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宋怀乡词意象研究
1
作者 陈咏贤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19期196-198,共3页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北方地区被金、蒙古等外族占领,许多文人因国破家亡而背井离乡。这一历史背景,加之南宋特殊的地理环境,如江南水乡的秀丽与江北荒凉的对比,深刻影响了词人的创作情感和意象选择。文章分析了这些词人的... 南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北方地区被金、蒙古等外族占领,许多文人因国破家亡而背井离乡。这一历史背景,加之南宋特殊的地理环境,如江南水乡的秀丽与江北荒凉的对比,深刻影响了词人的创作情感和意象选择。文章分析了这些词人的代表作,探讨了怀乡词中的自然、乐器、动物等意象如何被用来表达情感与思想,最终揭示了南宋怀乡词作为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文学价值与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怀乡词 意向 创作 文学价值
下载PDF
论南宋试官锁院诗的艺术特色
2
作者 于友 《莆田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8-94,共7页
探析南宋锁院诗创作的内在脉络;分析锁院诗文本,发现南宋试官锁院诗诗歌内涵的深度与广度较前代有较大提升,这使得南宋锁院诗呈现出新的艺术特色;认为南宋试官锁院诗这一特殊的科举文学题材的艺术表现是科举与文学交织互动的结果。
关键词 南宋 锁院诗 艺术特色 科举制度 个体创作
下载PDF
南宋古文评点缘起发覆——兼论古文评点的文章学意义 被引量:14
3
作者 祝尚书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4-82,共9页
始于北宋末的科举策论、经义的程式化,是南宋评点兴起的历史契机,而诗赋程式、“江西诗派”诗文论则是评点家的参照模式和评论方法。南宋的古文评点有着重要的文章学意义,它所揭示的文章技法的精华部分,就是在今天也不过时。
关键词 南宋 古文评点 科举 程式 诗赋格法 江西诗派
下载PDF
论文人画从北宋到南宋之变 被引量:6
4
作者 邓乔彬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5年第5期112-118,共7页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影响了绘画,“破体”为文而至绘事,颇多诗画相通之论。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提出了系统的画家修养论;(2)倡导绘画的传神论;(3)确立了“书画当观韵”的标准。在创作上大致可分三类,其中,苏轼... 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影响了绘画,“破体”为文而至绘事,颇多诗画相通之论。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理论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提出了系统的画家修养论;(2)倡导绘画的传神论;(3)确立了“书画当观韵”的标准。在创作上大致可分三类,其中,苏轼、文同、米芾等被视作典型的文人画。南宋文人画的逐渐退潮,除了院画兴盛的外部因素外,更出于自身的原因。其变化与转型体现在五个方面:(1)文人画几可看作是画院以外绘画的代称;(2)有借鉴院画之长并与院画结合之势;(3)创作主力转移到水墨竹石花卉;(4)开绘画与诗、书、印结合之先河;(5)僧道作品形成了狂逸的创作风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北宋 理论与创作 南宋 变化与转型
下载PDF
论南宋寿词的分型及特征——兼论祝寿文学的历史演进 被引量:8
5
作者 李红霞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7-90,共4页
祝寿之辞始自先秦,此后绵延不衰。纵观南宋以前寿诗、寿词的历史流变,其创作多限于庙堂,颂扬对象多为王卿贵族,内容风格单一。南宋祝寿风气炽盛,直接带动了寿词创作的普遍流行,其类型可分为寿圣寿官词、寿亲寿友词和自寿词三大类。寿圣... 祝寿之辞始自先秦,此后绵延不衰。纵观南宋以前寿诗、寿词的历史流变,其创作多限于庙堂,颂扬对象多为王卿贵族,内容风格单一。南宋祝寿风气炽盛,直接带动了寿词创作的普遍流行,其类型可分为寿圣寿官词、寿亲寿友词和自寿词三大类。寿圣寿官词因其应制酬唱之目的而带有谀美色彩和模式化特征;寿亲寿友词因祝颂的功利需求虽不免有一些尘俗观念和价值提升,但因其表现了人伦真情的温馨和生命意义的美好,因而具有一定的思想意义和审美价值;自寿词摆脱了他寿的功利目的,审视并探索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深刻揭示词人深婉细腻的心迹,带有浓烈的个性化色彩,风格少有他寿词的喜庆欢愉而多以悲愤激越为基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寿诗 寿词 他寿 自寿
