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1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fluence of the Urban-Rural Income Disparity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as an Example
1
作者 Yan Chen Yuanyuan Sun Wanbin Li 《Open Journal of Statistics》 2022年第3期303-323,共21页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mediation effect is mainly used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regression model, and most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impac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income gap. ... In this paper, the effect of the mediation effect is mainly used to test and analyze the regression model, and most scholars have studied the impact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on the income gap. However, this paper is from another perspective, based on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he main study is the impact mechanism of urban and rural income gap on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as the main research object, and specifically selecting 22 central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which is also one of the highlights of this study. The regression model is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intermediary effect, and the four intermediary variables of fiscal expenditure (M<sub>1</sub>), fixed asset investment (M<sub>2</sub>), number of patent applications (M<sub>3</sub>), and total import and export (M<sub>4</sub>) are selected, which represent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fixed asset investment,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level and opening-up level, and study and analyze the inherent influence mechanism between each variable. Before doing specific research, I consulted the papers and literature of many other outstanding scholars, among which Cheng Yuhong and Cheng Chi’s “The Influence Mechanism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of urban and rural income gap” [1] has great reference value for this paper.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resul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in the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the expansion of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will inhibit the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so it is necessary to focus on building a new type of urbanization, accelerating the construction of an urban innovation system, optimizing the rural employment structure to narrow the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providing impetus for the continuous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ial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com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dustrial Structure Upgrading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Normalization of the Epidemic Yangtze River Delta region Mediation Effect Model SPSS
下载PDF
基于价值网的黑龙江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究
2
作者 徐鹿 勾宇欣 +1 位作者 王明月 马雨萌 《中国商论》 2025年第1期68-72,共5页
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冰雪经济作为新兴产业,逐渐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黑龙江省凭借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正处于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黑龙江省的冰雪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全面... 在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大趋势下,冰雪经济作为新兴产业,逐渐展现出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市场前景。黑龙江省凭借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正处于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本文基于黑龙江省的冰雪经济发展现状进行全面梳理与分析,明确了黑龙江省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新型组织架构——价值网的运行模式和特点,提出了构建与运行冰雪价值网的对策建议,旨在助力冰雪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网 冰雪经济 冰雪产业 高质量发展 黑龙江省 区域经济
下载PDF
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区域差异及分布动态演进
3
作者 卢盼盼 朱瑛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60-69,共10页
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建筑业自身发展特征,从8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1年30个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 以“新发展理念”为基础,结合建筑业自身发展特征,从8个维度构建了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测度了2012—2021年30个省份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和Kernel密度估计法对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和非均衡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较低,测算结果均值处在0.122 9~0.586 0之间;基尼系数整体上涨了5.2%,说明我国建筑业高质量发展存在区域差异,且差异正逐年增大;全国及区域的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非均衡性显著,且东西部存在极化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业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分布动态 演变趋势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数字经济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有调节的中介效应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瑞荣 李志彬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3-113,共11页
借助数字经济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 借助数字经济实现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重要议题。本文基于长三角地区面板数据,利用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检验了数字经济对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经济可以显著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数字经济通过技术创新正向促进高端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且技术创新发挥部分中介效应;政府支持对技术创新的中介效应发挥正向调节作用;进一步异质性检验发现,数字经济对不同地区、不同细分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最后,从三个方面提出相关建议:构建全方位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提升融合效能;聚焦重点领域,推动核心技术突破创新;聚焦制度创新,释放政策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数字经济 高端装备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我国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现实困境与纾困之道 被引量:6
