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式城镇化: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的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 被引量:1
1
作者 何一民 何永之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0,共10页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载体。人类文明经历了农业文明时代,进入到工业文明时代,开启了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相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因此在中国城市化前期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西方发达国家的跟随者和模仿者,以“物”为主的城市化成为发展的方向,因而也出现了若干城市病。新中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根本遵循。因而,跟随西方传统城市化的发展,不符合中国共产党所提出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初心,也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和发展规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果断选择了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并以新型城镇化为抓手和新路径,扭转了中国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与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构建。中国从传统城市化向新型城镇化转型有其历史逻辑,也是“两个结合”的中国化与当代化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 基本逻辑 人民城市 “两个结合”
下载PDF
人民至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
2
作者 匡和平 匡婕 《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6-85,共10页
“人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和“谁说了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件、基本要求、工作指向和根本标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人民至上为必然要求,坚持人民地位至上、人民权利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人民满意至上... “人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和“谁说了算”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本要件、基本要求、工作指向和根本标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以人民至上为必然要求,坚持人民地位至上、人民权利至上、人民利益至上和人民满意至上,才能有效推动各族人民紧密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人民至上 人民地位至上 人民权利至上 人民利益至上 人民满意至上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论析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倩 吴家华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其根本政治立场和基本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文化底色,为其... 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具有深刻的理论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坚实的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提供了根本的理论基础,决定了其根本政治立场和基本价值导向。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是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的文化底色,为其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基因和深厚的道德根基。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百年价值追求,为其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包括以“人民至上”为执政理念的政治价值观、以“共同富裕”为发展目标的经济价值观、以“守正创新”为基本范式的文化价值观、以“和谐共生”为基本内核的生态价值观、以“命运与共”为核心理念的全人类共同价值观。中国式现代化价值观规定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价值迷思,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价值遵循,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实现了对中华优秀传统价值观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价值观 人民至上 共同富裕 守正创新 和谐共生 命运与共
下载PDF
习近平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重要论述的方法论基础
4
作者 赵君 《泉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8-13,共6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了大量重要论述,其中蕴含着依靠群众智慧、维护群众权利的群众路线法,统筹发展全局、兼顾各个环节的系统观念法,顺应时代所需、探求发展规律...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探索的最新理论成果。习近平围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了大量重要论述,其中蕴含着依靠群众智慧、维护群众权利的群众路线法,统筹发展全局、兼顾各个环节的系统观念法,顺应时代所需、探求发展规律的实事求是法,紧扣主要矛盾、解决关键问题的问题导向法,处理重大关系、均衡协调发展的辩证思维法。这些共同构成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方法论依据,彰显了其鲜明的理论特质与深厚的哲学底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全过程人民民主 方法论
下载PDF
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历史逻辑、政治内涵与实践路径
5
作者 袁泉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的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新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了西方民主“资本至上”的理念,展现出新时...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民主思想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探索出的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力的新型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超越了西方民主“资本至上”的理念,展现出新时代中国式民主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优越性。从历史逻辑看,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共产党在四个伟大历史时期民主建设的必然结果;从政治内涵上看,全过程人民民主突显新时代“人民至上”的价值旨归;从实践路径上看,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要在党的领导中以党内民主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在改革开放中利用资本带动全过程人民民主发展,在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培育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民主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中国式民主 民主权益 现代化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方向
6
作者 包心鉴 《沂蒙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13,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现代化进程的人民性方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方向,深刻展现了人类现代化新图景。坚持人民性方向,充分激发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确保现代化进程的人民性方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规定和内在要求。中国式现代化的人民性方向,深刻展现了人类现代化新图景。坚持人民性方向,充分激发人民推进现代化的主体积极性、创造性,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坚持人民性方向,让现代化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任务;坚持人民性方向,在经济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着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核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人民性方向 强大动力 根本任务 核心价值
