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道德赞同/不赞同的情感反应
1
作者 李家莲 《云梦学刊》 2024年第3期60-67,共8页
不以任何既定道德判断为预制前提的道德赞同是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问题。故,道德赞同的情感反应也相应成了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的关键理论问题。自18世纪以降,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者形成了视苦乐感和温暖/冷漠感为道德赞同之情感反应... 不以任何既定道德判断为预制前提的道德赞同是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的核心理论问题。故,道德赞同的情感反应也相应成了道德情感主义哲学的关键理论问题。自18世纪以降,西方道德情感主义者形成了视苦乐感和温暖/冷漠感为道德赞同之情感反应的两种基本观点。本文反对这两种观点,认为道德赞同的情感反应虽然具有主观形式,却不具有绝对的主观性,而是赞同/不赞同机制的客观表达,更确切地说,以承应和定向目的/冲力为内涵的阴阳才是道德赞同的真正情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赞同 苦乐感 承应 定向目的/冲力 阴阳
下载PDF
关于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四种理论 被引量:8
2
作者 王海明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7-13,共7页
道德与法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如社会的崩溃)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如社会的存在发展),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美德与道... 道德与法一样,就其自身来说,不过是对人的某些欲望和自由的压抑、侵犯,因而是一种害或恶;就其结果和目的来说,却能够防止更大的害或恶(如社会的崩溃)和求得更大的利或善(如社会的存在发展),因而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美德与道德一样,是净余额为善的恶,是必要的恶。所以,道德的起源与目的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为了完善每个人的品德;而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和美德之外的他物:人类与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和幸福。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和直接的起源、目的以及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道德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便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而增进动植物的利益;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便不起作用了;这时,便应该诉诸道德终极目的和标准"增进人类的利益",从而应该牺牲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保全人类的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必要恶 纯粹善 道德的直接起源和目的 道德的终级起源和目的
下载PDF
道德的起源和目的:从个人道德需要看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海明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8-15,共8页
道德起源于社会的道德需要,亦即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之需要;个人道德需要———亦即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则起源于道德,是道德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的途径和手段。因此,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之外的他物,亦即保... 道德起源于社会的道德需要,亦即起源于社会存在发展之需要;个人道德需要———亦即完善自我品德的需要———则起源于道德,是道德被遵守从而得到实现的途径和手段。因此,道德的起源和目的只能是他律的,只能是为了道德之外的他物,亦即保障社会存在发展、增进每个人利益;而不可能是自律的,不可能是为了道德自身、为了完善每个人的品德。这就是被道德的最为深刻的本质———道德和美德是一种必要恶———所决定的道德起源和目的之客观定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起源 道德目的 个人道德需要 社会利益 美德
下载PDF
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辩难 被引量:13
4
作者 王海明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共5页
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物都应该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起源、目的和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共同利益;而道德的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必定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 一切有利于人类的生物都应该成为道德共同体的成员。但是,只有道德的特殊的起源、目的和标准,才可能是为了增进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共同利益;而道德的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则必定只能是为了增进人类的利益。这样,一方面,当人类与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一致时,便应该遵循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因而应该既增进人类利益又增进动植物的利益,甚至应该为了增进动植物的利益而增进动植物的利益:非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另一方面,当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与人类的利益发生冲突不可两全时,道德的特殊的直接的目的和标准便不起作用了,这时,便应该诉诸道德终极目的和标准“增进人类的利益”,从而应该牺牲动植物等非人类存在物的利益而保全人类的利益:人类中心主义是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德直接的起源、目的和标准 道德终极的起源、目的和标准
下载PDF
义政说的学理建构与学说指向 被引量:5
5
作者 曹胜高 《古代文明》 CSSCI 2013年第3期102-111,114,共10页
义是基于天地秩序对人类社会秩序的理解,义政是基于社会运行规则提出的行政学说,其要求君臣上下皆服从于社会的道德共识、价值认同与行为规范。相对于仁政说,义政说侧重强调国君对天下的责任和义务、强化民众对社会道义的谨守和遵从,因... 义是基于天地秩序对人类社会秩序的理解,义政是基于社会运行规则提出的行政学说,其要求君臣上下皆服从于社会的道德共识、价值认同与行为规范。相对于仁政说,义政说侧重强调国君对天下的责任和义务、强化民众对社会道义的谨守和遵从,因而成为周秦诸子对公共秩序理解的学说基点,成为秦汉帝制建构的理论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义 义政 学理渊源 公共指向
下载PDF
论语文创新教育策略思想 被引量:2
6
作者 时金芳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55-58,共4页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教育的主题词。语文教育创新靠创新的策略来落实。对语文创新策略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对策略思想的揭示。语文创新教育的策略内涵是:以文悟理,以语立人;策略重点是:让学生在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则中形成言... 在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创新已成为教育的主题词。语文教育创新靠创新的策略来落实。对语文创新策略的研究,最重要的是对策略思想的揭示。语文创新教育的策略内涵是:以文悟理,以语立人;策略重点是:让学生在创造性地运用语言规则中形成言语个性;策略目标是:在帮助学生形成言语个性中促进学生成长;策略追求不是策略的创新,而是创新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文教育 创新教育 教育策略 教育思想 教育理念 教育内容 教育方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