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ina's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Its Implications——Speech at the Fourth Bali Democracy Forum
1
作者 Dong Yunhu,deputy director of the State Council Information Office,PRC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2年第1期8-12,共5页
Your Excellency President Susilo Bambang Yudhoyono, Dear Chairman, 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very glad to have this op- portunity to attend the fourth Bali Democracy Forum. Today, state leaders and experts from diff... Your Excellency President Susilo Bambang Yudhoyono, Dear Chairman, ladies and gentlemen, I am very glad to have this op- portunity to attend the fourth Bali Democracy Forum. Today, state leaders and experts from different countries gather together at Bali, the beautiful "Flower Island," to share experience and exchange views of developing democracy, and explore ways to promote the democratic de- velopment of our own countr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ech at the Fourth Bali Democracy Forum chinas Construction of democratic politics and Its Implications CPC
下载PDF
New Development in Global Politics and Rethinking on China'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2
作者 CHEN Dongxiao Vice President of Shanghai Institutes for International Studies,Dr 《国际展望》 2010年第1期1-21,95,共22页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global politics exert three systemic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lobal issues, vital to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rise to the top agenda of national governments. The epicenter of global... The new developments in global politics exert three systemic impacts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Global issues, vital to the survival of mankind, rise to the top agenda of national governments. The epicenter of global power is shifting from U.S. and Europe to the rest of the regions. The global "political excitement and zeal" is rolling on. All exact more on the competence of global governance. The current international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are in "competence deficit", worsening either in terms of adequacy, validity or legitimacy. The call for the reform of it is ever soaring. China by the way is at once engaging in th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ransforming the international system and facing the growing pressure of assuming "leadership" and "international responsibility". China needs to continuously adapt to the changed national identity in the multilateral diplomacy, to reconcile the multilateral mechanisms that deal with regions and domains in China's strategic planning and laying-out, to organically associate the short-term and long-term goals and to upgrade the concept of harmonious world in the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diplomac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w development in Global politics and Rethinking on chinas Multilateral Diplomacy
下载PDF
有序民主化:论政党在中国政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被引量:24
3
作者 林尚立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13,共9页
政党是推动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政治发展走上了建设以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为政治形式的现代国家的道路。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政治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而在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社会,党要有... 政党是推动现代政治发展的重要力量。基于现代化的发展,中国政治发展走上了建设以社会主义民主共和国为政治形式的现代国家的道路。社会主义民主的性质决定了这种政治发展需要中国共产党的有效领导;而在中国这样超大规模的社会,党要有效领导中国政治发展,就需要有一个合理的政治发展战略。经过上百年的民主化探索和实践,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开辟了有序民主化的发展道路。改革的实践证明,这条道路是正确的,应该长期坚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要在有序民主化的基础上有效推进中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成长,就必须积极地将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有机结合,从而在政治上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长效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序民主化 中国共产党 中国政治发展 政治文明
下载PDF
中国政党制度创制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津 张丽 《中国延安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6期5-13,共9页
中国的政党制度运作有效、成绩斐然,但却相对欠缺专门理论体系的根据支撑,而当今通行的(即所谓西方的)政治学又不能为这种理论根据提供准确理解和分类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的分析论证表明,中国政党制度创制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在于... 中国的政党制度运作有效、成绩斐然,但却相对欠缺专门理论体系的根据支撑,而当今通行的(即所谓西方的)政治学又不能为这种理论根据提供准确理解和分类规范。针对这种情况,本文的分析论证表明,中国政党制度创制得以成立的理论根据,在于它具有范畴沟通及其应用的普适性、特色创制的合法性、以及道义为善的合理性;从学科意义上讲,这种创制的理论同样可以具有与通行政治学进行沟通和范畴应用的相应话语;中国政党制度的特殊性和普适性提供了政治学理论的创新内容,其主要含义在于创制与发展相同一的政治文明。基于这些认识,本文针对如何改变当前理论滞后于实践的情况、以及建构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范畴普适性的政党理论体系,提出了切合实际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党制度 政党创制 政治发展 民主政治
下载PDF
论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5
5
作者 黄高晓 《南京政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60-63,共4页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给我国的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只有建立起一个既适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又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才能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问题。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既是改革开...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给我国的政治生活带来了巨大冲击。只有建立起一个既适合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又适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系 ,才能解决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的创新发展问题。我国提出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国家既是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也是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成功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当代中国 政治民主化 创新发展