下载PDF
元好问、严羽宋诗持论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刘福燕 延保全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金与南宋对峙,其文艺思想、诗学批评差异很大。作为当时南北诗学的代表人物,元好问和严羽对宋诗持论同中有异。其相同处表现在两人都对宋诗持批评态度,不同之处在于元好问论诗无门户之见,对宋诗的评价侧重于思想内容且较为客观中肯。严... 金与南宋对峙,其文艺思想、诗学批评差异很大。作为当时南北诗学的代表人物,元好问和严羽对宋诗持论同中有异。其相同处表现在两人都对宋诗持批评态度,不同之处在于元好问论诗无门户之见,对宋诗的评价侧重于思想内容且较为客观中肯。严羽则门户之见森严,对宋诗批评过甚。探究两人宋诗持论差异之成因,可见其主要受文化思潮、国情时势以及自身素养等多方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严羽 诗学 宋诗 南宋
下载PDF
论唐宋词的“南唐范式”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兆鹏 胡玉尺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07-113,共7页
"南唐范式"是唐宋词中有别于"花间范式""东坡范式""清真范式"三大创作范式的一种抒情范式,它起源于五代时期词人韦庄,定型于南唐李煜,而造极于北宋之世,对词体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是真... "南唐范式"是唐宋词中有别于"花间范式""东坡范式""清真范式"三大创作范式的一种抒情范式,它起源于五代时期词人韦庄,定型于南唐李煜,而造极于北宋之世,对词体发展的进程产生了极大影响,是真正意义上的文人士大夫之词。"南唐范式"善于书写人生痛苦,善于书写自我的真情实感,常书写怀旧、离别、相思、漂泊等有关内心感受的题材,同时还具备深情美、质朴美、真切美、悲剧美等审美价值。唐宋词的"南唐范式"成就了宋词一代之文学,在词史上有着极为关键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 抒情范式 南唐 李煜
下载PDF
南宋鄞县陈著诗歌用韵考 被引量:2
8
作者 钱毅 刘尧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71-77,共7页
南宋鄞县陈著诗歌1248首,共1371个韵段,系联为18个韵部。不同韵部之间存在合押现象。陈著诗歌用韵丰富了宋代诗文用韵研究的语言材料,也有助于宋代通语及方音的研究。
关键词 南宋 鄞县 陈著 诗韵
下载PDF
唐宋园林诗词文化和园林意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凯 梁红 赵鸣 《建筑与文化》 2016年第10期214-215,共2页
园林诗词随着文人造园的产生和园居活动的频繁,逐渐形成一支风雅华丽的诗歌种类。唐宋园林诗词在不同时代审美转变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影响下不断变化。本文通过诗词中"物境、情境、意境"和园林中"生境、画境、意境"... 园林诗词随着文人造园的产生和园居活动的频繁,逐渐形成一支风雅华丽的诗歌种类。唐宋园林诗词在不同时代审美转变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影响下不断变化。本文通过诗词中"物境、情境、意境"和园林中"生境、画境、意境"的对比,探索园林诗词的"三境"特点。并从"三境"出发,研究唐宋诗词意境流变的物质基础、哲学思想和社会背景,阐述园林诗词意境流变的动态变化并剖析其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 园林诗词 意境 流变
下载PDF
南宋花鸟画的变化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乔彬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5期109-112,共4页
南宋的花鸟、走兽类绘画较之北宋来,主要有四点变化:表现出充分的创作个性和特长,风格、技法呈多样性发展;注重主体与环境关系的处理,花鸟改变了北宋的全写实,畜兽则相反地转向了全写实;将北宋的长卷大轴,转为以册页和纨扇为主,向小型... 南宋的花鸟、走兽类绘画较之北宋来,主要有四点变化:表现出充分的创作个性和特长,风格、技法呈多样性发展;注重主体与环境关系的处理,花鸟改变了北宋的全写实,畜兽则相反地转向了全写实;将北宋的长卷大轴,转为以册页和纨扇为主,向小型、精巧化发展;继承北宋文人画的传统,并发展出“四君子”、“岁寒三友”,以之寄托高洁情怀或民族气节,且将水墨花卉竹木的艺术性推进了一大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花鸟画 环境关系 北宋 多样性 艺术性
