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3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detoxifying in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1
作者 Ying Zhang Hua Qu +1 位作者 Xiaojuan Ma Dazhuo Shi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15年第2期71-79,共9页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detoxifying(ABCD)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Methods:We perform... Objective: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was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and detoxifying(ABCD)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Methods:We performed an electronic literature search of six medical databases for relevant articles published up to December 2014.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that compared ABCD Chinese medicine(alone or alongside conventional drugs)with conventional drugs or other Chinese medicines alone were included.A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for the following outcome measures:reduction of angina symptoms,electrocardiogram improvement,blood lipid levels,inflammatory factor levels,and plasma fibrinogen levels.Results:In total,11 moderate-to low-quality studies involving 686 patients were included.The evidence indicated that ABCD Chinese medicine exhibited superior effectiveness in relieving angina symptoms compared with conventional drugs[relative risk,1.23;95%confidence interval,1.05e1.44];however,electrocardiogram improvement was not very significant(relative risk,1.21;95%confidence interval,0.91e1.62).Moreover,ABCD Chinese medicine exhibited superior anti-inflammatory,anticoagulant,and lipid-lowering effects compared with other medicines.Conclusions:Within the methodological limitations of the included studies,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BCD Chinese medicine is beneficial for the treatment of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TA-ANALYSIS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gina pectoris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 Detoxifying
下载PDF
A summary of research on benefi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to regulate mitophagy to prevent and treat ischemic heart disease
2
作者 Ye-Hui He Jian-Qi Lu 《Journal of Hainan Medical University》 2020年第10期65-68,共4页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morbidity and high mortality,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people's health. Mitophagy can selectively remove damaged organelles, and has a role in maintaining th... Ischemic heart disease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morbidity and high mortality, which seriously endangers people's health. Mitophagy can selectively remove damaged organelles, and has a role in maintaining the homeostasis of myocardial cells and protecting ischemic myocardium. Significance. More and more studies have found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an improve ischemic damage of cardiomyocytes by regulating mitochondrial function and autophagy. Using mitochondria as the targe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cardiomyocytes to explore the treatment of ischemic Effective measures for heart disease have become a hotspot for related Chinese medicine workers. Based on the above background, this article outlines the main regulatory pathways of mitochondrial autophagy, and reviews related researches o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of benefi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and mitophagy in this fie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nefi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MITOPHAGY Ischemic heart disease