下载PDF
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 被引量:1
6
作者 童贤成 宋国秀 《学术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8-24,共7页
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之路,经历了两个30年,即艰辛探索曲折受挫的30年(1949年-1978年)和改革发展历经考验的30年(1978年底-2009年)。这60年民主政治的发展之路,波澜壮阔、特点鲜明、经验丰富、教训深刻。
关键词 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发展历程 发展特点 经验启示
下载PDF
新中国的政治发展:成就、途径和道路 被引量:2
7
作者 胡伟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12,共8页
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成就,研究和探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战略,论证和分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依据和内涵。在对我国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高度概括... 本文旨在回顾和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发展的历史成就,研究和探讨我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战略,论证和分析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依据和内涵。在对我国政治发展和民主政治建设的成就高度概括的基础上,辨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作为民主政治发展基本路径的重要性以及未来走向与战略,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内在逻辑的高度审视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模式的价值和意义,并从新的视野上阐释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揭示形成民主政治的"中国模式"的世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政治发展 政治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内民主 中国模式
下载PDF
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目标、根基与可行路径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魏崇辉 《当代经济管理》 2013年第8期46-49,共4页
对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考量需要与民主政治发展密切勾连展开。民主政治发展贯穿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二者互相促动,和谐共进。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目标是社会冲突的预防与化解,肯认与生成共识是其根基... 对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考量需要与民主政治发展密切勾连展开。民主政治发展贯穿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二者互相促动,和谐共进。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目标是社会冲突的预防与化解,肯认与生成共识是其根基。冲突的化解与共识的凝练需要政府的回应。政府的有效回应需要公民与公民社会的监督与制约。这是当代中国公共治理理论有效适用的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中国 公共治理理论 有效适用 民主政治发展 冲突 共识 回应
下载PDF
论新时期网络参政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谷满意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4期118-123,共6页
新时期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将会是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参政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地方党和政府的负责人也逐渐注意到网络参政的实际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参... 新时期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将会是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参政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地方党和政府的负责人也逐渐注意到网络参政的实际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参与式民主的发展;促进传统集权等级制权力结构的转换;促进社会平等;促进政治、政府公开的发展;促进选民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加强。网络参政还是把双刃剑,应该加强规范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参政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民主 参政
下载PDF
马英九执政后两岸关系中的美国因素 被引量:4
10
作者 邓凡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6-102,共7页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历来是一个敏感而不可忽视的外部干预因素。奥巴马政府干预台海关系的姿态更为积极,原因在于美国不想被两岸对话时代抛弃,不想出让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更不愿两岸出现朝向统一向度的快速融合。本文从中美、美台和两岸三... 在台湾问题上,美国历来是一个敏感而不可忽视的外部干预因素。奥巴马政府干预台海关系的姿态更为积极,原因在于美国不想被两岸对话时代抛弃,不想出让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更不愿两岸出现朝向统一向度的快速融合。本文从中美、美台和两岸三个关系层面观察美国因素的作用,分析了台湾马英九政府执政以来,在两岸交流日趋紧密、两岸关系日益发展的新阶段。美国政府应该认清台海形势,重新审视其在未来两岸进程中的角色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岸关系 美国因素 积极干预 台湾政治发展
下载PDF
人民行动党对新加坡民主政治发展的作用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江 《东南亚纵横》 2018年第3期46-52,共7页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维护该党执政的合法地位,始终允许反对党参与国会议员的竞选,保留了新加坡原有的精英式行政体系,也积极地吸收社会精英参与政治事务。人民行动党为吸收更多的人员参与政治事务,遴选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参与国会事务... 新加坡人民行动党为维护该党执政的合法地位,始终允许反对党参与国会议员的竞选,保留了新加坡原有的精英式行政体系,也积极地吸收社会精英参与政治事务。人民行动党为吸收更多的人员参与政治事务,遴选非选区议员和官委议员参与国会事务,推动总统的直接选举和增加总统的实际权力,注重吸收少数族裔担任国会议员,建立吸收社会民意的政治组织,减少芳林公园民主政治活动的限制因素,为社会民众构建政治参与的网络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行动党 民主政治发展 国会议员 政治参与
下载PDF
人民政协创建进程中协商民主的历史嬗变 被引量:1
12
作者 董树彬 张莲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15,共8页
协商民主在人民政协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同时,人民政协的创建过程也推动了协商民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协商民主完成了从实践到制度的历史嬗变。协商民主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共同创建人... 协商民主在人民政协创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纽带作用,同时,人民政协的创建过程也推动了协商民主朝着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方向发展,从而使协商民主完成了从实践到制度的历史嬗变。协商民主为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与民主人士共同创建人民政协提供了有效的工作方法。在人民政协筹备会期间,经过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广泛反复协商,议定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体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并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表全国人民宣告新中国成立。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的人民政协的召开与成立,标志着协商民主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确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政协 协商民主 中国共产党 民主党派
下载PDF
郑和下西洋对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启示 被引量:5
13
作者 谢博 岳蓉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1-7,共7页
