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9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obstacles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1
作者 ZHOU Yu-feng 《Chinese Business Review》 2010年第3期58-62,共5页
In the past 30 years, China has gone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from the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 to in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l, and from relying on investment and e... In the past 30 years, China has gone from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from the ex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 to intensive economic growth model, and from relying on investment and export-led economy to relying on domestic demand and stimulating economic.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irst is the reform of economic system, the second is the change in the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he third is the adjustment of economic structure. This article describes the historical evolution and the reality of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alysis the obstacles to China's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on this basis,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bstacles china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The Power of Thinking—The Origins of China’s Re-rise
2
作者 LI Xiaodong 《Journal of Philosophy Study》 2021年第3期149-165,共17页
100 years ago,China was such a plagued country that the West thought it the world’s problem.A century later,China seems to be the Middle Kingdom when it once w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in the world.China’s great t... 100 years ago,China was such a plagued country that the West thought it the world’s problem.A century later,China seems to be the Middle Kingdom when it once was one of the most powerful in the world.China’s great transformation origins from its new political and economic thinking,which will also rejuvenate its culture.Politically,China turned to sinicization,after its failed efforts of westernization.In economy,China has still a long road to run for catching up with the West’s modernization,but China has aimed to rejuvenate itself as a rich and powerful state but rather copied the western capitalism like most developing states,or later the eastern European and Soviet communist states.In the end,China turned away from the western democracy while hungering for science,which implied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for some westerners but the harmony for the Chinese.Chinese has been thinking about China and the world’s future in the western way,but in the coming days,China may play its roles as one eastern center of the world’s diversifying civiliz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a transformation origin POLITICS economicS CIVILIZATION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经济增长模式与动力机制转换
3
作者 王曙光 《党政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7,M0003,共15页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 新质生产力理论是人工智能时代经济增长理论的重要拓展,对我们理解未来新型经济增长及其动力机制提供了崭新视角,同时也必将对未来长期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改革红利(市场化红利)、开放红利(全球化红利)、人口红利、城镇化红利以及房地产红利,共同推动了四十多年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然而未来中国必然要从粗放型增长(外延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内涵式增长)转型。新质生产力条件下新型经济增长主要依赖于“六大机制”或曰“六大效应”,即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技术扩散和知识溢出效应、产业结构优化效应、要素配置效应、组织变革效应和公共政策效应。未来中国要在经济增长模式转型和动能转换中采取“弹性模式”而不是“刚性模式”,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推动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同时深化体制改革,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不竭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经济增长模式 动力机制转换 增长理论 二十届三中全会
下载PDF
阿拉伯国家绿色经济:发展、困境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1
4
作者 王佳 《阿拉伯世界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70,158,共41页
进入21世纪后,绿色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话题,多个阿拉伯国家相继提出了绿色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阿拉伯国家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主要由其作用主体、金融投资、绿色科技及绿色理念构成。在这些因素的主导下,近年来多个阿拉伯国... 进入21世纪后,绿色经济成为国际社会的主流话题,多个阿拉伯国家相继提出了绿色经济转型的战略目标。阿拉伯国家绿色转型过程中的决定因素主要由其作用主体、金融投资、绿色科技及绿色理念构成。在这些因素的主导下,近年来多个阿拉伯国家在绿色经济发展上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面临着转型困境,需要解决国家优先事项议程、产业平衡及中小企业发展滞后、技术转让需求增加和技术创新能力不济、可持续发展财政拨款和社会融资贫乏等问题。中国在阿拉伯国家绿色转型过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其绿色经济发展的经验与策略为阿拉伯国家提供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主要体现在战略应和、技术转移、对外投资和智库交流四个方面。伴随阿拉伯国家绿色经济转型的不断深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在该领域的合作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机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国家 绿色经济转型 中国角色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数字赋能中国经济绿色转型研究——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的准自然实验 被引量:19