下载PDF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思维研究
7
作者 游志纯 《实事求是》 2024年第3期5-14,共10页
善用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运用历史思维的目标指向在于:坚持以史固本,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根基、党初心使命的奋斗根基;坚持以史鉴今,以历史经... 善用历史思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时代运用历史思维的目标指向在于:坚持以史固本,筑牢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思想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根基、党初心使命的奋斗根基;坚持以史鉴今,以历史经验启迪当今实践,以历史规律把握发展大势,以历史方位明确主题主线;坚持以史育人,以正确历史观奠基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涵养人的品德修养,以历史主动精神砥砺人的使命意识与创造精神。从理论上深刻认识和把握历史思维运用的三重目标指向,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把握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思维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历史思维 以史固本 以史鉴今 以史育人
下载PDF
用科学的发展观统领中国法学的全局——再论人本法律观 被引量:32
8
作者 李龙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0-396,共7页
人本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是法律的本源”、“人是法律的依归”、“人是法律的主体”、“人是法律的目的”等是人本法律观立论的依据。人本法律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人本法律观是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的重要成果,发展中的马克思主义关于以人为本的科学,“人是法律的本源”、“人是法律的依归”、“人是法律的主体”、“人是法律的目的”等是人本法律观立论的依据。人本法律观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理念,把“尊重人格、合乎人性、保障人权”贯彻到法治的全过程,是以人民根本利益为本的法律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法学中国化 科学发展观 人本法律观 人民根本利益
下载PDF
政治稳定问题与中国政治秩序的基本性质 被引量:12
9
作者 吕嘉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4期48-52,共5页
政治稳定的实质是政治秩序的存在与有效实施。政治秩序即为社会所公认的、能够产生出具有实际政治效能与合法性的政治权力的规则和制度。政治秩序能否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最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中国的政治秩序... 政治稳定的实质是政治秩序的存在与有效实施。政治秩序即为社会所公认的、能够产生出具有实际政治效能与合法性的政治权力的规则和制度。政治秩序能否实现国家政治生活的稳定,最终取决于其是否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当代中国的政治秩序是基于“共产党的领导”的政治原则而形成的政治规则与政治制度。这一政治秩序符合于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是构成中国政治稳定的关键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治稳定 政治秩序 人民根本利益
下载PDF
演化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挑战与前景 被引量:27
10
作者 景跃进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4-88,共15页
伴随市场转型而出现的社会结构与利益关系的分化,使当下中国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期"。两种基本的矛盾形式———官民矛盾与劳资冲突对既有的利益协调机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不但造成局部领域的失序状态,而且也使"维稳&q... 伴随市场转型而出现的社会结构与利益关系的分化,使当下中国进入了一个"矛盾凸显期"。两种基本的矛盾形式———官民矛盾与劳资冲突对既有的利益协调机制提出了巨大的挑战,这不但造成局部领域的失序状态,而且也使"维稳"的经济和社会成本越来越高。作为对这种挑战的回应,各级政府从公共政策领域和政府过程优化两个维度做出回应,力图建构一种与开放环境和市场经济相匹配的利益协调机制。迄今为止,这种实践尚处于进行时态,但它所蕴含的丰富意义,值得进行严肃的理论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 利益分化 官民矛盾 劳资冲突 中国特色的利益协调机制
下载PDF
认真解读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被引量:3
11
作者 黄伟力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1期23-27,共5页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多维的、立体的 ,是由多重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 ,主要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同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历史范畴 ,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具体内容和侧重点是不断变化的。一个“以最广大人民的根...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多维的、立体的 ,是由多重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 ,主要涉及经济、政治和文化三个方面。同时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又是一个动态演进的历史范畴 ,在不同历史阶段其具体内容和侧重点是不断变化的。一个“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最高标准”的政党 ,必然会结合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密切关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之所在及其变化 ,将它作为一项恒常的重大课题认真加以研究。在当前社会大变革时代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群众 根本利益 政党 制度安排 政治利益 经济利益 文化利益
下载PDF
试论三代领导人的执政理念与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 被引量:2
12
作者 徐晨光 王绍平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0-23,共4页
党的三代领导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这是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与时俱进的中... 党的三代领导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确立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宗旨。这是一脉相承而又各具特色、与时俱进的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牢牢把握三代领导人执政理念,就是要与时俱进地落实"执政为民"的基本要求,即要立民、想民、知民、育民、学民、富民,进一步强化执政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三代领导人 执政理念 执政为民
下载PDF
