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知”的逻辑变奏——试论“濠梁之辩”的潜在进路
1
作者 周荣华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5期10-13,共4页
庄子、惠施展开"濠梁之辩",探寻知的可能性、根据及知的方式,隐现出不同的思维进路。庄子的探讨进路富有变奏色彩,其以"道通为一"或类的相通为起点,肯定"鱼之乐"可知,进而将惠施"知何以可能"... 庄子、惠施展开"濠梁之辩",探寻知的可能性、根据及知的方式,隐现出不同的思维进路。庄子的探讨进路富有变奏色彩,其以"道通为一"或类的相通为起点,肯定"鱼之乐"可知,进而将惠施"知何以可能"的质疑转化为"知"的方式,最后转换为"于何知",以"知"的空间场所作结。相对来说,惠施将"异类不比"的逻辑贯彻始终,对认知的可能性保持了悬置的态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惠施 濠梁之辩 鱼之乐
下载PDF
他者的理解:《庄子》的思考——从濠梁之辩说起 被引量:7
2
作者 杨国荣 黄勇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48-55,共8页
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在对人之“在”的沉思中,庄子对此作了多方面考察,后者首先体现于濠梁之辩。濠梁之辩在理论上既涉及他人之心是否可知,也关联着“如何可能知”与“以何种方式知”有无区分或二者能... 不同主体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是否可能以及如何可能?在对人之“在”的沉思中,庄子对此作了多方面考察,后者首先体现于濠梁之辩。濠梁之辩在理论上既涉及他人之心是否可知,也关联着“如何可能知”与“以何种方式知”有无区分或二者能否等同。惠施作为对话的一方对前一个问题持怀疑的态度,但其推论的过程又包含着内在的悖论;庄子对鱼之乐的可知性予以了确认,后者同时蕴涵着对他人之心是否可知这一问题的肯定回应。不过,在论证以上立场的过程中,庄子又将“如何可能知”的问题转换为“以何种方式知”,从而在逻辑上犯有转换论题的错误。当然,知“鱼”之乐所隐喻的知他人之心,同时又涉及社会领域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理解、沟通过程。从后一角度看,肯定他人之心的可知性,无疑为确认交往过程中人与人相互理解、沟通的可能性提供了内在的根据。广而言之,人存在于世,总是难以避免与他人的共处,而在共处或“群于人”的过程中,则不能不发生彼此之间的交往及相互理解,庄子着重分析了存在境域对人与人之间相互理解的影响。通过共处、交往过程中的对话而达到相互理解,以存在方式及存在形态的转换为其指向。就人自身之“在”而言,存在形态既涉及外在的生活境域,也关乎内在的精神世界,庄子对后者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濠梁之辩 他人 存在境域 理解
原文传递
从现象学看“濠梁之辩”中的他人心灵问题 被引量:1
3
作者 江威 《理论界》 2017年第7期49-56,共8页
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濠梁之辩"蕴含着一个现象学家广泛关注的根本问题,即他人的心灵是否可以通达以及如何通达。惠施和庄子分别代表了关于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立场。惠施认为他人的心灵是无法通达或直接体验的,这原则上与行为... 中国思想史上著名的"濠梁之辩"蕴含着一个现象学家广泛关注的根本问题,即他人的心灵是否可以通达以及如何通达。惠施和庄子分别代表了关于这个问题的两种不同立场。惠施认为他人的心灵是无法通达或直接体验的,这原则上与行为主义者和笛卡尔主义者的见解相一致。与此相反,庄子确信他人的心灵是可以直接通达的,而无需通过类比或外在表征的臆想去获得。这一观点也是现象学家的一般共识,尽管他们在许多细节问题上莫衷一是。值得注意的是,庄子强调语言在交互主体性中所扮演的独特作用,这很具有启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濠梁之辩 现象学 他人心灵 共情 语言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