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战略规划的政策变迁研究
1
作者 张欣亮 《黑龙江高教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9-98,共10页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审视新南威尔士大学卓越发展的基本政策框架和主要实践行动,发现该校在政策变迁中综合运用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制度转换等三种方式赋能育人、创新、内涵等三个层面,协同推进大学战略目标的达成。参考新南...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理论视角,审视新南威尔士大学卓越发展的基本政策框架和主要实践行动,发现该校在政策变迁中综合运用制度微调、制度置换、制度转换等三种方式赋能育人、创新、内涵等三个层面,协同推进大学战略目标的达成。参考新南威尔士大学的成功经验,我国大学应立足高等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基于动态循证来合理把握政策调整的时机、路向与模式,关注育人本质的变革、创新模式的革新、内涵要素的协同,有效实现卓越发展的愿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政策变迁 新南威尔士大学 战略规划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视域下革故鼎新思想的当代价值、现代性转换与传承路径
2
作者 蒋承伟 《长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第二个结合”是一次思想解放,为我们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开了文化创新空间,也为我们掌握文化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革故鼎新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五千多年民族发展和文化创新的宝贵精神资源和重要精神支... “第二个结合”是一次思想解放,为我们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打开了文化创新空间,也为我们掌握文化主动提供了有利条件。革故鼎新思想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结晶,是五千多年民族发展和文化创新的宝贵精神资源和重要精神支撑。在中华文明发展过程中,革故鼎新思想形成了变中求新、因时乘变、应势而动的通变、趣时、尊道意蕴。一百多年来,革故鼎新思想的传承对实现民族复兴、增进社会认同、赓续传统文化、涵养创新精神价值重大。伴随马克思主义传播,革故鼎新思想与之结合使其内容中的“变”“时”“势”进一步延伸和丰富,这为革故鼎新思想赋予新的面貌和现代力量。新时代传承和发展革故鼎新思想,要坚持科学理论指引、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扎根中国大地实践、推进“五史”理论学习,以此实现革故鼎新思想创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有效推动文化强国和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个结合” 革故鼎新 因时乘变 应势而动
下载PDF
Changes in the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Structure and Interest Distributionin the New Epoch 被引量:1
3
作者 李培林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1997年第3期45-50,191,共7页
关键词 well changes in the class and StratificationStructure and Interest Distributionin the new Epoch
原文传递
建构制度主义的发生路径、内在逻辑与意义评析 被引量:1
4
作者 王慧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5-98,共14页
建构制度主义作为政治科学中新制度主义的最新理论流派与关键分析路径,在拓展制度分析的观念维度的同时成为比较政治学的前沿领域。建构制度主义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与多学科复杂脉络中汲取理论资源和前进动力,在以观念和话语为论述基石... 建构制度主义作为政治科学中新制度主义的最新理论流派与关键分析路径,在拓展制度分析的观念维度的同时成为比较政治学的前沿领域。建构制度主义从新制度主义政治学与多学科复杂脉络中汲取理论资源和前进动力,在以观念和话语为论述基石的制度研究中形成身份自觉和探索方向。基于本体论、基本概念和分析特征的学理构建,建构制度主义运用话语制度分析、修辞制度分析、沟通制度分析等多种模型阐释制度的生成、维系及变迁。对建构制度主义的演进逻辑和学术背景进行全方位检视,不仅能够把握该流派的当前进展与突出贡献,还可客观梳理其主要局限并整体展望其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构制度主义 观念 制度变迁 新制度主义 政治科学
下载PDF
西南少数民族利用本土知识应对外来生物入侵研究——以贵州麻山苗族与黄岗侗族为例 被引量:2
5
作者 杨成 翁建平 《怀化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46-51,共6页
防治外来生物入侵是世界性生态难题。目前世界上采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四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但这四种防治方法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全球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趋严重。为寻找新的有效防治方法,文章通过麻山苗族应... 防治外来生物入侵是世界性生态难题。目前世界上采用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四种: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学防治、综合防治。但这四种防治方法其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全球外来生物入侵现象日趋严重。为寻找新的有效防治方法,文章通过麻山苗族应对世界性恶草——紫茎泽兰和黄岗侗族应对水葫芦入侵的成功经验与技术分析,并利用生态民族学相关理论,探讨了民族文化对新生物从认识到适应、再到重构的变迁过程。研究发现,这一过程能够有效地应对生物风险和化解生物入侵对两个民族社区造成的危害和影响。西南少数民族利用本土知识应对外来生物入侵的经验、教训与技术,为世界防治外来生物入侵提供了防治新思路和技术途径,为解决世界性生态难题提供个案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土知识 文化变迁 生物入侵 防治新思路