5
作者 姚璐 王书华 王小腾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1-145,共15页
基于我国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背景,本文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07—2019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 基于我国数字技术快速发展以及“双碳”目标的背景,本文将“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使用2007—2019年278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空间杜宾双重差分模型来考察“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对经济绿色转型的影响。研究发现:“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实现全面绿色转型;并且这种促进作用在不同资源禀赋、不同环境污染、不同地理区域的城市中表现出异质性。进一步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主要是通过促进绿色创新能力的提升、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来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空间溢出效应检验显示,“宽带中国”试点政策还会对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绿色转型产生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即带动周边邻近地区的经济实现绿色转型。本文研究为建设数字中国以推动我国经济实现全面绿色转型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技术 “双碳”目标 宽带中国 经济绿色转型
下载PDF
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净能源与环境经济综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崔天航 钟化鑫 冯连勇 《工业技术经济》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0-98,共9页
本文将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分为煤炭开采业和油气开采业,关注净能源生产、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9年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2013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 本文将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分为煤炭开采业和油气开采业,关注净能源生产、环境污染和经济效益3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对2005~2019年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1)2013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2016年后其净能源产量保持递增;(2)2013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的污染物治理效果逐渐变好;(3)2005~2019年间,化石能源开采业的资本存量波动性上涨;(4)2005~2019年间,油气开采业的综合评价结果始终优于煤炭开采业。2016年后,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的综合评价结果保持上升,我国化石能源开采业及其子行业正处于良性的发展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石能源开采业 综合评价 净能源 经济效益 环境污染 能源结构转型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述评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敏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23年第1期189-190,204,共3页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现实要求,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需要。中国国情决定了研究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方向和脉络,通过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两条线索,...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是适应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现实要求,也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需要。中国国情决定了研究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方向和脉络,通过分析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两条线索,即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养老,结合中国经济转型理论,我国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有着供应主体是政府、运动员参保意识薄弱以及转移接续问题突出的特点,目标模式的未来选择决定于运动员养老保障的三个支柱,一是基础养老金,这一支柱从属于我国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第二、三支柱是职业年金和运动员个人储蓄计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动员 养老保险制度 中国经济转型 目标模式
下载PDF
苏俄新经济政策的中国争论与改造中国(1921—1929)
8
作者 薛小荣 《安徽史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75-83,共9页
苏俄新经济政策从提出到结束,中国知识界表现出来的好奇、探索、检讨、反省之心,在1920年代“中国问题”的政治语境中,形成了三次社会思想大论战。第一次争论发生于1921—1923年间中国知识界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苏俄新经济政策成为... 苏俄新经济政策从提出到结束,中国知识界表现出来的好奇、探索、检讨、反省之心,在1920年代“中国问题”的政治语境中,形成了三次社会思想大论战。第一次争论发生于1921—1923年间中国知识界关于社会主义的大讨论。苏俄新经济政策成为主张社会主义者和主张资本主义者用来互相攻击的例证。第二次争论发生于1925—1926年间中国知识界关于“仇友赤白”的思想论战。这场论战是社会主义争论的延续,在规模、程度和影响上更加宏大、激烈、急切。第三次争论发生于1927—1929年间国民大革命失败和苏俄新经济政策废止,引发中国知识界对改造中国的反思与检讨。中国知识界关于苏俄新经济政策的持续论战,是对改造中国的深入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经济政策 思想论战 改造中国
下载PDF
中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动力机制 被引量:136
9
作者 陈波翀 郝寿义 杨兴宪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68-1075,共8页
