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ocial Classes and Cultural Connotations of Yangzhou Home Gardens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Republic of China
1
作者 ZHANG Lihui 《Journal of Landscape Research》 2016年第6期102-106,共5页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870-1930),the social classes in Yangzhou were basically dominated by officials,businessmen,and scholars.In the building number,scale,and func...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1870-1930),the social classes in Yangzhou were basically dominated by officials,businessmen,and scholars.In the building number,scale,and functional evolution of their home gardens,these three classes were different,reflecting abundant connotation of characteristic of the time and regional culture,revealing the inheritance path of Yangzhou culture,as well as the richness and diversity of home gardens in Yangzhou during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cial classes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period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Yangzhou home gardens Type characteristics Cultural connotation
下载PDF
CHINESE LADY'S DAILY WEAR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EARLY REPUBLIC PERIOD
2
作者 包铭新 《Journal of China Textile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1991年第3期9-21,共13页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women’s wea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early Republic Period(late 19th c.—early 20th c.),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aily informal orsemi-formal wear,though some f... The goal of this research is to describe and analyze women’s wear in the late Qing Dynasty andearly Republic Period(late 19th c.—early 20th c.),with an emphasis on the daily informal orsemi-formal wear,though some formal or ceremonial costumes such as wedding dress will also beincluded.This study will use Chinese costumes and textiles from many museums to fill in theblanks left by previous research and to give a more detailed and accurate description.It will alsouse historical documents to find the original names of these items and to illustrate a general conceptof their usage on different occasions.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women’s wear will be described in the following order:①robes orcoats;②jackets;③waistcoats or vests;④skirts;⑤pants and leggings;⑥shoes and socks;⑦headdresses;and⑧others.Of every category,the textiles,decoration,cut,form,style,colourand motif will be discussed.The way in which these items were combined will also be discussed.The comparison between women’s wear and men’s wear,women’s and children’s informal andformal dress will be given.Here are some tentative conclusions.First,the Manchu and Han style coexisted and mixedwith each other and were worn by both Manchu and Han women.Second,the basic silhouettesand cuts