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sign of a novel modular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 capable of self-turning
1
作者 乔贵方 宋光明 +2 位作者 张颖 孙慧玉 韦中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16年第3期293-300,共8页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accurate angle adjustment in the self-assembly process, a new homogenous hybrid modular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Xmobot is designed. Each module has four rotary joints and a self-turning mec...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inaccurate angle adjustment in the self-assembly process, a new homogenous hybrid modular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Xmobot is designed. Each module has four rotary joints and a self-turning mechanism. With the proposed self-turning mechanism, the angle adjusting accuracy of the module is increased to 2°,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adjusting efficiency of the module in the self-assembly process is also improved. The measured maximum moving distance of the proposed module in a gait cycle is 11.0 cm. Aiming at the multiple degree of freedom (MDOF) feature of the proposed module, a motion controller based on the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CPG) is proposed. The control of five joints of the module only requires two CPG oscillators. The CPG-based motion controller has three basic output modes, i. e. the oscillation, the rotation, and the fixed modes. The serpentine and the wheeled movements of the H-shaped robot are simulated, respective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verage velocities of the two movements are 15. 2 and 20. 1 m/min, respectively. The proposed CPG-based motion controller is evaluated to be effec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modular self-reconfigurable robot structural design motion simulation
下载PDF
Design and Analysis of Gecko-like Robot 被引量:6
2
作者 MENG Cai WANG Tianmiao +3 位作者 GUAN Shengguo ZHANG Long WANG Jing LI Xiaohu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1年第2期224-236,共13页
Gecko-like robot(Geckobot),an important branch of bionic robotics,is a robot that simulates gecko's capacity to climb walls and ceilings.The work environment of the traditional wall-climbing robot is greatly limite... Gecko-like robot(Geckobot),an important branch of bionic robotics,is a robot that simulates gecko's capacity to climb walls and ceilings.The work environment of the traditional wall-climbing robot is greatly limited as the moving structure and adsorption principle of the robot have nothing to do with the real gecko.However,the adsorption principle and moving mode of the real gecko can provide a new way to break through the restrictions of the traditional wall-climbing robot.Inspired by the moving mechanism of geckos, this paper develops the Geckobot with motile body.Two types of Geckobots are addressed:one with compliant flat bar as the body,and the other with prismatic joint