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4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ecoupl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by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During 1998-2007 被引量:3
1
作者 Yang Ke Chen Baiming Tang Xiumei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10年第1期38-46,共9页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convers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to nonagricultural land occurs more frequently and makes cultivated land sparser.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decoupling theory takes the situatio...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the conversion of cultivated land into nonagricultural land occurs more frequently and makes cultivated land sparser.This article based on the decoupling theory takes the situations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by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 from 1998 to 2007 as an example to evaluate and analyze the decoupling.Th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s.First,the article applies IU curve and gross method.The decoupling status by gross method,in contrast to that by IU curve,can express the pressure from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better and is similar to the decoupling status based on the model of decoupling in this article.Second,in most provinces of China,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by construction and economic growth has transformed from expansive negative decoupling to strong decoupling.In general,the transformation was firstly from economically advanced eastern municipalities under the central government directly,then to economically advanced eastern coastal provinces,and lastly to central,western and northeastern regions.Third,the decoupling status was relative to contemporaneous policies and laws on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planning.Their effect is obvious and positi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economic growth DECOUPLING
下载PDF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Human Driving Force of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Use Change in Hubei Province,China 被引量:5
2
作者 XU Xin-chuang1,2,CHENG Dong-lai1,LIU Cheng-wu1 1.School of 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Science,Xianning College,Xianning 437005,China 2.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CAS,Beijing 100101,China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0年第3期10-14,共5页
Change trend of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 Hubei Province is analyzed.The years 1998-2003 are the reduction period of cultivated land;the years 2004-2007 are the increase period of cultivated land;the ye... Change trend of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 Hubei Province is analyzed.The years 1998-2003 are the reduction period of cultivated land;the years 2004-2007 are the increase period of cultivated land;the years 1988-2002 are the slow growth period of construction land;and the years of 2003 and 2007 are the increase period of construction land.Based on related social economic statistical data in 1988-2007,human driving forces on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in Hubei Province are analyzed quantitatively and comparatively by using SPSS software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method.Result shows that driving force factors have negative driving effect on cultivated land,and positive driving effect on construction land.Driving force factors hav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driving effects on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affecting the changes of cultivated 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are policy,popul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level,and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living standards.The three