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intracellular mechanism of alpha-fetoprotein promoting the proliferation of NIH 3T3 cells 被引量:27
1
作者 MENG SEN LI, PING FENG LI, FBI YI YANG, SHI PENG HE, Guo GUANG DU, GANG LI1 Department of Biochemistry and Molecular Biology, 2 Department of Biophysics, Health Science Center,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1-156,共6页
AIM: The existence and properties of alpha-fetoprotein (AFP) receptor on the surface of NIH 3T3 cells and the effects of AFP on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were investigated. METHODS: The effect of AFP on the... AIM: The existence and properties of alpha-fetoprotein (AFP) receptor on the surface of NIH 3T3 cells and the effects of AFP on cellular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were investigated. METHODS: The effect of AFP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NIH 3T3 cells was measured by incorporation of 3H-TdR. Receptor-binding assay of 125I-AFP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the properties of AFP receptor in NIH 3T3 cells. The influences of AFP on the [cAMP]i and the activities of protein kinase A (PKA) were determined. Western blot was used to detect the change of K-ras P21 protein expression. RESULTS: The proliferation of NIH 3T3 cells treated with 0-80 mg/L of AFP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The Scatchard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were two classes of binding sites with KD of 2.722 x 10(-9)M (Bmax=12810 sites per cell) and 8.931 x 10(-8)M (Bmax=119700 sites per cell) respectively. In the presence of AFP (20 mg/L), the content of cAMP and activities of PKA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 The level of K-ras P21 protein was upregulated by AFP at the concentration of 20 mg/L. The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AFP could reverse the effects of AFP on the cAMP content, PKA activity and the expression of K-ras p21 gene. CONCLUSION: The effect of AFP on the cell proliferation was achieved by binding its receptor to trigger the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 of cAMP-PKA and alter the expression of K- ras p21 g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T3 Cells Animals Cell Division Cyclic AMP Cyclic AMP-Dependent Protein Kinases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Drug humans Mice Receptors Peptide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Signal Transduction Time Factors ALPHA-FETOPROTEINS
下载PDF
Lipopolysaccharide upregulates the 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4 in huma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清武 朱佩芳 +1 位作者 王正国 蒋建新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86-289,158,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2 (TLR2) and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and the effect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 on their expression in cultured endothelial cells. METHODS: Total RNA ...