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英语课程思政视阈下《雨山行》的文化寻根
1
作者 刘莹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196-198,共3页
通过对《高级英语》中体现印第安民族文学的作品——《雨山行》文化寻根主题的解读,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感知英语课程思政如盐入味、润物无声的效果。作者此次文化寻根之旅反映了印第安文学的复兴以及民族意识的回归,表达了作者难以割舍的... 通过对《高级英语》中体现印第安民族文学的作品——《雨山行》文化寻根主题的解读,使学生潜移默化中感知英语课程思政如盐入味、润物无声的效果。作者此次文化寻根之旅反映了印第安文学的复兴以及民族意识的回归,表达了作者难以割舍的民族情结和永不褪色的时代记忆。文化寻根主题为当代的读者带来深刻的启示,呼吁人们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承历史文化遗产,并将其优秀的民族文化传统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文化寻根 民族意识 民族身份认同
下载PDF
论鬼子小说的求真主题 被引量:2
2
作者 容本镇 王亦民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29-34,共6页
鬼子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巨大的悲悯情怀,创作了一系列带有荒诞色彩而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求真意识的小说作品,在他所构造的名为"瓦城"的文学世界里,表现了一批社会底层人物无奈选择、奋力挣扎、迷茫无助的生存图景。究其根... 鬼子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巨大的悲悯情怀,创作了一系列带有荒诞色彩而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和求真意识的小说作品,在他所构造的名为"瓦城"的文学世界里,表现了一批社会底层人物无奈选择、奋力挣扎、迷茫无助的生存图景。究其根源,主要是社会不公和两极分化导致个体心理失衡、求真意识薄弱和社会诚信度的降低。鬼子小说对社会现实、人性灵魂和知识分子弱点的剖析锐利而深刻,其唯美的艺术表现方式,又使他的作品切近文学的本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鬼子 小说创作 底层民众 荒诞 求真意识 唯美
下载PDF
在飘零中坚守:“孤儿”的寻根与救赎之旅——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孤儿意识”新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岳春梅 李蓉 李丹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1年第4期107-111,共5页
以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为代表的表现"孤儿意识"的小说,揭示了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在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尴尬处境和生存体验,以胡太明为典型的台湾知识分子的寻根与救赎之旅,正表现了其对于"孤儿意识"的克服,而不... 以吴浊流《亚细亚的孤儿》为代表的表现"孤儿意识"的小说,揭示了日据时期台湾知识分子在特殊历史情境下的尴尬处境和生存体验,以胡太明为典型的台湾知识分子的寻根与救赎之旅,正表现了其对于"孤儿意识"的克服,而不是如今天分离主义势力所谓的"台湾人意识",更不能成为"台独"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据时期 孤儿意识 寻根 救赎
下载PDF
班级文化构建:价值与途径 被引量:6
4
作者 田彬彬 《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第4期14-18,共5页
班级文化作为学校组织中促进学生个体成长最直接的一种文化环境,具有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调解人际关系、引领班级价值导向与激励班级成员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目标不明确、组织形式化、内... 班级文化作为学校组织中促进学生个体成长最直接的一种文化环境,具有教育规范学生行为、增强班级凝聚力和调解人际关系、引领班级价值导向与激励班级成员的重要作用。针对我国基础教育中班级文化建设中存在目标不明确、组织形式化、内容无创新等诸多问题,可以采取明确建立班级民主管理制度、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鼓励文化建设内容创新等途径加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班级文化 价值寻根 合理构建 学生成长
下载PDF
20世纪末朝鲜族文坛的“寻根小说” 被引量:1
5
作者 吴相顺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5-118,共4页
本文分析论述了20世纪末朝鲜族文坛中历史题材和现实题材的"寻根小说"及其展现的中国朝鲜族坚忍、顽强,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璀灿的民族文化。
