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世宗的君臣共治思想与历史文化认同 被引量:4
1
作者 吴凤霞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8-103,共6页
君臣共治是金世宗为政理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是:君主不独断专行,臣下尽辅佐之责,戮力赞治。金世宗君臣共治思想的根源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政治和历史文化的认同。他践行其君臣共治思想也主要是求谏和求贤,应肯定的是,金世宗比... 君臣共治是金世宗为政理念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基本内涵是:君主不独断专行,臣下尽辅佐之责,戮力赞治。金世宗君臣共治思想的根源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政治和历史文化的认同。他践行其君臣共治思想也主要是求谏和求贤,应肯定的是,金世宗比肩汉唐的政治追求推动了金朝政治文明和文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世宗 君臣共治 历史文化认同
下载PDF
论《尚书》“命”体及其文化功能 被引量:5
2
作者 叶修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9-79,共11页
《尚书》中的"命"体都是册命之文,册命之文是因册命制度而生成的,册命有着繁缛的礼仪过程,因而,"命"体之文均显示出三段式的仪式性结构模式。册命之文是经过两次书写而形成的,具有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之分。原生形... 《尚书》中的"命"体都是册命之文,册命之文是因册命制度而生成的,册命有着繁缛的礼仪过程,因而,"命"体之文均显示出三段式的仪式性结构模式。册命之文是经过两次书写而形成的,具有原生形态和次生形态之分。原生形态的册命之文,体现的是一种君臣之间权责契约式的关系;而次生形态的册命之文,体现的则是一种人祖之间归美和福佑的关系。册命之文,在西周宣王时代,因献祭祖先时诵读和记忆的需要,渐次由散体形态发展为韵体形态,这对后世的韵体铭文的生成有着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尚书》 册命体 仪式性结构 君臣关系 人祖关系
下载PDF
先秦儒、墨、道、法家君臣关系理论浅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秀平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5期91-95,共5页
先秦时期,以儒、墨、道、法家为代表的各大学派针对君臣关系进行了一些讨论。儒家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礼义基础之上,墨家认为君臣之间应是“兼相爱、交相利”的关系,法家认为君臣之间是纯粹的利益关系,道家则主张以“无为”处理君臣关... 先秦时期,以儒、墨、道、法家为代表的各大学派针对君臣关系进行了一些讨论。儒家认为君臣关系应建立在礼义基础之上,墨家认为君臣之间应是“兼相爱、交相利”的关系,法家认为君臣之间是纯粹的利益关系,道家则主张以“无为”处理君臣关系、分配君权与臣权。对这些理论进行探讨,发现其价值、规律,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并吸取其可资借鉴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君臣关系
下载PDF
《三国演义》与儒家的治国理想
4
作者 刘相雨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2-116,共5页
《三国演义》在刘备集团中寄托了人们的治国理想,这一理想与儒家学者所设计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有所不同。《三国演义》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即君臣之间"同休戚,共祸福... 《三国演义》在刘备集团中寄托了人们的治国理想,这一理想与儒家学者所设计的"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有所不同。《三国演义》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君臣关系、君民关系,即君臣之间"同休戚,共祸福",君民之间"秋毫无犯"。在"忠"与"义"的关系上,《三国演义》的评价标准是双重的、不确定的,带有乱世的某些特点。在三国争雄的过程中,刘备集团一直势力最弱,其重要原因在于刘备集团以"仁"为本的政治理想与残酷的政治现实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国演义》 君臣关系 君民关系 仁义 儒学
下载PDF
晚清政治变革中的议院与君臣之纲关系论——关于晚清政治变革之可能性探究
5
作者 石文玉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5-59,共5页
议院与君臣之纲从学理层面看势如水火。然而在中西政治文化交流的早期——晚清时期,西方议会在晚清士人囫囵吞枣式的误解下,只是议政机构而非权力机构,由此与君臣之纲有过短暂"蜜月"期。这种特定形式的历史性共存因为隐含着... 议院与君臣之纲从学理层面看势如水火。然而在中西政治文化交流的早期——晚清时期,西方议会在晚清士人囫囵吞枣式的误解下,只是议政机构而非权力机构,由此与君臣之纲有过短暂"蜜月"期。这种特定形式的历史性共存因为隐含着激发晚清政府由腐朽专制转向开明专制的强劲因子,为拯救晚清的厄运创造了一种历史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清政治变革 议院 君臣之纲
下载PDF
论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遇合
6
作者 马凤岗 汤慧敏 《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5年第5期129-133,共5页
在中国封建历史上,刘备与诸葛亮君臣遇合是君臣政治运作模式的一个完美范型,这一范型的产生,依赖于他们共同“报国家、安黎庶”的政治抱负和君臣同心一体的和谐关系,在这里,充分体现了刘备之仁、之明和诸葛亮之贤、之忠。
关键词 刘备 诸葛亮 君臣遇合 三顾茅庐 君臣关系
下载PDF
论《淮南子》的君道思想
7
