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s of Outdoor Thermal Environment upon the Human Responses 被引量:1
1
作者 Yoshihito Kurazumi Emi Kondo +3 位作者 Kenta Fukagawa Yoshiaki Yamato Kunihito Tobita Tadahiro Tsuchikawa 《Engineering(科研)》 2019年第8期475-503,共29页
In a summer outdoor space, the influence of short-wave length solar radiation on the human body is strongly apparent, heat is retained in the body, and the risk of heat disorders such as heat stroke increases. To avoi... In a summer outdoor space, the influence of short-wave length solar radiation on the human body is strongly apparent, heat is retained in the body, and the risk of heat disorders such as heat stroke increases. To avoid this, it is essential to seek shade to avoid the influence of short-wave length solar radiation. In addition, natural ground surfaces such as green spaces and water surfaces are useful in reducing the air temperature. It is indispensable to consider climate mitigation effect of outdoor spac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larify the influence of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of an outdoor space on the human body in rural and suburban regions where paddy fields remain. Subject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hermal environment evaluation index enhanced conduction-corrected modified effective temperature (ETFe) in an outdoor space and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responses of the human body. Experiment sites were selected with consideration for the natural ground surface such as bare ground where the surface is gravel or soil;paved ground such as concrete, asphalt or blocks;green areas covered in plants;and water surfaces, as well as the sky factor due to buildings or trees etc. and the proportion of the solid angle of components of greenery and water etc. comprising the solid angle of the total celestial sphere. A ground surface feature with a high heat capacity may promote sensation of hot and deteriorate the thermal sensation. A landscape of thick vegetation with a high green factor may have a strong feeling of confinement, which can make it somewhat hot and somewhat uncomfortable thermal environment due to the sense of stagnation. Compared with the urban environment, it is conceivable that the difference in the perceptual environment, whereby it is subconsciously assumed to be a comfortable thermal environment, had an effect in the rural and suburban regional environment, resulting in an ETFe lower than the upper limit of comfort in a summer urban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TFE Mean SKIN Temperature OUTDOOR Environment rural area theRMAL COMFORT theRMAL SENSATION Urban area
下载PDF
鲁南地区农宅冬季老年人适应性热舒适评价研究
2
作者 何文晶 高雪梅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024年第1期88-97,共10页
采用控制温度的方法,在2021年12月份对鲁南地区典型农宅房间进行了热湿环境测试与主观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平均服装热阻为1.63 clo;考虑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行为习惯等,得到的农村地区冬季老年人热中性温度为17.83℃,80... 采用控制温度的方法,在2021年12月份对鲁南地区典型农宅房间进行了热湿环境测试与主观问卷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老年人平均服装热阻为1.63 clo;考虑老年人心理、生理特点以及行为习惯等,得到的农村地区冬季老年人热中性温度为17.83℃,80%可接受热舒适温度为15.78~19.93℃,热期望温度为21.63℃;建立了室外空气温度与室内热中性温度的拟合曲线,得到了适应性热舒适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地区 冬季住宅 老年人 热舒适
下载PDF
农村人情消费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
3
作者 刘慧 余家凤 何小艳 《农业展望》 2024年第8期57-64,共8页
人情消费是中国乡村熟人社会维持社会联系的传统习俗,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从人情关系角度出发,梳理中国农村人情消费的特征表现,剖析农村人情消费可能会对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影响,再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采... 人情消费是中国乡村熟人社会维持社会联系的传统习俗,在社会互动过程中有重要地位。本研究从人情关系角度出发,梳理中国农村人情消费的特征表现,剖析农村人情消费可能会对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影响,再根据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微观数据采用OLS模型分析农村人情消费对劳动力转移造成的实际影响,并进一步考察非农创业在农村人情消费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中介效应,最后从区域异质性方面讨论农村人情消费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差异。研究表明,农村人情消费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有抑制作用,说明农村人情消费的增加会降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概率;非农创业在农村人情消费与劳动力转移之间存在完全中介效应;中部地区人情消费异化现象较明显。因此,要充分发挥基层领导干部的带头作用,加大对农村教育资源的投资力度,倡导合理的人情交往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人情消费 劳动力转移 非农创业 熟人社会
下载PD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overnment on One Side and the Market and Society on the Other in China’s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An Analytical Framework 被引量:2
4
