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ect of the in situ leaching solution of ion-absorbed rare earth on the mechanical behavior of basement rock 被引量:1
1
作者 Wen Zhong Jian Ouyang +3 位作者 Daoxue Yang Xiaojun Wang Zhongqun Guo Kaijian Hu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2年第4期1210-1220,共11页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eaching solution’s damage to the basement rock of ion-adsorbed rare earth deposits is essential in the in situ leaching mining.In this study,some laboratory ...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eaching solution’s damage to the basement rock of ion-adsorbed rare earth deposits is essential in the in situ leaching mining.In this study,some laboratory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deterioration behavior and failure mechanism of rock under the erosion of leaching solution.For this purpose,granite specimens were soaked in the leaching solution for different periods and then some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rength of the rock without any soaking is the maximum.After 60 d,the rock strength,mass(dry)and P-wave velocity(dry)decrease to the minimum,while the porosity of the specimens reaches the maximum.Moreover,the failure pattern of the specimens in the uniaxial compression tests is affected as the soaking time increases.The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imag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erosion of quartz crystals inside the rock specimens gets more intense with the increase of soaking time.Also,the internal crystal failure mode gradually changes from the trans-granular to the inter-granular.The insights gained from this study are helpful for bette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leaching solution’s damage to the basement rock of ionadsorbed rare earth deposi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ching solution Ion-adsorbed rare earth Mechanical behavior Soaking duration failure pattern
下载PDF
卫星展开机构用热刀切割器大气失效机理分析
2
作者 陈炜 李庆林 +3 位作者 王鹏 强志青 崔琦峰 乔丽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4年第8期83-95,共13页
目的分析图案化电阻Pt薄膜在大气环境下使用寿命下降的原因。方法基于此,选取现有型号热刀切割器图案化电阻薄膜,制备不同厚度Pt/Ti膜,重点考察大气环境下薄膜表界面形貌、成分、晶体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电阻率特性以及力学性能... 目的分析图案化电阻Pt薄膜在大气环境下使用寿命下降的原因。方法基于此,选取现有型号热刀切割器图案化电阻薄膜,制备不同厚度Pt/Ti膜,重点考察大气环境下薄膜表界面形貌、成分、晶体结构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及其对电阻率特性以及力学性能影响。结果大气高温下,Ti过渡层从底层扩散至表面与Pt形成合金,部分Ti扩散至表面被氧化,合金化与氧化导致薄膜电阻率先升高后降低。同时,充当Pt薄膜与基底之间“黏合剂”的Ti过渡层扩散耗尽,导致Pt薄膜与氮化硅基底结合力降低。结论以上因素最终导致了图案化薄膜热刀大气高温环境下切割寿命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案化薄膜 热刀切割器 磁控溅射 失效机理 铂基薄膜 热稳定性
下载PDF
透明聚脲-玻璃复合件在冲击荷载下的动力学性能研究
3
作者 向怡霖 邱爽 +2 位作者 郭辉 陈玉 周自荣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25-133,共9页
