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59篇文章
< 1 2 6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eauty in Sense, Sound and Form in Poetry Translation —— Translation of Tang Poems From Chinese to English
1
作者 李海燕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0年第4期155-158,共4页
本文对诗歌翻译的三要素 :意美、声美、形美作一简要的介绍和分析。其中主要以唐诗的翻译为例 ,说明翻译是一种再创作的过程。
关键词 BEAUTY SENSE SOUND form poetry translation.
下载PDF
Translation Ecology Analysis of The Book of Songs & Book of Poetry
2
作者 毕蕾 《海外英语》 2013年第3X期164-165,共2页
Shi Jing is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book about Chinese literature.Waley's the Book of Songs and Xu Yuanchong's Book of Poetry are two excellent reference books.So,this paper hopes to find a new way to analyze ... Shi Jing is the necessary reference book about Chinese literature.Waley's the Book of Songs and Xu Yuanchong's Book of Poetry are two excellent reference books.So,this paper hopes to find a new way to analyze the two versions.This paper will use the theory to analyze and compare the two translation works on the perspective of translation eco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k of poetry The book of SONGS SOCIAL environmen
下载PDF
A Study of the Plant Metaphors in Book of Poetry
3
作者 YU Rui-rui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22年第8期811-816,共6页
Metaphor,as a systematic expression of human thinking,action and thought,is not only a form of language expression,but also a universal cognitive mode of human beings.Book of Poetry,cont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metaph... Metaphor,as a systematic expression of human thinking,action and thought,is not only a form of language expression,but also a universal cognitive mode of human beings.Book of Poetry,containing a large number of metaphors,is a classical work of human civilization.By studying the metaphors in Book of Poetry,the thinking process of the people in the pre-Qin Dynasty can be fully understood.Based on the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of Lakoff and Johnson,taking Book of Poetry as the corpus,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plant metaphors in the poetry.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arget domain,in this paper,the plant metaphors in Book of Poetry are classified into metaphors for virtue,for beautiful things,for blessing and for feeling,and some corresponding examples are used to elaborate them.This stud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appreci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poetry.At the same time,by studying classical Chinese cultural works,the cross-language and cross-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conceptual metaphor theory are prov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ook of poetry PLANT conceptual metaphor
