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71篇文章
< 1 2 5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llectual Liberty during the Han Dynasty: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ligious Criticism of Lucian and Wang Chong
1
作者 Ni Tengda 《World History Studies》 2018年第1期45-66,共22页
Wang Chong was an eminent thinker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 China, during which religion was an integral part of day-to-day politics. This religious-political context was similar to that experienced by Lucian in R... Wang Chong was an eminent thinker in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in China, during which religion was an integral part of day-to-day politics. This religious-political context was similar to that experienced by Lucian in Rome during the second century A.D. By comparing their religious criticisms and personal experiences, this paper uncovers the scale of intellectual liberty during the ancient Han era, a matter of interest and debate among historians. This paper argues that the intellectual liberty that Wang Chong enjoyed was very similar to that experienced by Lucian in ancient Rome as part of the Second Sophistic, and thus, this paper offers insights into the degree of freedom of thought enjoyed by intellectuals of the Eastern Han clynastv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Rome the eastern han dynasty Lucian Wang Chong RELIGION CONFUCIANISM intellectual liberty
原文传递
LUO Guanzhong: Related History and Creation Themes
2
作者 娄立国 池小红 《海外英语》 2020年第13期218-220,共3页
With the rise of China as an oriental giant in the world,Chinese culture is increasingly valued by Westerners.As one of the top four masterpieces,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more and more familiar to foreigners.T... With the rise of China as an oriental giant in the world,Chinese culture is increasingly valued by Westerners.As one of the top four masterpieces,Romance of the Three Kingdoms is more and more familiar to foreigners.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historical events depicted in the works of LUO Guanzhong,and lists several themes discussed in The Three Kingdoms.LUO Guanzhong holds profound views on human nature and“tao”of heav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UO Guanzhong eastern han dynasty creation themes “tao”
下载PDF
东汉末年曹操、曹丕经略河西考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司豪强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东汉末年凉州爆发叛乱,中央难以平定。又逢董卓之乱颠覆东汉皇权,河西自此陷入纷乱局面。曹操控制献帝号令诸侯后,初以关东战事为重心,未遑西顾。仅对关陇河西采取拉拢羁縻之策,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其实仍在诸地方势力之手。待曹操平... 东汉末年凉州爆发叛乱,中央难以平定。又逢董卓之乱颠覆东汉皇权,河西自此陷入纷乱局面。曹操控制献帝号令诸侯后,初以关东战事为重心,未遑西顾。仅对关陇河西采取拉拢羁縻之策,这些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其实仍在诸地方势力之手。待曹操平定关东,降服关陇诸将,方着手经略河西。对待河西问题,曹操采取徐徐图之的蚕食策略,驻军金城、武威,坐观诸将争斗而缓收其利。曹丕掌权后,改变策略,分置凉州而遣刺史、太守意图将河西诸郡纳入中央政府统治,于是黄华、张进、麴演等作乱于河西酒泉、张掖、西平三郡,抗拒曹丕势力西进,曹丕使汉军西进戡乱。而敦煌郡倒向曹丕,出兵东迎太守,与曹丕东军夹击酒泉、张掖叛军,河西最终纳入曹丕掌控的东汉中央政府治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 曹操 曹丕 关陇 东汉
下载PDF
东汉时期罗马和贵霜对西域归属汉朝的认知
4
作者 张子青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5-53,共9页