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xpression of Toll-like receptor 2 (TLR2) and Toll-like receptor 4 (TLR4) and the effect of lipopolysaccharide (LPS) on their expression in cultured endothelial cells. METHODS: Total RNA was extracted from ECV304 cells and isolated human 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s (HUVECs) exposed to LPS, respectively. The quantification of TLR2 and TLR4 mRNA in HUVECs and EVC304 cells was carried out by reverse transcriptase-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RT-PCR). RESULTS: ECV304 cells and HUVECs were able to express TLR2 and TLR4 mRNA, but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LR4 appeared to be stronger than those of TLR2. LPS could upregulate 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TLR4 obviously, whereas it had no effect on the expression level of TLR2. CONCLUSIONS: Our data indicate that TLR4 may be the LPS signal transducer in endothelial cells and plays important roles in the cell activation of LPS. The ECV304 cell line is a better experimental model than isolated HUVECs in the research of endothelial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rosophila Proteins Cell Line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Drug Endothelium Vascular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 humans LIPOPOLYSACCHARIDES Membrane Glycoproteins RNA Messenger Receptors Cell Surface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Time Factors Toll-Like Receptor 2 Toll-Like Receptor 4 Toll-Like Receptors Umbilical Veins UP-REGULATION
原文传递
Recombinant scorpion insectotoxin AaIT kills specifically insect cells but not human cells 被引量:5
3
作者 SHENG JIAN JI, FENG LIU, ER Qiu LI, Yu XIAN ZHUThe National Laboratory of Protein Engineering and 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871, Chin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43-150,共8页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deduced from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scorpion insectotoxin AaIT was chemically synthesized and wa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The authenticity of this in vitro expressed peptide was ... The nucleotide sequence deduced from the amino acid sequence of the scorpion insectotoxin AaIT was chemically synthesized and was expressed in Escherichia coli. The authenticity of this in vitro expressed peptide was confirmed by N-terminal peptide sequencing. Two groups of bioassays, artificial diet incorporation assay and contact insecticidal effect assay, were carried out separately to verify the toxicity of this recombinant toxin. At the end of a 24 h experimental period, more than 60% of the testing diamondback moth (Plutella xylostella) larvae were killed in both groups with LC50 value of 18.4 microM and 0.70 microM respectively. Cytotoxicity assay using cultured Sf9 insect cells and MCF-7 human cells demonstrated that the toxin AaIT had specific toxicity against insect cells but not human cells. Only 0.13 microM recombinant toxin was needed to kill 50% of cultured insect cells while as much as 1.3 microM toxin had absolutely no effect on human cells. Insect cells produced obvious intrusions from their plasma membrane before broken up. We infer that toxin AaIT bind to a putative sodium channel in these insect cells and open the channel persistently, which would result in Na+ influx and finally cause destruction of insect cel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ino Acid Sequence Animals Base Sequence Biological Assay Cell Line Cloning Molecular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Drug Electrophoresis Polyacrylamide Gel Escherichia coli humans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50 INSECTS Molecular Sequence Data Peptides Protein Structure Tertiary Recombinant Proteins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Scorpion Venoms Sequence Analysis Protein Sodium Time Factors Tumor Cells Cultured
