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arasitic Effec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C-DC SEPIC in Photovoltaic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Applications
1
作者 Nur Mohammad Muhammad Quamruzzaman +1 位作者 Mohammad Rubaiyat Tanvir Hossain Mohammad Rafiqul Alam 《Smart Grid and Renewable Energy》 2013年第1期113-121,共9页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arasitic resistan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C-DC Single Ended Pri- mary Inductor Converter (SEPIC) in photovoltaic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applications. Th... This paper presents an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parasitic resistances on the performance of DC-DC Single Ended Pri- mary Inductor Converter (SEPIC) in photovoltaic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applications. The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corporated in the SEPIC converter possess parasitic resistances. Although ideal components significantly simplifies model development, but neglecting the parasitic effects in models may sometimes lead to failure in predicting first scale stability and actual performance. Therefore, the effects of parasitics have been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for improving the model accuracy, stability, robustness and dynamic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converter. Detail mathematical model of SEPIC converter including inductive parasitic has been developed. The performance of the converter in tracking MPP at different irradiance levels has been analyzed for variation in parasitic resistance. The converter efficiency has been found above 83% for insolation level of 600 W/m2 when the parasitic resistance in the energy storage element has been ignored. However, as the parasitic resistance of both of the inductor has increased to 1 ohm, a fraction of the power managed by the converter has dissipated;as a result the efficiency of the converter has reduced to 78% for the same insolation profile. Although the increasing value of the parasitic has assisted the converter to converge quickly to reach the maximum power point. Furthermore it has also been observed that the peak to peak load current ripple is reduced. The obtained simulation results have validated the competent of the MPPT converter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VOLTAIC (PV) Renewable Energy Systems DC-DC CONVERTER PARASITIC Resistance Maximum Power point Tracking (MPPT) Single ended primary INDUCTANCE CONVERTER (SEPIC)
下载PDF
脂蛋白(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关系及其预后价值 被引量:7
2
作者 赵志英 樊冰 +4 位作者 卜丽萍 钱菊英 王齐兵 葛雷 葛均波 《中国临床医学》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57-759,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评估ACS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测定364例ACS患者、11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以及11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Lp(a)水平;对ACS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 目的:探讨血浆脂蛋白(a)[Lp(a)]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关系及其评估ACS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患者预后的价值。方法:测定364例ACS患者、114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以及115例正常对照者的血Lp(a)水平;对ACS行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的患者随访6个月左右,根据Lp(a)的水平分为两组(A组≥300mg·L^(-1),B组<300mg·L^(-1)).随访有无心脏终点事件、支架内再狭窄及冠脉病变新进展。结果:ACS组Lp(a)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及SAP组(中位数151.2/56.P<(0.001;151.2/70.4.P<0.001);A组心脏终点事件及冠脉病变新进展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28.7% vs 8.8%,P<0.001;25.0% vs 10.1%,P=0.20),但是支架内再狭窄发生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5.9% vs 10.1%,P=0.322)。结论:Lp(a)与ACS的关系密切,而且是支架植入术后心脏终点事件及冠脉病变新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但其与支架内再狭窄无显著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蛋白(a) 再狭窄 主要终点事件
下载PDF
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作用 被引量:4
3
作者 黄文立 王新华 黄莉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26期11-12,共2页
目的对临床生化检验中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临床对两种检验方法进行使用,对比分析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线性浓度。结果在检测结果差异对比中,两种方法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对临床生化检验中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作用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临床对两种检验方法进行使用,对比分析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之间的相关性以及线性浓度。结果在检测结果差异对比中,两种方法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终点在正常浓度下的批内CV和总CV测定要高于原终点法,在异常情况下低于原终点法,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终点法在高浓度测量下其线性浓度测定范围要大于原终点法,两者之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生化高浓度检验中,改良终点法应用优势明显高于原终点法,因此可以对改良终点法进行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终点法 原终点法 生化检验
