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9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evaluation of dialect boundaries in the Yellowhammer(Emberiza citrinella)based on citizen science data:Should we split or lump?
1
作者 Lucie Diblíkova Pavel Pipek +2 位作者 Stanislav Vosolsobe Adam Petrusek Tereza Petruskova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3年第3期361-368,共8页
Dialects are a specific form of geographic variation of birdsong with relatively sharp boundaries between distinct song characteristics,which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focused studies of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emerg... Dialects are a specific form of geographic variation of birdsong with relatively sharp boundaries between distinct song characteristics,which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focused studies of processes underlying the emergence of spatial patterns in vocalization.Several songbird species that exhibit dialects became models for such research,and for some of them large-scale datasets were assembled that included recordings provided by the public.Among them,the Yellowhammer(Emberiza citrinella,Emberizidae)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as it has been recently a subject of dedicated citizen science projects focusing on its dialect distribution.The most successful,in terms of public participation as well as the number and density of obtained recordings,was the Dialects of Czech Yellowhammers(DCY) project,which assembled detailed data at the whole-country level.A mosaic of almost all common song variants known across Europe was observed in Czechia,bu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some of the traditionally recognized Yellowhammer dialects may not represent geographically clustered song variants,at least not in Central Europe.We quantitatively analysed variation(frequency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and modulation) of the terminal song element in three dialects defined by arbitrary frequency thresholds in DCY.Multivariate analyses indicated that pooling these to two distinct groups reflects the variation in the songs,as well as their spatial distribution,better than retaining the current classification to three dialects or their finer splitting to even more categories.We provide simple measures that may be used for classification of these Yellowhammer song variants in Central Europe.However,we warn from indiscriminate transposing of results from one region to another,as that may lead to substantial biases.Future studies of birdsong variation will benefit from big data assembled by citizen scientists,but to maximise their usefulness for further dialect research,careful delineation of dialect boundaries is essent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RDSONG Geographic variation BIOACOUSTICS dialectS Public participation
下载PDF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and Historical Strata of Appellation Words Referring to "FATHER" in Jin Dialects --Exploring the Causes for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Strata of Dialect Words
2
作者 BAI Yun 《Sino-US English Teaching》 2016年第10期802-813,共12页
关键词 英语学习 学习方法 阅读知识 阅读材料
下载PDF
Local and range-wide distribution of song types suggest Ovenbirds(Seiurus aurocapilla)have song neighborhoods but not macro-dialects
3
作者 Patrick M.Jagielski Jennifer R.Foote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3年第2期191-199,共9页