were relatively stable and conventional,while the decorations and details(openings,fasten-ings,pleats,vents,collars and hemlines)were different.The former represented accepted socialstandards while the latter could be a matter of personal taste.Third,women’s wear in that periodwere highly stylized,miscellaneous,elaborate,detailed,multicolored and multi-themat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women’s garments DAILY wear Late qing dynasty early REPUBLIC period
下载PDF
“Macrohistory” and “Microhistory” in the writing of library histo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brary archives in the periods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of China
3
作者 YAO Leye LIU Chunyu REN Jiale 《Journal of Library Science in China》 2018年第1期173-174,共2页
Research paradigms determine the ways the history is written and the consequent research products.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historiography paradigms in library history,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this study p... Research paradigms determine the ways the history is written and the consequent research products.By analyzing the present historiography paradigms in library history,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limitations,this study proposes new paradigms based on library archives in the periods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IBRARY ARCHIVES the periodS of late qing dynasty and Republican of China Macrohistory Microhistory in the WRITinG of LIBRARY history
原文传递
清末民初本土科学教科书中“文化自信”的特征研究
4
作者 邵平譞 迟少辉 吕芳芳 《课程.教材.教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52-159,共8页
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在课程与教材体系中贯穿文化自信成为教科书编写的现实需求。清末民初是中国教育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代,教科书中的文化内容也具备典型的时代特征。以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两套本土科学教科... 新时代教育改革背景下,在课程与教材体系中贯穿文化自信成为教科书编写的现实需求。清末民初是中国教育新旧交替、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代,教科书中的文化内容也具备典型的时代特征。以清末民初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两套本土科学教科书为研究对象,从内容特征、融入方式两个维度对教科书中“文化自信”的内容进行分析,发现该时期科学教科书具有文化融入类别丰富、实用性特征突出、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等特征。这一时期的科学教科书能够为当代教科书编写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科学教科书 文化自信
下载PDF
社会达尔文主义视域下清末民初科学小说的国族寓言——“灵”“天”“月”意象的新变与困境
5
作者 敖运梅 王亿萌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3年第6期25-35,共11页
面对清末民初的国族危机,中国知识分子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入“物竞天择”的历史进化论,并将其视为兴邦立国的良方。科学小说以救亡图存为驱动力,重新编译传统意象符码,甚或寄托着彼时知识分子国族振兴的寓意。清末民初科学小说中“... 面对清末民初的国族危机,中国知识分子奉行社会达尔文主义,引入“物竞天择”的历史进化论,并将其视为兴邦立国的良方。科学小说以救亡图存为驱动力,重新编译传统意象符码,甚或寄托着彼时知识分子国族振兴的寓意。清末民初科学小说中“灵”由个体魂魄转为国民精神的指涉,“天”从“天命正统”指向“裂天世变”之实,“月”由抒情对象具象为星球实体,三者形成了“个体—国家—宇宙”格局:以疗治民族病魂为始开启救国寓言,通过续演“补天”神话开创“新天”,并遥寄国族未来于宇宙之中。意象的现代性转变反映了国族竞争背景下清末民初知识分子对灵魂精神、政治变局、国族未来的整体性焦虑,但“现实”与“寓言”之间实用治国之法的空白则隐含求索之路的无力与茫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达尔文主义 清末民初 科学小说 传统意象 国族寓言