5
作者 张春萍 潘泓宇 郭鸣明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3-109,共7页
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体育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方面。本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产业协同集聚视角分析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剖析当前的现实困... 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推动体育融入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促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重要方面。本研究基于新经济地理学理论,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从产业协同集聚视角分析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剖析当前的现实困境,并提出纾困之道。研究认为,区域体育产业协同集聚是集聚力和扩散力相互作用的结果,政府应通过有效刺激集聚而避免扩散来促进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目前,我国区域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面临要素流动壁垒有待破除、产业政策体系亟待优化、市场发展存在短板、数字体育建设滞后等多重现实困境。为此,提出打破制约要素流动的体制机制壁垒、健全区域体育产业政策体系、构建更高水平的区域体育有效市场以及全面提升数字化水平的纾困之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体育产业 高质量发展 新经济地理学 产业协同集聚 经济增长
下载PDF
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李杰 王薇 《管理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19,共10页
基于数字经济突破空间距离约束的集约优势,使用2012-2021年30个省(市、区)1的面板数据,通过区域协同的空间分层逻辑,实证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1)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直接... 基于数字经济突破空间距离约束的集约优势,使用2012-2021年30个省(市、区)1的面板数据,通过区域协同的空间分层逻辑,实证探究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实证结论表明:(1)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直接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2)数字经济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能源于数字经济驱动产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技术化“三位一体”共生互促。(3)数字经济对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溢出效应在东部和西部表现明显,中部则不显著。为此,本文从区域协同促进区域共享发展视角提出相应对策,即:补齐数字经济区域发展短板,放大数字经济空间溢出效应优势,推进数字经济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区域高质量协同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数字经济、产业升级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长江经济带11省市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小碧 伍佳慧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CAS 2024年第3期49-66,共18页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 快速发展的数字经济已日益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和关键驱动因素。在构建经济高质量发展与数字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熵值法进行测算的基础上,利用长江经济带11省市2013—2019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探究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来看,长江经济带下游地区的数字经济发展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要强于上游、中游地区;产业升级在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发挥显著的中介效应且其占比为34.77%,这充分说明促进产业升级是数字经济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产业升级的中介效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下游地区最强,上游地区次之,中游地区产业升级中介效应不明显。门槛模型检验结果显示:数字经济对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存在双门槛效应,当跨越门槛值后影响效应呈递增趋势,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呈现非线性边际效应递增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升级 长江经济带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与机制 被引量:1
8
作者 姚战琪 《中国流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22,共14页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农村劳动力就业、扩大农民收入来源。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是缩减城乡收入差距、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路径。基于1997—2021年我国30个省份(未含香港地区、澳门地区、台湾地区、西藏地区)数据,使用合成控制法、双重差分模型和三重差分模型分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有助于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且这种缩减作用在北京、上海最强,在江苏、天津、浙江次之,在广东最弱;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均显著,但在中部地区最强,在东部和西部地区较弱;绿色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在绿色发展水平较高、区域协调发展水平较高的省份更强;服务业高质量发展能够通过产业结构升级(包括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结构合理化)缩减城乡收入差距。为进一步发挥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缩减作用,应持续加强服务创新,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引导绿色消费和生产,提升绿色发展水平;推动现代服务业和新兴产业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城乡收入差距 产业结构升级 绿色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
下载PDF
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测度研究及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宾厚 吴冕 张路行 《物流研究》 2024年第2期65-70,共6页
以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TOPSIS法和核密度估计分析方法,测度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向好趋势明显,但仍然有待提高。有18个城市... 以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TOPSIS法和核密度估计分析方法,测度2010—2021年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分析区域发展差异。研究发现:长三角城市群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向好趋势明显,但仍然有待提高。有18个城市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低于均值。其中上海的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居于第2位的苏州相比于上海还有较大差距。从各区域来看,区域发展不均衡的特征较明显,各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一定差距,上海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区域,物流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排名靠后的城市主要集中在安徽,该区域内发展差距呈现缩小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长三角 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推动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逻辑与路径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军 孟佳佳 《工业技术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5-61,共7页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它能够以新要素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注入创新活力。本文旨在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探讨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理论逻辑,结合内蒙古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质生... 新质生产力与产业结构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它能够以新要素为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注入创新活力。本文旨在分析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特征,探讨新质生产力在推动内蒙古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中的理论逻辑,结合内蒙古当前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提出新质生产力推动内蒙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以期为内蒙古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内蒙古 高质量发展 数字技术 科技创新 可持续发展 区域布局
