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产业驱动机制研究——以云南省永仁县彝绣产业为例
1
作者 张姣玉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89-97,共9页
新时代民族工作重点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即民族“三交”的加强,经济生活是民族“三交”的起始。文章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绣产业为对象,藉由修正SCP模型提出,产业推动民族“三交”的内在机制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组... 新时代民族工作重点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即民族“三交”的加强,经济生活是民族“三交”的起始。文章以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彝绣产业为对象,藉由修正SCP模型提出,产业推动民族“三交”的内在机制由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三方面组成,市场结构层面买方间、卖方间、买卖双方关系明确民族“三交”的主体;市场行为成为民族“三交”的载体;市场绩效中技术进步状况、规模经济效益反映民族“三交”的成效。构建民族“三交”的产业驱动机制,有利于各族人民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认同,也体现了我国多元文化发展背景下产业发展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产业组织理论 文化认同 SCP模型
下载PDF
心理疾病污名形成理论述评 被引量:53
2
作者 李强 高文珺 许丹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82-589,共8页
心理疾病污名是加诸于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妨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心理疾病污名的成因理论包括功能主义和生物文化两个派别,污名的发展模型解释了污名的形成过程,身份威胁模型对污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通过抗议、教育和接触可以有... 心理疾病污名是加诸于患者身上的耻辱标记,妨碍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心理疾病污名的成因理论包括功能主义和生物文化两个派别,污名的发展模型解释了污名的形成过程,身份威胁模型对污名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通过抗议、教育和接触可以有效地减少污名。在中国开展相关研究应注重分析传统文化、心理疾病类型与污名的关系,探讨各种减少污名策略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名 心理疾病 污名的发展模型 身份威胁模型
下载PDF
民族认同在民族间态度中的积极作用 被引量:9
3
作者 张莹瑞 徐海波 阳毅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44-1348,共5页
社会认同理论提出后,民族认同与民族间态度的关系受到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群体认同是群体间态度的基础,过分的民族认同容易产生消极的民族间态度。而发展取向研究认为民族认同与积极的民族间态度的具有正向关系,研究... 社会认同理论提出后,民族认同与民族间态度的关系受到社会心理学家的关注。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群体认同是群体间态度的基础,过分的民族认同容易产生消极的民族间态度。而发展取向研究认为民族认同与积极的民族间态度的具有正向关系,研究者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发展成熟的民族认同与积极的民族间态度具有正相关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群体间态度 发展取向
下载PDF
民族认同的心理学研究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14
4
作者 罗平 张雁军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08-116,共9页
从民族认同概念分析入手,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民族认同的发展观,发现民族认同具有区分性和发展性,并且与文化适应、人格发展、心理健康、行为适应等存在不同的关系,进而分析了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民族认同 社会认同理论 民族认同发展模型
下载PDF
“文化适应”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张晶 Ramu Govindasamy 张利庠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43-55,共13页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选取语言、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新环境中居住时间为指标,通过Logit模型对美国西班牙裔和亚裔的四个少数民族购买民族蔬菜的行为进行了验... 文化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重要因素。本文从"文化适应"的角度研究消费者购买行为,选取语言、民族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新环境中居住时间为指标,通过Logit模型对美国西班牙裔和亚裔的四个少数民族购买民族蔬菜的行为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文化适应"的语言、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指标均显著影响少数民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其中民族认同对购买行为具有显著正影响,语言和文化认同对购买行为具有显著负影响,而在新环境中居住时间指标的影响并不显著。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理解多民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并满足其购买需求,本文从语言、居住环境、民族认同和消费习惯等方面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适应 民族认同 文化认同 购买行为 LOGIT模型
下载PDF
论族群与族群认同理论 被引量:56
6
