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0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建设与历史经验
1
作者 吴宏亮 冯军芳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27-133,共7页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式开启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1949年到195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形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正式开启了建设与发展的历史进程。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有着深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1949年到1956年,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进行了许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在不断调整中逐步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课程体系,多种形式渠道建设师资队伍,探索理论与实际一致的教学方式,着力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初创阶段的探索形成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如坚持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突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是主题主线,坚持理论与实际相一致是重要方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是关键环节,办好中国特色是长远之计等,这对于办好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重要启示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逻辑路向——基于“脱嵌”与“祛魅”的理论视域
2
作者 涂小雨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217-222,323,共7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没有否定或削弱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坚持了实事求是、坚持了文化自信的结果,蕴含着独特的逻辑路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进程中形成了一系列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但一系列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并没有否定或削弱马克思主义,这是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的指导、坚持了实事求是、坚持了文化自信的结果,蕴含着独特的逻辑路向:“脱嵌”与“祛魅”。“脱嵌”即脱教条主义之“嵌”,深化对实事求是原则的实践;“祛魅”即祛固守传统社会主义个别观点、个别论断之“魅”,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其中,在理论逻辑路向上,“脱嵌”与“祛魅”表达了马克思主义的本质与活的灵魂;在历史逻辑路向上,“脱嵌”与“祛魅”体现了实事求是原则的时代升华;在实践路向上,“脱嵌”与“祛魅”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回归马克思主义常识的理论自觉、实践自觉与价值自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逻辑路向 “脱嵌”与“祛魅”
下载PDF
论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 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3
作者 季水河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0-49,共10页
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背景下,表现为“民众”意识的觉醒;在“革命文学”论争中,表现为“无产阶级”观念的诞生;在“文艺大众化”探讨中,表... 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的“人民主体性”观念,是一个发展变化的概念,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内涵:在启蒙与救亡双重变奏背景下,表现为“民众”意识的觉醒;在“革命文学”论争中,表现为“无产阶级”观念的诞生;在“文艺大众化”探讨中,表现为“大众”身份的确立;《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表现为“工农兵”群体的定位。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观念的发展变化,有着复杂的历史语境:一是新文化运动唤醒了沉睡的人民大众;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奠定了理论基础;三是人民大众为表现对象的创作活动提供了前提条件;四是世界左翼文艺思潮形成了广泛的国际影响。中国共产党早期文艺思想中“人民主体性”观念的形成与发展,蕴含着三个方面的重要价值:一是开启了文学方向的转变之旅;二是助力了中国革命事业的发展;三是促进了文艺审美形态的革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早期文艺思想 “人民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探索、理论演进及其立新开局
4
作者 刘志欣 张琰第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70,共10页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旨在转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跟上并引领时代步伐的发展过程,其意蕴包括实践探索、理论演进两个层面,其方位包括历史回顾、现实关照、立新开局三个向度。在实践探索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四个现代化”的探索...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旨在转变中国经济落后面貌、跟上并引领时代步伐的发展过程,其意蕴包括实践探索、理论演进两个层面,其方位包括历史回顾、现实关照、立新开局三个向度。在实践探索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经历了“四个现代化”的探索与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的改革与奋进、新道路创新的推进与拓展等三个阶段。在理论演进层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发端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于中国化探索过程,连续而渐进性地产生新的飞跃,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持续印证时代价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从立新开局与未来发展趋势看,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发展将在第二个百年新征程中不断开拓新境界,在社会主义方向、国家主体性意识、历史主动精神、中国式话语内涵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未来发展、世界意蕴、话语体系立新开局,持续助推社会主义制度行稳致远,不断增强人类文明新形态意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立新开局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合机理——基于诠释学视角分析
5
作者 程婉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问题。文章从诠释学的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探讨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以不同视域之间的融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内在机...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也是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张力问题。文章从诠释学的视角阐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以实践为逻辑起点探讨作为感性活动的主体,以不同视域之间的融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结合的内在机理,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何以可能”不断丰富其意义域,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中国化 结合机理 诠释学
下载PDF
施存统早期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贡献与局限
6
作者 陈悦 《北方论丛》 2024年第2期23-31,共9页
施存统以厘清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以译介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唯物史观为起点,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与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为关键,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尝试与努力。施存统的早期探索,彰显了他作为一名马克... 施存统以厘清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为前提,以译介日本马克思主义研究和传播唯物史观为起点,以运用马克思主义分析中国革命与推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为关键,进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尝试与努力。施存统的早期探索,彰显了他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者捍卫、译介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自觉性,显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要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先进性认识,同时暴露了没有把握中国实践真实情况与中国革命基本问题、无法形成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历史性局限。施存统的早期探索经历对于当今重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髓的把握、对中国实践具体要求的掌握、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指导实践的运用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施存统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
