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DIALOGUE" BETWEEN THE FIF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OCP AND GUANGDONG CUSTOMS——Interviewing Liu Wenji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gress, director of Guangdong Customs Branch Office, Director of Guangzhou Customs
1
作者 Chen yan 《大经贸》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0期82-86,共5页
The Fifteenth Natlonal Con-gress,a very important andgrand trans—century meeting inthe history Of CCP,was inaugu-rated in Beijing on September 12,1997. Guangdong Customs have sentrepresentatives to attend the Party’... The Fifteenth Natlonal Con-gress,a very important andgrand trans—century meeting inthe history Of CCP,was inaugu-rated in Beijing on September 12,1997. Guangdong Customs have sentrepresentatives to attend the Party’sCongress for the first time in his-tory.Among the two representa-tives is Liu Wenjie,director ofGuangdong CUStoms Branch Of-fice and of Guangzhou Customs.On September 23 after conclusionof the Coilgress,this reporter inte-Viewed directory Liu Wenjie 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LOGUE Director of Guangzhou Customs the director of Guangdong Customs Branch office representative of the congress BETWEEN the FIFTEENTH NATIONAL congress of OCP AND GUANGDONG CUSTOMS
下载PDF
中共“二大”代表考证
2
作者 代先祥 韩玥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中共“二大”是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由于相关原始文献资料严重缺失,会议地点频繁更换,以及会议代表未经民主选举产生等原因,中共“二大”代表的名单始终难有定论。文章通过史料的比较、鉴别,在分析中共“二大”代表构成的基础上,梳... 中共“二大”是党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由于相关原始文献资料严重缺失,会议地点频繁更换,以及会议代表未经民主选举产生等原因,中共“二大”代表的名单始终难有定论。文章通过史料的比较、鉴别,在分析中共“二大”代表构成的基础上,梳理出包含12名代表的完整名单,并对大会的列席人员进行了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共“二大” 代表 考证
下载PDF
包惠僧是出席中共一大的广东代表
3
作者 徐光寿 王永芹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3期104-112,共9页
关于包惠僧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身份,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被作为正式代表并未受到质疑。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李达首次提出包惠僧是“列席代表”起,开始出现异议,先被中央领导人采信转而将包惠僧排除出中共一大代表,继而... 关于包惠僧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身份,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被作为正式代表并未受到质疑。然而,自新中国成立之初李达首次提出包惠僧是“列席代表”起,开始出现异议,先被中央领导人采信转而将包惠僧排除出中共一大代表,继而影响到除包惠僧以外其他身处国内的代表,从而衍生出党史正史和学术界的多种说法,如“串门说”“陈独秀指定代表说”和“观察员说”等。然而,这些观点都存在诸多不足和明显漏洞。梳理、比对和分析现有文献资料及多数口述史料不难发现,包惠僧不仅是中共一大正式代表,而且是广东党组织的代表,这不应存在任何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惠僧 中共一大 身份 广东代表
下载PDF
The Roles Played by the Staff and Work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in the Formation of Work Regulations 被引量:3
4
作者 李海明 Sun Yongmei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16年第1期152-163,共12页
Article 4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lays down the right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SWRC) to deliberate on the formulation of (intra-enterprise) work regulations, but this has become a "s... Article 4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lays down the right of the Staff and Work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SWRC) to deliberate on the formulation of (intra-enterprise) work regulations, but this has become a "soft" law in judicial practice. The judicial criteria for judging the validity of work regulations are in essence determined by the judge's judgment on their reasonableness. As an important embodiment of Chinese politics, economics and cultur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WRC that accompanied the market economy has not negated its value as an indigenous traditional resource. The SWRC does not just enjoy deliberative rights in the formation of regulations, as clearly specified in constitutional law, but also has rights under the law in local legislation and practice. Hence the system of work regulations is neither a unilateral decision on the part of management nor a contract, but rather an autonomous norm developed through the SWRC mechanism. Given the mandatory nature of Article 4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regulations will only be valid after they havegone through a democratic process.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normative system formation should endow the SWRC with greater rights and integrate it smoothly with the collective contract system to standardize collective labor re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GULATIONS democratic process Staff and workers Representative congress (SWRC) Article 4 of the Labor Contract Law
原文传递
THE 22ND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MEMBE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5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6期8-8,共1页