关键词 朝鲜族文坛 “寻根小说” 民族意识
下载PDF
论“文化寻根”小说的渊源及文化价值取向 被引量:1
6
作者 王金胜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59-63,共5页
"文化寻根"小说既是国际国内的文化思潮冲击的结果,又是文学自身逻辑演变的产物。它或从民族与个体生命的原始状态中发掘民族文化积淀,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撑,或从民间文化的历史遗传中探测现实生存的文化秘密... "文化寻根"小说既是国际国内的文化思潮冲击的结果,又是文学自身逻辑演变的产物。它或从民族与个体生命的原始状态中发掘民族文化积淀,或从传统文化中寻找现代社会的精神支撑,或从民间文化的历史遗传中探测现实生存的文化秘密,体现出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文化寻根"小说是渗透着当代意识的民族寓言,它所采用的文化视角扩展了文学表现的角度和领域,促成了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多元文学景观的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寻根 渊源 文化价值取向 民族寓言 当代意识
下载PDF
论骆宾基小说的家园与寻根意识 被引量:1
7
作者 叶继群 《韶关学院学报》 2004年第11期9-12,共4页
在抗战过程中,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学用语言营造了一个个与残酷现实相对的精神家园,"追寻--归宿"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主题模式。骆宾基的小说以刚劲中的清新与明丽,强悍中的苦涩和忧郁,深入地拓展了这一主题,应该在"东... 在抗战过程中,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文学用语言营造了一个个与残酷现实相对的精神家园,"追寻--归宿"成了一个相当普遍的主题模式。骆宾基的小说以刚劲中的清新与明丽,强悍中的苦涩和忧郁,深入地拓展了这一主题,应该在"东北流亡作家群"中对其给予一定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宾基 家园意识 寻根意识
下载PDF
20世纪末朝鲜族小说主题意识变化研究
8
作者 吴相顺 李英月 《黑龙江民族丛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110-113,共4页
在20世纪末朝鲜族文学的变化中,最为突出的是作家意识的开放性和主题意识的多样性以及意识倾向的变化。本文主要论述了意识倾向变化中的民族寻根意识、人性意识、平民意识、女性意识。
关键词 朝鲜族小说 意识倾向 民族寻根意识、人性意识、平民意识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古代文学课程如何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问题 被引量:2
9
作者 宋希芝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119-121,共3页
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中文专业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失对于文学发展历史规律的探寻、总结与升华,不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了科研能力的提高。为提高学生科研... 如何在古代文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中文专业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课题。传统的教学方法缺失对于文学发展历史规律的探寻、总结与升华,不利于学生发散型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从而严重影响了科研能力的提高。为提高学生科研能力,教师必须具有史学思维、大文学概念和寻根意识。同时在教学实践当中,必须做好学术动态、授课内容、授课方式、专题讲解等各个方面的工作。惟有如此,才能够科学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文学 课程 科研能力 史学思维 大文学概念 寻根意识
下载PDF
20世纪末中国朝鲜族小说的“寻根意识”研究
10
作者 吴相顺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72-175,共4页
民族"寻根意识"是20世纪末中国朝鲜族小说最明显的意识倾向之一。本文通过朝鲜族小说描写的民族精神、民族性格、民族风俗习惯等,分析了朝鲜族小说所表现的民族"寻根意识"。
关键词 中国朝鲜族小说 “寻根意识” 民族意识研究
下载PDF
论中国第五代电影的寻根意识
11
作者 陈吉德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3年第1期58-63,共6页
