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plete Virtue and the Definition of Happiness in Aristotle
1
作者 HU Xinkai 《Frontiers of Philosophy in China》 2020年第2期293-314,共22页
In this paper,I challenge the standard reading of complete virtue ((α)ρετ(η) τελε(ι)α) in those disputed passages of Nicomachean Ethics and Eudemian Ethics.I argue that,for Aristotle,complete virtue is neit... In this paper,I challenge the standard reading of complete virtue ((α)ρετ(η) τελε(ι)α) in those disputed passages of Nicomachean Ethics and Eudemian Ethics.I argue that,for Aristotle,complete virtue is neither (i) wisdom nor (ii) a whole set of all virtues.Rather,it is a term used by Aristotle to denote any virtue that is in its complete or perfect form.In light of this reading,I offer a pluralist interpretation of Aristotelian happiness.I argue that for Aristotle,the life-long exercise of a predominant virtue—as long as it is exercised in its complete or perfect form—will suffice for human happiness.The so-called inclusivist and intellectualist notions of Aristotelian happiness,thus understood,are merely two forms (viz.the composite and the non-composite form) of the pluralist notion of Aristotelian happiness.And if I am right,my pluralist interpretation provides an alternative,if not better,solution to the long-standing problem of "dual happiness" in Aristotl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ISTOTLE complete virtue happiness inclusivism INTELLECTUALISM
原文传递
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双重境界——基于《尼各马可伦理学》的文本解读
2
作者 朱贺炜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7期152-155,共4页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主张幸福是人所追求的至善,是合德性的灵魂的实现活动,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进行二元划分,认为“理智德性”,特别是其中的明智和智慧是实现幸福的关键因素,就此明确幸福的双重境界:一... 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主张幸福是人所追求的至善,是合德性的灵魂的实现活动,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亚里士多德对德性进行二元划分,认为“理智德性”,特别是其中的明智和智慧是实现幸福的关键因素,就此明确幸福的双重境界:一种是通过明智引导的,灵魂实践德性的活动;另一种是源于智慧,体现为纯粹理性的沉思。这两者虽在具体表现上不同,实则具有内在的同一性。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关于幸福的双重境界进行深度分析,揭示个体德性修炼与公共领域道德行为实践的重要性的同时,还强调了知识探求与智力活动的至高无上的价值,帮助现代人在道德德性和智性追求之间找到平衡,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全面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幸福 德性 思辨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的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
3
作者 陈康静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期62-65,共4页
“德性”与“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幸福哲学的重要概念,对于实现幸福至关重要。亚里士多德主张幸福的获得依靠德性会更完满,因而在对德性的两部分即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进行区别与解释后,将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提了出来,指出道德德性是... “德性”与“实践智慧”是亚里士多德幸福哲学的重要概念,对于实现幸福至关重要。亚里士多德主张幸福的获得依靠德性会更完满,因而在对德性的两部分即道德德性与理智德性进行区别与解释后,将道德德性与实践智慧提了出来,指出道德德性是以求取适度为目的,为人的实现幸福的活动提供正确的欲求,实践智慧是关于如何选择好的一种考虑。通过探究这两者及其与幸福的关联,亚里士多德指出幸福不是彼岸的想象,而是人们现世的行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道德德性 实践智慧 幸福
下载PDF
论“道德捉迷藏悖论”的成因、后果和治理路径
4
作者 童谨 《武陵学刊》 2024年第5期18-26,共9页
有德之人通常不事张扬,国家和社会则致力找出有德之人并公开表彰,借此开展社会道德教育,这两种做法导致了“一方躲避、一方寻找”的“道德捉迷藏悖论”。该悖论的成因包括:个体德性的内敛性和社会表彰的外显性之间的矛盾、日常道德教育... 有德之人通常不事张扬,国家和社会则致力找出有德之人并公开表彰,借此开展社会道德教育,这两种做法导致了“一方躲避、一方寻找”的“道德捉迷藏悖论”。该悖论的成因包括:个体德性的内敛性和社会表彰的外显性之间的矛盾、日常道德教育忽略综合培育施惠和受惠的相关德性,以及传统伦理思想缺少建构“德福一致”社会支持系统。“道德捉迷藏悖论”既不利于完善“德福一致”的社会支持系统,也不利于持续发挥道德的社会调节作用。消解该悖论的途径包括观念转变、教育变革和制度改进。综合国家、社会和个体的力量,建立和完善促进“德福一致”的长效社会支持系统,将逐渐消解“道德捉迷藏悖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捉迷藏悖论 德福一致 社会道德实践闭环 社会支持系统
下载PDF
