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集体记忆与历史重述——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跃力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CSSCI 2024年第1期129-139,共11页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蔚为大观,构成现代中国不容忽略而又意味深远的文化景观。其重构历史的强烈意图,与当下政治生态、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使其足以作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记忆的转向”的典型样本。左翼作家通过个人...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蔚为大观,构成现代中国不容忽略而又意味深远的文化景观。其重构历史的强烈意图,与当下政治生态、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使其足以作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记忆的转向”的典型样本。左翼作家通过个人史、“左联”史和左翼文学史的叙述,完成形象重塑、身份认同、重构历史、接续传统等多种意图,充分体现话语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左翼文学”回忆对社会框架十分依赖,呈现出明显的“集体记忆”特征,打上了社会主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深深印记,但“个体记忆”又常常逸出“社会框架”,对集体记忆构成冲击与反抗,使得左翼作家的回忆呈现出微妙的张力。然而无论如何,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都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深度影响了我们对左翼文学的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左翼作家 集体记忆 历史重述
下载PDF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共产主义观念复兴”的四条进路及其批判
2
作者 谢昌飞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1,共10页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一个重要的思想倾向就是“共产主义观念的复兴”,主要体现出四条思想进路,即把共产主义视为柏拉图式先在性理念和康德意义上的调节性理念的理念化倾向;把共产主义视为反对现实矛盾的社会对抗运动的现实化倾向;把共产主...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一个重要的思想倾向就是“共产主义观念的复兴”,主要体现出四条思想进路,即把共产主义视为柏拉图式先在性理念和康德意义上的调节性理念的理念化倾向;把共产主义视为反对现实矛盾的社会对抗运动的现实化倾向;把共产主义视为全球化和信息化发展阶段中所凸显的共同性趋势的内在化倾向;把共产主义视为以审美变革为基础的感性化倾向。这四种进路一方面体现出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学者在新条件下寻求新的革命主体和革命策略的尝试和努力,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思考共产主义的基本观点、基本立场和基本态度的曲解和误解。总结、反思当代西方激进左翼共产主义观念复兴中的趋向,以唯物史观基本立场、观点、方法对其展开批判,能够为我们在当代条件下更好认识共产主义提供一定的思想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西方激进左翼 共产主义观念复兴 四条进路
下载PDF
革命、无产阶级、大众化——论左翼文艺运动三个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
3
作者 周建华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49-356,共8页
“革命”“无产阶级”“大众化”是左翼文艺运动三大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生动地反映了从革命文学论争到文艺大众化讨论进程中的左翼文艺运动历史风貌,对于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范型作用。“革命”竖起了左翼文艺的... “革命”“无产阶级”“大众化”是左翼文艺运动三大关键词。这三个关键词生动地反映了从革命文学论争到文艺大众化讨论进程中的左翼文艺运动历史风貌,对于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的形成与发展起到了范型作用。“革命”竖起了左翼文艺的道德标杆,确立了革命文学生存与发展的伦理优势;“无产阶级”标明了左翼文艺的意识形态属性,明确了革命文学的主体及思想立场;“大众化”初步型构了无产阶级文艺范式,解决了革命文学发展的基本路径与方法。“革命”“无产阶级”“大众化”以其不可分割的逻辑关系形象地演绎了中国现代无产阶级文学形成的关键历史进程,揭示了无产阶级文学最终走向胜利的历史必然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命 无产阶级 大众化 逻辑关系 左翼文艺运动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中国内地左翼话语中的台湾地区革命探析