下载PDF
The Book of Poetry as the World’s First Research Report
4
作者 Li Houqiang Lu Jiaqiang 《Contemporary Social Sciences》 2022年第1期111-133,共23页
The collection of folk songs and odes for the Book of Poetry(Shih-ching/Shijing) was in nature a social research project in ancient China.This paper studies the Book of Poetry as a research report,probing into the bac... The collection of folk songs and odes for the Book of Poetry(Shih-ching/Shijing) was in nature a social research project in ancient China.This paper studies the Book of Poetry as a research report,probing into the background of the assignment of poetry functionaries as researchers,relevant geographic information and time span,relevant social production and life,the logic of the research,and the social value of the research.As a social research report,the Book of Poetry is of documentary significance to various academic fiel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e book of poetry research report social research
下载PDF
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Conventional Poetry and Imagist Poetry in Language and Form
5
作者 谢华杰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5年第2期17-17,共1页
This paper intends to make a brief summarization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conventional poetry and imagist poetry in language and form so that the literature learners can know their differnce easily.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下载PDF
图书馆古籍智慧服务探析——兼谈辽宁古代诗文智慧项目构建
6
作者 娄明辉 薛立静 赵长波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61-67,共7页
文章分析古籍智慧服务现状,指出其面临古籍资源分散、知识库难构建,数据库兼容性、整合性、开放性、交互性不足的困境,强调古籍智慧服务应有序推进且应与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融合,并以辽宁古代诗文智慧项目构建为例,从项目构想、... 文章分析古籍智慧服务现状,指出其面临古籍资源分散、知识库难构建,数据库兼容性、整合性、开放性、交互性不足的困境,强调古籍智慧服务应有序推进且应与本地社会经济文化发展密切融合,并以辽宁古代诗文智慧项目构建为例,从项目构想、项目流程、功能模块、效果评价4个方面阐述对图书馆古籍智慧服务的认识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古籍 智慧服务 诗文
下载PDF
苏轼“诗书一体”观:内涵、机理与成因 被引量:1
7
作者 司新丽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96-104,共9页
苏轼将诗书画引向深度结合,“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是苏轼“诗书一体”观的核心表达,其内涵是以“德”为灵魂,以诗意为统领的综合艺术论。破体为文、体兼众妙、形式相连、书卷气息构成了苏轼不同文体、书体之间以及文... 苏轼将诗书画引向深度结合,“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皆诗之余”是苏轼“诗书一体”观的核心表达,其内涵是以“德”为灵魂,以诗意为统领的综合艺术论。破体为文、体兼众妙、形式相连、书卷气息构成了苏轼不同文体、书体之间以及文学与书法两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内在机理,“书卷气”是苏轼书法人文化、文学化的典型表现。苏轼的“吾所谓文,必与道俱”“慧之生定,速于定之生慧”以及“笔墨之迹,托于有形,有形则有弊”等文艺思想和哲学观念,乃是形成其“诗书一体”观以及文学与书法在求道之途上存在统一性、多样性、层次性和差异性的主要缘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轼:诗书一体 破体为文 体兼众妙 形式相连 书卷气息
