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7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归去来兮辞》的佛教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小荣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即将回归田园时的作品,其间所述回归原因与方法时,与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颇相一致,也正因为《归去来兮辞》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佛教有相通之处,所以,它还对后世净土、禅宗两大宗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促...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即将回归田园时的作品,其间所述回归原因与方法时,与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颇相一致,也正因为《归去来兮辞》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佛教有相通之处,所以,它还对后世净土、禅宗两大宗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促进了二宗思想的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摩诃大明咒经》
比较
净土
禅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慧能禅与人间佛教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小跃
《阅江学刊》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禅宗站在人的立场来言心性,它超越了先前那种注重解释所谓宇宙实相的心性论,"佛"、"佛性"等概念名相在"人"、"人性"的范围内获得直接的规定,在这一前提下,慧能的"见性成佛"实际上指...
禅宗站在人的立场来言心性,它超越了先前那种注重解释所谓宇宙实相的心性论,"佛"、"佛性"等概念名相在"人"、"人性"的范围内获得直接的规定,在这一前提下,慧能的"见性成佛"实际上指向了"成人成佛"的问题。在"即心即佛"、"即性即佛"以及"直心是净土"等问题的阐释中,慧能禅彰显了其对于人性、生活以及生命这些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的伦理关怀。由此我们可以说,慧能禅所表征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正指向了人间佛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慧能禅
明心见性
直心是净土
人间佛教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袁宗道与晚明禅宗和净土宗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90-97,共8页
以佛教义理阐释儒学,是晚明人文思潮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袁宗道因为生死问题接触佛教,而后潜心禅宗,以禅学诠释儒学;又和袁宏道一起大力推行净土,提倡念佛法门。袁宗道为纠正禅宗之弊和推动净土在晚明的展开,发挥了很...
以佛教义理阐释儒学,是晚明人文思潮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袁宗道因为生死问题接触佛教,而后潜心禅宗,以禅学诠释儒学;又和袁宏道一起大力推行净土,提倡念佛法门。袁宗道为纠正禅宗之弊和推动净土在晚明的展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袁宗道
晚明
禅宗
净土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永明延寿形象净土化及其“阿弥陀佛”信仰研究
4
作者
伊雷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12,共7页
北宋主要以禅宗祖师形象示人的延寿,南宋却被逐渐描摹成了"专修净业"的净土祖师。这一形象转变影响了后世对其思想的评判,甚至认为其思想主旨是"禅净双修"。然而后人所理解的"禅净双修"主要指《禅净四料...
北宋主要以禅宗祖师形象示人的延寿,南宋却被逐渐描摹成了"专修净业"的净土祖师。这一形象转变影响了后世对其思想的评判,甚至认为其思想主旨是"禅净双修"。然而后人所理解的"禅净双修"主要指《禅净四料拣》表达的思想,与延寿之主张并不相同。延寿所说"净土"主要指"唯心净土",无论是"禅净双修",还是"弥陀"信仰,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都不居主流地位,其"弥陀"信仰则是杂揉"禅"、"华严"、"唯识"、"天台"、"净土"等五宗思想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明延寿
唯心净土
西方净土
禅净双修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白居易在洛阳期间的佛教信仰
5
作者
杜学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5-18,共4页
洛阳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主要生活地,他在洛阳期间与圣善寺、奉国寺、长寿寺、香山寺、天宫寺等著名佛寺均有密切的往来,这些佛寺分别属于密宗、禅宗、净土宗等不同宗派。他在洛阳期间佛教信仰有不拘门限、兼容并蓄等主要特征。白居易...
洛阳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主要生活地,他在洛阳期间与圣善寺、奉国寺、长寿寺、香山寺、天宫寺等著名佛寺均有密切的往来,这些佛寺分别属于密宗、禅宗、净土宗等不同宗派。他在洛阳期间佛教信仰有不拘门限、兼容并蓄等主要特征。白居易的佛教信仰在唐代后期有代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佛教
洛阳
密宗
禅宗
净土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日本枯山水嬗变过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
5
6
作者
熊川
邓舸
+1 位作者
金荷仙
李胜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86,共5页
日本枯山水可谓之精神庭园,其形成和发展不仅与中国文化的渗入有关,同时也与日本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通过梳理与归纳相关文献与古籍,可得三方面结论:其一,枯山水原型可溯至日本古代,其造型以模拟自然、写实为主;其二,镰仓时代由于政...
