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Transition of Cultural Ecology in Beidong District of Guizhou–A Case Study of Tianzhu Community
1
作者 Xing ZHAO Baoling DONG Yingzi ZHAO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4年第12期92-95,共4页
Beidong minorities living together in Qingshui River valley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Jing and Chu culture. Their ethnic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ollision with foreign culture. In the se... Beidong minorities living together in Qingshui River valley are deeply influenced by Jing and Chu culture. Their ethnic and traditional culture was developed in the process of collision with foreign culture. In the several great social transformations,their cultural ecology was not imbalanced,but evolved and developed. Through the study on local knowledge of cultural ecology includ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ancestral hall and local- style dwelling house,full- scale drama and Yang Drama,genealogical system,marriage customs,religious belief,sacrificial rites and funeral rites,it is expected to reveal reasons and rules of transition of Beidong ethnic culture,favorable for correctly understanding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promote cultural and tourism development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anzhu community dong people CULTURAL ECOLOGY TRA
下载PDF
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胜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155-160,共6页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本化"属性尤其应该受到重视。黔东南州民族医学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苗医药·九节茶药制作工艺和侗医药·过路黄药制作工艺,以及贵州省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 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人本化"属性尤其应该受到重视。黔东南州民族医学两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即苗医药·九节茶药制作工艺和侗医药·过路黄药制作工艺,以及贵州省唯一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非遗项目黔东南州的侗族大歌所面临的传承人危机,让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面临重大挑战。因此,建立市场化条件下非物质文化遗产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化"模式,实现"大众—边缘—大众"的转型势在必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本化 苗医药 侗医药 侗族大歌
下载PDF
清水江流域杉木育苗、种植技术及其生态学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徐晓光 徐斌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32-37,共6页
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培植的林木主要以杉木为主.清朝初期由于林业贸易的发展,该流域地区的杉木已经砍伐殆尽.当地各族人民根据我国传统的杉木栽培经验,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了杉木"实生苗"栽培技术,开始大面积种植杉木,以满足市场对... 黔东南清水江流域培植的林木主要以杉木为主.清朝初期由于林业贸易的发展,该流域地区的杉木已经砍伐殆尽.当地各族人民根据我国传统的杉木栽培经验,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了杉木"实生苗"栽培技术,开始大面积种植杉木,以满足市场对杉木的需求.以后这项技术传到湘西林区,通过长时期不同区域间各民族的技术交流,西南山区杉木种植技术日臻完备.杉木"实生苗"及种植技术与苗族、侗族传统农林知识运用有密切关系,并具有生态学上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实生苗” 种植技术 生态学
下载PDF
论少数民族习惯法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 被引量:6
4
作者 余贵忠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45-48,共4页
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大开发。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生活在西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休养生息,繁衍后代,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惯,这些习惯在他们中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得到普遍尊重和认真履行。在那里,习惯法就是他们的法律。如... 西部大开发实质上是少数民族的大开发。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生活在西部这块神秘的土地上,休养生息,繁衍后代,形成了自己的传统文化和习惯,这些习惯在他们中间有着重要的影响,得到普遍尊重和认真履行。在那里,习惯法就是他们的法律。如果承认少数民族习惯法的效力并很好地适用这些习惯法,西部大开发就与少数民族融为一体,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奇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 少数民族习惯法 榔规 合款
