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ssess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art Attack,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Rates and Particulate Matter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Using Multivariate Geostatistical Model 被引量:2
1
作者 Faye Anderson 《Occupational Diseases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 2016年第1期8-15,共8页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public concerns of potential adverse health effects from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s well as socioeconomic factors. Heart attack,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rates ... This study addresses the public concerns of potential adverse health effects from ambien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s well as socioeconomic factors. Heart attack, high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rates were investigated against fine particulate matter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for all count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2013. Multivariate multiple regressions as well as multivariate geostatistical predictions show that these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towards assessing the causal inferences between exposure to air pollution and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the three mortality rat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art attack High Blood Pressure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United States Multivariate Geostatistics COREGIONALIZATION Multivariate Multiple Linear
下载PDF
State level correlations between high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symptomology knowledge scores and CVD risk factors and mortality rates
2
作者 Mary Nawal Lutfiyya Krista L. Huot +2 位作者 Maria L. Amaro Michael F. Akers Michael Swanoski 《Health》 2013年第10期1634-1640,共7页
Introduction: In 2008,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accounted for one in three de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Epidemiological analyses suggest that two or more risk factors are the indicator of high risk and/or poor CVD... Introduction: In 2008, cardiovascular disease (CVD) accounted for one in three deaths in the United States. Epidemiological analyses suggest that two or more risk factors are the indicator of high risk and/or poor CVD outcomes. Knowledge of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symptomology has been the focus of much research based on the assumption that accurate identification of an event is critical to reducing time to treatment. There is a paucity of research showing a clear association between knowledge of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symptomology, risk factors, and mortality rates. In this study, we hypothesized that high stroke and heart attack symptomology knowledge scores would correspond to lower stroke or CVD mortality rankings as well as to a lower prevalence of two or more CVD risk factors. Methods: State was the unit of analysis used to examine data from two different sources and combined into a customized database. The first source was a multiyear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urvey (BRFSS)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symptom knowledge module database. CVD and stroke mortality data used came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s (AHA) 2012 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 Update. Spearman’s Rho was the test statistic. Results: A moderate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high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symptom knowledge scores and the percentage of adults with two or more CVD or stroke risk factors. Likewise, a similar correlation resulted from the two variables, high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symptoms knowledge score and CVD mortality rank. Conclusions: This study demonstrated a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 between high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symptom knowledge and lower CVD mortality rates and lower prevalence of two or more CVD risk factors at the state level.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it is important to continue education efforts regarding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symptom knowledge. Pharmacists are one group of health care providers who could enhance the needed public health education effor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NOWLEDGE of heart attack and STROKE Symptomology CVD Risk Factors STROKE MORTALITY CVD MORTALITY
下载PDF
Posture Detection of Heart Disease Using Multi-Head Attention Vision Hybrid(MHAVH)Model
3