下载PDF
Overexpression of heme oxygenase-1 protects smooth muscle cells against oxidative injury and inhibits cell proliferation 被引量:17
4
作者 MIN ZHANG, BAO HuI ZHANG, LI CHEN, WEI AN1 Institute of Sports Medicine, The Third Hospital, Peking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 2Department of Cell Biology, Capital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54, China 《Cel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3-132,共10页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xpression of exogenous heme oxygenase-1 (HO-1) gene with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 could protect the cells from free radical attack and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we establishe... To investigate whether the expression of exogenous heme oxygenase-1 (HO-1) gene within vascular smooth muscle cells (VSMC) could protect the cells from free radical attack and inhibit cell proliferation, we established an in vitro transfection of human HO-1 gene into rat VSMC mediated by a retroviral vecto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rofound expression of HO-1 protein as well as HO activity was 1.8- and 2.0-fold increased respectively in the transfected cells compared to the non-transfected ones. The treatment of VSMC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H2O2 led to the remarkable cell damage as indicated by survival rate and LDH leakage. However, the resistance of the HO-1 transfected VSMC against H2O2 was significantly raised. This protective effect was dramatically diminished when the transfected VSMC were pretreated with ZnPP-IX, a specific inhibitor of HO, for 24 h. In addition, we found that the growth potential of the transfected cells was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directly by increased activity of HO-1, and this effect might be related to decreased phosphorylation of MAPK.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overexpression of introduced hHO-1 is potentially able to reduce the risk factors of atherosclerosis, partially due to its cellular protection against oxidative injury and to its inhibitory effect on cellular prolif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imals Blotting Northern Blotting Southern Blotting Western Cell Division Cell Survival Cells Cultured Cyclic GMP Dose-Response Relationship Drug Flow Cytometry Free Radicals Genetic Vectors Heme Oxygenase (Decyclizing) Heme Oxygenase-1 humans Hydrogen Peroxide MAP Kinase Signaling System Male Membrane Proteins Muscle Smooth Myocytes Smooth Muscle OXIDANTS Oxidative Stress Oxygen Phosphorylation RATS Rats Sprague-Dawley Research Support Non-U.S. Gov't RETROVIRIDAE Time Factors Transfection
下载PDF
古代福州人文空间的营建特征解析
5
作者 康振 黄龙英 +1 位作者 刘淑虎 彭琳 《华中建筑》 2023年第7期159-164,共6页