目的聚脲弹性体作为一种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因其优异的理化性能,常作为建筑涂覆材料用于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故以透明聚脲涂覆玻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动力学性能。方法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涂覆不同聚脲厚度的试件开展动态冲... 目的聚脲弹性体作为一种多功能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因其优异的理化性能,常作为建筑涂覆材料用于提高结构的力学性能。故以透明聚脲涂覆玻璃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动力学性能。方法通过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涂覆不同聚脲厚度的试件开展动态冲击实验,由数据采集系统和高速摄影机对数据进行记录,从而研究透明聚脲涂覆玻璃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及破坏形态。结果在应变率120、220和400 s^(–1)下聚脲玻璃复合件相较于未涂覆聚脲玻璃的动态压缩强度分别下降了15.8%、16.8%和14.5%,破坏时间相较于未涂覆玻璃延长了240%,且延长的破坏时间与聚脲涂覆厚度呈正比。在不同应变率下聚脲玻璃复合件的耗能系数也均高于未涂覆玻璃,聚脲涂层的厚度也与耗能系数呈正相关趋势。结论聚脲能够减缓玻璃在冲击荷载下的裂纹扩展速度,延长玻璃破坏时间,并且聚脲的高吸能性和延展性使其在高速冲击下比普通玻璃具有更好的耗散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聚脲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 动态力学性能 破坏形态
下载PDF
双层土质滑坡临界滑动面判识与失稳机理研究
4
作者 郭双枫 何嘉元 +3 位作者 张志华 张鹏 李宁 朱锐 《防灾减灾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020-1029,共10页
研究层状土质边坡的临界滑动面和失稳机制是岩土工程中经典的研究课题。聚焦引起边坡失稳破坏的不同诱发机制和触发因素,关注边坡的破坏模式和失稳过程,有利于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加固措施。针对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非均质边坡,研发了适合双... 研究层状土质边坡的临界滑动面和失稳机制是岩土工程中经典的研究课题。聚焦引起边坡失稳破坏的不同诱发机制和触发因素,关注边坡的破坏模式和失稳过程,有利于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加固措施。针对岩土工程中常见的非均质边坡,研发了适合双层土质边坡的有限元程序。研究了土坡在不同几何形态下,稳定性态、临界滑动面位置、失稳模式及破坏机制的演化规律;推导了非均质土坡的安全系数FS与土体特性和几何形态之间的内在函数关系式;提出了双滑面失稳机理与临界强度比的概念,给出了边坡稳定性态与失稳破坏的临界转折点和双滑面失稳的判别准则;揭示了双层不排水边坡的破坏机制,建立了不排水边坡稳定性态和失稳机理的相关设计图表。工程验证表明,计算所得的边坡稳定数及稳定状态与工程实际非常接近,该运算程序能够精准快速地判定潜在临界滑动面,准确评估边坡破坏机制,为双层土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土质边坡 稳定性态 临界滑动面 失稳机理 临界强度比 演化规律
下载PDF
隧道施工防突岩盘破坏三维力学特征试验研究
5
作者 苟晓军 张海超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77-887,916,共12页
隧道施工开挖遇前方存在突水突泥致灾构造时,如隔水/隔泥岩土盘厚度小于最小安全岩土盘厚度时,隔水/隔泥岩土盘在致灾构造中地下水/黏土压力的作用下失稳破坏,致灾构造中地下水或致灾构造中黏土突出形成突水/淤泥灾害。本文采用隧道中... 隧道施工开挖遇前方存在突水突泥致灾构造时,如隔水/隔泥岩土盘厚度小于最小安全岩土盘厚度时,隔水/隔泥岩土盘在致灾构造中地下水/黏土压力的作用下失稳破坏,致灾构造中地下水或致灾构造中黏土突出形成突水/淤泥灾害。本文采用隧道中最为常见的砂岩和灰岩制作长宽一定、厚度不同的完整和预设裂隙试件,进行集中荷载作用下的破坏试验,探索砂岩和灰岩防突岩盘三维力学特征及最小安全岩盘厚度和水头的联系。结果表明:砂岩岩盘破坏形成的裂纹呈“X”型,灰岩岩盘呈“树枝”型;砂岩岩盘裂纹沿尺寸较大的方向产生,存在原生裂隙时裂纹尖端向大尺寸方向扩展;灰岩岩盘裂纹沿着长对角线产生主裂纹,在裂隙较深处出现次生裂纹,裂纹主要沿一端进行扩展;随着长度的增加,完整砂岩岩盘最大横向应力呈现“驼峰”型曲线,裂隙砂岩盘最大横向应力呈现“山峰”型曲线,完整和裂隙灰岩岩盘最大横向应力呈现“单峰”型曲线,横向应力在某一长度时最大横向应力出现极值;随着厚度的增加,曲线最终呈现“单峰”型曲线,在某一厚度下,抗破坏力最强,砂岩和灰岩板破坏时的水头与厚度均呈幂指数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头 防突岩盘厚度 破坏形态 尺寸影响 力学性能
下载PDF
别斯库都克露天矿采-排复合边坡稳定性分析
6
作者 郭海建 成功 《露天采矿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42-45,共4页
针对别斯库都克露天煤矿西外排土场与采场复合边坡的稳定性关系问题,在考虑西帮坡体内弱层赋存产状的基础上,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采排复合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确定了西排土场距离采场的最小安全距离,优化... 针对别斯库都克露天煤矿西外排土场与采场复合边坡的稳定性关系问题,在考虑西帮坡体内弱层赋存产状的基础上,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采排复合边坡的变形破坏机理,确定了西排土场距离采场的最小安全距离,优化调整排土场地表境界。结果表明:露天煤矿采排复合边坡的潜在滑坡模式为圆弧式后缘滑面的坐落滑移式破坏;当西外排土场与采场最小安全距离超出180 m时,西外排土场基本不会对采场边坡稳定性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边坡 极限平衡法 数值模拟 变形破坏机理 滑坡模式
下载PDF
Face stability of shield tunnels considering a kinematically admissible velocity field of soil arching 被引量:4