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始于1996年,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是其基本特征。集聚和扩散是流的两种基本运动形态,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形态。作者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政府主导条件下、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城市化快速发展始于1996年,经济全球化和经济转型是其基本特征。集聚和扩散是流的两种基本运动形态,属于城市化动力的核心表现形态。作者建立了不确定条件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城市化决策模型,解释了政府主导条件下、改革开放以来和城市化快速发展阶段城市化速度的差异,认为城市化快速发展是政府和市场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对传统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数量关系进行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化快速发展主要由第三产业推动的观点。根据工业制成品的进出口差额,粗略估计了封闭条件下中国的工业产值,并计算了国际贸易对城市化水平的贡献程度。研究表明,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将有助于中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发展 城市化 中国城市 动力机制 传统工业化 差额 工业产值 数量关系 观点 计量分析
下载PDF
资本错配、关联效应与实体经济发展取向 被引量:31
10
作者 张杰 杨连星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2-40,共9页
金融抑制体系导致我国实体经济维持发展所需资本的长期化和实际获得资金的短期化之间的错配和扭曲,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三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推高了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的持续上升,加大了实体经济的债务成本,挤压和侵占了实体... 金融抑制体系导致我国实体经济维持发展所需资本的长期化和实际获得资金的短期化之间的错配和扭曲,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三方面的负面效应:一是推高了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的持续上升,加大了实体经济的债务成本,挤压和侵占了实体经济的利润,抑制了实体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二是对实体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提升形成突出的抑制效应;三是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形成了突出的扭曲效应与阻滞效应。解决资本错配与扭曲问题,应加快银行体系的混业经营,创新直接融资方式;容忍和鼓励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乃至适度的泡沫;在京津冀等核心区域板块设立新的股票市场以及创业板和新三板市场,促进区域创新能力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 全面深化改革
下载PDF
放任与干预:近代中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声与变调 被引量:7
11
作者 俞祖华 赵慧峰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1-157,共7页
在近现代中国,对市场经济的排斥及对经济自由的忽略,经济自由主义在自由主义言说中的普遍缺席,成为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重要特色。晚清的严复、梁启超等人曾表达过反对政府干预、要求放任自由、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张;但到了民国时期... 在近现代中国,对市场经济的排斥及对经济自由的忽略,经济自由主义在自由主义言说中的普遍缺席,成为自由主义思想传统的重要特色。晚清的严复、梁启超等人曾表达过反对政府干预、要求放任自由、让市场充分发挥作用的主张;但到了民国时期,在经济上却倾向于与自由经济对立的计划经济、统制经济与社会主义。近代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从最初鼓吹自由竞争、放任主义,到后来转向倡导与经济自由主义大异其趣、大相径庭的统制经济、社会主义,这种从"发声"到"变调"的历程,既是受外部环境影响所致,也与中国社会文化、中国思想界乃至自由主义者内部的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代中国 经济自由主义 自由经济 统制经济 社会主义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指标体系与发展类型测度 被引量:12
12
作者 黄勤 林鑫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41,共9页
长江经济带空间分异具有多元复杂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密集性、交通支撑性、对外开放性、创新驱动性和发展持续性的综合评价和五个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的评价表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区域发展悬殊,"三个梯... 长江经济带空间分异具有多元复杂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对经济密集性、交通支撑性、对外开放性、创新驱动性和发展持续性的综合评价和五个维度之间的耦合协调性的评价表明:长江经济带11省(市)区域发展悬殊,"三个梯队"、"四大类型"空间分布与上、中、下游"三大流段"基本一致,但不完全重叠,整体上呈现"东高西低",并非按上中下游依次递增。推进长江经济带协调发展,既要顺应流域的自然规律,又要根据空间分异特征实施差异化策略,特别是要加强对"第三梯队"的政策扶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经济带 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
下载PDF
我国经济增长数量与质量阶段性特征:1978~2014年 被引量:54
13
作者 王薇 任保平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48-58,共11页
通过对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及经济持续性四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耦... 通过对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的理论分析,将经济增长质量界定为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稳定性及经济持续性四个维度.采用主成分分析与熵权法相结合的方法对1978~2014年中国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进行测度.并通过构建耦合理论模型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量化评估。研究表明.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之间的一致性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数量和经济增长质量处于低发展度下的“虚假耦合”状态;在新常态阶段,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不一致性突出,两者呈现高发展度下失调状态。导致两者不一致性加剧的最主要症结在于经济结构失衡.要扭转经济增长数量与经济增长质量的不一致状态必须全面纠正各层次的结构偏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增长 发展方式转型 市场经济与资源配置
下载PDF
现代化视阈下的民国经济发展(1912~1936年) 被引量:19
14
作者 陈晋文 庞毅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112,共6页
1912~1936年中国的经济在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经济在内外有利因素下不断发展,出现了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两个"黄金时期",当然,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应肯定在这一时期中... 1912~1936年中国的经济在传统与现代因素的交织作用下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国经济在内外有利因素下不断发展,出现了民国经济发展史上的两个"黄金时期",当然,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制约因素。应肯定在这一时期中国经济现代化发展中的绩效,但也不宜评价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经济 社会转型 经济增长与变革
下载PDF
中国西部生态经济走廊综合开发的战略转变 被引量:17
15