The song systems of oscine passerines(songbirds)are complex and diverse.Because songs are used for both mate attraction and territory defense and are therefore important signals for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comprehen... The song systems of oscine passerines(songbirds)are complex and diverse.Because songs are used for both mate attraction and territory defense and are therefore important signals for survival and reproduction,comprehensive knowledge of within and among species song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is informative for understanding the evolution of song repertoires and vocal behaviour.In this study,we explored variation in the song structure of the Ovenbird(Seiurus aurocapilla),a widespread warbler(Family Parulidae)found in North American forests.We analyzed recordings from the 2021 breeding season to assess song type variation at a local(n=158 birds;Sault Ste.Marie,ON)and breeding range scale(n=512 birds;eBird).We characterized the local song types and tested whether Ovenbirds share song types with their neighbors more often than expected by chance.We then characterized song types of Ovenbirds across the breeding range to determine whether any geographic pattern of song clustering exists(i.e.,macro-dialects).We found 10 distinct song types and some evidence for song type clustering at the local study site(i.e.,song neighborhoods).We found 7 of those 10 song types throughout the breeding range and identified an additional 24 types that were not recorded in our local population.We found no evidence for song dialects across the Ovenbird breeding range.This study contributes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Ovenbird song while simultaneously adding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geographic structuring of warbler repertoires.Our work contributes to delineating a more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factors affecting dialect development for this diverse group of songbir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lectS eBird Geographic variation Ovenbird Parulidae Seiurus aurocapilla Song type
下载PDF
The Significance of Geographical Factors in Genealogy to Language Research--Taking Liao’s Audio-visual Genealogy as an Example
4
作者 Jiajia Xi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Research》 2020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flected in a traditional genealogy mainly has two aspects.On the one hand,it is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human geography,and other gene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ethnic group... The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reflected in a traditional genealogy mainly has two aspects.On the one hand,it is the administrative division,human geography,and other gener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of the ethnic group.On the other hand,it points to the specific origin and migration of family members in the family tree.In addition to affecting the formation and evolution of language,these factors will also affec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language behavior by promoting the psychology of people’s geographic identity.From these data,we find that geographic factors in the genealogy have a non-negligible relationship with the geographical spread of the language of the genealog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NEALOGY Administrative Division Migration History dialect Variants geographical Identity