7
作者 Wei Li Chengping Zhang +2 位作者 Dingli Zhang Zijian Ye Zhibiao Tan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CIE CSCD 2022年第2期505-526,共22页
Existing mechanism of simulating soil movement at tunnel face is generally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al or rotational velocity field,which is,to some extent,different from the real soil movement in the arching zone.Nume... Existing mechanism of simulating soil movement at tunnel face is generally based on the translational or rotational velocity field,which is,to some extent,different from the real soil movement in the arching zone.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first to investigat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velocity distribution at tunnel face and above tunnel vault.Then a new kinematically admissible velocity field is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description of the soil movement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Based on the proposed velocity field,an improved failure mechanism is constructed adopting the spatial discretization technique,which takes into account soil arching effect and plastic deformation within soil mass.Finally,the critical face pressure and the proposed mechanism are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existing analytical studies and experimental tests to verify the accuracy and improvement of the presented method.The proposed mechanism can serve as an alternative approach for the face stability analy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face stability Velocity field failure pattern Improved failure mechanism Critical face pressure
下载PDF
逆断层错动下隧道衬砌的力学响应
8
作者 杨建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98-103,共6页
以穿越新疆大旱沟西岸逆断层的拟建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大比例尺活断层错动加载系统开展室内模型试验,探明在逆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分段衬砌力学响应特征及裂缝形态分布规律。通过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模拟分析逆断层错动下不同衬砌分... 以穿越新疆大旱沟西岸逆断层的拟建隧道为工程依托,采用大比例尺活断层错动加载系统开展室内模型试验,探明在逆断层错动作用下隧道分段衬砌力学响应特征及裂缝形态分布规律。通过建立三维地层-结构模型,模拟分析逆断层错动下不同衬砌分段长度时衬砌的变形特性及力学特征。结果表明:在逆断层错动下,上盘竖向位移随错动距离增大而增大,由逆断层错动导致的衬砌裂缝以纵向裂缝为主,裂缝主要位于边墙、墙脚以及仰拱中心;断层错动后衬砌相邻节段变形不连续,变形缝有利于提高隧道结构的抗错动性能;跨断层中心竖向截面处衬砌第一主应力随断层错动距离增加而近似呈线性增大,且衬砌分段长度越大则衬砌内力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力学响应 模型试验 逆断层 分段衬砌 数值模拟 破坏形态 抗错动性能
下载PDF
声发射技术在热障涂层失效机理中的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2
9
作者 曹枝军 袁建辉 +4 位作者 苏怀宇 万家宝 苏佳卉 吴倩 王亮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4-53,共20页
热障涂层(TBCs)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高温力学和抗热腐蚀性能而备受关注,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热端部件中。热障涂层服役环境的恶劣和涂层体系结构的复杂,极易导致涂层发生界面分层或剥落失效,因此通过对热障涂层的裂纹萌... 热障涂层(TBCs)具有优异的高温抗氧化、高温力学和抗热腐蚀性能而备受关注,广泛应用于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热端部件中。热障涂层服役环境的恶劣和涂层体系结构的复杂,极易导致涂层发生界面分层或剥落失效,因此通过对热障涂层的裂纹萌生和扩展问题进行实时监测,对于失效机理研究显得尤为重要。简述光激发荧光压电光谱(PLPS)、红外热成像(IRT)、阻抗谱(IS)的原理及其在热障涂层失效行为研究中的应用,重点介绍声发射技术在热障涂层失效机理方面的研究成果。基于声发射的热障涂层失效过程的信号分析和深度处理,结合声发射技术在热障涂层中的参数分析和波形分析,对热障涂层失效过程及失效形态进行模式识别,通过损伤程度的定量评估来进行热障涂层的寿命预测。对声发射技术在热障涂层失效预测及寿命评估指明了方向,并创新性地对未来声发射技术在热障涂层的疲劳损伤方面研究趋势提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障涂层 声发射 失效机理 模式识别 机器学习
