从而妥善解决司法适用中的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信网络诈骗犯罪 司法样态 复合法益 关联行为 罪数
下载PDF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法益确证及展开——兼与李冠煜商榷
12
作者 孙昊 《上海体育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5,共12页
关于妨害兴奋剂管理罪保护的法益存在“法益一元论”与“法益二元论”,其中“法益二元论”又可以分为“一元法益说”与“多元法益说”。“法益一元论”与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因果性不足,“多元法益说”则模糊了法益保护的内容,而从法益... 关于妨害兴奋剂管理罪保护的法益存在“法益一元论”与“法益二元论”,其中“法益二元论”又可以分为“一元法益说”与“多元法益说”。“法益一元论”与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因果性不足,“多元法益说”则模糊了法益保护的内容,而从法益内涵、性质看,本罪保护的法益应是“一元法益说”中的体育竞技公平公正。在体育竞技公平公正法益内容的指涉下,妨害兴奋剂管理罪不属于抽象危险犯,而是实害犯,“情节严重”是对“引诱、教唆、欺骗”行为性质的规定,属于违法性要素,对其认定应发挥法益对构成要件的解释机能,重塑“情节严重”的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 实害犯 法益 情节严重
下载PDF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适用实证分析
13
作者 贺炬 陆凌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2-26,共5页
由于立法上部分构成要件重合、相似,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的适用极易混同。通过实证分析586份裁判文书发现:首先,法院对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所侵害法益的定性模糊,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中的国家机关工作秩序和寻衅... 由于立法上部分构成要件重合、相似,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与寻衅滋事罪的适用极易混同。通过实证分析586份裁判文书发现:首先,法院对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所侵害法益的定性模糊,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中的国家机关工作秩序和寻衅滋事罪公共场所秩序的法益区分不明显;其次,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与强拿硬要、起哄闹事型寻衅滋事罪行为方式、外观高度重合。因此,区分两罪也要从法益和行为方式入手,并参考寻衅滋事罪的主观违法要素进行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扰乱国家机关工作秩序罪 寻衅滋事罪 法益 行为方式 主观违法要素
下载PDF
《刑法》第13条新解:范畴提炼及其内在关联
14
作者 马荣春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8,共12页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从《刑法》第13条中提炼出来的最高刑法学范畴,而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性和刑法谦抑性则是可从其中提炼出来的二级范畴。于是,应受刑罚处罚性与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性和刑法谦抑性便构成了《刑法》第13条中的范畴体系... 应受刑罚处罚性,是从《刑法》第13条中提炼出来的最高刑法学范畴,而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性和刑法谦抑性则是可从其中提炼出来的二级范畴。于是,应受刑罚处罚性与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性和刑法谦抑性便构成了《刑法》第13条中的范畴体系:应受刑罚处罚性统摄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性和刑法谦抑性;社会危害性与罪刑法定性构成一种递升关系而非两个标准,故二者不存在对立冲突。刑法谦抑性则对社会危害性和罪刑法定性构成一种反转关系。社会危害性虽然具有刑法学基石地位,但其是应受刑罚处罚性的实质根据;罪刑法定性是应受刑罚处罚性的形式根据,且节制着社会危害性;刑法谦抑性则是应受刑罚处罚性的反面延伸。最终,社会危害性、罪刑法定性和刑法谦抑性从正反两个方向共同支撑着应受刑罚处罚性。切中内含的基本范畴及其内在关联来深度再读《刑法》第13条,就是对其进行一番深度评注和教义学展开。深度再读《刑法》第13条,是出于深度领会其内容,以让其更好地指导刑法实践和助益刑事法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刑法第13条 应受刑罚处罚性 社会危害性 罪刑法定性 刑法谦抑性
下载PDF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行为要件的具体展开
15
作者 卜元钏 《湖北体育科技》 2024年第1期36-40,共5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妨害兴奋剂管理罪,其行为要件的解释不明使得该罪存在成为象征性立法的风险,因此对其进行规范化分析尤为必要。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保护法益是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公平性与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在此前提下...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了妨害兴奋剂管理罪,其行为要件的解释不明使得该罪存在成为象征性立法的风险,因此对其进行规范化分析尤为必要。妨害兴奋剂管理罪的保护法益是国内、国际重大体育竞赛的公平性与运动员的身心健康。在此前提下,应当将立法所列举的行为要件分为“促使型”“提供型”“推使型”3种,根据行为特征与违法性程度的不同分别进行内涵与外延的界定以及实质可罚性的判断,为司法中的实际适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妨害兴奋剂管理罪 保护法益 行为特征
下载PDF
论作为兜底罪名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16
作者 曹波 朱珊霖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62-71,共10页
