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异变”时空下民族“隐言”的表达--以《中国文艺》为中心
1
作者 高姝妮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62-67,共6页
《中国文艺》是沦陷时期北平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自创刊起便以刊载“纯文学”的办刊原则表明了疏离政治的文化立场,从而引起了北平有识文人的关注与认同。他们以此为文学阵地,秉持着民族心绪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间接表明了对日伪政权... 《中国文艺》是沦陷时期北平最有影响的文学期刊,自创刊起便以刊载“纯文学”的办刊原则表明了疏离政治的文化立场,从而引起了北平有识文人的关注与认同。他们以此为文学阵地,秉持着民族心绪发表了大量的文学作品,间接表明了对日伪政权的不满。然而在特殊的政治语境下,欲求文学的自救以重振民族精神,终究举步维艰,于是《中国文艺》以“隐言”的表达策略拓展民族启蒙话语空间,展写有识文人的民族情怀,呈现出民族文学的创作追求。在《中国文艺》所集结的作家的共同努力下,荒芜的北平文坛得到复苏,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北平文坛的民族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民族启蒙 “隐言” 华北沦陷区文学
下载PDF
掌理沦陷区工作:战地党政委员会研究(1939.3-1943.2) 被引量:2
2
作者 汪效驷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71-83,共13页
战地党政委员会是抗战时期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掌理沦陷区工作的党政军联合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抗衡日本的殖民统治和协调战地国共两党两军的关系。战地党政委员会于1939年3月正式成立,到1940年上半年,各战区及边区均设立分会... 战地党政委员会是抗战时期隶属于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的掌理沦陷区工作的党政军联合机构,成立的初衷是为了抗衡日本的殖民统治和协调战地国共两党两军的关系。战地党政委员会于1939年3月正式成立,到1940年上半年,各战区及边区均设立分会。战地党政委员还会同各职能部门组建了一些临时机构。战地党政委员会为了加强对沦陷区的政治控制,致力于基层政权的建设和党务政务的统一,加大文教、宣传工作力度,强化对民众的组织与训练。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抗战形势的变化及工作成效不彰使战地党政委员会草草收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区 战地党政委员会 抗日战争
下载PDF
上海沦陷区青年民众的日常生活评析——以颜滨日记《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为中心
3
作者 刘源 《西部学刊》 2024年第7期63-66,共4页
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沉重打击,处于沦陷区的民众更能体会生活上的艰难与精神上的屈辱。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区青年颜滨的日记《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从青年民众的视角较全面地记叙了沦陷区的日常生活。其文字揭示... 历时十四年的抗日战争使中国人民遭受沉重打击,处于沦陷区的民众更能体会生活上的艰难与精神上的屈辱。抗战时期上海沦陷区青年颜滨的日记《1942—1945:我的上海沦陷生活》从青年民众的视角较全面地记叙了沦陷区的日常生活。其文字揭示出在物质生活条件匮乏的情况下民众生活举步维艰,青年日常休闲及文化活动丰富多样的背后亦凸显出其对未来的迷茫,普通民众虽心存民族大义与反抗,但在高压统治下也只能无奈妥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上海沦陷区 颜滨 日常生活
下载PDF
商人、商团与商业投机——日伪统治时期的南京为个案 被引量:4
4
作者 张福运 谷德润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124-128,137,共6页
沦陷时期南京商人为主导、商团幕后支持的货物囤积、黑市交易、走私贸易、反限价斗争等投机行为,实质为南京商业界与日伪争夺战略物资和自由贸易控制权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对保卫沦陷区人民财产安全和维持民族商业正常运转功不可... 沦陷时期南京商人为主导、商团幕后支持的货物囤积、黑市交易、走私贸易、反限价斗争等投机行为,实质为南京商业界与日伪争夺战略物资和自由贸易控制权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不仅对保卫沦陷区人民财产安全和维持民族商业正常运转功不可没,且从不同层面冲击了日伪物资统制体系,加速了其经济基础崩溃的步伐。所以抗日战争是一场真正的全民动员,未沦为汉奸和屈服殖民统治淫威的中国人,都对这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业投机 物资统制 沦陷区
下载PDF
八年沦陷期间北平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被引量:2
5
作者 孙冬虎 王均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2-80,共9页
以档案、统计数据、地图及其他历史文献材料为依据 ,研究八年沦陷期间北平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重点讨论城市人口 (包括市民与侨民 )的数量增减、地域分布特征及其历史、经济背景 ,分析在日本侵略与殖民政策之下初步实施《北京都市计划... 以档案、统计数据、地图及其他历史文献材料为依据 ,研究八年沦陷期间北平城市地域结构的变化 ,重点讨论城市人口 (包括市民与侨民 )的数量增减、地域分布特征及其历史、经济背景 ,分析在日本侵略与殖民政策之下初步实施《北京都市计划大纲》对城市建筑、功能区和城市设施建设所产生的影响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年沦陷 城市地域结构 北平 人口数量 人口分布 城市建筑 城市设施