下载PDF
层理性页岩岩石力学特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佰衢 刘诗琼 +2 位作者 刘向君 熊健 梁利喜 《复杂油气藏》 2023年第4期410-419,共10页
为了探究层理性页岩在不同层理条件下的力学性质,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在不同层理密度、层理角度的情况下,页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张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变... 为了探究层理性页岩在不同层理条件下的力学性质,以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为研究对象,基于岩石破裂过程分析系统RFPA2D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在不同层理密度、层理角度的情况下,页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抗张强度和断裂韧性的变化。随着页岩层理密度的增大,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张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小,而泊松比呈现增大趋势;在层理密度不变的条件下,随着层理角度的增加,页岩的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抗张强度和断裂韧性均呈现先减小再增大的趋势,而泊松比则先增加后减小。其中,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在层理角度约40°时出现最小值,抗张强度在层理角度约20°时出现最小值,断裂韧性在层理角度约30°时出现最小值。研究结果表明:层理密度、层理角度均对页岩的破坏形式和力学性质具有显著影响,且随着层理条件的改变,页岩的抗压强度、抗张强度、弹性模量和断裂韧性变化趋势相同,泊松比变化趋势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 RFPA2D 层理角度 层理密度 力学特性 破坏形态
下载PDF
隧洞破坏机理及深浅埋分界标准 被引量:72
11
作者 郑颖人 徐浩 +1 位作者 王成 肖强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851-1856,1875,共7页
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方法将隧洞破裂面与稳定性引入到定量分析,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得围岩破裂面的位置及围岩的稳定安全系数.研究表明,浅埋拱形隧洞破坏来自拱顶,深埋隧洞来自侧壁.通过从浅埋到深埋的数值分析,研究隧洞从浅埋... 通过模型试验与数值分析方法将隧洞破裂面与稳定性引入到定量分析,采用有限元强度折减法,求得围岩破裂面的位置及围岩的稳定安全系数.研究表明,浅埋拱形隧洞破坏来自拱顶,深埋隧洞来自侧壁.通过从浅埋到深埋的数值分析,研究隧洞从浅埋到深埋的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对于矩形隧洞,当埋深小时逐渐形成浅埋压力拱,当到达某一埋深时,浅埋压力拱消失,同时深埋压力拱(普氏压力拱)出现,可以确定深、浅埋的分界线,当埋深增大至某一深度时,破坏从拱顶转向侧壁;对于拱形隧洞,当埋深小时出现浅埋压力拱,但不出现深埋压力拱,当达到一定埋深后,破坏从拱顶转向侧壁,可以确定深、浅埋的分界线.深、浅埋的分界线主要取决于洞跨与洞形,与围岩强度关系不大,浅埋时围岩可以是稳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隧洞 深埋隧洞 破裂面 破坏机理 浅埋分界线
下载PDF
热损伤花岗岩三轴卸围压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14
12
作者 蔡燕燕 罗承浩 +1 位作者 俞缙 张黎明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173-1180,共8页
利用岩石伺服试验系统,对经历25℃~900℃作用后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高温后花岗岩在卸荷路径下的变形特性、参数特征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经历300℃后的岩样围压卸荷量最少,最容易发生破坏。基于应变围压增量比,定量... 利用岩石伺服试验系统,对经历25℃~900℃作用后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三轴卸围压试验,研究高温后花岗岩在卸荷路径下的变形特性、参数特征及破坏形态。结果表明:经历300℃后的岩样围压卸荷量最少,最容易发生破坏。基于应变围压增量比,定量揭示了卸荷破坏是由强烈的径向变形和体积扩容所致。随着温度上升,各应变围压增量比均先增大后减小,在300℃时达到最大。卸荷过程中岩样的变形模量逐渐减小,25℃~900℃之间,减小33.20%~59.11%,且温度越高减小越多,与体积应变均呈二次多项式相关;泊松比逐渐增大,25℃~900℃之间,增大164.96%~274.03%,且温度越高增加越多,与体积应变均呈线性相关。高温后的岩样在单轴压缩下均呈轴向劈裂破坏,并存在多个贯通裂纹;在三轴压缩下为宏观单一的贯通剪切破坏形态;三轴卸围压下破坏形态则比较复杂,常温时为高角度的局部剪切破坏,随温度升高,岩样变为贯通剪切破坏,到900℃时又变为局部剪切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损伤 花岗岩 三轴卸围压 力学性能 破坏形态
下载PDF