下载PDF
东苗、鸭子苗与东家人:贵州畲族的历史演变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建辉 何茂旭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14-121,143,共9页
贵州畲族在1996年被识别为现有民族身份之前被称为“东家人”,史称“东苗”。据史籍记载,东苗源自唐代的“东谢”,历史上的分布地主要为贵阳及其周边地区。明代以后,部分江西人进入黔地,逐渐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中,他们也因为擅长养鸭而被... 贵州畲族在1996年被识别为现有民族身份之前被称为“东家人”,史称“东苗”。据史籍记载,东苗源自唐代的“东谢”,历史上的分布地主要为贵阳及其周边地区。明代以后,部分江西人进入黔地,逐渐融入当地少数民族中,他们也因为擅长养鸭而被称作“鸭子苗”。从清中后期到民国初年,东苗的住居地渐向黔东南区转移,集中在福泉、麻江、凯里等地,且多与汉人杂居。其间他们与“鸭子苗”完成融合,被人称作“佟苗”。贵州畲族历史演变及来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充分印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客观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贵州畲族 历史演变 东苗 东家人
下载PDF
关于培育苗侗民族文化传承人的调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平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5-70,共6页
在民族民间文化正遭受日益严重的冲击濒临消亡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培育民族文化传承人、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值得思考和研究。通过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黔东南具有民族特色中小学校的调查,分析传承人的当代生境... 在民族民间文化正遭受日益严重的冲击濒临消亡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培育民族文化传承人、如何充分发挥他们的重要作用,值得思考和研究。通过对黔东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和黔东南具有民族特色中小学校的调查,分析传承人的当代生境与传承活动存在的问题,各学校"民族文化进课堂"教育传承情况,进而对保护传承人以及传承人培育方面进行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族 侗族 民族文化 传承人 文化传承
下载PDF
黔东南苗侗文化旅游产品设计探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杨正怀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7期5554-5555,共2页
为了深度开发民族地区的旅游产品,以贵州黔东南地区为例,通过实地考察,把旅游产品与地方苗侗文化有机结合,提升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增加旅游产品的附加值,为民族地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黔东南地区 苗侗文化 旅游产品
下载PDF
清水江文书经济诚信思想的特征与意义
8
作者 李向宇 龙宇晓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132-137,共6页
清水江文书不仅忠实记录了清水江流域苗侗民族混农林复合文明系统的发展历史,而且蕴含着古朴而独特的经济诚信思想,对于深陷"风险社会"困扰的中国经济诚信伦理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 清水江文书 苗侗民族 经济诚信思想 风险社会
下载PDF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
9
作者 张国栋 巴登尼玛 《西南教育论丛》 2010年第4期67-70,共4页
通过田野考察发现,在文化传承方面侗族较苗族相对要好,但在民族文化发展观上二者都存在着非理性。文章分析并比较了这两个民族在发展民族文化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创造的民族文化发展观。
关键词 黔东南 苗侗民族 文化传承 非理性 综合创造
下载PDF
清水江下游苗侗地区碑刻文化调查——以天柱县为例 被引量:5
10
作者 秦秀强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3期7-11,共5页
明清以来,清水江一直是贵州省连接湖广及中原的重要水道,水道两岸数以万计碑刻是研究这一地区苗侗文化与汉文化接触交流的重要史料。文章主要从文化生态的角度对清水江流域碑刻保存的情况进行调查,并提出对碑刻文化遗产的保护建议。
关键词 清水江 苗侗碑刻 调查
下载PDF
传统与现代的结合——黔东南州民族体育场设计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可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96-100,共5页
通过对黔东南州民族体育场设计思路的介绍,探索了地域性元素在大型公共建筑中的一种设计方法。
关键词 体育场 地域性 苗族 侗族
下载PDF
文山苗族族源探讨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万荣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2期104-109,共6页
文章从语言学、民族学、历史传说的角度,结合汉文献记载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阐明了蚩尤是文山苗族的祖先,他是东夷集团的首领,文山苗族源于东夷部落之蒙人的观点。同时指出,文山苗族的发祥地是黄河下游,而不是长江中下游,至今山东、安... 文章从语言学、民族学、历史传说的角度,结合汉文献记载和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阐明了蚩尤是文山苗族的祖先,他是东夷集团的首领,文山苗族源于东夷部落之蒙人的观点。同时指出,文山苗族的发祥地是黄河下游,而不是长江中下游,至今山东、安徽、河南、江苏尚留有许多与苗族自称相关的地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山苗族 蚩尤 东夷 蒙人
下载PDF
清代黔东南文斗侗、苗林业契约研究 被引量:24
13
作者 罗洪洋 张晓辉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93-102,共10页