下载PDF
抗战时期沦陷区城市青年的生存与心态——以北平、上海两位青年的日记为例 被引量:10
6
作者 李秉奎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9-93,共5页
学术界对沦陷区民众史的考察,部分存在研究对象"客体化"的倾向。《北平日记》和《1942-1945:我的沦陷生活》,系沦陷区青年的两部私密日记,堪称部分扭转过度依赖档案文书倾向的一手史料。这两部日记证示,对以求得基本生存为条件的底... 学术界对沦陷区民众史的考察,部分存在研究对象"客体化"的倾向。《北平日记》和《1942-1945:我的沦陷生活》,系沦陷区青年的两部私密日记,堪称部分扭转过度依赖档案文书倾向的一手史料。这两部日记证示,对以求得基本生存为条件的底层社会来说,生活上的妥协是沦陷区外部环境的产物,内心的反抗却是永恒的民族情感底色。"南下"或"到内地去",是他们情感世界的精神追求,而留守在沦陷区艰难度日,却是物质世界困顿的无奈之举。二者间难以调适,体现了其在沦陷区的生存艰辛和内心痛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沦陷区 青年 社会生活
下载PDF
日伪时期江南沦陷区的职业教育概述 被引量:3
7
作者 谢涛 周竞风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3-76,共4页
沦陷区的职业学校是日伪奴化教育的重要基地。日伪在江南沦陷区不仅兴建和恢复了一部分职业学校,而且制定颁布了一系列的职业教育法规和政策。他们希望对江南沦陷区的职业教育发展进行严密控制,极力在职业学校中推行其奴化教育。
关键词 日伪 江南沦陷区 职业教育 奴化教育
下载PDF
沦陷语境中的民族意识与文化坚守——编辑者对《万象》影响的考察 被引量:2
8
作者 冯昊 史育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66-73,共8页
《万象》的两任主要编辑人陈蝶衣与柯灵,以各自不同的编辑方式,表达了同样的编辑思想———有意识地在编辑中体现出延续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并不同程度地宣扬人们的反抗精神与民族意识。在侵略者与卖国者共谋文化垄断的沦陷区,《万象》以... 《万象》的两任主要编辑人陈蝶衣与柯灵,以各自不同的编辑方式,表达了同样的编辑思想———有意识地在编辑中体现出延续民族文化的自觉性,并不同程度地宣扬人们的反抗精神与民族意识。在侵略者与卖国者共谋文化垄断的沦陷区,《万象》以其严肃的编辑态度与灵活的编辑方式,在日伪严密文网中建构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呼吸空间。《万象》编辑者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坚持和坚强不屈的意志为《万象》赢得了民族文化"堡垒掩体"的声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沦陷区 编辑 《万象》 民族意识 文化坚守
下载PDF
东北流亡文学与沦陷区文学比较研究(1931—1945年) 被引量:2
9
作者 范庆超 于静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17-120,共4页
抗战时期(1931—1945年)的东北作家文学,存在着"流亡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两支流脉。面对中华民族被欺凌的历史事实,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表现出共同的反帝诉求,但由于他们分别身处不同的政治环境,其反帝表达又... 抗战时期(1931—1945年)的东北作家文学,存在着"流亡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两支流脉。面对中华民族被欺凌的历史事实,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表现出共同的反帝诉求,但由于他们分别身处不同的政治环境,其反帝表达又有直抒胸臆和隐晦曲折之别。对于五四文学的另一大传统——反封建主题,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的开掘路径也并非一致。在作品的题材处理上,东北流亡作家和沦陷区作家基于各自的创作语境、阅历心态、政治理解等因素,对于战争、乡土、胡子、工人和知识分子进行了角度不同的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1931-1945年 东北流亡作家 东北沦陷区作家 创作比较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日伪在湖北沦陷区的文化控制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泰山 《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30-34,共5页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后,立即开展“枪后工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湖北沦陷区实行全面的控制,以图达到长期有效占领的目的。本文集中论述了日伪在湖北沦陷区实行“一体两冀多辅”的文化控制模式———通过建立宣传机构、创... 1938年10月日军攻占武汉后,立即开展“枪后工作”,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对湖北沦陷区实行全面的控制,以图达到长期有效占领的目的。本文集中论述了日伪在湖北沦陷区实行“一体两冀多辅”的文化控制模式———通过建立宣传机构、创办报刊、设立放送局、限制言论自由等手段,实现对舆论阵地的控制;通过建立教育行政机构、兴办学校、培训师资、强制推行日语、更换删改教科书等手段,实施奴化教育,控制教育阵地,以图达到“文教虏其人”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北 沦陷区 日伪 文化
下载PDF
