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机理及路径研究--基于江西与粤港澳、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协同发展视角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小玉 邱信丰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江西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位居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了赣深电子信息产业... 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对推动区域经济效率变革、质量变革和动力变革具有积极推动作用。近年来,江西充分发挥毗邻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以及位居长江中游城市群的地理优势,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打造了赣深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承接长三角数字产业转移示范区、赣湘电子信息产业园等,为江西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但是在数字经济产业区域协同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协同规划缺乏、协同层次偏低、协同结构失衡、产业数字化滞后、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弱和数据要素共建共享不畅等问题。这需从强化规划引领、提高协同层次、优化协同结构、加快数字化转型、推动数字技术协同创新和促进数据互联互通共用等方面加以破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协同发展 江西 粤港澳大湾区 长三角 长江中游
下载PDF
外国人及中国港澳台居民在中国内地(大陆)的状况变动研究——基于2010—2020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的人口社会学比较分析
2
作者 宋全成 熊方洲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4,共14页
2010—2020年,在中国内地(大陆)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方面呈现出以下新特征:在自然结构上,在中国内地(大陆)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的规模大幅增长,其中外国人、中国香港人以及中国澳门人的数量均有增长,但中国台湾... 2010—2020年,在中国内地(大陆)的外国人及港澳台居民在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方面呈现出以下新特征:在自然结构上,在中国内地(大陆)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的规模大幅增长,其中外国人、中国香港人以及中国澳门人的数量均有增长,但中国台湾人的数量有所下降;外国人是主要群体;高度年轻化;男女性别比从严重失衡趋于基本正常,但有显著内部差异。在社会结构上,在中国的外国人来源国遍布六大洲且来源国数量仍在增加,其中非洲国家数量增长最多;亚洲依然是外国人的最主要来源地;缅甸、越南超越韩国、美国,成为前两大外国人来源国;在中国内地(大陆)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以商务为动机的人数呈下降趋势,就业、定居的人数显著增长;整体受教育程度有所下降;西南地区的外国人数量增长迅速;居留5年及以上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的数量和比例均显著增长,中国内地(大陆)作为外国人和港澳居民的长期居住地的吸引力在显著增强。中国内地(大陆)的外国人和港澳台居民的持续增长以及在人口自然结构、社会结构方面出现的新变化值得高度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人 中国港澳台居民 自然结构 社会结构
下载PDF
四气合璧,华彩照程——曹惠民的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3
作者 赵庆庆 《华文文学》 2024年第3期106-111,共6页
曹惠民是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名家和大家,其研究特色可归结为“四气”,即底气大气、锐气和灵气。底气源自其深湛的学养和原典实证的精神,大气源自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胸襟,锐气源自其敏锐的学术先觉和责任,灵气源自其为学为文的细心... 曹惠民是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名家和大家,其研究特色可归结为“四气”,即底气大气、锐气和灵气。底气源自其深湛的学养和原典实证的精神,大气源自其开阔的学术视野和胸襟,锐气源自其敏锐的学术先觉和责任,灵气源自其为学为文的细心和慧心。曹惠民“整合两岸,兼容雅俗”“多元共生的中华文学”,以及“四没有一不”的治学理念和实践,“四气”以贯,开拓并引领了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曹惠民 台港澳海外华文文学 “四气” 整合兼容 多元共生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系统耦合协调时空关联预测
4
作者 安胜康 钱勇生 +1 位作者 曾俊伟 魏谞婷 《交通科技与经济》 2024年第3期71-80,共10页
现有研究多从交通、产业、生态和空间中选取两至三个因素进行城市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而将以上四者置于同一框架更能反映协调发展实况并依此制定科学的调整和规划方案。选取粤港澳大湾区上述城市系统代表性指标和2011-2020年相关数据... 现有研究多从交通、产业、生态和空间中选取两至三个因素进行城市系统耦合协调发展评价,而将以上四者置于同一框架更能反映协调发展实况并依此制定科学的调整和规划方案。选取粤港澳大湾区上述城市系统代表性指标和2011-2020年相关数据建立综合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在利用C1型四变量耦合度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状况进行时空演化分析基础上,分别采用莫兰指数和灰色GM(1,1)模型对耦合协调发展进行空间差异性探究和预测。研究表明:粤港澳大湾区2020年综合发展水平较2011年提升32%,各子系统发展总体呈现波动式上升,产业子系统最为明显;区域耦合协调度等级由轻度失调发展提升为初级协调,且空间差异化显著;未来5年大湾区将加快协调发展并达到优质协调,但空间差异性仍将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运输经济 粤港澳大湾区 灰色预测 耦合协调 城市系统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发展对出口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陈晓佳 罗涛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1期52-55,共4页
本文利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与出口之间的影响,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业与出口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对出口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数字... 本文利用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2005—2021年的面板数据,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与出口之间的影响,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服务业与出口之间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对出口存在显著的积极影响;数字经济对服务业与出口之间的影响关系存在正向调节效应。未来,可以采取差异性政策提升粤港澳大湾区服务业发展水平,尤其是缩小不同城市之间服务业发展水平的差距;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实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并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的国际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 出口 数字经济 固定效应模型 粤港澳大弯区 现代服务业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与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与路径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一帆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2期165-171,共7页