principal components have different degrees of sensitivity on the two land use types and the effects direction are reverse.The other factor driving abilities are relatively weak,and these factors have relatively stronger driving force on construction land than that on cultivated land.It is put forward that Hubei Province should implement rational allocation of land resources and scientific and rational use in order to ensure land security and to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 and society based on the intensive land use,the planning policy constraints,and the agricultural and industrial prod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construction land FACTOR analysis
下载PDF
Analysis on Local Government's Illegal Occup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Using Game Theory
3
作者 Xiufang ZHOU Qing CHEN Xunqiang GONG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13年第11期84-87,共4页
In order to find out reasons for local government illegally occupying cultivated land and reduce such acts to ensure China's grain security,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through building the single person game model... In order to find out reasons for local government illegally occupying cultivated land and reduce such acts to ensure China's grain security,this paper made an analysis through building the single person game model for local government's legal or illegal occupation of cultivation land.It reached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benefit obtained by local government from illegal occup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is far greater than cost and punishment of such illegal acts.Illegal act is an optimal choice of local government to maximize its benefits,which is also the major reason for its illegal occupation of cultivated land.Thus,to reduce these illegal acts of local government,it should reduce benefits of local government obtained from illegal occupation of cultivated land,and increase costs for illegal occup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LLEGAL occupation of cultivated land LOCAL govern
下载PDF
The Scale of Constructing Mountainous Cities in Yunnan Province based on “Benchmark” Farmlands
4
作者 许明军 杨子生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5年第7期1558-1561,共4页
In 2011,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proposed the strat- egy of constructing mountainous cities in order to protect farmlands and guarantee crop safety, which makes full use of hills and gentle-slopes a... In 2011, Yunnan provincial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proposed the strat- egy of constructing mountainous cities in order to protect farmlands and guarantee crop safety, which makes full use of hills and gentle-slopes and transforms land use pattern. However,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performs unevenly in Yun- nan, supplemented by varied geographical conditions, so that constructing mountain- ous cities should proceed as per local conditions. The research proposed the con- trol of constructing mountainous cities provided crop safety under the principle of farmland protection and measured the quantities of demanded construction lands ac- cording to science of population prediction and ekistics, based on which the control scales of constructing mountainous cities were determined by multiplying basic farm- land coefficient and the area of newly increased construction lands. The research is of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the construction of mountainous cities and avoiding the occup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s on farmlan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structing mountainous cities cultivated land protection Food safety Coefficient of "Benchmark" farmlands Scale of mountainous cities
下载PDF
The contribution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by construction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被引量:6