作者 方创琳 步伟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55-464,共10页
河西走廊是一条事关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及经济安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经济走廊和旅游走廊,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区域“两带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建设的唯一一个实体型生态经济走廊。建设好这条生态经济走廊,需要实现... 河西走廊是一条事关国家和地区生态安全及经济安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生态经济走廊和旅游走廊,是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重点区域“两带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西部建设的唯一一个实体型生态经济走廊。建设好这条生态经济走廊,需要实现经济综合开发的10大战略转变。即由“古丝绸之路走廊”转变为“新欧亚大陆桥走廊”,由开发移民走廊转变为生态移民走廊,由粮食走廊转变为肉食走廊、制种走廊和草业走廊,由单一工矿走廊转变为综合型生态工业走廊,由串珠状城镇走廊转变为生态城市走廊,由缺水走廊转变为生态节水走廊,由生态脆弱走廊转变为“生态重建走廊”,由战争要道走廊转变为战略要冲走廊,由“多病的生存经济走廊”转变为“健康的生态经济走廊”。通过上述战略转变,重振丝路雄风,把河西走廊建设成科技型、节水型、外向型、加工型和生态型的健康生态经济长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经济 战略转变 综合开发 经济走廊 科技型 中国西部 西部建设 生态城市 节水型 城镇
下载PDF
开放利益与国民福利水平互动:以转型为基点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二震 戴翔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83-88,共6页
在国内国际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增进开放利益和国民福利水平。把握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通过优化贸易结构... 在国内国际环境的双重约束下,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亟待转型。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提升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增进开放利益和国民福利水平。把握新一轮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带来的重要机遇,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不动摇,通过优化贸易结构、提升外资利用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以及实施"走出去"战略等,继续提升开放型经济的层次和水平,是实现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现实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型经济 中国经济转型
下载PDF
经济转型视野的“去库存”与房地产市场稳健性 被引量:20
17
作者 杨咸月 朱辉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76-84,共9页
房地产在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依赖作用,然而这种依赖性不可持续。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其一方面产生"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另一方面引起"房价涨"现象的发生,而"房价涨"不... 房地产在经济发展和地方财政中具有重要的依赖作用,然而这种依赖性不可持续。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结构性矛盾,其一方面产生"经济结构转型"的必要,另一方面引起"房价涨"现象的发生,而"房价涨"不利于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发展契合于经济新常态的要求,有助于我国的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当前,应加快长效机制建设,竭力做好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地产业去库存 中国经济转型 政策调控手段
下载PDF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述评及其引申 被引量:10
18
作者 任毅 东童童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47-56,共10页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我国一项重要国家战略,近年来颇受政府、企业以及学术界等相关领域的重视。国外学者对"两化融合"发展的研究较早,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对此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对"两化融合&q... 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发展是我国一项重要国家战略,近年来颇受政府、企业以及学术界等相关领域的重视。国外学者对"两化融合"发展的研究较早,国内学术界近年来对此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和实证层面对"两化融合"发展的内涵、路径以及相关经济影响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从我国"两化融合"发展情况看,"两化融合"经历了政策的演变和推进,试验区建设也实现了规模的扩大和质量的提升。"两化融合"发展是传统工业转型的必由之路,"两化融合"与"互联网+"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化与信息化 融合发展 中国经济转型
下载PDF
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缺陷与新时期战略转型 被引量:12
19
作者 丁如曦 赵曦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93-98,共6页
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及其消极影响是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严峻制约与重大挑战。针对资源依赖、投资驱动、结构单一和封闭循环等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缺陷,依据新时期中国区域总体战略及经济转型目标,西部民... 传统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及其消极影响是中国西部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社会稳定的严峻制约与重大挑战。针对资源依赖、投资驱动、结构单一和封闭循环等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缺陷,依据新时期中国区域总体战略及经济转型目标,西部民族地区必须在明确功能定位的基础上,通过推进经济体制改革与制度创新、确立科学合理的资源开发机制、优化基础设施并增加人力资本投资、构建集中协调的产业支撑型城镇体系以及培育内生增长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经济发展方式 战略转型 内生增长
下载PDF
收入差距代际固化的破解:透视几种手段 被引量:8
20
作者 郭豫媚 陈彦斌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41-52,共12页
中国已出现收入差距代际固化现象,表现为富人的下一代更可能是富人,穷人的下一代更可能是穷人。在影响收入差距代际固化的诸多因素中,教育是促进代际收入流动的最为可行的途径。然而,中国教育不公平使得富人的下一代接受了较好的教育,... 中国已出现收入差距代际固化现象,表现为富人的下一代更可能是富人,穷人的下一代更可能是穷人。在影响收入差距代际固化的诸多因素中,教育是促进代际收入流动的最为可行的途径。然而,中国教育不公平使得富人的下一代接受了较好的教育,而穷人的下一代只能接受相对较差的教育,阻碍了低收入阶层通过教育实现向上流动。为缓解收入差距代际固化,中国须放弃效率优先的教育理念,完善公共教育财政管理体系,并通过鼓励创建民办学校为教育营造一个良性的市场化竞争体系,从而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逐步实现教育的公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经济转型 收入差距 代际固化与流动 教育不公平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