基于系统性构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前提,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区域... 基于系统性构建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评价指标体系为前提,利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中介效应模型对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对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展开分析。结果表明,数字经济能够有效提升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而区域异质性分析显示中心城市的显著性更强。此外数字经济通过人才资源储备与低碳技术创新进一步实现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提升。为此,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的巩固与建设依然具有重要意义,还应缩减内部差异,以形成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绿色经济高质量发展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中国数字人才空间分布与流动格局——基于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的分析
7
作者 杨凡 林晓 +1 位作者 戴杨 刘承良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64-972,共9页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基于领英(LinkedIn)大数据洞察平台,获取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的数字人才静态区位(2022年)和动态迁移(2021—2022年)数据,比较分... 人才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驱动力。通过梳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和区块链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基于领英(LinkedIn)大数据洞察平台,获取京津冀、长三角和粤港澳地区的数字人才静态区位(2022年)和动态迁移(2021—2022年)数据,比较分析中国三大城市群数字人才分布与流动格局。结果表明:(1)数字人才高度集中在核心城市,但在能级上与顶尖全球城市还有较大差距;(2)粤港澳和长三角地区数字人才发展的协调水平高于京津冀地区,并形成了港–深、沪–苏两大高地;(3)数字人才在中国呈现环流格局,但全球尺度上是非“零和博弈”,表现出以香港地区为枢纽向海外转移的趋势;(4)三大城市群中不存在净流入型活跃城市,因而都面临严峻的数字人才流失风险。最后,从全球、区域和地方角度提出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数字人才 人才流动 关键核心技术 京津冀 长三角 粤港澳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立数字人民币创新区探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寿松涛 杨诗培 熊巧 《对外经贸》 2024年第1期54-57,160,共5页
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建立数字人民币创新区,在明确大湾区建设数字人民币创新区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就大湾区建设数字人民币创新区的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大湾区建立数字人民币创新区的发展建议:以数字人民币结算推动金融创新,... 粤港澳大湾区探索建立数字人民币创新区,在明确大湾区建设数字人民币创新区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就大湾区建设数字人民币创新区的现实条件进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大湾区建立数字人民币创新区的发展建议:以数字人民币结算推动金融创新,规避国际金融风险,推动湾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及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完善数字主权货币技术和监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人民币 粤港澳大湾区 数字经济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联运线路问题分析
9
作者 李佩璇 苏明 《中国商论》 2024年第5期94-97,共4页
全球化时代,经济和科技作为双引擎推动新型交通发展,使空铁联运成为新的趋势,航空经济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有助于扩大机场辐射范围,提高周边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推动一体化进程。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联运的背景和线路进行了深入分... 全球化时代,经济和科技作为双引擎推动新型交通发展,使空铁联运成为新的趋势,航空经济的潜力得到进一步挖掘,有助于扩大机场辐射范围,提高周边城市的综合发展实力,推动一体化进程。本文对粤港澳大湾区空铁联运的背景和线路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构建以城市轨道交通、城际铁路、干线铁路等多种方式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想,并依托新的交通技术来扩大航空经济辐射地,赋予大湾区全新的交通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空铁联运 航空经济 城市轨道交通 城际铁路 干线铁路
下载PDF
基于脱钩指数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低碳发展研究
10
作者 詹成 胡雪原 成金华 《特区经济》 2024年第1期16-20,共5页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是判断城市是否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Tapio脱钩指数模型和追赶脱钩模型,分析了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脱钩状态的动态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脱钩状态是判断城市是否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Tapio脱钩指数模型和追赶脱钩模型,分析了其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脱钩状态的动态演变趋势和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第一,区域内大部分城市已经逐步达成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脱钩状态,碳生产率实现了显著提高;第二,区域内大多数普通城市与模范城市之间在碳减排和经济增长两方面的差距均在扩大,城市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依然存在,亟待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碳排放 脱钩模型 低碳经济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形势下增强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感的现实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暨南大学为例