The22ndNationalCongresoftheMemberRepresentativesoftheChineseMedicalAsociation(CMA)washeldinBeijingfromApril9... The22ndNationalCongresoftheMemberRepresentativesoftheChineseMedicalAsociation(CMA)washeldinBeijingfromApril9to11,1999Theco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D the 22ND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MEMBER representatives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
原文传递
谁的代表与为谁说话: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研究
6
作者 虞崇胜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8-66,125,126,共11页
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是人大代表的本质属性。人大代表是谁的代表,在履职中代表谁的利益,或者说为谁说话,这就是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的核心问题。理解和把握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主要从法律规定和实际履职两个方面去展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人大... 人大代表的代表性,是人大代表的本质属性。人大代表是谁的代表,在履职中代表谁的利益,或者说为谁说话,这就是人大代表的代表性的核心问题。理解和把握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主要从法律规定和实际履职两个方面去展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人大代表既是全体人民的代表,也是选区或选举单位的代表,更是国家权力机关组成人员。从人大代表实际履职情况看,人大代表既要为人民利益说话,也要为选民利益说话,更要为公共利益说话。发挥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作用,需要提高人大代表的角色意识、提高人大代表的履职能力、加强选民对人大代表的监督、完善人大代表的行为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人大代表 代表性
下载PDF
1950年科代会代表的产生过程及相关问题分析
7
作者 王传超 《科学文化评论》 2023年第6期40-56,共17页
1949—1950年间,科代筹委会在推选科代会代表的过程中,抛开原有的学会组织,试图在开展自然科学工作者大规模登记的基础上进行普选。但限于诸多客观条件,大多数地区进展并不理想,最终科代筹委会不得不求助于各地党政机关,才完成任务。通... 1949—1950年间,科代筹委会在推选科代会代表的过程中,抛开原有的学会组织,试图在开展自然科学工作者大规模登记的基础上进行普选。但限于诸多客观条件,大多数地区进展并不理想,最终科代筹委会不得不求助于各地党政机关,才完成任务。通过考察科代会代表产生的过程,分析这一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并重新评价原有学会的作用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代会 科代筹委会 推选代表
下载PDF
中国高校教代会现状及问题分析 被引量:9
8
作者 杨瑞静 秦蓉 +1 位作者 任秀华 温志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113-116,共4页
中国高等学校处于新的发展时期,民主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教代会作为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主要渠道,其建设尤为重要。目前存在教代会制度的法律法规力度不够、教职工的维权意识不强等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党委对教代会工作的领... 中国高等学校处于新的发展时期,民主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教代会作为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的主要渠道,其建设尤为重要。目前存在教代会制度的法律法规力度不够、教职工的维权意识不强等问题,必须切实加强党委对教代会工作的领导,构建有效的多层次沟通平台,才能更好地发挥教代会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教代会 现代大学制度
下载PDF
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热点问题述评 被引量:6
9
作者 崔英楠 崔皓旭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3期109-115,共7页
人大代表的代表性、代表选举的民主化与人大监督的制度化是近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研究的热点问题。在评述上述三个方面研究成绩的同时提出,学术界应该深具问题意识,推动我国人大研究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人大制度 人大代表 代表选举 人大监督
下载PDF
公民参政需求增长与制度回应的博弈——从深圳、北京人大代表“竞选”看修订《选举法》的政治意义 被引量:6
10
作者 黄卫平 陈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59-64,共6页
在2003年深圳和北京的区县人大代表选举中涌现出的自荐竞选者的参选率和当选率都极低,其竞选方式也相对粗糙;然而社会对此种现象却反响强烈,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成了2004年我国《选举法》的修订。在这种鲜明... 在2003年深圳和北京的区县人大代表选举中涌现出的自荐竞选者的参选率和当选率都极低,其竞选方式也相对粗糙;然而社会对此种现象却反响强烈,引起了有关方面的高度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直接促成了2004年我国《选举法》的修订。在这种鲜明反差的背后,实际上折射出我国现阶段公民利益表达的政治化倾向和公民参政意识的日益增强,并表明我国执政党正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尽可能将体制外的民主冲动吸纳到体制内来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 竞选 《选举法》
下载PDF
选举民主的局限与超越 被引量:6
11
作者 汪习根 李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22-425,共4页
选举民主是人类历史上影响最深、流传最广的民主形式,当今我国展开的乡镇直选则是直接选举民主的有益探索,也是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设和选举民主实践的重要环节之一。
关键词 选举民主 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实现形式
下载PDF
代表·回应·责任:人大代表制度的政治逻辑 被引量:13
12
作者 蔡文成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2-80,共9页
人大代表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标志和象征。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导者、运作者、参与者,一端根植与链接人民,一头嵌入与联动国家,是国家、社会和人民之间互证、互动的中介和桥梁。从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而言,人大代表是... 人大代表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制度的标志和象征。人大代表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主导者、运作者、参与者,一端根植与链接人民,一头嵌入与联动国家,是国家、社会和人民之间互证、互动的中介和桥梁。从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而言,人大代表是多重身份的"角色集",是代表性、回应性和责任性的统一体:代表性,即代表人民,回答了"人大代表是谁"的问题,揭示了人大代表的政治本质;回应性,即为了人民,回答了"人大代表为了谁"的问题,揭示了人大代表的政治要求;责任性,即向人民负责,回答了"人大代表如何负责"的问题,揭示了人大代表的政治保障。这三重属性是理论逻辑和政治逻辑的辩证统一,为健全和完善人大代表制度提供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 代表性 回应性 责任性 政治逻辑
下载PDF
中共“一大”代表特点初探 被引量:2
13
作者 蔡双全 杨秀林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1-14,共4页