4
作者 陈忠纯 杨鹏慧 《台湾研究集刊》 CSSCI 2024年第1期107-124,共18页
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人对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地区同胞命运的日益关切,内地报刊发表的涉台文章数量不断增多。这些文章不仅深度有明显提升,形式也更加多样,还出现了不少小说、话剧等体裁的作品。涉台的文学类作品,大多具有明显的左翼倾向... 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人对日本殖民统治下台湾地区同胞命运的日益关切,内地报刊发表的涉台文章数量不断增多。这些文章不仅深度有明显提升,形式也更加多样,还出现了不少小说、话剧等体裁的作品。涉台的文学类作品,大多具有明显的左翼倾向,背后还可见中共及左联的影响。中共延续了大革命时期对台湾地区革命的关心,除了指导台共的成立,还体现在左联为首的左翼作家对台湾地区革命的书写上。内地左翼文坛以“阶级斗争”为基调,关注台湾地区工农阶级的命运前途,丰富了中国内地的涉台书写与关注视角。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内地左翼响应中共组建抗日统一战线的号召,淡化话语中的“阶级斗争”色彩,以“弱小民族”为话语桥梁,在阶级与民族之间架起了书写台湾地区革命的新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地左翼 台湾地区革命 弱小民族 联合抗日
下载PDF
左翼文学学术研究的当代应用价值及其实现路径 ——评俞王毛《中国左翼文学演进过程研究(1923—1949)》
5
作者 周海琳 《南昌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49-54,共6页
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对学术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应在学理探索外,尽力彰显应用价值,为发展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相关方面提供经验借鉴,合力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俞王毛博士的学术专著《中国左翼文学演进过... 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呼唤对学术研究提出了新要求。人文学科学术研究应在学理探索外,尽力彰显应用价值,为发展变化中的当代社会相关方面提供经验借鉴,合力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俞王毛博士的学术专著《中国左翼文学演进过程研究(1923—1949)》不仅从学理层面整体关注“过去时”的左翼文学本身,描绘左翼文学演进镜像、探析左翼文学现实主义来源、勾画左翼文化运动旗手“鲁迅形象”,也在应用层面实践其当代价值,是对新时代学术研究新要求的积极回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科 左翼文学 学术研究 应用价值
下载PDF
佚文《新舞台的角色》和北平时期的孙犁
6
作者 张占杰 《石家庄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新舞台的角色》发表在天津1934年11月12日、15日、20日的《益世报》第14版上,是孙犁的佚文。它与《北平的地台戏》一起,开启了孙犁对话剧大众化问题的思考。这篇特写对进步话剧演员进行了介绍,突出了他们鲜明的时代特征:个性张扬、演... 《新舞台的角色》发表在天津1934年11月12日、15日、20日的《益世报》第14版上,是孙犁的佚文。它与《北平的地台戏》一起,开启了孙犁对话剧大众化问题的思考。这篇特写对进步话剧演员进行了介绍,突出了他们鲜明的时代特征:个性张扬、演技精湛、多才多艺,是真正为民众、为艺术献身的艺术家,与旧戏演员有着本质的区别。北平时期的孙犁,关注时代进步、追踪文艺新潮,所写文章显示了他作为一个左翼文艺青年的特质。在以后的革命和文学生涯中,这种特质若隐若现,最终铸就了一个独特的孙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 《新舞台的角色》 佚文 左翼文艺青年
下载PDF
非裔美国左翼文学发展历史的启示与思考
7
作者 王卓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20-36,111,共18页