下载PDF
An Introduction to A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y and A Portuguese-Chinese Dictionary Views on the Language and Society in Canton Area From Two Unpublished Official Collative Dictionaries Compiled in the 18th Century 被引量:1
5
作者 NIEDa-xin WANG Hong-ju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11期1057-1069,共13页
关键词 英汉词典 广东地区 社会背景 校勘 官方 编制 语言 视图
下载PDF
山东方言中表示地貌特征和地名通名的几个字
6
作者 徐复岭 王永超 《现代语文》 2024年第2期4-9,共6页
在山东等地方言中,“埠”“垓”“湖”“泊”等字,除了其本义或常用义之外,还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并用于地名通名。在鲁东、鲁南方言中,“埠”字主要表示高岗或土丘,并用于当地的村镇名。在鲁西南、鲁西方言中,“垓”可以表示... 在山东等地方言中,“埠”“垓”“湖”“泊”等字,除了其本义或常用义之外,还可以表示不同的地理地貌特征,并用于地名通名。在鲁东、鲁南方言中,“埠”字主要表示高岗或土丘,并用于当地的村镇名。在鲁西南、鲁西方言中,“垓”可以表示村寨堤围或寨墙,并广泛用于村寨名。在鲁南和鲁东南地区,“湖”可以用来表示平原、田野或田地,亦用于地名。在胶东地区方言中,“泊”同样表示平原、田地的意思,也用于当地的村镇名。在这类常见字中,表示地貌特征、用于地名通名的意义及用法,是大中型语文辞书编写工作中的一个盲点,应引起足够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方言 地名通名用字 “埠” “垓” “湖” “泊”
下载PDF
滇中南华彝语卢辘话存在动词语义指向研究
7
作者 王海滨 何菊香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49-57,共9页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某一个时空中,存在句作为表现事物存在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民族语中用法各异。滇中南华五街镇华双村彝语卢辘话存在动词可分为肯定存在动词和否定存在动词两种,其中肯定存在动... “存在”是一切事物的运动方式和表现形式,任何事物都存在于某一个时空中,存在句作为表现事物存在的语言形式,在不同的民族语中用法各异。滇中南华五街镇华双村彝语卢辘话存在动词可分为肯定存在动词和否定存在动词两种,其中肯定存在动词可分典型存在动词“有”(dʐa33)“在”(dʐa33 la55)和非典型存在动词“处置类”“运动类”“生产类”等六类;否定存在动词则用“ŋ21”来构成。在对存在动词分类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存在动词的用法和所构成的存在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中南华 彝语卢辘话 存在动词 语义指向
下载PDF
晋语高平话句末语气助词“可”
8
作者 张甜琪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普通话中的“可”是连词和副词,而晋语高平话中的“可”还可以作句末语气词,音■,只能用在陈述句句尾,其核心语义是加强确认语气,即表示对事实的确信和语气的加强。文章对“可”的表现形式、核心语义、语用功能及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描... 普通话中的“可”是连词和副词,而晋语高平话中的“可”还可以作句末语气词,音■,只能用在陈述句句尾,其核心语义是加强确认语气,即表示对事实的确信和语气的加强。文章对“可”的表现形式、核心语义、语用功能及演变过程进行了详细地描写,并运用地理语言学的方法考察了“可”在晋语区其他方言点和部分中原官话的地理分布及差异,提出了其蕴涵的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平话“可” 核心语义 语用功能 演变过程 地理方言
下载PDF
云县彝语西山土语“a-”前缀的语法功能
9
作者 吴承蓉 《保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55-65,共11页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彝语西山土语(以罗罗语为例)词缀一般可分前缀、中缀和后缀。西山土语“a-”前缀可以附加在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名词之前构成名词前缀;附加在单音节动词之前构成否定前缀;附加在单音节、双音节形容词之前构成否定前... 云南省临沧市云县彝语西山土语(以罗罗语为例)词缀一般可分前缀、中缀和后缀。西山土语“a-”前缀可以附加在单音节、双音节和三音节名词之前构成名词前缀;附加在单音节动词之前构成否定前缀;附加在单音节、双音节形容词之前构成否定前缀,附加在单音节叠词之前构成形容词“级”的前缀。“a-”前缀在西山土语中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可用于名词、否定动词、形容词、时间副词、疑问代词和叹词中,具有构词、构形和韵律的功能,表达了丰富的语法范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语 西山土语 词缀“ a-”前缀 语法功能
下载PDF
从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10
作者 邱尼姑 叶宏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4-41,共8页
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中关于汉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傣族、佤族、苗族、藏族、回族等多民族共同体的记忆与叙事,表达了中华民族“同出一源”的血缘认同、“区域共生共存”的地缘认同和“兄弟理喻”的情感认同。各... 彝族创世史诗《梅葛》《查姆》中关于汉族、彝族、哈尼族、傈僳族、白族、傣族、佤族、苗族、藏族、回族等多民族共同体的记忆与叙事,表达了中华民族“同出一源”的血缘认同、“区域共生共存”的地缘认同和“兄弟理喻”的情感认同。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从多元凝聚为一体。正缘于此,梳理这两部史诗中的多民族共同体叙事,不仅可以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而且对讲好中华民族故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彝族创世史诗 血缘认同 地缘认同 情感认同