以发掘人文空间的营建传统为主旨,采用“空间—人间—时间”一体化的方法,在判识古代福州人文遗存丰富性的基础上,解析其人文空间的营建特征,为传统人文空间的当代传承以及现代城市精神的历史重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古代福州人文... 以发掘人文空间的营建传统为主旨,采用“空间—人间—时间”一体化的方法,在判识古代福州人文遗存丰富性的基础上,解析其人文空间的营建特征,为传统人文空间的当代传承以及现代城市精神的历史重塑提供科学依据。研究表明:古代福州人文空间始终坚持空间、人间和时间的统一,呈现以“山水”为自然依据的空间秩序、以“圈层”为区域划分的功能布局和以“传承”为生长准则的动态调试的特征,促成极具文化底蕴和山水特色的城市人文空间格局。当代城市人文精神塑造应从古代福州“人文观”“空间观”与“历史观”的统一中汲取经验,为文化场所的塑造提供规划原理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福州 人文空间 空间—人间—时间 营建特征 传统规划
下载PDF
中国古代医患关系中的信任问题——以“就医方”为考察对象 被引量:10
6
作者 张孙彪 林楠 陈玉鹏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39,44,共3页
尝试以古代"就医方"为考察对象,凭借中国古代众多医学事迹和医家言论史料,深入剖析古代社会"病人"在医患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侧重于病患及其亲属朋友两类群体对医患信任关系构建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透视古代医患关... 尝试以古代"就医方"为考察对象,凭借中国古代众多医学事迹和医家言论史料,深入剖析古代社会"病人"在医患关系中所扮演的角色,侧重于病患及其亲属朋友两类群体对医患信任关系构建所产生的影响。通过透视古代医患关系信任环节构建的历史面貌,期冀为当代和谐医患关系的构建提供历史经验和智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 医患关系 信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的P2P网络综合信任模型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赵治国 谭邦 +1 位作者 夏石莹 谭敏生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127-131,265,共6页
P2P网络具有动态性,自组织和匿名性等特点,从而导致网络中某些节点存在恶意行为,为了保证节点能提供可靠资源和良好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P2P综合信任模型,使对等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该模型在计算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时引... P2P网络具有动态性,自组织和匿名性等特点,从而导致网络中某些节点存在恶意行为,为了保证节点能提供可靠资源和良好服务,提出一种基于时间序列的P2P综合信任模型,使对等节点之间建立信任关系。该模型在计算直接信任度和间接信任度时引入时间衰减函数,近期的信任值衰减小,对整体信任度的影响大。通过反馈控制机制动态更新簇内节点和簇头节点的信任度,使整体信任值具有时效性,对节点信任度的评价更精确和更可靠。实验证明,该信任模型较Dy Trust模型降低了节点之间的交互时延,稳定性和动态自适应性更好,检测恶意节点的能力更强,提高P2P网络的可信度,对P2P网络的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P网络 综合信任模型 时间序列 人类信任关系 直接信任 间接信任
下载PDF
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论徽州古村落的生态学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王邦虎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18,共3页
基于对中国生态文化的代表——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文化内涵的分析:自然的人格化(有生命性质的"人")、人居空间的自然化(自然性的"真"与人文性的"美")、"人自"关系的伦理化(合目的性的"善&qu... 基于对中国生态文化的代表——徽州古村落的生态文化内涵的分析:自然的人格化(有生命性质的"人")、人居空间的自然化(自然性的"真"与人文性的"美")、"人自"关系的伦理化(合目的性的"善"),文章陈述了徽州古村落生态文化的特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村落 “人自”关系 徽州 生态
下载PDF
启蒙的自我澄清: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 被引量:8
9
作者 任剑涛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5-16,245-249,共17页
启蒙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启蒙与启蒙运动不能混为一谈。启蒙不是先知先觉者对后知后觉者的开启鸿蒙,而是人们对运用理性的共同提示。启蒙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划分出了界限,但并不是将相关的两者切割开来而已。启蒙筹划的是在"... 启蒙具有相当复杂的内涵。启蒙与启蒙运动不能混为一谈。启蒙不是先知先觉者对后知后觉者的开启鸿蒙,而是人们对运用理性的共同提示。启蒙在神人、古今与中西之间划分出了界限,但并不是将相关的两者切割开来而已。启蒙筹划的是在"人为自己立法"的总体处境下,人类如何面对启蒙的生存状态,谋划确切了解世界、有效改造社会的事业。就此而言,启蒙具有恒久的价值。对中国而言,启蒙是转型中国必予重视的基本精神,它既有利于推动中国人面对现实,也有助于中国人应接现代转型的任务,促使中国走出发展困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启蒙 神人 古今 中西
下载PDF
从《古事记》看日本妇女性格的形成 被引量:8
10
作者 肖书文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57-360,共4页
本文对日本文学经典《古事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一种文化学的分析,指出日本女性的性格在书中显示了三个层次,即:在远古神话中奠定了日本女性重政治、重家庭义务和重情感的特点,在历代天皇的传说中,日本女性往往体现出以情感和爱情为... 本文对日本文学经典《古事记》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一种文化学的分析,指出日本女性的性格在书中显示了三个层次,即:在远古神话中奠定了日本女性重政治、重家庭义务和重情感的特点,在历代天皇的传说中,日本女性往往体现出以情感和爱情为基点来处理政治和家庭关系,自仁德天皇以后的日本女性则越来越把恋爱视为人生的真正意义。由此形成了日本女性柔顺、体贴、忍耐、坚韧、细腻和善于言辞的特点,但也包含有对家庭义务和国家政治的献身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事记》 日本女性 性格 爱情 婚姻关系 家庭 国家政治
下载PDF
山东地区植物考古的新发现和新进展 被引量:5
11