在21世纪的今天回溯非裔美国左翼文学,重新思考非裔美国左翼文学遗产、考察其成就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非裔美国文学和社会化创作倾向显著的左翼文学之间具有天然的内在契合性。非裔美国左翼文学努力实现与马克思主义的接轨,把种族意识... 在21世纪的今天回溯非裔美国左翼文学,重新思考非裔美国左翼文学遗产、考察其成就与影响具有重要意义。非裔美国文学和社会化创作倾向显著的左翼文学之间具有天然的内在契合性。非裔美国左翼文学努力实现与马克思主义的接轨,把种族意识提升到阶级意识的高度,更为集中地体现了左翼文学的精神实质。在一定程度上,非裔美国文学的发展史同时也是一部黑人政治权力的斗争史。非裔美国左翼文学一个重要成就是形成了非裔美国文学中抗争的、革命的文学传统。而这一文学传统不但成为非裔美国文学的重要美学特征,而且也深刻地影响着美国文学的整体样貌和诸多文学流派的精神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裔美国左翼文学 艺术成就 政治影响 研究动态 批评转向
下载PDF
西方左翼数字社会主义理论:动力、特征与抗争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泉 杜敏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0-147,共8页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不断进步的数字化科技,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其中数字社会主义的出现集中体现了当代西方左翼对资本主义历史变革的乐观精神。广义的数字社会主义既包括凯文·凯利提出的狭义“数字社会主义”,也包括赛... 21世纪以来,伴随着不断进步的数字化科技,社会主义理论出现了新的发展动向,其中数字社会主义的出现集中体现了当代西方左翼对资本主义历史变革的乐观精神。广义的数字社会主义既包括凯文·凯利提出的狭义“数字社会主义”,也包括赛博共产主义、交往社会主义、平台社会主义等其他类型。尽管各种数字社会主义类型的理论内涵不完全相同,但其中却蕴含了共同的理论要素。数字社会主义在理论主题选择、发展逻辑构建、理论向实践转变等方面表达了西方左翼的理论智慧和批判态度,同时又反映出他们有别于科学社会主义在社会变革中所具有的勇气与斗争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社会主义 西方左翼 资本主义批判
下载PDF
民族意识的声音传达:中国早期发声电影的国家观念建构
9
作者 李晓红 张仕林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7-94,共8页
有声电影尚未传入时,其技术与理念便在中国产生了反响。青年会外籍干事在众多城市的有声电影演讲及商业影院外国有声电影放映逐渐普及,有声片中的民族语言问题逐渐提上议程。在基于国语的有声电影创作实践中,左翼电影人发挥了积极作用,... 有声电影尚未传入时,其技术与理念便在中国产生了反响。青年会外籍干事在众多城市的有声电影演讲及商业影院外国有声电影放映逐渐普及,有声片中的民族语言问题逐渐提上议程。在基于国语的有声电影创作实践中,左翼电影人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同时期的国语教育运动共同成为语言现代化、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语片与方言电影的冲突实际反映的是近现代中国电影民族性、国际性、地方性间的矛盾,此问题的解决成为国语占据有声电影主导权并构建民族国家观念的过程与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早期电影 有声电影 国语教育 民族国家观念 左翼电影
下载PDF
论洪深左翼电影剧作中的家国情怀与诗意现实主义——兼论中国左翼电影的现实主义问题
10
作者 李亚 欧孟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5-124,共10页
洪深左翼时期的电影剧作实现了由家庭伦理向国家民族情怀的转变,其表述方式采用了诗意现实主义,文本上呈现出一幅山河破碎、家庭兴衰、人事沧桑的变幻图景,隐含着对新时代主体力量的呼喊与期待。由洪深左翼电影剧作中的诗意现实主义可... 洪深左翼时期的电影剧作实现了由家庭伦理向国家民族情怀的转变,其表述方式采用了诗意现实主义,文本上呈现出一幅山河破碎、家庭兴衰、人事沧桑的变幻图景,隐含着对新时代主体力量的呼喊与期待。由洪深左翼电影剧作中的诗意现实主义可以自然延伸到左翼电影中的现实主义问题。而中国左翼电影中的现实主义不但与同时期好莱坞电影以及欧洲电影中的现实主义存在着巨大差异,而且它与左翼电影剧作中的现实主义亦非同一所指。即便同为左翼剧作家,其剧作中的现实主义风格也存在较大差异。由此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对1930年代中国左翼电影中的现实主义问题加以检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深 左翼电影剧作 家国情怀 诗意现实主义 民族主义
下载PDF