下载PDF
海南自贸港文旅产业区域协同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
11
作者 罗君名 杨立根 彭雯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79,共9页
当前,海南自贸港文旅产业存在“小、散、同、粗”的不平衡、不协调状态,需要区域协同发展,以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信息、文化旅游市场、文化旅游发展空间等的共享,从整体上提升区域旅游的品牌影响力、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可... 当前,海南自贸港文旅产业存在“小、散、同、粗”的不平衡、不协调状态,需要区域协同发展,以实现文化旅游资源、文化旅游信息、文化旅游市场、文化旅游发展空间等的共享,从整体上提升区域旅游的品牌影响力、旅游吸引力和市场竞争力。可通过构建与完善自贸港文旅产业区域协同发展重要机制,在宏观层面设计“四维协同路径”,在微观层面实施渐进式推进策略,来积极推动文旅产业区域协同发展,并助力旅游经济长期健康、持续、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自贸港 文旅产业 区域协同发展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地区差异及收敛性分析
12
作者 马中东 周桐桐 +1 位作者 宋丽丽 高建刚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1-21,共11页
基于2010-2020年黄河流域73个地市面板数据,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各地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及β收敛模型考察流域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地区差异及其空间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 基于2010-2020年黄河流域73个地市面板数据,通过AHP-熵值法测算各地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综合运用标准差椭圆、Dagum基尼系数及β收敛模型考察流域内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空间格局演化、地区差异及其空间收敛特征.研究结果表明:1)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波动上升趋势,但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性,始终保持“下强上弱”的空间分布格局.2)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心向西南方向偏移,并表现为东西向集聚、南北向扩散趋势.3)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差异略有增加,组间差异是总体差异的主要来源.4)流域整体及上、下游地区支持条件β收敛和绝对β收敛机制,但不同地区的收敛速度和影响因素存在差异.基于实证结果,从提升黄河流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差距、促进区域差异化发展等方面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空间格局演化 地区差异 空间收敛特征 黄河流域
下载PDF
场景理论下体育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与路径
13
作者 王峰 温阳 《四川体育科学》 2024年第5期102-107,共6页
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建设、体育产业场景化发展等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在场景理论下体育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与路径。体育场景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包括:培育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 在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体育强国建设、体育产业场景化发展等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探究在场景理论下体育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与路径。体育场景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价值包括:培育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城市体育消费;打造城市创意环境与氛围;引导城市公众行为。体育场景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的路径包括;巩固城市体育文化建设;构建城市产业发展新平台;拓展体育消费场景;优化城市创意环境与氛围;强化体育舒适与美好生活需求的精准匹配;促进城市区域化体育发展格局的显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场景理论 体育场景 区域经济 高质量发展 体育产业
下载PDF
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
14
作者 席玉宝 鲁雷 《体育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6-78,共13页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理论分析法等,对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相关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阐述。研究指出: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具有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独特、人力物力雄厚、政策环境良好等优势,... 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理论分析法等,对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体育产业发展相关资源和环境条件进行阐述。研究指出: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发展具有自然资源丰富、人文资源独特、人力物力雄厚、政策环境良好等优势,但目前体育产业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尚未形成,在区域产业联动和融合发展、推进市场一体化等方面还存在不足。研究运用产业政策、绿色发展、融合发展、产业联动等理论对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的发展进行对策分析,以推动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绿色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研究提出:加强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的规划引领,加大政策支持,强化环境保护,践行绿色发展,推动长江经济带体育产业创新发展、融合发展、联动发展、特色发展等,打造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先行示范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质量发展 长江经济带 体育产业 区域发展 绿色发展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制造业耦合式发展研究
15
作者 宋德军 张婕 《商业经济》 2024年第8期34-39,共6页
基于201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和时空差异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由轻微失调向接近失调转变,... 基于2015—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构建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二者的耦合协调水平和时空差异进行考察。结果显示:中国数字经济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协调度不断提高,由轻微失调向接近失调转变,但整体水平仍然偏低;耦合协调度在时空上存在明显差异。从时间上看,大部分省份仍处于接近失调的较低水平,2021年中国仅有20%的省份达到勉强协调以上水平。从空间上看,东部最高,中部次之,西部最低,广东、江苏、浙江的发展成效尤为突出;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效应,高和低耦合协调度省份都存在集聚效应。耦合协调度的局部空间特征表现出东部地区主要集中在“高—高”集聚区,而西部地区主要位于“低—低”集聚区。基于此,提出结合地区自身发展需求和耦合协调度特征,发挥高耦合协调度区域的空间辐射作用,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等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制造业 高质量发展 耦合协调 区域异质性