日本枯山水可谓之精神庭园,其形成和发展不仅与中国文化的渗入有关,同时也与日本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通过梳理与归纳相关文献与古籍,可得三方面结论:其一,枯山水原型可溯至日本古代,其造型以模拟自然、写实为主;其二,镰仓时代由于政治、禅宗等因素,枯山水被赋予“禅意”色彩,表现为筑山写意之特征;其三,室町时代受宋代山水画、军事,以及山水河原者介入造园等因素影响,枯山水最终表现为平庭写意之样式。中国现阶段仿建的平庭写意类枯山水与禅意无关,未来应结合中国自然和社会等因素进行演变与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日本园林
枯山水
禅宗
净土园林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扞格到融通:《坛经》禅净关系再探析 --以云栖祩宏的辩讹为中心
7
作者
黄越泓
《阴山学刊》
2020年第6期48-53,共6页
《坛经》中记载惠能对于净土的说法并非错讹,而是延续了早期禅宗祖师对“西方净土”的看法。明代高僧云栖蘟宏关于《坛经》中“西方净土”的记载为讹误的观点,乃是站在禅净合流立场下进行的回溯,目的在于扫除早期禅宗经典对于净土信仰...
《坛经》中记载惠能对于净土的说法并非错讹,而是延续了早期禅宗祖师对“西方净土”的看法。明代高僧云栖蘟宏关于《坛经》中“西方净土”的记载为讹误的观点,乃是站在禅净合流立场下进行的回溯,目的在于扫除早期禅宗经典对于净土信仰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不同版本《坛经》的比较分析,以及北宗禅经典、唯识宗经典的义理分析,也证实了一直以来存在着对“西方净土”的多种理解方式,故而不能认为不符合禅净合流思想的记载就是讹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坛经》
禅宗
西方净土
云栖祩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归去来兮辞》的佛教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被引量:
7
1
作者
李小荣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100-107,共8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晋唐佛教文学史"(项目编号:11BZW074)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项目编号:NCET-11-0902)
福建省社科规划基金项目"佛道并兴与陶渊明诗文创作"(项目编号:2010B108)
文摘
《归去来兮辞》是陶渊明即将回归田园时的作品,其间所述回归原因与方法时,与什译《摩诃般若波罗蜜大明咒经》颇相一致,也正因为《归去来兮辞》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与佛教有相通之处,所以,它还对后世净土、禅宗两大宗派产生了较大的影响,促进了二宗思想的传播。
关键词
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
《摩诃大明咒经》
比较
净土
禅宗
Keywords
Tao Yuanming
Gui Qu Lai Xi Ci
Maha Prajna Paramita Mantra
comparison
pure
land
School
zen
School
分类号
I207.99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慧能禅与人间佛教
被引量:
3
2
作者
徐小跃
机构
南京大学
出处
《阅江学刊》
2009年第1期79-83,共5页
文摘
禅宗站在人的立场来言心性,它超越了先前那种注重解释所谓宇宙实相的心性论,"佛"、"佛性"等概念名相在"人"、"人性"的范围内获得直接的规定,在这一前提下,慧能的"见性成佛"实际上指向了"成人成佛"的问题。在"即心即佛"、"即性即佛"以及"直心是净土"等问题的阐释中,慧能禅彰显了其对于人性、生活以及生命这些最有意义和价值的问题的伦理关怀。由此我们可以说,慧能禅所表征的时代精神的精华正指向了人间佛教。
关键词
慧能禅
明心见性
直心是净土
人间佛教
Keywords
Hui-neng
zen
brightening
the
heart to discover
the
mind
and
nature
the
heart being
the
pure
land
mundane Buddhism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袁宗道与晚明禅宗和净土宗
被引量:
1
3
作者
赵伟
机构
青岛大学文学院
出处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2期90-97,共8页
文摘
以佛教义理阐释儒学,是晚明人文思潮的一个重要特征。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袁宗道因为生死问题接触佛教,而后潜心禅宗,以禅学诠释儒学;又和袁宏道一起大力推行净土,提倡念佛法门。袁宗道为纠正禅宗之弊和推动净土在晚明的展开,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
袁宗道
晚明
禅宗
净土宗
Keywords
Yuan Zongdao
late Ming Dynasty
zen
the
School
of
pure
land
分类号
K248.2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永明延寿形象净土化及其“阿弥陀佛”信仰研究
4
作者
伊雷
机构
北京化工大学图书馆
出处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3期6-12,共7页
文摘
北宋主要以禅宗祖师形象示人的延寿,南宋却被逐渐描摹成了"专修净业"的净土祖师。这一形象转变影响了后世对其思想的评判,甚至认为其思想主旨是"禅净双修"。然而后人所理解的"禅净双修"主要指《禅净四料拣》表达的思想,与延寿之主张并不相同。延寿所说"净土"主要指"唯心净土",无论是"禅净双修",还是"弥陀"信仰,在其整个思想体系中都不居主流地位,其"弥陀"信仰则是杂揉"禅"、"华严"、"唯识"、"天台"、"净土"等五宗思想的产物。