作者 Hina Naz Zuping Zhang +3 位作者 Mohammed Al-Habib Fuad A.Awwad Emad A.A.Ismail Zaid Ali Khan 《Computers, Materials & Continua》 SCIE EI 2024年第5期2673-2696,共24页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globally.This disease causes loss of heart muscles and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death of heart cells,sometimes damaging their functionality.A person’s life may ...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s the leading cause of death globally.This disease causes loss of heart muscles and is also responsible for the death of heart cells,sometimes damaging their functionality.A person’s life may depend on receiving timely assistance as soon as possible.Thus,minimizing the death ratio can be achieved by early detection of heart attack(HA)symptoms.In the United States alone,an estimated 610,000 people die fromheart attacks each year,accounting for one in every four fatalities.However,by identifying and reporting heart attack symptoms early on,it is possible to reduce damage and save many lives significantly.Our objective is to devise an algorithm aimed at helping individuals,particularly elderly individuals living independently,to safeguard their lives.To address these challenges,we employ deep learning techniques.We have utilized a vision transformer(ViT)to address this problem.However,it has a significant overhead cost due to its memory consumption and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because of scaling dot-product attention.Also,since transformer performance typically relies on large-scale or adequate data,adapting ViT for smaller datasets is more challenging.In response,we propose a three-in-one steam model,theMulti-Head Attention Vision Hybrid(MHAVH).Thismodel integrates a real-time posture recognition framework to identify chest pain postures indicative of heart attacks using transfer learning techniques,such as ResNet-50 and VGG-16,renowned for their robust feature extraction capabilities.By incorporatingmultiple heads into the vision transformer to generate additional metrics and enhance heart-detection capabilities,we leverage a 2019 posture-based dataset comprising RGB images,a novel creation by the author that marks the first dataset tailored for posture-based heart attack detection.Given the limited online data availability,we segmented this dataset into gender categories(male and female)and conducted testing on both segmented and original datasets.The training accuracy of our model reached an impressive 99.77%.Upon testing,the accuracy for male and female datasets was recorded at 92.87%and 75.47%,respectively.The combined dataset accuracy is 93.96%,showcasing a commendable performance overall.Our proposed approach demonstrates versatility in accommodating small and large datasets,offering promising prospects for real-world ap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mage analysis posture of heart attack(PHA)detection hybrid features VGG-16 ResNet-50 vision transformer advance multi-head attention layer
下载PDF
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4
作者 张晓莹 付瑞萍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6期63-66,共4页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5)采用阿托伐他... 目的探究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3月寿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n=45)采用阿托伐他汀片联合常规治疗,观察组(n=45)采用常规治疗、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联合阿托伐他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血清一氧化氮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内皮素-1及外周血循环内皮微颗粒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射血分数高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短于对照组,心肌耗氧量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他汀类药物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能提升其血管内皮功能及心功能,改善心绞痛症状,安全性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他汀类药物 曲美他嗪 血管内皮功能 心绞痛发作
下载PDF
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5
作者 袁敏 高海军 +2 位作者 查远琼 吴琴 娄国梁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7期17-20,共4页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邮电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 目的:探讨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2年12月贵州省人民医院邮电医院收治的86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10 d。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指标、脂代谢指标、生活质量变化情况,并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脑钠肽(BNP)、C反应蛋白(CRP)及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0 d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频率、VAS评分、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LDL-C、TG、TC、BNP、CRP均低于对照组,HDL-C及SF-36中各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芎嗪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绞痛情况,改善血液流变学,调节脂代谢水平,提高生活质量,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川芎嗪 阿托伐他汀 脂代谢 心绞痛发作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
6
作者 陈旭 章玲 《药品评价》 CAS 2024年第3期356-359,共4页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上饶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6)、试验组(n=47)。对照组予常规... 目的 探讨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方法 择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于上饶市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93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n=46)、试验组(n=47)。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在其基础上,试验组予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心绞痛发作情况、心功能、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因子水平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试验组临床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持续时间均缩短,心绞痛发作频次均减少,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优(P<0.05);两组心输出量(CO)、每博输出量(SV)、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均增加,且试验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内皮素-1(ET-1)均降低,一氧化氮(NO)均增加,且试验组较对照组改善更优(P<0.05);两组CRP与IL-6均降低,且试验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确切,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拮抗炎性反应,减少心绞痛发作情况,改善心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丹参注射液 心绞痛发作 血管内皮功能