在15世纪的明朝永乐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将先进的中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教文化远播海外,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的新篇章,稳定了当时的东南亚国际秩序,开辟了中国—印度洋航路,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推向鼎盛。然而,郑和下西洋未能形成中... 在15世纪的明朝永乐时期,郑和七下西洋,将先进的中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政教文化远播海外,谱写了人类航海史上的新篇章,稳定了当时的东南亚国际秩序,开辟了中国—印度洋航路,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推向鼎盛。然而,郑和下西洋未能形成中外经贸交流的长效机制,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民间对外交流及海外华人的发展,最终在多种因素共同制约下,中国失去了由陆权国家向海权国家转型的机会。郑和下西洋之得失,给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带来诸多启示:以正确的义利观为指导,积极维护国际公平正义;科学发展国防实力,打造海外战略支点;注重文化包容,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积极动员华侨华人参与建设,注重对华侨华人的政策扶持与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郑和下西洋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国际政治格局 中外经贸往来 和平发展
下载PDF
邓小平理论与中国乡级民主政治的发展
14
作者 张博 王鲁娜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4-56,共3页
目前困扰中国的农民负担问题、乡镇机构问题等在相当程度上是政治问题 ,只有进一步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有效解决。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发展和完善乡级民主政治 ,建立既对上级负责也对农民负责的乡镇... 目前困扰中国的农民负担问题、乡镇机构问题等在相当程度上是政治问题 ,只有进一步深化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才能有效解决。农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发展和完善乡级民主政治 ,建立既对上级负责也对农民负责的乡镇责任政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举机制 农民 民主权利 邓小平理论 中国 乡级民主政治 发展
下载PDF
博弈论视角下的人大代表选举问题
15
作者 李占乐 刘歆立 《宁夏党校学报》 2007年第2期52-55,共4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项根本制度。但是,这一制度还存在民主基础不够的问题。比如,民主和平等的选举原则有待于深入贯彻,选民对代表不便进行有效监督,选民素质与民主选举要求有一定距离,选举制度的某些规定不科学、...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民主政治的一项根本制度。但是,这一制度还存在民主基础不够的问题。比如,民主和平等的选举原则有待于深入贯彻,选民对代表不便进行有效监督,选民素质与民主选举要求有一定距离,选举制度的某些规定不科学、不完善,各级人大代表数量过多,影响人大职能的发挥,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民主政治 人大代表 选举制度
下载PDF
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思路探析
16
作者 谢丽霜 唐邦勤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87-90,共4页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国学界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思路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是无限西化还是有限西化。实际上,在探究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思路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和国度性。在阶级和国家尚还存在的人类社... 从20世纪90年代初至今,我国学界对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思路一直存在着激烈的争论:是无限西化还是有限西化。实际上,在探究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思路时,我们应该首先考虑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和国度性。在阶级和国家尚还存在的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研究主体的阶级立场规定了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研究对象的国别特殊性又规定了政治经济学的国度性。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学的主体性在于其研究主体应该代表中国劳动者的利益,中国政治经济学的国度性在于其研究对象应该是中国的经济矛盾,这就决定了中国政治经济学发展的思路,既不能是无限西化,也不能是有限西化,而应该是内生外化,即立足中国国情,从中国劳动者的立场、利益和意识来揭示与论证中国特殊的经济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政治经济学 发展思路 主体性 国度性 内生外化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关系探析
17
作者 张雪雁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36-40,共5页
研究了当代中国政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灵魂,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直接关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成败,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研究了当代中国政治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取得的巨大成就,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灵魂,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水平直接关系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成败,同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也只有紧密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实践,才能实现真正的创新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政治现代化 政治民主化 政治发展
下载PDF
论新时期网络参政与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18
作者 谷满意 《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71-74,87,共5页
新时期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是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参政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地方党和政府的负责人也逐渐注意到网络参政的实际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参与式民... 新时期网络参政对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促进作用将更加明显,是有中国特色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网络参政的作用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地方党和政府的负责人也逐渐注意到网络参政的实际意义,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参与式民主的发展;促进传统集权等级制权力结构的转换;促进社会平等;促进政治、政府公开的发展;促进选民与人大代表的沟通;促进公民政治社会化的加强。网络参政还是把双刃剑,应该加强规范和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参政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 民主 参政
下载PDF
“十七大报告”视域中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系统性践履
19
作者 谭丽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14-17,25,共5页
文章从经济主体的非公性,民主政治的多元主体、多种途径的参与性,市民社会的培育形成与利益诉求主体的多元化,文化建设的包容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本质的探索,得出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合理内核与社会主义经济、政... 文章从经济主体的非公性,民主政治的多元主体、多种途径的参与性,市民社会的培育形成与利益诉求主体的多元化,文化建设的包容性、独立性、选择性和差异性等方面进行本质的探索,得出现时期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合理内核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相一致,并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结论。同时认为将经济、政治、社会体制改革与行政体制改革通盘考虑,将民主实践与法治践履统筹兼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十七大报告 科学发展观 民主政治 民主践履
下载PDF
政治性文本外宣翻译探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饶耀平 《西南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19年第1期45-49,共5页
政治性文本的外宣翻译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宏观层面涉及语言哲学与政治学,微观操作层面则包括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政治话语分析、翻译学。在翻译研究范式从规定性译学向描写性译学的转换过程中,语料库翻译学借助语料库强大的... 政治性文本的外宣翻译是一个跨学科的研究领域,宏观层面涉及语言哲学与政治学,微观操作层面则包括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政治话语分析、翻译学。在翻译研究范式从规定性译学向描写性译学的转换过程中,语料库翻译学借助语料库强大的数据分析与文本挖掘功能,开辟了译学研究的新路径,为评价译者、翻译过程和翻译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性文本 外宣翻译 理论框架 范式转变 语料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