作者 林飞飞 高旭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2期5-11,共7页
《淮南子》一书综合百家之说,试图为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一套完备的理论学说,书中对为君之道进行了详尽而独特的论述。它承袭了道家"法自然"的思想,但又反对其纯任自然的消极主张而用儒、法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改造;它吸... 《淮南子》一书综合百家之说,试图为封建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一套完备的理论学说,书中对为君之道进行了详尽而独特的论述。它承袭了道家"法自然"的思想,但又反对其纯任自然的消极主张而用儒、法思想中的积极因素进行改造;它吸收了儒家有关道德自律的思想,用以改造法家关于君臣关系、重势等方面的学说,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法家的苛酷,从而建立了一套独特的思想体系。主要从君道无为、君臣异道和修身正己三个方面来论述其君道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子》 君道 无为 君臣 修身正己
下载PDF
良禽择木而栖 贤臣择主而事——从《三国演义》中的人才流动看“君臣遇合” 被引量:1
8
作者 马瑞 《鸡西大学学报(综合版)》 2013年第5期108-109,共2页
《三国演义》中描写了大量的人才流动。为找到知己者,进而搭建成就功名的平台,许多有志之士在几个政治集团之间多次辗转。试以魏、蜀、吴三国中具代表性人才的辗转流动为例,揭示封建社会"君臣遇合"的条件。
关键词 《三国演义》 人才流动 君臣遇合
下载PDF
浅议澳大利亚英语
9
作者 魏敏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3年第3期104-105,90,共3页
本文探讨了澳大利亚英语与澳洲民族个性、自然环境、特定历史、多元文化的内在联系,揭示了澳大利亚英语发展、形成的必然性,进而论证了语言与人、社会不可分割的主题。
关键词 澳大利亚英语 英国英语 民族个性 多元文化 something 欧洲移民 getting MINISTER 政治领导人 木制家具
下载PDF
RUSSIAN FOREIGN POLICY IN EVOLUTION
10
作者 Gu Guanfu Research Professor,China Institute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1994年第11期10-19,共10页
Two Phases of Policy DesigningIn the first days of Russia’s independence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itsforeign policy mainly aimed establishing close links with the West,joining inthe ranks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Two Phases of Policy DesigningIn the first days of Russia’s independence from the former Soviet Union,itsforeign policy mainly aimed establishing close links with the West,joining inthe ranks of the Western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getting rid of its economic diffi-culties by depending on massive Western economic aid.It was considered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sia INDEPENDENCE establishing links getting RANKS MINISTER aimed SIGNED toward
下载PDF
先秦时期臣下称君为“尔”“汝”现象新论
11
作者 尉侯凯 《出土文献》 CSSCI 2022年第3期56-67,155,共13页
春秋以前,臣下称君为“尔”“汝”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战国后期,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等级观念不断强化,导致秦朝以后的臣下不敢再以“尔”“汝”称呼帝王。由于先秦典籍大多经过汉人整理,因此可能掺入了后世的一些思想观念,而“六经... 春秋以前,臣下称君为“尔”“汝”是比较常见的现象。战国后期,特别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等级观念不断强化,导致秦朝以后的臣下不敢再以“尔”“汝”称呼帝王。由于先秦典籍大多经过汉人整理,因此可能掺入了后世的一些思想观念,而“六经”中的《尚书》《诗经》等书,因其崇高的经典地位,后人一般不敢轻易改动,故而保留了若干臣下称君为“尔”“汝”的原始材料。形成于战国时期的简牍资料的出土,为重新揭示臣下称君为“尔”“汝”的现象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臣下称君 通称
下载PDF
汉代“谴”制考析
12
作者 何璇 《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6期21-25,共5页
“谴”作为汉代官员管理手段,被时代赋予鲜明的特殊性,即“谴”兼有处罚与问责的性质。“谴”作为历史演化的产物,对构建皇权与官僚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儒家文化进入制度运行的有效实践。总之,“谴”对于帝制初创时期的... “谴”作为汉代官员管理手段,被时代赋予鲜明的特殊性,即“谴”兼有处罚与问责的性质。“谴”作为历史演化的产物,对构建皇权与官僚制度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它也是儒家文化进入制度运行的有效实践。总之,“谴”对于帝制初创时期的法律制度、官僚治理制度与皇权构建等起到不容小觑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官员管理 君臣关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