有汉一代,西域被正式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之中,与此同时“西域与中原地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也开始形成。这一观念不仅体现在中央政权对西域管辖权的宣示和西域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同,也体现在域外国家对西域归属中国的认知... 有汉一代,西域被正式纳入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格局之中,与此同时“西域与中原地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也开始形成。这一观念不仅体现在中央政权对西域管辖权的宣示和西域各民族对中央政权的认同,也体现在域外国家对西域归属中国的认知。东汉时期,不论是罗马帝国的马其顿商团,还是迫使部分西域地方政权纳质的贵霜统治者,均将西域视作汉朝的一部分。这不仅与汉朝中央、西域地方政权对西域属于汉朝的认知形成呼应和对证,而且开辟了日后亚欧大陆诸多民族对西域与中原地区一体性认知的先例,进而从思想史的层面和世界史的视野佐证这一事实,即汉代以后历代中央政权经略西域的实质,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对在汉代已属一体的中原地区与西域的不断整合,而非西方帝国历史经验中的“征服”。这一研究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审视近代以来部分国外学者在新疆历史认知上的局限,以及长期流行的“中原地区—内亚”二元对立视角,重新看待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态的特殊性和延续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西域 罗马 贵霜
下载PDF
试论东汉墓园的布局与两汉墓园的变革
5
作者 齐广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1-89,共9页
汉代是墓葬地面设施发展的重要时期,两汉高等级陵园和墓园的组成、结构比较清楚,但东汉一般等级墓园的情况则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尝试复原东汉墓园的布局情况,认为东汉一般等级墓园中神道大多通向祠庙而非封土,神... 汉代是墓葬地面设施发展的重要时期,两汉高等级陵园和墓园的组成、结构比较清楚,但东汉一般等级墓园的情况则需进一步研究。本文利用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尝试复原东汉墓园的布局情况,认为东汉一般等级墓园中神道大多通向祠庙而非封土,神道可能不是直线,存在与墓道异向的现象。从墓园布局与神道起止来看,两汉墓园中心发生了显著变化,墓园中心由封土逐渐变为祭祀设施。西汉中晚期以来,墓祭参与者增多,祭祀设施规模扩大,从而影响了墓园的整体布局。随着两汉政权更替、统治文化转向,包括陵园布局等一系列国家墓葬礼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墓园布局 神道 墓祭
下载PDF
张家界古人堤汉简释文校补
6
作者 刘同川 《出土文献》 CSSCI 2024年第1期89-99,157,172,共13页
古人堤东汉简牍残泐严重,虽历经多次整理,但部分释文仍有较大改释、补释的空间。本文在最新整理成果的基础之上,对释文中误释和阙释的七、孙、猛、侍、县、长、属、君等字提出个人见解,力求提供更加准确的释文参考。
关键词 东汉 古人堤汉简 释文 校补
下载PDF
论清初八旗汉军词人
7
作者 张晴 张佳生 《满语研究》 CSSCI 2024年第1期125-134,共10页
自清初开始八旗词坛崛起,并逐渐形成声势,成为清代词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八旗词坛兴起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汉军词人,他们是八旗词坛之开先河者,在八旗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些顺康时期重要的汉军词人的词作内容和词风特点颇具特色,... 自清初开始八旗词坛崛起,并逐渐形成声势,成为清代词坛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八旗词坛兴起的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汉军词人,他们是八旗词坛之开先河者,在八旗词坛上具有重要地位。这些顺康时期重要的汉军词人的词作内容和词风特点颇具特色,尤其是他们在词作中所表现出的旗人所具有的个性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汉军词人 八旗汉军
下载PDF
内蒙古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2018年发掘简报
8
作者 胡春佰 格日乐图 +7 位作者 高兴超 王永胜 李倩 白苏日娜(绘图) 陈文虎(拍照) 朝力门(拍照) 施慧超(绘图) 孙斯琴格日乐(绘图)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2-38,共17页
2017~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2018年共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99座及祭祀坑1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器等500余件。此次发掘发现了... 2017~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今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其中2018年共清理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墓葬99座及祭祀坑1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器等500余件。此次发掘发现了明确进入西汉纪年的墓葬,证明了汉初秦昭襄王长城以东的福路塔墓地所在区域仍然在西汉王朝的控制之下。该墓地以秦文化为主导,但同时存在赵文化、北方草原文化因素和西戎人群相关的随葬品,对于研究多文化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路塔墓地 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 秦文化