下载PDF
“宋词一代之胜说”释疑 被引量:3
11
作者 沈松勤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1期89-97,共9页
“宋词一代之胜说”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组成部分,起源于元代,流行于明清,至王国维、胡适更赋予其理论色彩,被视作“惟一正确的中国文学史观”。这一文学史观以“文体代兴”为核心,并具有以理念为本体的“非历史化”特征,其目的... “宋词一代之胜说”是“一代有一代之文学说”的组成部分,起源于元代,流行于明清,至王国维、胡适更赋予其理论色彩,被视作“惟一正确的中国文学史观”。这一文学史观以“文体代兴”为核心,并具有以理念为本体的“非历史化”特征,其目的是为了强调文学的新变,不乏历史意义。但它将文学的发展简单归之于文体的发展,把文体演变史等同于整个文学发展史,既忽略了文学发展的丰富性与多元化特征,又难以真正认识文体本身的演进规律。就文学史实而言,在宋代常见的诗、文、词三种文体中,无论繁荣发达还是代表性都与词无缘。宋词虽取得了宋诗、宋文无法替代的成就,却始终没有占据“一代之胜”的历史地位。因此,在宋代文学史的研究中,不宜使用这个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词 文体代兴 非历史化 中国 文学史观
下载PDF
论诗诗与南宋后期诗学批评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飞 赵厚均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56-163,287,共8页
有宋一代,论诗诗是与诗话同等重要的诗学批评形式,研究宋代尤其是南宋后期的诗学批评及其审美建构,论诗诗是不可忽视的一个考察领域。文章着重从数量、诗学批评价值及繁盛原因等几个方面对宋代论诗诗作出考察。
关键词 论诗诗 诗学价值 繁盛原因
下载PDF
隐逸词在南宋遗民词中的新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丁楹 丁称生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80-85,共6页
元初南宋遗民词人是一个颇具特色的群体,南宋遗民词中的隐逸词是宋亡后士大夫心理与境遇的反映。南宋遗民词人的心奥,南宋遗民词中隐逸词的新特点,是在宋末元初那一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是其时的特有文化现象。
关键词 隐逸词 南宋遗民词 产生 特点 新变 价值
下载PDF
南宋的多元文化与文学流派 被引量:4
14
作者 邓乔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4年第1期82-89,共8页
北宋的主流文化是士大夫文化,因长期党争而士风渐坏,在南宋的政治环境中这一文化逐渐衰落。由于统治者的扶植,且顺应了时代之需,南宋理学大盛,理学家留意于文学理论和诗文创作,朱熹尤有建树。宋代士大夫普遍悦禅,参与了禅林文化建设,南... 北宋的主流文化是士大夫文化,因长期党争而士风渐坏,在南宋的政治环境中这一文化逐渐衰落。由于统治者的扶植,且顺应了时代之需,南宋理学大盛,理学家留意于文学理论和诗文创作,朱熹尤有建树。宋代士大夫普遍悦禅,参与了禅林文化建设,南宋禅僧多追求文人的生活意趣,诗歌不乏佳作。南宋地狭官冗,读书人沦为"谒客",江湖文化遂成廊庙与隐逸外的主要文化形态,江湖诗派为此时的重要流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多元文化 理学 禅林 江湖 诗文流派
下载PDF
试论南宋院体山水画的诗意内蕴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野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1-138,106,160,161,共11页
诗画融合是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成就。画史上论述诗画融合,一般都聚焦于文人画传统,将诗书画印合一视为文人画的典型特征。南宋院体山水画在古代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已有研究大多从绘画技法上对之加以认可,而无关乎"... 诗画融合是中国古代绘画传统的主要特征和重要成就。画史上论述诗画融合,一般都聚焦于文人画传统,将诗书画印合一视为文人画的典型特征。南宋院体山水画在古代绘画中占有重要地位,但已有研究大多从绘画技法上对之加以认可,而无关乎"诗画融合""诗画一律"等相关于诗意内蕴这一中国绘画艺术传统最为推崇的艺术风格与内在精神特质层面。深入南宋院体山水画发展历程,可见大量蕴含浓郁诗意的作品,体现出融于构图、笔墨等形式语言本质层面的诗画融合境界,由内而外地散发出中国古典绘画艺术民族特征的韵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院体山水画 诗画融合 诗意