下载PDF
“形式的反作用”与“时代折光”——论贺敬之的新古体诗
8
作者 崔柯 《长白学刊》 2024年第6期128-140,共13页
新古体诗是贺敬之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又一艺术创新。面对社会语境的变化,立足自身承担的文艺工作使命,贺敬之创建新的抒情方式,以“形式的反作用”传达出面向丰富的“时代的折光”。贺敬之一方面清楚旧体诗具有形式束缚内容的一面;另一方... 新古体诗是贺敬之在新的历史阶段的又一艺术创新。面对社会语境的变化,立足自身承担的文艺工作使命,贺敬之创建新的抒情方式,以“形式的反作用”传达出面向丰富的“时代的折光”。贺敬之一方面清楚旧体诗具有形式束缚内容的一面;另一方面也敏锐意识到,旧体诗在表现某些特定题材的时候有其优长所在。通过对旧体诗取其便利、去其束缚,贺敬之打造出“新古体诗”这一兼具传统特色与当代品格的艺术形式。结合贺敬之对创作观念的阐述,分析其诗作可以看出,新古体诗兼具形式再造和内容重塑的双重意义。贺敬之一方面改造“古体”,激发今日之诗情,抒写当代之感思;另一方面依托古代典故等历史内容翻陈出新,其诗作折射出时代的光影流变。如同新歌剧、政治抒情诗一样,新古体诗是贺敬之辩证地理解诗心、诗思、诗情与“形式的反作用”之间的关系,循时代之脉搏、发人民之心声、创艺术新形制的实践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敬之 新古体诗 形式 典故
下载PDF
白话诗的“新”逻辑--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及意义重估
9
作者 周建华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2-159,共8页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新诗的一个醒目存在,学界对其新格律诗理论的认知却始终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回到历史现场,重新认识闻一多对新诗发展所做的努力,有不少新的发现。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回应了新诗对于白话诗“新”质的发展要求,在诗形和诗... 闻一多是中国现代新诗的一个醒目存在,学界对其新格律诗理论的认知却始终存在一些模糊认识。回到历史现场,重新认识闻一多对新诗发展所做的努力,有不少新的发现。闻一多新格律诗理论回应了新诗对于白话诗“新”质的发展要求,在诗形和诗质两个方面展开了积极探索,将民族性与时代性、诗形与诗质、听觉美学与视觉美学糅合在一起,奠定了现代诗歌接受由听觉美学向视觉美学转换的理论基础,拓宽了新诗的审美空间。他扎根民族土壤思考新诗发展的努力,开启了中国现代诗歌思考中国经验的阀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闻一多 新格律诗 诗形 诗质 中国经验
下载PDF
宋徽宗茶书诗画及其茶道精神探析
10
作者 刘礼堂 范钰翎 李敏瑞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0-128,共9页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且爱好饮茶的帝王,宋徽宗对宋代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宋代崇尚风雅的社会文化氛围下,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茶书诗画作品,如茶书《大观茶论》、茶画《文会图》以及多首描绘茶事活动的茶诗。这些作品充分... 作为一位才华横溢且爱好饮茶的帝王,宋徽宗对宋代茶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在宋代崇尚风雅的社会文化氛围下,他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茶书诗画作品,如茶书《大观茶论》、茶画《文会图》以及多首描绘茶事活动的茶诗。这些作品充分体现出“致清导和”“韵高致静”和“中澹闲洁”的茶道精神,反映了宋人的审美情趣与价值追求,在茶文化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对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徽宗 茶书诗画 茶道精神
下载PDF
外销绸缎样本的版本形制及编撰特征考略(1957—1985年)
11
作者 龚建培 严宜舒 《丝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3-30,共8页
外销绸缎样本是丝绸设计文化、丝绸贸易的主要传播载体之一,也是研究现代丝绸设计史的重要档案文献。文章以中国丝绸公司1957—1985年编纂发行的系列外销绸缎样本为例,运用现代版本学、档案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从“版本学”的角度对... 外销绸缎样本是丝绸设计文化、丝绸贸易的主要传播载体之一,也是研究现代丝绸设计史的重要档案文献。文章以中国丝绸公司1957—1985年编纂发行的系列外销绸缎样本为例,运用现代版本学、档案学、文献学等研究方法,从“版本学”的角度对其编撰主体、版本形制、各时期的编撰特征等进行考证和阐述,解决了现代绸缎设计史研究中,面对众多无时间标注单页绸缎样本难以判断具体年代的困惑与问题,为甄别不同时期、不同主体编撰的单页绸缎样本提供了翔实、准确的文献考证和图文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绸缎样本 版本形制 编撰主体 编撰特征 价值特征 考略
下载PDF
论《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中艺术形态与文化现象