下载PDF
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学环境教育发展创新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徐美 刘沛林 申秀英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7年第3期145-149,共5页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环境教育地位得到提升,传统的环境教育思想受到冲击,根据新课改理念,按照以学生为本、趣味性、前瞻性和校本性原则,创新环境教育的前提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法和学法;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丰富环境教... 随着新课改的实施,中学环境教育地位得到提升,传统的环境教育思想受到冲击,根据新课改理念,按照以学生为本、趣味性、前瞻性和校本性原则,创新环境教育的前提应该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变教法和学法;加强环境教育的师资培训;丰富环境教育资源和方式;探索独立设课式环境教育模式;健全环境教育质量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 环境教育 新课改理念 环境保护 质量评价
下载PDF
从体育特性出发理顺高校体育教学思路 被引量:3
7
作者 张久利 王松岩 卢爱国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17-119,共3页
体育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实践性和显露性。教学中应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发挥体育的多元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 高校 体育课 体育教育特性 新思路
下载PDF
“走转改”新闻报道效应与社会价值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笑盈 《重庆社会科学》 CSSCI 2012年第4期57-62,共6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新闻单位开始总结这一活动的得失,探讨活动延续的长效机制。对这一活动,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总结,变"活动"为一种机制和理念。... "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开展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好评。许多新闻单位开始总结这一活动的得失,探讨活动延续的长效机制。对这一活动,需要更高层次的理论总结,变"活动"为一种机制和理念。这一活动是对中国特色新闻学的探索。如果进一步总结和提升,可以对新闻实务界和学术界作出一定的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走转改 新闻理念 新闻功能
下载PDF
反思、设计、建构--音乐学院音教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模式探析 被引量:12
9
作者 黄伊娜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56-160,193,共6页
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产物,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趋势。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已有一定探索和研究,而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却研究不够,对策较少。如何转变观... 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模式是我国高等音乐教育改革的产物,符合新时期教育改革的趋势。关于普通高校音乐教育专业的数码钢琴集体课教学,已有一定探索和研究,而专业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却研究不够,对策较少。如何转变观念,用新思路、新模式来完善音乐学院音乐教育专业数码钢琴集体课的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课堂质量,使其真正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素质的音乐教育人才,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音乐教育 数码钢琴 集体课 教学模式 新思路
下载PDF
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新变化对统一战线的影响及对策 被引量:7
10
作者 周秋光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2-37,共6页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出现了新变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形成。这种新变化对统一战线的影响是: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阶层,使得工人阶级实现自身团结统一的问题突出起来;农民阶级的大规模变化和分化,使得工农联盟的... 当前我国社会阶层构成出现了新变化,一些新的社会阶层正在逐渐形成。这种新变化对统一战线的影响是:工人阶级内部出现了不同的相对独立的阶层,使得工人阶级实现自身团结统一的问题突出起来;农民阶级的大规模变化和分化,使得工农联盟的巩固面临新问题;大量的新的社会阶层的出现,使统一战线内部关系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变化。应对这些新变化的对策有三:一是开展对于阶层构成新变化的调查研究,开拓统一战线工作的新领域;二是适应阶层构成变化的需要,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三是发挥民主政治的作用,构筑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合理的利益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阶层 新变化 统一战线 影响 对策