192 1年 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分析“一大”代表的基本特点 ,对于认识我党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 ,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 ,认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历... 192 1年 7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分析“一大”代表的基本特点 ,对于认识我党的优点和缺点、长处和短处 ,认识中国的基本国情 ,认识中国共产党产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深刻历史背景 ,乃至我党领导的中国革命的整个进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代表 党史 "五四"运动 知识分子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监察委员会监察人大代表的理解与论证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郭文涛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8年第4期80-88,共9页
为了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监察委员会就要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由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监察委员会不能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监察。监察委员会监察之对象应为人员而非机构。按照《监察法》第3条和第15... 为了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监察委员会就要对所有行使公权力的公职人员进行监察。由于民主集中制原则,监察委员会不能够对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进行监察。监察委员会监察之对象应为人员而非机构。按照《监察法》第3条和第15条的规定,监察委员会是能够监察人大代表的。从域外的情况看,按照议会自律原则的理论,监察机关一般不将代议机关的议员纳入监察对象之范围;但是由于我国实行人大代表制度,如果将中国五级三百万人大代表排除在监察对象之范围外,将会使监察对象之范围出现一个很大的缺口,与实现国家监察全面覆盖的立法意旨不相符。从中国国情来看,监察委员会应当能够监察人大代表。监察委员会在监察人大代表时存在着监察职责、监察措施、监察程序三方面的限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察委员会 人大代表 监察职责 监察措施 监察程序
下载PDF
人大代表参与地方立法的现状与制度完善——以上海市人大代表为例的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杨寅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17,共13页
发挥人大代表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宪法和法律意义,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进人大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地方人大代表可通过提出立法议案,参与地方法规审议、表决,参与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等形式发挥作用。对... 发挥人大代表在地方立法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宪法和法律意义,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进人大工作,提高立法质量的重要举措。地方人大代表可通过提出立法议案,参与地方法规审议、表决,参与人大常委会立法工作等形式发挥作用。对上海市人大代表参与地方立法情况的实证调研表明,人大代表参与地方立法已积累了许多积极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不足,应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大代表 人大 常委会 地方立法
下载PDF
从全国代表大会到全国政策论坛——英国工党决策机制的变迁及其评价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瑜 《宁夏党校学报》 2005年第1期87-92,共6页
1997年英国工党在大选中获胜后,决策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方式转变为全国政策论坛程序。其目的是让更多的普通党员参与到党的政策制定过程中,建立一个包容的、民主的新工党。
关键词 全国代表大会 英国工党 大选 普通党员 新工党 民主 决策机制 政策 论坛 方式转变
下载PDF
借鉴、剖析与完善——对人大代表质询权的再次关注 被引量:4
17
作者 刘茂林 韦艳芹 《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质询权是民意代表监督有关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的一项权利 ,西方国家较早确立了质询制度 ,并使之在实践中发展。我国人大代表质询权最早规定在 195 4年宪法中 ,但时至今日 ,人大代表却并未充分行使过这一监督性权利。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 质询权是民意代表监督有关国家机关及其组成人员的一项权利 ,西方国家较早确立了质询制度 ,并使之在实践中发展。我国人大代表质询权最早规定在 195 4年宪法中 ,但时至今日 ,人大代表却并未充分行使过这一监督性权利。借鉴国外有益经验 ,完善质询权法律规定 ,以发挥质询的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质询权 确立 完善
下载PDF
代表性与民主性:中国共产党对人大代表选举的认知与实践 被引量:4
18
作者 徐理响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5期146-151,共6页
发扬民主性,体现代表性,是中国共产党对人大代表选举的基本认知。这种认知直接影响了中国人大代表选举的具体制度设计与运作逻辑,反映在人大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与候选人提名等各环节中。民主性与代表性的结合,既是中国人大代表选举... 发扬民主性,体现代表性,是中国共产党对人大代表选举的基本认知。这种认知直接影响了中国人大代表选举的具体制度设计与运作逻辑,反映在人大代表名额分配、选区划分与候选人提名等各环节中。民主性与代表性的结合,既是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的特色与优势,也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客观要求。如何在进一步彰显民主性的前提下,实现代表性与民主性二者间的良性互动,是中国人大代表选举制度发展的基本价值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大代表选举 代表性 民主性 代表名额 选区划分 侯选人提名
下载PDF
浅谈教代会代表主体意识的确立及强化 被引量:5
19
作者 安国城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3-85,共3页
高校教代会代表是教代会所有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加强和完善教代会制度,必须改革教代会代表的选举办法,改善代表结构,不断确立及强化教代会代表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的作用。
关键词 高等学校 教代会代表 主体意识 作用
下载PDF
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专职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叶中华 常征 王娟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3-26,共4页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专职化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突破口。目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兼职不仅极易导致利益冲突,而且使其时间和精力不能主要放在代表工作上,同时也降低了选民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满意度。专职代表制不是西方议会的专利,因而,...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专职化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的突破口。目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兼职不仅极易导致利益冲突,而且使其时间和精力不能主要放在代表工作上,同时也降低了选民对人民代表大会的满意度。专职代表制不是西方议会的专利,因而,人民代表大会专职化可以先进行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专职化,后进行其他代表的专职化;先在某些界别和地方试点,后推广到其他界别和全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代表大会 代表 专职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