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mur Gold-Bearing Belt: Geotectonic Position and Perspectives for Revealing New Deposits of Precious Metals 被引量:1
1
作者 Khomich V.G. and Utkin V.P. (Far East Geological Institute of FEB RAS Vladivostok, 690022, Russia ) 《Global Geology》 1999年第2期179-186,共8页
The ore-bearing belts, specialized for precious metals, are substantia ted to exist in the south Far East of Russia. The longest of which is the Amursk y gold-bearing belt extended from the Amur River mouth to the Uss... The ore-bearing belts, specialized for precious metals, are substantia ted to exist in the south Far East of Russia. The longest of which is the Amursk y gold-bearing belt extended from the Amur River mouth to the Ussuri River lowe r course and further to the southwest on China territory, probably, to the Sungar i River head. The fact that we have distinguished the Amursky and other gold-be a ring belts, make it possible to reevaluate the perspectives of the South Far Eas t of Russia and North-East China for new deposits of precious meta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ld-bearing belt geotectonic POSITION perspective AM ur
下载PDF
ON GOL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GEOSYNCLINAL TECTONIC LAYER IN XUEFENG MOUNTAIN TECTONIC BELT,HUNAN,CHINA
2
作者 PengBo 《Geotectonica et Metallogenia》 1996年第Z1期114-115,共2页
1.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the geosynclinal tectonic LayerThe geosynclinal tectonic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two parts: sandyslate rocks of Precambrin and volcanic rocks inbeded within the sand-slate ... 1.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the geosynclinal tectonic LayerThe geosynclinal tectonic layer is mainly composed of the following two parts: sandyslate rocks of Precambrin and volcanic rocks inbeded within the sand-slate rocks.The sandy-slate rocks embrace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 metamorphic rocks: SiO<sub>2</sub>=54.56<sup>8</sup>1.63(Wt%), with average of 63.96(wt%)(n=58, the same as following); Al<sub>2</sub>O<sub>3</sub>=9.47<sup>1</sup>7.75(wt%), with average of 15.36(wt%), and Al<sub>2</sub>O<sub>3</sub>】K<sub>2</sub>O+Na<sub>2</sub>O+CaO; the content of (FeO+Fe<sub>2</sub>O<sub>3</sub>) varies greatly with FeO】Fe<sub>2</sub>O<sub>3</sub>; (CaO+MgO)=0.78<sup>9</sup>.22 (wt%)with average of 23 (wt%), and MgO】CaO; the ratios of K<sub>2</sub>O/Na<sub>2</sub>O rang