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献章对悦生恶死观念的批判与道家思想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张运华 《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21-24,共4页
在人类思想史上,社会批判思想是表现人的觉醒的一种意识。陈献章对悦生恶死观念的批判,体现了道家尤其是庄子对白沙思想的明显影响,彰显了白沙社会批判思想中的道家文化色彩。
关键词 陈献章 白沙 社会批判思想 庄子 道家思想 思想史 道家文化 人的觉醒 观念 意识
下载PDF
再论陈子昂的北征与死因——就陈子昂生平答诸生疑 被引量:2
2
作者 王辉斌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52-56,62,共6页
以陈子昂诗文及有关史实为依据,对《唐代诗人乔知之考论》《陈子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辨》二文中的有关错误,如陈子昂北征的具体时间与死因等,皆着眼于内证与外证合勘的角度,进行较为具体之考辨与剖析,发现导致二文错误的原因,主要表现... 以陈子昂诗文及有关史实为依据,对《唐代诗人乔知之考论》《陈子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辨》二文中的有关错误,如陈子昂北征的具体时间与死因等,皆着眼于内证与外证合勘的角度,进行较为具体之考辨与剖析,发现导致二文错误的原因,主要表现在考辨舍此就彼、无端指责他籍、读书极不认真三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生平 北征与死因 历史的真实
下载PDF
从陈布雷日记看其晚年心态 被引量:1
3
作者 戴光中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35-141,共7页
陈布雷之死,是中华民国史上一大疑案。关于他的死因,长期争论不休,主要说法有"和谈尸谏"、"臣为君死"、"油尽灯枯"三种。通过对陈布雷日记的研究,发现三者均不成立。第一,陈布雷对于共产党始终抱敌视态度... 陈布雷之死,是中华民国史上一大疑案。关于他的死因,长期争论不休,主要说法有"和谈尸谏"、"臣为君死"、"油尽灯枯"三种。通过对陈布雷日记的研究,发现三者均不成立。第一,陈布雷对于共产党始终抱敌视态度,反感和谈,绝不会为此"尸谏"。第二,陈布雷绝不是丧失自我、既忠且奴的幕僚,对于为蒋撰稿深感痛苦和怨愤。第三,他患"政坛恐惧症"却又欲罢不能,症结在于经济状况极其困窘。他自杀的真实原因是"党国要人"面对"危局",不能患难与共,反生离异之心,令他无限忧愤,抑郁症大爆发,遂决定"从一而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布雷 日记 忧郁症 死因
下载PDF
陈献章儒道兼综的道德文化 被引量:3
4
作者 张运华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5,93,共5页
陈献章作为明代社会变化的感受者和见证者,为救人心、救社会、重建道德主体哲学,摆脱束缚,大胆创新,实现了学术文化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向。在这种转向过程中,透过陈献章对生死、苦乐、名利、仕隐等道德文化问题的阐述,可以看出其儒道兼综... 陈献章作为明代社会变化的感受者和见证者,为救人心、救社会、重建道德主体哲学,摆脱束缚,大胆创新,实现了学术文化由理学向心学的转向。在这种转向过程中,透过陈献章对生死、苦乐、名利、仕隐等道德文化问题的阐述,可以看出其儒道兼综的道德文化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献章 生死 苦乐 名利 仕隐
下载PDF
上官婉儿与陈子昂之死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团结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6期40-43,共4页
陈子昂之死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一个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没有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前代史料的梳理鉴别,认为陈子昂的真正死因与上官婉儿密切相关。陈子昂公开反对上官体诗并成为领军人物是上官婉儿指使武三思除掉... 陈子昂之死在中国文学史上一直是一个谜,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没有一个完全令人信服的结论。本文通过对前代史料的梳理鉴别,认为陈子昂的真正死因与上官婉儿密切相关。陈子昂公开反对上官体诗并成为领军人物是上官婉儿指使武三思除掉陈子昂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官婉儿 上官体诗 陈子昂之死
下载PDF