下载PDF
郑东海医案:心脏神经官能症治疗病例
7
作者 许嵘天 林秋彤 郑东海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20期48-51,共4页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性血管综合征、功能性心脏不适等,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西医对其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多以稳定心率、防止瘀血、阻断靶点与受体结合为主,引发的情志性后遗症较多,临床疗效不理想。中医... 心脏神经官能症又称神经性血管综合征、功能性心脏不适等,属于神经官能症的一种特殊类型,目前病因尚不明确,西医对其无特异性的治疗方法,多以稳定心率、防止瘀血、阻断靶点与受体结合为主,引发的情志性后遗症较多,临床疗效不理想。中医对于心脏神经官能症独特的认知和辨治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传统认知上,结合患者体质辨证论治,多从肝郁、肺虚、阴虚等方面入手,可取得良好疗效。而郑东海教授认为因气机逆乱、阳虚水泛为先,水饮之邪上泛和阴阳不相顺接而形成心脏神经官能症,需秉承易水学派“怡情志,调升降”的理论,采用舒畅患者情志,调理气机,温化水饮,交通阴阳的基本方法治疗。临证时,郑教授使用四逆散合真武汤,不仅可以调畅一身气机,使阴阳之气相互顺接,升降相接,还可以防止因阳气亏虚无以温化水液,导致水饮之邪随逆乱之气机上凌于心。从临床效果来看,中医药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不仅可以较迅速地缓解症状,更可以恢复人体的正常功能,保障患者正常的生活,疗效显著。文章中介绍郑东海教授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学术思想,并附病案一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证 水气凌心 阴阳不相顺接 气血亏虚 心脏神经官能症
下载PDF
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
8
作者 乔丽萍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1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氯吡格雷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盐酸曲美他嗪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心绞痛发作指标(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次数)水平、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期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水平、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和肽素(CPP)、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84.00%(4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均短于治疗前,且研究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均少于治疗前,且研究组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LVE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两组LVESD、LVEDD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PP、GDF-15、CK-MB、NT-proBN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可提高治疗总有效率,改善心功能指标水平,降低心肌损伤标志物和心绞痛发作指标水平,其效果优于单纯氯吡格雷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曲美他嗪 氯吡格雷 冠心病心绞痛 心功能 心肌损伤 心绞痛发作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血府逐瘀汤结合针灸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
9
作者 邹德清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16期125-128,共4页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开展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1∶1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 目的分析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开展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方法108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以1∶1形式将其分成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两组患者均按照冠心病指南予以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再予以血府逐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心绞痛发作情况(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心绞痛发作频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6.30%比对照组85.19%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LVEDV、LVESV较治疗前缩小,LVEF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LVEDV(159.72±16.58)ml、LVESV(92.51±10.07)ml小于对照组的(174.61±16.76)、(102.61±10.83)ml,LVEF(59.28±6.02)%高于对照组的(56.12±5.74)%(P<0.05)。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治疗前缩短,心绞痛发作频率较治疗前减少,且研究组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1.16±0.17)min短于对照组的(3.04±0.54)min、心绞痛发作频率(1.57±0.34)次/周少于对照组的(3.67±1.02)次/周(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结合针灸治疗能够提升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心功能,减少心绞痛发作,且未增加患者不良反应,该方案是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更优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针灸 心功能 心绞痛发作 临床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美托洛尔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肌酶谱及心绞痛发作的影响
10
作者 穆林英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4年第2期81-83,87,共4页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中应用美托洛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对心肌酶谱及心绞痛发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8月收治的86例CHD-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 目的探讨在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中应用美托洛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对心肌酶谱及心绞痛发作的具体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6月—2023年8月收治的86例CHD-AP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单硝酸异山梨酯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美托洛尔片治疗,两组持续用药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肌酶谱、心绞痛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35%,高于对照组的79.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肌酸激酶(132.57±22.42)U/L、肌酸激酶同工酶(12.65±2.87)U/L、乳酸脱氢酶(165.76±20.65)U/L均低于对照组,心绞痛发作次数(2.53±0.25)次/周少于对照组,心绞痛持续时间(2.76±0.33)min/次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托洛尔与单硝酸异山梨酯联合治疗CHD-AP患者可增强疗效、降低心肌酶谱,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缩短心绞痛持续时间,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美托洛尔 单硝酸异山梨酯 心肌酶谱 心绞痛发作