自由主义文人对左翼作家的审视--以徐志摩和邵洵美的《珰女士》为中心
11
作者 余凡 卫俐米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52-59,共8页
由自由主义文人徐志摩创作、邵洵美续作的小说《珰女士》以“左联五烈士”之一--胡也频被捕、营救和牺牲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并对丁玲、沈从文等文坛著名文人故事加以融入和演绎。这部小说体现出自由主义文人对左翼作家人道... 由自由主义文人徐志摩创作、邵洵美续作的小说《珰女士》以“左联五烈士”之一--胡也频被捕、营救和牺牲这一真实的历史事件为故事背景,并对丁玲、沈从文等文坛著名文人故事加以融入和演绎。这部小说体现出自由主义文人对左翼作家人道主义层面的同情、意识形态维度的质疑及爱国主义立场下的理解。《珰女士》作为徐志摩创作的重要小说,不仅是全面认识徐志摩不可或缺的一部作品,亦是洞悉20世纪30年代文坛与文学思潮的重要窗口。《珰女士》的成书背景、故事影射及背后创作动机,反映出30年代自由派知识分子因启蒙话语的失落、政治身份的错位和社会地位的边缘化而产生的信仰危机和生存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珰女士》 徐志摩 邵洵美 左翼思潮 爱国主义
下载PDF
西方左翼学者对文化帝国主义批判的三重维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向玉珍 焦恒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6期43-49,共7页
西方左翼学者主要从“文化霸权”“民族文化”“大众文化”三重维度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批判。首先,阐述资产阶级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明确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其次,分析资本主义殖民统治下的殖民地本土文化... 西方左翼学者主要从“文化霸权”“民族文化”“大众文化”三重维度对文化帝国主义进行批判。首先,阐述资产阶级市民社会与政治社会的关系,明确资本主义“文化霸权”的意识形态领导权问题;其次,分析资本主义殖民统治下的殖民地本土文化边缘化现象,谴责了殖民主义文化渗透所引发的民族文化生存与民族文化认同等系列问题;最后,揭露资本逻辑操控下被标准化和泛娱乐化的大众文化生产异化危机,挖掘出文化帝国主义的资本增殖逻辑本质。西方左翼学者在批判文化帝国主义的同时,因种种因素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原则、方法的偏离或对资本主义的暧昧态度,从而使他们的理论存在一定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学者 文化帝国主义 意识形态安全
下载PDF
《泰东日报》与左翼文学思潮在大连的早期传播
13
作者 邬文博 陈迪强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7期36-41,共6页
《泰东日报》是日本侵占大连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中文报纸。该报前期在有亲中倾向的金子平吉及资深革命党人傅立鱼主持时期,有一定的办报独立性,于1919年至1928年间刊(转)载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及苏俄社会主义思潮的文章,表现出同情左... 《泰东日报》是日本侵占大连时期影响最为广泛的中文报纸。该报前期在有亲中倾向的金子平吉及资深革命党人傅立鱼主持时期,有一定的办报独立性,于1919年至1928年间刊(转)载大量介绍马克思主义以及苏俄社会主义思潮的文章,表现出同情左翼的立场。《泰东日报》对左翼思潮的传播与新文学密切相关,如对中国早期左翼思想先锋李大钊、陈独秀、瞿秋白多有关注,还登载了如沈雁冰、田汉、沈泽民、蒋光慈等人的左翼文学理论及作品。其对左翼文学思潮的刊载理论与创作并重,且时间与关内近乎同步。左翼文学思潮在大连地区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反殖民意义,不仅及时地为大连人民传递了最新文坛动态,其中所蕴含的反帝思想更为大连的左翼反抗运动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与精神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连 《泰东日报》 左翼文学 传播
下载PDF
论中国左翼电影中的女性婚恋观(1932−1937)
14