鹿三之死——《白鹿原》生态环境下的医学、心理学文化元素探讨 被引量:2
6
作者 陈正奇 肖易寒 《唐都学刊》 2012年第6期46-49,共4页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被喻为建国以来"当代中国文学60年的巅峰之作",①在中国当代文学和陕西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长工鹿三之死的描写历来为读者所津津乐道。随着中国医疗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鹿三之死也就不仅... 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被喻为建国以来"当代中国文学60年的巅峰之作",①在中国当代文学和陕西文坛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长工鹿三之死的描写历来为读者所津津乐道。随着中国医疗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鹿三之死也就不仅仅是"鬼魂附体"所能自圆其说的。通过对鹿三患病的前后对比,探讨其病因在中医、西医及心理学方面的根据,从而发掘出《白鹿原》生态环境下的医学、心理学文化元素,积极彰显陈忠实先生在医学与心理学方面的丰博知识,使得鹿三形象趋于丰满和完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三之死 陈忠实 《白鹿原》 "鬼魂附体" 精神分裂症 抑郁症 瘀热 癔症性多重人格 创伤性神经病
下载PDF
明末清初闽中文人生卒年丛考 被引量:2
7
作者 吴可文 《三明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59-64,共6页
孙昌裔、陈衎、叶矫然、林佶、谢道承都是明末清初闽中文人。他们的生卒年,有的未经考证,有的结论有误。对相关第一手文献的考察可知,孙昌裔生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约卒于崇祯十六年(1643);陈衎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卒于顺治四年(164... 孙昌裔、陈衎、叶矫然、林佶、谢道承都是明末清初闽中文人。他们的生卒年,有的未经考证,有的结论有误。对相关第一手文献的考察可知,孙昌裔生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约卒于崇祯十六年(1643);陈衎生于万历十四年(1586),卒于顺治四年(1647);叶矫然生于天启六年(1626),卒于康熙六十年(1721);林佶生于顺治十七年(1660),卒于雍正元年(1723);谢道承生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卒于乾隆六年(17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清文人 生卒年 孙昌裔 陈衎 叶矫然 林佶 谢道承
下载PDF
陈染小说中的孤独与死亡意识
8
作者 贺苗 《学术交流》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63-166,共4页
陈染是20世纪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领军作家,她将个体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以其前所未有的孤寂、凄美、绝望,传达出女性个体所独有的身体、心理体验。她思索着人的孤独,憧憬着死亡的美丽,并将其指向人的生存价值。可以说,孤独和死亡意... 陈染是20世纪女性个人化写作的领军作家,她将个体视为自己文学创作的出发点,以其前所未有的孤寂、凄美、绝望,传达出女性个体所独有的身体、心理体验。她思索着人的孤独,憧憬着死亡的美丽,并将其指向人的生存价值。可以说,孤独和死亡意识是贯穿陈染小说的两条主线,也是其小说所要展现的更为深远的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染 女性 个人化写作 孤独 死亡
下载PDF
梁代萧琛生卒年考辨
9
作者 柏俊才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6期95-100,共6页
史书载萧琛卒于梁中大通三年(531)二月,享年52岁,则其生年为齐建元二年(480)。这是既定之事,本无纷争。然曹道衡、陈庆元先生提出质疑。曹道衡认为萧琛之享年在67岁左右,陈庆元认为在70岁以上,于是异说起矣。萧琛之生卒年及生平从来无... 史书载萧琛卒于梁中大通三年(531)二月,享年52岁,则其生年为齐建元二年(480)。这是既定之事,本无纷争。然曹道衡、陈庆元先生提出质疑。曹道衡认为萧琛之享年在67岁左右,陈庆元认为在70岁以上,于是异说起矣。萧琛之生卒年及生平从来无人考述,这对南朝历史的研究极为不利。结合史书所载,就会发现曹、陈二先生的质疑是无事实做依据的。在没有新材料发掘之前,萧琛之生卒年还以史书所载较为稳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萧琛 生卒年 享年