下载PDF
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16
作者 卢晨 黎杰炜 翟羽佳 《中国商论》 2024年第9期1-4,共4页
经济发展初期,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及粗放式发展呈现出的负外部性加剧,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此时,中国发展迈入新的转折点,国家开始将重心从速度转向质量与... 经济发展初期,人口集聚对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正向促进作用,然而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及粗放式发展呈现出的负外部性加剧,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巨大挑战,经济增速开始放缓。此时,中国发展迈入新的转折点,国家开始将重心从速度转向质量与效益,更注重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本文紧扣新发展理念,围绕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维度展开分析,构建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作用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得出结论:人口集聚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并存在空间溢出效应,产业结构高级化在此过程中起正向调节作用。鉴于此,积极发挥人口集聚的经济效应,制定适宜的人口调控政策,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区域协调化及深化产业结构高级化可以有效推进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集聚 经济 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高级化 区域协调 人口红利
下载PDF
黄河流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基础、短板及路径——以山东省为例
17
作者 李继伟 王爽 《文化产业研究》 2024年第1期249-259,共11页
黄河从菏泽市东明县入鲁,在东营市垦利区流入渤海。山东沿黄地区区位优势优越、自然景观钟灵毓秀、文化底蕴悠久深厚、民俗资源多姿多彩、基础设施优势突出、文化服务日臻完善,具备发展文旅产业的良好基础。但与优越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文... 黄河从菏泽市东明县入鲁,在东营市垦利区流入渤海。山东沿黄地区区位优势优越、自然景观钟灵毓秀、文化底蕴悠久深厚、民俗资源多姿多彩、基础设施优势突出、文化服务日臻完善,具备发展文旅产业的良好基础。但与优越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要求相比,山东省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还存在一些短板问题,亟需做好开展重点资源保护、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提升交通设施水平、强化旅游产品供给、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实现宣传推广创新、强化重点要素保障、完善工作推进机制等方面的工作,加快推动黄河流域文旅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流域 文旅产业 高质量发展 推进路径
下载PDF
中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与分布动态演进
18
作者 孙先民 张国微 《物流研究》 2024年第5期1-14,共14页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保障六个维度为基础,构建中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TOPSIS熵权—BP神经网络结合法测度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行修正,并在... 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保障六个维度为基础,构建中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使用TOPSIS熵权—BP神经网络结合法测度2008—2022年中国30个省份(不含西藏和港澳台地区)的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并进行修正,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核密度、Dagum基尼系数、莫兰指数、空间马尔科夫链对中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动态趋势进行分析。研究发现:①测度期内中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始终保持上升趋势,但存在空间差异,表现为东部>全国>中部>西部;②中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逐渐增大,区域间差异是中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主要原因,差异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东西>东中>中西,区域内差异为东部>西部>中部;③时间演进方面,总体呈上升态势,但增速缓慢,无极化现象和收敛性特征;空间演进方面,省份间存在明显的空间集聚效应,且具有差异增加的趋势,中国流通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受地理位置约束,邻近省份对本省份存在差异化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通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动态趋势 BP神经网络
下载PDF
绿色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基于产业结构升级的中介效应
19
作者 郑耀群 王萌 冯佳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8-32,共15页
绿色金融是促进城镇化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绿色金融及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指数,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产业结构... 绿色金融是促进城镇化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2005-2020年中国30个省(区、市)的面板数据,测度了绿色金融及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指数,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实证分析绿色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中发挥的中介效应。研究发现:(1)从影响机制来看,我国绿色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外开放水平、政府干预程度及信息化水平也可以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2)从影响路径来看,我国绿色金融能够通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间接地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3)异质性分析表明,从资源型地区与非资源型地区的分类角度,绿色金融对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与区域资源水平成反向关系,产业结构升级在非资源型地区所起到的中介效应高于其在资源型地区所起到的中介作用;从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分类角度,东部地区绿色金融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效果最明显,产业结构的中介效应也在东部地区最显著,而在东北不显著。据此提出了发展绿色金融促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金融 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中介效应 区域差异
下载PDF
数字经济、区域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显宏 姜国刚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5-50,共6页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 文章构建三级指标体系测度中国省级数字经济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采用2011—2020年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区域创新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水平提升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当期区域创新水平上升抑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但在上一期发挥促进效应。第二,采用系统GMM模型实证研究发现,当期数字经济水平提升和上一期区域创新增加均会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第三,IV因果中介效应回归表明,数字经济提高可以促进区域创新发展,进而提升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因此区域创新具有中介效应。第四,分地区来看,东北地区和中部地区的数字经济通过直接效应影响本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东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和间接效应;西部地区的数字经济具有直接效应,但西部地区的区域创新会显著降低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区域创新 经济高质量发展 产业结构升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