作者 兰林友 《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31,共6页
无论在国家、区域之内,还是在国际事务中,族群认同、族群关系、族群冲突以及移民等越来越成为重要因素。因此,对于族群、族性概念以及族群认同理论的探讨,已经成为人类学研究的最重要议题之一。
关键词 族群 族性 族群认同 原生论 场景论
下载PDF
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从“个人模式”到“普同模式” 被引量:51
7
作者 杨锃 《社会》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5-115,共31页
近20年来,中国的残障者数量骤然增加,相关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也随之兴起,但对残障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却依然滞后。本文主要通过考察现代英美社会在残障问题上的研究历程,集中探讨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变迁,反思面向个体援助的福利框架和重视... 近20年来,中国的残障者数量骤然增加,相关的专业化社会服务也随之兴起,但对残障问题的社会学研究却依然滞后。本文主要通过考察现代英美社会在残障问题上的研究历程,集中探讨残障者的制度与生活变迁,反思面向个体援助的福利框架和重视治疗的"医疗模式",基于对残障观念从"社会模式"到"普同模式"的转变进程的理解,揭示障碍研究的主要问题。在这一演进过程中,社会模式与普同模式批判"健全者中心主义"的制度建构,逐渐确立起残障者作为生活主体的理念,并试图通过连带普通人的障碍体验为策略,汇聚成制度改革的合力。障碍研究的推进,提示了各类模式,引发了诸种思潮,试图改变制度、改造社会,并转变人观。理解这一社会历史进程可以为中国应对残障问题以及化解老龄化所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提供重要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障/障碍 医疗模式 社会模式 少数族群 障碍认同 普同模式
下载PDF
“两个深度”教育模式:创新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路径 被引量:5
8
作者 王艳 刘毅 《民族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66-73,133-135,共11页
民族高校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无法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创新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 民族高校开展“五个认同”教育是新时代民族团结教育和国情教育的核心内容,是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但目前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存在的弊端无法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因此,当务之急是创新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模式。“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是深度学习与深度体验两种教育模式的有机结合,它具有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死记硬背为融会贯通,变“知而不行”为“知行合一”,变结果导向为过程导向的优势。基于“两个深度”教育模式构建民族高校“五个认同”教育过程不仅能弥补现存教育模式的弊端,还能有效增进教育实效,高质量地完成民族高校教育的特殊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深度” 教育模式 民族高校 “五个认同”教育
下载PDF
非主体民族的心理认同保持 被引量:3
9
作者 何茂莉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7-91,共5页
之所以出现非主体民族的长期存在现象,并不是因为他们保持了自己具体的文化特征,而在于他们在对变动中的环境作出适应的过程里强化了社会分界意识,特别是本民族的心理认同。非主体民族强大的心理认同保持能力体现在独特的认知方式、思... 之所以出现非主体民族的长期存在现象,并不是因为他们保持了自己具体的文化特征,而在于他们在对变动中的环境作出适应的过程里强化了社会分界意识,特别是本民族的心理认同。非主体民族强大的心理认同保持能力体现在独特的认知方式、思维方式,族群文化的同一性、家族宗族宗教信仰和仪式观念、文化调适能力、抵御同化的潜意识力量,风俗习惯及文化的向心模式、群体模式、生态模式等多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主体民族 心理认同 风俗习惯
下载PDF
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民族认同与民族区分的关系模型 被引量:2
10
作者 赵云龙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3年第8期9-12,共4页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寻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民族认同问卷对2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或P<0.001);②汉族和少数民...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探寻边疆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的关系。采用大学生民族认同问卷对265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①民族认同和民族区分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或P<0.01或P<0.001);②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之外的民族区分态度和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民族认同对民族区分有直接而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或P<0.001)。由此可见:个体对本民族(中华民族)的高度认同和外民族(国外民族)的低区分联系在一起;民族认同的排他性(民族区分)受个体所处的情境以及个体间的竞争性等因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认同 民族区分 结构方程模型
下载PDF
旅游创意教育的专业认同关联模型研究——以“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为例