随着网络产业在新时期的迅猛发展,我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定罪数量逐年上涨,由此引发对该罪名立法设定与司法适用广泛而激烈的反思和质疑,批判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成为兜底罪名的见解层出叠见。为规范该罪名的现实运行以及释放... 随着网络产业在新时期的迅猛发展,我国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定罪数量逐年上涨,由此引发对该罪名立法设定与司法适用广泛而激烈的反思和质疑,批判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成为兜底罪名的见解层出叠见。为规范该罪名的现实运行以及释放该罪名的内在价值,我国应立足该罪的本质意涵,肯定该罪帮助行为正犯化的立法本质,科学看待其兜底罪名的性质特征,重新审视过往对于兜底罪名全然否定的标签,明确该罪的积极意义。在立法设计方面,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针对网络犯罪非接触性、去地域性以及分工离散性的特点,以切断电信网络诈骗等信息网络犯罪的犯罪支援为核心要旨,体现“围点打援”的犯罪打击策略,实现对网络犯罪本身的治罪和治理,在立法技术与立法策略方面具备充分的合理性。在司法实践方面,首先,应当保障罪名适用的处罚正当性,精确罪名的可罚性等价程度,实现罪名处罚的正当性;其次,应建立定罪量刑的归类模型,对行为定罪量刑进行归类分析,构建使法秩序得到统一的结构模型;再次,应规范不同层级罪名适用条件,拒绝随意化与扩张化地认定犯罪;最后,应准确把握明知要件的适用条件,防止帮助行为自身类型化特征不足而诱发的罪刑法定原则危机,充分释放该罪在信息网络犯罪治理中的积极价值,实现刑法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的动态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 兜底罪名 帮助行为正犯化 罪刑法定原则 司法限制
下载PDF
金融产品创新视野下的公私法规范贯通之道
17
作者 刘志伟 《经贸法律评论》 2024年第2期105-120,共16页
以规制与监管为核心品性的金融公法,已无法单独有效调整经济实质或功能相似且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创新性金融产品。新时代金融法制的变革,应以金融产品创新为基础,积极更新金融监管法理念,并更加重视私法在其中的作用。其中,监管法变革... 以规制与监管为核心品性的金融公法,已无法单独有效调整经济实质或功能相似且以风险管理为核心的创新性金融产品。新时代金融法制的变革,应以金融产品创新为基础,积极更新金融监管法理念,并更加重视私法在其中的作用。其中,监管法变革应完成产品功能、交易行为监管的横向协同,私法优化则须借助信义义务的引入来矫正交易主体间失衡的权利义务关系。当然,金融领域公私法规范的贯通融合,着实离不开创新性金融产品交易中消费者保护的桥梁作用。金融公法中获得更新的监管理念,尤其是交易行为监管理念,欲从观念走向实践,亟须借助创新性金融产品及其交易的信息偏在性、专业复杂性,并针对实践中金融机构的误导销售、未勤勉尽责问题,甚至是金融欺诈行为展开。否则,不仅无法解决创新性金融产品交易主体间权利义务关系结构失衡的问题,更无法有效维护金融机构,乃至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产品 行为监管 信义义务 消费者保护 公私法贯通
下载PDF
平台差异化定价行为的法律规制
18
作者 杨靓 王浩 《市场周刊》 2024年第19期166-170,共5页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一些平台经营者利用大数据优势和信息不对称情况,通过算法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施以无关乎成本的差别化定价,平台定价行为对新老顾客的区别定价增加了特定对象的额外交易成本,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等权利,也损害... 在数字经济背景下,一些平台经营者利用大数据优势和信息不对称情况,通过算法技术对不同类型的消费者施以无关乎成本的差别化定价,平台定价行为对新老顾客的区别定价增加了特定对象的额外交易成本,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知情等权利,也损害了市场交易秩序,破坏了正常的商业竞争结构和消费架构。现行法律对该现象均有一定的涉及,但其适用或规制方面都还有待改进,存在较大的立法空白。文章对此进行研究,以更好地保障消费者权益,维护良好健康的消费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台差异化定价行为 知情权 价格歧视 法律规制
下载PDF
元宇宙空间刑法中危害行为的“异化”及“新样态” 被引量:3
19
作者 刘宪权 王哲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73,共11页
在元宇宙空间中,我们应将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概念修正为“被刑法所明文禁止,表现人的意识和意志危害的举动”。这种举动既可以体现为现实世界中人的身体动静,也可以体现为现实世界的人在虚拟世界数字化身的相关举止动作。元宇宙空间既具... 在元宇宙空间中,我们应将刑法中危害行为的概念修正为“被刑法所明文禁止,表现人的意识和意志危害的举动”。这种举动既可以体现为现实世界中人的身体动静,也可以体现为现实世界的人在虚拟世界数字化身的相关举止动作。元宇宙空间既具有传统网络空间无视犯罪“时空距离”的特点,还具有全真再现现实世界中犯罪行为效果的特点,因而可以成为一种新型犯罪空间。这种新型犯罪空间将使在传统网络空间中无法实施的某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犯罪、某些侵犯财产犯罪以及相关有组织犯罪、聚众类犯罪等,能够无视物理空间的“时空距离”在元宇宙空间中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宇宙 空间 危害行为 行为异化 犯罪新样态
下载PDF
数据犯罪刑法规制的具象考察与策略优化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房慧颖 《宁夏社会科学》 2023年第3期74-81,共8页
以维护数据安全、释放数据价值为导向,构建符合我国数据犯罪特征的刑法规制模式,是立法者、司法者和研究者共同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我国刑法中尚未以数据法益为核心建立罪刑规范体系,刑法规制数据犯罪的行为链条和行为类型并不完... 以维护数据安全、释放数据价值为导向,构建符合我国数据犯罪特征的刑法规制模式,是立法者、司法者和研究者共同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我国刑法中尚未以数据法益为核心建立罪刑规范体系,刑法规制数据犯罪的行为链条和行为类型并不完整,仍存在明显的体系性不足与系统性缺陷,导致数据犯罪的刑法规制在立法层面和司法层面都面临困境,且难以通过刑法教义学的阐述来解决,因此数据犯罪刑法治理在立法论层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为了兼顾数据犯罪刑法规制模式的系统性与有效性,同时保持刑法介入社会治理的谦抑性,数据犯罪的刑法治理应贯彻“严而不厉”的基本思想。通过构建纵向维度与横向维度的治理链条,形成数据犯罪的立体化刑法治理体系,实现对数据犯罪行为从上游到下游的有效治理和对数据犯罪行为类型的全面规制。同时,应严格把握数据犯罪刑法治理的轻重程度,寻求社会治理与科技发展之间的平衡,谨守刑法不阻碍科技发展的底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犯罪 刑法治理 数据法益 行为类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