从人民的根本利益角度论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定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舒盛芳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6,共6页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如何准确定位.需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角度来进行思考.研究认为.新时代需要正面回答“增强人民体质”和“为国争光”都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竞技体育的适度发展规模和实力水平.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找准... 新时代体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如何准确定位.需要从人民的根本利益角度来进行思考.研究认为.新时代需要正面回答“增强人民体质”和“为国争光”都是人民的根本利益.保持竞技体育的适度发展规模和实力水平.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中找准体育事业的位置.在体育战略规划中.应该摆正全民健身与奥运争光两个本体战略的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民的根本利益 体育强国建设 战略定位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实现人民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进程与经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创 刘红英 《云梦学刊》 2011年第1期59-63,共5页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着党的人民利益思想,其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把握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 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继承、发展和创新着党的人民利益思想,其实现人民群众利益可持续发展的历史经验主要有: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是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理论先导;把握人民利益持续发展的动力系统;坚持生产力标准与人民利益标准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人民利益 可持续发展 历史进程 经验
下载PDF
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关于党的根本宗旨的哲学思考 被引量:1
15
作者 沈建国 王梅红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1期3-8,共6页
把握党的根本宗旨 ,只有从历史规律实现的特殊性上理解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与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统一中 ,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与价值观的统一中 ,才能深刻理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真理性 ;... 把握党的根本宗旨 ,只有从历史规律实现的特殊性上理解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与从人民的历史主体性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的统一中 ,从马克思主义真理观是与价值观的统一中 ,才能深刻理解“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真理性 ;实践党的根本宗旨 ,必须在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的基础上 ,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与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发展规律 人民 生产力 历史主体地位 生产关系 "三个代表" 中国共产党 政党宗旨 人民利益
下载PDF
论邓小平政治思维的基本特征 被引量:4
16
作者 丁士松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9年第5期119-124,共6页
中国国情与时代需要决定了邓小平的政治思维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政治思维的立足点;2.从“经济的政治功能”的独特视角认识现时代的政治现象;3.以注重矛盾同一性的辩证分析作为分析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方法;... 中国国情与时代需要决定了邓小平的政治思维具有四个基本特征;1.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其政治思维的立足点;2.从“经济的政治功能”的独特视角认识现时代的政治现象;3.以注重矛盾同一性的辩证分析作为分析社会主义政治的基本方法;4.从法律化的民主制度层面探索解决深层次政治问题的现实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邓小平的政治思维 特征 人民的根本利益 经济的政治功能
下载PDF
政府治理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立言 陈宏彩 《长春市委党校学报》 2003年第4期63-65,共3页
政府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社会转型时期而言,食品和卫生安全、生产和财产安全、生活和生态安全及发展生产力等则成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政府的治理能力则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尺度。为了切实... 政府治理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就社会转型时期而言,食品和卫生安全、生产和财产安全、生活和生态安全及发展生产力等则成为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政府的治理能力则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实现的前提和尺度。为了切实提高治理能力,政府必须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大对关键部门和行业的监管力度;完善责任体系,建立责任政府;建立健全利益表达的渠道和机制;引进高级专业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管理 群众利益 政府治理能力 生态安全 财产安全 责任政府
下载PDF
俄罗斯远东开发与华人华侨(1860-1941年) 被引量:6
18
作者 刘涛 卜君哲 《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57-62,共6页
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远东地区华人华侨社会的形成过程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发展状况。研究经济开发时期俄罗斯远东中国移民的历史,对于研究两国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研究中俄两国在该地区的历史交往问题... 19世纪中期,俄罗斯远东地区华人华侨社会的形成过程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社会经济及人文环境的发展状况。研究经济开发时期俄罗斯远东中国移民的历史,对于研究两国经济关系的相互影响,研究中俄两国在该地区的历史交往问题,对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展中俄两国在远东地区的合作,建立远东开放、包容的移民文化,营造国际化的、和谐的人文环境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远东开发 华人华侨 劳动力资源 招募 驱逐 经济利益
下载PDF
新中国成立以来领事保护的“国家特征”(1949~1977年)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海波 《学术探索》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3-27,共5页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是中国领事保护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虽然这一时期新中国政府在国内制度上体现出对华侨权益的重视,然而由于受到国际环境与国际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较大影响,基于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的考量以及国家—社会关系中... 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是中国领事保护现代转型的重要时期。虽然这一时期新中国政府在国内制度上体现出对华侨权益的重视,然而由于受到国际环境与国际关系以及意识形态的较大影响,基于国际关系中国家利益的考量以及国家—社会关系中国家的主导特征,领事保护中的国家利益与"侨民"利益之间呈现出一定的张力与矛盾,领事保护的"国家特征"较为突出。因此,中国领事保护的现代"人本"转型一直拖延至改革开放之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中国 领事保护 现代转型 国家特征 侨民利益
下载PDF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及其构建原则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谦 代俊兰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41-146,共6页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和世界范围内科学文化发展的积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甄别与验证、反思与辨析、发展和创新的杰出成果。其主要内涵包...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以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理论基石,并结合中国具体实际,吸收中国传统思想资源和世界范围内科学文化发展的积极内容,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进行甄别与验证、反思与辨析、发展和创新的杰出成果。其主要内涵包括:关注人的生存、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人为本的治国方略,以及实事求是的思想方法和求真务实的工作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 人的生存和发展 以人为本 实事求是 求真务实 发展原则 践原则 问题原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