奋斗幸福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
5
作者 秦靖 《成才之路》 2024年第4期141-144,共4页
奋斗幸福观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主流幸福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奋斗幸福观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文章分析奋斗幸福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奋斗幸福观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主流幸福观,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大学生而言,树立正确的奋斗幸福观不仅有助于他们的个人成长和发展,也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文章分析奋斗幸福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内涵,阐述奋斗幸福观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逻辑,从大学生自身教育、家庭教育、高校教育、社会教育等四方面对奋斗幸福观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现实路径进行探讨,旨在培养肯奋斗、有追求的新时代好青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奋斗 幸福观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立德树人
下载PDF
美德是幸福的前提吗? 被引量:9
6
作者 喻丰 彭凯平 +2 位作者 窦东徽 董蕊 韩婷婷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18-1523,共6页
幸福研究方兴未艾,但当今研究着重于幸福的心理描述性层面,而通常忽视了幸福概念中的规范性或者评价性层面。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眼中,美德是幸福的前提。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实践美德行为,如志愿、捐助等活动能够使人获得幸福... 幸福研究方兴未艾,但当今研究着重于幸福的心理描述性层面,而通常忽视了幸福概念中的规范性或者评价性层面。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等哲学家眼中,美德是幸福的前提。心理学实证研究发现,实践美德行为,如志愿、捐助等活动能够使人获得幸福。同时,研究也发现,人们倾向于认为具有美德的人会更加幸福。虽然实证研究能够说明美德与幸福具有关系,但是在美德与幸福的因果联系确定上,以及美德对于幸福来说是否是工具性的问题上,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德 道德 幸福 主观幸福感 亲社会行为
下载PDF
论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 被引量:12
7
作者 黎琼锋 吴佩杰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0-124,共5页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源自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 教师德性作为实践场域中的教师道德,是教师历经反复的道德实践而生成的专业品性,以教育良心、教师善和教育理解力表现出来。教师的教育幸福是其在教育活动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源自教师对教育的真正理解、对生命成长的深切感悟与作为"研究者"的充实。教师德性与教育幸福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德性创造教育幸福,教育幸福提升教师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德性 教育幸福 专业发展
下载PDF
自然环境价值观对消费者产品选择的影响 被引量:9
8
作者 童璐琼 苏凇 锁梦晨 《经济与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14-121,共8页
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繁荣,合理的产品选择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日趋重要,其中一类重要的产品选择即是在有益品和有害品之间的取舍,而过去的研究很少关注深层次的价值观对这类产品选择的影响。本研究从一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 随着经济发展和物质繁荣,合理的产品选择对消费者生活的影响日趋重要,其中一类重要的产品选择即是在有益品和有害品之间的取舍,而过去的研究很少关注深层次的价值观对这类产品选择的影响。本研究从一类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的价值观——自然环境价值观出发,探讨和检验其对消费者产品选择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自然环境价值观使消费者更容易看到有益品和有害品的长短期利益差异,产生更强烈的感知冲突,从而促使消费者更有可能选择有益品。研究结果将为相关管理机构和企业通过培育价值观来引导消费者的产品选择行为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价值观 有益品 有害品 感知冲突
下载PDF
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孙亚利 杨勤玲 +2 位作者 李安琪 鲁华鹏 郝楠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8年第5期633-636,共4页
目的调查肝胆外科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情况,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与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多维量表,对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90名临床名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肝胆外科临床... 目的调查肝胆外科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情况,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量表、总体幸福感量表与护士工作-家庭冲突多维量表,对西安市某三级甲等医院肝胆外科90名临床名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肝胆外科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得分为(93.94±15.39),工作-家庭冲突总分为(53.06±9.09),时间冲突维度得分为(20.54±3.43),压力冲突维度得分为(18.247±2.98),行为冲突维度得分为(14.26±4.05),其总体幸福感与工作-家庭冲突总评呈负相关(P<0.05),与时间冲突维度、压力冲突维度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肝胆外科临床护士总体幸福感较高,工作家庭冲突情况处于中等水平,且其总体幸福感受工作-家庭冲突影响,减轻护士工作-家庭压力冲突,有助于提高临床护士的总体幸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士 幸福感 工作-家庭冲突