下载PDF
Meta-analysis about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ctivating blood drugs on modulating blood glucose and lipids in diabetic patients
3
作者 黄苏萍 邱彩霞 +9 位作者 林妙娴 陈龙辉 颜群芳 陈超云 王思梅 叶梦捷 郑沪琳 康文倩 黄博威 衡先培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6年第3期8-14,共7页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ctivating blood drugs (AB drugs) on blood glucose and lipid levels of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Systematic searches were conducted on 6 electronic databases and the search time... OBJECTIVE: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activating blood drugs (AB drugs) on blood glucose and lipid levels of diabetic patients METHODS: Systematic searches were conducted on 6 electronic databases and the search time was cut off in May 2016.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RCTs) were included if they investigated diabetic patients who received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AB drug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s and solitary usage of corresponding Western medicine or placebo in the control groups. 6 outcome measures, which were considered as inclusion, were changes in fasting blood glucose (FBG), glycosylated haemoglobin A1 c (HbA 1 c), total triglyceride (TG), total cholesterol (TC),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LDL-c) and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 (HDL-c). The literature quality was assessed by Cochrane score for risk of bias in Review Manager 5.2, as well as meta-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7 RCTs comprising 999 patients met all inclusion criteria. Meta-analysis showed beneficial effect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B drugs on modulating FBG, TC, LDL-c and HDL-c compared with Western medicine or placebo (P〈0.05), while no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in HbAlc, and TG (P〉0.05). To some ext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B drugs were better than that of solitary usage of Western medicine or placebo. Besides, AB drugs were safe and reliable with little toxic and side-effects. CONCLUSIONS: The meta-analysis suggests beneficial effects of Western medicine combined with AB drugs on modulating blood glucose and lipids in diabetic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mellitus activating blood drugs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lood glucose blood lipid System evaluation
下载PDF
基于调控免疫炎症微血管损伤的补气活血法治疗肺炎“瘥后防复”思路的提出
4
作者 李美凤 封继宏 +1 位作者 黄宇虹 张硕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5-47,共3页
肺炎恢复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且与基础病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做好肺炎恢复期康复工作,减少后遗症并预防反复发作是疾病防治的首选。研究显示肺炎长期后遗症和反复发作的机制可能与持续的机体免疫抑制... 肺炎恢复期后遗症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存在二次感染的风险,且与基础病相互影响导致恶性循环。做好肺炎恢复期康复工作,减少后遗症并预防反复发作是疾病防治的首选。研究显示肺炎长期后遗症和反复发作的机制可能与持续的机体免疫抑制和全身微炎症状态及微血管损伤有关。团队根据传统中医理论,结合长期临床与基础研究,提出“气虚血瘀”是肺炎恢复期的核心病机。因此,团队提出补气活血法治疗肺炎“瘥后防复”的机制与调控免疫炎症微血管损伤有关,调控T淋巴细胞紊乱提高免疫、抑制炎症因子改善机体微炎症状态和抗氧化保护内皮细胞调控微血管损伤,阐明其内在机制将为中医药治疗呼吸系统重大感染性疾病提供理论依据,传承精华、守正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恢复期 中医药 补气活血法 研究思路
下载PDF
益气活血方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免疫学机制概述
5
作者 袁征 车军勇 +2 位作者 乔飞 田赟 谢恬 《中医肿瘤学杂志》 2024年第4期62-66,共5页