11
作者 贺璞 马民 李朋军 《研究生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79,共6页
国家认同是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时代诉求。新形势下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 国家认同是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关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加强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体现,也是推动港澳台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时代诉求。新形势下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教育面临一定的压力和挑战,借鉴暨南大学港澳台研究生教育实践经验,探索构建“一核两翼双转型”国家认同教育实践模式,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提升国家认同感,加强中华传统文化课程建设与多元立体文化交流,促进人才培养评价体系与培养模式双转型,有助于全面增强港澳台研究生的国家认同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澳台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 国家认同感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高校港澳台青年国情教育的问题与路径探讨
12
作者 马素伟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64-68,共5页
伴随中央“人心回归”政策驱动和内地高等教育质量的跃升式发展,前往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台青年人数在持续增长,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国情教育并构建行之有效的国情教育体系成为应有之义。当前,教学内容“浅显化”、教育方式“单一化”、... 伴随中央“人心回归”政策驱动和内地高等教育质量的跃升式发展,前往内地高校就读的港澳台青年人数在持续增长,开展符合时代要求的国情教育并构建行之有效的国情教育体系成为应有之义。当前,教学内容“浅显化”、教育方式“单一化”、育人合力“分散化”、评估机制“应试化”等问题导致内地高校港澳台青年国情教育存在偏颇。因此,构建课程理论与情境实践结合、朋辈引导与关心关爱并举的实践进路,能够切实提升内地高校港澳台青年学生国情教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高校 港澳台青年 国情教育 国家认同
下载PDF
数字经济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影响
13
作者 李新天 杨玉琪 钟丽敏 《中国商论》 2024年第6期48-52,共5页
当前,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数字人民币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其经济发展的灵活性,必然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 当前,信息技术产业迅速发展,数字经济已深入我国经济社会各个方面,数字人民币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粤港澳大湾区的特殊地理位置决定其经济发展的灵活性,必然成为国家重要发展战略区之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数字经济健康发展有利于推动世界新格局的形成,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发挥我国竞争的新优势。数字时代的粤港澳大湾区应加强数字经济建设,推动数字产业化和数字人民币的发展,推进以区块链技术为主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各领域相结合。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支持与制度保障可以有效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实现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也能更好地成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发展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数字经济 数字产业化 数字人民币 区块链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基于香港地区、广州、深圳的经验分析及启示
14
作者 卿珏 张杰 《商业经济》 2024年第1期37-40,共4页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重要抓手。香港地区、广州及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领先优势明显,成为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与辐射中心。以香港地区、广州、深圳为例,对粤港澳大湾区... 智慧城市建设已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发展的战略机遇与重要抓手。香港地区、广州及深圳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取得了优异的成绩,领先优势明显,成为大湾区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区域与辐射中心。以香港地区、广州、深圳为例,对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城市智慧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进行比较分析,对已有的实践成果进行系统梳理与反思,诠释智慧城市建设的底层逻辑,从框架和方向上探索智慧城市的新型发展模式,实现后进城市的快速赶超及整个大湾区城市群的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粤港澳大湾区 数字政府 数字经济
下载PDF
数字技术赋能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
15
作者 刘璟 《经济论坛》 2024年第4期142-152,共11页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发展为数字平台经济快速崛起和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尽管大湾区核心城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且拥有特色的制造业生态及创新体系,但整体上,... 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新一代数字技术的应用发展为数字平台经济快速崛起和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向智能化转型提供了历史性机遇。尽管大湾区核心城市已经形成一定规模,且拥有特色的制造业生态及创新体系,但整体上,大湾区智能制造仍处于起步阶段,存在制造业智能化程度不高,创新能力不足,信息化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文章基于典型案例分析,归纳出大湾区独特商业、产业和创新生态协同的各项特征;以制造业生态优化升级为导向,以数字平台经济发展为契机,提出构建协同高效的共育机制;以数字赋能推动制造生态的优化和提升,构建智能制造新生态;最后,在数字技术应用的基础上,提出策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数字平台经济 制造生态 智能制造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夜间经济发展现状与能级提升研究