as the body.The compliant body not only resembles the moving mode of the real gecko body,but also simplifies the Geckobot's structure.The prismatic joint body is used to adapt the change of body length in ground-to-wall transition. The gait planning on the plane and the transition between perpendicular intersectional planes is discussed,with an emphasi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kinematics degree of freedom(DOF) and body posture.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CPG) neural network is realized in LabVIEW and utilized to control Geckobot's movement.The CPG scheme in Lab VIEW is given,and how CPG is used to control Geckobot to turn or move forward is explored.Simulations are conducted in ADAMS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and gait planning and to acquire some parameters for practical Geckobot development.The experiment with Geckobot-Ⅰand Geckobot-Ⅱon their crawling capacity on the plane and the ground-to-wall transition finds that the robot can complete the crawling movement and ground-to-wall transition,verifying the feasibility of the structure design,gait planning and the CPG motion control.The Geckobot structure design approach,gait planning and the CPG motion control presented would be useful for the research on wall-climbing robo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cko-like robot structure design gait planning ground-to-wall transition central pattern generator
下载PDF
中非裂谷系Bongor盆地强反转裂谷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 被引量:34
3
作者 肖坤叶 赵健 +5 位作者 余朝华 盛艳敏 胡瑛 袁志云 侯福斗 张桂林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72-180,共9页
近年来,强反转裂谷盆地在油气勘探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非裂谷系是强反转裂谷盆地的重要发育区。文中以Bongor盆地为例,分析了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反转是Bongor盆地最显著的... 近年来,强反转裂谷盆地在油气勘探中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中非裂谷系是强反转裂谷盆地的重要发育区。文中以Bongor盆地为例,分析了盆地的构造特征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指出勘探方向。研究表明,反转是Bongor盆地最显著的构造特征,受区域挤压应力场作用,Bongor盆地在晚白垩世和中新世发生了两期反转,特别是发生在晚白垩世桑托期(Santonian)的反转造成盆地整体大幅度抬升,地层遭受强烈剥蚀,剥蚀量达600~1 600 m,盆地剥蚀呈现出西强东弱、北强南弱的特点。反转导致残余地层发生明显的褶皱变形,并最终控制了盆地构造圈闭的成型;同时造成上成藏组合油藏的改造、破坏,使得Bongor盆地成藏模式以源内成藏为主。因此,围绕初陷期凹陷、立足下成藏组合是下步勘探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非裂谷系 Bongor盆地 盆地反转 油气成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浙江中部七子花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被引量:22
4
作者 郝朝运 刘鹏 邬周伟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78-784,共7页
为揭示七子花的种群特征,在浙江中部3个七子花主要分布地设置500 m2样方10个,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七子花的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子花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极少,大树也不多,种群主要集中在幼树、小树和中树阶段,显示... 为揭示七子花的种群特征,在浙江中部3个七子花主要分布地设置500 m2样方10个,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七子花的种群结构和空间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七子花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极少,大树也不多,种群主要集中在幼树、小树和中树阶段,显示出衰退的变化趋势,不同样地的七子花种群结构特征有所差异;由于生境条件的不同,不同样地表现出复杂的分布格局,其中生境条件较差的种群集群程度较高,在人为干扰后,集群程度有减弱的趋势,而某些生境条件较好种群的集群强度较弱,甚至呈随机分布;不同发育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有差异,总体上有集群分布向随机分布、聚集度高向聚集度低变化的趋势;不同区组大小的七子花种群分布格局不同,不同样地之间差异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七子花 种群结构 分布格局 浙江中部