作者 高心怡 殷昭玖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24-129,共6页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以现实主义的创作在时代的诉求中掀起了中国电影发展的革新运动,改变了中国电影业的总体面貌。本文回溯历史,选取1932年−1937年的部分左翼电影作品,依托其中不同的女性镜像,旨在探析传统社会女性不平等婚恋... 20世纪30年代的左翼电影运动,以现实主义的创作在时代的诉求中掀起了中国电影发展的革新运动,改变了中国电影业的总体面貌。本文回溯历史,选取1932年−1937年的部分左翼电影作品,依托其中不同的女性镜像,旨在探析传统社会女性不平等婚恋状况的根源、其主体意识觉醒下的新婚恋观的萌生以及在革命意识形态询唤下轻爱情重革命的感召形象,以此发掘左翼电影运动及电影文本的现实美学意义与时代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电影运动 女性婚恋观 电影文本
下载PDF
外伤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发肺栓塞合并髂静脉压迫综合征法医学鉴定1例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巨臣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45-148,共4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道路交通事故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外伤、手术及术后制动可引起血流减慢、血液凝固性增高,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而自身病变也可以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利因素,但是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往往会被忽略...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道路交通事故损伤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外伤、手术及术后制动可引起血流减慢、血液凝固性增高,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常见的继发性危险因素。而自身病变也可以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利因素,但是在司法鉴定过程中往往会被忽略。本文通过1例外伤后左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伴发肺栓塞合并自身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的案例,从病因机制、病程转归、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等方面分析交通事故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关系,为法院审理民事赔偿案件、化解社会矛盾提供更有效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下肢深静脉血栓 法医临床学 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肺栓塞 因果关系
下载PDF
1932—1937年“左翼影评人”群体探析
16
作者 张晶宇 贾亚蕊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179,共8页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电影运动的深入发展,“左翼影评人群体”从无到有,迅速崛起。部分受党指派的中共党员、左翼戏剧工作者及进步知识青年基于地缘结构、学缘路径的联结,业缘路径的支撑及政治主张的趋同等多重因素的影... 20世纪30年代,随着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电影运动的深入发展,“左翼影评人群体”从无到有,迅速崛起。部分受党指派的中共党员、左翼戏剧工作者及进步知识青年基于地缘结构、学缘路径的联结,业缘路径的支撑及政治主张的趋同等多重因素的影响,聚合在一起,初步形成一支以电影批评为锐利武器并初具组织形态的影评群体。左翼影评人以《申报》《民报》《大晚报》等报纸的电影副刊为主要阵地展开斗争,在斗争实践中不断强化自身政治自觉,提升理论素养,完成群体的塑造和巩固,为党在电影领域的意识形态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电影批评 左翼影评人 群体塑造
下载PDF
“主体性”与左翼文学叙述的审美维度(1930-1937)
17