下载PDF
亚里士多德幸福思想中的“善”与“德”——以《尼各马科伦理学》为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梅 赵艳华 《学术探索》 CSSCI 2012年第5期13-15,共3页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与"善"、"德性"、"城邦生活"紧密联系;是一种合乎德性的善(好)的生存状态。他一方面强调作为优秀品质的德性对于幸福的前提性意义,另一方面更崇尚人的"德性的实践"作为...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幸福与"善"、"德性"、"城邦生活"紧密联系;是一种合乎德性的善(好)的生存状态。他一方面强调作为优秀品质的德性对于幸福的前提性意义,另一方面更崇尚人的"德性的实践"作为幸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德性 实践 幸福
下载PDF
德性的理性路径与精神路径之辨 被引量:2
11
作者 黎松 侯道娟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34-39,共6页
德性的理性路径是把人看做一个理性的存在者,其获得主要靠理性对于感性偏好的克服而产生的;德性的精神路径则是把人看做一个精神的存在者,其获得就是通过精神自身的辩证演绎而产生的。二者的辨析,从德性的取得范式、德性的内涵和外延、... 德性的理性路径是把人看做一个理性的存在者,其获得主要靠理性对于感性偏好的克服而产生的;德性的精神路径则是把人看做一个精神的存在者,其获得就是通过精神自身的辩证演绎而产生的。二者的辨析,从德性的取得范式、德性的内涵和外延、人的德性本意三个方面来进行展开。其中德性的精神路径的理论显然超越于德性的理性路径的理论,这赋予了德性思想研究以新的价值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理性 精神 感性 幸福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的幸福观 被引量:8
12
作者 冯显德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92,共4页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幸福问题是主题性的问题,并且与善、德性等问题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在他看来,善是人的一切活动的目的,而至善即是幸福,幸福同时又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并且合于理智德性的生活是最大的幸福。总的来讲,幸福是...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思想中,幸福问题是主题性的问题,并且与善、德性等问题有紧密的逻辑关系。在他看来,善是人的一切活动的目的,而至善即是幸福,幸福同时又是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并且合于理智德性的生活是最大的幸福。总的来讲,幸福是生活优裕、行为优良的统一,是完满、自足的生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幸福观 德性 公正
下载PDF
论康德的德性伦理思想 被引量:8
13
作者 邵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6-11,共6页
康德是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中伦理学就等同于德性论。康德通过对德性、幸福、道德情感等德性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的探讨,将道德原则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并指明道德原则不只是... 康德是义务论的代表,但他的思想中包含着丰富的德性伦理的思想。在他的《道德形而上学》中伦理学就等同于德性论。康德通过对德性、幸福、道德情感等德性伦理学所关注的问题的探讨,将道德原则置于一个重要的位置。并指明道德原则不只是针对个别行为,也可以针对生活的整体,这又与德性伦理学关注生活整体的倾向接近。以此至少表明了康德伦理学并不是极端的义务论,而是和德性伦理学有诸多相通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性 幸福 道德情感 道德原则
下载PDF
传统医学美德对缓解医患冲突的价值与作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翠媛 陈世旭 +1 位作者 杨同卫 车向新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8-60,共3页
传统医学美德的内涵表现为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明确了治病救人的行医观念。在医患冲突不断升级、伤医事件频发的今天,弘扬医学美德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冲突。剖析引发医患冲突的因素,结合传统医学美德的内容,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途径:... 传统医学美德的内涵表现为医乃仁术、大医精诚,明确了治病救人的行医观念。在医患冲突不断升级、伤医事件频发的今天,弘扬医学美德有助于缓解医患矛盾、冲突。剖析引发医患冲突的因素,结合传统医学美德的内容,提出改善医患关系的途径:注重医学生医德教育、尊重患者隐私、注重医患沟通技巧、完善医院管理制度、尊重医学规律、关注社会现实,从而取得患者信任,和谐医患关系,维护健康有序的医疗秩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患冲突 医学美德 医患关系
下载PDF
教师行为的道德思考——基于亚里士多德对善、幸福与德行的论述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黎明 《教育理论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2-45,共4页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领学生构建幸福生活。所谓有福者必有德,因此德行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为了构建学生的幸福人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德行的养成。与说教式、灌输式的道德教育相比,作为道德行为者(moral agent)的教师之行为举...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引领学生构建幸福生活。所谓有福者必有德,因此德行是幸福的必要条件。为了构建学生的幸福人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致力于学生德行的养成。与说教式、灌输式的道德教育相比,作为道德行为者(moral agent)的教师之行为举止(teacher’s manner)更能有效地培养并影响学生的道德德行。教师行为举止所揭示的教师的道德品质对学生具有直接的道德影响,是学生获得德行的主要途径。借助亚里士多德对善、幸福与德行的观点,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然"所展现的行为举止包括温和、勇敢、正义、友爱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行为 学生德行 善、幸福与德行