下载PDF
真武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的应用效果
11
作者 王宏基 《智慧健康》 2024年第12期77-79,共3页
目的研究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使用真武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中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 目的研究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中使用真武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本院收治的70例肺心病急性发作期患者进行研究,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5例。其中,对照组在治疗中使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真武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更高,血气分析结果均明显更优,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心病急性发作期,应用真武汤与葶苈大枣泻肺汤联合治疗,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
下载PDF
血清降钙素原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的临床评估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司志燕 宋文奇 +2 位作者 冯晓红 王丹 林丽萍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升高与尚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临床基础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PCT水平分为PCT升高组... 目的评估血清降钙素原(PCT)升高与尚无明确细菌感染证据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临床基础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2月—2017年12月于邯郸市中心医院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根据PCT水平分为PCT升高组及PCT正常组,对比两组患者入院后的临床基础特征,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PCT升高的原因;比较入院后规范治疗48 h后的效果、30 d内全因死亡/再住院发生率。结果共纳入593例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其中PCT正常组521例,PCT升高组72例。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心率增快、肺水肿、白细胞计数、血尿素氮(BUN)与PCT升高呈正相关,白细胞计数相关性最大[OR=2. 19(95%CI:1. 76~2. 73),P <0. 001];而血红蛋白及血清蛋白与PCT的升高呈负相关。标准化治疗48 h后,PCT正常组有67. 9%的患者症状明显改善,高于PCT升高组的55. 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37)。PCT升高组患者30 d全因死亡/再住院率(30. 6%)高于PCT正常组(18. 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2)。结论尽管心力衰竭程度一致,但血清PCT水平升高的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治疗效果差、预后不佳,提示可能存在未诊断或者潜在的细菌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 细菌感染 预后
下载PDF
托伐普坦与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17
13
作者 胡玲玲 任江华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7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比较分析托伐普坦与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法分为托拉塞米组及托伐普坦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在此基础上,托拉塞米组静脉... 目的比较分析托伐普坦与托拉塞米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78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采用奇偶法分为托拉塞米组及托伐普坦组,各39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抗心衰治疗,在此基础上,托拉塞米组静脉滴注托拉塞米治疗,托伐普坦组口服托伐普坦。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各项生化指标及24 h尿量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肌酐值均有所下降,但托拉塞米组仍略高于正常值,而托伐普坦组已恢复至正常范围(P<0.05);托拉塞米组血钠呈下降趋势,而托伐普坦组的血钠较平稳,始终维持在正常范围内(P<0.05);两组血钾、血氯均恢复到正常范围(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量均呈上升趋势,且治疗后第7 d时,托伐普坦组24 h尿量明显高于托拉塞米组(P<0.05)。结论与静脉滴注托拉塞米治疗比较,服用托伐普坦治疗慢性心衰急性发作的效果更好,也可有效去除患者体液储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伐普坦 托拉塞米 慢性心衰 急性发作 疗效
下载PDF
血压控制对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患者近期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方胜先 郭盛 +5 位作者 贺献芝 王海鱼 彭文君 钟庆华 罗伟生 夏斌赞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1年第1期60-62,共3页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收缩压控制水平将192例CHF患者分为低血压水平组(80~100mmHg)、中血压水平组(101~120mmHg)和高血压水平组(121~140mmH... 目的:探讨血压控制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急性加重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在规范治疗的基础上,根据收缩压控制水平将192例CHF患者分为低血压水平组(80~100mmHg)、中血压水平组(101~120mmHg)和高血压水平组(121~140mmHg),观察不同血压水平CHF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显效、有效和无效/恶化率在低血压水平组分别为46.8%(29/62)、45.2%(28/62)和8.1%(5/62),中血压水平组为27.3%(18/66)、54.5%(36/66)和18.2%(12/66),高血压水平组为12.5%(8/64)、50.0%(32/64)和37.5%(24/64)。结论:CHF患者急性加重时血压水平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越低,临床症状改善越快,近期疗效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急性加重 血压 疗效
下载PDF
重组人B型利钠肽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失代偿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5
作者 戴培胜 韩亚岩 +2 位作者 崔娟敏 王岩 李学奇 《医学综述》 2014年第4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失代偿期(DAACH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双鸭山煤炭总医院心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DAA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给予吸氧、强... 目的探讨重组人B型利钠肽(rhBNP)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失代偿期(DAACHF)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双鸭山煤炭总医院心内科2011年3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68例DAACHF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常规治疗组(33例)给予吸氧、强心、利尿、营养心肌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联合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rhBNP,抗心力衰竭治疗7 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①两组心功能指标均较之治疗前明显改善,联合治疗组左心室舒张末期直径、左心室收缩末期直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短轴缩短率、6 min步行运动耐量指标均显著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②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常规治疗组(94.3%vs 7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401,P=0.016);联合治疗组平均住院天数显著少于常规治疗组[(14.2±3.2)d vs(17.4±4.4)d](t=3.413,P=0.001)。③联合治疗组出现低血压、头痛等不良反应比例低于常规治疗组(14.7%vs 4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71,P=0.007)。结论在对DAACHF患者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rhBNP能显著地改善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同时能减缓其他抗心力衰竭药物带来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失代偿心力衰竭 重组人B型利钠肽 心功能 疗效