下载PDF
词调三分与词学转型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水云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47-152,192,共6页
词调"三分法"的出现,在明清词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词学由音乐谱时代进入到格律谱时代,改变了明代以后词选与词谱编刻的体例及其发展方向。"三分法"自从提出以来,成为明清时期最为常用的词学批评... 词调"三分法"的出现,在明清词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标志着中国词学由音乐谱时代进入到格律谱时代,改变了明代以后词选与词谱编刻的体例及其发展方向。"三分法"自从提出以来,成为明清时期最为常用的词学批评话语,既表现在对词的体性问题的探讨上,也体现在清初不同词派对于词学主张的阐扬和词史观念的表达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调三分 词学转型 格律谱 体性辨析 南北宋之争
下载PDF
诗史与命名:刘克庄“诗祖”论及其他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元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1-156,共16页
刘克庄是晚宋诗坛杰出的诗人和富有创见的诗论家。他运用诗作、诗话、诗选及序跋题记等形式,提出"诗祖""派家""家数"等一系列典范命名和诗学范畴,为宋诗的演进、宋代诗人的经典化作了重要的理论总结,形... 刘克庄是晚宋诗坛杰出的诗人和富有创见的诗论家。他运用诗作、诗话、诗选及序跋题记等形式,提出"诗祖""派家""家数"等一系列典范命名和诗学范畴,为宋诗的演进、宋代诗人的经典化作了重要的理论总结,形成自成体系的宋诗史观。与张戒《岁寒堂诗话》、严羽《沧浪诗话》扬唐抑宋的诗学倾向相比,刘克庄排除了狭隘的门户之见和"影响的焦虑",提出宋代文学全面超越唐人的论断,对两宋诗坛主要诗人、不同风格和派别给予全面而客观的品鉴、阐释、评价,表现了强烈的文化优越感、自觉的"本朝"文学史观,凸显了当代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克庄 诗祖 派家 本朝 诗史观 南宋诗学
下载PDF
南宋遗民词中人格形象的建构 被引量:5
18
作者 丁楹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9-15,共7页
南宋遗民词中的隐士形象,给词体文学的抒情世界和审美意蕴注入了新质,反映出宋元易代之际民族社会的苦难和词人个体命运的不幸,以及他们寻求解脱苦难、摆脱不幸的途径,具有独特的认识价值和审美意义。
关键词 南宋遗民词 人格形象 建构
下载PDF
《词综》与《乐府补题》的关系——兼论浙西词派咏物词的演变 被引量:3
19
作者 于翠玲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42-147,共6页
朱彝尊在编纂《词综》过程中发现了《乐府补题》的版本,并将其大部分词收入《词综》,这扩大了《乐府补题》的传播范围。朱彝尊等人以“拟补题”和“后补题”形式创作了大量咏物词,这形成了浙西词人的独特风格,也影响了以后浙西词派的发... 朱彝尊在编纂《词综》过程中发现了《乐府补题》的版本,并将其大部分词收入《词综》,这扩大了《乐府补题》的传播范围。朱彝尊等人以“拟补题”和“后补题”形式创作了大量咏物词,这形成了浙西词人的独特风格,也影响了以后浙西词派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彝尊 《词综》 《乐府补题》 浙西词派 咏物词
下载PDF
韩诗之变与苏诗的变中之变——论苏轼对韩愈诗歌的承传创变与宋代新诗格的确立 被引量:3
20
作者 谷曙光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87-94,共8页
从艺术创新的角度考察苏轼对韩愈诗歌的承传创变,揭示韩诗之变与苏诗“变中之变”的关捩点皆“以文为诗”。作为诗歌革故鼎新的一大法门,“以文为诗”在苏轼手中得到了新拓展。苏轼对韩诗承袭因革的背后尚有深层的诗学意义。有别于丰神... 从艺术创新的角度考察苏轼对韩愈诗歌的承传创变,揭示韩诗之变与苏诗“变中之变”的关捩点皆“以文为诗”。作为诗歌革故鼎新的一大法门,“以文为诗”在苏轼手中得到了新拓展。苏轼对韩诗承袭因革的背后尚有深层的诗学意义。有别于丰神韵度的唐诗,典型意义的宋诗是一种以思理筋骨见长的新诗格,新诗格在苏、黄手中得以定型确立;而这,与他们借鉴韩愈的“以文为诗”有一定的艺术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诗 苏诗 唐宋诗流变 以文为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