下载PDF
经营之道:清末民初北京照相馆的变革与发展
7
作者 王学斌 《北京档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2-68,共7页
摄影术自19世纪60年代传入北京后,当地照相馆便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在中西文化碰撞下,京师的摄影从业者在经营过程中为使照相馆更加适应中国顾客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通过对照相馆的布景与道具进行变革,增加拍照形式,为照片进... 摄影术自19世纪60年代传入北京后,当地照相馆便如雨后春笋般开始出现。在中西文化碰撞下,京师的摄影从业者在经营过程中为使照相馆更加适应中国顾客需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艺术,通过对照相馆的布景与道具进行变革,增加拍照形式,为照片进行着色等新颖方式对照相馆的艺术商业模式进行了本土化探索,使北京的照相馆在中西融合中形成了独特的拍摄风格。这些措施改变了大众传统的艺术审美观念,推动了清末民初北京照相业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北京 照相馆 摄影 本土化变革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本领意识”的历史演进、主要源泉和强化举措
8
作者 李宇征 李书喃 《晋中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3,共7页
基于“忧患意识”“问题意识”基础上的“本领意识”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基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任务,对党当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概括,并相应地提出了... 基于“忧患意识”“问题意识”基础上的“本领意识”是推动中国共产党不断实现自我革命、自我完善的强大动力。百年历程中,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基于不同的历史条件及其历史任务,对党当时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度概括,并相应地提出了针对性解决措施。纵观历史,可以发现,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本领意识”产生、发展和解决的重要主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本领意识 自我革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两个结合”的生成机理、历史演变与实践聚焦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大伟 杨佩 李鸿程 《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8,共8页
“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两个结合”生发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观照于实现中华... “两个结合”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理解。“两个结合”生发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真理性,孕育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民本思想与天下大同的价值追求,观照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际遇。“两个结合”发轫、发展并成熟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并在不断与时俱进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新时代要践行“两个结合”,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相统一、立足中国实际和顺应世界潮流相统一及批判继承和守正创新相统一,在实践中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下载PDF
论“两个结合”的生成逻辑与实践基点——基于《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的考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林霁月 汪盛玉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24-30,共7页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总结。考察《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可以发现,“两个结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坚持斗争精神... “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经验总结。考察《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可以发现,“两个结合”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长期坚持斗争精神,坚持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坚持独立自主的过程中形成的。在新的征程上,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需要以史为鉴,为“两个结合”寻求动力源,探寻着力点,优化出场路径,提供现实支撑,从而实现理论创新的自我主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个结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下载PDF
共同富裕的逻辑理路及实现路径探索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超群 马洪彦 《中国商论》 2023年第16期31-34,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现在我国已经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线,锚定和实现共同富裕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共同富裕理论的...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环,现在我国已经明确实现共同富裕的时间线,锚定和实现共同富裕尤为重要。本文在阐述共同富裕理论的演进过程中,在明晰共同富裕内在逻辑的基础上,在剖析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主要是从党的领导、高质量发展、以人民为中心三个原则性维度探索实现的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党的二十大 逻辑理路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现实意义
下载PDF
觉醒与重塑: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革命观的马克思主义转向
12
作者 李超群 《苏区研究》 CSSCI 2023年第5期85-102,共18页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体现在划定和认清工农联盟是革命主体力量、推翻“三座大山”是革命主要对象、中国革命应走俄国式革命道路、阶级斗争和... 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接受,早期共产主义者对于中国革命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思考。这主要体现在划定和认清工农联盟是革命主体力量、推翻“三座大山”是革命主要对象、中国革命应走俄国式革命道路、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是革命主要手段、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是革命前途等方面。这一革命观转向的历史缘由主要涵盖革命实践失败的验证省思、社会思潮论争的客观深化、马克思主义著作观点的译介、国际政治事件影响以及个人职业和知识背景等主客观因素。革命观的马克思主义转向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提供了认知先导,为探索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提供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指导,同时也有力地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共产主义者 思想史 革命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Between the Foreground and the Background Lies the Middle Ground:Painting a Harmonious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Landscape 被引量:1
13
作者 Jennifer J.Chen 《ECNU Review of Education》 2022年第2期328-337,共10页
Highlights This commentary centers on one of the insightful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Curriculum Hybridization and Cultural Glocalization:A Scoping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Early Childhood Curric... Highlights This commentary centers on one of the insightful articles in this Special Issue:"Curriculum Hybridization and Cultural Glocalization:A Scoping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Research on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in China and Singapore,"authored by Yang and Li(2022).The commented article provides insights and directions regarding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policy and practice in China and Singapore.Aligning with Yang and Li's(2022)findings,this commentary further paints a new threecomponent framework(the foreground,the background,and the middle ground)for understanding and harmonizing the global-local dissonance in th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landscape.Leveraging both hindsight and foresight,this commentary also provides insights for policy and practice to advance a harmonious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landscape in China and Singapore as well as in other societies confronted with similar predica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curriculum policy and practice early childhood curriculum global culture local culture SinGAPORE
