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铜礼器与礼乐制度的历史沿革 被引量:5
1
作者 连秀丽 《北方论丛》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共5页
礼器是西周统治者在举行礼典时的礼仪器具,是礼制的物质形象载体和文化象征。礼乐制度的历史变革外在体现为礼器的变化。礼器体制的沿革蕴含着丰富的礼制内涵。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是礼乐体制从建立成熟到衰退崩溃的整个历史时段。“器以... 礼器是西周统治者在举行礼典时的礼仪器具,是礼制的物质形象载体和文化象征。礼乐制度的历史变革外在体现为礼器的变化。礼器体制的沿革蕴含着丰富的礼制内涵。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是礼乐体制从建立成熟到衰退崩溃的整个历史时段。“器以藏礼”,“礼”内涵的变化即礼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周礼制 新声
下载PDF
以《晋故中书侍郎荀岳墓志》为中心考析西晋社会礼俗 被引量:1
2
作者 张敏波 刘锋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5期97-100,共4页
依据西晋人的取名礼俗与族属谱系,可以推证出荀岳家族墓志中子嗣生卒年月、仕宦履历及姻亲谱系。墓志记载了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的丧葬礼俗,是家谱在墓志中的再现。墓志文本范式反映出家族兴衰荣辱与当时社会礼俗之间的文化同构... 依据西晋人的取名礼俗与族属谱系,可以推证出荀岳家族墓志中子嗣生卒年月、仕宦履历及姻亲谱系。墓志记载了生前聚族而居,死后聚族而葬的丧葬礼俗,是家谱在墓志中的再现。墓志文本范式反映出家族兴衰荣辱与当时社会礼俗之间的文化同构。聚族附葬习俗,体现出附葬者与墓主人之间、生者与死者之间的一种亲族同门情义的认同。墓志中的拜时妇、三日妇之婚俗,突破了"周公六礼"之约束,在西晋社会动荡的背景之下,有利于家嗣的传衍,是合乎现实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晋 荀岳 墓志 礼俗
下载PDF
商纣俎醢侯伯新证 被引量:2
3
作者 王晖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18,共5页
战国秦汉时的文献中常言商王纣脯醢俎杀诸侯方伯 ,并认为这是周武王兴兵讨伐、商纣亡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古今不少学者对此多有怀疑。今地下出土的晚商金文及殷墟甲骨文资料可证商纣俎醢酋长侯伯并祭祀先王完全是历史事实。从殷墟卜辞看 ... 战国秦汉时的文献中常言商王纣脯醢俎杀诸侯方伯 ,并认为这是周武王兴兵讨伐、商纣亡国的一个主要原因。古今不少学者对此多有怀疑。今地下出土的晚商金文及殷墟甲骨文资料可证商纣俎醢酋长侯伯并祭祀先王完全是历史事实。从殷墟卜辞看 ,商代从武丁起以人为牲的情况呈递减趋势。商纣俎醢酋长侯伯不是个人品质性格问题 ,而是殷人文化习俗观念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代 商纣 人牲制 殷礼习俗
下载PDF
《诗经》东门恋歌与周代礼俗 被引量:2
4
作者 董雪静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658-663,共6页
《诗经》中以“东门”为题的5首恋歌生动地再现了当时青年男女恋爱交往的情形和“东门”聚会的社会习尚,这一现象的出现一方面与周民族作为古老农业民族而产生的朝日典礼相关,另一方面也是周代春季“会男女”之礼与民间习俗相渗透的结果。
关键词 诗经 东门恋歌 周代礼俗
下载PDF
周代社会用玉礼俗综述
5
作者 王启敏 叶颖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9年第10期138-141,共4页
周人用玉的情况很普遍,用法多种多样,有很多礼俗规矩,大致表现在如下方面:周天子赐命诸侯时颁赐介圭作为朝见的信物,称为“命圭”;周人佩玉既是为了装饰美,也可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情人之间、夫妻之间常以赠玉来表达情意;诸侯见面时... 周人用玉的情况很普遍,用法多种多样,有很多礼俗规矩,大致表现在如下方面:周天子赐命诸侯时颁赐介圭作为朝见的信物,称为“命圭”;周人佩玉既是为了装饰美,也可以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情人之间、夫妻之间常以赠玉来表达情意;诸侯见面时以玉作为会见礼物,表达友好,称为“授玉”;辞玉是诸侯之间聘礼中的一种仪节;贵族见面时必执物(即“贽”)以表达诚意,所执之物是等级和身份的象征,而且男女不同贽,其中执玉者为贵;周人用玉来祭祀,祭天神陈列玉于祭台,祭地神则埋玉于地下,祭水神则将玉沉于水中,等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代 用玉 礼俗 综述
下载PDF
诗经所见周代礼俗与关中西部人文资源开发论纲
6
作者 王渭清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27-29,共3页
关中西部是周文化的发祥地,而作为周代礼乐文化载体的《诗经》所反映的周代民俗风情、民族文化性格,在关中西部民间有大量的遗存;将这些文化遗存进行发掘和批判清理,不但对西部人文资源起到保护作用,也对于实现关中西部人的现代转型、... 关中西部是周文化的发祥地,而作为周代礼乐文化载体的《诗经》所反映的周代民俗风情、民族文化性格,在关中西部民间有大量的遗存;将这些文化遗存进行发掘和批判清理,不但对西部人文资源起到保护作用,也对于实现关中西部人的现代转型、进而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周代礼俗 关中西部 人文资源开发
下载PDF
“庶人驾一”问题初探
7
作者 周新芳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53-59,共7页
因古《逸礼·王度记》有"庶人驾一"的记载,《尚书大传》说"庶人单马木车",考古发掘中也有个别一马配一车的现象,以致古今学者认定两周时期存在着庶人一马驾车的礼俗。其实,仔细考察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可知:首... 因古《逸礼·王度记》有"庶人驾一"的记载,《尚书大传》说"庶人单马木车",考古发掘中也有个别一马配一车的现象,以致古今学者认定两周时期存在着庶人一马驾车的礼俗。其实,仔细考察文献记载和考古资料可知:首先从当时车子自身特点来看,一马不可能驾车;其次从社会历史的发展阶段看,不具备庶人驾车的条件。考古所见的庶人车马坑,年代皆在战国之后,并且都是双马驾车,故上村岭虢国墓地的一车配一马不属于正常现象。新疆和内蒙古岩画中也有一马配一车的画面,其突出的仍然是两轭,即二马驾车。古人认定的驾一之车——安车,是汉代的双辕马车。这些都说明两周时期不可能存在"庶人驾一"的驾马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逸礼·王度记》 “庶人驾一” 庶人徒行 周代礼俗 汉代安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