12
作者 梁利玲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83-87,共5页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地理空间为线索,讲述了大唐法师西天取经沿途的所见所闻,其中体现了人物塑造、故事设计、语言使用的艺术性元素,十分吸睛。本文从艺术形态、文化现象、文化因素对文本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多方探究,探讨该文本表现出...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地理空间为线索,讲述了大唐法师西天取经沿途的所见所闻,其中体现了人物塑造、故事设计、语言使用的艺术性元素,十分吸睛。本文从艺术形态、文化现象、文化因素对文本的影响等角度进行多方探究,探讨该文本表现出的神话传说、宗教文化、等级文化等现象,以期为现代学术交流提供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艺术形态 文化现象
下载PDF
从引《诗》看唐宋《诗》学的转型——以两《唐书》与《宋史》为例
13
作者 柴天骐 王福利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9-220,共12页
作为唐宋儒学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诗》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诗》对汉代以来的引《诗》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学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 作为唐宋儒学转型的重要一环,唐宋《诗》学转型之内在理路与真实面貌可由正史引《诗》得以彰显。在文本层面上,两《唐书》与《宋史》引《诗》对汉代以来的引《诗》规范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打破与理论批判,彰显了经学式微背景下经典权威性的动摇。在取义层面上,两《唐书》引《诗》与新《春秋》学相结合,在日常运用与学术研究两个向度上体现了唐代《诗》学对春秋《诗》学的复归,并与“诗史”观念的产生相联系,显示了唐代《诗》学从注重礼乐教化的外学逐步转向探索儒家精义的内学。在此基础上,宋人进一步从理论上提取“圣人之意”作为统贯群经之本源,并在具体的《诗》学方法层面将春秋用《诗》之法与孔、孟《诗》学相结合,昭示了宋代《诗》学子学化承传与确立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学 唐宋经学转型 两《唐书》 《宋史》
下载PDF
文化翻译观视角下《诗经》中服饰英译的得与失
14
作者 王霄 曹蓉蓉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391-398,共8页
《诗经》文本中的服饰描写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为研究《诗经》中服饰英译的得与失,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许渊冲和理雅各译本(许译本、理译本)为语料,将文本中的服饰描写分别置于家庭、社会、战争、情感、习俗文化语境中进行对比分析,... 《诗经》文本中的服饰描写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为研究《诗经》中服饰英译的得与失,以文化翻译观为指导,以许渊冲和理雅各译本(许译本、理译本)为语料,将文本中的服饰描写分别置于家庭、社会、战争、情感、习俗文化语境中进行对比分析,探究两译本在服饰文本翻译中存在的差异。研究发现:两译本未在文化语境中进行服饰文本翻译,对服饰文化的阐述均存在缺失。许译本存在因音韵、意象牺牲服饰文化内涵的实例;理译本则偏重直译,仅实现字面对等。该研究将文化翻译观引入服饰文本翻译,以期为服饰文本翻译提供参考,同时进一步促进文化翻译观的理论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经》 服饰 文化翻译观 文化语境 文化再现
下载PDF
少儿图书的美育价值及其出版实现
15
作者 姜照雯 刘冲 《北京印刷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6-11,共6页
少儿图书的美育价值体现在对少儿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个体美育价值表现在提升少儿的审美力、促进少儿的身心发展,并通过美育与德、智、体各育的统整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群体美育价值表现在满足少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生态和... 少儿图书的美育价值体现在对少儿个体和社会群体两个层面。个体美育价值表现在提升少儿的审美力、促进少儿的身心发展,并通过美育与德、智、体各育的统整为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群体美育价值表现在满足少儿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生态和谐共生,并促进树立正确的社会审美观,推动传统优秀文化传承。少儿图书美育价值的出版实现主要有内容和形式两条路径。少儿图书出版者应在图书内容选择、编排、呈现等方面遵循少儿心理发展特点和审美规律,强化二者之间的联结,选择合适的内容体裁、装帧设计和传播载体,调动少儿阅读激情和审美感受力,激活少儿记忆,促进少儿审美联想和移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少儿图书 美育价值 出版 内容 形式