下载PDF
田长霖的一流大学观探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超 《现代大学教育》 2004年第6期26-29,共4页
田长霖的一流大学观的形成 ,既受他所生活时代的影响 ,又与他本人的经历有关 ,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田长霖认为 :一流大学应以“卓越”为先导 ,并不失其个性 ;一流大学应有一流的大师、学科和一流的学术 ;一流大学不是以本科教育的丧失... 田长霖的一流大学观的形成 ,既受他所生活时代的影响 ,又与他本人的经历有关 ,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田长霖认为 :一流大学应以“卓越”为先导 ,并不失其个性 ;一流大学应有一流的大师、学科和一流的学术 ;一流大学不是以本科教育的丧失为代价 ;一流大学应在社会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一流大学应采取人性化的管理和多元化的筹资。田长霖的一流大学观对现阶段我国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一流大学 本科教育 学科 探析 个性 学术 人性化 筹资 多元化 中国
下载PDF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新变化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刘保国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3期87-91,共5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从它们中间又分化出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形成了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格局。影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原有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知识分子阶层都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从它们中间又分化出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形成了不同阶级阶层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的错综复杂的社会格局。影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分工的发展、市场经济的形成、生产关系的变化和政策因素的作用。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对待这些新变化,处理好各阶级、阶层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社会阶级 阶层结构 结构变化 工人阶级 农民阶级 知识分子阶层 现代化建设
下载PDF
论公安学研究范式的创新 被引量:6
13
作者 朱旭东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4-130,共7页
根据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二十多年来的公安学研究范式可以称之为传统安全范式。现有的公安学研究范式主要还处于从统治型范式到管理型范式的过渡中,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安全观的变化,转型社会与国家治理模式... 根据托马斯.库恩的“范式”理论,二十多年来的公安学研究范式可以称之为传统安全范式。现有的公安学研究范式主要还处于从统治型范式到管理型范式的过渡中,已远远不能适应需要。全球化、风险社会与安全观的变化,转型社会与国家治理模式的变化,迫切要求改变公安学界长期以来侧重公安机关性质的论述、对公安机关具体内容的丰富性研究极少的状况,创新公安学研究范式,在理论视野和研究方法上实现总体性转换。由此公安学研究应当引入制度范式,研究法治公安、责任公安、服务公安等的制度创新,拓宽公安学研究的前沿,实现基本学术研究范式的转换,才能更深层次地探讨公共安全秩序的生成演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安学 研究范式 社会转型 创新
下载PDF
公路设计新理念在渝邻高速机场段改线工程项目设计中的体现 被引量:4
14
作者 祝建平 黄程鹏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13年第4期28-30,6,共3页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现在已进入改扩建阶段,大量早已通车的道路随着规划调整,以及功能改变等原因,需要进行相应的改扩建设计。该文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分析公路设计新理念的基础上,以实际参与设计的渝邻高速机场段改线工程项目为... 随着我国交通建设的发展,现在已进入改扩建阶段,大量早已通车的道路随着规划调整,以及功能改变等原因,需要进行相应的改扩建设计。该文基于多年的实践经验,在分析公路设计新理念的基础上,以实际参与设计的渝邻高速机场段改线工程项目为例,说明公路设计新理念在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设计 新理念 渝邻高速机场段改线工程
下载PDF
生命体验的淡化与近代小说劝惩观念的新变 被引量:1
15
作者 贺根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6年第6期76-80,共5页
小说的劝惩观念是文人社会诉求的一个重要向度,也是小说自身提升文类地位的手段。强化生命体验和遵从劝惩观念,构成了小说艺术进路中的一对矛盾,它影响着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近代小说家过分关注具体的社会问题,而忽略了对人生体验和... 小说的劝惩观念是文人社会诉求的一个重要向度,也是小说自身提升文类地位的手段。强化生命体验和遵从劝惩观念,构成了小说艺术进路中的一对矛盾,它影响着小说观念的近代化进程。近代小说家过分关注具体的社会问题,而忽略了对人生体验和生命价值的探索和关注。近代小说观念的整合与自救,则超越和突破了劝惩观念的规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体验 劝惩观念 淡化 新变
下载PDF
中国目前经济过剩运行根源新解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端计 《嘉应大学学报》 2001年第4期36-42,共7页