下载PDF
河北邢台面粉厂棚户区汉墓发掘简报
9
作者 周海峰 陈醉 +1 位作者 程冉(绘图) 王一(拍照) 《文物季刊》 2024年第4期19-28,共10页
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的面粉厂棚户区发掘了墓葬31座,其中有9座汉墓。这些墓葬是竖穴砖室墓,由墓道和墓室组成。虽遭不同程度破坏,仍出土了铜器、陶器、铁器、石器共计167件。根据墓葬形制、出土铜器和陶器推测墓葬年代是新莽至东汉初。... 2022年,河北省邢台市的面粉厂棚户区发掘了墓葬31座,其中有9座汉墓。这些墓葬是竖穴砖室墓,由墓道和墓室组成。虽遭不同程度破坏,仍出土了铜器、陶器、铁器、石器共计167件。根据墓葬形制、出土铜器和陶器推测墓葬年代是新莽至东汉初。这批墓葬为了解这一时期的丧葬习俗、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邢台面粉厂 汉墓 砖室墓 新莽至东汉初
下载PDF
东汉西北边地移民问题探析
10
作者 丘爱媚 崔向东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136-140,共5页
东汉政府在西北边郡移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建武年间由于西北边疆不宁,大规模省并郡县并内徙吏民,借保民之机充实内地;明帝、章帝、和帝时期国力恢复,积极徙民实边同时内徙羌民,补充西北地区及关中地区人口流失;东汉中后期自然灾害频发... 东汉政府在西北边郡移民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建武年间由于西北边疆不宁,大规模省并郡县并内徙吏民,借保民之机充实内地;明帝、章帝、和帝时期国力恢复,积极徙民实边同时内徙羌民,补充西北地区及关中地区人口流失;东汉中后期自然灾害频发以及西北局势恶化,朝廷内出现遣返移民的提议并执行。加之羌乱不断,朝廷“弃凉”朝议未果,出现“弃郡内徙”。东汉对西北边郡的移民是以国家为主导的动态发展过程,但面对西北地区强大的割据势力、边疆民族冲突等问题,朝廷对西北的控制非常有限并且逐渐减弱甚至无力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西北边地 移民政策 羌民
下载PDF
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初步研究
11
作者 冯锴 李阳 +1 位作者 蒋文孝 王添瑞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92,共11页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 本文在广泛梳理东周秦汉时期骆驼题材文物类别与时空分布的基础上,认为骆驼题材文物的出现年代、分布范围和造型风格具有显著的时代与地域特征。骆驼题材文物在内地的出现和发展,深受我国北方人群的影响,显示出较为活跃的农牧互动。秦始皇帝陵陵西大墓M1新发现的单体金、银骆驼塑像写实逼真的艺术形式,是我国骆驼题材文物中的特例,但在中亚、西亚艺术品中有迹可循,它可能是舶来品,也可能是在西方艺术影响之下本土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周秦汉时期 骆驼题材文物 农牧互动 中西文化交流
下载PDF
东汉人形柱三层绿釉陶榭的文化内涵探析
12
作者 张亚林 赵腊梅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48-151,共4页
东汉人形柱三层绿釉陶榭出土于河南淮阳九女冢,该陶榭的凤鸟脊饰是远古图腾文化的遗存,“双性同体”人形柱造型是陈楚文化特有的标志。从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伏羲文化、老子文化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揭示东汉人形柱绿釉陶榭所蕴含的远... 东汉人形柱三层绿釉陶榭出土于河南淮阳九女冢,该陶榭的凤鸟脊饰是远古图腾文化的遗存,“双性同体”人形柱造型是陈楚文化特有的标志。从图腾崇拜、生殖崇拜、伏羲文化、老子文化等几个方面加以论述,揭示东汉人形柱绿釉陶榭所蕴含的远古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人形柱 陶榭 双性同体 文化内涵
下载PDF
鸿都门学选士科目设立缘由——以政治、学术与教育的互动为考察线索
13
作者 张铭雨 张四维 《教育史研究》 CSSCI 2024年第2期52-59,共8页
东汉鸿都门学以尺牍、辞赋、工书鸟篆等科目选士,历来被教育史学界视为中国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论及鸿都门学选士科目的设立缘由,学界既往观点多释以汉灵帝个人喜好。以政治、学术与教育互动的“整体史观”为考察视角,将鸿都门学... 东汉鸿都门学以尺牍、辞赋、工书鸟篆等科目选士,历来被教育史学界视为中国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论及鸿都门学选士科目的设立缘由,学界既往观点多释以汉灵帝个人喜好。以政治、学术与教育互动的“整体史观”为考察视角,将鸿都门学选士置于东汉末年皇权与士族官僚集团政治权力斗争的背景下,从知识群体所掌握的知识类别等角度,对鸿都门学以尺牍、辞赋、工书鸟篆等为选士科目的历史缘由可以作全面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鸿都门学 选士科目 东汉知识群体
下载PDF
法治·道治·德治——中国传统社会治国理政策略之汉初嬗变及其时代思考
14
作者 张志建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44-54,123,共12页
在“承秦”“过秦”及其共轭中,汉初治国理政模式发生了多次变革,体现了“法治”“道治”“德治”的共生、更替、交融和相互吸纳与完善,构成了汉初乃至中国传统社会治国理政的基本策略,共同维护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大一统”局面。从马克... 在“承秦”“过秦”及其共轭中,汉初治国理政模式发生了多次变革,体现了“法治”“道治”“德治”的共生、更替、交融和相互吸纳与完善,构成了汉初乃至中国传统社会治国理政的基本策略,共同维护着中国传统社会的“大一统”局面。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角度审视,新时代“中国之治”的实现必须且可以在创造性继承和创新性发展中汲取其智慧与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初 治国理政 法治 道治 德治 中国之治