from 2 to 4(】1). By comparing all this chemical data with that of the other kind rocks, We can know that the sand y-slate rocks were the eunic and /or bathyal sediments which formed under the strongly active eugeosynclinal tectonic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O Th ON gold-bearing CHARACTERISTICS OF GEOSYNCLINAL TECTONIC LAYER IN XUEFENG MOUNTAIN TECTONIC belt HUNAN CHINA
下载PDF
试论秦岭造山带巨型隐爆角砾岩带与古地震及成矿之关系
3
作者 赵文平 赵强 王侃 《陕西地质》 2023年第2期97-104,共8页
在秦岭造山带中部沿晚古生代残余海盆内断续分布有一种特殊的角砾状岩石,以钠长质成分为主,部分为碳酸质,前者可称为钠长角砾岩;根据岩石及产出特征,认为属于一种特殊的隐爆角砾岩;其主要分布于泥盆系地层中,个别分布于石炭纪或更老的... 在秦岭造山带中部沿晚古生代残余海盆内断续分布有一种特殊的角砾状岩石,以钠长质成分为主,部分为碳酸质,前者可称为钠长角砾岩;根据岩石及产出特征,认为属于一种特殊的隐爆角砾岩;其主要分布于泥盆系地层中,个别分布于石炭纪或更老的下覆地层中。进一步研究发现,隐爆角砾岩(带)主要沿礼县—凤县—山阳断裂带及侧旁分布,东西延伸大于500公里(向东、西分别延入河南、甘肃境内)。该隐爆角砾岩(带)非普通的构造角砾岩,而是与古地震活动密切相关,并且发生了与其相关的大规模、爆发式成矿作用,形成了以金、铅锌、铜、镍、钴等为主的多种矿产的巨型成矿带;同时认为地震活动作为地球中具有广泛性、频繁性、剧烈性、瞬时性、纵深性等特性的一种特殊地质(活动)作用,它对地球的内外生地质作用,包括地球(深部)动力学、大地构造学及矿床学等所涉及的地质作用均产生广泛影响,值得引起重视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造山带 隐爆角砾岩 古地震 成矿
下载PDF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隐爆角砾岩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7
4
作者 高荣臻 吕新彪 +1 位作者 杨永胜 李春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74-883,共10页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北缘的多宝山矿集区,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燕山期闪长岩体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的内外接触带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在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3个隐爆角砾岩体(J-1、J-2、J-3),角砾岩体从中心向外侧有较... 黑龙江争光金矿床位于大兴安岭东北缘的多宝山矿集区,矿体主要呈脉状产于燕山期闪长岩体与中奥陶统多宝山组的内外接触带上,受断裂构造控制明显。在野外地质调查过程中,发现了3个隐爆角砾岩体(J-1、J-2、J-3),角砾岩体从中心向外侧有较显著的岩石类型分带,中心为热液隐爆角砾岩,向外角砾增大,逐渐过渡为震碎角砾岩。根据胶结物的不同和穿插关系可将其分为四期,最早期为硅质胶结,中期为绿泥石胶结,其次为矿质胶结,最后为灰黑色安山质胶结,其中第二期和第三期隐爆作用与矿化关系密切。对隐爆角砾岩地质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在Ⅱ号矿带绿泥石胶结隐爆角砾岩体深部具有寻找与矿质胶结隐爆角砾岩有关的金铜矿化体的潜力,这对争光金矿床深部及外围找矿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争光金矿床 隐爆角砾岩 地质特征 多宝山矿集区
下载PDF
黑龙江省金厂金矿床J0矿体流体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宇 赖勇 +2 位作者 卿敏 王艳忠 徐佳佳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31-1144,共14页