下载PDF
粤北土话中的高量绝对程度副词比较分析——以“益”“蛮”“几”为例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雅欣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59-67,共9页
粤北连州城村话中的高量绝对程度副词“益”“蛮”“几”分别是“特别、非常”“很”“挺”的意思,三者的程度量级可以表示为:益>蛮>几。语法特征上,三者都能修饰谓词和谓词短语,形成的状中结构能作句子的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粤北连州城村话中的高量绝对程度副词“益”“蛮”“几”分别是“特别、非常”“很”“挺”的意思,三者的程度量级可以表示为:益>蛮>几。语法特征上,三者都能修饰谓词和谓词短语,形成的状中结构能作句子的谓语、定语、状语和补语。否定格式上,三者与“唔”“冇”两组否定词的组配存在差异。使用上,三者都能用作积极或消极评价,但“益”“几”还能出现在别的语境中。此外,三者与湘方言的“益老”“蛮”“几”具有许多异同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北土话 高量绝对程度副词
下载PDF
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样本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恒 周雯 《纺织科技进展》 CAS 2023年第8期39-43,共5页
凉山彝族服饰因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保留了较多的古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实物研究法,对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样本的形制、色彩、纹样等进行解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凉山彝族女装演变过程,发掘彝族传统女装中蕴含的审... 凉山彝族服饰因经济、社会及环境等多种因素,保留了较多的古制,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通过实物研究法,对凉山彝族依诺方言区女装样本的形制、色彩、纹样等进行解析,并以此为切入点梳理凉山彝族女装演变过程,发掘彝族传统女装中蕴含的审美追求与文化交融。研究发现:凉山彝族女装在清代中期前受汉服影响明显,清代晚期“满化”迹象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山彝族 依诺方言区 民族服饰
下载PDF
闽西多方言接触地带“有”字声韵调的地理层次差异
13
作者 余颂辉 严修鸿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4-639,共16页
文章考察151个地点的材料并结合已刊方言论述,分析闽西连城及其周边地区方言“有”字在口语中今读的类型,同时画成特征分布地图。研究结果显示,“有”在这一区域的方言中有阴平、上声、阳入三种声调归并类型;韵母有读同侯韵、尤韵、模... 文章考察151个地点的材料并结合已刊方言论述,分析闽西连城及其周边地区方言“有”字在口语中今读的类型,同时画成特征分布地图。研究结果显示,“有”在这一区域的方言中有阴平、上声、阳入三种声调归并类型;韵母有读同侯韵、尤韵、模韵、麦韵等四种类型;声母有云母(v、j)、匣母(h、f、■)等语音层次,其历史层次及地理差异在学界已考察的地域中也不多见。“有”的这些读音表明,在一些方言接触带上的语音演变往往采取不同方言间声、韵、调交互感染的音变模式,这种演变模式不受词汇条件制约,产生音变的部分借入的是上层方言的音系特征而非音类读音的折合。文章还发现了一种语音现象,即有些地点某些音节结构表现出三种接触方言的特征,这在学术界还没有报道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 “有”字读音 地理分布 语言接触 客家话 闽语 双向扩散音变
下载PDF
宜侯夨簋中“宜”非江南吴国新考
14
作者 姚草鲜 《古代文明(中英文)》 2023年第4期57-65,M0004,M0005,共11页
宜国是传世文献佚记的西周诸侯国之一。若非宜侯夨簋、霸伯盘等青铜器的出土,人们无由发现它的历史踪迹。然而在宜侯夨簋被发现后,学者多将其视为江南吴国的铜器,用以考索吴国早期的历史。实际上,宜侯夨在徙封宜地之前为虞国之君,而虞... 宜国是传世文献佚记的西周诸侯国之一。若非宜侯夨簋、霸伯盘等青铜器的出土,人们无由发现它的历史踪迹。然而在宜侯夨簋被发现后,学者多将其视为江南吴国的铜器,用以考索吴国早期的历史。实际上,宜侯夨在徙封宜地之前为虞国之君,而虞国是武王时期分封吴国虞仲在晋南地区新建的国族。后来康王将虞侯夨徙封至宜,其地在今河南宜阳,而非江苏丹徒或其它地方。近出霸伯盘铭文中的“宜姬”不仅显示了宜为姬姓国族的事实,也提供了宜国与霸国相近而交往密切的证据。康王徙封虞侯夨于宜,使其与应国相互配合,共同组成抵御淮夷、南向拓疆的重要防线,以便实现周初经略南土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宜国 宜侯夨簋 霸伯盘 族姓 地望
下载PDF
南昌方言时体语气词“着”先行义再解
15
作者 罗琭昕 《萍乡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7-71,共5页
表示“(以后)再V”的先行义“着”在汉语方言中地理分布较广,主要出现在北方方言区及湘语、赣语为代表的部分南方方言区。先行义“着”既是先行体标记,又是句末语气词,属于时体语气词。考察发现,时体意义上,“着”表先期实现,相比于先... 表示“(以后)再V”的先行义“着”在汉语方言中地理分布较广,主要出现在北方方言区及湘语、赣语为代表的部分南方方言区。先行义“着”既是先行体标记,又是句末语气词,属于时体语气词。考察发现,时体意义上,“着”表先期实现,相比于先行体标记“起”,“着”的先行义具有相对性;固定搭配上,“再着”为后起的习惯用语,可与“先、等”构成框式结构;语气功能上,祈使语境下加深语气,产生执意义,并排斥副词“先、再”。根据是否依赖语境、是否单一事件、是否指向将来、“着”是否重读的四条标准可区分先行义与执意义。“着”的语义演变链可进一步细化为:祈使义助词→先时义助词→执意义助词→临时表威胁义语气助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昌方言 先行 地理分布
下载PDF
民族关系的调适与文学创作的“现实意义”——反思近年来有关奢香夫人的几部戏剧影视作品
16
作者 邵文苑 《国际比较文学(中英文)》 2023年第2期108-123,共16页
陈乐光与欧阳黔森著作权纠纷案的实质是关乎族群身份、人格尊严的公共关系的协商。一些人提出采用是否“忠于历史”的原则来评判公允,然而这一原则对部分采取口头叙事来记忆往事的族群十分不利,也忽略了每场战争的双方会以不同方式书写... 陈乐光与欧阳黔森著作权纠纷案的实质是关乎族群身份、人格尊严的公共关系的协商。一些人提出采用是否“忠于历史”的原则来评判公允,然而这一原则对部分采取口头叙事来记忆往事的族群十分不利,也忽略了每场战争的双方会以不同方式书写历史的现实。另一个原则是人所熟知的“现实意义”原则,但民族文学的“现实意义”是一个相当模糊的概念,并且很大程度上受到“少数服从多数”和“坚持各民族平等”等政治话语的影响。本文探讨了这些政治标语如何影响了少数民族民间叙事,以及与奢香夫人有关的创作。随后,通过分析陈乐光《奢香演义》的潜在意图,文章提出潜隐剧本呈现的是现象学意义上的真理,而非认识论的,直接的提问与对话就可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最后,透过苏晓星的《大明皇帝与彝家女杰》、郭毅的《少女奢香》以及国内外少数族裔写作,文章探讨民族文学书写如何远离“魔鬼的印记”,并提出一种以评估和调适民族关系为目标的文学批评模型,引导作家走向更为平衡的现实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彝族文学 隐藏文本 辩证反讽 戏剧影视 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张聪咸《左传杜注辨证》地理考据述论