下载PDF
中国灾害史研究的新范式——评《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剑光 《保山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19,共6页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是灾害史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成果,谋篇布局的宏阔完整,对清代的灾等、报灾、勘灾、以工代振、勘不成灾、审户、栖流所等重点议题进行了突破性探讨。书中认为清前期的自然灾害在中国灾害史上具有普遍... 《清前期重大自然灾害与救灾机制研究》是灾害史研究领域的创新性成果,谋篇布局的宏阔完整,对清代的灾等、报灾、勘灾、以工代振、勘不成灾、审户、栖流所等重点议题进行了突破性探讨。书中认为清前期的自然灾害在中国灾害史上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特点、灾赈机制有着典型性特点、是清王朝政治智慧的体现。这是一本历史灾害研究新范式的著作,在清代灾害史研究上有相当高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史 清前期 官赈 制度史 新范式
下载PDF
新见日藏罗振玉与内藤湖南书札六通考释 被引量:1
7
作者 苏浩 黎菁予 《国际汉学》 2023年第1期136-143,158,159,共10页
日本关西大学内藤文库藏有罗振玉致汉学家内藤湖南书札数通,多未见于国内外学界。本文选取内容较充实的六通进行梳理考释,其中一通为1902年罗振玉书于上海,五通书于流寓京都时期(1916-1919),内容以学术交流和资料互通为主,可分为“日本... 日本关西大学内藤文库藏有罗振玉致汉学家内藤湖南书札数通,多未见于国内外学界。本文选取内容较充实的六通进行梳理考释,其中一通为1902年罗振玉书于上海,五通书于流寓京都时期(1916-1919),内容以学术交流和资料互通为主,可分为“日本考察”“影印善本”“学术代购”“诗文转呈”“中日文人友谊”“关于《帖木儿传》”,所提及的人物、事件,可与其他史料互补,是清末民初中日文化与学术交流研究的一手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振玉 内藤湖南 清末民初 罗氏书札 中日交流
下载PDF
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选制度探析
8
作者 张卫杰 《中国考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3-89,共7页
清末留学毕业生考选仿照科举制。即便在科举废止后,留学毕业生考选表面上参酌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具体措施仍大多仿照殿试成例。经由君主亲自操控擢用之权,通过殿试的留学毕业生成为天子门生。在政治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民国初期留... 清末留学毕业生考选仿照科举制。即便在科举废止后,留学毕业生考选表面上参酌西方文官考试制度,具体措施仍大多仿照殿试成例。经由君主亲自操控擢用之权,通过殿试的留学毕业生成为天子门生。在政治制度发生巨大变革的背景下,民国初期留学毕业生考选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考选章程及其实施仍仿清末旧制。通过政事堂考试,袁世凯选拔留学毕业生为总统门生。揽才揽权是君权思想在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选中的具体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留学毕业生考选 科举制 殿试 君权
下载PDF
清末民初景德镇陶瓷销售变化研究
9
作者 胡景云 詹嘉 《地方文化研究》 2023年第2期83-88,共6页
文章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略述清末民国初期,西欧、日本、江西乃至国内知名产瓷地区主要工艺成就,及其市场销售情况。结合销售数据分析景德镇陶瓷工艺停滞的状况及原因,从销售渠道、销售品种、销售数量与销售利润,彰显衰弱期景德镇陶瓷... 文章运用历史文献研究法,略述清末民国初期,西欧、日本、江西乃至国内知名产瓷地区主要工艺成就,及其市场销售情况。结合销售数据分析景德镇陶瓷工艺停滞的状况及原因,从销售渠道、销售品种、销售数量与销售利润,彰显衰弱期景德镇陶瓷销售仍不乏亮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国内外陶瓷 景德镇陶瓷 国内外市场 瓷器销售
下载PDF
清初四川巡抚驻地变迁研究
10
作者 郑权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 2023年第2期37-42,共6页
清承明制,在多省设置巡抚,四川即设四川巡抚。清初四川常年动荡,地方建置多有调整,甚为复杂。清初四川巡抚设于何时,又驻于何处,存有顺治元年、顺治三年、顺治四年、顺治五年多种说法。通过史料考证,四川巡抚于顺治元年虚设,顺治三年委... 清承明制,在多省设置巡抚,四川即设四川巡抚。清初四川常年动荡,地方建置多有调整,甚为复杂。清初四川巡抚设于何时,又驻于何处,存有顺治元年、顺治三年、顺治四年、顺治五年多种说法。通过史料考证,四川巡抚于顺治元年虚设,顺治三年委署,顺治五年实设,以成都为驻所的记载不符史实。出于现实原因,顺治一朝的四川巡抚多驻于保宁,保宁成为当时实际之省会。至顺治十八年,四川巡抚的治所方移至成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初 地方建置 四川巡抚 建置沿革 治所变迁
下载PDF
清末民初白话小说与现代汉语中“动动式复合名词”的差异
11
作者 张聪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6期64-69,共6页