关键词
永明延寿
唯心净土
西方净土
禅净双修
Keywords
Yongming Yanshou
idealistic
pure
land
western
pure
land
the consistency of zen and pure land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白居易在洛阳期间的佛教信仰
5
作者
杜学霞
机构
郑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出处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6期15-18,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092400450088)
文摘
洛阳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主要生活地,他在洛阳期间与圣善寺、奉国寺、长寿寺、香山寺、天宫寺等著名佛寺均有密切的往来,这些佛寺分别属于密宗、禅宗、净土宗等不同宗派。他在洛阳期间佛教信仰有不拘门限、兼容并蓄等主要特征。白居易的佛教信仰在唐代后期有代表性。
关键词
佛教
洛阳
密宗
禅宗
净土宗
Keywords
Buddhism
Luoyang
Tantra
zen
Buddhism
pure
land
分类号
K242.3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日本枯山水嬗变过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被引量:
5
6
作者
熊川
邓舸
金荷仙
李胜
机构
浙江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建筑学院
沈阳农业大学风景园林系
出处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82-86,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芳香植物配置对人体亚健康干预效应研究”(编号51978626)
中国科学院咨询课题“继承弘扬传统文化,提升人居环境品质——重视开展声景学、香景学及光景学研究与实践”子课题“香景学研究”(编号2018-ZW01-A-031)
北京市财政项目“内蒙古及杭州的园林资源与历史文化研究”(编号2019-YB-12)共同资助。
文摘
日本枯山水可谓之精神庭园,其形成和发展不仅与中国文化的渗入有关,同时也与日本的自然和社会因素相关。通过梳理与归纳相关文献与古籍,可得三方面结论:其一,枯山水原型可溯至日本古代,其造型以模拟自然、写实为主;其二,镰仓时代由于政治、禅宗等因素,枯山水被赋予“禅意”色彩,表现为筑山写意之特征;其三,室町时代受宋代山水画、军事,以及山水河原者介入造园等因素影响,枯山水最终表现为平庭写意之样式。中国现阶段仿建的平庭写意类枯山水与禅意无关,未来应结合中国自然和社会等因素进行演变与创新。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日本园林
枯山水
禅宗
净土园林
Keywords
land
scape architecture
Japanese garden
Kare San Sui
zen
pure
land
garden
分类号
TU986 [建筑科学—城市规划与设计]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扞格到融通:《坛经》禅净关系再探析 --以云栖祩宏的辩讹为中心
7
作者
黄越泓
机构
北京大学哲学系
出处
《阴山学刊》
2020年第6期48-53,共6页
文摘
《坛经》中记载惠能对于净土的说法并非错讹,而是延续了早期禅宗祖师对“西方净土”的看法。明代高僧云栖蘟宏关于《坛经》中“西方净土”的记载为讹误的观点,乃是站在禅净合流立场下进行的回溯,目的在于扫除早期禅宗经典对于净土信仰所造成的负面影响。通过对不同版本《坛经》的比较分析,以及北宗禅经典、唯识宗经典的义理分析,也证实了一直以来存在着对“西方净土”的多种理解方式,故而不能认为不符合禅净合流思想的记载就是讹误。
关键词
《坛经》
禅宗
西方净土
云栖祩宏
Keywords
the
Platform Sutra
of
the
Sixth Patriarch
zen
pure
land
Sect
Yunqi Zhuhong
分类号
B948 [哲学宗教—宗教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归去来兮辞》的佛教思想及对后世的影响
李小荣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7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慧能禅与人间佛教
徐小跃
《阅江学刊》
2009
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袁宗道与晚明禅宗和净土宗
赵伟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永明延寿形象净土化及其“阿弥陀佛”信仰研究
伊雷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白居易在洛阳期间的佛教信仰
杜学霞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日本枯山水嬗变过程及其在中国的发展与创新
熊川
邓舸
金荷仙
李胜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20
5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从扞格到融通:《坛经》禅净关系再探析 --以云栖祩宏的辩讹为中心
黄越泓
《阴山学刊》
202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