下载PDF
废墟上的花朵——陈力娇长篇小说《红灯笼》的死亡书写
10
作者 黄大军 《昭通学院学报》 2020年第6期82-87,共6页
陈力娇的长篇新作《红灯笼》是一部对历史与人性有着独特解悟与拷问的新历史主义小说。该作品从死亡感受与死亡意象展开的精神境域与空间隐喻,内含着伟大而崇高的精神质素,具有超越死亡的自然含义而向社会文化、政治伦理与人情人性多面... 陈力娇的长篇新作《红灯笼》是一部对历史与人性有着独特解悟与拷问的新历史主义小说。该作品从死亡感受与死亡意象展开的精神境域与空间隐喻,内含着伟大而崇高的精神质素,具有超越死亡的自然含义而向社会文化、政治伦理与人情人性多面拓展的丰富意蕴。在作品中,死亡不仅是一种对恶的批判与清除,也是一种对善的温情呵护,还是一种对不义社会的愤怒抵抗,更是一种终结社会之恶的隐喻力量。《红灯笼》的死亡书写充满广阔深沉的人文关怀,带有坚定不移的历史理性,附着着美丽、宁静的神圣色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力娇 《红灯笼》 死亡 仪式 隐喻
下载PDF
王士骐卒年考
11
作者 李斌 《韶关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20-22,共3页
王士骐的卒年,通过陈继儒《答扬州郭公》的尺牍,可以大致推定为万历四十年(1612)至万历四十三年(1615)间。根据蔡献臣起补浙江巡视海道的时间,则可断定王士骐卒于万历四十二年(1614)。
关键词 王士骐 卒年 陈继儒 郭之琮 蔡献臣
下载PDF
“男儿捐生苦不早”——论陈子龙之死兼谈明末士人对待死亡的心态 被引量:2
12
作者 姚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0-24,共5页
该文通过研析陈子龙最后阶段所作的诗文及其传记资料,勾勒他生命最后的轨迹,探究他生命终结前的心念。且因为他具备文人、官吏、义士等多重身份,有着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敏感细腻的情感,在明末士人中颇具典型性,故又借此一探明末社会... 该文通过研析陈子龙最后阶段所作的诗文及其传记资料,勾勒他生命最后的轨迹,探究他生命终结前的心念。且因为他具备文人、官吏、义士等多重身份,有着丰富曲折的人生经历和敏感细腻的情感,在明末士人中颇具典型性,故又借此一探明末社会知识分子面对生死抉择时的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龙 明末 抗清 士人 殉节 心态
下载PDF
陈子昂研究中的几个问题考辨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军兵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74-79,共6页
"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前人对其生平已经做了详细的考索,但其生平中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考证辨析。陈子昂和武攸宜的关系及请命问题,有助于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陈子昂;而陈子昂的死因,历来纷纭。探析其死... "陈拾遗子昂,唐之诗祖也",前人对其生平已经做了详细的考索,但其生平中依然有很多未解之谜,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地考证辨析。陈子昂和武攸宜的关系及请命问题,有助于我们还原一个真实的陈子昂;而陈子昂的死因,历来纷纭。探析其死因,是对其最后生存状态研究的一个重要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子昂 武攸宜 先锋请命 死因
下载PDF
宋代经学家陈祥道生平考证 被引量:1
14
作者 苗露 《绥化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86-88,共3页
陈祥道是北宋重要的经学家和理学家,他的《礼书》和《论语全解》等经学著作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陈祥道本人的研究可以为其经学思想的研究提供独到的价值和贡献。可能是因为史料稀缺,至今没有学者对陈祥道做专门的研究,... 陈祥道是北宋重要的经学家和理学家,他的《礼书》和《论语全解》等经学著作在中国经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对陈祥道本人的研究可以为其经学思想的研究提供独到的价值和贡献。可能是因为史料稀缺,至今没有学者对陈祥道做专门的研究,而一些辞典及地方性论著中对于陈祥道生平事迹说法不一,故有必要对陈祥道生平与仕宦历程的几个疑点问题进行考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祥道 生年 仕宦历程 卒年
下载PDF
论陈染的死亡意识 被引量:1
15
作者 姚丽芳 《丹东师专学报》 2001年第2期6-7,3,共3页