黔东南侗、苗居住区是中国有名的林区 ,从清初开始 ,其森林就以人工育林为主 ,当地育林的有关利益关系主要依靠林业契约调整。本文对该地有名的林产区文斗的林业契约进行了分析归类 ,将其分为卖契、佃契、分合同、处理山地林木纠纷契等... 黔东南侗、苗居住区是中国有名的林区 ,从清初开始 ,其森林就以人工育林为主 ,当地育林的有关利益关系主要依靠林业契约调整。本文对该地有名的林产区文斗的林业契约进行了分析归类 ,将其分为卖契、佃契、分合同、处理山地林木纠纷契等四类 ,认为锦屏人工林业的发展得益于上述契约有效地保护了人工育林者的产权 ,较好地调整和规范了各方的利益分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林业 契约 苗族 侗族 人工育林 佃契
原文传递
从黔东南苗侗民族文化的传承现状看民族文化的发展观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国栋 巴登尼玛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7-51,共5页
通过田野考察发现,在文化传承方面侗族较苗族相对要好,但在民族文化发展观上二者都存在着非理性,分析并比较了这两个民族在发展民族文化中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综合创造的民族文化发展观。
关键词 黔东南 苗侗民族 文化传承 非理性 综合创造
原文传递
黔东南苗族、侗族“干栏”式民居建筑差异溯源 被引量:16
15
作者 王贵生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8-81,共4页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起源于我国古代"穴居"文化系统,侗族木楼起源于我国古代"巢居"文化系统,为我国古代北、南两大文化类型的不同代表。文献学资料、苗、侗民族底层语言以及苗族、侗族原始民居方式遗存等... 黔东南苗族"吊脚楼"起源于我国古代"穴居"文化系统,侗族木楼起源于我国古代"巢居"文化系统,为我国古代北、南两大文化类型的不同代表。文献学资料、苗、侗民族底层语言以及苗族、侗族原始民居方式遗存等均从不同角度留下了历史的痕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黔东南 苗族侗族 穴居 巢居文化类型
原文传递
从诚信的视角看清代黔东南锦屏侗族、苗族林业契约 被引量:3
16
作者 曹务坤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45-149,共5页
清代黔东南锦屏侗族、苗族林业契约是书面契约、民事契约、要式契约及三务契约,该契约蕴含了诚信法律精神,促使人们守诚信,亦折射了清代黔东南锦屏侗族、苗族的诚信意识强,诚信度高。同时,清代黔东南锦屏侗族、苗族林业契约对贵州集体... 清代黔东南锦屏侗族、苗族林业契约是书面契约、民事契约、要式契约及三务契约,该契约蕴含了诚信法律精神,促使人们守诚信,亦折射了清代黔东南锦屏侗族、苗族的诚信意识强,诚信度高。同时,清代黔东南锦屏侗族、苗族林业契约对贵州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具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诚信 侗族 苗族 林业契约
原文传递
清代贵州竹枝词中“苗蛮”形象的构建——以余上泗《蛮峒竹枝词》为例 被引量:2
17
作者 蒋立松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0-77,共8页
比较了《蛮峒竹枝词》与明清以来贵州的官私著述中关于"苗蛮"的记载,借助历史人类学、话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清代贵州竹枝词中的"苗蛮"形象问题。发现《蛮峒竹枝词》中关于贵州"苗蛮"形象的记载与前人及... 比较了《蛮峒竹枝词》与明清以来贵州的官私著述中关于"苗蛮"的记载,借助历史人类学、话语分析等方法,分析了清代贵州竹枝词中的"苗蛮"形象问题。发现《蛮峒竹枝词》中关于贵州"苗蛮"形象的记载与前人及同时代作品有着较高的相似度。这种相似性说明当时人们已形成相对固定的话语模式,来描摹、表述、规约文本中的"苗蛮"形象。竹枝词中的这些形象具有差异性、神秘化的特征,其核心是以"礼"而形成的文化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蛮峒竹枝词 话语分析 “苗蛮”
原文传递
生计、信仰与秩序——苗侗民族原始宗教在生产生活中的作用考察
18
作者 李向玉 《贵州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81-184,共4页
居住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苗侗民族受多山的自然环境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前,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活较为贫困。苗侗民众对自然界偶发的异常现象因恐惧而原始崇拜某些超自然力的人或物,并逐渐演化为原始的宗教信仰。苗侗民众把原始宗教应用于生产... 居住于我国西南地区的苗侗民族受多山的自然环境影响,在新中国成立前,生产力水平不高,生活较为贫困。苗侗民众对自然界偶发的异常现象因恐惧而原始崇拜某些超自然力的人或物,并逐渐演化为原始的宗教信仰。苗侗民众把原始宗教应用于生产生活之中加以信奉,希望神灵解决实际困难,因生计需要对原始宗教的信奉也更加现实。苗侗民众将生计与信仰相连,把生计秩序与村寨生活秩序统一,共同建构起和谐共存的生产生活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苗侗民族 生计 信仰 原始宗教 秩序
原文传递
明清时期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陶金华 纳日碧力戈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14,共10页
由于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等原因,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形成了林农兼营的生计模式。明清时期当地的林业经营一度非常兴盛,形成了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渗透到人们的经济与日常生活。首先,以可持续的木材贸易为基础,人们建构... 由于生活需要与生态环境等原因,清水江流域苗侗社会形成了林农兼营的生计模式。明清时期当地的林业经营一度非常兴盛,形成了一套具有区域特色的林业生态补偿机制,渗透到人们的经济与日常生活。首先,以可持续的木材贸易为基础,人们建构出一条以市场为驱动的生态资源保护路径。其次,当人们将林木用作婚姻礼物时,当地社会发展出一系列习俗和制度,不仅深远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还规范了人们的生态行为,促进了林业资源的保护。此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作用,是当地林业生态补偿经验的核心内容,对完善我国现有林业生态补偿机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江流域 苗侗社会 木材贸易 婚姻礼物 生态补偿机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