5
作者 YANG Ke CHEN Baiming +1 位作者 DU Hongliang TANG Xiumei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SCIE CSCD 2011年第5期897-908,共12页
The paper applies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Solow-Swan Model to constructing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by construction (CLOC)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The paper applies Cobb-Douglas Production Function and Solow-Swan Model to constructing the calculation model of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by construction (CLOC)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and analyzes the contribution change of CLOC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qualitatively and quantitatively.The main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1) From 1989 to 2007,the contribution rates of capital,labor,and CLOC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were 45.76%,8.47%,and 6.19% respectively.2) From the period 1989-1996 to the period 1997-2007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CLOC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increased from 5.40% to 5.87%.The degree of contribution was enhanced significantly.3) The contribution of CLOC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 had a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that the contribution rate of eastern coastal regions was the highest,that of central regions came second,and that of western regions the lowest.The paper indicates that in order to enhance the contribution of CLOC to China's economic growth,some relevant economic and administrative measures might be taken,and land might be used intensively and economically to increase land economic density.The cost of promoting 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 growth might be reduced as much as possible to achieve higher GDP growth and lower land resource consump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ltivated land occupation by construction economic growth CONTRIBUTION production function
原文传递
高标准农田建设能遏制耕地“非粮化”吗?
6
作者 田红宇 付玮琼 祝志勇 《经济经纬》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68,共13页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控制组,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实验组耕地“非粮化”程度下降了3.64%,表明高标准农田建... 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构建连续型双重差分模型,基于省级面板数据考察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相较于控制组,高标准农田建设使实验组耕地“非粮化”程度下降了3.64%,表明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具有显著且持续强化的抑制效应,经过模型适用性和多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依然可信;该政策效应因区域粮食功能定位、粮食熟制、粮食作物种类和地形条件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粮食主产区、高熟制地区、水稻主种植区和非平原地区高标准农田建设对耕地“非粮化”的抑制效应更明显;地块规模扩张、种植模式变革和比较成本优势是高标准农田建设抑制耕地“非粮化”的三条重要途径。研究结论的政策启示为:在建设农业强国过程中,应加快新一轮高标准农田建设,尽快补齐耕地质量短板;同时严格落实高标准农田利用优先序,彻底扭转耕地“非粮化”势头,为实现“藏粮于地”战略目标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藏粮于地” 高标准农田建设 耕地“非粮化”
下载PDF
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
7
作者 谢贤健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2-349,共8页
[目的]研究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为保护四川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内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分析了2000—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占用过程... [目的]研究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及其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为保护四川省耕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区域内粮食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四川省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数据和GIS技术,分析了2000—2020年城市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占用过程的时空变异特征。[结果]20年间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增加了3260.56 km^(2),增长率达到110.34%,其中新增建设用地2 900.34 km^(2)流转于耕地,耕地是四川省城市建设用地扩张的主要来源,建设用地持续扩张不断蚕食城市周边耕地资源,进而有可能威胁到区域的粮食生产安全;四川省建设用地扩张在空间上具有集中分布的特征,各地市州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差异显著,扩张建设用地分布表现为以成都市为中心的高值区,然后向东部城市呈面状逐渐蔓延,而西部城市呈零星点状分布的特点;四川省建设用地扩张高度依赖对耕地的占用,近年来,虽然四川省积极推行粮食生产结构优化措施,持续实施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结论]总体上,四川省耕地面积的减少对粮食产量形成的影响程度不大,但建设用地扩张继续占用耕地加大的趋势假如得不到有效遏制,对未来粮食生产安全仍会构成潜在的威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省 建设用地扩张 耕地占用 遥感 地理信息系统 粮食安全