作者 郁建兴 高翔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年第3期27-49,共23页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quires that the governmen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Chines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policies characterized by state inte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requires that the government take responsibility for the overall development of the countryside. Chinese agricultural and rural policies characterized by state intervention and government leadership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increasing farmers’ incomes as well as balancing development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 However, the effectiveness of current agricultural policies in promot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s now clearly leveling off. Given this situation, the authors argue that it is imperative to construct a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featuring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guidance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this framework, the government must clearly define the boundaries between its activities and those of the market and rural social organizations. While fully respecting the fundamental role of the market in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nd rural self-management, the government should exercise its power as a backstop. Further,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establish a logical sequence for government functions such as formulating the basic operating system of the market and society, correcting market failure and social dysfunction and cultivating market/social entities. To use this new analytical framework to strengthen and improve its regulation and guidance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the government needs to reform the basic rural management and agricultural support and protection systems and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market entities 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on the basis of agricultural marketization. Furthermore, it needs to construct a basic urban-rural integrated public service system with the government as the leading actor, carry out innov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rural society and fully mobilize the social forces to take part in the administration of public affairs. It also needs to reconstruct the system of government administration and management to ensure the thorough implementation of agricultural and rural development poli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areas GOVERNMENT MARKET society
原文传递
中西部乡村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与纾解路径——基于37位乡村校长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
5
作者 董甜园 夏海鹰 王正富 《中国校外教育》 2024年第2期66-79,共14页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通过对37位中西部地区乡村校长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乡村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认知困境、师资困境、沟通困境和管理困境... 随着教育改革的纵深发展,家校社协同育人成为促进我国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通过对37位中西部地区乡村校长访谈数据的质性分析发现,中西部乡村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现实困境主要表现在认知困境、师资困境、沟通困境和管理困境四个方面。促进乡村地区家校社协同育人,需要增强家长心理资本,以获得感为取向促进农村家长对家校共育的认同;加强队伍建设,以主题培训为抓手提高乡村教师的家庭教育指导专业素养;优化资源供给,以社区资源整合为手段丰富家庭教育指导内容;强化制度保障,以机制建设为驱动促进家校社三方高效联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部 乡村地区 家校社协同育人 乡村校长 质性研究
下载PDF
中央苏区乡村社会的改造与重塑——以《毛泽东农村调查文集》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肖凯强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3-132,共10页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地主经济、绅权政治和宗族观念在维系传统乡村社会稳定的同时也造成了它的封闭和保守,成为中国共产党进入乡村和改造乡村的主要障碍。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地权关系的变革为起点,通过满足广大农民群体对土... 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地主经济、绅权政治和宗族观念在维系传统乡村社会稳定的同时也造成了它的封闭和保守,成为中国共产党进入乡村和改造乡村的主要障碍。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地权关系的变革为起点,通过满足广大农民群体对土地占有的强烈愿望,赢得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继而在革命斗争中完成了对政治权利和思想文化的重构,实现了对传统乡村社会在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三个维度上的全面改造,重塑了一个平等、自由、民主、友爱且具有浓厚革命意识的新型乡村社会,不仅从根本上维护了广大农民阶级的利益,也为建立和巩固苏维埃政权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央苏区 中国共产党 乡村社会 改造与重塑
下载PDF
青海省贵南县夏季乡村和牧区气候舒适度分析
7
作者 张海娥 钟存 李国玉 《青海科技》 2024年第4期152-157,共6页
气候适宜度是影响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之一。文章选取1999-2022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贵南国家气象站和2016-2022年塔秀乡气象观测站统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分别计算温湿指数(THI)和风寒指数(WCI),根据温湿指数分级标准,结合... 气候适宜度是影响游客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因素之一。文章选取1999-2022年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南县贵南国家气象站和2016-2022年塔秀乡气象观测站统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分别计算温湿指数(THI)和风寒指数(WCI),根据温湿指数分级标准,结合夏季乡村农作物生长状况和牧区天然牧草生长季长短,以确定贵南农村和草原牧区旅游季及最佳旅游期。研究结果可为贵南“藏绣·歌舞·牦牛”文化旅游节等大型活动提供气象条件参考,是满足社会大众多样化气象服务需求的一次探索与尝试,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南县 乡村和牧区 旅游 气候舒适度
下载PDF
