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妇女文学的长时段考察——从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晚明至民国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研究》说起
被引量:
1
1
作者
毕新伟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9-96,共8页
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妇女文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现代的认知方式观察传统,运用现代知识阐释传统问题,不可避免地造成对妇女文学的误解和遮蔽,无法正确地看待妇女文学的德性诉求。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辨析,并探寻对其德性品格进行现代...
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妇女文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现代的认知方式观察传统,运用现代知识阐释传统问题,不可避免地造成对妇女文学的误解和遮蔽,无法正确地看待妇女文学的德性诉求。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辨析,并探寻对其德性品格进行现代传承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
封建
礼教
才德之辩
精神生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德才之辨: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2
作者
陈宝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4,共10页
追溯中国思想史的源头,儒家传统讲究"内圣外王"。社会史的演变历程更是证明,小人多才、君子无才亦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德与才很难合一。德才之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古老命题。尽管明代的士大夫仍然承袭宋儒之论,倡导重德轻才...
追溯中国思想史的源头,儒家传统讲究"内圣外王"。社会史的演变历程更是证明,小人多才、君子无才亦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德与才很难合一。德才之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古老命题。尽管明代的士大夫仍然承袭宋儒之论,倡导重德轻才,且就明代士大夫的行为而言,亦不乏德才两分的现象,但至少有如下两大转向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即从重德轻才向重才轻德的转变,以及从重才轻德向德才合一的转变。随之而来者,则是儒家"内圣外王"之说的复兴,以及理学向原始儒学的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士大夫
精神世界
德才之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魏之际德才观的建构与演进——兼说“才性之辩”的起源
3
作者
黄朴民
郭相宜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2,M0004,共10页
“才性之辩”是魏晋玄学的核心命题之一,其发轫可回溯至东汉末年社会批判思潮与曹魏集团的用人实践。东汉末年,选官制度积弊丛生,吏治混乱、朝纲弛弊,以“德”相尚的选官制度难以有效恢复社会秩序,也引发汉末士人对“德“”才”关系的...
“才性之辩”是魏晋玄学的核心命题之一,其发轫可回溯至东汉末年社会批判思潮与曹魏集团的用人实践。东汉末年,选官制度积弊丛生,吏治混乱、朝纲弛弊,以“德”相尚的选官制度难以有效恢复社会秩序,也引发汉末士人对“德“”才”关系的反思“,才”开始从“德”中脱离,在选官任能上有了独立的价值意蕴。曹操颁布“求才三令”,标志着人才观由以德统才转向德才分离,乃至重才轻德。曹魏建立后,政治局势的变化和不同阶层势力的消长促使人们对曹操时期的选贤任能策略进行思辨整合。关于“才”与“德”的讨论从国家治理的政治伦理层面进入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才”的内涵得到丰富与拓展,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发现,具有哲理意蕴的“才性之辩”终成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才观
求才三令
才性之辩
魏晋玄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妇女文学的长时段考察——从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晚明至民国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研究》说起
被引量:
1
1
作者
毕新伟
机构
阜阳师范学院
出处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89-96,共8页
基金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教育部重点课题"中国古代女性修身教育的转化与应用研究"(项目编号:DEA130238)
文摘
长期以来,在中国传统妇女文学研究中,人们习惯于用现代的认知方式观察传统,运用现代知识阐释传统问题,不可避免地造成对妇女文学的误解和遮蔽,无法正确地看待妇女文学的德性诉求。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和辨析,并探寻对其德性品格进行现代传承的可能性,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关键词
传统
封建
礼教
才德之辩
精神生活
Keywords
tradition
feudalism
feudal ethical code
debate
on
talent
and
moral
ity
spiritual life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德才之辨: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2
作者
陈宝良
机构
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出处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14,共10页
文摘
追溯中国思想史的源头,儒家传统讲究"内圣外王"。社会史的演变历程更是证明,小人多才、君子无才亦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德与才很难合一。德才之辨,是传统中国士大夫的古老命题。尽管明代的士大夫仍然承袭宋儒之论,倡导重德轻才,且就明代士大夫的行为而言,亦不乏德才两分的现象,但至少有如下两大转向值得引起研究者的关注,即从重德轻才向重才轻德的转变,以及从重才轻德向德才合一的转变。随之而来者,则是儒家"内圣外王"之说的复兴,以及理学向原始儒学的回归。
关键词
明代
士大夫
精神世界
德才之辨
Keywords
Ming Dynasty
scholar
-
officials
the spiritual world
the debate of the moral - talent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魏之际德才观的建构与演进——兼说“才性之辩”的起源
3
作者
黄朴民
郭相宜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4-62,M0004,共10页
文摘
“才性之辩”是魏晋玄学的核心命题之一,其发轫可回溯至东汉末年社会批判思潮与曹魏集团的用人实践。东汉末年,选官制度积弊丛生,吏治混乱、朝纲弛弊,以“德”相尚的选官制度难以有效恢复社会秩序,也引发汉末士人对“德“”才”关系的反思“,才”开始从“德”中脱离,在选官任能上有了独立的价值意蕴。曹操颁布“求才三令”,标志着人才观由以德统才转向德才分离,乃至重才轻德。曹魏建立后,政治局势的变化和不同阶层势力的消长促使人们对曹操时期的选贤任能策略进行思辨整合。关于“才”与“德”的讨论从国家治理的政治伦理层面进入认识论和本体论层面,“才”的内涵得到丰富与拓展,人的主体价值得到发现,具有哲理意蕴的“才性之辩”终成可能。
关键词
德才观
求才三令
才性之辩
魏晋玄学
Keywords
the concept of
moral
ity and
talent
Three Orders for Seeking Intellectuals
debate
between
talent
and
moral
ity
Wei and Jin metaphysics
分类号
K236 [历史地理—中国史]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妇女文学的长时段考察——从王萌《禁锢的灵魂与挣扎的慧心——晚明至民国女性创作主体意识研究》说起
毕新伟
《山东女子学院学报》
2015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德才之辨: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
陈宝良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魏之际德才观的建构与演进——兼说“才性之辩”的起源
黄朴民
郭相宜
《中国高校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3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