溶液对斑岩铜矿废石的浸蚀机理及其力学特性 被引量:4
13
作者 尹升华 吴爱祥 +2 位作者 王少勇 周勃 胡凯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9-314,共6页
基于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复合作用3种传统微生物浸矿机制,结合堆浸体系内细菌种类(吸附细菌、游离细菌)、废石结构、Fe3+迁移特征,提出直接间接作用和间接接触间接作用微生物浸蚀机制,探讨浸出过程废石力学损伤机理;将溶液对废石的生... 基于直接作用、间接作用、复合作用3种传统微生物浸矿机制,结合堆浸体系内细菌种类(吸附细菌、游离细菌)、废石结构、Fe3+迁移特征,提出直接间接作用和间接接触间接作用微生物浸蚀机制,探讨浸出过程废石力学损伤机理;将溶液对废石的生化侵蚀划分为溶蚀、沉淀胶结、结晶膨胀3个阶段,分析不同阶段废石力学性质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废石在酸性溶液中浸泡45 d后的破裂裂纹比未浸泡、浸泡15 d、浸泡30 d的废石要复杂、曲折;浸泡45 d后,废石黏聚力降低87.7%,废石破坏时的剪应力和正应力均降低一半;浸泡后废石表面铜矿物等物质被溶解,表面微裂隙及孔洞得到进一步发育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石堆浸 浸蚀机理 生化损伤 破裂特征 力学特性
下载PDF
大型复杂产品失效模式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明 王国华 +1 位作者 陈云 陈炳森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6-8,41,共4页
为了降低产品研发的风险,特别是大型复杂产品的研发,必须进行失效模式分析。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产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行为,找出产品潜在的失效模式,建立失效机理模型,并通过风险管理专家打分,综合计算风险优先系数。最后用此方法... 为了降低产品研发的风险,特别是大型复杂产品的研发,必须进行失效模式分析。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分析产品系统的功能、结构和行为,找出产品潜在的失效模式,建立失效机理模型,并通过风险管理专家打分,综合计算风险优先系数。最后用此方法对某微电子装备进行了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效模式 失效机理 失效模式影响分析 大型复杂产品
下载PDF
西藏古格王国遗址洞窟变形破坏模式、机制及加固对策 被引量:5
15
作者 齐干 杨国兴 李兵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494-1503,共10页
在现场调查统计、工程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古格王国遗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围岩特性。通过调查统计和理论分析,将开挖于遗址边坡内的洞窟的变形破坏模式分为洞顶破坏型、洞口破坏型、洞壁破坏型、洞底破坏型和人为破坏... 在现场调查统计、工程地质勘察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西藏古格王国遗址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围岩特性。通过调查统计和理论分析,将开挖于遗址边坡内的洞窟的变形破坏模式分为洞顶破坏型、洞口破坏型、洞壁破坏型、洞底破坏型和人为破坏型等5大类11种型式,以洞顶破坏和洞壁破坏最为常见。进一步提出了引起其变形破坏的结构型、水理型、应力型和复合型4大类9种变形破坏机制,其中以节理型、水理型、水力型和工程偏应力型为主导。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安全第一、文物保护、重点加固、防治并重和环境协调的加固原则。最后从洞窟加固治理、危岩体加固治理和环境整治3个方面提出了综合加固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洞窟 工程地质 稳定性 变形破坏模式 变形破坏机制 加固对策
下载PDF
节理裂隙岩体渐进破坏机理研究综述 被引量:20
16
作者 徐筠 赵明阶 《地下空间与工程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554-560,共7页
岩体的变形和破坏是岩体工程的核心问题。岩体破坏过程的研究对岩体工程的合理设计、安全施工、有效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综合分析岩体渐进破坏特性、岩体破坏模式的基础上,从断裂力学方法、损伤力学方法、数值方法、试验方法等... 岩体的变形和破坏是岩体工程的核心问题。岩体破坏过程的研究对岩体工程的合理设计、安全施工、有效维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综合分析岩体渐进破坏特性、岩体破坏模式的基础上,从断裂力学方法、损伤力学方法、数值方法、试验方法等几个方面描述当前节理裂隙岩体渐进破坏机理的研究现状,最后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理裂隙岩体 破坏模式 渐进破坏 破坏机理
下载PDF
卸载岩爆过程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志平 唐春安 +1 位作者 马天辉 唐烈先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S1期3120-3128,共9页