粤东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及热舒适现场研究 被引量:26
8
作者 金玲 孟庆林 +2 位作者 赵立华 张宇峰 陈霖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05-112,共8页
对粤东地区农村住宅进行了448人次的热舒适现场调研,实测了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热环境参数,并记录了热感觉、热可接受度、热期望。居民服装热阻与ET*呈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居民的热感觉与空气温度(ta)、操作温度(t... 对粤东地区农村住宅进行了448人次的热舒适现场调研,实测了室内空气温度、相对湿度、黑球温度和风速等热环境参数,并记录了热感觉、热可接受度、热期望。居民服装热阻与ET*呈二次多项式的关系。居民的热感觉与空气温度(ta)、操作温度(top)、新有效温度(ET*)呈较好的线性关系,由此建立了粤东地区农村居民的热感觉模型。模型显示,粤东地区农村居民夏季的中性温度分别为26.4℃(ta)、26.7℃(top)、28.5℃(ET*),80%可接受温度上限为29.0℃(ta)、29.4℃(top)、31.2℃(ET*)。此外,研究结果表明"灰空间"中的期望温度比"绝对空间"高0.6℃,说明使用者在灰空间比在绝对空间有更低的期望基准,现代农村住宅应保留传统建筑中设置适量灰空间的建筑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东地区 农村住宅 热舒适 灰空间
下载PDF
空气源热泵-散热器供暖系统用于北京地区某农村住宅的实测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张帅 胡文举 +2 位作者 李德英 杨茜 王梦圆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80-83,79,共5页
实测了北京市某农村住宅空气源热泵-散热器低温供暖系统运行期间各房间空气温度、散热器供回水温度及表面温度、系统供热量、耗电量。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室内热舒适环境的要求,具有供回水温度低、供回水温差小的特点,测试期内系统的... 实测了北京市某农村住宅空气源热泵-散热器低温供暖系统运行期间各房间空气温度、散热器供回水温度及表面温度、系统供热量、耗电量。结果表明,该系统能满足室内热舒适环境的要求,具有供回水温度低、供回水温差小的特点,测试期内系统的COP约为2.8,与传统的电锅炉-散热器供暖系统相比具有良好的节能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地区 农村住宅 空气源热泵 散热器 热舒适 实测
下载PDF
和谐社会构建中城乡群众体育统筹发展的战略思考 被引量:26
10
作者 田雨普 王欢 杨小明 《中国体育科技》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91-96,共6页
通过对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典型调查,反映出现阶段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揭示了城乡统筹是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现实必要性。依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分别对我国群众体育城乡统筹的内涵理解、理论选择、发展原则进行了理论探... 通过对我国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现状的典型调查,反映出现阶段城乡群众体育发展的不均衡性,揭示了城乡统筹是群众体育协调发展的现实必要性。依据构建和谐社会的需求,分别对我国群众体育城乡统筹的内涵理解、理论选择、发展原则进行了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城乡统筹的群众体育发展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城市 农村 群众体育 统筹 发展
下载PDF
全面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发展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23
11
作者 裴立新 周兰君 刘新光 《体育科研》 2004年第6期1-3,共3页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机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处于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困难,增强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质,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法、等研究方法,对农村体育的发展状况与发展机遇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我国农村体育处于低水平、不全面、不平衡的发展阶段,存在诸多困难,增强广大农村居民的体质,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是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结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小城镇大战略”,以县城镇与中心镇为突破口,建立乡镇文体工作站,积极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构建覆盖广泛的农村体育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康社会 农村 体育 服务
下载PDF
湘东地区村镇住宅室内热环境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建龙 夏小倩 +1 位作者 张海平 谢洁南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3年第4期34-40,共7页
以湘东地区4个村镇最具代表性的3种住宅形式,即土坯住宅、砖混住宅和钢筋混凝土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温湿度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了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状况。温湿度测试结果及热舒适指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住宅室内热... 以湘东地区4个村镇最具代表性的3种住宅形式,即土坯住宅、砖混住宅和钢筋混凝土住宅为研究对象,采用温湿度测试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调查分析了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状况。温湿度测试结果及热舒适指标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普遍较差,其热环境为舒适的仅16.7%,不能满足舒适度要求。分析认为,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较差的主要原因为住宅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建议投资开发价格便宜、性能优良的保温隔热材料,以提高农村住宅室内热环境的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东地区 农村 室内热环境 热舒适 外围护结构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西北地区农村全民健身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魏争光 李润中 肖鹏 《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06-309,共4页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西北地区农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体育人口、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体育消费水平、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诸方面都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凸显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该地区全民健身体育的艰巨性和重要性。... 通过调查分析发现,西北地区农村全民健身基础设施、体育人口、农民的体育健身意识、体育消费水平、群众体育活动的组织和管理等诸方面都还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凸显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该地区全民健身体育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同时,在我国致力于西部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历史进程中,有着多姿多彩体育文化和丰富体育旅游资源的西北地区农村在发展全民健身体育方面有着良好的机遇。据此提出了构建西北地区农村全民健身体系、发展该地区全民健身体育的对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西北地区农村 全民健身
下载PDF