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第五代电影以影像表意的方式加入了寻根思潮 ,其视角有指向过去和指向当下两种 ,目的是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对传统文化消极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批判 ,从而确立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原始的动力和根基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第五代电影以影像表意的方式加入了寻根思潮 ,其视角有指向过去和指向当下两种 ,目的是拨开历史的重重迷雾对传统文化消极的东西进行深入的批判 ,从而确立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最原始的动力和根基 ,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扫清障碍 ,因而有着启蒙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第五代电影 寻根意识 传统文化 电影评论
下载PDF
论贾平凹1990年代长篇小说的平民叙事姿态
12
作者 李俊 《重庆三峡学院学报》 2009年第5期75-77,147,共4页
相对于其1990年代前叙事的启蒙与寻根姿态,贾平凹1990年代长篇小说更多地表现出平民叙事的特点:这种叙事一方面尽量悬置外在意识形态制约,贴近生活本身,以平等的方式展示置于生老病死流变中的个体生活情貌;另一方面,在讲述中进行价值建... 相对于其1990年代前叙事的启蒙与寻根姿态,贾平凹1990年代长篇小说更多地表现出平民叙事的特点:这种叙事一方面尽量悬置外在意识形态制约,贴近生活本身,以平等的方式展示置于生老病死流变中的个体生活情貌;另一方面,在讲述中进行价值建构,将形而下的生存状态导向一种形而上的超越;平民叙事姿态的采用也意味着作家对主体意识的坚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寻根 平民叙事 主体意识
下载PDF
论游本昌版济公影视剧反映的文化寻根意识
13
作者 王晓辉 《鄂州大学学报》 2008年第6期56-59,共4页
文化寻根要找出一个本初之根,越是原始的越接近文化之根。文化之根包括优根和劣根,文化优根滋养了合和文化,使它孕育出了早期文明而先进的中华民族;文化劣根则由专制文化体现出来。游本昌版济公影视剧反映出了鲜明的寻根意识,表现为继... 文化寻根要找出一个本初之根,越是原始的越接近文化之根。文化之根包括优根和劣根,文化优根滋养了合和文化,使它孕育出了早期文明而先进的中华民族;文化劣根则由专制文化体现出来。游本昌版济公影视剧反映出了鲜明的寻根意识,表现为继承优根,呈现合和文化的景观;抛弃劣根,摆脱专制文化的因袭。影视剧中各阶层的人们追寻合和文化主张的真善美,反省并摒弃专制文化潜藏的假丑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本昌版济公影视剧 反映 文化寻根意识
下载PDF
试论乡土建筑作为文化寻根的重要途径 被引量:5
14
作者 杨新磊 高贺胜 +1 位作者 陈跃 张捧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58-63,88,共7页
持续高烧的"文化寻根"不是"寻根文学"所膜拜的西方现代主义,全球化促使"文化寻根"正视家谱学尤其姓氏学,只有走进真正的乡土建筑中才能寻见"文化"之"根"。以祠堂(含牌坊)、庙观、戏... 持续高烧的"文化寻根"不是"寻根文学"所膜拜的西方现代主义,全球化促使"文化寻根"正视家谱学尤其姓氏学,只有走进真正的乡土建筑中才能寻见"文化"之"根"。以祠堂(含牌坊)、庙观、戏台为代表的乡土建筑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乡土意识"物"的凝固,印证着宗族、宗法、忠孝节义、仁义礼智等儒家道统,是根深蒂固的祖先崇拜之有形外化。乡土建筑存留家谱,镌刻姓氏,因"土"而"乡",最具中国性与中国质,破浪于国际传播之潮头。文化寻根必须摈弃"他者"的旁观视点,唤醒文化自觉,捍卫中华民族的文化安全,建构国家文化战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寻根 全球化 乡土建筑 家谱学 姓氏学 祠堂 牌坊 祖先崇拜 他者 文化自觉
下载PDF
论“寻根文学”中的意识流技巧
15
作者 陈斌 《南昌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第5期17-19,共3页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时期中国文学兴起了一波对意识流的接受热潮。在理论和实践上,中国作家都对意识流这个"舶来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接受。很多具有不同创作思想的作家都开始尝试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写作。值得关注的是,中国...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新时期中国文学兴起了一波对意识流的接受热潮。在理论和实践上,中国作家都对意识流这个"舶来品"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接受。很多具有不同创作思想的作家都开始尝试用意识流手法进行写作。值得关注的是,中国作家对意识流的接受并不是全盘的"拿来主义",而是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相融合,并运用意识流这一新颖的写作技巧来进行自我的"文化寻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流 寻根文学 融合
下载PDF
论秦牧的寻根意识
16
作者 郑岁黎 《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5年第6期22-25,共4页