归纳总结具有益气和/或活血功效的中药单体、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免疫学机制,包括对T淋巴细胞亚群、巨噬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细胞因子以及红细胞免疫在... 归纳总结具有益气和/或活血功效的中药单体、单味中药以及中药复方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免疫学机制,包括对T淋巴细胞亚群、巨噬细胞、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肿瘤细胞表面受体、细胞因子以及红细胞免疫在数量和功能上的调节,阐述其抗肿瘤作用,为进一步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 活血 原发性肝癌 肿瘤 免疫 机制 中医药
下载PDF
郑惠芳教授采用补肾活血法提高薄型子宫内膜容受性的经验总结
6
作者 刘卓 袁明慧 连方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1期76-79,共4页
郑惠芳教授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丰富,擅用温补,尤其重用补肾。近几年子宫内膜容受性已经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而补肾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临床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并且取得可喜的成果,其中中医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优势... 郑惠芳教授系全国首批名老中医,临证经验丰富,擅用温补,尤其重用补肾。近几年子宫内膜容受性已经成为生殖医学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而补肾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在临床中得到普遍的应用,并且取得可喜的成果,其中中医药发挥了自己独特的优势。郑惠芳教授认为薄型内膜所致不孕的主要病机为肾精亏虚,精血不足,并提出补肾填精、活血养血为主要治疗原则,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并提供了明确的辨证思路及治疗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容受性 郑惠芳 不孕症 补肾活血法 名老中医经验
下载PDF
活血化瘀涂搽药治疗冠脉介入穿刺并发症临床观察
7
作者 何怀阳 范志清 +1 位作者 容超 赵永法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6期3176-3179,共4页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涂搽药剂外敷治疗冠脉介入穿刺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后伴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涂搽药剂外敷治疗冠脉介入穿刺并发症的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行冠脉介入治疗后伴桡动脉穿刺点并发症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50%硫酸镁湿敷,试验组采用活血化瘀涂搽药剂湿敷,均连续治疗7 d,比较2组穿刺部位淤青面积变化、穿刺部位肿胀程度、穿刺部位疼痛程度及临床有效率。结果2组患者淤青面积、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试验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涂搽药剂外敷相对于硫酸镁外敷更能有效减少冠脉介入穿刺并发症患者的淤青面积、肿胀程度及疼痛评分,提高临床有效率,疗效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介入 穿刺并发症 活血化瘀 中药外敷
下载PDF
活血类膏药外敷治疗膝关节炎及中医药对其认识的进展
8
作者 周伟 郑红波 +2 位作者 冯穗 李妮娜 倪小坤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11期33-37,共5页
膝关节炎具有发病率高、治疗相对困难、易复发等特点,且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中老年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对于膝关节炎患者,目前可采用止痛治疗、激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等。近年来,中医药对膝关节炎认识越... 膝关节炎具有发病率高、治疗相对困难、易复发等特点,且与多种因素密切相关,严重威胁中老年的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对于膝关节炎患者,目前可采用止痛治疗、激素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等。近年来,中医药对膝关节炎认识越来越深入,这对于提高中老年膝关节炎的关注度,提升膝关节炎的治疗效果,促进中老年膝关节炎患者疾病的恢复与生活健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从膝关节炎的特点、中医药治疗膝关节炎相关研究方面进行综述,重点叙述活血类膏药外敷治疗及相关疗法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类药膏外敷 中老年人 膝关节炎 中医药
下载PDF
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网状Meta分析
9
作者 张盼盼 汪莎 +2 位作者 李佳芹 毕爱玲 毕宏生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54-64,共11页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有效率、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Web of Scienc... 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比较不同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临床有效率、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及治疗的安全性。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Web of Science及Pubmed等数据库获得关于活血化瘀类中成药治疗DR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10日,并对所检索到的文献进行筛选提取资料,通过Stata 16.0软件实施网状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63项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复方丹参滴丸+羟苯磺酸钙胶囊总体疗效最为显著;芪明颗粒+羟苯磺酸钙胶囊在改善DR患者视力方面疗效最为显著;复方血栓通胶囊+羟苯磺酸钙胶囊在改善DR患者黄斑厚度及视野灰度值方面疗效最好;和血明目片+羟苯磺酸钙胶囊在减小患者血管瘤体积方面疗效较好;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有不良反应报道,治疗组不良反应总体较少。结论:与单用羟苯磺酸钙胶囊比较,活血化瘀类中成药联合羟苯磺酸钙胶囊治疗DR患者,可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患者实验室检查指标,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 中成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网状Meta分析 视力改善 黄斑厚度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蔡平平基于八纲辨证治疗绒毛膜下血肿经验采撷