下载PDF
临床生化检验对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陈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4年第13期108-108,110,共2页
目的:临床分析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分别采用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终点法在批内CV和总CV测定中,... 目的:临床分析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分别采用改良终点法和原终点法,对两种方法进行评价。结果:两种检测方法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终点法在批内CV和总CV测定中,正常浓度下高于原终点法,异常浓度下低于原终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终点法在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应用明显优于原终点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生化检验 改良终点法 原终点法
下载PDF
明晰断头本质,提升工艺管理 被引量:1
5
作者 路红星 《纺织器材》 2022年第4期57-61,共5页
为了有效减少细纱断头,从纱线强力、张力方面分析细纱断头的本质,将原发断头分为细偏支强力弱环断头、卷绕张力断头、慢输张力断头、附入断头4大类;在分析原发断头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避免其产生危害的措施。指出:断头的本质是张力... 为了有效减少细纱断头,从纱线强力、张力方面分析细纱断头的本质,将原发断头分为细偏支强力弱环断头、卷绕张力断头、慢输张力断头、附入断头4大类;在分析原发断头特点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避免其产生危害的措施。指出:断头的本质是张力与强力矛盾的表现,即断面处强力小于作用在该处的张力,要准确判断、辨证施治、精准预防;控制断头的重点是慢输张力断头和附入断头,减少原发断头就能减少次生断头和断头总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纱 原发断头 细偏支强力弱环断头 慢输张力断头 附入断头 卷绕张力断头
下载PDF
吸入氨曲南赖氨酸治疗囊性纤维化肺假单胞菌感染 被引量:1
6
作者 任艳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38-40,共3页
目的评价囊性纤维化(CF)和铜绿假单胞菌(PA)气道感染患者吸入氨曲南赖氨酸(AZL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ZLI用药组给予75 mg AZLI(3次/d,连续28 d)对照组给予5 mg乳糖(3次/d),给药完成后监测14 d。主要观测指标为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改善... 目的评价囊性纤维化(CF)和铜绿假单胞菌(PA)气道感染患者吸入氨曲南赖氨酸(AZL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AZLI用药组给予75 mg AZLI(3次/d,连续28 d)对照组给予5 mg乳糖(3次/d),给药完成后监测14 d。主要观测指标为患者呼吸系统症状改善,其他指标包括肺功能(FEV1)、痰PA密度、非呼吸系统CFQ-R量表改善。监测不良反应。结果经过28 d的治疗,与安慰剂对照组比较,AZLI组平均CFQ-R呼吸评分、FEV1和痰PA密度显著改善。观测到的情绪、呼吸系统症状、体力等明显改善。不良事件伴随CF肺疾病症状。结论合并PA气道感染、中重度肺疾病、近期未应用抗假单孢菌属抗生素或阿奇霉素的CF患者,应用AZLI治疗28 d可明显改善呼吸系统症状和肺功能,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曲南 囊性纤维化 抗生素 假单胞菌 呼吸系统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事件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4
7
作者 叶丽 张建华 +4 位作者 徐岩 陈旭华 伍梦佐 程自平 陈斌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505-507,共3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8-2010年期间324例出院的ACS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清基线non-HDL-C水平对随访期间初级终点事件(全因死亡、...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对2008-2010年期间324例出院的ACS患者进行随访,通过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清基线non-HDL-C水平对随访期间初级终点事件(全因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卒中)及次级终点事件(Ⅳ级心功能衰竭和再血管化治疗)的相关性。结果:①初级终点事件组患者血清non-HDL-C水平高于未发生事件组患者[(3.75±1.12)mmol/L∶(3.07±0.69)mmol/L,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血清基线non-HDL-C对初级终点(OR值2.996,95%CI1.269~7.072,P=0.012)和全因死亡(OR值2.983,95%CI 1.189~7.482,P=0.020)的发生有预测价值,但对次级终点事件的发生无预测价值。结论:血清non-HDL-C对ACS患者初级终点事件及全因死亡的发生有预测价值,可以作为监测ACS预后及指导调脂治疗的重要临床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初级终点事件
原文传递
猪主动脉血管真空冷冻干燥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刘萌芳 陶乐仁 +1 位作者 殷猛 曹清 《工程热物理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42-1145,共4页
本实验在猪主动脉的真空冷冻干燥各过程中,采用了相同的温度设定,但对一次干燥终点使用了不同的判定方法,通过Micro-CT扫描及称重分析,计算失水率、孔隙率、脱水率及力学性能等指标,比较出两种方法对结果造成的不同影响。实现了在现有... 本实验在猪主动脉的真空冷冻干燥各过程中,采用了相同的温度设定,但对一次干燥终点使用了不同的判定方法,通过Micro-CT扫描及称重分析,计算失水率、孔隙率、脱水率及力学性能等指标,比较出两种方法对结果造成的不同影响。实现了在现有的冻干设备及环境下,对一次干燥终点判断的优化方法。该方法很好地解决了冻干过程的管壁皱缩、组织塌陷问题,同时,提高了冻干后猪主动脉的脱水率、孔隙率及复水率,获得了更加良好的生物力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主动脉 一次干燥终点 塌陷 脱水率
原文传递
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9
作者 黄勉君 刘甲兴 +2 位作者 杨聪德 蔡智伟 谢显学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7年第22期4357-4360,共4页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治疗急性左心衰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3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102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记录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结局。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4.3%(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的LVEF值分别为65.22±4.52%和58.20±5.31%,都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5.29±5.14%和45.20±4.89%,且观察组的LVEF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随访6个月的死亡、顽固性缺血、恶性心律失常等近期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为5.9%,对照组为21.6%,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治疗急性左心衰能促进左心室功能的改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近期主要终点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球囊反搏器植入术 急性左心衰 心功能 近期主要终点事件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