沦陷语境中的民族意识——编辑者对《中国文艺》影响的考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冯昊 史育婷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1期67-75,共9页
《中国文艺》是华北沦陷区具有"日伪"背景的一份重要的文艺期刊,由于几任编辑的共同努力,通过栏目设置、内容甄选等手段以及其他编辑技巧,大力在期刊上推广中国文化,流露出深沉的民族意识。从刊物的内容来看,《中国文艺》的... 《中国文艺》是华北沦陷区具有"日伪"背景的一份重要的文艺期刊,由于几任编辑的共同努力,通过栏目设置、内容甄选等手段以及其他编辑技巧,大力在期刊上推广中国文化,流露出深沉的民族意识。从刊物的内容来看,《中国文艺》的编辑们还是坚守住作为中国人所应具有的良知,他们以事实为语言,阐明了他们在逆境中坚守民族文化的立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艺》 民族意识 编辑 沦陷区
下载PDF
论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化的作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惠康 《学术交流》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72-174,共3页
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文化是抗日战争中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国文化的策源地,对全国各地抗战文化的生成、兴盛起了积极的作用。沦陷区文化界,以救亡文学、救亡戏剧、救亡电影、救亡音乐等为热点的文化活动如火如荼,深深地鼓舞着... 抗战时期的沦陷区文化是抗日战争中整个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全国文化的策源地,对全国各地抗战文化的生成、兴盛起了积极的作用。沦陷区文化界,以救亡文学、救亡戏剧、救亡电影、救亡音乐等为热点的文化活动如火如荼,深深地鼓舞着全国文化界,她的发展,为全国抗战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精神基础。建立文化界的统一战线组织,坚持抗战文化面向人民大众,激励民众的抗战热情,提高民众的觉悟,为全国提供了文化为抗战服务的经验和样板。撤离沦陷区的文化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后,成为推动各地抗战文化事业的主力军和"领头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沦陷区 文化
下载PDF
日伪新民会与华北沦陷区的奴化教育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琪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45-49,共5页
新民会是日本侵略军在华北沦陷区建立的一个政治组织,是华北日军进行殖民统治和"思想战"的工具。新民会在沦陷区建立起了以宣传"新民思想"、"中日亲善"、复古、反共为主要内容,以青少年为主要实施对象,... 新民会是日本侵略军在华北沦陷区建立的一个政治组织,是华北日军进行殖民统治和"思想战"的工具。新民会在沦陷区建立起了以宣传"新民思想"、"中日亲善"、复古、反共为主要内容,以青少年为主要实施对象,以学校教育、社会教育、青少年训练为主要方式的奴化教育网,对整个沦陷区人民进行奴化教育。其奴化教育手段多样、身心并重,给沦陷区人民造成极大伤害,也给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带来极恶劣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民会 奴化教育 青少年训练 华北沦陷区
下载PDF
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留日学生群体的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魏善玲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第1期46-53,共8页
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伪政权为培养奴化人才,积极推行留日教育,留日学生的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就留学前的学历背景来看,普通留学生应具备高级中学毕业或同等及以上学历;就留学地区而言,真正出国留学的基本都是到日本;在留日人数方面... 抗战时期,东北沦陷区伪政权为培养奴化人才,积极推行留日教育,留日学生的结构也呈现出一定的特点:就留学前的学历背景来看,普通留学生应具备高级中学毕业或同等及以上学历;就留学地区而言,真正出国留学的基本都是到日本;在留日人数方面,抗战时期留日学生总数在一万人左右;从留学科目来看,学习医、工、理、商和师范科的人数相对较多;就留日学校而言,大多数留学生都能进入日本专科以上学校就读;在留学经费方面,虽然补助费名目繁多,但自费生仍占多数,公、自费生比例约为1∶2.5;从留学生性别来看,女性留学生相对较少,男女比例约为6.5∶1;就留学生籍贯而言,留日人数最多的是奉天省,其次是吉林省、关东州、滨江省和锦州省等日伪统治的重点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东北沦陷区 留日学生
下载PDF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战区教育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昊 柴懿 《宜宾学院学报》 2016年第8期111-118,共8页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沦陷区教育工作。战教人员在艰苦与危险环境下利用各种灵活方式反对奴化教育,与日伪争夺教育权,为持久抗战做出了贡献与牺牲。同时,基层战教人员配合各招致站将大批沦陷区失学失业...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教育部成立了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统筹沦陷区教育工作。战教人员在艰苦与危险环境下利用各种灵活方式反对奴化教育,与日伪争夺教育权,为持久抗战做出了贡献与牺牲。同时,基层战教人员配合各招致站将大批沦陷区失学失业的知识青年送赴后方学习、工作,国民政府为战区招致青年提供了较为良好的学业、就业保障。以教育部战区教育指导委员会为核心机构推行的战区教育工作,在避免民族文化弦歌断绝、坚持持久抗战和维系沦陷区青年的爱国热情与民族意识所做出的努力是值得记录与肯定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区教育 沦陷区 战区失学失业青年招致