10
作者 王昭 蔡平平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4期54-57,共4页
介绍蔡平平教授基于八纲辨证治疗绒毛膜下血肿(SCH)的临床经验。在SCH的诊疗中,以八纲辨证为指导,强调阴阳辨证,灵活使用活血化瘀法;以“活血不留瘀、不动血、不动胎、不碍胎”为原则,提出“急则止血,缓则消瘀,澄源安胎为本”的治疗方法... 介绍蔡平平教授基于八纲辨证治疗绒毛膜下血肿(SCH)的临床经验。在SCH的诊疗中,以八纲辨证为指导,强调阴阳辨证,灵活使用活血化瘀法;以“活血不留瘀、不动血、不动胎、不碍胎”为原则,提出“急则止血,缓则消瘀,澄源安胎为本”的治疗方法,同时宏观和微观相结合,重视脉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绒毛膜下血肿 流产 妊娠结局 八纲辨证 活血化瘀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亏瘀致痿”的理论构建及临床应用
11
作者 姚新苗 《康复学报》 CSCD 2024年第2期97-102,109,共7页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增龄性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且易骨折的代谢性骨病。该病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中老年男性,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在骨折后才被确诊,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消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姚新苗教授研究... 骨质疏松症(OP)是一种以增龄性骨量降低,骨微结构破坏,骨脆性增加且易骨折的代谢性骨病。该病好发于绝经后女性和中老年男性,起病隐匿,多数患者在骨折后才被确诊,造成了大量的医疗资源消耗。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姚新苗教授研究团队基于“肾主骨”“肾气虚损”等基础理论,创新性提出了OP“亏瘀致痿”的致病理论,认为OP的病机是亏虚瘀互结、夹杂致痿。在该理论指导下,认为应采用“补肾健脾活血法”对OP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补肾健脾活血法主要包括虚瘀同治;补肾为本、健脾为要;筋骨并重3个方面。该研究团队开展了一系列临床与基础研究,从不同角度阐释“亏瘀致痿”理论指导下OP康复策略的科学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亏瘀致痿 补肾健脾活血法 中西医结合康复
下载PDF
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调控干细胞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应春苗 潘小龙 +3 位作者 刘飞祥 陈娜 樊飞燕 张运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背景:大脑内源性神经发生和外源性干细胞移植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能够修复和替代丢失的神经元、促进突触重构、抑制细胞凋亡。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治疗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优势,... 背景:大脑内源性神经发生和外源性干细胞移植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能够修复和替代丢失的神经元、促进突触重构、抑制细胞凋亡。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治疗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靶向神经修复,包括促进内源性神经发生及外源性干细胞存活、增殖、归巢、诱导神经元分化。目的:综述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机制,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0-2022年期间关于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文献,以“益气活血;开窍;中药;复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修复;干细胞”为中文检索词,以“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inducing resuscit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mpounds;ischemic stroke;nerve repair;stem cells”为英文检索词。排除陈旧及重复的观点,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共纳入12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梳理了干细胞、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及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途径。②总结了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干细胞增殖、提高干细胞活力及存活率、促进干细胞归巢、诱导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轴突再生、调控血管新生及重塑、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修复血脑屏障完整性。③通过现有的研究总结了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相关因子及信号通路,如Nestin蛋白表达、DCX蛋白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BDNF/TrkB信号通路和ERK/MAPK信号通路等,为今后缺血性脑卒中特效药物及新的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开窍 中药 复方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修复 干细胞
下载PDF
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成明 薛冬令 +2 位作者 杨鑫宇 肖驰 崔大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8-294,共7页