作者 靳桂云 王春燕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5-61,共7页
进入21世纪,山东地区的植物考古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研究中,目前已经确认在龙山文化时期,稻、粟、黍、麦已经成为基本的作物种类;在日照等地区发现了水稻种植和收割、加工的一些证据;海岱地区的稻作农业开始于... 进入21世纪,山东地区的植物考古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新石器时代农业研究中,目前已经确认在龙山文化时期,稻、粟、黍、麦已经成为基本的作物种类;在日照等地区发现了水稻种植和收割、加工的一些证据;海岱地区的稻作农业开始于北辛文化时期,分布范围只限于南部的少数地区;大汶口文化时期,稻作农业分布的区域向北推进;龙山文化时期,稻作扩散到了包括鲁北和胶东半岛在内的整个海岱地区,并且可能完成了向朝鲜半岛和日本的传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日照等东部地区稻作农业占比较重要地位,而茌平等西部地区可能以粟和黍等旱作农业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地区 植物考古 古代农业 植被环境与人类关系
下载PDF
中国古代时间本体:细化数字人文研究的时间轴向 被引量:5
12
作者 唐振贵 罗锦坤 《图书馆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87-95,37,共10页
在数字人文领域,通过语义网技术深度构建古籍知识库时,时间本体是关键应用之一。针对古代中国纪时方法繁复多变的事实,本文以“细化”为主导思想,在时间轴向上由粗至细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时间谱系,并结合历史语境和认识语境两个视角,构建... 在数字人文领域,通过语义网技术深度构建古籍知识库时,时间本体是关键应用之一。针对古代中国纪时方法繁复多变的事实,本文以“细化”为主导思想,在时间轴向上由粗至细系统梳理中国古代时间谱系,并结合历史语境和认识语境两个视角,构建了涵盖时间系统、时间表示、时间参照系、注释和转换五大主要模块的中国古代时间本体。通过案例展示、技术实现和应用探索,探索了该本体在以古籍数据库为典型代表的数字人文领域中的应用框架与场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时间本体 数字人文 纪时方法 历史语境 认识语境
下载PDF
从古代都江堰灌区看本土人居生态实践思想--兼论对生态文明时代城乡规划的启发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琳 《城市规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63-71,共9页
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数千年积累的中国本土人居生态实践思想的再认识与再利用带来了难得的外部条件,这些思想可以解释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实践模式,也可启发当代城乡规划的发展,促使人们沿着某些思路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难... 当代生态文明的发展为数千年积累的中国本土人居生态实践思想的再认识与再利用带来了难得的外部条件,这些思想可以解释中国历史上人与自然和谐的人居环境实践模式,也可启发当代城乡规划的发展,促使人们沿着某些思路更好地应对当前的难题。本文结合都江堰灌区这一典型范例,从洪水灾害与区域格局、人工水系统与社会系统、山水环境与城乡人居等三对代表“天人关系”的实践范畴剖析了都江堰灌区人居生态实践特征与思想要旨,进一步阐释了中国本土人居生态实践的思想基础;认为生态文明时代城乡规划的作用和定位需要发展,要关注人与自然共同作用的生命共同体,要成为引导地区人与自然长期调适的有力工具,要能对多种关键生态问题提供综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生态实践思想 古代都江堰灌区 生命观 天人关系 城乡规划
下载PDF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体系论纲 被引量:10
14
作者 陈望衡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63,共18页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基础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缔造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两个基点:家园意识和天人关系。中国古代的环境概念大致可分为居室环境和自然环境两大类,我们一般将重点放在自然环境上。中国古代关于自然环境的概念主要...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基础是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缔造了中国古代环境美学思想的两个基点:家园意识和天人关系。中国古代的环境概念大致可分为居室环境和自然环境两大类,我们一般将重点放在自然环境上。中国古代关于自然环境的概念主要有天地(天)、山水、山河(河山、江山)、家国(社稷、家园)、仙境(桃花源、瀛壶)等,其中天地、山水、江山最为重要。天地是哲学概念,山水是美学概念,江山是兼政治意义的美学概念。中国古代环境美学的思想体系包括天人关系、家国情怀和准生态意识。天人关系主要有天人合一论、天人相分论和天人相参论;家国情怀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家居系列(安居、和居、雅居、耕读传家)和国家系列(昆仑崇拜、中国、华夏);准生态意识可以分为物人共生观念和资源保护观念,生态文明是农业文明的蜕化性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环境美学 天人关系 家国情怀 准生态意识 农业文明 生态文明
下载PDF
初论人性时空场 被引量:7
15
作者 叶岱夫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0-123,43,共5页
在缜密论述了人地关系中人性时空场基本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人性时空场意识流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认知了人性时空场的科学哲学内涵。最后分析了人性时空场意识流的随机变化特点之表达。提出:随着行为地理学研究深入,人性时空... 在缜密论述了人地关系中人性时空场基本概念和特征的基础上,从人性时空场意识流与人地关系的相互作用的角度认知了人性时空场的科学哲学内涵。最后分析了人性时空场意识流的随机变化特点之表达。提出:随着行为地理学研究深入,人性时空场意识流将成为它新的研究对象;与此同时,本文首次导出潜意识地理学(Potential Sense Geography)的学科概念,认为潜意识地理学会弥补行为地理学的不足,它将发挥人文关怀的当代学科优势,继而为人性的完善和人的可持续发展及人地关系的根本和谐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性时空场 意识流 人地关系 体验时空场 潜意识地理学