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是最新发现的特大型金矿床,目前探获黄金资源量86吨,它位于中亚造山带东端的吉黑成矿带,是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复杂成矿系统,矿化类型可能包括了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研究表明,高丽... 黑龙江省东宁县金厂金矿床是最新发现的特大型金矿床,目前探获黄金资源量86吨,它位于中亚造山带东端的吉黑成矿带,是与中生代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复杂成矿系统,矿化类型可能包括了斑岩型、爆破角砾岩型、浅成低温热液型。研究表明,高丽沟 J0号矿体为爆破角砾岩型,热液成矿过程经历了早、中、晚3个阶段,分别形成以石英—黄铁矿、多金属硫化物—石英和碳酸盐为代表的矿物组合,中阶段矿物含自然金最多,次为早阶段矿物。初始成矿流体系统为高温、高盐度、高氧逸度、富 CO_2的岩浆热液;经减压沸腾,CO_2等挥发分大量逸出,流体温度、盐度和氧逸度下降,导致大量金属硫化物及自然金快速沉淀;大气降水混入导致晚阶段流体低温、低盐度、贫 CO_2,对成矿贡献甚微。总体而言,成矿流体盐度高(11.70%~37,81%NaCl.eq),成矿作用发生在中—高温(238.3~425.7℃)的浅成环境(深633m~2736m)。岩浆—流体成矿系统富CO_2,应发育于大陆碰撞造山带的伸展构造背景,而非大洋板块俯冲诱发的岩浆弧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爆破角砾岩型金矿 金厂金矿 黑龙江省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东准噶尔成矿带岩浆隐蔽爆破作用与成矿 被引量:7
6
作者 喻亨祥 夏斌 +2 位作者 林锦富 刘家远 胡承琦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6-653,共8页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乌伦布拉克铜矿、老山口铜—铁—金矿两地皆存在花岗质岩浆隐蔽爆破作用。前者形成了与潜火山英安玢岩侵入体密切伴生的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后者形成了与潜火山闪长玢岩侵入体相伴生的闪长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和闪斜煌... 新疆东准噶尔地区乌伦布拉克铜矿、老山口铜—铁—金矿两地皆存在花岗质岩浆隐蔽爆破作用。前者形成了与潜火山英安玢岩侵入体密切伴生的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后者形成了与潜火山闪长玢岩侵入体相伴生的闪长玢岩质隐爆角砾岩和闪斜煌斑岩质隐爆角砾岩。岩浆隐蔽爆破作用是伴随该区华力西中晚期—晚期地槽褶皱造山运动而发生的一种超浅成岩浆作用,其与铜、金等金属成矿的关系密切;与其有关形成了隐爆角砾岩筒型铜(金)矿和破碎带蚀变岩型金矿。两种类型的矿床都显示出广阔的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浆 隐蔽爆破作用 成矿带 铜矿床 金矿床
下载PDF
内蒙古半拉山钼矿LA-ICP-MS锆石U-Pb与辉钼矿Re-Os年龄及其成矿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24
7
作者 闫聪 孙艺 +1 位作者 赖勇 马星华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616-634,共19页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半拉山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新发现的中型爆破角砾岩型钼矿床。半拉山钼矿区内流纹岩围岩和花岗斑岩岩脉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是(157.5±3.3)Ma和(126.3±2.1)Ma,而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半拉山钼矿床位于大兴安岭南段,是新发现的中型爆破角砾岩型钼矿床。半拉山钼矿区内流纹岩围岩和花岗斑岩岩脉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分别是(157.5±3.3)Ma和(126.3±2.1)Ma,而辉钼矿样品的Re-Os同位素等时线年龄为(136.1±6.6)Ma(MSWD=0.42),表明成矿作用与流纹岩或花岗斑岩岩脉没有直接的成因联系,成矿侵入体在矿区深部,这一认识与野外地质考察结果一致。本文研究结果和大兴安岭南段岩浆热液矿床的成矿年代学资料显示大规模成岩成矿作用发生在150-130 Ma,即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交,构造背景是中亚造山带古生代地壳增生和三叠纪—侏罗纪碰撞加厚之后的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弧后伸展。半拉山钼矿床爆破角砾岩矿床类型的确定表明,爆破角砾岩型钼矿化之下可能存在斑岩型钼矿化,值得进一步勘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爆破角砾岩型钼矿床 LA-ICP-MS 锆石U-PB年龄 辉钼矿Re-Os同位素 半拉山钼矿 西拉沐沦钼多金属成矿带
下载PDF
虎拉林金矿岩石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桂阁 王恩德 +5 位作者 李杰美 李艳秋 陈勇敢 常春郊 王治华 朝银银 《黄金科学技术》 2009年第5期1-5,共5页