下载PDF
抗战时期沦陷区殖民文化建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方艳华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4-139,共6页
抗战时期的殖民文化是日伪在殖民体制下对沦陷区现存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重新认识与整合而形成的。民族文化方面,重点对传统儒家文化及中日关系史进行了创造性"发明"。外来文化方面,激烈排斥资本主义文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 抗战时期的殖民文化是日伪在殖民体制下对沦陷区现存的各种文化资源进行重新认识与整合而形成的。民族文化方面,重点对传统儒家文化及中日关系史进行了创造性"发明"。外来文化方面,激烈排斥资本主义文化和以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共产主义文化,而对宗主国日本的文化则进行了全盘美化。最终,日伪建构起来的殖民文化在民族性上遭到异化扭曲,缺乏自己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时代性上打上殖民烙印,被日本自认为优秀的文化所统率和局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沦陷区 殖民文化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沦陷区的奴化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洪成 张华 《衡水学院学报》 2008年第2期94-102,共9页
日本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实施了彻底的奴化教育。教育行政制度和组织管理体现了日伪教育管理的奴化本质。伪教育行政机构及其教育行政制度将教育工作纳入殖民地教育的轨道;奴化教育管理体系及其配套措施将奴化教育落实到了实际的教育工作中。
关键词 抗日战争 沦陷区 教育行政 教育管理
下载PDF
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范式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3
18
作者 逄增玉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6期5-15,2,共11页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 中国现代文学史的著述日益繁多,但真正自成体系、有价值和特色的只占少数。中国现代文学史书写,要把港台文学和沦陷区文学、以及少数民族文学和女性文学有机融入文学史,而不是硬性地作为板块嵌入。在价值观与历史观上,应该真正贯彻历史主义原则,尽可能呈现历史的原生态,并以开放现代的、具有普泛价值的人性观念和世界文学的普遍原则作为价值标准。在历史与逻辑的关系中,要处理好困扰在文学史写作中的经典与非经典、主流与支流、现象与本质、规律与非规律、进化与非进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现代文学 书写范式 港台文学 沦陷区文学 少数民族文学 女性文学
下载PDF
抗战时期沦陷区文化的特点——奴化思想教育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惠康 《中南林学院学报》 CSCD 2004年第3期123-126,共4页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使文化为侵华战争服务,在沦陷区实施的奴化思想教育,是一种具有欺骗性、侵略性、组织性和高度的垄断性等特点的文化现象。奴化思想教育不仅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而且在物质上对我国教育硬件设施...  抗战时期,日本帝国主义为了使文化为侵华战争服务,在沦陷区实施的奴化思想教育,是一种具有欺骗性、侵略性、组织性和高度的垄断性等特点的文化现象。奴化思想教育不仅在精神上摧残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而且在物质上对我国教育硬件设施进行损坏。其实质是日本"兴亚院"文化部进行的一场"教育一体化"的政治阴谋,是一种思想渗透和文化侵略,这种侵略比其政治、经济、军事上的侵略更为疯狂、残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近现代史 日本帝国主义 沦陷区 奴化教育 民族意识
下载PDF
日本侵华时期河北沦陷区的教师教育 被引量:1
20
作者 吴洪成 钱露 《衡水学院学报》 2012年第3期88-93,共6页
日本侵华时期,对河北沦陷区实施殖民奴化教育,其中在河北沦陷区推行的教师教育是其实施奴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伪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详细地规定了教师教育制度,并对教师队伍进行清理、整顿,对教师实施奴化管理。但... 日本侵华时期,对河北沦陷区实施殖民奴化教育,其中在河北沦陷区推行的教师教育是其实施奴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日伪制定了一系列有关教师教育的方针政策,详细地规定了教师教育制度,并对教师队伍进行清理、整顿,对教师实施奴化管理。但是,广大爱国教师并未屈服,他们利用一切时机开展反奴化教育的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侵华时期 河北沦陷区 教师教育 奴化管理 反奴化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