下载PDF
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的膝上假肢测试系统 被引量:1
5
作者 袁刚 徐磊 +1 位作者 付强 王代华 《中国科技论文》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2期2519-2524,共6页
利用Rayleigh振荡器建立了膝上假肢的髋关节上下位移量、转角和膝关节转角等变量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及其构成的中枢模式发生器,分析了该中枢模式发生器中各振荡器控制参数的解算方程。提出并设计了1种由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的系统控制器和... 利用Rayleigh振荡器建立了膝上假肢的髋关节上下位移量、转角和膝关节转角等变量间的数学关系模型及其构成的中枢模式发生器,分析了该中枢模式发生器中各振荡器控制参数的解算方程。提出并设计了1种由基于中枢模式发生器的系统控制器和大腿运动模拟装置组成的膝上假肢测试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产生模拟人体髋关节上下运动、转动的运动曲线和膝关节转动的运动曲线,可在5s内达到稳定的期望振荡;具有抗扰动特性,受到扰动时能在15s内恢复稳定振荡;能够在线调节幅值和频率等控制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结构与系统 膝上假肢 中枢模式发生器 Rayleigh振荡器 测试系统 生物诱导
下载PDF
四足机器人结构柔顺化设计与性能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李冬冬 张秀丽 +1 位作者 周坤玲 龚加庆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究》 2013年第1期1-9,共9页
针对刚性四足机器人动态行走时的躯体姿态不平稳和地面冲击力大等问题,通过借鉴哺乳类四足动物的躯体结构,提出了一种以局部被动自由度为特征的四足机器人柔顺化结构,即,在刚性四足机器人腿部末端添加由压簧约束的直线移动副构成弹性腿... 针对刚性四足机器人动态行走时的躯体姿态不平稳和地面冲击力大等问题,通过借鉴哺乳类四足动物的躯体结构,提出了一种以局部被动自由度为特征的四足机器人柔顺化结构,即,在刚性四足机器人腿部末端添加由压簧约束的直线移动副构成弹性腿部,在腰部添加由扭簧约束的横滚、偏转两个方向的转动副,形成柔性腰部。采用中枢模式发生器(CPG)方法建立了四足机器人的轨迹控制模型,结合力学分析和样机试验确定柔顺结构各个弹性自由度的刚度系数。物理样机运动实验表明,柔顺结构能够有效的降低四足机器人行走时的地面冲击力,减小躯干姿态变化程度,从而提高机器人行走的平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足机器人 柔顺结构 动态运动 中枢模式发生器
下载PDF
现代金融格局下国有商业银行的组织重构
7
作者 汪后继 王刚贞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72-75,共4页
随着资本市场在我国迅速发展 ,人们的金融需求不断变化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 ,国内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金融格局正在并将发生重大变化 ,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的组织结构体系由于存在诸多的弊端 ,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 随着资本市场在我国迅速发展 ,人们的金融需求不断变化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市场 ,国内银行业竞争日益激烈。我国金融格局正在并将发生重大变化 ,国有商业银行的传统的组织结构体系由于存在诸多的弊端 ,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本文在分析了原来组织结构的弊病和银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 ,运用现代管理理论和组织理论 ,提出国有商业的一种改革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格局 国有商业银行 组织重构 组织结构 双中心综合管理模式
下载PDF
宇宙太极中心结构模式
8
作者 冯子道 《安阳大学学报(综合版)》 2004年第4期1-3,共3页
宇宙太极中心论是以太极为中心,将日月地球五星同列相应为客体的思维模式。宇宙太极中心代表阴阳二 元动静消长的宏观和微观规律,具有完整而严谨的排比系统。它反映了自然界--宇宙生命社会现象的一条基本规律, 含有朴素的唯物辩证原理。
关键词 太极 反映 动静 宇宙 基本规律 自然界 中心论 思维模式 排比 微观
下载PDF
中部区域新格局的形成、演进与政策思考
9
作者 喻新安 《科技创新与生产力》 2011年第12期1-7,共7页
介绍了区域发展格局演进下中部地区的战略地位及其提升情况,通过分析区域规划与中部区域发展空间新格局的形成,得出中部六省区域发展格局的演进趋势,并提出中部区域新格局政策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 中部地区 区域发展格局 空间结构
下载PDF
政府政策视角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城镇化分析
10