死亡意识是贯穿陈染作品的一条主线 ,与陈染表现女性的自主意识相比 ,死亡意识是贯穿于创作中更为久远并长期存在的内容之一。本文从分析陈染对死亡问题的描写和思考入手 ,力图对陈染死亡意识作勾勒式描述和具体剖析。
关键词 陈染 死亡意识 哲学 女性 自主意识 中国 小说 文学评论
下载PDF
陈独秀去世:社会各界的态度与反应 被引量:1
16
作者 刘继安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5-68,共4页
1942年5月,陈独秀病逝。对此不同政治派别和立场的知识分子与政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有沉默不言者,有哀声痛哭者,有暗自庆幸者。文化人对陈独秀思想启蒙的肯定,政治人物因为观点立场的分歧而措辞不同的评价,让陈独秀去世之... 1942年5月,陈独秀病逝。对此不同政治派别和立场的知识分子与政客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态度和反应,有沉默不言者,有哀声痛哭者,有暗自庆幸者。文化人对陈独秀思想启蒙的肯定,政治人物因为观点立场的分歧而措辞不同的评价,让陈独秀去世之评价具有某种象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独秀 逝世 少数派
下载PDF
传统文化视野下陈嘉庚的思想境界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中启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2期48-55,共8页
陈嘉庚一生经历辉煌,早年远渡南洋,兴办实业;回国兴资办学,直至倾其所有;支持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积极参与政治,为新中国建设建言献策。从传统文化价值视角出发,通过义利、公私与生死等范畴,深入阐释陈嘉庚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背后的... 陈嘉庚一生经历辉煌,早年远渡南洋,兴办实业;回国兴资办学,直至倾其所有;支持民族独立和解放运动,积极参与政治,为新中国建设建言献策。从传统文化价值视角出发,通过义利、公私与生死等范畴,深入阐释陈嘉庚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背后的根本道德内核,为理解其波澜壮阔的一生和崇高的人生境界提供另一种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嘉庚 义利 公私 生死
下载PDF
陈宓生卒年、著述及文学交游考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绍香 《莆田学院学报》 2022年第4期47-51,共5页
依据陈宓及其友人的文章考证陈宓的生卒年应为乾道八年(1172)和绍定三年(1230)。陈宓的著述现存两个《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抄本(23卷本),共收文章400多篇,诗700多首。从其诗特点来看,虽多带有理学诗人讲求义理的道学之气,但亦不乏清... 依据陈宓及其友人的文章考证陈宓的生卒年应为乾道八年(1172)和绍定三年(1230)。陈宓的著述现存两个《复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抄本(23卷本),共收文章400多篇,诗700多首。从其诗特点来看,虽多带有理学诗人讲求义理的道学之气,但亦不乏清新晓畅的写景抒情之作。通过对陈宓主要文学交游情况的探析,可以看到其文学交游丰富了其诗题材及风格,让诗作呈现出理学诗外的多样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宓 生卒年 著述 文学交游
下载PDF
卡夫卡与陈染的语象比较
19
作者 马英 《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年第1期94-95,共2页
陈染和卡夫卡的艺术世界都是关闭的,"向内性"是两人作品的共同特点,表现了现代人孤独的自我意识,显示出现代人在思想和主体意识等方面的共鸣。
关键词 卡夫卡 陈染 自我语境 孤独 死亡
下载PDF
陈吾德、陈子褒研究资料勘误
20
作者 李建勋 《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2期29-32,92,93,共6页
陈吾德、陈子褒是新会外海龙溪陈氏达伦堂同宗族人,都是江门侨乡杰出的文化名人。尽管研究二者的论文和论著众多,但是很多都没有正确表述他们的"名"、"字"、"号"、生卒年、籍贯等关键信息,因此亟需用统... 陈吾德、陈子褒是新会外海龙溪陈氏达伦堂同宗族人,都是江门侨乡杰出的文化名人。尽管研究二者的论文和论著众多,但是很多都没有正确表述他们的"名"、"字"、"号"、生卒年、籍贯等关键信息,因此亟需用统计、调查、历史文献研究等方法对其进行勘误更正,以还原历史人物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吾德 陈子褒 祖籍 名字 别号 生卒年 勘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