下载PDF
公私关系视角下的东汉私人武力研究
15
作者 常城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9期30-34,共5页
私人武力主要表现为不受官府控制、服务于私人利益的兵器和部队。私人武力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动因。物质基础包括私有兵器和私人部队,思想动因在于斗殴、复仇等私斗。东汉官府对私人武力的管理也主要立足于上述方... 私人武力主要表现为不受官府控制、服务于私人利益的兵器和部队。私人武力的形成与发展有赖于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动因。物质基础包括私有兵器和私人部队,思想动因在于斗殴、复仇等私斗。东汉官府对私人武力的管理也主要立足于上述方面。东汉官府对私有兵器和斗殴的管理较充分,而对私人部队的管理相对不足,对复仇案件的审理亦显得摇摆不定。东汉官府减轻了私人武力对社会治安的冲击,但未能完全制约其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私人武力 私有兵器 私人部队 私斗 公私关系
下载PDF
论“左雄奏议,台阁为式”
16
作者 梁秀坤 《贵州文史丛刊》 2024年第2期33-40,共8页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说“左雄奏议,台阁为式”,阐述了左雄的奏议类文章在我国文学史上的特点和地位,这是建立在梳理古代奏议类文体从产生到发展的脉络基础上得出的精到表达。左雄的奏议文作为东汉奏议类文章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其... 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评价说“左雄奏议,台阁为式”,阐述了左雄的奏议类文章在我国文学史上的特点和地位,这是建立在梳理古代奏议类文体从产生到发展的脉络基础上得出的精到表达。左雄的奏议文作为东汉奏议类文章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其时及此后的同类文章创作,有着较为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左雄 奏议 台阁式
下载PDF
新疆奇台县石城子墓葬的年代与族属
17
作者 郝军军 《文物季刊》 2024年第4期94-100,共7页
新疆奇台县石城子发现的墓葬,从墓葬形制、随葬品看,多具有早期鲜卑特点,特别是陶器、铜镯等,是典型的鲜卑器物。结合测年数据,推测墓葬年代在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墓主族属为檀石槐鲜卑。这是目前发现的最靠西的早期鲜卑墓,对探讨鲜卑... 新疆奇台县石城子发现的墓葬,从墓葬形制、随葬品看,多具有早期鲜卑特点,特别是陶器、铜镯等,是典型的鲜卑器物。结合测年数据,推测墓葬年代在东汉晚期至魏晋时期,墓主族属为檀石槐鲜卑。这是目前发现的最靠西的早期鲜卑墓,对探讨鲜卑和乌孙的分布也具有重要意义。墓葬年代晚于城址,墓主和城址没有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台县石城子 东汉至魏晋 檀石槐鲜卑
下载PDF
先秦至东汉腹痛证治规律研究
18
作者 杨乐 李定祥 《光明中医》 2024年第9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探求先秦至东汉腹痛证治规律。方法选取该时期具有治疗腹痛功效的方剂,对方剂证型、药物性味归经、药物频次、药物功效类属进行频数统计,并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选取73方,涉及112味药(归经纳入107... 目的探求先秦至东汉腹痛证治规律。方法选取该时期具有治疗腹痛功效的方剂,对方剂证型、药物性味归经、药物频次、药物功效类属进行频数统计,并用SPSS Statistics 26.0对高频药物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选取73方,涉及112味药(归经纳入107味),证候以脾胃虚寒证最为多见,药性以温性、热性为主,药味多为甘味、辛味,药物归经以肺、脾、胃、肝经为主,高频药物之首为白芍,取高频药物前10味进行聚类分析,可聚为4类。结论先秦至东汉时期腹痛证型、用药多样,辨证论治已趋成熟,为后世腹痛的辨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痛 证治规律 先秦 东汉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守在四夷”理念在东汉北部边防的运用
19
作者 徐昊 《孙子研究》 2024年第4期88-99,共12页
东汉建立之初,在其北部边防的治边理念上由前汉的“多事四夷”转为“守在四夷”,这一转变的动因包括东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边疆问题的决策体制以及北方游牧民族所带来的压力。东汉政府通过设置职官来监护内附的诸夷、利用夷兵以... 东汉建立之初,在其北部边防的治边理念上由前汉的“多事四夷”转为“守在四夷”,这一转变的动因包括东汉政府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边疆问题的决策体制以及北方游牧民族所带来的压力。东汉政府通过设置职官来监护内附的诸夷、利用夷兵以夷制夷、内徙边民以期实现守在四夷的治边成效。总体来说,在北部边防上实施“守在四夷”的策略是对当时内外环境变化的应对,其实施取得了巩卫北部边防以及减少国家财政支出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汉 守在四夷 北部边防
下载PDF
张芝“转巧”草书探析
20
作者 王志强 胡芬 《苏州教育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1-87,共7页
书法史称张芝的草书集众家之长,“转精其巧”,为一代“草书之祖”。在张氏家族删减儒学经典求新求变传统的影响下,张芝锐意于改革草书,使其草书具备了行云流水之势和刚健遒劲的笔力特点。流水之势是张芝在人性觉醒的时代背景下任情自然... 书法史称张芝的草书集众家之长,“转精其巧”,为一代“草书之祖”。在张氏家族删减儒学经典求新求变传统的影响下,张芝锐意于改革草书,使其草书具备了行云流水之势和刚健遒劲的笔力特点。流水之势是张芝在人性觉醒的时代背景下任情自然、委于造化的结果,而刚健遒劲的特点则与凉州劲悍的地域文化有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芝 书法家 东汉 草书 家学 凉州文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