下载PDF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郑希平 陈竹安 危小建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80-291,共12页
为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景观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研究2000-2020年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形态学特点,同时运用外溢效应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方法,探究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 为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耕地景观与建设用地扩张之间的关系,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法研究2000-2020年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形态学特点,同时运用外溢效应分析、景观格局指数分析、地理加权回归等模型方法,探究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的影响。结果表明:2000-2020年间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强,核心区面积减少强度由1.33%提高到6.27%,并表现出由平原地区向山地丘陵区加强的地域性差异,且建设用地扩张会导致耕地景观破碎化;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面积由268.60 km2增加到1 003.26 km2,主要发生在路网成熟的地区;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的外溢效应逐渐增强,在路网成熟地区更显著;建设用地扩张对耕地景观破碎化有较强的正向影响,道路建设对这种影响有强化作用,同时,耕地景观破碎化表现出随道路缓冲距离的减小而加强的阶梯性差异。研究表明,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受地形和建设用地扩张的影响显著,耕地景观破碎化现象主要发生在地势起伏大或建设用地密集、路网成熟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景观破碎化 耕地 形态学空间格局 扩张 建设用地 道路网络 景观格局指数
下载PDF
三类典型生态破坏案件环境损害评估过程差异性分析
9
作者 李实 储兰 +5 位作者 刘峰 丁宁 吴钢 焦文涛 张晴 吕俊岗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7569-7576,共8页
国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同时,全国生态环境损害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司法和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等在判罚生态环境损害案件时,面临生态环境损害基线、实物量化、价值量化等难以确定的专业性问题,生态环境损... 国家不断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同时,全国生态环境损害案件呈逐年递增趋势。司法和生态环境管理部门等在判罚生态环境损害案件时,面临生态环境损害基线、实物量化、价值量化等难以确定的专业性问题,生态环境损害鉴定不同阶段的差异性难以区分。研究按照损害程度对森林纵火和盗伐林木、违法建设和非法占地、非法采矿三类生态破坏案件进行分类讨论,统计分析了三类生态破坏案件的关键要素指标,阐明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过程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三类案件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基线选取对象上,三类案件可能涉及植被、土壤、地下水等指标的一种或多种;森林纵火和盗伐林木、违法建设和占地、非法采矿三类案件在植被破坏和土壤破坏两方面破坏程度都表现出逐渐加重的趋势,水平方向的损害范围易受周边环境影响,纵向从土壤表层向深层土壤破坏逐渐加深,恢复难度逐渐加大;在生态恢复工程选择上,除生态恢复外还需根据破坏程度额外考虑对地表建筑物或压占物清除或矿坑的回填及复垦;永久性损害或基本恢复不可实施时也可考虑其他替代性恢复方案,如认购“碳汇”等新手段。研究可为提高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环境损害 森林纵火和盗伐林木 违法建设和非法占地 非法采矿 差异性分析
下载PDF
耕地后备资源研究进展与趋势——基于CiteSpace文献计量分析
10
作者 先远航 黄星 +1 位作者 王佑汉 廖琴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9期130-137,共8页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实行耕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系统分析耕地后备资源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脉络,明晰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耕地后备资源研究聚焦于农业资源保护开发与土地规划利用研究,小范围内学... 耕地后备资源开发是实行耕地保护和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保障之一。本文利用CiteSpace软件系统分析耕地后备资源研究领域的现状与脉络,明晰未来发展趋势。结果表明,耕地后备资源研究聚焦于农业资源保护开发与土地规划利用研究,小范围内学术合作联系紧密,跨区域合作交流较少。“适宜性评价”“土地开发”和“占补平衡”等为主要研究热点。研究发展历程分为萌芽探索、波动发展和平稳成熟3个阶段。土地潜力评价与开发保护研究贯穿发展历程,前沿发展主要集中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加强土地改造利用技术研究,坚持生态可持续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未来研究应加强边际土地潜力挖掘,深化开发评价、理论体系构建,强化地理信息技术应用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积极探索通过土地整治实现国土空间治理与粮食安全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地后备资源 CITESPACE 适宜性评价 土地开发 占补平衡 文献计量学
下载PDF
土地财政情境下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双边影响机制
11
作者 李勃昕 冯雅萱 +1 位作者 贾智滔 韩先锋 《中国土地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1-30,共10页