作者 陈江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6,88,共7页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及城镇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随着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调整,地方政府分别以1978年改革及1994年改革为分界点,适应性地采取不同政策,经济发展模式逐渐由中央政府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过渡到地方政府主导... 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调整及城镇化发展离不开政府的作用。随着与中央政府的关系调整,地方政府分别以1978年改革及1994年改革为分界点,适应性地采取不同政策,经济发展模式逐渐由中央政府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过渡到地方政府主导经济的发展模式,进而导致我国的产业结构及城镇化发生相应的变动。文中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和就业比重作为经济结构的度量指标,利用2012年版《中国统计年鉴》之1952年至2011年的数据,通过分析不同时期政府政策变动相应导致的产业结构及城镇化水平的变动关系,探索建立政府政策对产业结构及城镇化作用的理论框架,为我国产业结构支撑城镇化方面的研究带来了另一思考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城镇化 政府政策 中央政府主导经济模式 地方政府主导经济模式
下载PDF
一个基于HLA的实时仿真通讯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于有志 沈为群 宋子善 《计算机仿真》 CSCD 2008年第2期145-148,166,共5页
HLA目前在仿真系统中广泛应用,其软件实现RTI也已有多个版本,然而直接采用这些RTI软件产品难以满足实时仿真系统实时通讯的开发需求。为了结合HLA的优点开发适应实时需求的仿真平台,对RTI中的通讯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和改进,提出了一个基于... HLA目前在仿真系统中广泛应用,其软件实现RTI也已有多个版本,然而直接采用这些RTI软件产品难以满足实时仿真系统实时通讯的开发需求。为了结合HLA的优点开发适应实时需求的仿真平台,对RTI中的通讯模型进行分析研究和改进,提出了一个基于HLA的集中式多层通讯模型,并给出了通讯管理的策略。通讯模型在硬件上采用多网口网卡完成与各仿真节点的通讯,软件上采用重叠IO套接字模型精简线程的客户端/服务器模式。实验证明,这种通讯模型较大地提高了数据的传输速度,降低了丢包概率,满足了实时仿真系统地开发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层体系结构 实时仿真 集中式网络结构 设计模式
下载PDF
分层比对分层旋流火焰稳定模式及流动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思睿 刘训臣 +3 位作者 李磊 韩啸 张弛 齐飞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19-628,共10页
应用高速激光诊断系统,对中心分层旋流火焰开展了流场与火焰结构的多参数同步测量,研究了分层比对火焰动力学及瞬态流动结构的影响。通过20kHz高频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和高频粒子示踪测速技术,研究了不同分层比下的火焰模式和稳定机理,并... 应用高速激光诊断系统,对中心分层旋流火焰开展了流场与火焰结构的多参数同步测量,研究了分层比对火焰动力学及瞬态流动结构的影响。通过20kHz高频平面激光诱导荧光和高频粒子示踪测速技术,研究了不同分层比下的火焰模式和稳定机理,并揭示了流场结构沿轴向的定量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提高分层比可以改变分层旋流火焰中火焰面相互作用模式,使主火焰的稳定机理由接触点火变为融合点火机理。同时分层比也会改变火焰释热区的位置,使流场结构以及脱落旋涡的空间分布发生改变。应用旋涡识别方法定量提取了脱落旋涡的位置,获得了内剪切层中脱落旋涡的空间分布和轴向演化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比 中心分层旋流火焰 多参数同步测量 火焰面相互作用模式 流动结构
下载PDF
星形张拉整体可展结构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罗阿妮 刘贺平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2-227,共6页
提出了一种星形张拉整体可展结构.该结构基于张拉整体单元转化的星形张拉整体结构构建,具有中心单一构件驱动即可实现结构折展的特点.针对星形张拉整体可展结构的工作原理、驱动原理、中心构件长度对结构参数和力学参数的影响等,通过理... 提出了一种星形张拉整体可展结构.该结构基于张拉整体单元转化的星形张拉整体结构构建,具有中心单一构件驱动即可实现结构折展的特点.针对星形张拉整体可展结构的工作原理、驱动原理、中心构件长度对结构参数和力学参数的影响等,通过理论分析和仿真研究,对其折展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拉整体单元 可展结构 星形张拉整体结构 中心构件 折展方式
下载PDF
沈阳市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多中心化及制造业空间分布郊区化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万波 张辉 +1 位作者 王辉 杜鹏 《资源与产业》 2023年第1期67-78,共12页