11
作者 董宝玲 王馨 李忠奇 《四川旅游学院学报》 2020年第3期95-100,共6页
以旅游创意教育为研究切入点,关联创意能力和创意氛围两个影响变量,中介成功动机,建构并实证检验了旅游创意教育的专业认同关联模型。结果表明,创意氛围、创意能力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在创意氛围与... 以旅游创意教育为研究切入点,关联创意能力和创意氛围两个影响变量,中介成功动机,建构并实证检验了旅游创意教育的专业认同关联模型。结果表明,创意氛围、创意能力对大学生专业认同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在创意氛围与专业认同之间无中介作用;大学生追求成功的动机在创意能力与专业认同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理论上,丰富了民族地区旅游创意教育研究的视角,对非遗课程重新设计和本地人才培养有所启发。实践上,探索了“产、学、研”有机结合的可行路径,为进一步开发民族地区旅游创意产品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创意教育 专业认同 关联模型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
下载PDF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模式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郑娇 叶兴艺 《贵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34-36,共3页
随着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各个民族的利益诉求不断增加,民族问题不断涌现,导致认同危机的出现,这些严重损害了民族的团结,国家的安定。构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整合模式,是任何一个多民族国家发展所必须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
关键词 民族认同 国家认同 整合模式
下载PDF
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关系模式研究
13
作者 高响鸣 杨鹍飞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3-57,共5页
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政治与社会稳定,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为了将民族关系理论推进到中层理论并进一步实证化,从民族意志和认同倾向两个维度的交互关系切入,民族关系可分为争论型、和谐型、争夺型与互... 在多民族国家里,民族关系的发展影响着国家的政治与社会稳定,决定着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前途。为了将民族关系理论推进到中层理论并进一步实证化,从民族意志和认同倾向两个维度的交互关系切入,民族关系可分为争论型、和谐型、争夺型与互惠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主要有语言使用、宗教与生活习俗、人口迁移、居住格局、社会同化、族群分层、族际通婚、族群意识等。而民族认同极端发展会导致民族分裂;国家认同促进民族融合,民族国家一体化。因此,对城市化与民族关系之间的机理也应作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民族国家 民族关系 模式 认同 民族意志
下载PDF
论王阳明的自我同一性发展——西方双环模型验证
14
作者 徐圆圆 彭彦琴 《科技视界》 2011年第26期85-86,81,共3页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引进的概念,其最新研究模型——双环模型理论,深入具体地探讨了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该文以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的特殊成长经历为线索,探讨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轨迹,既可从个体层面上验证双环模型的解释力和... 自我同一性是西方引进的概念,其最新研究模型——双环模型理论,深入具体地探讨了个体自我同一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该文以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的特殊成长经历为线索,探讨其自我同一性的发展轨迹,既可从个体层面上验证双环模型的解释力和合理性,也为全面了解王阳明的独特个性及其心学理论的奥义打下良好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 自我同一性 双环模型 同一性发展轨迹
下载PDF
跨界民族身份认同、感知与行为关联性研究——以内蒙古自治区H市为例
15
作者 姚威 王伟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74-81,共8页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以及蒙古国等地,属于典型的跨界民族。文章基于内蒙古自治区H市实地调研的数据,对民族身份认同模型做出设计,对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的价值观、态度、行为进行测量,并力图从身份... 蒙古族主要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俄罗斯的布里亚特共和国以及蒙古国等地,属于典型的跨界民族。文章基于内蒙古自治区H市实地调研的数据,对民族身份认同模型做出设计,对跨界民族身份认同的价值观、态度、行为进行测量,并力图从身份认同视角,为我国跨界民族公共事务治理工作的改进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界民族 身份认同 理论模型 边疆治理
下载PDF
交叉分类对少数民族刻板印象的积极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婉仪 严磊 +3 位作者 陈赛 张艳红 杨林川 连帅磊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4-289,共6页