研究目的:揭示土地财政情境下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双边影响机制,为科学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策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提供双边经验启示和系统研究参考。研究方法: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线性视角下,耕地... 研究目的:揭示土地财政情境下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双边影响机制,为科学实施耕地占补平衡策略、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债务压力提供双边经验启示和系统研究参考。研究方法:计量模型、实证研究。研究结果:(1)线性视角下,耕地占补平衡交易对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存在双边差异,出让用地指标能够有效降低政府债务规模,而购买用地指标对政府债务规模的影响并不显著。(2)非线性视角下,出让用地指标的降债效应存在边际递减规律,购买用地指标在初级阶段会增加政府债务规模,后期影响却不显著。(3)地方经济增长水平对耕地占补平衡交易的降债效应存在异质性影响,经济增长处于中等水平时,出让用地指标能够最大化降低政府债务规模,而购买用地指标则会增加政府债务规模;经济增长处于低阶水平和高阶水平时,耕地占补平衡有利于降低交易双方债务规模。研究结论:耕地占补平衡交易要摆脱土地财政依赖,应通过优化土地资源的空间配置效率扩大边际收益,合理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财政 耕地占补平衡 指标交易 地方政府债务
下载PDF
建设项目用地总规模中耕地占用比例上限的确定——以陕西省为例
12
作者 朱小青 王雅妮 +1 位作者 李佳颖 甘敏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6,共9页
[目的]分析耕地资源与建设项目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建设项目总规模中耕地占用比例上限的确定方法,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制定耕地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和建设项目样本数据,构建耕地密度作为... [目的]分析耕地资源与建设项目空间分布之间的关系,研究建设项目总规模中耕地占用比例上限的确定方法,为自然资源管理部门制定耕地保护措施提供依据。[方法]以陕西省为研究区,基于国土变更调查数据和建设项目样本数据,构建耕地密度作为指标,采用GIS空间叠加分析、地貌分区和统计参数对比方法,研究陕西省耕地密集程度分区方法,确定交通、能源、水利类单独选址建设项目总规模中的耕地占用比例上限。[结果]采用地貌分区和行政单元修订相结合的方法,以80%累计频率取值作为建设项目耕地占用比例的上限,将全省分为3个耕地密集程度区:陕北黄土高原耕地密集区、关中平原/陕南秦巴山地耕地密集区和其他区域(耕地非密集区),确定线性项目和面状项目在3个分区中的耕地占用比例上限分别为26%,42%,20%以及45%,80%,27%。建设项目总规模中的耕地占用比例在耕地密集区明显高于非密集区,呈现出耕地密度越大建设项目耕地占用比例越高的变化规律。[结论]通过确定建设项目耕地占用比例上限阈值,可使各类项目的耕地节约率达1.2%~17.9%,在保障项目用地的同时能够控制13.9%~22.5%的建设项目过度占用耕地,达到有效保护耕地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项目 耕地占用比例 地貌分区 耕地密度 空间差异 陕西省
下载PDF
政府储备土地涉及的耕地占用税争议探析——以太原市为例
13
作者 孟晋芝 《自然资源情报》 2024年第7期48-53,共6页
耕地占用税是保护耕地的重要税收调节手段。实践中,对政府储备土地涉及的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主体与缴税时点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耕地占用税法》立法目的、纳税主体界定、税收本质及法际交集与融合视角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储备土地的耕... 耕地占用税是保护耕地的重要税收调节手段。实践中,对政府储备土地涉及的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主体与缴税时点存在较大争议。本文从《耕地占用税法》立法目的、纳税主体界定、税收本质及法际交集与融合视角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储备土地的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主体应为实际用地人,缴税时点应在征地阶段。建议通过完善政策条款、优化涉税流程、分类处理历史问题的方式,促进政府储备土地的耕地占用税缴纳工作,从而真正实现耕地占用税的立法目的和价值导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储备土地 耕地占用税 耕地保护
下载PDF
探索应用水票、林票加强重大交通工程要素保障工作的实施路径——以G1503周邓、浦星公路工程为例
14
作者 虞羽天 李彤 《交通与港航》 2024年第S01期39-43,共5页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重大交通工程方案稳定,加快项目实施,上海市、区交通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探索资源性要素指标实施路径。近年来,“水票”“林票”机制的建立与应用,做到了立足全生命周期,提高配置能级,... 为了提高建设项目资源利用效率,推动重大交通工程方案稳定,加快项目实施,上海市、区交通主管部门与行业主管部门一直致力于探索资源性要素指标实施路径。近年来,“水票”“林票”机制的建立与应用,做到了立足全生命周期,提高配置能级,为部分重大工程加快建设夯实基础,实现了资源集约安全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建设 资源性指标 林地占补平衡 水系平衡
下载PDF
基于世界技能大赛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肖颖 金琳 俞忠华 《出版与印刷》 2023年第2期22-27,共6页
通过解析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以赛促教,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为例,在解析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技术标准等的基础上,就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教... 通过解析世界技能大赛的技术标准,以赛促教,全面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文章以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印刷媒体技术专业为例,在解析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技术标准等的基础上,就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专业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教学模式和教学评价机制、教学创新团队建设、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协同育人等方面提出改革路径,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引领,实现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技能大赛 世界技能职业标准 高技能人才 印刷媒体技术 专业建设 人才培养
下载PDF
提升海口市耕地占补平衡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宇 《自然资源情报》 2023年第9期59-64,共6页