原文传递
“两个结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的早期历史脉络探析
14
作者 张锐珏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55-60,共6页
习近平提出的“两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的重要命题,其提出、确立、丰富及深化的过程是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是对中国近代思想“古今中西”之争的理论印证。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两个... 习近平提出的“两个结合”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语境下的重要命题,其提出、确立、丰富及深化的过程是对“中国向何处去”这个时代之问的有力回答,是对中国近代思想“古今中西”之争的理论印证。毛泽东的《实践论》和《矛盾论》是“两个结合”理论应用于中国民主革命实践基础上的早期经典表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文明的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了理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作为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探索中国道路中,不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指导中国具体革命实践;作为先进文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良性互动中,不断生成现代化的中国新文明形态,巩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性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两个结合” 早期历史脉络 “中国向何处去”
下载PDF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一座丰碑——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5
作者 普布次仁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共7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新飞跃,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丰碑。文章从实践基础、原创性理论贡献、胸怀与世界意义等七个方面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逻辑严密、内涵丰富、系统全面、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丰碑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在安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宣传
16
作者 孙伟 周易易 《萍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0-14,共5页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安源工人运动期间,通过教材、演讲、歌谣、戏剧等宣传形式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符合劳工群体认知水平的话语。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人的重视与躬行下,契合广大工人的文化水...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安源工人运动期间,通过教材、演讲、歌谣、戏剧等宣传形式将晦涩难懂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符合劳工群体认知水平的话语。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领导人的重视与躬行下,契合广大工人的文化水平以易于革命理念传播,采取灵活宣传策略以减少阻力,在促进本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提高团体意识感、增加集体记忆、加速群体身份认同以及开启工人智慧等方面都取得了不少的成就。但是,也存在教员不足、教材短缺、工人疲惫等问题。中共在安源对工人阶级宣传动员的开拓,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开启,积累了宝贵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源工人运动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下载PDF
清末民初云南地方志编纂的现代化转型——以赵鹤清《滇南名胜图》为中心
17
作者 王准 《学术探索》 CSSCI 2023年第1期121-129,共9页
滇人赵鹤清于民国四年(1915)撰《滇南名胜图》一书,择取云南有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编次,图文并茂展示云南各地山川景色、文物古迹,云南名胜的自然之美和人文底蕴在书中得以完美融合。作为乡土志,《滇南名胜图》集文学、历史、地... 滇人赵鹤清于民国四年(1915)撰《滇南名胜图》一书,择取云南有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进行编次,图文并茂展示云南各地山川景色、文物古迹,云南名胜的自然之美和人文底蕴在书中得以完美融合。作为乡土志,《滇南名胜图》集文学、历史、地理、美术等学科之优长,与时代和社会的变革相呼应。集中体现了云南近代有识之士在充分总结、提炼旧文化传统的基础上,主动吸取外来先进文明成果,为实现地方文化现代化所作的实践。既体现出清末民初云南地方志编纂的现代化转型,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近代中国西南地区的新旧文化交替,堪称中国西南地区近代乡土志的代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鹤清 《滇南名胜图》 清末民初 乡土志
下载PDF
新民学会建党活动探析
18
作者 贺一峰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6-10,60,共6页
新民学会成立后,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带领学会会员在湖南开展了留法勤工俭学、湖南驱张等社会运动,并在学会后期提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新的方针,着手把新民学会由学术团体改造为共产主义组织。新民学会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建... 新民学会成立后,毛泽东、蔡和森等人带领学会会员在湖南开展了留法勤工俭学、湖南驱张等社会运动,并在学会后期提出以“改造中国与世界”为学会新的方针,着手把新民学会由学术团体改造为共产主义组织。新民学会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建党学说的形成以及早期工人运动的开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民学会会员在湖南、法国、北京等地先后开展建党活动,为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团组织的建立准备了思想基础、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可以说,新民学会是中国共产党的胚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学会 马克思主义 工人 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
下载PDF
中国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在印尼雅万高铁中的应用
19
作者 杨林 朱进京 张秀广 《中国铁路》 2023年第12期122-129,共8页
地震对高铁安全运行影响极大,印尼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为提高地震灾害防护能力,需建立雅万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基于中国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结合印尼雅万高铁的实际情况,对中国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在印尼雅万高铁中的应用进行... 地震对高铁安全运行影响极大,印尼是地震频发的国家,为提高地震灾害防护能力,需建立雅万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基于中国高铁地震预警系统的原理和技术特点,结合印尼雅万高铁的实际情况,对中国高铁地震预警系统在印尼雅万高铁中的应用进行阐述。主要对中国高铁地震预警系统进行环境适用性优化设计、台网接口优化设计、地震衰减模型参数调整、终端软件界面调整,使中国高铁地震预警系统更好地适应印尼当地情况,满足雅万高铁的运营需求,为雅万高铁安全运行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万高铁 中国高铁 地震预警系统 衰减模型 印尼 本地化应用
下载PDF
延安时期红色体育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史进 马菊霞 +1 位作者 杨芳 马倩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7,共7页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达到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红色体育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实践成果之一。从红色体育的视域出发,探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特点,阐述红色体育在这... 延安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达到成熟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红色体育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鲜明的实践成果之一。从红色体育的视域出发,探究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和特点,阐述红色体育在这一时期的主要实践活动。延安时期红色体育直接服从党中央的政治路线和中心工作,致力于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提高了人民军队的战斗力,同时有力促进了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群众体育开展和现代体育运动项目的普及与提高。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继续发扬红色体育精神的根本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安时期 红色体育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实践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