下载PDF
理性的“理论活动”高于“实践活动”——论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幸福观” 被引量:5
16
作者 黄裕生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20,共16页
作为最高之善,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美德)的生活。这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但并不是其幸福观的独特之处。其灵魂学说,特别是其中关于"理性"划分为"理性本身"与"在欲求力里的理性"或"... 作为最高之善,幸福就是灵魂合乎德性(美德)的生活。这是亚里士多德幸福观的一个基本观点,但并不是其幸福观的独特之处。其灵魂学说,特别是其中关于"理性"划分为"理性本身"与"在欲求力里的理性"或"被欲求力分有的理性",不仅构成了亚里士多德幸福理论的基础,而且也构成了其幸福学说的特别之处。通过这个区分,亚里士多德找到了成就"伦理德性"的基础,同时也确定了理性本身的活动也即"纯粹理论活动"之所以高于理性的"实践活动"的理由。因而,虽然合乎伦理德性的生活是幸福的,但却只是"次级的幸福",只有合乎理智德性的生活才是真正最高的幸福。这种生活一方面是合乎神性的生活,另一方面又是成就每个人真正自己的生活。这意味着,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幸福并非只关乎人性,亦关乎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的 幸福 伦理德性 理智德性
下载PDF
权利、德性与幸福生活 被引量:5
17
作者 刘科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6-62,169,共7页
幸福一直是伦理学的重要问题。与古代不同,当代人对幸福的讨论是通过权利来进行的,权利是人获得幸福的前提和关键。罗尔斯等人通过"基本善"来阐述权利,其实是指明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幸福的基本物质条件。阿玛蒂亚·... 幸福一直是伦理学的重要问题。与古代不同,当代人对幸福的讨论是通过权利来进行的,权利是人获得幸福的前提和关键。罗尔斯等人通过"基本善"来阐述权利,其实是指明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幸福的基本物质条件。阿玛蒂亚·森把可行能力作为权利的关键概念,从而进一步指出了幸福不能仅仅是外在条件的满足,更是个人能力的应用和展示。森对能力的表达借助了亚里士多德的功能说,功能与德性有着密切的联系,功能从目的论意义上是人之为人的优秀性所在,因而能力与德性概念在价值意义上具有某些共性。从权利到能力最终到德性的论述说明,权利概念可以脱离现代规范伦理的抽象形式,回到对人的价值和生存意义的拷问,从而在德性维度下重新定义和理解幸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权利 能力 德性 幸福
下载PDF
从亚里士多德幸福论来看“GNH”关怀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延春 李宏斌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2期27-30,共4页
幸福论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目的论、幸福快乐论和幸福德性论出发,寻找社会发展"GNH"关怀的理论依据,这对矫正"GDP"崇拜,抵制消费主义快乐观,坚持"中道"德性原... 幸福论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亚里士多德的幸福目的论、幸福快乐论和幸福德性论出发,寻找社会发展"GNH"关怀的理论依据,这对矫正"GDP"崇拜,抵制消费主义快乐观,坚持"中道"德性原则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幸福 快乐 德性 中道
下载PDF
论亚里士多德之两种幸福 被引量:3
19
作者 丁万华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8-53,共6页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把幸福定义为灵魂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另一方面又指出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亚氏的两种幸福观引起了涵盖论和理智论的不断争论。文章试图从亚氏对人的本性的界定来解读其幸福观。亚氏的幸福同时包含着沉思的生活和实践... 亚里士多德一方面把幸福定义为灵魂的合乎德性的实现活动,另一方面又指出沉思是最大的幸福。亚氏的两种幸福观引起了涵盖论和理智论的不断争论。文章试图从亚氏对人的本性的界定来解读其幸福观。亚氏的幸福同时包含着沉思的生活和实践智慧与道德德性的生活,两者都具有内在的价值,二者本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幸福就在于两者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里士多德 幸福 德性 沉思
下载PDF
货币错配与我国经济内外失衡的问题及策略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徐晓萍 刘尧成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82-89,共8页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说,即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内部的失衡日益严重,我国陷入了"货币错配"、"高储蓄两难"和"经济内外失衡"的动态"恶性三角循环"困境。结合我国的经济现实情况... 本文首先提出了一个假说,即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内部的失衡日益严重,我国陷入了"货币错配"、"高储蓄两难"和"经济内外失衡"的动态"恶性三角循环"困境。结合我国的经济现实情况,文章对这种假说进行了实证检验,指出必须综合治理才能突破这种困境,并提出了以调整内部经济结构为主、以降低货币错配为辅的政策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货币错配 高储蓄两难 经济内外失衡 恶性三角循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