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宗教敬畏心态与“礼”之效能提升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春艳 李天道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3期11-18,共8页
"礼"之效能提升离不开其神圣性与敬畏心态的作用。"礼"起源于"事神致福"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后来则演变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以及行为准则。正由于"礼"的原初为原始宗教礼仪,在... "礼"之效能提升离不开其神圣性与敬畏心态的作用。"礼"起源于"事神致福"的原始宗教祭祀活动,后来则演变为维护社会稳定的规章制度、道德规范以及行为准则。正由于"礼"的原初为原始宗教礼仪,在这种礼仪上,献祭、颂神、祈福等活动都具备一定程序,从而致使"礼"在源起意义上就具有一种"神"性化色彩,其本身就具有一种神秘性与神圣性。所以,尊"礼"、循"礼"、守"礼"、践"礼"必须持有一种尚诚、真诚、敬畏的心态。诚敬、敬畏、恭敬是实现"礼"之效用提升的保证,是确保祭祀礼仪活动中"天人""神人"沟通的精神支柱,更是健全社会关系的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始宗教礼仪 规章制度 行为规范
下载PDF
儒家学说与社会进步——美国的“东方化” 被引量:10
2
作者 安乐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6年第6期9-13,17,共6页
在东西方文化的共生共成中,西方的“东方化”过程将变得日益重要。对西方的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所面临的困境,中国儒家传统中含有许多与桑德尔所开药方相通的一致之处。儒家“礼”的学说并不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必然导致“无我”... 在东西方文化的共生共成中,西方的“东方化”过程将变得日益重要。对西方的自由主义与民主政治所面临的困境,中国儒家传统中含有许多与桑德尔所开药方相通的一致之处。儒家“礼”的学说并不意味着个人与社会的相互依存必然导致“无我”的结果。在美国,我们只能把我们脆弱的自由主义民主与儒家思想所提倡的更深厚的社群观念调和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化” 文化共生共成 “礼”的学说 社群关系
下载PDF
荀子《诗》学与先秦“诗传”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毓庆 郭万金 《晋阳学刊》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97-102,共6页
荀子是战国末传道兼传经之儒,其《诗》学与《毛诗》非属同一系统。他一方面阐释经典喻意,推进《诗》的经典权威化进程;另一方面又以《诗》证礼,推进礼的制度化进程。其通经致用的基本精神,为汉代今文学派开启了先河。荀子当撰有"诗... 荀子是战国末传道兼传经之儒,其《诗》学与《毛诗》非属同一系统。他一方面阐释经典喻意,推进《诗》的经典权威化进程;另一方面又以《诗》证礼,推进礼的制度化进程。其通经致用的基本精神,为汉代今文学派开启了先河。荀子当撰有"诗传",《荀子》中存有的两种"诗传"的迻录文字,披露了荀子"诗传"的基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诗学 以诗证礼 诗传
下载PDF
孔子诗学的礼乐传统与政教倾向 被引量:1
4
作者 刘毓庆 郭万金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219-223,共5页
孔子于编《诗》中寄寓了文化承传与复兴的期盼,因而在孔子《诗》学中,体现着两种文化倾向,一是对礼乐传统的坚持与修复,二是对人伦道德精神及其政教意义的开掘。其政治性、功利性远过学术性。
关键词 孔子诗学 礼乐 人伦道德
下载PDF
大学生不可无“礼” 被引量:3
5
作者 李聪亮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0年第4期17-19,共3页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一种讲礼的文化。中国古代的礼则起着培养共同的民族心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礼作为维系、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往往因其教育功能而最终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素质、精神状态,... 中华民族是一个文明的民族,中国文化是一种讲礼的文化。中国古代的礼则起着培养共同的民族心理,凝聚人心的重要作用。礼作为维系、调节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和道德法则,往往因其教育功能而最终反映一个人的文明素质、精神状态,也反映一个国家的整体素质和社会风貌。"礼"浸润在生活中很多不经意处。作为时代栋梁、承继先辈们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学生们就更应该知礼,懂礼,讲礼,让中华礼仪文化薪火相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重要性
下载PDF