虎拉林金矿床是额尔古纳成矿带北段的一个中型规模的金矿床,矿体产于爆破角砾岩中。该矿位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是斑岩和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发育地区之一。金矿床成矿年龄为135Ma,矿化角砾岩具有典型隐爆角砾岩的特征,矿... 虎拉林金矿床是额尔古纳成矿带北段的一个中型规模的金矿床,矿体产于爆破角砾岩中。该矿位于华北板块和西伯利亚板块之间,是斑岩和爆破角砾岩型金矿床发育地区之一。金矿床成矿年龄为135Ma,矿化角砾岩具有典型隐爆角砾岩的特征,矿化在时空和成因上与爆破角砾岩关系密切;δ^34S变化范围为-0.2‰~0.8‰,具有深源岩浆硫特征;S和Pb同位素、流体包裹体、稀土元素等特征表明成矿物质来自地壳深部或地幔,成矿流体具有以深部岩浆热液为主的特点。由此可知。虎拉林金矿床是典型的隐爆角砾岩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古纳成矿带 隐爆角砾岩 岩石化学 虎拉林金矿 内蒙古
下载PDF
吉林省白山市金英金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7
9
作者 刘文香 满永路 王兴昌 《地质与资源》 CAS 2009年第4期279-283,共5页
金英金矿床产于叠加在先期存在的新元古界钓鱼台组石英砂岩与古元古界珍珠门组硅化白云质大理岩之间的不整合面附近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中的F100断裂内,主要受区域性断裂F102及局部性断裂F100的联合控制.金英金矿形成的特殊环境和物化条... 金英金矿床产于叠加在先期存在的新元古界钓鱼台组石英砂岩与古元古界珍珠门组硅化白云质大理岩之间的不整合面附近的硅化构造角砾岩带中的F100断裂内,主要受区域性断裂F102及局部性断裂F100的联合控制.金英金矿形成的特殊环境和物化条件,使其具有独特的矿物组合和矿石结构构造,是我国目前发现的一种新类型金矿.金矿类型属于中生代造山带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英金矿床 F100断裂 硅化构造角砾岩带 硅化 赤铁矿化 造山带金矿 吉林省
下载PDF
黑龙江团结沟金矿区花岗斑岩体与金矿化的关系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碧乐 王健 《黄金》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6,共4页
团结沟金矿区花岗斑岩为岩株状产出的浅成超浅成侵入体。斑岩体内有两期矿化;早期发生在隐爆角砾岩带内,呈环形分布;晚期发生在北西西、北北西构造带内。斑岩体不仅提供成矿热液,也提供部分矿质。
关键词 斑岩体 隐爆角砾岩 金矿床 叠加矿化 金矿
下载PDF
安徽省泾县黄村石芒坑百亩园地区志留纪地层中金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黄涛 《安徽地质》 2018年第3期189-191,共3页
在皖南泾县黄村石芒坑百亩园志留纪地层中最新发现有较具规模的金矿,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黄村石芒坑百亩园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共生银、铜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 在皖南泾县黄村石芒坑百亩园志留纪地层中最新发现有较具规模的金矿,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黄村石芒坑百亩园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共生银、铜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受构造、花岗斑岩脉作用控制明显,具有角砾岩型特征,该矿的发现对丰富该区成矿理论、地质找矿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砾岩型金矿 志留系 黄村石芒坑 江南过渡带
下载PDF
切特木斯铜(银)矿地质特征研究——兼论伊斯基里克地区“鸡窝”状矿体成因
12
作者 肖力 李汉光 +3 位作者 董刚 金宝义 唐明国 韩先菊 《矿产与地质》 2009年第4期329-334,共6页
在分析切特木斯铜(银)矿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矿床成因基础上,通过与典型角砾岩型矿床和典型斑岩型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特征进行对比,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根据此类型矿床找矿标志和控制因素,结合区域地质条件研究对比,初... 在分析切特木斯铜(银)矿的地质特征、围岩蚀变特征、矿床成因基础上,通过与典型角砾岩型矿床和典型斑岩型矿床矿化特征、蚀变特征进行对比,认为该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根据此类型矿床找矿标志和控制因素,结合区域地质条件研究对比,初步分析了找矿方向,圈定找矿远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银)矿 角砾岩筒 斑岩型矿床 伊斯基里克成矿带