下载PDF
人文学科的古典形态 被引量:3
16
作者 尤西林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51-56,共6页
现代性的人文学科有其对应的古典形态,古罗马“七艺”与先秦“六艺”即典型代表。迄今的有关理解存在着套用现代分工的专业-职业性与实用主义的技术功能观的误区,如将“七艺”之几何学与天文学纳入文理分科之理科、“六艺”之“射”... 现代性的人文学科有其对应的古典形态,古罗马“七艺”与先秦“六艺”即典型代表。迄今的有关理解存在着套用现代分工的专业-职业性与实用主义的技术功能观的误区,如将“七艺”之几何学与天文学纳入文理分科之理科、“六艺”之“射”当作狩猎军事训练、“数”当作计数算术。古典之艺实际是古代人性理想范型制约下的修行科目,无论自由之“七艺”或礼仪之“六艺”,均具有重大伦理教化性质。此种以人自身发展为目标的精神境界与身心一体的教育模式对现代性困境中的人文素质教育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学科 古罗马 “七艺” 先秦 “六艺” 人文素质教育 礼乐文化 道德
下载PDF
“天人合一”的道德哲学精义 被引量:6
17
作者 朱贻庭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2-19,共8页
研究传统思想文化,不仅在于认知古贤思想的原貌,揭示古代哲学话语形式下的思想内涵及其实质,更为重要的是把握其精义,发掘包含于其中的"古今通理",发现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现代"价值对象性"。反思传统"天人合... 研究传统思想文化,不仅在于认知古贤思想的原貌,揭示古代哲学话语形式下的思想内涵及其实质,更为重要的是把握其精义,发掘包含于其中的"古今通理",发现可以进行创造性转化的现代"价值对象性"。反思传统"天人合一"思想体系,可以发现其中确实包含着一些"古今通理",为解决人类所面临的普遍性的"精神危机"和"生态危机"提供了颇具现代"价值对象性"的文化思想资源。然而,优秀的传统文化资源要真正成为现代的文化构成,就需要运用文化演进的"源原之辨"历史辩证法对其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古今通理 生态智慧 重己役物
下载PDF
时代、社会与真正的知识分子——兼论许倬云先生的思想及其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叶超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396-1402,共7页
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知识分子需要深入理解时代、社会与自身的关系。知识分子受时空和社会环境所制约和影响,但也存在思想超越时空和社会的可能性。以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为例,通过现身说法,深入阐发和延伸探讨了他所提出的知识分子的... 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知识分子需要深入理解时代、社会与自身的关系。知识分子受时空和社会环境所制约和影响,但也存在思想超越时空和社会的可能性。以历史学家许倬云先生为例,通过现身说法,深入阐发和延伸探讨了他所提出的知识分子的问题,指出知行合一与身体力行是知识分子的精神。真正的人文主义体现为对学术与人生的饱满热情和敏锐洞察,既有价值理念也有思想深度,并将知识内化为行动传递下去。只有发现并立足于真实的人性和生活,知识分子才有超越的可能性。认清世界和自我的限度,竭尽所能地突破或超越这种限度,其实就是在面向未来和创造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知识分子 社会建构 城乡关系 人文地理学 时空
下载PDF
入华留学生与古代中韩文化交流 被引量:2
19
作者 李梅花 《东疆学刊》 CSSCI 2009年第3期16-21,共6页
互派留学是古代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韩教育史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韩国在古代曾多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这些留学生在汉文化向朝鲜半岛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中介作用。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韩国入华留学生... 互派留学是古代东亚各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中韩教育史和文化交流史上的重要内容。韩国在古代曾多次派遣留学生到中国学习,这些留学生在汉文化向朝鲜半岛传播的过程中起到了桥梁和中介作用。通过对各个历史时期韩国入华留学生进行考察,可以勾勒出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在古代中韩文化交流史上的风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学生 文化交流 古代 中韩关系
下载PDF
基于GIS的旧石器时代遗址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以丹江口水库淹没区为例 被引量:15
20
作者 陈诚 王宏志 +1 位作者 沈雅琼 徐建军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8年第1期17-21,共5页
在南水北调湖北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文化类型、遗址面积和文化层厚度作为比较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淹没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点的时空分布规律:不同时期遗址点高程变化、遗址点与河道水平距离间平衡关系,由此推断古环境和... 在南水北调湖北文物保护管理信息系统支持下,采用文化类型、遗址面积和文化层厚度作为比较指标,运用空间分析方法研究淹没区旧石器时代遗址点的时空分布规律:不同时期遗址点高程变化、遗址点与河道水平距离间平衡关系,由此推断古环境和人地关系的演化。研究表明:文化层厚度大于5m的遗址点大都分布在高程155m以上区域且与河道中心线水平距离不小于800m;旧石器时代早期至中期人类活动沿汉江干流溯源而上,聚居地的高程增加、面积扩大、稳定性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江口水库淹没区 旧石器时代遗址 时空分布规律 人地关系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