论荀子思想与奥林匹克思想的契合
6
作者 宋丽维 梁同福 《浙江体育科学》 2004年第5期25-28,共4页
奥林匹克主义具有开放性,推崇兼容并包和公正和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需要以人文哲学为指导,来实现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的协调一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奥林匹克针对自身所面临的人文危机,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 奥林匹克主义具有开放性,推崇兼容并包和公正和平。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它需要以人文哲学为指导,来实现友谊、团结和公平精神的协调一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包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奥林匹克针对自身所面临的人文危机,需要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来丰富发展自身。荀子思想虽经历了二千多年,至今仍有较高的价值。其中的人定胜天的信仰,人当自救的观点以及进取人生的风格,对解决当今的社会问题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用荀子的思想对奥林匹克运动出现的人文危机进行分析、解释,以促进奥林匹克运动与中国文化的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荀子 奥林匹克 天人关系 人性 礼和法
下载PDF
论春秋时期孔子不为列国所用的原因
7
作者 汤湘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45-49,共5页
孔子一生有志于仕途 ,希望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他的学说在春秋时代并未真正获得各诸侯国执政者的赏识 ,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 ,尽管孔子是以“仁”作为其学说的核心 ,但他好周礼 ,把“礼”视为“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欲以“礼”规... 孔子一生有志于仕途 ,希望以此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 ,但他的学说在春秋时代并未真正获得各诸侯国执政者的赏识 ,主要原因有二 :其一 ,尽管孔子是以“仁”作为其学说的核心 ,但他好周礼 ,把“礼”视为“仁”的外在表现形式 ,欲以“礼”规范“仁” ,并以“复礼”作为其政治纲领 ,不合时宜 ;其二 ,孔子迂阔、直傲、不苟且的性情虽然难能可贵 ,但却使自己显得更象个狷者、狂者 ,而不适合从政 ,他既不愿降志辱身以求进取 ,被排除在官场之外 ,实乃必然之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复兴周礼 不合时宜 迂阔 直傲
下载PDF
祥林嫂与翁莲形象之比较
8
作者 高慧平 《长治学院学报》 2006年第4期30-31,共2页
祥林嫂和翁莲分别是鲁迅与郁达夫小说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同时代的两位农村劳动妇女。她们都有着一段不幸的婚姻,都有着丧夫的历史,都背着克夫的罪名。由于两位女子的贞节观不同,作者对她们所寄予的主题也不同,所以祥林嫂死在封建... 祥林嫂和翁莲分别是鲁迅与郁达夫小说中着力塑造的艺术形象,是同时代的两位农村劳动妇女。她们都有着一段不幸的婚姻,都有着丧夫的历史,都背着克夫的罪名。由于两位女子的贞节观不同,作者对她们所寄予的主题也不同,所以祥林嫂死在封建礼教的迫害之下,翁莲获得了“迟桂花”式的爱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祥林嫂 翁莲 《迟桂花》
下载PDF
《白鹿原》中的礼法、乡约与治理转型 被引量:1
9
作者 蔡富强 罗婷玉 《民间法》 CSSCI 2017年第2期403-413,共11页
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清末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族变迁史,也是探索乡村治理的典型文学范本.宗族与礼法奠定了白鹿村的治理基础.族长白嘉轩是传统宗法文化的典型代表,其艺术形象鲜明地体现了传统乡村治理体系的优长与困局.《白鹿原》... 小说《白鹿原》是一部清末至20世纪七八十年代的民族变迁史,也是探索乡村治理的典型文学范本.宗族与礼法奠定了白鹿村的治理基础.族长白嘉轩是传统宗法文化的典型代表,其艺术形象鲜明地体现了传统乡村治理体系的优长与困局.《白鹿原》的《乡约》包括行为引导、过失警戒、礼俗维护等综合内容,堪称白鹿村道德准则法律化的“法典”,族长身兼行政与司法双重功能,祠堂是自治机构场所,《白鹿原》的故事展现了封建礼法走向现代法律的交缠.在新时代浪潮的冲击下,白鹿村乡约松弛,礼治废弃,有着时代转型,但也有了阵痛撕裂甚至流血悲剧.彻底背离《乡约》、摈弃传统的极端做法需要反思,传统乡村治理秩序与现代法治需要辩证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鹿原》 乡约 宗法社会 礼法 乡村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