识别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描述不同职能中心的空间集聚特征,刻画沈阳市中心城区制造业郊区化扩散趋势,为沈阳市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市空间组织营造提供参考。基于不同职能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的城市职能分类基... 识别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描述不同职能中心的空间集聚特征,刻画沈阳市中心城区制造业郊区化扩散趋势,为沈阳市中心城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城市空间组织营造提供参考。基于不同职能的兴趣点(point of interest, POI)数据的城市职能分类基准,采用ArcGIS10.7、GeoDa1.12和Crimestat3.3软件,运用核密度分析、空间热点聚类、标准差椭圆、空间自相关等方法,识别2020年城市多中心空间结构,测度不同功能类型设施的空间关联性,分析1998年、2008年和2020年制造业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2020年,城市空间结构表现为“多个中心、圈层放射”,通过“一主四副”的城市规划引导,大致形成了3个等级的城市中心体系,基本符合2011—2020年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除了主城区的集聚组团式的单中心之外,各个副城也都形成了各自的次级中心,符合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2)1998—2020年,制造业企业不断向城市外围地区迁移扩散,主要分布在西、南方向的三四环城市郊区,形成了铁西产业新城、永安新城等产业集聚区域,基本符合2011—2020年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3)沈阳市不同功能空间均呈现出西南—东北方向的延伸,不同功能类型之间存在明显的“中心—外围”的嵌套式城市功能体系。不同功能类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相关性,以制造业为代表的工业功能区具有一定的排他性,制造业集聚区域的城市功能比较单一,居住设施、商业服务设施、公共管理与服务功能设施存在较强的空间相关性,形成多种功能混合的综合服务中心。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城市功能和优化产业布局,完善以城市核心生产功能为主的工业区的生活服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空间结构 产业空间格局 多中心 POI(兴趣点) 沈阳市
下载PDF
冀中坳陷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发育特征及成藏模式 被引量:39
15
作者 易士威 赵淑芳 +3 位作者 范炳达 刘井旺 杨年荣 谢怀兴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1-367,共7页
由于独特的构造演化,冀中坳陷潜山圈闭十分发育,从而成为重要的勘探领域。冀中坳陷潜山构造带可以划分为陡坡、缓坡和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3种类型。根据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的构造发育特征、储盖组合特征、封闭保存特征以及油气供给方式,... 由于独特的构造演化,冀中坳陷潜山圈闭十分发育,从而成为重要的勘探领域。冀中坳陷潜山构造带可以划分为陡坡、缓坡和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3种类型。根据中央断裂潜山构造带的构造发育特征、储盖组合特征、封闭保存特征以及油气供给方式,将中央断裂构造带潜山油气成藏划分为3种模式,即:以任丘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河西务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埋-中隆-晚稳定型成藏模式、以及以肃宁潜山构造带为代表的早隆-中埋-中稳定型成藏模式。研究表明,构造作用控制潜山的规模和油气的供给方式,对潜山储层的发育及油气的保存也有重要的影响。3种模式中以早隆-中埋-晚稳定型各种成藏要素匹配最好,成藏条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饶阳凹陷 廊固凹陷 中央构造带 潜山油藏 成藏模式
下载PDF
莺歌海盆地底辟流体动态平衡体系及气藏模式 被引量:10
16
作者 宋瑞有 于俊峰 +2 位作者 韩光明 郝德峰 杨宝成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30-536,共7页
中央底辟带是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的主产区,底辟的物质构成及活动方式,直接控制着天然气的成藏过程与特点。为探索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带天然气成藏过程和气藏特征,阐述了底辟的主要侵入方式,重点总结并剖析了底辟流体的动态平衡形式,分析... 中央底辟带是莺歌海盆地天然气的主产区,底辟的物质构成及活动方式,直接控制着天然气的成藏过程与特点。为探索莺歌海盆地底辟构造带天然气成藏过程和气藏特征,阐述了底辟的主要侵入方式,重点总结并剖析了底辟流体的动态平衡形式,分析了流体动态平衡控制下的气藏特点。依据物质构成和侵入方式,可将研究区底辟群分为缓慢挤入型、持续刺穿型、周期塌陷型及混合突破型,前3种分别属于泥底辟主导的层递扩散体系、流体前锋诱导的刺穿碎裂体系、流体柱主导的周期性宣泄动态平衡体系。在动态平衡体系下,气藏为多期充注的混合气,气藏多层叠置,充注程度不一;同构造层结构复杂,多个含油气系统并存;天然气地球化学组分具分层性,碳同位素值倒置。气藏勘探中,区分底辟侵入方式尤其必要,应综合从目标圈闭的类型、砂体与底辟的关系及邻近相关气藏等进行综合分析,以判断圈闭的含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莺歌海盆地 中央底辟带 底辟构造 侵入方式 动态平衡体系 气藏模式
下载PDF
结合洄游模式的中西太平洋鲣资源评估
17
作者 黄雨辰 耿喆 +2 位作者 冯佶 石一茜 朱江峰 《大连海洋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52-662,共11页