下载PDF
安徽宁国石口金矿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 被引量:7
13
作者 肖万峰 洪大军 +3 位作者 雷丁尔 张旭 陈科夫 刘宏 《华东地质》 2020年第3期265-270,共6页
安徽宁国石口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是最近新发现的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石口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口金矿矿体主要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呈透镜状、似层状,矿石以断裂角砾岩型为... 安徽宁国石口金矿位于钦杭成矿带北东段,是最近新发现的金矿床。在野外地质调查和室内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对石口金矿的地质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石口金矿矿体主要产于断裂破碎带中,呈透镜状、似层状,矿石以断裂角砾岩型为主。晚寒武世—早奥陶世西阳山组泥质灰岩、早奥陶世印渚埠组泥岩是控矿地层,NW向张性断裂是最主要的容矿构造。石口金矿NW向断裂具有较好的找矿潜力,该金矿的发现为钦杭成矿带金矿找矿勘查提供了新思路,可进一步扩大该区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钦杭成矿带 金矿 断裂角砾岩 安徽
下载PDF
赣杭火山岩带潜火山岩型铀矿床及其成矿机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邵飞 许健俊 +2 位作者 刘佳佳 毛玉峰 魏欣 《矿产与地质》 2015年第5期568-573,共6页
赣杭火山岩带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喷发及浅成-超浅成潜火山岩浆侵入,造就了火山-潜火山热液型铀矿床成矿作用。与潜火山岩具空间和成因关联、成矿作用受潜火山岩浆活动控制的铀矿床,应归属为潜火山岩型铀矿床。潜火山岩型铀矿床赋矿围岩以... 赣杭火山岩带中生代强烈的火山喷发及浅成-超浅成潜火山岩浆侵入,造就了火山-潜火山热液型铀矿床成矿作用。与潜火山岩具空间和成因关联、成矿作用受潜火山岩浆活动控制的铀矿床,应归属为潜火山岩型铀矿床。潜火山岩型铀矿床赋矿围岩以酸性潜火山岩为主,矿体形态主要为脉状,共伴生Cu、Ag、Au等元素,矿石金属矿物及围岩蚀变特征与我国东部潜火山岩型多金属矿床具相似性。火山-潜火山岩浆活动及分异演化完善,促使成矿物质在热液体系不断浓集及成矿流体演化,在成矿流体温度、压力、化学成分改变及气液沸腾机制作用下,铀在断裂构造及其旁侧裂隙构造、潜火山岩内外接触带及围岩裂隙密集带、隐爆角砾岩及其内发育的隐爆裂隙带等容矿构造空间内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火山岩型铀矿床 隐爆角砾岩 成矿机制 赣杭火山岩带
下载PDF
青海祁漫塔格楚阿克拉千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及发现意义 被引量:10
15
作者 张爱奎 刘智刚 +2 位作者 张大明 刘光莲 张勇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19-329,共11页
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西段的祁漫塔格地区与三叠纪花岗岩、斑岩有关的斑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型矿产广泛分布。近年以缺位预测成矿理论为指导,在祁漫塔格发现了一处新类型矿床——楚阿克拉千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床。开展了流体包... 青海省东昆仑成矿带西段的祁漫塔格地区与三叠纪花岗岩、斑岩有关的斑岩型、接触交代矽卡岩型、热液型矿产广泛分布。近年以缺位预测成矿理论为指导,在祁漫塔格发现了一处新类型矿床——楚阿克拉千隐爆角砾岩型铅锌矿床。开展了流体包裹体和氢、氧、硫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矿床内存在明显的2类流体,一类为中高温低盐度低密度NaCl-CO 2-H2O流体,另一类为低温中等盐度中低密度NaCl-H2O流体,2类流体反映的成矿压力明显不同,与隐爆作用吻合,压力的突然释放是成矿的关键。氢、氧同位素结果表明,成矿热液来源于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硫同位素显示硫来源于岩浆。对矿床特征分析总结,综合认为,矿床的形成与斑岩活动密切相关,结合卡尔却卡A区斑岩成矿特征,建立了楚阿克拉千矿床成矿模式,提出了楚阿克拉千地区具有斑岩型找矿潜力的认识。该矿床的发现对于促进东昆仑地区斑岩找矿突破和斑岩成矿规律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勘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发现意义 隐爆角砾岩型 楚阿克拉千 祁漫塔格成矿带 青海
下载PDF