通过对清末民初报刊白话小说的考察发现,清末民初的某些“动动式复合名词”在义项或义素层面上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差异。现代汉语中的部分“动动式复合名词”发生了相对广泛的词类转变,其表义渐渐明确,所指渐渐抽象,非基本功能义素更易... 通过对清末民初报刊白话小说的考察发现,清末民初的某些“动动式复合名词”在义项或义素层面上与现代汉语存在一定差异。现代汉语中的部分“动动式复合名词”发生了相对广泛的词类转变,其表义渐渐明确,所指渐渐抽象,非基本功能义素更易改变。社会变革、转喻和隐喻的心理机制等是造成这种转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白话报刊 动动式 词汇差异
下载PDF
传教士与清末民初西方体育文化传播 被引量:6
12
作者 万发达 李卫国 《体育学刊》 CAS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43-46,共4页
清末民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传入和传播时期。传教士对于清末民初西方体育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 清末民初,是中国封建社会向近代社会的转型期,也是西方体育文化在我国的传入和传播时期。传教士对于清末民初西方体育文化在近代中国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仅促进了现代西方体育文化,特别是奥林匹克文化在近代中国的广泛传播,而且还引发了中国人体育价值观念的变化,催生了西方体育文化的中国化。清末民初,来华传教士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的路径主要有:大众传播,通过书籍、报刊等印刷媒介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组织传播,通过教会学校、基督教青年会等社会组织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人际传播,通过体育竞赛这种特有形式来传播西方体育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育史 传教士 清末民初 西方体育文化
下载PDF
中国早期科幻小说的科学观 被引量:7
13
作者 吴岩 方晓庆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97-100,共4页
本文选取了两部发表于1904-1905年间的中国科幻小说创始作,通过探讨中国早期科幻创作中的诸多现象,对其中科学观的复杂表现做了重点分析。一方面,不能抹杀早期科幻小说的启蒙意义;另一方面,早期科幻作品与文化精英在科学观方面的认知差... 本文选取了两部发表于1904-1905年间的中国科幻小说创始作,通过探讨中国早期科幻创作中的诸多现象,对其中科学观的复杂表现做了重点分析。一方面,不能抹杀早期科幻小说的启蒙意义;另一方面,早期科幻作品与文化精英在科学观方面的认知差距,导致精英们最终放弃了对科幻小说的推广,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预示了中国科幻的未来命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科学观 晚清
下载PDF
论清末民初文学翻译中的叙事建构 被引量:8
14
作者 赵文静 陈颖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62-164,共3页
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有其显著的特点,译者不再仅是被动地参与语码转换,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译文叙事。因此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写在这一时期较为普遍。然而,对于这一通过语际改写建构译文叙事的现象却鲜有研究。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清末民初的文学翻译有其显著的特点,译者不再仅是被动地参与语码转换,而是积极主动地建构译文叙事。因此对原作进行不同程度的改写在这一时期较为普遍。然而,对于这一通过语际改写建构译文叙事的现象却鲜有研究。国际著名翻译理论家Mona Baker借用叙事学理论阐释翻译叙事建构,为我们提供了新视角,有助于我们探究这一时期译者如何通过不同策略建构译文叙事,使翻译成为社会变革以及创建新文学和新文化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视角 翻译建构 清末民初 Mona Baker
下载PDF
清末民初清峪河水利衰落之探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卢勇 聂敏 洪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36-140,共5页
清峪河水利工程长久以来一直是关中泾阳、三原两县水利的支柱,但在清末民初它却陷入低潮。本文从《清峪河各渠记事簿》出发,结合县志等材料探究后认为由于水旱迭发、战乱不断以及其本身设施和管理的落后,导致了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 清峪河水利工程长久以来一直是关中泾阳、三原两县水利的支柱,但在清末民初它却陷入低潮。本文从《清峪河各渠记事簿》出发,结合县志等材料探究后认为由于水旱迭发、战乱不断以及其本身设施和管理的落后,导致了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在阐述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础上得出了该时期清峪河水利的衰落为后来陕西民国十八年年馑埋下祸根,并成为李仪祉回陕主持泾惠渠等新型水利工程的一个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清峪河水利 衰落
下载PDF
《农学报》之前西方农学知识在中国的传播 被引量:8
16
作者 刘小燕 姚远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107-1112,共6页