目的: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探讨交叉分类是否会改善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方法:实验一采用社会比较范式操纵简单分类,测量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热情和能力刻板印象;以实验一为基线水平,实验二和实验三分别采用社会比较... 目的:基于社会认同理论和刻板印象内容模型,探讨交叉分类是否会改善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方法:实验一采用社会比较范式操纵简单分类,测量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热情和能力刻板印象;以实验一为基线水平,实验二和实验三分别采用社会比较范式和写作任务范式操纵二维和多维交叉分类,测量汉族对交叉分类后的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结果:(1)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刻板印象呈现“高热情、低能力”趋势;(2)相较于简单分类条件,二维交叉分类和多维交叉分类条件下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热情和能力评价均有显著提升。结论:交叉分类不仅能够改善汉族对少数民族的能力刻板印象,还能够进一步提升汉族对少数民族的热情刻板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分类 民族刻板印象 社会认同理论 刻板印象内容模型
原文传递
高认同与高冲突:反思共和模式下法国的移民问题及其政策 被引量:15
17
作者 刘力达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2,123,共12页
在法国,一方面移民少数族裔对国家的认同度较高,而另一方面却频频发生移民冲突。法国政府处理移民少数族裔融入问题的政策模式,即共和模式,是造成这一"高国家认同、高族群冲突"逻辑背反的现实困境的重要根源。共和模式强调法... 在法国,一方面移民少数族裔对国家的认同度较高,而另一方面却频频发生移民冲突。法国政府处理移民少数族裔融入问题的政策模式,即共和模式,是造成这一"高国家认同、高族群冲突"逻辑背反的现实困境的重要根源。共和模式强调法兰西共和国的价值观,只承认个体的公民权利,制度性地否认移民少数族裔的群体身份在政治和法律上的存在。从政策效果而言,共和模式能够有效同化移民个体,因此移民少数族裔对国家认同度较高,此即"高国家认同";然而,另一方面,共和模式使得国家政策无视结构性歧视、大众歧视以及移民少数族裔政治参与的弱势,未能有效解决移民融入的障碍,从而导致移民冲突频发,此即"高族群冲突"。共和模式难以克服其内在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民 共和模式 国家认同 族群冲突 法国
原文传递
民族身份对少数民族教育获得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建伟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2-32,123-124,共11页
利用CSS2011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本文发现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身份没有显著地帮助少数民族整体获得更高层次教育。但是,就少数民族的世代纵向比较而言,越晚出生的世代越能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平均意义上,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 利用CSS2011数据构建有序probit模型,本文发现与汉族相比,少数民族身份没有显著地帮助少数民族整体获得更高层次教育。但是,就少数民族的世代纵向比较而言,越晚出生的世代越能获得更多的教育机会。平均意义上,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少数民族群体,其接受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机会分别为0.238、0.292,而50年代后一代人的机会仅仅为0.038、0.124。因此,应当继续落实当前已有的民族教育政策,扩大少数民族的高等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供给;完善终身教育体系,为少数民族群体提供更多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机会;深化改革,消除教育过程的户籍不平等和性别歧视;发展民族地区经济,提高少数民族家庭收入,刺激少数民族家庭教育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身份 教育获得 民族政策 有序PROBIT模型
原文传递
社会话语与少数族群身份认同建构探析——以美国“模范少数民族”为例 被引量:3
19
作者 杜亮 《教育学术月刊》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0-27,共8页
通过对一个美国华人社区的田野材料分析,揭示"模范少数民族"社会话语如何与华人社区的思想认识与教育社会实践发生关联。研究发现,当地华人社区中的家长和学生一定程度上认同"模范少数民族"这一主流印象的正面意义... 通过对一个美国华人社区的田野材料分析,揭示"模范少数民族"社会话语如何与华人社区的思想认识与教育社会实践发生关联。研究发现,当地华人社区中的家长和学生一定程度上认同"模范少数民族"这一主流印象的正面意义,并努力促进自身群体的教育成就和社会上升性流动,在将这一印象内化的同时也为这一话语的维持和延续做出贡献。研究同时揭示了"模范少数民族"话语的另一面,对于作为话语指称对象的华人群体,在利用这一主流话语的同时也受困于包含其中的局限性。一方面,看似正面的"模范少数民族"对于华裔族群而言起着规定与"定位"的作用,制约和操弄着群体身份认同和族群关系;另一方面,这一主导话语还因其内在的片面性而将华裔少数群体他者化,以其单向度的形象成为主体群体构建身份认同的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数族群 民族 身份认同 社会话语 社区教育 美国教育
原文传递
加拿大土著民族的汗屋仪式 被引量:1
20
作者 彭雪芳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9-47,共9页
汗屋仪式是美洲印第安人满足精神需求、治疗身心疾病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由于殖民统治与同化教育,印第安人所有的传统宗教仪式均被禁止。随着全球化背景下土著民族文化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汗屋仪式逐渐在... 汗屋仪式是美洲印第安人满足精神需求、治疗身心疾病与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方式。19世纪至20世纪上半叶,由于殖民统治与同化教育,印第安人所有的传统宗教仪式均被禁止。随着全球化背景下土著民族文化复兴运动的蓬勃发展,汗屋仪式逐渐在美洲流行开来。本文通过在加拿大的城市与农村参与汗屋仪式的亲身经历,结合相关的文献与访谈资料,描述与分析该仪式的内容及社会文化内涵,探索处于社会边缘的土著民族如何通过传统信仰仪式的实践传承民族文化,加强民族认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汗屋仪式 宗教信仰 教育方式 民族认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