面对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的经济过剩问题 ,理论界、实践界、政界见仁见智 ,但至今仍未对经济过剩根源作出一个科学的、辩证的、合理的、令人满意的解释 ,且实践效果也并不理想。本文认为 ,中国目前经济过剩运行的真正根源... 面对 2 0世纪 90年代中期以来中国出现的经济过剩问题 ,理论界、实践界、政界见仁见智 ,但至今仍未对经济过剩根源作出一个科学的、辩证的、合理的、令人满意的解释 ,且实践效果也并不理想。本文认为 ,中国目前经济过剩运行的真正根源是 :我国“·市 ·场 ·主 ·体 ·有 ·效 ·需 ·求 ·不 ·足—— ·市 ·场 ·客 ·体 ·有 ·效 ·供 ·给 ·不 ·足—— ·市 ·场 ·载 ·体 ·有 ·效 ·发 ·育 ·不 ·足”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作用所构成的一个低质态的、低效率的“三位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主体 市场客体 市场载体 经济转型 经济过剩 中国 经济运行 有效需求
下载PDF
新常态下提升职业院校师资水平的有效途径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青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第1期105-107,共3页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变革正在悄悄影响用工形势,企业更需要职业素质强的技术技能人才;一支能教能研的双师型队伍是根本保障,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建设是建设双师型队伍的有效途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学生在"做中学,学中... 在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变革正在悄悄影响用工形势,企业更需要职业素质强的技术技能人才;一支能教能研的双师型队伍是根本保障,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课程建设是建设双师型队伍的有效途径。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内容相融合,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教中研,研中教",教室、实训室和教师工作室合三为一,教学与科研融为一体,课程资源建设与教师技能提升融为一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常态 转变观念 自动化教学工厂 课程资源建设
下载PDF
建设世界级新型旅游景区的若干构想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舜礼 《经济论坛》 2022年第8期75-80,共6页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但依照什么思路、什么路径、什么原则去建设,值得业界关注和思考。文章结合我国旅游景区现状、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景区特征、国家公园建设原则等,阐述了... 我国“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建设一批富有文化底蕴的世界级旅游景区和度假区。但依照什么思路、什么路径、什么原则去建设,值得业界关注和思考。文章结合我国旅游景区现状、世界旅游发达国家的景区特征、国家公园建设原则等,阐述了对新型世界级旅游景区建设的若干思路,勾勒了其所应具有的一些基本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景区 世界级 新型 构建思路
下载PDF
党的用人理念和方式创新对干部素质修养的新要求 被引量:2
19
作者 聂世军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4-79,共6页
十七大以来,党的用人理念和用人方式变革和创新的主要表现和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成为选人用人的主导思想,扩大民主成为干部工作的重要取向,发扬优良传统与树立现代用人理念有机统一,更加重视干部的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和社会形... 十七大以来,党的用人理念和用人方式变革和创新的主要表现和特征是,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成为选人用人的主导思想,扩大民主成为干部工作的重要取向,发扬优良传统与树立现代用人理念有机统一,更加重视干部的思想作风、生活作风和社会形象,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用人方式不断规范和完善。这一重大转变对干部的素质修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务求实效的根本思想取向;二是建立良好、均衡的与上级、同级、下级和社会的关系;三是培养和锻炼全面协调的素质和与时俱进的学习能力;四是形成开拓创新与体现科学精神、法治精神有机统一的思维方式;五是保持干净干事、老实做人的行为操守;六是善处与传媒的关系,保持良好的社会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人理念 用人方式 变革和创新 干部素质修养 新要求
下载PDF
“中体西用”之外的“参酌中用”:张之洞办学实务的前后沿承与嬗替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书愚 王亚飞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26-136,共11页
作为晚清中国主流的文化观,“中体西用”论对“新政”改革影响深远,尤其在“学务”方面,经张之洞的提倡而成为“新教育”体系的首要办学原则。唯这一学理层面的思想言说,固然是张之洞“参酌中、东、西”的办学实务之主体,但不必是全部... 作为晚清中国主流的文化观,“中体西用”论对“新政”改革影响深远,尤其在“学务”方面,经张之洞的提倡而成为“新教育”体系的首要办学原则。唯这一学理层面的思想言说,固然是张之洞“参酌中、东、西”的办学实务之主体,但不必是全部。以“实践中的主义”为视角,将张之洞戊戌变法以降的办学努力回置到他整个一生的办学履迹中,通过追溯“新教育”的“品行”课源流,梳理中小学堂经学教法方案的嬗替,关注张氏在“中体”、“西用”光环下低调而务实地“参酌中用”并探寻中西“通性”的办学努力,从细节入手,落实到具体人和事,应能增进对“中体西用”言说以及晚清“新教育”建制(尤其是西式学堂办法与“旧式书院”的实际关联)的全面理解,或也有助于我们稍更深入地认知张之洞这位晚清重臣办学理念的前后沿承与嬗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之洞 中体西用 晚清新教育 品行课 经学教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