目的廓清《农学报》(1897年)之前综合性期刊中关于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传播脉络,清理西方农学在中国引进演变的轨迹。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考证和比较法,全面调查《农学报》之前晚清综合性期刊中涉及农学知识的文献。结果《东西洋考每月统记... 目的廓清《农学报》(1897年)之前综合性期刊中关于近代西方农学知识的传播脉络,清理西方农学在中国引进演变的轨迹。方法通过统计分析考证和比较法,全面调查《农学报》之前晚清综合性期刊中涉及农学知识的文献。结果《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西闻见录》和《万国公报》最早刊载了《推农务之会》《英国农器》《英国农政》《农事要策》等文,后来以《格致汇编》《时务报》《知新报》3份期刊的农学报道最为集中。结论西方传教士与中士所办综合性期刊对西方农学的报道,先于《农学报》59年即有单篇文章,后有"农事"专栏,并间接催生了之后《农学报》专业期刊的诞生,在中国农学史和中国新闻事业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期刊史 西学东渐 科学传播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 《万国公报》
下载PDF
清末民初云南藏区多民族人口流动与族际共生 被引量:8
17
作者 周智生 陈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95-100,共6页
清末民初,云南藏区各民族人口流动频繁,汉、回、白、纳西、彝等民族大量迁入境内,改变了这一区域的人口比例和民族成分。在动荡不安、各类冲突频发的社会情境中,各民族冲破族际壁垒,在族际共生关系的不断建构与调适中交流融合,共同推动... 清末民初,云南藏区各民族人口流动频繁,汉、回、白、纳西、彝等民族大量迁入境内,改变了这一区域的人口比例和民族成分。在动荡不安、各类冲突频发的社会情境中,各民族冲破族际壁垒,在族际共生关系的不断建构与调适中交流融合,共同推动了云南藏区农业、手工业、矿业和商业贸易的发展,并进一步发展巩固了族际共生关系的维系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云南藏区 人口流动 族际共生
下载PDF
林纾抄本小说《明时演义》考述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玉宝 陈金林 刘永文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4-69,共6页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 《明时演义》是林纾在民国期间抄写的一部报章小说合集,现存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属海内外孤本。小说作者、发表刊物均无记载。本文对林纾抄写该小说时的心境及这部小说的内容作了论述,通过考辨指出,其作者应是清末民初报人小说家程道一,该文刊于民国时期的北京报刊。抄本小说《明时演义》对了解当时的报刊文学发展及目前的林纾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清末民初 报章小说 明时演义 抄本
下载PDF
清末民初小说与报刊业之关系探略 被引量:20
19
作者 郭浩帆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5-50,共6页
清末民初是中国新闻事业开始发达的时代,与此同时,近代化报刊也逐渐成为当时小说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清末民初的小说与报刊业始终保持着密切而微妙复杂的关系。在清末,小说与新闻业呈同步发展的态势;而到民初,与新闻界长期遭受打击... 清末民初是中国新闻事业开始发达的时代,与此同时,近代化报刊也逐渐成为当时小说的主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清末民初的小说与报刊业始终保持着密切而微妙复杂的关系。在清末,小说与新闻业呈同步发展的态势;而到民初,与新闻界长期遭受打击和镇压的命运相反,小说事业却进入了蓬勃发展的兴盛时期。清末民初的小说有80%登载在报刊上,民初的登载率又远高于清末。除小说专门杂志外,文艺报刊和报纸副刊以及一些综合性报刊也大量登载小说。其中,小说产量与小说杂志数量的走势基本吻合,这说明小说杂志始终是小说和小说理论发表的最主要阵地。以小说杂志为代表的近代报刊业的兴盛促成了中国小说传播方式的变革,并成为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主要载体和推动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小说 报刊业 小说杂志 传播媒介
下载PDF
清末民初地方政府与社会控制──以广州地区为例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邱捷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6-58,共13页
文章是对清末民初广州地区地方政府与社会控制关系的一项研究。在清末, 清皇朝在广州地区的社会控制系统日渐衰落,当革命高潮到来时,早已风雨飘摇的清朝统 治顷刻瓦解。革命党人掌握政权后,作了很大努力,希望把政府的权威贯彻到各... 文章是对清末民初广州地区地方政府与社会控制关系的一项研究。在清末, 清皇朝在广州地区的社会控制系统日渐衰落,当革命高潮到来时,早已风雨飘摇的清朝统 治顷刻瓦解。革命党人掌握政权后,作了很大努力,希望把政府的权威贯彻到各个乡村、 街区。但他们既无力建立一个新的社会控制系统,又不能修复和重建旧的社会控制系统, 所以,在“二次革命”中也迅速失败了。清朝广东政府未能维持其统治秩序,其重要原因 是官吏的腐败和士绅的衰落。而革命党人不能建立新的秩序,其重要原因是同盟会在政权 问题上缺乏理论和干部准备,而且,革命党人在城乡各阶级、各阶层的居民中都没有找到 自己政权的支持力量。文章还认为,由于广州地区在辛亥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广州地区的 情况当有一定典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末民初 辛亥革命 广东 社会控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