下载PDF
基于Windows Forms开发的随书光盘借阅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海 朱永武 《光盘技术》 2009年第2期12-12,43,共2页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资源使用管理现状,为了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一类非书资源,本系统基于书盘分离,独立管理模式,结合使用Windows Forms与ADO.NET等技术,设计开发出一种简单高效的随书光盘借阅管理系统,与主流的网络化管理模式... 针对目前高校图书馆随书光盘资源使用管理现状,为了更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一类非书资源,本系统基于书盘分离,独立管理模式,结合使用Windows Forms与ADO.NET等技术,设计开发出一种简单高效的随书光盘借阅管理系统,与主流的网络化管理模式相辅相成。同时,也旨在探讨使用现代主流开发技术开发出高效实用的管理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 随书光盘 管理系统 WINDOWS formS
下载PDF
知诗和占笔:严羽集形态的稳定与流动
17
作者 隋雪纯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90,共11页
宋代以降,严羽诗集经历了初录初刻、与诗法论著合编、重新单行、进入地方诗人总集的形态衍变,其中隐含其诗学史建构和诗歌接受两条交织并行的线索。严羽诗歌在宋末由邑人整理结集,元代陈士元、黄清老将《诗辩》等五篇诗论增入第一卷,诗... 宋代以降,严羽诗集经历了初录初刻、与诗法论著合编、重新单行、进入地方诗人总集的形态衍变,其中隐含其诗学史建构和诗歌接受两条交织并行的线索。严羽诗歌在宋末由邑人整理结集,元代陈士元、黄清老将《诗辩》等五篇诗论增入第一卷,诗论以依附“吟卷”的形态行世,主要在于宋元间严羽邵武“诗宗”身份;明代馆阁、闽中士人群体对严羽认知的侧重和不同诉求导致严羽“知诗”之作《诗话》和“占笔”之作即诗集的支离,但共同促进了严羽集编刻的兴盛;清代严羽诗歌与诗话合刊,重构了严羽别集模式,且主要以樵川诗人总集的形态传播,见其诗话渐成主导而作为诗人则影响未能走出“樵川”阈限。严羽诗集编刻的起落沉浮,呈现出诗学理论与创作风尚的代际衍变,地域文脉传统与馆阁文学主张的沟通影响,以及诸因素与别集、总集面貌的互动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羽 《沧浪严先生吟卷》 《沧浪诗话》 别集形态 书籍史
下载PDF
格萨尔藏戏剧诗审美形态研究
18
作者 邸莎若拉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3-86,共4页
格萨尔藏戏是流传于青藏高原藏族中的以演述格萨尔史诗为题材的藏戏剧种。以民族志表演理论为阐释框架,从戏剧学与诗学的双重视角,考察研究格萨尔史诗由剧本诗学到戏剧表演诗学的戏剧本体,解释格萨尔藏戏演述剧诗审美形态与诗学美学特征... 格萨尔藏戏是流传于青藏高原藏族中的以演述格萨尔史诗为题材的藏戏剧种。以民族志表演理论为阐释框架,从戏剧学与诗学的双重视角,考察研究格萨尔史诗由剧本诗学到戏剧表演诗学的戏剧本体,解释格萨尔藏戏演述剧诗审美形态与诗学美学特征,从而进一步揭示中国戏曲剧诗学的本质,为建构中国特色戏剧学话语体系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萨尔藏戏 审美形态 剧诗
下载PDF
再论《水浒传》成书于嘉靖初年——以小说中的诗歌为考察中心
19
作者 杨志君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2-76,143,共6页
《水浒传》第四回有一首诗(“九里山前作战场”)引自杨慎的《廿一史弹词》。根据《廿一史弹词》的编撰时间,杨慎的生平经历及《词品》中有关宋江词等相关文献,可证《水浒传》成书于嘉靖三年至十六年(1524—1537)之间。《水浒传》还有3... 《水浒传》第四回有一首诗(“九里山前作战场”)引自杨慎的《廿一史弹词》。根据《廿一史弹词》的编撰时间,杨慎的生平经历及《词品》中有关宋江词等相关文献,可证《水浒传》成书于嘉靖三年至十六年(1524—1537)之间。《水浒传》还有3首诗中有诗句引自明中后期的诗集、笔记,可为“嘉靖说”提供佐证。“嘉靖说”有李开先《词谑》、钱希言《戏瑕》、杨慎《词品》、高儒《百川书志》、郑晓《今言》等可靠文献作为佐证,相比“元末说“”元末明初说“”明初说“”成化弘治说”,具有更充分的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浒传》 成书时间 诗歌 《廿一史弹词》
下载PDF
元素·氛围·形态·成本:书籍设计阶段之四要素
20
作者 管明锐 《设计》 2024年第9期91-93,共3页
在书籍设计的中间阶段,元素、氛围、形态、成本是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四个要素。对元素的选择和应用,是设计实践的具体体现;对氛围的营造,可以体现出设计师所表达的图书内容方向和对读者情绪的影响;对形态的尝试,可以呈现图书的多种面... 在书籍设计的中间阶段,元素、氛围、形态、成本是设计师需要重点考虑的四个要素。对元素的选择和应用,是设计实践的具体体现;对氛围的营造,可以体现出设计师所表达的图书内容方向和对读者情绪的影响;对形态的尝试,可以呈现图书的多种面貌,设计师可从中择优选用。此外,对成本的控制也需要考虑,这是一种约束中的施展,也是思路的现实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 氛围 形态 成本 书籍设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