背景:目前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富血小板血浆技术都能够修复受损血管,促进血管再生,重建股骨头内血运,恢复正常血供,进一步促进成骨作用,在早期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可更加深入了解活血化瘀中药及富血小板血浆技... 背景:目前发现活血化瘀中药、富血小板血浆技术都能够修复受损血管,促进血管再生,重建股骨头内血运,恢复正常血供,进一步促进成骨作用,在早期干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可更加深入了解活血化瘀中药及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作用机制,为今后治疗提供新思路。目的:根据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技术改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方法: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Metstr、中国知网及万方数据库收录的相关文献。以“中药、信号通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富血小板血浆”及“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ignal pathways、steroid induced necrosis of femoral head、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platelet rich plasma”分别作为中、英文检索词,检索文献时限为2000年1月至2022年7月,最终纳入相关文献75篇。结果与结论:活血化瘀中药及富血小板血浆技术在干预早期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方面均表现出一定的优势。对于中医药而言,无论是活血化瘀单体药还是复方药都可以有效缓解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疾病进一步发展,具体作用机制如下:①活血化瘀中药有显著抗凝作用,可以拮抗激素药物造成的血液异常(高凝)状态,进一步恢复股骨头内的正常血供;②活血化瘀中药可修复受损的血管内皮,通过激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使血管再生,重塑股骨头内血运;③活血化瘀中药祛瘀效果明显,可减少骨髓腔内的脂肪细胞堆积,缓解股骨头内压力;④活血化瘀中药可调控相关信号通路,维持骨代谢,促进成骨细胞、破骨细胞分化平衡,有效减轻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此外,富血小板血浆中含有大量高浓度细胞生长因子,对成骨作用及血管再生均起到正向作用,同时也可改善血液异常状态。活血化瘀中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技术可发挥二者自身生物作用,干预效果更加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 血液异常状态 血管再生 成骨作用 活血化瘀中药 富血小板血浆
下载PDF
李海霞治疗恶性肿瘤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经验
14
作者 李梓宁 焦倩 +4 位作者 孙迪 马婧 李姗姗 陈浩琛 李海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28,共3页
恶性肿瘤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严重威胁肿瘤患者的生命,干预恶性术后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血瘀证”的概念相接近。研究表明在术后抗凝、放置滤器、溶栓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 恶性肿瘤术后血液高凝状态严重威胁肿瘤患者的生命,干预恶性术后肿瘤血液高凝状态,能够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其临床表现与中医学中“血瘀证”的概念相接近。研究表明在术后抗凝、放置滤器、溶栓等治疗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药治疗疗效显著。李海霞教授对恶性肿瘤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病因病机进行归纳:其一是癌症患者本身正气亏虚,久病伤阳,五脏六腑功能失调,此为根本;其二是肿瘤患者本身即有气血不足,手术后更伤气血,血脉不和,血不归经;其三为情志内伤,心神失司,肝气失于疏泄,气滞血瘀。治疗用附子、干姜、人参等温阳益气调和五脏;以神曲、麦芽、砂仁、白术等顾护健运脾胃;桃仁、红花、水蛭等活血理血,祛瘀生新;用桂枝、柴胡等条达情志,理气行滞。李教授基于此辨治原则,治疗恶性肿瘤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在中药治疗的同时,嘱患者以小米粥恢复胃气,药食并行,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术后 高凝状态 药食并行 扶阳活血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中活血化瘀类常用中药的成分及作用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惠茹 梁爽 +9 位作者 张骞 白彦铭 朱妍妍 石璐 杜凯凯 郝振华 李哲爽 罗志合 周彦浩 周波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8期45-48,共4页
本文旨在分析活血化瘀法中对原发性肝癌常用中药的成分及作用。介绍了原发性肝癌的中药治疗历史及现状,阐述了现代药理研究方法在中药治疗中的应用。本文详细探讨了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及其现代药理研究,包括郁金、血竭、当归、桃仁、丹... 本文旨在分析活血化瘀法中对原发性肝癌常用中药的成分及作用。介绍了原发性肝癌的中药治疗历史及现状,阐述了现代药理研究方法在中药治疗中的应用。本文详细探讨了常用活血化瘀类中药及其现代药理研究,包括郁金、血竭、当归、桃仁、丹参、赤芍、红花、三棱、莪术、八月札等常用活血化瘀类药物,随后分别对这些中药的成分及其药效评价进一步地展开讨论,揭示活血化瘀法中常用中药的作用机制,包括活血散瘀、调和营血、消肿排脓、抗癌、增强机体免疫力、降低化疗副作用等方面。综上所述,本文强调了活血化瘀法中中药的重要性,这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以及预防有着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血化瘀法 原发性肝癌 中药 成分分析 作用机制 药效评价
下载PDF
名中医刘佃温从久病入络理论运用角药治疗慢性便秘经验
16
作者 梁薇 刘佃温 杨会举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8期1118-1121,共4页
刘佃温教授认为慢性便秘病程长,病久则气血运行不畅,病邪由经入络,故刘教授提出应以“久病入络”为理论治疗慢性便秘。以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辨证辅以行滞化瘀、润肠通便等,并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总结出五组角药。临证中常用桃仁-红花... 刘佃温教授认为慢性便秘病程长,病久则气血运行不畅,病邪由经入络,故刘教授提出应以“久病入络”为理论治疗慢性便秘。以活血通络为基本治法,辨证辅以行滞化瘀、润肠通便等,并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总结出五组角药。临证中常用桃仁-红花-赤芍活血化瘀、当归-生地-牛膝补虚润肠、柴胡-枳实-厚朴疏利气机、黄芪-白术-大黄补气健脾通便、地龙-虻虫-水蛭搜风入络,引经报使,并在此基础上注重患者日常养护,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便秘 久病入络 从瘀论治 角药 虫类药 活血通络