土地、劳动人民、流浪等在秦牧散文中出现的高频率意象,以及其作品所蕴涵的浓厚的反思性,使得评论界历来将他定位在颂歌鼓手类。但深入探究其人作品,这非但不能作为他热情颂唱的证明,反而透析了他内心的迷惘与困惑,折射出其生活在精神... 土地、劳动人民、流浪等在秦牧散文中出现的高频率意象,以及其作品所蕴涵的浓厚的反思性,使得评论界历来将他定位在颂歌鼓手类。但深入探究其人作品,这非但不能作为他热情颂唱的证明,反而透析了他内心的迷惘与困惑,折射出其生活在精神夹缝中引发的一种变向、曲折的寻根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牧 流浪 历史 土地 劳动人民 寻根意识
下载PDF
民间的走向——论“寻根”及其以后创作主体的“民间意识”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熹 林铁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1-76,共6页
从文学史的研究角度出发 ,梳理出寻根及其后不同流派的作家的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意识与民间意识的三种关系。通过对这三种关系的述评 ,剖析了不同创作倾向中民间意识与主体意识的位置与关系的误区。并指出主体意识应超越作为“文化... 从文学史的研究角度出发 ,梳理出寻根及其后不同流派的作家的文本中所体现出来的主体意识与民间意识的三种关系。通过对这三种关系的述评 ,剖析了不同创作倾向中民间意识与主体意识的位置与关系的误区。并指出主体意识应超越作为“文化意识”上的民间意识 ,以作品的文学性形成对文化的“本体性否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根文学 民间意识 主体意识 本体性否定
下载PDF
开启中华文化本根教育的游学之旅---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文化素质教育活动"为例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荣霞 于建福 《高校教育管理》 CSSCI 2012年第2期36-41,共6页
中国大学一定要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所培养的学生理应具有中华文化气质和文化底蕴。利用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学沃土中蕴藏着的丰厚资源,采用学游结合、寓学于游的教育方式,积极而有效地开展中华文化本根教育,以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社会责... 中国大学一定要有中华传统文化的根,所培养的学生理应具有中华文化气质和文化底蕴。利用中华文化尤其是儒学沃土中蕴藏着的丰厚资源,采用学游结合、寓学于游的教育方式,积极而有效地开展中华文化本根教育,以利于大学生人格完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正确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件富有远见并带有根本意义的大事。以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儒家文化寻根之旅"为案例,对大学生游学活动进行总结和审视,以期对完善当今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自觉 儒学 寻根之旅 本根教育 人文素养
下载PDF
广义人文主义架构中的现代派小说(下)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其强 《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2期1-5,共5页
:198 5年后的部分现代派作品 ,已经由对表现手法的借鉴发展到作品内涵上现代意识的传达 。
关键词 现代意识 后现代倾向 现代派 小说 人文主义 中国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从“德性自足”到“立己立人”——轴心期文化自觉意识的现代意蕴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运蕾 《武陵学刊》 2021年第2期15-23,共9页
以轴心期中西智者的学说和著作为观照点,不难发现人类文化发展存在着环形联结现象:“德性自足”的精神原乡是起点,人类发展过程中德性的逐渐远离是迷失的中间一环,人们的自我实现和回归内在是重要目的地。回归内在的途径有二:神圣的仪... 以轴心期中西智者的学说和著作为观照点,不难发现人类文化发展存在着环形联结现象:“德性自足”的精神原乡是起点,人类发展过程中德性的逐渐远离是迷失的中间一环,人们的自我实现和回归内在是重要目的地。回归内在的途径有二:神圣的仪式和修德、修道、修心。但回归内在并非终点,立己立人、实现再次超越,才是人类不同文化的共同追求。对轴心期文化的准确认知有助于当今时代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不仅如此,借助根植于自我反省、自我超越的轴心期文化自觉意识,能够明晰中华传统文化之根。明确回归内在、立己立人不仅是轴心期智者的内在追求,也是当下人们可以汲取的精神食粮,对弘扬中华人文精神、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文化自信等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心时期 文化自觉 文化寻根 自我反省 文化担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