为评估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状况,探究洄游模式对鲣资源评估的影响,将中西太平洋鲣渔业划分为8个管理区域和31个船队,重点结合鲣分季节的种群洄游特点,采用年龄结构Stock Synthesis 3(SS3)模型,设置4种不同情景对其资... 为评估中西太平洋鲣(Katsuwonus pelamis)资源状况,探究洄游模式对鲣资源评估的影响,将中西太平洋鲣渔业划分为8个管理区域和31个船队,重点结合鲣分季节的种群洄游特点,采用年龄结构Stock Synthesis 3(SS3)模型,设置4种不同情景对其资源进行评估,并对鲣不同年龄阶段的洄游模式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鲣资源处于健康状况,未发生资源型过度捕捞(B cur/B 40%=1.9>1)和捕捞型过度捕捞(F cur/F 40%=0.712<1);SS3模型敏感性分析显示,陡度参数(h)对评估结果影响较大,h值越大,评估结果越乐观;不同年龄段的鲣在不同季节呈现不同的洄游模式,考虑季节性洄游对资源评估的影响显著,若评估模型忽略洄游过程,将低估捕捞对资源的影响。研究表明,在资源评估中考虑分季节、年龄的洄游情况更能反映鲣种群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渔业资源评估 年龄结构模型 洄游模式 中西太平洋
下载PDF
川中地区龙王庙组颗粒滩储层关键参数计算及评价 被引量:4
18
作者 贺洪举 齐宝权 +3 位作者 苗清 黄宏 陈邦定 丁邦春 《测井技术》 CAS 2021年第5期514-520,共7页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中段下古生界寒武系龙王庙组主要为局限台地沉积,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颗粒滩亚相。颗粒滩储层经历多期改造作用,为典型的深埋藏滩相岩溶储集层,呈现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从岩心入手,结... 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中段下古生界寒武系龙王庙组主要为局限台地沉积,优质储层主要分布于颗粒滩亚相。颗粒滩储层经历多期改造作用,为典型的深埋藏滩相岩溶储集层,呈现孔隙度低、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的特点。从岩心入手,结合高分辨电成像测井资料,根据滩相沉积学理论,建立龙王庙组颗粒滩相识别模式。利用特殊的处理技术,建立储层溶洞、孔隙结构和渗滤能力3个关键参数的计算和评价方法,构建储层品质分级评价模型及标准,并在100余口井的实践中效果显著,测井解释符合率达95.8%。该技术方法为中国单体规模最大的特大型海相碳酸盐岩整装气藏的发现和探明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滩 识别模式 溶洞 孔隙结构 渗滤能力 模型 分级标准 川中地区
下载PDF
中部地区对外贸易的格局与结构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宋周莺 车姝韵 刘卫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2291-2304,共14页
中部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对滞后区。但随着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其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的贸易地位逐渐提升,并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重要的外贸增长点。基于大量数据分析,采用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 中部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相对滞后区。但随着中部崛起等战略的实施,近年来其贸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在全国的贸易地位逐渐提升,并成为后金融危机时期中国重要的外贸增长点。基于大量数据分析,采用贸易结合度、显性比较优势、出口相似度、模块度等方法,从空间格局和商品结构两个维度,深入刻画中部地区贸易发展格局并分析其成因。结果发现:(1)中部地区贸易发展中心逐渐向北转移,形成以河南为核心的外贸格局;地级市层面呈现以省会城市向周边辐射扩散的外贸格局;(2)中部地区最大的贸易伙伴为美国、日本等传统贸易大国和澳大利亚等资源型出口国,而相互依存度较高的贸易伙伴主要是东南亚国家和非洲部分经济欠发达国家,二者存在明显空间错位;(3)中部地区外贸商品结构相对较优但各省相似程度较高,出口以电机设备、机械器具类商品为主,进口以矿砂及矿渣、电机设备类商品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贸易 空间格局 进出口结构 商品结构 中部地区
原文传递
中国与中亚五国农产品贸易模式研究 被引量:52
20
作者 陈俭 布娲鹣.阿布拉 陈彤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89,共12页
本文基于比较优势和技术构成两个方面运用统计描述、指数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均发生了变化。中亚五国农产品在中国市场比较优势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 本文基于比较优势和技术构成两个方面运用统计描述、指数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对2001-2012年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进行了系统考察。研究发现在考察期内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均发生了变化。中亚五国农产品在中国市场比较优势呈现出明显的二元结构,出口日益向低技术附加值农产品集中;中国农产品在中亚五国市场整体竞争力恶化,出口日益向中等技术附加值农产品集中,且整体技术水平呈现下降。目前中国与中亚五国形成的这种双边农产品贸易模式是一种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存在很大改进空间,短期来看这种状态仍将持续,长期来看将会发生大的改变,中国当积极主动采取各种措施努力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中亚五国 农产品 比较优势 技术构成 贸易模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