下载PDF
论“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为湿疮病机本质 被引量:3
16
作者 程宏斌 伍景平 艾儒棣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3期471-473,共3页
通过研究古今典籍,提出"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为湿疮的病机本质的观点。从中医认识疾病的方式、病的基本"证"和患者整体情况下"证"的不同、湿疮临床表现多样与古代病名繁多的实质、历代医家对湿疮病机的认... 通过研究古今典籍,提出"心火脾湿受风而成"为湿疮的病机本质的观点。从中医认识疾病的方式、病的基本"证"和患者整体情况下"证"的不同、湿疮临床表现多样与古代病名繁多的实质、历代医家对湿疮病机的认识、现代中医各家对湿疮病机的认识和诊治、湿疮治疗选方用药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说明其对湿疮病机的认识源于《内经》,各个流派各有侧重,但均揭示本病虽病在表,而与五脏病机相连,内外因素相互作用而发病,内因责之于心火、脾湿,外因主要为风、湿、热邪为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疮 病机 心火 脾湿 受风
下载PDF
真武汤合苏葶丸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左心衰竭的效果探讨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泉 郭光辉 +1 位作者 蒋心悦 郑敏 《世界中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1813-1816,共4页
目的:探讨真武汤合苏葶丸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AECPHD)合并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AECPH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 目的:探讨真武汤合苏葶丸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AECPHD)合并左心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AECPHD合并左心衰竭患者91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用真武汤合苏葶丸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为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心肺功能及血管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上述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真武汤合苏葶丸治疗AECPHD合并左心衰竭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心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武汤 合苏葶丸 肺心病 急性发作期 左心衰竭 证候积分
下载PDF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发作患者N端前脑钠素水平的变化 被引量:21
18
作者 汪芳 王莉 +2 位作者 边文彦 顼志敏 李一石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95-198,共4页
目的 探讨N端前脑钠素(NT-ProBNP)水平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急性发作患者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及长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3年4月-2004年7月我院急诊及住院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44例,年龄18~80岁.于急诊就诊即刻或住院... 目的 探讨N端前脑钠素(NT-ProBNP)水平变化对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急性发作患者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及长期预后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3年4月-2004年7月我院急诊及住院的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44例,年龄18~80岁.于急诊就诊即刻或住院开始抗心衰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5 d和5~7 d时,分别测定NTProBNP水平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素水平;出院后定期随访,随访期限为2年,了解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如死亡、心肌梗死、心衰加重、严重心律失常等).结果 与入院即刻比较,治疗后3~5 d及5~7 d的NT-ProBNP水平均明显下降(P均〈0.05),但治疗后两个时相间差异无显著性;与随访期间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患者比较,发生心血管事件患者的NT-ProBNP水平在各时相均较高(P均〈0.05).RAAS激素血管紧张素原(AO)、血浆肾素活性(PRA)、血管紧张素Ⅱ(ATⅡ)及醛固酮(ALD)的血浆水平变化均不显著.结论慢性心衰急性发作患者早期NT-ProBNP水平即明显下降;就诊时监测NT-ProBNP水平对判定患者病情和危险分层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慢性 急性发作 N端前脑钠素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心血管事件 病情评估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84例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秀文 郑敬茹 +1 位作者 纪春玲 鄢春亭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第34期27-28,共2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草药汤剂(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疗效。方法将168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4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草药汤剂(麻黄,杏仁,生石膏,甘草,黄芪、党参,地龙,丹参,当归,双花,黄芩,桑白皮,桔梗,川芎、生地)口服,观察两组患者症状、血气分析主要指标变化。结果治疗组的症状、血气分析主要指标的改变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疗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 急性发作期 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PDF
1例慢性心力衰竭、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痛风患者下肢持续疼痛治疗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军芳 郑萍 《中国药师》 CAS 2018年第10期1810-1813,共4页
1例80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心悸、气促10余年,反复手足肿痛8年"入院。入院诊断为"二尖瓣狭窄(中度)合并关闭不全(重度)、心功能Ⅳ级、胸腔感染、肺部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CKD 3期)、痛风性关节炎"等多种慢性疾病。... 1例80岁男性患者,因"反复心悸、气促10余年,反复手足肿痛8年"入院。入院诊断为"二尖瓣狭窄(中度)合并关闭不全(重度)、心功能Ⅳ级、胸腔感染、肺部感染、慢性肾功能不全(CKD 3期)、痛风性关节炎"等多种慢性疾病。入院后给予利尿、抗凝、降尿酸治疗。患者左下肢疼痛反复发作且逐渐加重,单次应用激素虽能较快缓解疼痛未诱发心衰,但维持时间较短,为避免长时间应用激素或NSAID诱发心衰发作和能够让患者较好的预防痛风发作,在既往患者秋水仙碱服用后易出现腹泻情况下,临床药师建议尝试给予口服小剂量秋水仙碱0. 25 mg qd,观察是否能够耐受;并分析痛风反复发作的原因是患者共存心衰、肾功能不全多种慢性疾病,后者限制了急性痛风治疗药物的种类选择和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并据此对患者及家属进行用药教育,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药师 心力衰竭 肾功能不全 痛风发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