下载PDF
基于虚实辨证的大肠癌血瘀证中医药治疗和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7
作者 刘芝亦 龚航军 周利红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6期95-100,共6页
血瘀证是大肠癌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血瘀贯穿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活血化瘀法是临床治疗大肠癌的常用方法。从因虚致瘀、由实成瘀两个角度探讨大肠癌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并从增殖凋亡、血管新生、细胞自噬、侵袭转移、... 血瘀证是大肠癌患者常见的中医证型,血瘀贯穿于大肠癌发生发展的各个阶段,活血化瘀法是临床治疗大肠癌的常用方法。从因虚致瘀、由实成瘀两个角度探讨大肠癌血瘀证的病因病机和临床治疗,并从增殖凋亡、血管新生、细胞自噬、侵袭转移、免疫调节、微循环障碍等方面综述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大肠癌血瘀证的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大肠癌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结直肠癌 血瘀证 虚实辨证 中医药疗法 活血化瘀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近30年活血化瘀药治疗肺纤维化的用药规律
18
作者 孙放 伍照楚 +3 位作者 宋仕群 王婧 邢效铭 张立山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活血化瘀中药(以下简称活血药)治疗肺纤维化(PF)的用药规律。方法:在8个在线数据库中检索199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含活血药的方药治疗肺纤维化的文献,提取方药信息,采用SPSS...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活血化瘀中药(以下简称活血药)治疗肺纤维化(PF)的用药规律。方法:在8个在线数据库中检索199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含活血药的方药治疗肺纤维化的文献,提取方药信息,采用SPSS Statistics 23和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324篇文献,其中活血药丹参、当归、川芎、桃仁、地龙使用频次最高;其他类药物中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高频活血药聚类分析聚为4类为宜,因子分析提取到5个公因子。对活血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规则6条;以活血药为前项,其他类药物为后项,得到关联规则16条。结论:在使用活血药治疗PF时,常采用养血、活血、破血、虫类搜剔等相结合的治法,多与补气药、补阴药、止咳化痰平喘药等配伍,补虚泻实以复其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痿 中医药 活血化瘀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复杂网络
下载PDF
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陈易珠 李彩霞 +1 位作者 刘梦君 刘福明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89-94,共6页
综述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可依据阳气虚弱、心血瘀阻、水饮内停的病机,采用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研究显示,该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主要与改善... 综述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慢性心力衰竭可依据阳气虚弱、心血瘀阻、水饮内停的病机,采用中医药益气温阳、活血利水法治疗。研究显示,该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其机制主要与改善心肌纤维化及心室重构、调节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流动力学障碍与心肌能量代谢、干预相关信号通路、缓解利尿剂抵抗等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益气温阳 活血利水 作用机制 中医药疗法 研究进展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治疗中风后抑郁症配伍规律
20
作者 张艺颖 王豆 +2 位作者 谭辉 范文涛 王倩 《现代中医药》 CAS 2024年第6期40-46,共7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式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以及PubMed数据库自2012年7月1—2022年7月31日公开发...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式探讨中医药治疗中风后抑郁(post-stroke depression,PSD)的用药规律,为临床诊疗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方法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以及PubMed数据库自2012年7月1—2022年7月31日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医药治疗PSD的临床研究文献,应用Microsoft Excel 2010建库,使用SPSS Modeler18.0、IBM SPSS Statistics 26.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性味归经、关联、聚类规则分析。结果符合筛选标准文献95篇,中药134味,总使用频次1092次。其中15味药使用频次≥20次,药性以温、寒、平为主,温最甚;药味以甘、苦、辛为主,其中,甘味最多;归经以归肝、脾、肺、胃、肾、心经为主;使用频次为前5位的中药类别分别为解郁药、补虚药、活血化瘀药、安神药、理气药。运用Apriori算法得到常用关联药对,聚类分析得出8个聚类群。结论正虚是中风后抑郁的基础,在正虚的基础上伴有“瘀”与“郁”的病机特点,虚、瘀、郁贯穿于病程的各个阶段。临床多以解郁安神、温中补虚、活血行气为治疗原则,治疗多选用补虚药及归肝经的药物,以奏补虚化瘀、调畅气机之功,这为中风后抑郁的中医药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中医 中风后抑郁 用药规律 补虚化瘀 调畅气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