“无主体半熟人社会”: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农民集中居住行为研究——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例 被引量:38
14
作者 田鹏 陈绍军 《人口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3-61,共9页
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必需之策,新型城镇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农民集中居住行为及农民集中居住区... 作为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和必需之策,新型城镇化已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加深,农民集中居住行为及农民集中居住区已逐渐成为学术研究的焦点。文章以江苏省镇江市平昌新城为个案,将其置于"城乡连续统一体"理论框架内,考察作为一种"整体性社会事实"的农民集中居住行为之行动逻辑及农民集中居住区之运行机制。首先,由于农民—国家关系延续使得实践中的农民集中居住过程表现为"脱身不脱根";其次,"脱身不脱根"导致农民集中居住区居民委员会"缺位"、业主委员会"缺场"及社区社会资本缺失,使得农民与社区关系呈现"半嵌入"状态;最后,基于"无主体熟人社会"及"半熟人社会"概念,文章将农民集中居住过程"脱身不脱根"与"半嵌入"辩证作用的社区运作逻辑称之为"无主体半熟人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乡连续统一体” 农民集中居住 “无主体半熟人社会”
下载PDF
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问题探讨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明贤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6-299,共4页
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文章分析了当前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应该着力解决的问题,并提出应进行相应的政策调整措施。
关键词 中国 农村小康 小康建设 政策调整 农民收入 基础设施建设 九年义务教育 城乡经济统筹
下载PDF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背景下我国农村体育的发展战略 被引量:58
16
作者 田雨普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9,共4页
通过调查与分析,揭示总体小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体育将成为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工作重点。广大农民不仅需要体育,而且热爱具有乡土特点的体育活动;尽管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但农村也具备了一些可以利用... 通过调查与分析,揭示总体小康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农村体育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农村体育将成为新时期我国群众体育的工作重点。广大农民不仅需要体育,而且热爱具有乡土特点的体育活动;尽管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但农村也具备了一些可以利用的必要发展条件。发展农村体育要着眼广大农村而不必以小城镇为重点,政府要承担起发展农村体育的主要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农村体育 中国
下载PDF
中国西部地区农村贫困与反贫困研究——兼谈西部地区农村小康社会建设的艰巨性 被引量:17
17
作者 王国敏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3-17,共5页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分析,西部地区农村产生贫困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经济结构因素、累积效应因素。因此,实施"开发移民"和"教育移民"工程、提高城镇化率和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政府对贫困... 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来分析,西部地区农村产生贫困的原因有:自然环境因素、人力资源因素、社会经济结构因素、累积效应因素。因此,实施"开发移民"和"教育移民"工程、提高城镇化率和发展第三产业、加大政府对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增加中央政府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是西部地区农村尽快摆脱贫困、奔向小康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西部地区 农村贫困 小康社会
下载PDF
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河南省新农村体育现状调查与对策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修方 范文慧 +1 位作者 关涛 李国胜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和分析法等方法,对河南省新农村体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河南省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河南 和谐社会 农村体育
下载PDF
对农村性教育的反思——以昌吉市六工乡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沈明泓 余新梅 马登杰 《中国性科学》 2007年第2期10-12,共3页
尽管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在性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各种原因却导致农村青少年仍然处于性学和性教育的边缘,没有充分地分享性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为此,本文提出全社会应该树立农村与城市一样需要性教育的思想;农村性教育应... 尽管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在性方面并没有本质的区别,但是,各种原因却导致农村青少年仍然处于性学和性教育的边缘,没有充分地分享性文化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收益。为此,本文提出全社会应该树立农村与城市一样需要性教育的思想;农村性教育应该先对家长进行性教育;农村性教育应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三者为一体的合力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性教育 家庭 学校 社会
下载PDF
经济林在中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
作者 何方 张日清 汪灵丹 《经济林研究》 2008年第1期93-97,共5页
经济林(非木材林产品)在中国丘陵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建设中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国家林业局等中央部委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国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行动,以绿色显生机,以绿化促文明、... 经济林(非木材林产品)在中国丘陵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建设中具有不可缺少、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国家林业局等中央部委决定,从2006年起,在全国开展"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行动,以绿色显生机,以绿化促文明、促富裕。经济林是五大林种之一,它收益快,效益高,是一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最好的林种。主要阐述了经济林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建设中的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是保护和建设新农村(乡村社区)的生态环境,创绿色家园,建造人居环境和农、牧、水天然生态屏障,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二是依托经济林产品特有的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建立产业化体系,进行批量生产,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使丘陵山区社会主义新农村(乡村社区)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富裕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非木材林产品) 丘陵山区 乡村社区 环境友好型社会 资源节约型社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