“十四五”期间,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发展,海口市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和自贸港建设排头兵,担负着建设江东新区和各产业园区的重任,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亟待增加补充新增耕地指标的途径,提升补充耕地能... “十四五”期间,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发展,海口市作为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引领区和自贸港建设排头兵,担负着建设江东新区和各产业园区的重任,耕地占补平衡工作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亟待增加补充新增耕地指标的途径,提升补充耕地能力,才能保障土地资源要素供给和非农建设占用耕地项目的顺利实施。本文通过分析海口市耕地占补平衡落实情况,探讨当前占补平衡存在的占用耕地增加、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易地补充耕地指标交易数量有限等问题,并提出提升占补平衡管理水平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占补平衡 新增耕地 易地补充耕地 耕地保护
下载PDF
基于GIS的耕地提质改造后备资源潜力测算
17
作者 邓选 谭荣建 钱永辉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4期10-14,共5页
耕地提质改造是当前形势下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举措,是落实耕地补改结合的重要措施。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矢量数据精度的提升,耕地提质改造后备资源的测算和项目区的选址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如何有效地选择耕地后备... 耕地提质改造是当前形势下落实耕地占补平衡的有效举措,是落实耕地补改结合的重要措施。随着数字化信息时代的发展和矢量数据精度的提升,耕地提质改造后备资源的测算和项目区的选址方法也在不断更新换代。因此,如何有效地选择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测算方法,准确选择项目区是整个耕地提质改造工作的基础。通过GIS空间分析和限制因素法对盐津县耕地提质改造后备资源进行叠加分析,进行盐津县耕地提质改造潜力测算和适宜性评价,测算出盐津县共有耕地后备资源图斑1 550块,全部为旱地,面积4 408.12 hm^(2)。为科学高效地选取耕地提质改造项目区和后备资源潜力测算提供了理论方法,为加快耕地占补平衡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有利于协调区域间补充耕地指标快速流转,保障建设用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耕地提质改造 耕地后备资源潜力测算 项目区选址 耕地占补平衡
下载PDF
贵州垦造水田的现状、困境及实施途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丁玉娟 彭枫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1期120-123,共4页
耕地占补平衡要求“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的方法,明晰了研究区资源现状,揭示了垦造水田的现实困境及外在表象,探讨了垦造水田的实施途径:(1)跟踪督促指导,实现指标“扭负转正”;(2)运用调查成果,科学... 耕地占补平衡要求“占一补一、占优补优、占水田补水田”。本文通过综合分析的方法,明晰了研究区资源现状,揭示了垦造水田的现实困境及外在表象,探讨了垦造水田的实施途径:(1)跟踪督促指导,实现指标“扭负转正”;(2)运用调查成果,科学谋划布局项目;(3)筹集纾困资金,规范项目组织实施;(4)完善制度建设,加强后续利用管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垦造水田 方案 占补平衡 贵州
下载PDF
1990—2019年吉林省中部玉米带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时空特征研究
19
作者 石振宇 李晓燕 +1 位作者 古丽娜尔·索尔达汗 邢梓涵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1期80-87,共8页
研究旨在探究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的时空特征以及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以吉林省中部玉米带的1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对1990、2000、2010、2019年4个时期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 研究旨在探究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的时空特征以及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的驱动因素。研究基于Landsat TM/OLI遥感影像数据,以吉林省中部玉米带的10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对1990、2000、2010、2019年4个时期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空间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吉林省中部玉米带在1990—2019年间建设用地扩张了772.97 km2,建设用地扩张空间差异明显;(2)不同时间段内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强度聚类主要为极高值聚集区,以长春市为主,建设用地扩张模型为外延型;(3)1990—2019年间研究区耕地净流失达793.19 km2,年损失率为1.01%,减少的耕地65.27%转变为建设用地,主要为城区外缘的耕地;(4)研究区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的时间驱动力主要为政策因素,空间上经济区位和地理区位是主要约束因素。该研究分析了吉林省中部玉米带建设用地扩张占用耕地的时空特征,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设用地 耕地 驱动因素 吉林省中部玉米带
下载PDF
乱占耕地建房扩张驱动力分析——以A地区为例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彩红 房骥 崔鑫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2023年第1期42-46,共5页
为了落实国务院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整治工作,以A地区为例,摸清A地区乱占耕地建房情况,探究乱占耕地建房的驱动力因素。利用A地区乱占耕地的现状调查与统计数据,结合历年统计年鉴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A地区2016—2020年乱占耕地... 为了落实国务院对农村乱占耕地建房问题的整治工作,以A地区为例,摸清A地区乱占耕地建房情况,探究乱占耕地建房的驱动力因素。利用A地区乱占耕地的现状调查与统计数据,结合历年统计年鉴的社会经济数据,分析了A地区2016—2020年乱占耕地建房扩张的过程与特点,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线性相关分析方法定量分析乱占耕地建房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A地区乱占耕地建房面积变化总体呈现迅速增长趋势,乱占耕地建房的现象突出;各类社会经济驱动因素中,第一产业的不断发展、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人均GDP的增长是影响该地区乱占耕地建房扩张的最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乱占耕地建房扩张 驱动力分析 驱动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