17
作者 何敬坤 《宜春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65-70,共6页
《左传杜注辨证》涉及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天文、礼制、训诂等诸多方面,地理为其中之一端。张氏对左传杜注地理方面的考据主要包括地名相关之辨、山川湖泽方位之辨及杜注古今版本地理记载差异之辨等。其地理考据主要运用了排比文献法... 《左传杜注辨证》涉及春秋时期的政治、军事、天文、礼制、训诂等诸多方面,地理为其中之一端。张氏对左传杜注地理方面的考据主要包括地名相关之辨、山川湖泽方位之辨及杜注古今版本地理记载差异之辨等。其地理考据主要运用了排比文献法,同时综合运用音韵训诂、事理推证、以经解经等方法。张氏的地理考据解决了一些古史地理问题,且本书还体现了张氏不惧权威、实事求是的品质,丰富了桐城的地域文化,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地理考据失误、缺少实地考察等方面的不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聪咸 《左传杜注辨证》 地理考据
下载PDF
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文化特色
18
作者 孙亚男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46-50,共5页
地域文化元素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历史、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及当地人民的文化性格等多方面内涵。孙犁的散文即包含了大量的冀中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了孙犁散文超越时代的恒久的艺术魅力。对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 地域文化元素包括特定地域的语言、历史、民俗风情、生活方式及当地人民的文化性格等多方面内涵。孙犁的散文即包含了大量的冀中地域文化元素,呈现出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建筑了孙犁散文超越时代的恒久的艺术魅力。对孙犁散文的冀中地域文化特色进行深入分析,不仅能进一步深化对孙犁创作的理解,而且对河北地域文化甚至燕赵文化的弘扬和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犁散文 冀中地域文化 方言地名 民俗民风 文化性格
下载PDF
我国“三品一标”建设统计研究初探 被引量:13
19
作者 范文虎 车璐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11-16,共6页
[目的]“三品一标”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助力,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三品一标”建设也初见成效,文章旨在初步研究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三品一标”工作成绩,并为今后各省的“三品一标”建设工作提供数据... [目的]“三品一标”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助力,也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三品一标”建设也初见成效,文章旨在初步研究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三品一标”工作成绩,并为今后各省的“三品一标”建设工作提供数据支持。[方法]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港澳台除外)“三品一标”工作进行统计研究,所有数据截止2017年12月底。[结果]“无公害农产品”建设的优势区域为我国东部地区,江苏数量第一;“绿色食品”建设的优势区域为我国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黑龙江数量第一;“有机农产品”建设的优势区域为我国东部地区和西南部地区,黑龙江数量第一;“农产品地理标志”建设的优势区域为中国北部地区和中部地区,山东数量第一。[结论]我国的“三品一标”建设具有一定的地域集中度,这可能与各地区的经济情况、农产品相关的企业数量、农业产值、农产品特色情况、农业生产环境、政府引导扶持等多因素有关。各省应根据自身特点,放大优势、弥补不足、发掘特色、提升品牌,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品一标 各省 现状分析 前十名 地理分布
下载PDF
鸟类鸣声结构地理变异及其分类学意义 被引量:24
20
作者 雷富民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1999年第2期232-240,共9页
鸟声作为鸟类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鸟类行为与声学研究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录音及声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鸟声研究已渗透到鸟类的各个研究领域。鸟类鸣声结构的地理变异,有时也称“鸟声方言”,不仅具有一定的种... 鸟声作为鸟类重要的生物学特征,是鸟类行为与声学研究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新的边缘学科。近年来录音及声谱分析技术的发展使得鸟声研究已渗透到鸟类的各个研究领域。鸟类鸣声结构的地理变异,有时也称“鸟声方言”,不仅具有一定的种群稳定性而且具有个体性。它不仅与种群的遗传有关,而且与环境的异质性以及鸣声学习有关。鸣声方言可部分地阻碍种群的扩散,阻碍种群的基因漂移,从而影响到种群的基因库。长时间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很可能导致地方类群(或亚种)的产生和分化,并对新种的形成产生一定影响。此文简要介绍了:鸟声方言的概念基础、生物学意义,生境对种群鸣声结构变异的影响,鸟声方言的起源、保持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声 地理变异 方言 分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