为探讨岩石试样卸载岩爆的发生机制,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再现岩石试件卸载发生失稳破坏的过程。根据花岗岩的基本力学参数,首先对方形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加载破坏的二维数值试验,然后在双向载荷条件下进行了基于同等试样的... 为探讨岩石试样卸载岩爆的发生机制,采用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再现岩石试件卸载发生失稳破坏的过程。根据花岗岩的基本力学参数,首先对方形岩石试样进行单轴加载破坏的二维数值试验,然后在双向载荷条件下进行了基于同等试样的围压卸载试验模拟。数值试验结果表明:(1)单轴加载试验与卸载失稳试验的岩石破坏机制和破坏模式存在很大差异。(2)单轴加载试验的破坏过程以渐进式的微破裂发展为主,且微破裂主要集中在局部破裂面上;在发生主破裂之前,有许多微破裂前兆声发射现象出现,是典型的渐进破裂诱发失稳的岩爆模式。(3)双轴加载时的围压卸载试验中岩样卸荷破坏时脆性特征更加明显,主要以突然、高密度的能量释放为主;同时表现出沿卸荷方向强烈扩容破坏特征,破坏模式则以大面积剪切破坏与局部拉裂破坏为特征的组合破坏模式;与单轴加载的情况相反,在主破裂发生前,几乎没有任何微破裂前兆,是典型的瞬时岩爆的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数值模拟 卸载岩爆 岩石破裂过程分析软件(RFPA2D) 破坏类型 非均匀性
下载PDF
武隆县羊角场镇厚层灰岩山体大型危岩体破坏模式及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量:14
18
作者 王磊 李滨 +2 位作者 冯振 高杨 朱赛楠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61-471,共11页
厚层灰岩山体在我国滇黔渝鄂湘等西南山区分布广泛,研究这类山体的破坏模式和成因机理,是对这类危岩体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工程治理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武隆羊角场镇区域内大型危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对危岩体的... 厚层灰岩山体在我国滇黔渝鄂湘等西南山区分布广泛,研究这类山体的破坏模式和成因机理,是对这类危岩体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和工程治理的依据,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重庆武隆羊角场镇区域内大型危岩体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调查,对危岩体的发育分布特征、破坏类型和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羊角场镇后山陡崖带上分布有大型危岩体11个,总体积约1280×104 m3;根据危岩体形态、结构面特征、变形迹象,危岩体的破坏模式可划分为视向滑动式、滑塌式、倾倒式和落石破坏式4种类型;控制研究区大型危岩体形成的主要因素有斜坡结构类型、岩性组合、岩体结构、岩溶作用和采矿活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隆县羊角场镇 厚层灰岩山体 危岩体 破坏模式 成因机制
下载PDF
合理布筋方式提高顶板充填体稳定性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王晓军 付振涛 +1 位作者 程秋亭 相有兵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CAS 2011年第1期73-76,共4页
下向分层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顶板为胶结充填体,深部回采,顶板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回采过程的安全.在充填体中布置钢筋可提高顶板自身的稳定性.通过对充填体中横向布筋与纵向布筋分别建立模型进行相似模拟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及... 下向分层进路式尾砂胶结充填采矿法顶板为胶结充填体,深部回采,顶板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整个回采过程的安全.在充填体中布置钢筋可提高顶板自身的稳定性.通过对充填体中横向布筋与纵向布筋分别建立模型进行相似模拟试验,通过试验结果及试验过程监测数据分析,判别了顶板充填体的破坏机理,提出了充填体中布筋的合理方式,提高了顶板的稳定性,确保了回采过程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结充填体 破断机理 相似模拟 布筋方式
下载PDF
基于DIC技术的桩筏基础工作机理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亚东 宰金珉 +1 位作者 佘跃心 蔡江东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04-1210,共7页
为了深入研究桩筏基础中桩周土体位移场特性及其工作机理,以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编制相应的位移场分析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桩基模型试验中获得的系列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了桩周土体位移场渐进性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同时... 为了深入研究桩筏基础中桩周土体位移场特性及其工作机理,以数字图像相关技术(DIC)的基本原理为基础,编制相应的位移场分析程序,并利用该程序对桩基模型试验中获得的系列图像进行分析,得到了桩周土体位移场渐进性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同时对不同桩距桩筏基础的破坏模式作出推断。研究结果表明:利用自行编制的DIC程序分析桩周土体位移场是可行的,并可以得到全场位移。对于不同桩距桩筏基础,小桩距削弱基桩承载力,随着桩距的增大,这种削弱作用减弱。3b(b为方桩边长)桩距桩筏基础中,土体压缩区主要集中在桩端以下土层,基本符合实体深基础的破坏模式;而6b桩距桩筏基础,土体变形区域主要集中在桩身上部1/3L(L为桩长)范围内,明显小于3b桩距桩筏基础的影响深度,基础最终因桩间土体侧向挤出而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桩筏基础 位移场 工作机理 DIC 破坏模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