16
作者 王茂涛 《城市观察》 2024年第2期31-48,160,共19页
夜间经济常被认为只是夜间消费而未获得更全面的重视。本研究在历史回顾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将夜间经济定义为在夜间进行的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多种经济活动的总称,认为夜间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在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之间取... 夜间经济常被认为只是夜间消费而未获得更全面的重视。本研究在历史回顾和实践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将夜间经济定义为在夜间进行的生产、消费、分配、交换等多种经济活动的总称,认为夜间经济活动的目的是在新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因素之间取得平衡和可持续性。研究强调,在中国经济致力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的历史时期,拓展包含夜间生产在内的夜间经济对城市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之初,今天的粤港澳大湾区城市在夜间经济实践上曾先行一步;时至今日,粤港澳大湾区仍是中国夜间经济发展的领头羊。本研究归纳分析粤港澳大湾区夜间生产的催生动力、夜间消费的空间布局和业态供给现状,进而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夜间经济发展能级提升的方向与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间经济 夜间生产 夜间消费 粤港澳大湾区 广式生活
下载PDF
经典批评与诗学建构:江少川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
17
作者 卢建飞 《华文文学》 2024年第1期108-115,共8页
江少川教授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写作学、台港澳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等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写作研究、高阳研究、台港澳文学研究、新移民作家访谈录、华文文学教材建设、海外湖北籍作家研究等,无不是他学... 江少川教授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先行者和开拓者之一。他在写作学、台港澳文学与海外华文文学等研究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写作研究、高阳研究、台港澳文学研究、新移民作家访谈录、华文文学教材建设、海外湖北籍作家研究等,无不是他学术研究之路上的鲜亮标签。江少川有着强烈的创新精神和学术使命感,勇于探索新的知识和学术领域。在方法论上,他注重微观与宏观、内部与外部,运用多种新批评理论观照华文文学文本与文学现象;在批评实践中,他善于统合教学与科研、文本观照与理论透视,推动华文文学的教材编写、经典化与诗学建构,由此开拓了华文文学的学科边界,为华文文学研究提供了自己独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少川 写作学 台港澳文学 新移民文学 创新精神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视域下粤港澳大湾区海洋发展研究
18
作者 林间 周志远 李婷婷 《中国科技产业》 2024年第7期62-65,共4页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制定了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在这关键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指引。本文首先从科技... 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背景下,我国制定了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战略目标。在这关键历史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概念,为中国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了重要指引。本文首先从科技、人才、教育“三位一体”出发,分析了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创新内核;其次,简述了我国海洋新质生产力的发展现状与基础;最后,提出了充分发挥深圳先行先试作用,助力大湾区打造海洋新质生产力发展前沿阵地的倡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经济 新质生产力 创新型国家 粤港澳大湾区
下载PDF
中国三大湾区经济国际化水平测度研究——基于环渤海、环杭州湾、粤港澳大湾区的比较
19
作者 张宏远 陈一诺 朱彦如 《中国海洋经济》 2024年第1期132-154,175,176,共25页
随着中国对粤港澳大湾区、环杭州湾大湾区、环渤海大湾区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湾区经济逐渐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构建了具有湾区特色的经济国际化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三个主要湾区经济国际化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 随着中国对粤港澳大湾区、环杭州湾大湾区、环渤海大湾区发展重视程度的提升,湾区经济逐渐成为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本文构建了具有湾区特色的经济国际化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对中国三个主要湾区经济国际化水平进行测度与比较研究。结果显示,三大湾区经济国际化水平在近十年呈现总体上升趋势,粤港澳大湾区处于绝对领先位置,应该从生产国际化、金融国际化、交通基础、投资国际化和创新基础五个方面着重发力来提升湾区经济国际化水平,从而为湾区进一步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提供理论支持和路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渤海大湾区 环杭州湾大湾区 粤港澳大湾区 经济国际化 湾区经济
下载PDF
台港澳地区本科生中医妇科学课程思政现状调查研究
20
作者 申萌萌 马小娜 +1 位作者 王峥 郭亚楠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8期186-188,共3页
目的台港澳地区中医专业学生是中医药学本科生中重要且特殊的群体,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对实现祖国统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为探寻该学生群体中医妇科学课程思政实施现状,文章通过问卷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 目的台港澳地区中医专业学生是中医药学本科生中重要且特殊的群体,对其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对实现祖国统一、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医学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为探寻该学生群体中医妇科学课程思政实施现状,文章通过问卷星,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台港澳地区中医专业本科生对于课程思政认知不明确,其中医妇科学课程思政尚处于起步阶段。结论文章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策略,为今后进一步推动台港澳地区中医专业本科生中医妇科学课程思政建设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妇科学 课程思政 问卷调查 台港澳地区本科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