张麻井铀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沽源盆地找矿思路 被引量:8
16
作者 吕增尧 《矿产勘查》 2012年第4期452-457,共6页
燕山造山带形成于中生代,由于构造、火山活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与隆起带相间出现,有等间距特点。张麻井大型铀钼矿床位于蔡家营—双脑包次级火山构造洼陷带内。主要为次流纹斑岩体控制,赋存于次流纹斑岩体顶部隐爆角砾岩中。在古太... 燕山造山带形成于中生代,由于构造、火山活动,产生一系列断陷盆地,与隆起带相间出现,有等间距特点。张麻井大型铀钼矿床位于蔡家营—双脑包次级火山构造洼陷带内。主要为次流纹斑岩体控制,赋存于次流纹斑岩体顶部隐爆角砾岩中。在古太古代末基底发生强烈变质作用,成矿元素第一次富集。中生代的火山热液活动,成矿元素第二次富集。经多期次热液活动,在隐爆角砾岩部位形成富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山造山带 火山-沉积盆地 次流纹斑岩 隐爆角砾岩
下载PDF
双王含金角砾岩带形成机制分析及进一步找矿靶区预测 被引量:1
17
作者 闵全收 朱德鹏 +1 位作者 郭君 芦正艳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85-293,共9页
基于前人的地质资料,结合矿床实际地质情况,对陕西省太白双王金矿床含金角砾岩带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推演,认为双王含金角砾岩是构造与热液隐爆作用相结合的产物。另外对双王金矿床不同期次角砾岩的含金性、不同标型黄铁矿的含金性及双王... 基于前人的地质资料,结合矿床实际地质情况,对陕西省太白双王金矿床含金角砾岩带的形成机制进行了推演,认为双王含金角砾岩是构造与热液隐爆作用相结合的产物。另外对双王金矿床不同期次角砾岩的含金性、不同标型黄铁矿的含金性及双王金矿床金矿化富集规律等进行了研究和总结,并对双王金矿下一步勘查靶区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王金矿 含金角砾岩带 矿化特征 成矿靶区
下载PDF
西藏谢通门县德新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育良 苏会平 +1 位作者 张凯 李革委 《陕西地质》 2010年第2期40-46,共7页
德新铅锌矿位于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地处西藏冈底斯Cu、Mo、Pb、Zn、Au、Fe成矿带中段。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与第三系火山岩的接触带,地层、岩浆岩控制了矿体的总体展布方向和空间位置。早期东西向构造对成矿起了导矿作用,晚期近南北... 德新铅锌矿位于西藏自治区谢通门县,地处西藏冈底斯Cu、Mo、Pb、Zn、Au、Fe成矿带中段。矿体主要赋存于岩浆岩与第三系火山岩的接触带,地层、岩浆岩控制了矿体的总体展布方向和空间位置。早期东西向构造对成矿起了导矿作用,晚期近南北向、北西、北东向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储矿构造。属标准的地层、构造、岩浆岩"三位一体"的成矿模式。矿床成因可能属火山隐爆角砾岩型。本文提出了区内8条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冈底斯成矿带中段 德新 铅锌矿 地质特征 找矿标志
下载PDF
卡尔却卡矽卡岩带、隐爆角砾岩多金属矿矿体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璟璟 陈澍豪 +3 位作者 张鹏 代威 王磷 莫生娟 《世界有色金属》 2018年第7期134-135,共2页
普查区开展地表检查及槽探揭露在M6磁异常区圈出铜、铅锌矿体3条,M9磁异常区圈出矽卡岩带2条,铁矿体2条,铜矿体1条。通过2015年工作,普查区M6磁异常圈出铅锌矿化隐爆角砾岩岩筒一条,圈定矿体5条,铅锌矿体1条(Ⅰ-1号矿体),铜矿体1条(Ⅰ-... 普查区开展地表检查及槽探揭露在M6磁异常区圈出铜、铅锌矿体3条,M9磁异常区圈出矽卡岩带2条,铁矿体2条,铜矿体1条。通过2015年工作,普查区M6磁异常圈出铅锌矿化隐爆角砾岩岩筒一条,圈定矿体5条,铅锌矿体1条(Ⅰ-1号矿体),铜矿体1条(Ⅰ-2号铜矿体),锌矿体3条(Ⅰ-3、4、5号锌矿体),其中Ⅰ-1号铅锌矿体为主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却卡矽卡岩带 隐爆角砾岩 矿体特征 矿床成因
下载PDF
柬埔寨腊塔纳基里省欧卡拉矿区金铜矿成矿前景分析
20
作者 杨伟红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9年第6期81-82,共2页
文章通过对矿区工作取得成果的梳理,总结了矿区地质特征、矿化蚀变特征,对矿区成矿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矿区地层较单一,构造和岩浆岩发育,矿化蚀变主要受东西向构造控制。经分析认为矿区成矿条件良好,角砾岩带成矿潜力较大。
关键词 柬埔寨 铜矿化 石英脉 角砾岩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