作者 陈红旗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9-125,共7页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政治潜能,不但在于其思想、语言对读者的直接影响,还在于其审美形式本身。左翼知识分子将根本变革现存体制的诉求和对统治阶级的否定,以明白直述或曲笔暗示以及运用语言和形象的方式表现在左翼文学作品中,这些想... 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的政治潜能,不但在于其思想、语言对读者的直接影响,还在于其审美形式本身。左翼知识分子将根本变革现存体制的诉求和对统治阶级的否定,以明白直述或曲笔暗示以及运用语言和形象的方式表现在左翼文学作品中,这些想象和叙述是左翼文学自身的感性、理性和反抗维度,即由审美形式构成的维度。在反帝反封建、反强权反专制的过程中,左翼文学的审美形式强化了其作为意识形态的认识功能,展现了它消解主流意识形态的潜力。左翼文学对现存现实及其经验的超越,打开了现存社会关系中物化和异化劳苦大众的精神枷锁,触动了反抗者的主体性潜能的复苏和再生,并以审美形式为本体开启了新的体验层面。依托审美形式上的正确性,左翼文学有效地反映了劳苦大众在专制体制下被奴化、被损害的状态和渴望自由求解放的政治诉求,这些诉求将激起人们征服苦难和释放主体性潜能的冲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翼文学 “左联” 主体性 审美形式 审美维度
下载PDF
若隐若现的“门槛”:早期新兴木刻运动背后的经济与人际
18
作者 陈琦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5-56,共12页
在以救亡图存为主旋律的1930年代,鲁迅曾为革命考虑而大力提倡木刻画。由此以后,新兴木刻运动在鲁迅的指导和影响下逐渐成长壮大。当时围绕木刻创作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即成本低廉。相对于其他画种,木刻被认为是一种经济门槛较低的艺术,... 在以救亡图存为主旋律的1930年代,鲁迅曾为革命考虑而大力提倡木刻画。由此以后,新兴木刻运动在鲁迅的指导和影响下逐渐成长壮大。当时围绕木刻创作最重要的一个关键词即成本低廉。相对于其他画种,木刻被认为是一种经济门槛较低的艺术,尤其适合经济不宽裕的艺术青年。就狭义的木刻创作而言,木刻确实无需过高的经济投入,但这并不意味着在学习木刻方面不存在资源壁垒;而且对一个亟待走向社会和大众的、广义的木刻创作即“木刻运动”而言,其所需的起步成本则非同寻常。木刻青年的筹款活动、工具及画集的采买、画室的经营,以及鲁迅对木刻集的精印出版、对木刻团体的慷慨资助等细小侧面,可以反映出木刻运动初期一些在以往研究中不易被注意到的具体物质问题,这些细节可以为考察木刻运动的现场提供若干新视角与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 新兴木刻运动 左翼艺术 艺术经济
下载PDF
二十一世纪西方左翼学者对数字帝国主义的批判研究
19
作者 赵大元 《西部学刊》 2024年第19期39-42,共4页
数字帝国主义是传统帝国主义经历新帝国主义阶段接续发展产生的全新帝国主义统治样态。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数字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问题场域扩展至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一方面研究互联网物体间性、虚体空间、数据关... 数字帝国主义是传统帝国主义经历新帝国主义阶段接续发展产生的全新帝国主义统治样态。随着数字技术的加速发展,数字帝国主义批判理论的问题场域扩展至哲学、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诸多领域,一方面研究互联网物体间性、虚体空间、数据关系与自然关系等思辨命题,另一方面着眼于数字时代的劳动方式变化、信息商品化、数字殖民等社会现象。在这一研究范式转向的基础上,二十一世纪西方左翼学者提出了数字劳动是数字帝国宰制的基石、数字商品是数字资本剥削的核心、数字社会是社会层面的幻象统治等诸多论断,建构起了数字劳动、数字产品、数字社会交叠而成的三维数字帝国主义内涵阐释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帝国主义 西方左翼 社会批判
下载PDF
20世纪30年代左翼科学小品创作再考察
20
作者 常莉 《广东党史与文献研究》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20世纪30年代,科学小品作为文学与科学相互渗透的一种特殊文体应运而生,它是科学化、大众化、革命化三者交汇的产物,可视为左翼知识分子在城市文化斗争中的一次创新性尝试。在创作动机上,科学小品反映了左翼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转变,即... 20世纪30年代,科学小品作为文学与科学相互渗透的一种特殊文体应运而生,它是科学化、大众化、革命化三者交汇的产物,可视为左翼知识分子在城市文化斗争中的一次创新性尝试。在创作动机上,科学小品反映了左翼知识分子主体意识的转变,即从“化大众”到“大众化”;在创作风格上,科学小品既有嬉笑怒骂的讽刺,又有辩证唯物的剖析,深化了左翼作品创作的内容和手段;在价值归宿上,科学小品将视角从日常琐碎转向社会整体,巧妙地将个人的生存斗争转喻为宏大的社会革命。总的来讲,科学小品成功地将科学与革命的主题结合起来,成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话语体系中的一个独特缩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革命 左翼 日常 大众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